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秦始皇陵赏析

秦始皇陵赏析

2016-02-03 10:52:0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秦始皇陵赏析篇一《解析秦始皇陵兵马俑》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秦始皇陵赏析》,希望能帮助到你。

秦始皇陵赏析篇一
《解析秦始皇陵兵马俑》

山东理工大学

学院 班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埋葬着这个希望子孙世代做皇帝的始皇帝的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史载,秦始皇为造此陵征集了70多万个工匠,建造时间长达38年,同时也生产着奇迹。 1974年3月兵马俑从5米深的地下“横空出世”,是几位农民的幸运,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虽地处秦始皇陵东侧达1.5公里,以兵马俑一、二和三号坑为主体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仍占地300余亩,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8000兵马俑如同复活的军团一般,宿卫着秦始皇陵。”

那么,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什么会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呢?什么叫奇迹?奇迹就是不同寻常的事,是超脱当时的认知的。而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原因何在呢?

首先,秦始皇兵马俑破土而出后,气势磅礴,以它的“大、多、精、美”征服了20世纪的现代人 。说秦俑大,首先是场面大,3座兵马俑坑布置在近2万平方米的大地上,直观地再现了秦国 军队兵强马壮的宏伟场面,如此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其次是形体高大,陶俑平均身高1.8米,陶马身高1.7米,身长2米,在中国,在 世界上,还没有发现比秦俑更为高大的陶俑。说秦俑多,是指数量多,三个坑可出土近八千件陶俑、陶马,这在世界雕塑史上可谓独秀一枝。说秦俑精,是指对每件陶俑大到身体结构 ,小到头发、眉毛,都精雕细刻、一丝不苟。说秦俑美,是指这些不同的陶俑中间有高大魁梧、气宇不凡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武官,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可 谓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乐,各有其情,完全是当年秦军将士的真实写照。秦俑坑正是以它多方面的杰出成就震惊了世界。1978年9月,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感慨地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 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于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说法不胫而走, 如今已成为秦兵马俑的代名词,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词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198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清单,使其成为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1991年11月5日,希拉克再度来秦俑博

物馆参观,留言中再一次 肯定了他十余年前的提法:“这次参观兵马俑,再次证实了世界文化遗产第八大奇迹。通过它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实力完全可以和四大古都即雅典、罗马、拜占庭、巴比伦相媲美。”

其次,这批兵马俑的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而又带有几分稚气。那个身披锨甲,右手执长予,左手按车的武士,姿势动作显示出他是保卫的车士俑。总之,陶俑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这批兵马颂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自1979年10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以来,已接待中外游客5000多万人次,兵马俑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 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得知发现秦俑后想一睹为快。1976年5月14日下午,李光耀一行来到了秦俑建设工地,40多分钟的参观结束时,李光耀激动地说:“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1978年9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参观后留下这样的赞词:“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从此,“第八大奇迹”便成为秦兵马俑的代名词,飞向世界各地,飞入寻常人的心中。 今天,秦兵马俑出土已30年,令人惊异的秦代“百戏俑”、“文官俑”、青铜仙鹤等也相继出土,秦陵的奇迹故事还有多少仍待后人去探寻。

秦始皇陵赏析篇二
《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 初案》

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案

一、课题:秦始皇陵兵马俑 计划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欣赏课 实际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指导思想: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编者将这一内容作为本册的开篇,目的是使学生在宽广的人文视野中解读、欣赏美术作品,从而了解“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三、教材版面分析:

在内容的安排上,教材的第1页呈现的是一号兵马俑坑的正面图片,这里整齐排列着6000多个真人大小相等的陶俑,构成一个个威风凛凛的军阵,显示出秦朝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的国势和军威。教材的第2—3页首先介绍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发掘的概况,然后逐个展示身份不同、姿态各异的军俑形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也是秦朝社会历史的缩影,是秦朝国威、军威的象征;认识到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的珍贵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兵马俑是继承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陶艺、青铜雕塑、玉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的泥塑,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奇迹,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珍贵文化遗产。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了解兵马俑在塑造人物方面注重刻画细节,注重表现心理,注重个性变化的表现技巧及艺术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兵马俑群像,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出成就,了解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认识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兵马俑主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兵马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运用步骤:1、图片展示法 2、导入法 3、欣赏、评述法 4、讲述法

七、教学手段:

教具:图片、范画

软件:电子(数码)图片、课件、幻灯片

八、教学过程:

1、打开跨页,通过看一号兵马俑坑的正面图片,教师与学生一起谈感受:恢宏壮丽、气势磅礴、威风凛凛、气吞山河的含义,畅想陕西临潼、秦始皇、秦始皇陵、中国最大的雕塑群、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文化遗产等等。曾经参观过兵马俑博物馆的同学可以谈感受,谈见闻。

2、围绕所涉及到的关键词分成若干小组,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4、教师点评:打开中国地图,陕西省地形就像一尊跪射武士俑展现在我们面前.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由身份不同,形态各异的数千个陶俑组成的现实主义的艺术雕塑群,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珍贵文化遗产。从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塑中,我们解读出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宝贵的信息。特别是兵马俑的独到之处在于其雕塑手法的细腻,不同身份的人服饰、冠帽不同,甚至连面相、胡须、发髻都不一样,细节处理的成功,使秦俑赢得了“千人千面”的美誉。我们可以对比秦汉人物俑的不同区别:

九、课堂巩固性练习:

学生分组,模仿练习当时的工匠制作兵马俑的情况,体会和感受制作陶俑的过程。

十、课堂小结:

本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欣赏、评述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知识,不但要掌握基本的兵马俑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知识,还要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协助掌握和巩固其他学科知识。

十一、课外作业:

利用所学的课堂知识,写一篇短文:你怎样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理解和感受?

十二、相关链接资料:

(一) 秦始皇: (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出生于赵国 首都邯郸,所以最初的名字叫赵政,因为他是秦国人,秦是赢姓,所以又叫嬴政。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秦王朝的建立者。即位时年仅13岁,大权掌握在吕不韦手中。公元前238年秦始皇亲政后,镇压叛乱,次年罢免吕不韦相国职务。随后任用李斯等人,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开始横扫六国的统一战争,十年之中,先后灭掉韩国、魏国、楚国、赵国、燕国、齐国等东方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治,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在中央设立了以丞相为首的统治机构,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二) 秦始皇陵:是世界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位于 陕西省临潼县城东的骊山北麓,占地56.25平方公里,陵园外城周长6321米,其中南北走向长2188米,东西宽917米,内城南北长1300 米,东西宽578米。目前在陵园内已经发现各类陪葬坑和陪葬墓600多处,主要有兵马俑坑、石铠甲坑、百戏俑坑、铜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动物坑、文官俑坑、青铜水禽坑、打石场遗址、防护提遗址、公子公主墓、修陵墓工匠墓等等,总共出土了包括兵马俑在内的各类珍贵文物50000余件。

(三)俑:俑是我国古代墓葬中模仿人形而制作的一种随葬物品。俑最早起源于东周,在秦汉和唐代最为流行,其中陶俑的数量最多,艺术价值也最高。早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把活的奴隶杀死为奴隶主殉葬。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用泥、木、石、金属等材料做成的人像来代替活人入墓穴陪葬,这种用于陪葬的假人称为“俑”。俑的出现,刺激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其艺术造型也日趋丰富。早期的俑都做成奴隶形象,头和双手套着枷锁,早期的殉葬者都是社会下层人物,俑的形象无疑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写照,体现了时代的风格,并具有创作自由、生动活泼的特点。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古代雕塑区别于西洋雕塑的一个重要类型。举世闻名的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数以千计的陶俑就是这种艺术最为杰出的代表。

十三、板书设计: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一)概况简介:

1、 时间、地理位置、规模介绍 2、 相关历史背景资料介绍 (二)秦始皇陵介绍: (三)陶俑艺术介绍:

(四)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介绍: (五)课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十四、课后反思:

秦始皇陵赏析篇三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欣赏 评述)》

秦始皇陵赏析篇四
《赏析论文》

《中外世界文化遗产赏析》课程的几点认识

引言

“文化”是人类几千年来的历史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世界。它充实着人们的思想,是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世界文化遗产”则是文化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它体现了人类思想的伟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课程的学习,让我们体验到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博大内涵,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想去触摸世界文化遗产的光环。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 武当山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对课程的认识

(一)长城——奇迹般的建筑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 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 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 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长城又是一项有效的防御工程。长城是相当科学的,它基本上是利用山川形势险要而建,在山口与平原地区,都建筑高厚的城墙,截断匈奴、东胡骑兵进出之路。除了长城之外,内外制高点还建有烽火台,进行侦察敌情和传递消息,让长城上的驻军作好准备;在交通路口和谷口,都建筑障城,派军驻守,以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在长城以内,每隔一段距离,都修建驻军的大城,并设有迅速传递消息的通讯网,以便统一指挥和互相支援。这条三国长城及其烽火台、障、城等配套建筑,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这套军事防御体系是合乎科学的,防卫是有效的。

长城的历史价值,不仅表现了22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而且显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不怕苦的精神、高超的军事科学水平、高度的科学文化。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世界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

(二)武当山——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武当山被皇帝敕封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岳”诸山之上。武当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1米 ,周围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等胜景环绕,风光旖旎,气势宏伟,被世人赞为“万山来朝”。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武当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明代是其发展

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在武当山兴建了大批建筑,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治世玄岳”牌坊建成,武当山建筑群终于形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以八宫两观为主体的庞大规模。

现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主要包括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玉虚宫、五龙宫两座宫殿遗址,以及各类庵堂祠庙等共200余处。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占地总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规模极其庞大。被列入的主要文化遗产包括:太和宫、紫霄宫、南岩宫、复真观、“治世玄岳”牌坊等。

其中,太和宫位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的南侧,包括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太和宫主要由紫禁城、古铜殿、金殿等建筑组成。紫禁城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是一组建筑在悬崖峭壁上城墙,环绕于主峰天柱峰的峰顶。古铜殿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位于主峰前的小莲峰上,殿体全部由铜铸构件拼装而成,是中国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金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位于天柱峰顶端,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

南岩宫位于武当山独阳岩下,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现保留有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龙虎殿等建筑共21栋。

紫霄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道教建筑,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明嘉清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殿内有金柱36根,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其建筑式样和装饰具有明显的明代特色。

“治世玄岳”牌坊又名“玄岳门”,位于武当山镇东4公里处,是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牌坊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坊身全部以榫铆拼合,造型肃穆大方,装饰华丽,雕刻有多种人物、花卉的图案,堪称明代石雕艺术的佳作。

武当建筑群的中心位于天柱峰顶的金殿,处于全山各悬崖绝壁的八大宫为主体,众多的庵堂神祠自成体系分布在主体建筑的周围,庞大建筑群与群山和谐地融为一体,完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

武当山古建筑群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它总体规划严密,建筑技艺高超,工艺精湛。规模宏大的武当建筑群采取了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总体规划十分严密,在建筑技艺和建筑美学上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体现出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

武当山建筑群的兴建,是明代皇帝朱橡在扩展外交的同时,对内大力推崇道教,灌输“皇权神授”思想,以巩固其内部统治,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思想信仰等意义。

(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中国和世界雕塑史上的瑰宝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秦俑雕塑和制作的工艺,是中国和世界雕塑史上的瑰宝,宣示着我泱泱中华的古老文明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实际上它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亟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

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秦始皇陵土陵冢高43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都城的皇城和宫城。内城略呈方形,周长3890米,除北面开两门外,其余三面各开一门。外城为长方 形,周长6294米,四面各开一门。陵冢位置在陵园南部。

秦始皇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l 500米处。昔日,这里是一片坟地,当地农民在掘墓时曾发现有像人一样的东西。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捅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

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捅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呈曲尺形方阵,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

据初步推算,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

右手牵马,左手拉弓。

三号坑在一号坑西端25米处,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

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兵马俑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

沧海桑田,雄壮的兵马俑军阵曾沉寂千年。二十世纪的今天,在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探索中,古老的兵马俑焕发出了新的生命,走向了新的辉煌。

秦俑坑的发现,不仅在我国,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个奇迹,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公认它是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它延续历史,传承文化。是人类历史不同阶段的辉煌见证。他凝结着几千年来人们的血汗与智慧,才有今天的万丈光芒。

(四)对《中外世界文化遗产赏析》课程的认识与建议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了世界的宏伟,中国的博大。见证了人类智慧的伟大力量和他们创造出的一个又一个奇迹般的建筑,那真是气势磅礴,令人感叹不已。此外,对这门课程提出几个小小建议:老师可以听取同学的意见,选取同学们喜欢的文化遗产视频进行播放;希望老师与同学在课堂上有更多的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同学们以更多的激情去了解世界文化和人类的瑰宝。

参考文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艺术百家, 2006,(07)

周武忠. 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共赢——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

展国际研讨会综述

宋伟宏.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发展

秦始皇陵赏析篇五
《浅谈秦兵马俑的艺术赏析》

浅谈秦兵马俑的艺术赏析

摘要:文章认为秦兵马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一方面,其形制与排布仿造当时的军队的编排,展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绝世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对陶俑的塑造所用的艺术手法高超,不仅逼真写实,还有艺术的提炼和概括。它是秦代美术文化独特的伟大制造, 在中华美术史上具有空前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秦兵马俑,形制与排布,塑造艺术,写实

一、气势磅礴的形制与排布

兵马俑坑原是秦始皇的陪葬坑,位于秦始皇陵东垣外1225米处。秦俑首先震惊人们的是它规模的宏大和气势的雄伟。在20000多平方米的地宫内,布满着英武的8000多精兵,它以其严正的编队,端庄的面容,魁梧的身躯,雄伟的风貌,冲天的气概,庞大的阵势,步、骑、弓、车兵统一组合的庞大兵团,而震憾着中国,震撼着世界,震撼着世世代代人们的心灵。李白《古风》诗云:“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兵马俑体现的正是这种“大略驾群才”、“诸侯尽西来”、“虎视何雄哉”的秦王气慨, 及“扫六合”、一天下、大一统的时代精神。

秦俑坑总面积达22780平方米,分一、二、三、四号坑,其仿制秦时的军队形制,向我们展示着秦军的强悍善战和秦国的强盛。

一号坑是一个长方形的以步兵和战车为主的军阵,由前锋、侧翼、后卫、主力四部分构成。位于俑坑前面的是排列整齐的三列朝东的武士俑,每排68人,三排共204名武士,个个身着战袍,手握弓弩,站在整个军阵的最前面。其后是3路纵队步兵尾随着驷马战车,成为兵阵的主力军。军阵左、右两侧,各有一列面向南、北的弓弩武士,组成左、右侧翼。俑坑的西端,还有一列面西的弓弩武士,他们大概就是整个军阵的后卫了。从这个组合看,秦兵的军阵, 主力在中间由步兵战车构成,而主力步兵的四周,全都布满了弓弩射手,以便远距离的防卫和杀伤袭来的敌人。

与一号坑不同, 二号兵马俑坑军阵的编列分为四个单元, 即四个小阵有机地组成一个多兵种的曲形阵,是一个坐西朝东的凸形坑,左为骑兵,中、右为车兵,后为步兵,展现了

秦兵混合兵种的风貌。

三号坑平面呈现“凹”字形,位于一号坑左侧,二、四号坑之后,分南、中、北三区。中区近方形,有车一乘。南区呈“土”字形,由长廊、甬道、前厅、后室四部分组成。北区呈“T”字形,又长廊、大厅组成,很可能是整个军阵的统帅部。出土战车上有陶俑四件, 古名驷乘车。其职责是传达军令,向敌军宣战,亦可佐助主将掌管金鼓。出土祭祀遗物当是军幕内“祷战”之用。在三号坑各区分界曾发现有门楣、铜环, 原来当挂有幕帘。种种迹象表明处于一、二号坑之后的三号坑应该是大军阵的指挥部,据当时特定的情况,这三个俑坑也应该是成一体的。据此, 秦俑规模的宏大、编排的精细可见一斑。

四号坑似乎是一个被迫停建的尚未完成的俑坑,虽有坑址,却无兵俑。

二、高超的塑造艺术

著名美术批评家刘晓纯曾说过:“秦俑雕塑群,整体的宏伟磅礴和强烈的抒情性,局部的严谨精细和写实的技艺性,形成鲜明的两级:极端的‘广大’与极端的‘精微’,一时却难以让人获得一个统一的印象。”秦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整体的气势宏伟给我们带来的震撼感,更主要的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具有高超的写实表现手法

秦兵马俑作为立体空间的造型艺术,其规模、水平在古代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其主要采用写实主义表现手法,水平之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造型逼真,比例准确:人物服饰、武器装备、军队阵型的编组、车马的装饰等都是真实的记录。秦兵马俑陶俑的身高一般在180厘米以上,个别196厘米,陶马高约150厘米,和真人真马相仿。如所有的秦俑都免盔束发,这是秦军形象的真实写造,表现了秦俑作者严格以现实主义创作规律为准则。

2、面貌各异,无一雷同:秦俑丰富多姿的形象,以秦军真实的战士为模特,作者抓住不同身份、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着意刻画,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典型。如将军佣的形象是身体魁梧,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有的面型修长,一把长须,显得稳健风雅;有的髭须飞卷,目光炯炯,表现了威猛的气质和豁达的性格。一般战士的神态更是多种多样。有的眉宇凝聚,显得意志坚定而刚强;有的五官粗犷,性格憨厚淳朴;有的舒眉秀眼,性格文雅;有的注目凝神,机警聪颖。众多人物形象无一雷同,表情不一。

3、各具个性,与忠实的写实主义手法分不开。秦俑不但“形似”,而且“神具”,再加

之敷色得体,塑绘结合,传神写造,才赋予它们个性化的艺术生命力。细微的如衣纹随体的曲折,发带翻飞、马耳前倾等,都在静中见动,同生活中的真实一般。

(二)、兼具多种手法

除以写实的手法忠实的表现秦俑之外,作者还在写实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发挥,更加完美的表现了作品的主题,也使得秦俑的写实主义达到新的高度。

1、在表现主题上有实有虚,虚实相生,在视觉上收到最佳的效果。步、骑、车、弩四个兵种的编排次序属实,而各自数量的多寡则虚。战车、坐骑与武士是模拟的实体,但御者执辔随车,骑士牵马则属于虚拟„„秦俑置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呈现出浩浩荡荡的大军扑面而来的宏伟气势。

2、在人物造型上,精雕细刻与概括简练的手法相结合,表现秦俑的“形神兼备”,秦俑与人同高,显然是以真人为原型,而形象刻画更为细腻,五官适度,胡须各异,发丝清晰,鞋子走向符合事实。主义武士俑黑眼珠和白眼球之间的微小突起的刻画。但衣服库管仅具大样,衣纹以数道阴线概括之,从整体而言,秦武士俑上细下粗,似不相称,但会给人以灵气的感染力和稳定坚固的感觉。同样陶马腿、蹄刻画粗略,但头部雕塑非常精微,嘴角、鼻、眼皮的细微折纹都一丝不苟的刻画出来,既写实又简练,将战马的良种神态表现出来。秦俑作者们已经熟练的掌握了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能够做到随心所欲的表现物象了,可见,秦俑的写实主义手法已经达到很高的高度。

3、在雕塑手法的运用上,静中寓动,夸张出自真实,贴切的表现出秦军勇武的精神风貌。如人的眉毛和眉骨本来是没有什么厚度的,但秦俑眉毛加上了厚度,把眉骨塑得有角有棱。从视觉上,远看形象明快、清晰,近看并不觉得失实。面对无言的兵马俑,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受产生联想而领悟秦俑雕塑艺术风格的底蕴。

从秦俑的形制与排布,延伸到其塑造艺术,我们可以看出, 秦俑艺术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地位是重要的, 它将我国写实主义的艺术传统发扬光大, 为我国的雕塑艺术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另外, 写实的艺术手法为中国古代雕塑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拓宽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道路。

三、小结

秦兵马俑阵容规模的庞大体现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足以使它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7000多个风貌大致相同的陶俑在平面上排列铺展成大型军战阵容,这个秩序井然的组

合体,营造出宏伟的视觉气势。正是为了表达王权对永恒、稳定、一统的追求,兵马俑的奇迹更在于艺术之外的社会性、文化性(如政治、军事、家国伦理)。

身临西安的兵马俑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千军万马压境的那种磅礴气势,为其气势所震撼。在我们细看过每一个陶俑,我们又会为其高超的技艺所折服。不知在这之后,你会不会还想到,透过这浩大的兵马俑,我们还可以看到那个至高无上、好大喜功又迷信的秦始皇?无论历史上他是个多么残暴的皇帝,但无可否认的是他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皇朝,建起了让我们至今依旧惊叹的长城和兵马俑。他通过这个兵马俑向我们展示着他“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霸王风貌。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到秦朝当时统一稳定的经济基础和强权政治,能支撑这个浩大的工程。而且那是个尚武、尚实的社会,拥有大批技艺卓然的工匠,这一切的一切,最终促使兵马俑这一奇迹的诞生。

我现在依然被凝聚在兵马俑上的我国古代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智慧和血泪所震撼,相信每一个亲临其境的都会有同感的,兵马俑可以当之无愧的成为世界奇迹。作为它的创造者,我们伟大的古代劳动者更是值得我们敬佩,他们让我们深深的为自己是中华名族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参考文献

[1]周韵曦.浅谈秦兵马俑的审美特点[J].中国文化研究,2008,

[2]申文,勾荣国.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形制排布及塑造艺术浅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3]张玲玲.秦始皇陵兵马俑写实主义风格的高度[J].艺术探索,2007,

[4]张道森.中国美术欣赏[M].浙江大学出版社,83-86,

[5]袁仲一.秦兵马俑坑[M].文物出版社,2003,151-158,

秦始皇陵赏析篇六
《兵马俑的艺术赏析》

兵马俑的艺术赏析

摘要:1974年陕西省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揭开了秦代艺术的神秘面纱,随即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革命”,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的最为壮观的发现”。秦兵马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一方面,其形制与排布仿造当时的军队的编排,展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绝世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对陶俑的塑造所用的艺术手法高超,不仅逼真写实,还有艺术的提炼和概括。秦俑艺术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一个典范,它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技巧为后世所继续和发展,使其艺术传统源远流长。它是秦代美术文化独特的伟大制造, 在中华美术史上具有空前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秦兵马俑,形制与排布,塑造艺术,艺术成就

一、气势磅礴的形制与排布

兵马俑坑原是秦始皇的陪葬坑,位于秦始皇陵东垣外1225米处。秦俑首先震惊人们的是它规模的宏大和气势的雄伟。在20000多平方米的地宫内,布满着英武的8000多精兵,它以其严正的编队,端庄的面容,魁梧的身躯,雄伟的风貌,冲天的气概,庞大的阵势,步、骑、弓、车兵统一组合的庞大兵团,而震憾着中国,震撼着世界,震撼着世世代代人们的心灵。李白《古风》诗云:‚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兵马俑体现的正是这种‚大略驾群才‛、‚诸侯尽西来‛、‚虎视何雄哉‛的秦王气慨, 及‚扫六合‛、一天下、大一统的时代精神。

秦俑坑总面积达22780平方米,分一、二、三、四号坑,其仿制秦时的军队形制,向我们展示着秦军的强悍善战和秦国的强盛。

一号坑是一个长方形的以步兵和战车为主的军阵,由前锋、侧翼、后卫、主力四部分构成。位于俑坑前面的是排列整齐的三列朝东的武士俑,每排68人,三排共204名武士,个个身着战袍,手握弓弩,站在整个军阵的最前面。其后是3路纵队步兵尾随着驷马战车,成为兵阵的主力军。军阵左、右两侧,各有一列面

向南、北的弓弩武士,组成左、右侧翼。俑坑的西端,还有一列面西的弓弩武士,他们大概就是整个军阵的后卫了。从这个组合看,秦兵的军阵, 主力在中间由步兵战车构成,而主力步兵的四周,全都布满了弓弩射手,以便远距离的防卫和杀伤袭来的敌人。

与一号坑不同, 二号兵马俑坑军阵的编列分为四个单元, 即四个小阵有机地组成一个多兵种的曲形阵,是一个坐西朝东的凸形坑,左为骑兵,中、右为车兵,后为步兵,展现了秦兵混合兵种的风貌。

三号坑平面呈现‚凹‛字形,位于一号坑左侧,二、四号坑之后,分南、中、北三区。中区近方形,有车一乘。南区呈‚土‛字形,由长廊、甬道、前厅、后室四部分组成。北区呈‚T‛字形,又长廊、大厅组成,很可能是整个军阵的统帅部。出土战车上有陶俑四件, 古名驷乘车。其职责是传达军令,向敌军宣战,亦可佐助主将掌管金鼓。出土祭祀遗物当是军幕内‚祷战‛之用。在三号坑各区分界曾发现有门楣、铜环, 原来当挂有幕帘。种种迹象表明处于一、二号坑之后的三号坑应该是大军阵的指挥部,据当时特定的情况,这三个俑坑也应该是成一体的。据此, 秦俑规模的宏大、编排的精细可见一斑。

四号坑似乎是一个被迫停建的尚未完成的俑坑,虽有坑址,却无兵俑。

二、高超的塑造艺术

著名美术批评家刘晓纯曾说过:‚秦俑雕塑群,整体的宏伟磅礴和强烈的抒情性,局部的严谨精细和写实的技艺性,形成鲜明的两级:极端的‘广大’与极端的‘精微’,一时却难以让人获得一个统一的印象。‛秦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整体的气势宏伟给我们带来的震撼感,更主要的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具有高超的写实表现手法

秦兵马俑作为立体空间的造型艺术,其规模、水平在古代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其主要采用写实主义表现手法,水平之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造型逼真,比例准确:人物服饰、武器装备、军队阵型的编组、车马的装饰等都是真实的记录。秦兵马俑陶俑的身高一般在180厘米以上,个别196厘米,陶马高约150厘米,和真人真马相仿。如所有的秦俑都免盔束发,这是秦

军形象的真实写造,表现了秦俑作者严格以现实主义创作规律为准则。

2、面貌各异,无一雷同:秦俑丰富多姿的形象,以秦军真实的战士为模特,作者抓住不同身份、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着意刻画,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典型。如将军佣的形象是身体魁梧,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有的面型修长,一把长须,显得稳健风雅;有的髭须飞卷,目光炯炯,表现了威猛的气质和豁达的性格。一般战士的神态更是多种多样。有的眉宇凝聚,显得意志坚定而刚强;有的五官粗犷,性格憨厚淳朴;有的舒眉秀眼,性格文雅;有的注目凝神,机警聪颖。众多人物形象无一雷同,表情不一。

3、各具个性,与忠实的写实主义手法分不开。秦俑不但‚形似‛,而且‚神具‛,再加之敷色得体,塑绘结合,传神写造,才赋予它们个性化的艺术生命力。细微的如衣纹随体的曲折,发带翻飞、马耳前倾等,都在静中见动,同生活中的真实一般。

(二)兼具多种手法

除以写实的手法忠实的表现秦俑之外,作者还在写实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发挥,更加完美的表现了作品的主题,也使得秦俑的写实主义达到新的高度。

1.在表现主题上有实有虚,虚实相生,在视觉上收到最佳的效果。步、骑、车、弩四个兵种的编排次序属实,而各自数量的多寡则虚。战车、坐骑与武士是模拟的实体,但御者执辔随车,骑士牵马则属于虚拟……秦俑臵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呈现出浩浩荡荡的大军扑面而来的宏伟气势。

2.在人物造型上,精雕细刻与概括简练的手法相结合,表现秦俑的‚形神兼备‛,秦俑与人同高,显然是以真人为原型,而形象刻画更为细腻,五官适度,胡须各异,发丝清晰,鞋子走向符合事实。主义武士俑黑眼珠和白眼球之间的微小突起的刻画。但衣服库管仅具大样,衣纹以数道阴线概括之,从整体而言,秦武士俑上细下粗,似不相称,但会给人以灵气的感染力和稳定坚固的感觉。同样陶马腿、蹄刻画粗略,但头部雕塑非常精微,嘴角、鼻、眼皮的细微折纹都一丝不苟的刻画出来,既写实又简练,将战马的良种神态表现出来。秦俑作者们已经熟练的掌握了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能够做到随心所欲的表现物象了,可见,秦俑的写实主义手法已经达到很高的高度。

3.在雕塑手法的运用上,静中寓动,夸张出自真实,贴切的表现出秦军勇武

的精神风貌。如人的眉毛和眉骨本来是没有什么厚度的,但秦俑眉毛加上了厚度,把眉骨塑得有角有棱。从视觉上,远看形象明快、清晰,近看并不觉得失实。面对无言的兵马俑,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受产生联想而领悟秦俑雕塑艺术风格的底蕴。

从秦俑的形制与排布,延伸到其塑造艺术,我们可以看出, 秦俑艺术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地位是重要的, 它将我国写实主义的艺术传统发扬光大, 为我国的雕塑艺术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另外, 写实的艺术手法为中国古代雕塑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拓宽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道路。

三、艺术成就

秦兵马俑震撼世人的首推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几千件魁伟英武的大型陶塑艺术作品,以整体形象排列在将近两万平方米的空间里,其磅礴的气势几乎使所有不同肤色的参观者都从心灵深处产生强烈震颤,体现出艺术家驾驭宏大艺术题材、追求整体气韵和艺术创造的卓越才能。秦俑千人千面、呼之欲出的人物塑造则从形体把握、神韵处理、色彩运用、细部刻画等方面表现出作者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成就。作品写实主义的风格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高超的古代艺术范本,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关于那个时代的极富价值的历史记录。严肃划一的军旅题材能够处理得如此生动,产生如此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使人们不得不换一副眼光来审视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历程中的特殊规律,重新探索和构架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发展的历史。

1.秦兵马俑坑文物的出土也较大幅度地改写了人们对秦代的科技水平的认识,以大量的实证材料形象地展现了秦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就科技史而言,秦俑坑发现的许多资料都是令世人震惊的。譬如:秦俑坑出土文物所展现的秦代冶金和金属加工技术比我们以往的估计要高出很多,其中青铜涂铬防锈技术的大量应用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例,它在当时已是一种很成熟的技术,秦俑出土的绝大多数兵器表面都涂有这种保护层。这种绝技似乎从汉代以后就失传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千多年后的1937年,现代镀铬技术才在德国产生,并以专利发明载入了史册。秦俑坑出土兵器明确印证了秦简中关于‚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是一种标准化概念,秦人在标准化实践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种标准

化既是秦人管理艺术发展的代表,也是秦代科技水平的标志。秦人加工的青铜弩机器件精密、形体标准,相同规格的器件完全可以互换。许多特殊的加工工艺,如青铜铍脊上的纹饰生成,纤如毫发的金属小孔钻刻技艺,也都令人叹为观止,一些工艺至今还是不解之谜。由于古代统治者们有重政治、重伦理、崇人事而轻科技的倾向,史书关于科技的记载往往简略残缺,秦代科技资料更是凤毛麟角。正因为如此,秦俑考古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就更加重要。

2.历史本身赋予了秦俑多种历史文化价值。秦俑所折射的历史层面既多又广,在建筑史、服饰史、制度史尤其是王陵制度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即使秦俑的身高、体魄、服饰发髻、刻记文字以及秦人在俑坑留下的生产工具和劳作痕迹,都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秦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影像,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质,反映出秦兴亡的历史真谛。

3.秦俑坑出土文物的精美和丰富,是文物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物质成就的直接见证。它让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价那个时代,也提出了许多值得探讨的历史课题,譬如关于帝王权力的重新认识、秦代文化的特质、秦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等。与之相联系的是,秦始皇的历史评价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秦俑坑出土文物所反映的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秦始皇所起的某种积极作用,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证实史书中提到的秦代好大喜功、横征暴敛的统治问题。秦俑考古还在继续,相信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会随着考古的进展而不断深入。

总述

秦兵马俑阵势庞大,组织严整,巨大的规模和气魄,是秦王朝国力和武功强大的象征,是对秦始皇统一伟业的歌颂,高超的写实水平和对人物精神气质的成功塑造,充分体现了那一时代雕塑艺术的飞跃发展和进步。《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中可见,古代的军队在国家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也可窥见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奥秘。秦兵马俑阵容规模的庞大体现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足以使它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7000多个风貌大致相同的陶俑在平面上排列铺展成大型军战阵容,这个秩序井然的组合体,营造出宏伟的视觉气势。正是为了表达王权对永恒、稳定、一统的追求,

秦始皇陵赏析篇七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赏析》

导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山川,秀美河流,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可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众多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然而有幸的是我选修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赏析”,在老师的带领下领略了我国的精髓,领略了中国历史的智慧的结晶„„。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2.甘肃敦煌莫高窟3.山东泰山 4.长城 5.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6.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沈阳故宫” 7.安徽黄山 8.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9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10.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11.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12.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3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14.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5.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16.苏州古典园林 17.山西平遥古城 18.云南丽江古城 19.北京天坛,20.北京颐和园 21.福建省武夷山 22.重庆大足石刻 23.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24.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25.盛京三陵(辽宁)26.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7.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8.云冈石窟 29.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30.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31.澳门历史城区32.四川大熊猫栖息地33.中国安阳殷墟34.中国南方喀斯特3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36.福建土楼 37.江西三清山38.山西五台山 。

遗产赏析

自学习之后让我明白了很多中国的遗产,也让我初步的认识了一下他们的神奇之在,无数的世界遗产呈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惊奇而感动,让我粗滤的认知了中国大地上神圣而壮丽的智慧有:

中国世界遗产之文化遗产—长城、秦始皇陵、武当山古建筑群、敦煌莫

高窟。

中国世界遗产之自然遗产—九寨沟。

中国世界遗产之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泰山、峨眉山—乐山大佛。

中国世界遗产之文化景观遗产—庐山。

中国世界遗产之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昆曲、古琴。

在众多的遗产赏析中,同时也有世界各地的文化金翠映入眼帘,穿越了几百年的时光,世界文化遗产园林的博大,世界遗产石窟的艺术,世界宫殿建筑类艺术,军事类的各种防御体系,赏在心里遥望在历史的文化精髓上,只能让我深叹息神感叹历史的伟大与古人的勤劳与智慧。

部分遗产赏析详解

在学习过程中让我感到特别震撼的有“遗产之园林”,“石窟艺术”,“军事防御类”,“陵寝类”。在此一一的描述一下我学习的收获。

遗产之园林-----殷商时期(起源):园林的最初的形式是囿。

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其中有周文王“灵囿”,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的布局初步形成。其中代表的有,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上林苑,魏晋南北朝(转折期):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园林出现,寺庙的形成。隋唐宋:皇家宫苑继续扩大发展,风景游览地开始形成。明清是宫殿的顶峰。

我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基础,以植被作为装点的。而山水植被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的的利用或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和剪裁,从而出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虽为人做,宛自天开”,达到“一峰山太华千岳,一勺水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

石窟艺术-----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分布广泛,反映了我国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我国主要石窟有甘肃敦煌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川大足石窟、乐山大佛等。它们随山雕凿、彩绘,形象生动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石窟艺术与佛教是十分密切的。

军事防御类----长城,护城河,城墙,古代军事防御设施,有城墙和其他辅助军事设施构成的其中最完美的是长城,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 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 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 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陵寝类----中国古代墓葬的概述,筑土为坟,穴地为墓 。古墓葬分类:帝王陵墓、名人墓地、历史和艺术价值墓葬

古代墓葬结构: 地下部分。墓室结构:土穴墓、棺椁、“黄肠题凑”砖石筑墓室,随葬品。地面部分 :封土,方上(秦始皇陵、汉代帝王陵墓 ),以山为陵(唐乾陵),宝城宝顶(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秦始皇陵——中国、世界最大的陵墓;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明十三陵——长陵以其宏伟的地面建筑闻名于世;定陵已发掘地下宫殿 。陵寝墓对研究历史文化起到了非凡的作用.

总结(对我的影响与作用)

历经十多节课的赏析,让我初步的了解了很多历史的文化与结晶,在赏析的过程中对一些遗产的好奇与渴求,使得推动我更加地去了解历史,感谢这门课的吸引艺术力让我狠下心来读完了《中国历史常识》,一直忙于学习专业知识的我却失去了很多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时间于机会,然而这门课却填补了我的空缺,虽然少但是对我的帮助是大至极大,感谢这门课让我焕发了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兴趣,感谢让我领略了历史文化文物的精髓,至此我坚定对历史要产生渴求与求知心,让我慢慢的去了解吧„„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秦始皇陵赏析》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敢挖 秦始皇陵地宫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秦始皇陵赏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秦始皇陵赏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0410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