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天上的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

天上的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

2016-02-16 09:28:5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天上的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篇一《天上的云》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天上的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供大家学习参考。

天上的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篇一
《天上的云》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词语分别是写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 _______

5.文段中的最后一句引出了节选的全文的说明中心,联系全文,说说全文的说明中心是:___________ ____ ___

答案;1.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2.打比方;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3.形态、特征。

4.总-分-总

5.看云可以识天气。

⑴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

⑵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①)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了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②)的,外层是(③)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出现朝霞,表明(④);出现晚霞,表示(⑤)。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8、第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9、第一段的结构形式是。(3分)

10、第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3分)

11、第一段文字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3分)

12、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3分)

13、第二段中①处应填的词语是()(3分)

A、断定B、推定C、推测D、猜想

14、第二段②处应填的颜色是,③处应填的颜色是。(2分)

15、第二段④处填天气状况是,⑤处填天气状况是。(4分)

16、"……是大风雨的征兆"中"征兆"的意思是。(3分)

17、第二段文字第一句话的作用是()(3分)

A、承上启下的过渡句B、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18、第二段文字采用了的说明方法。(3分)

19、第二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2分)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20、《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写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将你积累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写出两条。(3分)

答案:8、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密切,看云可以识天气。

9、总--分--总

10、比喻、排比、对比

11、生动、形象,既准确又具体。

12、准确具体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云的各种形态。

13、C

14、红色;紫色

15、阴雨天气就要到来;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16、征候,先兆

17、B

18、举例子、作诠释、引用

19、A

20、略

天上的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篇二
《天上的云》

天上的云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

毛,轻轻地飘落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天上的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篇三
《语文试题》

一。 修改病句1、校园的春天像个美丽的大花园。 2、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3、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4、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5、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6、我断定他大概会考上大学。7、为了避免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你必须提高认识。8、他虽然很瘦,而且精神很饱满。

9、在这次初三毕业生家长会上,家长们就学生的升学问题和老师一起交换了广泛意见。 10、遵守纪律,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 11、在同学帮助下,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12、大扫除时,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13、我们学校开展了学雷锋。

14、我班同学基本上都达到了体育锻炼标准。15、凡在科学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16、从这些事实中,充分地说明了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5、在我们已经学完的《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课文作者中,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有(写出

一位即可): ;《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他还写了童话(写出一部即可): 。(2分)

6.仿照例句,再写出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句子。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2分)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让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山市》选,回答9--14题。 (14分)

(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2)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

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3)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4)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5)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6)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7)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8)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9)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10)数至八层,裁如星点。(11)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12)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13)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14)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9.本文选自《 》,作者是清代文学家 。(2分)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高插青冥: 人烟市肆: ...

11.选出加点词意思不相近的一项( )(2分)

A.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B.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

C.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D.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译文:

(2) 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译文:

13.“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初生阶段:有孤塔耸起

发展阶段:

高潮阶段:

14.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2分)

1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1)尘气莽莽然( )(2)裁如星点( )...

(3)或凭( ) (4)无何( ) ...

12、解释下面句子(4分)

(1)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2)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13、下列“然”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句子是( )(3分)

例句: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A、然数年恒不一见 B、居然城郭矣C、则黯然缥缈 D....

尘气莽莽然 .

14、选出译文正确的一项(6分)

(1)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

A、不久,看见几十所宫殿,(都是)碧瓦飞甍,开始悟出那是山市。B、没多久,看见几十所

宫殿,(都是)碧瓦飞甍,才明白那是山市。C、不久,看见几十所宫殿,(都是)碧瓦飞甍,才明白那是山上的集市。D、没什么,看见几十所宫殿,(都是)碧瓦飞甍,就明白那是山上

的集市。

(2)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

A、又听说有早行的人,看见山上人烟集市和世间没什么区别,特意称它作“鬼市”。

B、又听说有早行的人,看见山上人烟集市不能和人世分开,所以以起名字叫做“鬼市”。

C、又听说有早行的人,看见山上人烟集市和世间没什么不同,所以以给它起名字了叫“鬼

市”。

D、又听说有早行的人,看见山上人群烟火集中,所以又称之作“鬼市”。

15、从文章内容看,山市景的变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你觉得最奇异的是哪个阶段?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问题。 8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于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3.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1分)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1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尊君在不( ) ..

③相委而去。( ) ④元方入门不顾( ) ..

15.翻译下列句子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1分)

16.如何理解“友人惭,下车引之”?(1分)

17.文章结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1分)

18.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人的一个重要素质是什么?这种在现代社会里还有意义吗?(2分)

(三)阅读《咏雪》,完成11—15题。(15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1、阅读全文后填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

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2分)

12、选出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3分)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元方时年七岁 ..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故时有物外之趣 ..

期日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与人期行人不知而不愠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

14、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3分)

15、亲爱的同学们,雪花是上帝献给人类的礼物,它是那么纯洁,那么轻盈,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描写雪的诗词,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雪的诗或词。(3分)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37分)

1.《看云识天气》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1)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 (2) 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3)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在_____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然后再说说这个标点符号的作用。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2.解释加粗的词,并从原文找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

(1)姿态万千: (2)变化无常:

3.用文中的原句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然后指出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1)原句: (2)作用:

4.云的特征是什么?

5.这段话用了哪些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

6.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A.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7.文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

2.《风筝》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________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

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 )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

( )在地下,( )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1.根据课文,在括号中选择恰当的动词。

A.拉 B.抓 C.掷 D.扔 E.踩 F.踏

2.结合上下文,在文中划横线处填上一个适当的成语,并解释。

3.画出关于小兄弟的动作描写,并分析其中一处的作用。

4.画出在“我”发现小兄弟做风筝后的心理描写,并思考为什么“我”对小兄弟做风筝那么生气?

3.《散步》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1、“有的浓,有的淡”中“浓”的意思是:( )

A、气味或味道很重。 B、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

C、这里指颜色深。 D、程度深。

2、蓝色的“这”是指代:

A、树上的嫩芽 B、大块小块的新绿

C、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 D、以上三项都是

3、语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声音延长

C、意思递进 D、意思转折

4、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体现了初春的景物特征?

5、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4.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9—12题。(13分)

城里所有的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

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

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

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

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了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9. 本段文字选自《 》一课,作者是 (国家)的著名 作家 。他还写过 、 等著名的童话作品。(3分)

10. 对“骇人听闻”的意义或运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用“骇人听闻”写皇帝怕全国上下知道这件事而害怕。

B.“骇人听闻”的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害怕”。

C.“骇人听闻”的“人”,这里包括的就是宫廷内外所有的人,凡是人听了都害怕。

D.“骇人听闻”是皇帝对骗子行为的担心。

11. 从“这是怎么一回事?”到“我十分满意!”这一段文字使用的描写方法是( )(2分)A. 心理和语言 B. 心理和神态 C. 动作和语言 D. 语言和神态

12. 皇帝受骗的原因是 (2分)

大臣们受骗的原因是 ;(2分)

骗子行骗的目的是 。(2分)

5.阅读《风筝》选段,完成20—23题。(共12分)

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

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

②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

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③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④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

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⑤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⑥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20.当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就感到“是一种惊异和悲哀”?(3分) ....

答:

21.在第③自然段中,摘出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情形的语句。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

者现在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

答:

天上的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篇四
《语文》

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达标题 A卷

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

⑵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预兆:

2.指出下列说明语句,哪些是生动说明,哪些是平实说明。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

⑵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

⑶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

3.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 )

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

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

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

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

4.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⑴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⑶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 ⑷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 )

5.说明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

⑴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

6.下面四句中哪句语言风格不同,简要说明。

⑴“华”的颜色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⑵地球的赤道也不是正圆,而类似椭圆。⑶在太阳和月亮周围,有时会产生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⑷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7.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⑴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

⑵请举出一个与这句名言相符的事实来。

阅读分析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8.本文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9.本段的结构形式是 。

10.本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11.这段文字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

12.本文段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

13.《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写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将你积累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写出两条。

B卷

一、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1.穹窿( )( ) 2.棉絮( )

二、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2.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

3.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

4.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进入了梦乡。( )

三、分类说明

《看云识天气》一文提到了卷云、卷积云、积雨云、高积云、积云、高层云、卷层云、雨层云等八种云。请写出晴朗天气和阴雨雪天气遇到的分别是哪几种云?各有什么特点?

1.晴朗的天

(1)种类:

(2)特点:

2.阴雨雪天

(1)种类:

(2)特点:

四、阅读文段(一)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在□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然后再说说这个标点符号的作用。

(1)

(2)

(3)

2.解释加粗的词,并从原文找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

(1)姿态万千:

(2)变化无常:

3.用文中的原句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然后指出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1)原句:

(2)作用:

4.云的特征是什么?

5.这段话用了哪些说明方法?________

6.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A.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7.文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

C卷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预zhào ________ ②轻yíng ________ ③líng ________纱

④lín ________波 ⑤崩tā________ ⑥点zhuì________

2.给加粗的字注音。

①峰峦( ) ②弥( )漫 ③月晕( )

④霎间( ) ⑤匀称( ) ⑥弧( )形

3.修改下列句中的错别字。

人群中,那个穿着破棉絮,恣态不正的姑娘,是来自福利院的一名弧儿。在她八岁时,就缀学了,但她能背许多诗歌和颜语。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删去后意思仍不改变的一项是( )

A.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C.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D.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5.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①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

②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③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 语段点将

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②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③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④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理解填空。

①文中省略号前一组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来说明的,省略号后两个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来说明的。

②“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的意思是________。这句话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句是( )

A.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3.本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比喻、排比、拟人、对比 B.夸张、比喻、引用、对比

C.比喻、排比、引用、夸张 D.排比、拟人、借代、引用

4.本段文字在结构安排上采取了什么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后一句的“天气”不能改成“气候”,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省略号前面的句子,根据规定的内容,再写两个句子。

熙熙攘攘的观众,有的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

1.⑴本意是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的牌子,这里指各种各样的天气可能出现的标志。⑵预先露出来的迹象。 2.⑴生动说明⑵平实说明⑶生动说明 3.C 4.⑴打比方⑵打比方⑶引用、作诠释⑷摹状貌 5.⑴本体:云;喻体:招牌;相似点:都有标志作用⑵本体:卷云;喻体:羽毛、绫纱;相似点:颜色、动态;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喻体能够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6.第四句,语言比较生动,其他的语言较平实。 7.⑴一个人在自强自立,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或: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就会像一只没有装东西的空口袋一样,不能自立。⑵略,符合要求即可 8.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密切,看云可以识天气。 9.总——分——总 10.比喻、排比、对比 11.生动、形象,既准确又具体。

12.准确具体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云的各种形态。 13.略

B

一、1.qióng lóng 2.xǜ

二、1.比喻 2.引用 3.排比 4.拟人

三、1.(1)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2)轻 高 薄 2.(1)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2)密 低 厚

四、1.(1)表示前面是总说,后面是具体描述。 (2);表示前后是并列的句子,分别描绘了云的种种形态。 (3)„„表示云的变化情况还有许许多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2.(1)姿势与神态千变万化。“有的像羽毛,„„像雄狮,像奔马„„” (2)变化不定。“刚才还是白云朵朵,„„大雨倾盆。” 3.(1)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2)这段是全文的总说,后面将作具体说明。 4.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5.打比方 举例子 作比较 6.C 7.不能。因为“气候”一般是指较大地区里较长时间的气象情况。“天气”往往是指较小地区和较短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从天上挂的云能识别的是一天或数天较短时间内的气象情况,所以用“天气”恰当、准确。

C

1.①兆 ②盈 ③绫 ④鳞 ⑤塌 ⑥缀

2. ①luán ② mí ③yùn ④shà ⑤ chân ⑥ hú

3.“恣”改为“姿”“弧”改为“孤”“缀”改为“辍”“颜”改为“谚”

4.D 5.①作比较 ②打比方 ③引用、作诠释

(一)1.①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 ②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打比方 2.D 3.A4.总分总

5.略 6.略

(二)1.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俗而准确地说明了龙卷风造成的破坏异常惊人 2.②④①③ 3.不能删,因为这里写龙卷风把人畜卷到空中,再扔下来,简直和开玩笑一样轻而易举,随随便便,生动形象地写出龙卷风风力之大,如果删去,就减弱了表达的力度,不能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提示】

“点将过关”第5题:“气候”是指较大地区里较长时间的气象情况;“天气”指较小地区和较短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从天上挂的云能识别的是一天较短时间的气象情况,所以用“天气”为宜。

“点将过关”第6题:只要前部分选好恰当的喻体,后部分描绘好具体的情景即可。

天上的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篇五
《苏教版语文毕业班模拟试卷(附答案)》

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一、写字。(4分)

1、卷面书写。(2分)

2、将下面一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结构匀称,笔画端正。(2分)

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字、词练习。(26分)

1、读拼音,写词语。(7分)

wú gū biān yuán hã ǎi zhàn lán

yù y

ù xiã xi

ã jùn j

ùn

作 威

2、根据字的音和形组词。(5分)

壁( ) 喉( ) 截( ) 蜿( ) 悄 辟( ) 候( ) 裁( ) 宛( ) qiǎo( ) qiāo( )

3、请用“ ”选出正确的答案。(5分)

脊梁(jǐ jí) 乘虚而入(chãng châng ) 供应(gōng gîng) ...

固执(zhí zhì) 如火如荼(tú chá) 执著(zhuï zhù) ...

同仇敌(慨 忾) 变化多端:(①端正 ②项目、方面) .

(契 锲)而不舍 厄运:(①阻塞 ②困难、灾难) .

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5分)

(1)面对天灾地震,我们军民应该 、 共渡难关。

(2)像“螳螂捕蝉”这样的寓言故事很多,如 、 。

(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到处 、 、

(4)我们的校园真美啊,真是 、 、

5、在横线上填上与“笑“相关的词或词组,使句子更生动传神。(4分)

郊游时,大家席地而坐,不知王强说了什么,大家 。听

听,豪爽的男生 ;文静的女生 ;看看,同学有的笑得 ,有的笑得 ,有的笑得 。老师也忍俊不禁, 。连身边的小草也笑得 。

三、句子练习。(8分)

1、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修改)(3分)

(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

(2)《鸟的天堂》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写的。

(3)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2、按要求,写句子。(5分)

(1)天上的云很神奇,有时白云朵朵,有时彩云翩翩,有时乌云密布。

(照例子,仿写一句。)

(2)夕阳渐渐西沉,灰椋鸟陆陆续续的归林了。(把句子写生动。)

(3)雄伟的长江黄河哺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我们怎能不爱它呢?(将

它改成不带问号的句子)

(4)小芳的阿姨因工作不顺利,老是抱怨自己没有遇上好的机遇。小芳

想劝劝阿姨,请你帮小芳想一条这方面的名言: 。

(5)即将毕业之际,我想用这样的诗句来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

四、我是小记者。(3分)

备受世界关注的第29届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通过中

国建筑工人的巧手正在变为现实。假如你是一名小记者,要去采访“鸟巢”

的建筑工人,请你提出一个恰当而又有意义的问题,写在下面横线上。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长江之歌》一文中反复吟唱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当你满怀激情地诵读了《长江之歌》这首诗,你一定会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___之情。

2、祖国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让泱泱中华无愧于“文明古国”的美誉。瞧,张志和《渔歌子》中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浓郁江南风味的春景图;夏日,“_____ ____ ,也傍桑阴学种瓜”流露出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霜叶红于二月花”,点出了秋天的无限风光;在一片银装素裹的冬日世界里,我们更会由衷地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

3、“卢沟桥事变”的时间是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从此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拉开了。

六、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13分)

(一)《夹竹桃》片断

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1、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2分)

参差(cēn cān)(cī chà)重洋(chïngzhîng)盛夏(chãng shâng) ....

2、月光下的夹竹桃 引起了“我”的许多幻想,“我”先后幻想出了 、 和 。(2分)

3、短文中的“大海”是指 ,“远渡重洋的海轮”是指 ,而“游鱼”其实就是 。(3分)

4、“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句子中的“袭”换成“飘”或“传”好不好?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二)购买上帝的男孩 一个年仅六岁的小男孩(拿着 捏着 握着)1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盘问 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嫌他在捣乱,(不由自主 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店门。

天快黑时,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男孩。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是被叔叔帕特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也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头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

“ 。”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捧 抱 包 报)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帮他把钱全付了。那老头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退下来后,(寄居 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花重金聘来的。

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头,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

掉,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写来的,信中说:“年轻人,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 了,为了救您,他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 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在短文中的横线上补写老头说的话;划去文中括号内用得不正确的词语。(4分)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分)

①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文中的“天文数字”是说_________________。 ②“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③ 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 。 ④ 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 。

⑤你认为最后一段中横线应该填的两个词语是 和

3、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钱购买上帝的男孩邦迪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老头是一个 的人。(2分)

4、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为什么?(2分)

5、请你根据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设计一句公益广告用语。(2分) 例:爱心可以让死神望而却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30分)

6年学习生活,留下了成长的脚印.这些深深浅浅的脚印里,包蕴着成功,积累着收获。你欣赏过别人的成功吗?你自己曾有过“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成功体验吗?别人为你的成功给予过热烈的掌声吗?请选择一两件感受最深的事写下来,别忘了给文章拟一个好题目。字数不少于400字。

附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

一、写字要求,卷面整洁2分,抄写正确2分。

二、1、无辜 边缘 和蔼 湛蓝 御 狱 协 胁 俊 骏(每字0.5分)

2、答案略(每空0.5分)

天上的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篇六
《苏教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题 2015.1

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书写10分)

lú zào jiāo yánɡ cuì zhú zhuī zhú pán xuán

jìnɡ jìnɡ shēn shēn

安 干 情回望 进窗口

二、读一读,选一选。(8分)

1.找出加点字中错误的读音,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kuò)号内。

lùn zhuān qīnɡ ① 不 论 ② 钻 出 ③ 荡 清 波 ( ) ...

mìnɡ qiǎnɡ pī ① 拼 命 ② 勉 强 ③ 一 匹 马 ( ) ...

2.找出含有错别字的词语,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kuò)号内。 ① 邻居 ②延安 ③ 世界文名 ( ) ① 芦苇 ②制水 ③ 摇摇尾巴 ( ) 3. 找出和带点词意思最接近的词,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kuò)号内。 (1) 恳求 ..

①渴求 ②请求 ③要求 ( ) (2) 紧盯 ..

①考察 ②紧紧 ③注视 ( ) (1) 经过努力,小青蛙看到了大海。 ( ) ①已经 ②终于 ③非常

(2) 冬天到了,天空中飘起了 。 ( ) ①冰天雪地 ②雪兆(zhào)丰年 ③鹅毛大雪

4.哪一个词语填入画线处最恰当?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kuò)号内。

三、按要求完成练习。(12分) 1.照样子,连一连。(4分)

28元

叁佰柒拾陆圆 禁(jìn)止(zhǐ)烟火 376元 肆佰伍拾玖圆 霜(shuānɡ) 459元 贰拾捌圆 雾(wù) 2.选字填空。(5分)

他 打 看 它 唱 跳 她

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爸爸爱( )电脑,大家都叫( )“电脑迷”。妈妈爱( )舞(wǔ),( )的舞姿(zī)十分优美。我呢,爱( )书,是个名副(fù)其实的“小书虫”。 3.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3分) 例:白帆片片像 云 朵 。

(1)弯弯的月亮像 。

(2) 天上的云有时像,有时像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35分)

1多。千首曲,万首满一又一,唱生活。

2.太阳地往下。它那圆圆的了,把的云染成了色、紫色„„

3. 《青松》中,赞美青松高尚纯洁品格的诗句是“

,低

乡。”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1分)

熊盖房子

秋天到了,熊想,老房子怕是过不了冬,得(děi)盖(ɡài)间新房子。 熊来到山脚下,发现那儿有好几棵栗子树,树上结满了栗子,熊想把房子盖在这儿。刚盖了一会儿,熊口渴了,可附(fù)近没有水。唉(ài),没有水的地方可不适(shì)合安家。它离开这儿,继(jì)续(xù)找适合盖房子的地方。

走着走着,熊发现了一条河,河边的空地很开阔(kuò),河里还有鱼和虾,熊觉得这个地方很适合盖房子。于是,它挖好地基(jī),准备盖房子,突然想: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吹,这里没有石墙(qiánɡ)遮(zhē)挡(dǎnɡ),多冷啊!不好,我得(děi)重新找个地方。

远远地,它发现有人在栗子树下盖房,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松鼠一家。熊对松鼠说:“这里没有水,多渴啊,不适合安家。”松鼠笑了笑说:“我们在房子旁边挖了一口井,清澈的水已经冒出来了,这样就不渴了。”熊拍拍脑袋,对啊,自己怎么没有想到呢。天哪,小河边的空地上也有人在盖房子,是獾(huān)!熊对獾说:“这里多冷啊,没有石墙遮挡。”獾指了指说:“你看,我们为了挡风,在房子后面筑(zhù)起了一道石墙。”熊看了,难过极了。

1.读短文,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填在括号内。(3分) 一( )新房子 一( )井 一( )石墙 2.读短文,填一填。(4分 )

①“道”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 再查音节 。 ②熊想在山脚下盖房子,因为山脚下有 ,后来,熊离开了那儿,是因为那儿没有水。熊想在小河边盖房子,因为小河里有 ,后来,熊离开了那儿,是因为那儿没有墙遮挡。

③最后,熊发现 在山脚下盖了房子,并在旁边挖了 ; 在小河边盖了房子,为了挡风,在房子后

面筑起了 。

3. 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将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①熊太笨(bân)了,没有找人商量。 ②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③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一切都要靠自己动脑筋想办法。

4.熊接着找适合盖房子的地方,它来到一片花丛边,发现这里的花儿五颜六色,美丽极了,想在这儿盖房子,可是这里没有它爱吃的栗子,怎么办呢?请你动脑筋想一想,写一写。(2分)

六、看图写话。(12分)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答案:炉灶 骄阳 翠竹 追逐 难忘 或者 烟火

烟波 遥远 盘旋 静 净 深 伸

评分标准:看拼音写字一个字0.5分,计12分;书写10分,分五档:10分、8分、6分、4分、2分。书写入体、工整、美观得10分,较工整、但字的结构不够匀称得8分,书写不工整、字的结构不匀称、字大小不一得6分,书写较差、字体歪斜得4分,书写难以辨清,得2分。 二、答案:②、③、③、②、②、③、②、③、

评分标准:本题8分,一题1分。

三、1.答案:376元和叁佰柒拾陆圆连 459元和肆佰伍拾玖圆连

和雾连和霜连 2.答案:打 、他、跳、她 、看

3,答案:(1)小船、香蕉、镰刀都可以。 (2)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就行。 评分标准:本题共12分,第1小题一线一分。第2小题一个括号一分。第3小

题一道横线一分。

四、答案:1.歌、歌、装、箩、箩、咱、新 2.慢慢、沉、脸涨红、身边、黄、红

3.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举头望明月、头思故

评分标准:本题35分,每个字1分,。

五、答案:1.一(间)新房子 一(口)井 一(道)石墙

2.① D、dào ②. 好几棵栗子树,树上结满了栗子、鱼和虾 ③松鼠一家、一口井、獾、一道石墙

3. ③

4.熊在花丛边种了几棵栗子树,这样它就可以吃到栗子了。(答案不唯一,合理就适当给分)

评分标准:本题共11分,第一小题3分,一个括号1分;第二小题4分,每道横线0.5分;第三小题2分; 第四小题2分,想象合理,适当给分。 六、写话:12分

评分标准:语句通顺、生动,想象丰富,内容具体,得11-12分;语句通顺,但内容不够生动,具体得9-10分,语句不够通顺,内容也不具体得6-8分;语句不通顺,内容简短5分或5分以下。

天上的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篇七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

第二次作业:《说明文教学概说》作业

峡山初中 覃惠莲

答案:阅读分析《看云识天气》第1自然段。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一、 阅读这段文字,我认为要提取的信息是:

1、文段中心句

2、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说明语言的主要特点。

二、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方式:

1、运用多媒体展示天上的各种云的美丽景象,让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为回答说明中心句提供有力依据。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出说明方法,并用启发式解决其作用。

3、用各种朗读方式朗读文段中描写性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文段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三、设计三个检测问题:

1、《看云识天气》第1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答:(中心句是: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2、语段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说它的作用。

答:(主要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云姿态万千的特点;还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通过做比较,主要是为了突出云变化的特点。)

3、语段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选段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美感。例如“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的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的排列着;有的像羊群„„”这一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云姿态万千的美丽图景。)

这一段虽然短,但它也能训练学生提取说明文信息的能力,是很好的课例。

天上的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篇八
《看云识天气习题》

《看云识天气》练习题

训练一

一、指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峰峦(lán) 预兆(zhào) 一霎时(shà)

B、鱼鳞(líng) 绫纱(lín) 匀称(chèn)

C、弥漫(mí) 日晕(yùn) 谚语(yàn)

D、薄云(bò) 轻盈(yíng) 崩塌(bēng)

二、为下列各词分别再写出两个同义词。

1、隐没( )( ) 2、阴森( )( )

3、预兆( )( ) 4、推测( )( )

三、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体会其表达效果。

⑴、经验告诉我们……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 (一定 有时 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⑵、出现了高层云, 有时 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下雪。 ⑶、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 有时 往往)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⑷、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 (相当 一般 一定)的限度。

四、选出不是比喻的一句是 ( )

1、高积云排列很匀称,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2、他的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默中苏醒过来。

4、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五 、将下列句子按课文顺序将序号填在下面的方格里。

1、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2、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3、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4、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5、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6、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7、出现晚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明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正确的句序是:

训练二

阅读文章,回答如下问题。

(一)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在飘在空中( )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 )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然后再说说这个标点符号的作用。

(1);(2)

(3)

2、释加点的词,并从原文找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

(1)姿态万千: (2)变化无常:3、文中的原句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然后指出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1)原句: (2)作用:4、云的特征是什么?5、这段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6、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

A、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7.“姿态万千”是说云的变化无常”是说云的 8.与省略号省略的内容相呼应的是( )

A.天上的云 B.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c.姿态万千 D.变化无常

9.“招牌”用的贴切、准确,请回答这是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 10.本段的结构形式是:

11、第一段文字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

12、文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

13、打开记忆的大门,回顾一下你所积累的描写云的诗句。

( 二 )

①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暮,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③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降临了。

④夏天,雷雨来到之前,在天空先会出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哗啦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1.解释。

(1)象征: (3)轻盈:。

(2)预兆: (4)朦胧: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①同②、③、④段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3.语段②中“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一句,“往往、常常”能否删除,说说这两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4.语段②,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说明是现象,说明

5.语段中的②段介绍了哪几种云?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6.语段②分别从云的、、等三个方面来说明了云的特征。

7. 语段①②③,说明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时主要运用了那几种说明方法?

8.画线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9.语段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从中各找一句为例,写在横线上,并分析作用。 拟人: 比喻

10.本语段对云的说明极其生动,这与对云的动态说明有密切关系,请举出一例。 (三)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 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

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写出四种光彩的天气情况

①晕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虹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霞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将本文段在段中划出四个层次,归纳层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话归纳本段段意。 4.根据文段内容和表格中的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5.引资料是说明的一种方法,从本段中列举一例,说明其作用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段的主要说明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七课《看云识天气》

训练一

一、C 二、1.隐蔽隐藏 2、阴沉 阴暗(昏暗) 3、前兆 先兆(预示) 4、猜测 猜想(揣摩)三:⑴常常 ⑵往往 ⑶有时 ⑷一定 法是

相关热词搜索:天上的云有时像 天上的云像什么 天上的云有的像什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天上的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天上的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3496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