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家长对幼儿的期望

家长对幼儿的期望

2016-02-26 10:26:5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家长对幼儿的期望(一)《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期望调查研究》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家长对幼儿的期望(一)
《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期望调查研究》

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期望调查研究

魏甜甜 指导教师:赵蕊

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091

[摘要]本研究以丽水市公办、民办幼儿园为分析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丽水市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期望。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家长希望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也意识到学前教育时期是培养幼儿情绪情感、 良好的性格、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笔者分别从家长、幼儿教师、幼儿园、教育部门、国家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家长;幼儿;期望;教师;策略

一、 引言

(一) 研究缘起

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期望是幼儿家庭教育的反映,而家庭教育是家长按照一定的计划、步骤,通过各种中介因素(如家庭物质环境、精神文化生活、心理氛围、长辈的语言和行为等)去影响孩子。对受教育者恰如其分的希望和要求,可以促成受教育者强烈的成就动机,从而影响整个学习状况和人生态度,取得良好的期望效应。但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比较注重学校的教育期望,而忽略了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教育期望对孩子的影响作用。所以,了解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已开始逐渐将注意的焦点从教养方式等外显的、直接的影响因素转向寻求形成外显行为的内在心理影响因素上,开始关注父母的价值取向、教养观念、自身的发展需求等方面与儿童发展的交互作用,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趋势。

在以往的早期教育中,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知识获取的多少,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性格、情商等方面的培养。因而了解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期待,有利于幼儿园更好地有意识地去选择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排除一些不利因素,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二)选题的意义

理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不仅关系到幼儿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甚至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学前教育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国家将学前教育纳入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确定了学前教育的法律地位,而且国家还提出了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方针即“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明确了学前教育的根本任

务即“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现实:目前对幼儿家长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上,涉及幼儿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看法的研究却极其缺乏,很少有研究系统地调查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期望。 而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期望是幼儿家庭教育的反映,调查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期望能使幼儿园有意识地选择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不利因素,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在以前学前教育中,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知识的获取,而另外一些家长则非常重视孩子的性格的培养、情商的培养等。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家长对学前教育持有不同的期望。因此,了解目前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期望,就显得非常重要。[2]这样,可以让国家、教育部门、幼儿园、幼儿教师认识到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期望与需要。幼儿园了解家长的期望与需要后,才能开展家长所需求的教育,同时也可以让家长加深认识自己对学前教育的期望。 [1]概念界定

本论文涉及一些重要的概念,为便于研究的开展和叙述内容的清晰,现将有关重要的概念加以定义。

1. 家长期望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期望能够使人们个人行为目标动力系统出现变化,这种变化无论强弱,都将直接对其学习目标、生活计划等的定向起到某种调节作用。” “DorisBuck也认为,期望是个体根据过去经验和当前刺激对未来事件的预料或构想,也是导致个体希望某种事件出现的一种态度,父母期望则是父母根据自己的经验、学识和思考,为孩子的将来做出的构想、规划和设计。”根据以上研究,笔者提出自己对于家长期望的描述性定义,因为本文主要是针对幼儿园的教育,所以本文中的家长期望特指幼儿园家长根据自己的经验、学识以及社会现实等因素对于孩子在幼儿园里所接受到教育的期许和预见,这种期许与预见反映出家长教养的态度与动机。

2.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指出生至六、七岁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4][3]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研究将问题聚焦于不同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期望,笔者设计了研究框架,如下图1所示。

(一)研究范围

本研究以丽水市为主要研究范围。

(二)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层抽样在丽水市选取调查。抽样范围包括机关幼儿园,莲都区幼儿园,培红幼儿园,小太阳幼儿园、小天使幼儿园等6所幼儿园。其中机关幼儿园,莲都区幼儿园,培红幼儿园为公办幼儿园,而小太阳幼儿园、小天使幼儿园属于私立幼儿园。

本研究拟定总体样本200人,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问卷调查。1.通过幼儿园园长发放给家长。在每所幼儿园的大中小各随机抽取一个班,向各班幼儿家长发放问卷。2.通过在幼儿园门口向家长发放问卷,家长直接做问卷。3.向符合条件的幼儿园教师发放问卷。4.向符合条件的亲戚以及朋友家长发放问卷。5.将问卷提交到网络上,给符合条件并有兴趣的家长做问卷。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1.文献研究

通过网络途径查阅与家长期望相关的文献资料,如中国知网,百度百科等;利用图书馆的书籍资源查阅相关理论知识。从而了解当下的相关研究情况,将其作为此次调查研究的理论支撑,同时可以发现本次研究的价值和不同突破点。

2.问卷调查

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分析研究需要,进而设计出一份关于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调查问卷,在制定问卷后,选择了5位被调查者进行试调查,通过试调查修改之后最终确定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调查家长与幼儿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主要调查家长对学前教育期望及其相关问题。此次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在学院教师的帮助下都较高,回收率达到97.56%,有效率达到95%。问卷呈现的数据支撑了论文的实证性,使研究有据可循。

三、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资料分析

本研究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在丽水市机关幼儿园,莲都区幼儿园,培红幼儿园,小太阳幼儿园、小天使幼儿园等6所幼儿园发放家长问卷200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样本人数101人,有效回收率50.5%。研究样本基本资料包括家长和幼儿个人特征。各项样本基本资料分布情形如表1所示。现简述如下:

1.家长特征

此次调查有效样本101人,其中母亲人数(42人),父亲人数(48人),奶奶人数(1人),爷爷人数(6人),外公人数(3人),外婆人数(1人)。可见,参与调查对象中,多数是新一代家长,有90人(89.1%),,而老一代家长11人(10.9%),其中20—30岁的家长有66人,占65.35%,31—40岁的家长有21人,占20.79%,41—60岁的家长有11人,占10.89%,60岁以上的家长有3人,占2.97%。

从家长的文化教育程度来看,家长本科学历最多(57.43%),而硕士或以上学历的父母占到

6.93%,小学及以下学历的父母占到5.94%。可见,调查对象中本科及以上的家长所占比例最多,占64.36%,说明调查对象中家长整体素质较高。

选项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及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或(及)以上

2.幼儿特征

从幼儿性别来看,男孩(63人)稍多于女孩(38人)。从年级段来看,小班、中班、大班、小小班或托班的幼儿比例分别为35.64%、22.77%、29.7%、11.88%,小班幼儿较多。其中,独生子女幼儿有83人,占到82.18%,可见,目前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选项

小班

中班

大班

小小班或托班 小计 36 23 30 12 表2 幼儿的年级段表 比例 35.64% 22.77% 29.7% 11.88% 小计 6 2 13 15 58 7 表1 家长的学历层次 比例 5.94% 1.98% 12.87% 14.85% 57.43% 6.93%

(二)家长对学前教育期待的内容

1.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期望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园的教育对幼儿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期望的设问为10项问题,并进行排序。

家长送小孩到幼儿园,期望幼儿能学到什么呢?本研究设置了十个选项内容,包括“良好的性格”、“身体健康”、“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与其他孩子友好相处”、“责任感、同情心、自信心”、“独立生活能力、自理能力”、“开心快乐的玩”、“学习兴趣”、“唱歌、跳舞、绘画等艺术技能”、“识字、计算等知识,为上小学打基础”。

选项

良好的性格 身体健康

语言表达能力

学会与其他孩子友好相处

责任感、同情心、自信心

独立生活能力、自理能力

开心快乐的玩

学习兴趣

唱歌、跳舞、绘画等艺术技能

识字、计算等知识,为上小学打基础 平均综合得分 6.52 6.46 5.99 5.37 5.05 4.64 4.58 3.58 3.27 2.8

表3 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期望程度表

(选项平均综合得分,它反映了选项的综合排名情况,得分越高表示综合排序越靠前。 计算方法为:选项平均综合得分=(Σ 频数×权值)/本题填写人次)

2.家长对幼儿性格培养的期望

幼儿期是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那么家长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性特征呢?本研究设问的回答是13项选3项,并进行排序。

选项

自信

勇敢

乐观

独立

合群

宽容

坚强 小计 70 30 58 19 35 14 27 比例 69.31% 29.7% 57.43% 18.81% 34.65% 13.86% 26.73%

家长对幼儿的期望(二)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新学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孩子,你是我生命的光,更是我生命的延续。你的快乐牵动着我的心,你的成长更是我永远的牵挂!

新学期爸妈对你的期望是:

一是要身心健康。身体是生活和学习的根本保证,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实现人生的一切理想和梦想。没有健康一切将无从说起,所以说,一定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执行学校的作息时间,保持阳光心态,保持生理、心理健康,相信你会在健康的路上,走出自己的精彩。

二是要永远学习。学习是你成功的必要条件,更是你进取的基石!学习,不仅要学习文化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的知识,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的进步,这样才能永远不被时代淘汰。要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这样你的生活才会充实。

三是要诚信做人。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要说假话,不要欺骗别人,更不要欺骗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任何事情要三思而后行,不要为自己找借口,诚信会让你受益一生,诚信会让你倍加自信,诚信会提升你的层次和品味。

四是要学会宽容。要有宽广的胸怀,凡事要顾全大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要多去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会与老师、同学相处,学会接受个性相异的人,用欣赏和微笑合理的表达 1

自己。善于接纳于自己完全不同性格的人,会使你有更多学习的机会,更多成功的机会。

五是要坚强乐观。在新学期要有意识地考验自己的毅力和能力,有意识的磨练自己,学会逆境中生存,培养坚强毅力。只有战胜自己,才能够赢得明天。同时要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样你就能够不被任何挫折和困难吓倒,才能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六是要制定规划。新学期,你已经是高二的学生了,要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走出自己的精彩。在学习上要制定学习计划,在生活上要制定目标,任何事情要经过深思熟虑,不打无准备之仗。要科学合理制定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规划,并逐步校正完善,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理想。

七是要勤俭节俭。尽管你们生活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幸福时代,但决不能浪费,要学会精打细算,花好每一分钱,更不能存在攀比现象,珍惜父母亲的劳动成果。当然,勤俭节约不仅仅是指物质,也要体现在时间、金钱、精力上,学会节俭,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收获。

八是要学会感恩。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一个阳光健康的人。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感恩每一次机遇,是对你人生的肯定;感恩每一次坎坷,是对个人毅力和心理的重要考核和评测;感恩你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对你有帮助的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你会永远快乐幸福。

孩子,爸妈希望你在新学期学习进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2

家长对幼儿的期望(三)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表扬与批评

牡丹江广电家庭教育服务中心:于万涛

在人的交际当中离不开语言,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是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作为家长同孩子交流也要讲究语言艺术。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不听话,有专家认为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们的话不中听。是我们没有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是我们对孩子进行了误导。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表扬和批评是教育艺术的体现、教育理念的体现、是教育导向。

据本人观察,孩子之所以出现厌学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来自于父母过高的期望、盲目的攀比、忽悠式的表扬和解恨式的批评。

先说过高的期望和盲目的攀比。

期望是一种教育策略,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期望是一种爱。期望会使孩子产生信心,能激发孩子的巨大潜能和创造力,从而自觉地、积极地实现教师和家长预想的目标,会变成一种催人奋进的动力。家长对孩子寄以期望是对的,但是这种期望要有梯度,要根据孩子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期望,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也就是孩子智能现状和潜能开发的可能性寄以较高的期望。如果超出这种可能性,就是盲目攀比。比如说,别人的孩子能考清华,我的孩子也能考清华,因为他的孩子是孩子,我的孩子也是孩子。别人孩子能成为钢琴家,我的孩子也能成为钢琴家。我这辈子没出息,

我一定让我的孩子有出息。这就是盲目的攀比,这种攀比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一旦没能达到你期望的标准,双方都会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或者偏差行为或者过激的行为。

为什么别人的孩子能做到我的孩子就做不到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人与人之间存在个别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智力水平的差异,有的人智商高达200以上,有的人智商在100以下,这就会出现智力能力的差异,比如说记忆能力,智商高的记200个单词需要一小时,智商低可能要用3个小时。二是智力类型的差异,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占优势,有的人音乐智力占优势,有的人身体运动能力占优势。三是非智力因素差异,动机不同、毅力不同、兴趣不同、性格不同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另外,每个人获得能力、形成能力的速度也是有差异的。

别人的孩子学什么,我的孩子也学什么。别人的孩子考多少分,我的孩子就得考多少分。别人的孩子考第几,我的孩子就得考第几。否则就说,你看人家孩子咋就那么有出息,你再看看你咋就那么笨。这样的比较,孩子是不能接受的。

再说忽悠式的表扬和解恨式的批评。

很多家长认为与孩子说话没那么多的讲究,看到什么说什么,想起什么就说什么,生气了什么解恨就说什么。虽然是一家人,但是对待孩子的表扬与批评还是要有原则的,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一、 表扬与批评的原则:

1、不要对孩子进行忽悠式的表扬。

比如,孩子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时,家长说;“这孩子可聪明了,每次考试成绩都很好。”孩子会把聪明与好成绩联系起来,不会把努力、方法、策略与好成绩联系起来。那么,当学习难度增加时,这个孩子能否再取得好成绩是个未知数。再如,希望孩子做什么事之前就来一顿忽悠,“儿子,你真棒!”,“我儿子最听话了。”等等。

2、不要对孩子进行解恨式的批评。这样的批评令人反感、甚至让人恨之入骨,记恨终身,至少造成逆反心理。

在家庭中有些父母经常使用人格取向的评语和结果取向的评语;“笨蛋、胆小鬼、窝囊废、懒蛋子、馋猫。你老毛病又犯了。你真给父母丢脸。你看人家孩子。你下一次一定考多少分。学习不好将来没有出息。再犟嘴就打死你。再骂人就把你的嘴缝上。你怎么还不写作业?你怎么还没写完作业?你怎么偷懒啊?你怎么死不改悔?你还要不要脸了?怎么还磨蹭呢?你可愁死我了。我这辈子算是毁在你手了。”这些都是侮辱人格,典型的解恨式批评。这是污染孩子心理环境的行为。常听此类话题的孩子,不逆反是属于不正常现象。

3、过程取向的表扬与批评能帮助孩子总结经验教训,明辨是非,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要运用科学的表扬,即多运用过程取向的表扬,表扬孩子的努力和使用的策略。在学习过程、细节上帮助孩子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孩子会经常总结学习方法,积累经验,不断取得好成绩。

4、好事、正事、该做的事做错了坚决不指责。比如说孩子的学习、家务劳动。试想当您的爱人做家务时,您百般挑剔,不断批评,

这不对那不对,再来一顿人格羞辱,下次他(她)还能为您做家务吗?

5、坏事、不该做的事做得再好也要惩罚。比如,打架、骂人、拿别人的东西、好吃懒做。

6、批评是纠正孩子行为过程中的错误方式,而不是指责和羞辱,更不是体罚。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慎用批评。对年龄较大的孩子使用恰当的批评。

二、关于惩罚和奖励

惩罚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承担其后果对自己的惩罚。不是我们平时使用的打骂和体罚。比如说;孩子的家庭作业写得不对或者没写完,家长用不着打骂体罚,给老师打个电话,沟通好让老师狠狠地批评一顿,这就是让孩子自己承担没写完作业的后果。这种办法比你唠叨、打骂体罚效果好得多。

奖励是对孩子的优点和长处的肯定和认同,对孩子取得进步和改正错误的强化和激励。奖励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孩子受到的表扬越多,成功的体验越丰富,学习就越有热情。但是过渡的奖励会让孩子把应有的目标抛弃,降低内在动机,当人们受到内部动机激发时,他们是将活动本身作为目的的,相反,当人们受到外部动机激发时,他们只是把活动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在学习上,如果家长用现金奖励或者是物资奖励,孩子不会把学习当成乐趣,而是把学习当成获得奖励的手段,一旦家长放弃奖励或者是满足不了孩子的胃口,孩子就会放弃学习。对不爱学习的孩子,可以先用奖励的手段把孩子吸引到学习上来,然后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挖掘学习中有趣的事,慢

慢引导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当孩子的学习略有进步时,孩子就已经产生了愉悦感和自我成就感。这时,家长给予及时的鼓励,孩子就会渐渐地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然后再强化学习本身带给孩子的快乐。

奖励不可多用更不可滥用,一般说可以用在以下几方面;

1、家长的奖励可以用在孩子能够获得成就感的活动上。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个性和特长,一旦发现孩子的兴趣和某种潜能时,就要注意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引导他们仅仅去谋取一些物质上的“蝇头小利”。例如,如果孩子有体育才能,可以推荐他们参加运动队及各种比赛;如果有文艺才能,可以推荐他们参加某个文艺团体或者比赛;如果在写作、发明创造等方面有成果,可以为他们举办成果展览会等;如果孩子在某学科上学有所长,那么家长可以让他们参加各种比赛,让他们去更好的学校。让孩子在某一领域有成就感是对孩子最高的奖赏。

2、家长的奖励可以用在孩子能够增长见识、增长知识的活动上。例如,欣赏国内的国外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购买图书,学习用品等。

3、家长的奖励可以用在孩子能够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活动上。任何一个孩子都生活在一个集体里,没有人愿意在这个集体中被冷落,人最怕孤独和寂寞。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被别人认可,支持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支持孩子为这个集体奉献,支持孩子关心他人,支持孩子的爱心活动。在这方面家长对孩子应该要钱给钱,要物给物。

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有讲究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父母的希望。在家庭中,家长无一例外地对孩子的将来有所考虑和期望。期望孩子成绩出众,将来上大学,有成就的有之;期望孩子有经营头脑,将来可以挣大钱的有之;期望孩子体格健壮,将来可以破记录,拿世界冠军的有之;期望孩子只要快乐、平安地度过一生的有之„„总之,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能力,有本事,将来能够好好地生活,能够比父辈们生活得更好。很多情况下,父母的殷殷期望化作了孩子向上奋进的动力。而有时,过高的期望会变成孩子肩上沉重的压力。 由于几千年传统观念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己成为家长们的普遍心态。然而现实与人们的期望往往有差距。所以,对孩子的期望是有一定讲究的。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呢?

第一, 拓宽期望面,不要只局限于智能与学业。 以智能高低、学业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将来是否有前途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但事实上,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具有许多评价标准。

第二, 期望应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与志向爱好。 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形成对孩子的期望,替孩子设计一个未来的宏图,是一些家长乐此不疲的事情。甚至在家长心目中,对孩子期望的高低也会出现攀比心理。但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如果家长的期望不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 聪明的家长在对孩子有所期望之时,不妨先评估一下孩子的

智能特点、兴趣范围、个性特征。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孩子的优势在哪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有些行业上的成功,不仅需要达到相应的智能水平,还需要具备相当水准的非智力因素,孩子是否具备了,或者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培养达到;父母所期

望的是不是孩子所感兴趣的;孩子的个性最适宜于从事哪些工作„„如此等等。

父母要记住,要以孩子自身作为参照,以他的特长为出发点,而不要以周围人或者自己的喜好作为期望的参照与出发点。 第三, 表达适度,激发动机。

要将期望转变为现实,得让孩子把父母的期望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今的孩子,生存于信息时代,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中。所以,他们生来就被置于五彩缤纷的天地里,享受着众多成人给予的关爱。在这样的生存空间里,孩子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种被动的习性,习惯于等待信息与指令。比如说,凡事都要大人说了才去做,每天在电视屏幕前一坐就是二三个小时,被动地接收着电视上的“精彩节目”。如此一来,那些真正源自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导致主动性与创造性水平较低。

同样,在父母喋喋不休的期望表达面前,孩子仍然扮演了被动的角色。其结果,要么使孩子人云亦云地盲从,要么使他对什么都无所谓,还有就是使孩子产生“你越是要我这样,我越是要那样”的逆反心理。一句话,第一次讲可能是真理,第十次讲就是陈词滥调了。在一个适宜的时间与场合,与孩子一起探讨一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其效果远远胜过一日十次的重复。

家长对幼儿的期望(五)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父母的期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能够极大的促进孩子的成长。但期望是一把双刃剑,它即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如果期望值过高,脱离了实际,不但达不到目的而且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期望值过低,不经努力就能实现,也没有意义。只有适度的符合客观情况的期望值才能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我想借用”父母的能与不能”这篇文章和在座的家长们、孩子们一起共同学习:

父母能给予你生命,但不能替你生活;

父母能教你许多东西,但不能强迫你学习;

父母能指导你如何做人,但不能为你所有的行为负责;

父母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但不能替你作出选择;

父母能给你所有的爱,但不能强迫你照单全收;

父母能教你如何尊重他人,但不能保证你受人尊重;

父母能告诉你真挚的友谊是什么,但不能替你选择朋友;

父母能对你谈人生的真谛,但不能替你赢得荣誉;

父母能提醒你酒精是危险的,但不能代替你对它说不;

父母能告诉你毒品的危害,但不能保证你远离它;

父母能告诉你必须为人生确定崇高的目标,但不能替你实现这些目标; 父母能教你做人的优良品质,但不能确保你成为善良的人;

父母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

父母肯定能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你最美好的东西,但不能给予你美好的前程和事业;

……

孩子,我们能为你做很多,因为我们爱你。

但是,你要明白:即使我们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还是要由你自己来进行每一个选择。

为此,我们只求灿烂的阳光永远照亮你的人生之路,使你总能作出正确的决定。

希望以上这篇文章能带给在座的家长们、孩子们在家庭教育观念上一些不同的看法。大家一起努力把孩子们培养成为:体贴他人的人、具有干劲的人、充满智慧的人、富有创造力的人。最终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家庭有用的人。

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六)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怎样才合理》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怎样才合理

新快报记者 肖萍 通讯员 汤捷

中考临近,最紧张的除了考生就数家长了。不过,日前有考生家长给本报打来电话,称孩子在家里大发脾气,不准父母再提“中考”二字。一筹莫展的家长紧张地问:“我们也知道,老是跟他说中考多重要他会紧张,可是,万一不提醒他,他在最后关头松懈了怎么办?我们可是从他5岁起就盼着他考上清华大学的啊!”带着这位家长的疑问,记者采访了有关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指出,这位家长在反复提醒孩子考前不要紧张的同时,自己也犯了紧张的毛病,而紧张的原因在于他对孩子上大学的期望值太高。其实,孩子即将中考,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但每个家长恐怕心里也都暗暗捏了一把汗,怕他复习不够扎实,怕他营养跟不上,怕他临考太紧张发挥不好„„因为期望和担心,不少家长都恨不得给快马再加几鞭子。不过,广东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的有关专家指出,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期望如果表达不当,不但不能给孩子动力,还会变成沉重的压力。

那么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应该调整到怎样才算合理呢?广东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郝宏伟教各位考生家长几个办法:

首先,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志,对孩子的学习以及日后的志愿选择,要多了解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有怎样的设计,可以帮助他们完善,但不要包办他们的理想。

不过,郝宏伟也承认,让家长完全放手,这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很难做到。他又提出退而求其次的方法,请各位家长对孩子少一点期望,多一点理解,希望父母们不要成为鲁迅笔下的那种父母:一旦生了孩子,自己就不努力了,一切的梦想都交给孩子,让孩子来为自己的后半生努力。

如果连上述都不能做到,郝宏伟称,希望家长至少要把所有的期望都埋在心里,不要过多表达。因为根据前不久公布的广州市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考备考期间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考生有很大部分压力都是来源于家长。可以说,家长的每一次督促、每一次对自己期望的表达,都有可能成为考生压力的来源

家长对幼儿的期望(七)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Word.RTF.8》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从小学到初中,看着你一点点长高,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我没有多少期望,希望儿子健康成长,将来长大成人,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目前是初二阶段,家长看到你早起晚睡,周

六周日,穿插补习,觉得孩子你确实很辛苦,人这一辈子苦和甜各半,前半生吃苦,后半生享福,前半生享福,后半生吃苦,我期望你在初二关键时期,认真学习新的知识,复习基础知识,争取考上你所认为的好高中,为自己人生路上找准

位置。初二阶段,也是儿童向青年人转折阶段,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注意自身道德思想的培养。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家里尊老爱幼,在社会上向思想高尚的人学习,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自己培养成适应社

会素养高尚、德性良好之人。初二阶段,正是身体剧烈发育阶段,在饮食上不要偏食,不要暴食,从习惯上养成早起早睡,合理锻炼,平时活动注意安全,人这一辈子,没有好的身体是不会幸福的,没有好的身体是干不了大事业的。追求愉

快是人们的共性,但社会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顺应社会从而改变社会,而不是一味抱怨、愤恨、敌对报复,平时要多观察社会,发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真、善、美,结交素养高尚的朋友,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而愉快生活。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家长对幼儿的期望》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家长对幼儿园的期望 对幼儿园的期望 幼儿园家长期望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家长对幼儿的期望”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家长对幼儿的期望"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6664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