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朋友要出远门 应跟他说些什么

朋友要出远门 应跟他说些什么

2016-01-30 09:32:1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朋友要出远门 应跟他说些什么篇一《都说出门要靠朋友》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朋友要出远门 应跟他说些什么》,供大家学习参考。

朋友要出远门 应跟他说些什么篇一
《都说出门要靠朋友》

都说出门要靠朋友

有人陪伴共济同舟

哪怕一个简单笑容

心中却已别无所求

时间太快有谁停留

在我深深的脑海中

这花花世界谁能够

冷漠对待无动于衷

勇敢勇敢我的朋友

就算明天没有彩虹

阳光总会在风雨后

照在心里那片天空

勇敢勇敢我的朋友

一个人时要多珍重

平凡回忆让人感动

最多却是你的笑容

都说出门要靠朋友

有人陪伴共济同舟

哪怕一个简单笑容

心中却已别无所求

时间太快有谁停留

在我深深的脑海中

这花花世界谁能够

冷漠对待无动于衷

勇敢勇敢我的朋友

就算明天没有彩虹

阳光总会在风雨后

照在心里那片天空

勇敢勇敢我的朋友

一个人时要多珍重

平凡回忆让人感动

最多却是你的笑容

勇敢勇敢我的朋友

就算明天没有彩虹

阳光总会在风雨后

照在心里那片天空

勇敢勇敢我的朋友

一个人时要多珍重

平凡回忆让人感动

最多却是你的笑容

勇敢勇敢我的朋友

就算明天没有彩虹

阳光总会在风雨后

照在心里那片天空

勇敢勇敢我的朋友

一个人时要多珍重

平凡回忆让人感动

最多却是你的笑容

勇敢勇敢 LRC歌词

[ti:勇敢勇敢]

[ar:黄勇]

[al:和从前一样]

[by:]

[offset:0]

[00:01.03]勇敢勇敢 - 黄勇

[00:02.22]词:高进

[00:02.99]曲:高进

[00:03.79]编曲:高进

[00:05.00]

[00:17.14]都说出门要靠朋友

[00:21.09]有人陪伴共济同舟

[00:25.32]哪怕一个简单笑容

[00:29.34]心中却已别无所求

[00:33.70]时间太快有谁停留

[00:37.66]在我深深的脑海中

[00:41.85]这花花世界谁能够

[00:46.03]冷漠对待无动于衷

[00:50.10]勇敢勇敢我的朋友

[00:54.43]就算明天没有彩虹

[00:58.60]阳光总会在风雨后

[01:02.69]照在心里那片天空

[01:06.90]勇敢勇敢我的朋友

[01:11.09]一个人时要多珍重

[01:15.27]平凡回忆让人感动

[01:19.35]最多却是你的笑容

[01:21.21]

[01:25.78]都说出门要靠朋友

[01:29.83]有人陪伴共济同舟

[01:34.04]哪怕一个简单笑容

[01:38.14]心中却已别无所求

[01:42.54]时间太快有谁停留

[01:46.57]在我深深的脑海中

[01:50.75]这花花世界谁能够

[01:54.93]冷漠对待无动于衷

[01:59.36]勇敢勇敢我的朋友

[02:03.19]就算明天没有彩虹

[02:07.44]阳光总会在风雨后

[02:11.55]照在心里那片天空

[02:15.76]勇敢勇敢我的朋友

[02:19.88]一个人时要多珍重

[02:24.09]平凡回忆让人感动

[02:28.30]最多却是你的笑容

[02:32.52]

[03:06.11]勇敢勇敢我的朋友

[03:10.02]就算明天没有彩虹

[03:14.25]阳光总会在风雨后

[03:18.42]照在心里那片天空

[03:22.60]勇敢勇敢我的朋友

[03:26.74]一个人时要多珍重

[03:30.95]平凡回忆让人感动

[03:35.16]最多却是你的笑容

[03:39.31]勇敢勇敢我的朋友

[03:43.47]就算明天没有彩虹

[03:47.61]阳光总会在风雨后

[03:51.76]照在心里那片天空

[03:55.93]勇敢勇敢我的朋友

[04:00.07]一个人时要多珍重

[04:04.32]平凡回忆让人感动

[04:08.51]最多却是你的笑容

朋友要出远门 应跟他说些什么篇二
《安徽省明光二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

宋志明

‚安身立命‛作为一个成语,出自禅宗。可是‚安身立命‛作为一种学理,

则出自儒家。孔子在《论语》中,已谈到‚安‛。‚安‛指的是情感的安顿、精

神的安顿,这是儒家讲安身立命之道的滥觞。《论语》也谈到‚身‛。《学而》

篇写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在这里,‚身‛指的是人的行为践履。关于‚立‛,孔子的说法是

‚三十而立‛,就是确立人生的价值取向。关于‚命‛,孔子的说法是‚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也‛。这里所说的‚命‛,指的是君子应有的使命感。

在《论语》中,已分别论及‚安‛、‚身‛、‚立‛、‚命‛,但这还只是一些

初步的想法。到孟子这里,则形成了儒家关于‚安身立命‛之道的比较系统的说

法。孟子把人性善视为安身立命之道的内在依据,而‚天道诚‛则是他为安身立

命之道指出的超越指向。

宋明理学家吸收了中国佛教哲学和道教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创立了儒学

的新形态。他们十分重视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对其作出深刻的阐发,使之在学

理上臻于成熟。经过理学家的阐发,儒学不但可以治国,还可以治身和治心。

人们寻找精神生活方式,可以选择外在的路向,也可以选择内在的路向。

如果选择外在的路向,会形成宗教的精神生活方式,把超越的目标定位在彼岸世

界。这种精神生活方式通常会否定人生的价值,如基督教有‚原罪说‛,佛教也

有‚人生是苦‛的说法。按照外在超越的路向,人无法自己实现超越,必须靠救

世主或佛来拯救。儒家所选择的是内在超越的路向,这就是安身立命之道。所谓

‚安身‛,就是从内在性出发,肯定人性中具有的崇高价值,肯定人具有自我完

善的内在根据。用传统的说法,就是‚人性善‛,就是‚人为贵‛。这个‚身‛

字很要紧,表明人的精神世界不可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所谓‚立命‛,就是主

张追求理想的人格,追求精神上的超越,追求境界上的提升。用传统的说法,就

是‚超凡入圣‛,成就理想人格。这种内在超越,完全靠自己努力,‚我欲仁,

斯仁至矣‛,不必指望外力的拯救。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建立在‚一个世界‛

的基础上,没有设臵彼岸世界。儒家认为,在现实的人生实践中就可以达到超越

的目标,不必企慕彼岸世界,也不必寄希望于来世。(选自《光明日报》,有删

改)

1.下列各项中,对“安身立命”的阐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安身立命作为一种学理,出自儒家,孔子在《论语》中已论及安、身、立、

命。

B.到了孟子的时代,他从人性善和天道诚两个方面,对安身立命之道作了新的

阐发。

C.安身立命之道经过不断改造,成为宋明理学家的核心学说。

D.安身立命之道经过宋明理学家的阐发,从治国之理发展成为后来的治身和治

心之道。

2.本文认为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与基督教、佛教有很大的不同,以下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人对精神生活方式的选择有外在超越的路向,如基督教、佛教等宗教方式;

也有内在超越的路向,如儒家安身立命之道的哲学方式。

B.因选择的路向不同,安身立命之道属于哲学的精神方式,而基督教、佛教等

属于一种宗教的精神方式。

C.安身立命之道作为一种学理,被统治者利用来治国;基督教、佛教等宗教因

寄希望于来世和外力的拯救,无法成为治国工具。

D.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是建立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之上的,而基督教、佛教则是

依靠彼岸世界来实现超越的。

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安身立命之道认为,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的超越,而基督教、佛教

则认为必须靠救世主或佛的拯救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B.儒家的‚安身‛把人性善作为内在的根据,也就是所谓‚人性善‛;‚立命‛

则把成就理想人格、实现精神超越作为追求目标。

C.和《论语》对‚安‛、‚身‛、‚立‛、‚命‛的阐释一样,宋明理学家也

注意到了人对精神价值的追求。

D.基督教的‚原罪说‛和佛教‚人生是苦‛的说法,否定人生价值;安身立命

之道认为人的精神世界无法脱离生活世界,肯定人的精神追求。

二、古诗文阅读鉴赏(3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示季子懋修书

明 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

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

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

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

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

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

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

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

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

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

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

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

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

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臵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

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

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

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选自《张文忠公全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好矜己而自足 矜:夸耀 B.所以贻则于后人者 贻:遗留 ..

C.平生苦志励行 苦:为……所苦D.艺本不佳,于人何尤 尤: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所谓之楚而北行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B.乃才可为而不为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C.吾家以诗书发迹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D.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季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与儿子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有关。

C.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

缺点。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就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5

分)

(2)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8 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9 请简要分析“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畏”字的妙处。(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2)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3)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4)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6)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

(7)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9)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三、文学作品(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西海固少年

季栋梁

前不久,与朋友有约,走了一趟西海固。那是夏日,干旱正无情地折磨着这块土地。车窗两边的土地上罩着一层薄薄的蝉翼般透明的浅绿,看不到农人,甚至看不到牛羊,看久了就感到沉重与沧桑。有几声花儿①吼过来,也是干涩僵直。

车到黑城附近,路上忽然横出一个人来,他站在路中央,扬起的手臂如展开的鹰翼一般,使劲地摇动着,那架势很有剪径者的气派,仿佛在说:停!只有停,否则休想过去。

车停了,挡车人走上来时我才看清是一个少年。他提着一个破旧的帆布提包,上面有许多油渍。一双老式的褐色牛皮鞋很笨重地套在夏天的脚上,穿一件单衫,上面印有一只展翅的老鹰,下身穿一件已经很旧很破很脏的牛仔裤。

司机显然给他挡车的姿势惹火了,恶恶地说不要命了,挡车有这样挡的? 那少年瞪着一双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司机,司机终究有些不想惹事,他一定是怯于少年那目光,便不再言语。车启动了,少年依然站在那里盯着司机看,许久,这才向着座位走了过来。他扫视着车上,不回避这车上任何一双眼睛。他的目光甚至带有挑衅的意味。他走到了我的旁边,将包放到了行李架上,然后盯着我看了足足有半分钟,直到我本能地将屁股往里挪挪,他才坐了下来。

我对他没有什么恶感,甚至喜欢他坐到我的旁边来,只是有点不习惯他看人时的眼神。他坐了下来,坐得有些僵硬,给人的感觉是一块石头落在了座位上。

他摸出一支烟点着,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悠悠地吐出来。他吸烟的姿势十分的老练而潇洒,应该至少有三年的烟龄了吧。那是一种低价烟,烟味很是呛人。 他吸着烟,那神情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又仿佛什么也没有思考,他的眼睛确实放射着鹰眼的光芒。‚少年心事当拿云‛②,如此贴近,如此深刻,是谁的诗句我记不清了,但这句诗我却牢牢记着,因为我曾经年少过,而且这句诗也是在少年时期读的,此时此刻面对他,我又想起了这句诗。

我很想与他对话,他让我看到了我少年时期的影子,然而,他显然没有要和我对话的意思,他甚至坐下后连看我一眼都不曾有过,两眼只是一味地注视着前方——漫漫长路,仿佛我以及车上所有的人都不存在一样。

他吸完了那支烟,连过滤嘴的味儿都吸出来了。我掏出烟来递给他一支,他疑惑地看了我一眼,然后接过烟拿到鼻子上嗅了嗅,这才对我笑笑,十分的真诚。

我替他点了,自己也点了一支,这才问道:‚今年多大了?‛

‚十六!‛

‚要出远门么?‛

‚出去闯闯!‛

‚怎么一个人出去?‛

‚一个人出去不好么?‛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连点头或摇头的动作都做不出来。

他看看我又说:‚一群人出去有啥意思,唧唧喳喳地像一群麻雀。‛ 我说:‚去省城么?‛

他摇摇头说:‚省城有啥意思,太小太穷。‛

我有些惊讶于他的这种说法,便问:‚那你要去哪里?‛

他甩了一下头上的长发说:‚去南边,深圳、海南、云南……那边才有闯头!‛ 我笑笑问:‚你知道深圳、海南、云南在哪里么?‛

他说:‚在南边。‛

我说:‚南边是很大的。‛

他吐出一个烟圈来说:‚这我知道,它有美国大么?说个不怕你笑话的话,美国我也找得到!‛

我笑了,他说:‚你不信?‛

我点点头说:‚我信。‛

他就笑了。

我说:‚那地方是有钱,可那地方的钱不好挣。‛

他说:‚钱多的地方不好挣也总比在钱少的地方好挣要强得多。‛停了一下他又说:‚那地方有钱的人很多,可谁一开始就是有钱的呢?‛

看着少年,这个因对外面世界陌生与无知而充满自信与希望的少年,想到我的第一次出门,觉得他比我有一种更深刻的东西。

朋友要出远门 应跟他说些什么篇三
《当朋友难过时,请不要随便对他说这十句话》

我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做什么,所以这些话是我需要不断提醒自己,不要随便地将这些话说给我的朋友,这不能能安慰他们,反而是令人感觉到隔膜。用一句话来概括所有的观点——凡事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这用烂了的十句话抛出去,不懂得如何安慰的话,宁可沉默就好了。

NO.1

你不能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

在我们的语境中,“改变自己”的潜台词,往往是劝说别人变得忍让屈服。请不要劝说你的朋友忍让屈服,你要支持他变得强大起来,需要改变的不是自己的原则,仅仅是自己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而已,他仍然可以做原来的自己,不需要去改变别人,只是改变对待别人的态度而已。

NO.2

社会就是这样,你又不能改变社会,只能适应

对别人说这句话之前,先问问自己,这个社会哪样?你认识中的社会和别人认识中的社会一样吗?

NO.3

不要抱怨,抱怨又解决不了问题

与这句话类似的还有“有抱怨的时间不如去做blabla„„”“有抱怨的时间你早就巴拉巴拉„„”“有本事不要在这里抱怨,去巴拉巴拉„„”。

抱怨其实是一种不太受周围人欢迎的行为,特别是不能感同身受的人,他们会本能地逃避负面情绪,并且阻止他人情绪的表达。

然而,在你的朋友向你诉说自己的痛苦或者悲伤时,请不要对他们说“不要抱怨”,他们只是想要有个人倾诉而已,他们需要的不是提出建议,而是有人能包容他们的负面情绪而已。

NO.4

少抱怨,多感恩

抱怨该抱怨的、感恩该感恩的就可以了,尊重自己的情绪表达,对不值得感恩的人感恩,是种什么心态?

NO.5

比起谁谁谁,你已经很幸福了

我从不认为幸福不幸福是比出来的。

他们总会找到比你更惨的人。来证明你“其实已经很幸福了”。

有比你惨的人,你就觉得自己幸福了,某种程度上不是一种好的心态。

你嚼着窝头,回头一看还有吃不上饭的,你就觉得窝头啃着挺香,你不去想想怎么能让自己吃上白面?

你买不起鞋,回头一看还有人没有脚,你就满足了?你不去努力挣钱给自己买鞋?

这几年,劝人要知足的越来越多,鼓励人有追求的却越来越少。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幸福还是痛苦只有自己知道,不能因为世上断腿的人多,就不允许崴了脚的人哼哼。谢绝比较谁更惨,谢绝“你这样已经算是很幸福”。人幸福不幸福的标准是自己的,不是比较出来的。

尤其是不要在朋友郁闷的时候,再跑过来说我当年多惨多惨你现在这个算什么。

NO.6.

凡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用“凡事”取代就事论事,以偏概全,用一个“多”“少”的界定,直接混淆了黑白。要求你凡事对内归因,就像是这十句话的共同特点那样,是对对方错误的有意迁就和回避。矛盾的起因,该谁的就是谁的,如果要“多”找自己的,“少”找别人的,方式就只能是把别人的错误压在自己头上。

这一点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体现的尤其明显,很多父母尤其喜欢把矛盾的责任全部推给孩子,把自己情绪的起因全部推给孩子。

凡事向内归因,对心理产生的压力是巨大的,承担太多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过错。如果形成了对内归因的习惯,外界的伤害会有翻倍加在你身上的后果。

不回避自己的责任,但“原因”该谁的就是谁的,我们没有“多”找自己原因的义务。

NO.7.

快乐也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过的快乐一点?

很多人只是机械地重复它,自己却做不到。

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多数时候,快乐还是不快乐,是有原因的,一天到晚除了快乐什么都没有的,是傻子。

想变得快乐起来,应该去直面引起不快乐的原因,而不是用这种麻木的话安慰别人和自己。

NO.8.

父母都是为了你好,只是方式不对

只要目的是“为了你好”,任何方式你都要接受,甚至还要感恩。

但是,“为了你好”这件事是不能证明的,因为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做出的伤害,全部会用“方式不对”来掩饰。

这是流氓逻辑。

一个人,强调自己的父母是对自己好的,强调自己爱自己的父母,完全没有问题,值得支持。但他没有资格判断别人的父母是不是这样的。

更没有资格在一件他不了解的事情上,断言谁对谁错。

因为有部分父母,在很多事上是在“为孩子好”,就以此断言所有的父母都是如此,是很脑残的。

即使是属于“真的好”的一部分,此言也不可取。

父母所追求的,是他们所认为的好,不一定是孩子认为的好。

方式不对,也应该为这份不对负责。

方式不对,子女也有权反抗。

在朋友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请不要盲目地用这句话安慰他。

NO.9.

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

这一句在逻辑上脆弱不堪的话,却是十句话中的大BOSS。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

要推翻这条假设,仅需要一个反证即可。事实上,反证绝对不仅一个,只是多数圣母,对这些反证会选择无视。

或者干脆在“爱”的定义上做文章,把伤害说成是爱,是表达方式错了的爱。

所谓“表达”,需要有“内在”,没有“里”何来“表”,内心无爱,如何能表达出爱?

甚至当有的父母自己说出不爱自己的孩子时,圣母们也会选择性无视。

还是那句话,你父母爱不爱你,你爱不爱父母,你自己感觉是就可以是。

但是你没有资格判断另外两个人之间有没有那种爱。

人心是复杂的,父母也分很多种。

NO.10.

再过几年你就不这样想了

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是——再过几年你就会像我们这样想。

随着年龄阅历的变化,想法改变会很正常。但是,没有人能够断言自己将来会怎么想。持此观点的人,认为对事物的看法是唯一的,世上所有的人都会“这样想”,没有“这样想”的人,仅仅是因为时间还不到。

你永远都不可能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所以,请尊重别人当下的决定和看法。

朋友要出远门 应跟他说些什么篇四
《母亲的恩情》

9 母亲的恩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掌握一个多音字的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想象法和重点词语串联法来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母子间的深厚感情,并把这种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说古代的一位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

1、板书:母亲的恩情

2、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谊。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多音字。 报答不了

指名试读课文。

四、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2、学生练习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见文后练习3。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孟郊要出远门,他母亲是怎么想的?从哪儿看出母亲是在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的针脚

可以看出一针针一线线地缝。

2、指名读。

3、这一自然段讲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母亲送儿子,会说些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2、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那孟郊听了有什么反应呢?他会想些什么呢?(孟郊会想: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所以伤心得要流泪,眼睛湿润了)

3、看图,谁能说说自己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体会。 看母子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舍难分!他们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动了。

4、指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挂图,问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阳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3、“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这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这两个动作和想到母亲的慈爱有什么关系?

4、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时所见所感。

学习四、五自然段。

1、这首诗是孟郊在什么时候写的?诗题是什么?孟郊为什么要写诗?(他不能忘记母亲的恩情)

2、谁能读读《游子吟》。

3、理解诗歌。

二、总结。

这篇课文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给他缝补衣服,天明送别的情景,引出孟郊50多岁写的《游子吟》这首诗,反映诗人不忘母亲的恩情。

学生谈体会。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2、分两个大组,一个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

3、同桌交替背、听、互评。

4、指名背诵。

三、课堂练习。

1、读句子,写话。

各人自读句子,注意“忙着、看到”用在句中的什么位置。

造句,先仿说,再写下来。

忙着——

看到——

2、比一比,组词。

补()摸()恩()

扑()漠()思()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身上的衣服,()那又()又()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不就像这()吗?沐浴着()的小草,无论怎样都()不了太阳的()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朋友要出远门 应跟他说些什么篇五
《口语交际与仿写1》

口语交际与仿写

〖知识窗〗

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其要求如下:(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会文明得

体地进行交流。(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定溯肋和感召力。(8)课内外讨论问题,能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口语交际题的解答准则:(1)言之有“礼”。“礼”即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得体的用语。(2)言之有“物”。“物”即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混不清的言语,话语应力求清楚、明白、简洁。(3)言之有“序”。“序”即顺序,说话有合理的顺序,不颠倒混乱,要注意事物内在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4)言之有“节”。“节”即简明,答题时要满足试题要求,简明有序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

无论是什么样的口语交际题,均要根据“对象、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的基本要

求,针对不同的题型,按照试题的要求,灵活地、有创意地进行解答,即使与“标准答案”(不少题无标准答案)有一定的出入,也是允许的。关键是看答案是否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

仿写:

仿句要求:1.分析句式结构,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仿句的句子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相同。2.修辞一样。仔细研读例句所用修辞,仿句应使用与例句同样的修辞方法。3.抓仿写点,确定取舍。题干中如有字数要求,则仿句还应注意全句、各分句及各结构成分的字数,均应与例句字数相当。4.衔接。所造仿句在语境上、语意上、用词搭配上均应做到与例句连贯自然,相互照应,衔接一体。5.逻辑。仿句在内容上应做到合乎事理、合乎逻辑,如“阳光”使人“感到”“温暖”,“光明”使人“看到”“希望”’,“暖风”使人“觉得”“舒适”,“绿荫”使人“得到”“休憩”。

〖例题库〗1.口语交际。(3分)

在公交站台上,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

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如果你是公交车上的乘客,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答案】示例: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解析】反驳要有针对性,无针对性的不计分)

2仿写句子。(2分)

幸福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个人的体验。也许,幸福是你奋不顾身,解救了他人的生命;也许,幸福是你的义举,挽救了濒临破产的企业;也许,幸福是你的爱心,帮助失学儿童圆了大学梦; ▲____; ▲____。关键是,你要有一副热心肠,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幸福。

【答案】如:也许,幸福是你的善举,使孤寡老人安享晚年;也许,幸福是你的温情,让失意者重树生活的自信。【解析】结构相同,语义准确,每句1分,否则不给分。

〖训练营〗

1.根据所提供的情境,按要求表达。(3分+3分)

校门前,执勤交警每天忙碌而有序地指挥交通,保证学生上下学的安全,赢得了社会的

广泛赞誉。

(1)炎炎烈日下,你要为执勤交警送一瓶矿泉水,你对他说些什么?

(2)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发现某校校车超载,把这种情况报告给执勤交警,你怎样说?

2.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

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

说。(60字左右)(3分)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

有一定的去处。)

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又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3.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本报讯:2012年5月8日放学时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校门前,一辆大客车

突然启动,径直向前面的几个学生冲去。危急关头,29岁的张丽莉老师冲上去将学生推开,

学生获救了,张老师却被卷入车底,造成双腿截肢,至今仍在医院接受治疗。连日来,张丽

莉的事迹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她被网友们称为“最美女教师”。

(1)请为上面的消息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分)

(2)现在,张老师仍在医院接受治疗,你代表张老师所教班级的同学去看望她,见到她后

你该说些什么?(2分)

(3)有人说,这是一个充满爱的时代;有人说,是一个冷漠自私的时代,假如你是辩论的

一方,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有事例,有阐述。(4

分)

4.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片土地; 。

5.仿写两句话,要求与例句中画线句一致。

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

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 ;

6.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再造一个句子。

金钱能买来书籍,但买不来知识;金钱能买来药品,但买不来健

康; , 。

参考答案:

1.(1).示例:交警叔叔您好,您每天在烈日下为我们站岗值勤,维持秩序,疏导交通,真是太辛苦了,请您喝口水吧!评分说明:(3分)称呼、语气委婉、内容表达准确各1分。

(2)示例:交警叔叔您好,我是某中学的一名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发现某校校车超载了,这会很危险的,请您处理一下,好吗?评分说明:(3分)称呼、语气委婉、内容表达准确各1分。

2.示例:孙萌:孔子说过,事父母几谏。如果妈妈有不对的地方,你要与她好好沟通,千万不要负气出走。你妈妈管你也是为你好,你说对不对?

3.(1)(2分)示例一:最美女教师 示例二:无私大爱谱写生命赞歌

(2)示例:张老师,您真勇敢,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喜欢您,您安心养病,我们会好好学习的。祝您早日康复,回到我们身边来!

(3)(4分)示例一:我认为这是一个充满爱的时代。南京公交司机车内猝死,死前打开警示灯将车停靠路边,这说明我们的身边好人多,有社会良知与爱心的人多。

示例二:我认为这是一个冷漠自私的时代。广州两岁的小悦悦在遭受两辆车的无情碾压之后,路过的人竟无一人援手相救。这反映出我们的社会道德意识薄弱,人们的爱心缺失。(观点1分,举例2分,阐述1分)

4.如果你是一缕清风,就吹走一阵炎热。(或:如果你是一束阳光,就撒下一片温暖。)

5.“凌寒独自开”是一种孤傲的潇洒;“沙场秋点兵”是一种豪放的潇洒。

6.解题分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例句的结构是:金钱能买来„„,但买不来„„;金钱能买来„„,但买不来„„;这一步是做仿写题的关键所在。其次分析例句的内容,从 例句可知:①“能买来”的是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书籍、药品);②“但买不来”的是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知识、健康);③“书籍和知识”、 “药品和健康”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三者缺一不可。所以,根据例句,答案可填写为:“金钱能买来礼物,但买不来真情”;或“金钱能买来玫瑰,但买不来爱情。”

朋友要出远门 应跟他说些什么篇六
《安徽省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1》

安徽省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句)(6分) ....6..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孟子告子上》) ②巴东三峡巫峡长, 。 (郦道元《三峡》)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⑥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⑦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⑧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9分)

枯树是xiāng嵌在翡翠上的一尊尊雕像,是大自然变迁的见证者。它们好像在向游人证明,我们曾是这个世界的生命之一!是的,当你看着那高大、槐梧的枯树,你得承认它曾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它肯定有其风姿绰约的青春岁月,有其辉煌的历史。同时,你又不得不想,它是怎么了?是什么原因使它失去了青春年华?是雷击,是虫害,是病魔,还是大自然的风刀霜剑?此时此刻,你是否会想到人生的艰辛与沧桑?你再进一步透过森林绿叶的间隙,细看地表横七竖八躺着的枯枝,那情景就像曾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经历了多少不幸,经历了多少拼搏,终于訇然倒下了。这时你会明白森林.的土壤是因为枯枝而变得如此肥沃,是它们哺育了新的绿色生命,这是其最后的无私奉献。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xiāng( )嵌 訇然( ) 哺( )育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风姿绰约”中,“绰约”的意思是 。“风刀霜剑”的意思是 。(2分) (4)将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2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 (2)题。(4分)

(1)《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 ,他经历了三次买车的经历,先后买了 辆车,可他的梦想最终还是落空。(2分)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 ,书中的主人公是 。(2分) 4.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013年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学校和班级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号召同学们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请你积极参与。(12分) (1)为了营造浓厚的“学习雷锋”的氛围,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标语。(2分)

(2)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2分)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 “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 “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如果你是公交车上的乘客,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3)学校团委将评选校“学雷锋标兵”,请你以班级团支部的名义,为本班同学张光明写一份“学雷锋标兵”的推荐信,

(4)下面是某同学主题演讲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他修改其中的语病。(4分)

在春风送暖、万物吐翠的阳春三月,[A]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雷锋的光辉形象和一代伟人毛泽东响彻神州的号召。多年来,雷锋精神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并越来越强烈地展现出与时俱进的鲜活生命力。[B]我们应学习雷锋精神,奋进求实,刻苦学习,争当勤奋好学、勇于创新。为使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和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①[A]句应改为: (2分) ②[B]句应改为: (2分) 二、阅 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17分) 读书也要讲“姿势”

①看见这个题目,一定会有人觉得很奇怪。可不是吗?我们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读书也要讲“姿势”?这就难以理解了。

②其实,这个问题还是不难理解的。无论做什么活动,都要讲究一定的姿势。人们日常的每个动作,如果仔细加以观察,几乎都有与它相适应的某种姿势。正确的姿势和不正确的姿势,产生的结果往往很不相同。同样,在生产实习和参加实验的时候,大家也很认真听取老师傅和熟工人关于操作规程的讲解,并且在机器旁边从事操作的过程中,很注意每个动作都保持正确的姿势,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③但是,当我们走到学生自习的教室和图书阅览室一看,情形却很不一样。在这些地方,一部分同学往往表现得很随便,有的顶着阳光,有的背着光线,或者斜倚在书桌旁边,或者蹲在阴暗的角落里,埋头在看书、做习题。还有的虽然坐着写东西,可是,偏偏又把头侧向左边,搁在左臂上,斜着眼睛看右手的笔尖在练习本上移动。为什么他们在这些地方,对于自己读书和写字等,就完全不讲究姿势呢?

④我想劝告这些同学,要努力纠正不正确的读书姿势,讲究正确的读书姿势。事实早已证明,有的同学因为马虎大意,缺乏正确的读书姿势,以致身体已经出现了一些严重的不健康状态,如近视、驼背等。如果青少年都戴上了眼镜,岂不令人惋惜?现在只要努力纠正,他们之中除了极少数由于先天性的原因以外,一般是能够逐渐好转,或者停止发展的。希望教师们、家长们,配合同学们自己,共同创造条件,形成风气,促使每个青少年都具有正确的读书姿势。

⑤不管是读书或者是写作,不拿出真精神就一定搞不好。坐着比较容易提起精神,这完全符合生理规律。即便我们现在不一定都要强调像古人那样“正襟危坐”,但是,能够坐得端端正正,也决无害处,只会有好处。而且坐的地方还必须注意光线,不要阳光直射,也不可背光。如果能够做到“窗明几净”就更好了。

⑥至于躺着看书等,固然不必绝对反对,可是的确不应该当做正确的姿势。对于一般健康的人来说,如果认真阅读

重要的书籍,最好不要躺着。所谓“卧常可以作文”也只能是思索文章的若干要点,或者是病人口授文章的内容而已。三国时代的曹操和唐代的杨炯,虽然都是有杰出才能的,特别是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盈川,在儿童时期就被称为神童,这两人可能有独异于常人之处,但是他们卧读的例子也仍然不足为训。

⑦如今青年同学们读书的风气很盛,大家对于读书的姿势问题,就越来越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选自《燕山夜话》,有删改)

5.作者在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观点?(2分)

6.第⑥段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7.第②段讲了什么道理?与下文之间的论证关系如何?(4分)

8.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作用何在?(4分)

9.请谈谈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

[二] (23分)

晒旧衣 摩 罗

①要出远门,自然要先去看看母亲。自从十七岁那年,远离家乡去念书,便一直生活在异乡,很少有时间与母亲相伴。每次回家见到那日渐衰老的容颜,都会生起些陌生感,常常不知该说些什么,似乎我离母亲已越来越远。

②正是盛夏天气。母亲泡了一杯糖水,送到我面前。又拿起一把扇,扇那热气腾腾的杯子,一边说:“累了吧?这么热的天!”待我喝完糖水,母亲便去太阳底下收东西,原来母亲今天在晒旧衣。

③家里有两只旧木箱,全塞满旧衣裳。每年夏天,母亲都要翻晒一次。我总要批评母亲太爱破烂,那些东西,何不早日毁弃。然而直到现在,母亲这个习惯还是没改。

④母亲一抱一抱地将旧衣收进屋来,衣服堆里散出热气。我说: “怎么不当垃圾烧掉,晒了几十年了,有什么用?”母亲望望我,那眼神似很委屈,我乃默然。母亲搬过一把木椅,认认真真坐下,像是做着十分重要的事,一件一件整理旧衣。每拿过一件,都要抚弄再三,还常常凝神默想,似乎对这旧衣着迷了。

⑤“这是你父亲的西装短裤,”母亲抬起头,这样告诉我, “是他年轻时做的,只穿过两三回。”那件短裤我早已熟悉,以前每年翻晒,母亲都要跟我讲一遍。每次听到,我都犹如看见,一个年轻人,穿着黑色短裤,在田间耕作。

⑥“这是你外公送你的小袜子。那年你三岁,我带你去浮梁看外公,回来时,你外公抱着你送我们上车站。到了车站,你赖着不从他怀里下来,我抱了你上车,你就乱哭乱蹦要外公。这时候,你外公一边哭,一边塞给你这双袜子。”外公中年迁居浮梁,相隔几百里,我一生只见过他这一回。“他已经死了十五年了!”母亲将那双破烂的小袜子攥在手里,眼睛望着门外,似乎期待着外公的影子突然在门口出现。“那一年,我拿着电报赶到浮梁时,他已经躺在地下,只见一个圆土堆。那边的坟跟我们这边的不同,是圆的。”

⑦母亲流了几滴泪,叹着气,又去收拾别的旧衣,一件一件折好,几乎每一件旧物,都有一段故事在里边。

⑧母亲一件一件地把它们收进箱子,神情很是专注,几乎带着一种虔敬,同时还有一丝欣慰。我忽然想到,母亲每年翻晒旧衣,都是过一个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她既有失落的痛苦,又有怀旧的慰藉。母亲以这一丝慰藉,装点孤寂的老年。

⑨母亲收拾好了,我走上前,将那只箱子搬进房去。吃晚饭时,母亲看了我很久,试探着问我: “你到城里上学那年,穿的那件蓝咔叽褂,还在不?”我说还在。“怎么不拿回家来?”我不再说这有什么用,而是说: “下回带来吧。还有别的几件旧衣,我也一起带回家来。”

⑩母亲听了“下回”,别过脸去,似乎黯然神伤,过了一小阵,才喃喃地说: “这回走了,哪知道何时回来。”

 ○11我这回出远门,不是一般的出门,的确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临走的时候,我给朋友写了一封信,请她把我的那些旧衣服,全都寄给我母亲。

 ○12母亲一定会每年都翻晒一次,一定会抚着我的旧衣,追思我的音容。可是,当她含着老泪,讲完一段故事,猛抬头,却见旁边没有人在听。

1988年,写于广州 10.母亲对旧衣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从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联系全文来看,母亲为什么对旧衣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请简要回答。(6分)

11.“我”对待母亲翻晒旧衣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在方框内填写上恰当的内容。(4分)

忽然明白母亲翻晒旧衣时的心情,答应下次带回旧衣

12.文章选择了父亲的西装短裤、外公送给“我”的小袜子和母亲跟“我”要的蓝咔叽褂这三件“旧衣”来叙写,说.....说作者为什么如此选材。(4分)

13.本文选自作者摩罗的文学作品自选集《西风的竖琴》,在摩罗的博客里也有这篇文章,其中的第二段是这样写的:

“正是盛夏天气。我刚放下行李,母亲泡了一杯糖水,送到我面前。又拿起一把麦秸编织的扇子,扇那热气腾腾的杯子,一边说:‘累了吧?这么热的天!’待我喝完糖水,母亲便去太阳底下收东西,原来母亲今天在晒旧衣。”

与本文的第②段相对比,你能否发现作者在整理出版本文时做了哪些细微的修改?从写作语言的角度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修改?(5分)

14.结尾一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 (15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录毕,走送之 走: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媵人持汤沃灌 .(4)同舍生皆被绮绣 .(5)右备容臭 .

以: 汤: 被: 臭: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分)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分)

17.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什么。(3分)

18.宋濂在求学时,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作为现代中学生,你对此有什么看法?(3分)

三、写 作(55分)

19.生活中,你有时可能不经意间随口吐了一口痰,随手摘了一朵花,随心讲了一句话,随意毁了一本书„„一般人都会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不值得一提。可是,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很多时候小事变成大事,小错酿成大祸。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对待生活中所谓的“小事”。 请以“这可不是小事”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写作提纲:

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一

一、

1.(1)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猿鸣三声泪沾裳 ③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千树万树梨花开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 ⑦人生自古谁无死 ⑧山重水复疑无路(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朋友要出远门 应跟他说些什么篇七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请根据语境和拼音,在下列语段括号处填上合适的汉字(4分)

课文中的一个个坚毅形象总是不断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有在凛liè( )的天宇下

旋转升腾的雨的精魂;有在cāng( )茫的大海上高傲飞翔的敏感精灵;有人格上不受

侮rǔ( )和很有刚气的胡适之母;还有那外表丑陋但眼光xī( )利并看透事物本质的

托尔斯泰„„

2.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

⑪ ,草色遥看近却无。 ⑫海内存知

己, 。

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 , ”。

⑭《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抒写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 ”。

⑮《过零丁洋》中的诗句“ , ”表达了文天祥舍生取义的崇高精

神。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

B.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

C.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

D.张璐同学在“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

4、下面文段中依次填入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_____________。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

风一吹,黄叶就_____________。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一半轻松,一半明快,

_____________。

A.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宛如我的心情

B.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我的心情也如此

C.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我的心情也如此

D.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宛如我的心情

5. 名著阅读(4分)

⑪“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

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

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这段文字中的“他”是 (人名)。

⑫“(他)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

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

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这段文字出自《 》。

⑬“尼摩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对着这灿烂的美

景,康塞尔跟我一样惊奇的欣赏着。显然,这个守本分的人,要把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

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这段文字选自《 》,“我”是 (人

名)。

6.综合性学习。(6分)

日前,有关“食物浪费”的新闻报道引起了我校学生会的关注,他们准备就此话题出

一期学生会会刊,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提取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作为会刊的标题。(不超过10字)(2分)

【材料】 据中国农业大学调查,我国消费者仅餐饮浪费每年就至少倒掉了约两亿人一年

的口粮。德国和英国的统计显示,德国居民每年当做垃圾扔掉的可用或部分可用的食品高达

1100万吨;英国每天有约700万片面包、130万罐酸奶、66万个鸡蛋被丢弃,其中相当一

部分可以食用。美国的情况同样惊人,据报道美国被浪费的食物如果折算成能量,超过了美

国国内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在生产和消费过

程中损耗和浪费的粮食达13亿吨,相当于全球粮食产量的1/3。

标题:

(2)下面是会刊“餐饮浪费面面观”专栏使用的材料,请你综合材料,将专栏的内容提要

补充完整。(2分)

【材料】记者在某餐厅的部分采访记录

顾客甲:今天我请同事吃饭。点菜时没考虑太多,就怕万一不够,人家说我小气。剩了

这么多菜我也觉得可惜,但带走实在是太麻烦了。

顾客乙:我表弟今天结婚,每桌总得点几十道菜才体面吧。是有一些菜没怎么吃,但我

可不想带走,好像是你吃不起,占人家便宜似的。

服务员:现在有的人家连剩饭都不吃,更别说打包了。请客更是如此,谁都不好意思带

走。有些菜是一点都没动,但也只能全部倒掉啊。

内容提要:现代社会人们经常外出用餐。调查发现,人们在餐馆用餐时,浪费非常严重,已

成为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① , ②好面子 和 ③ 的心理作怪。

(3)请你根据下面两则材料,为会刊专栏“食物浪费大家谈”拟定一个征稿话题。(2分)

【材料一】 2011年,瑞典食品局发表声明,瑞典每年浪费的食品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

国因消费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的2%。中国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也发现,被浪费的食物如

果和其他垃圾混合处理,会导致有毒有害物质排放量的增加。

【材料二】对于日益严重的食物浪费现象,有专家提议用立法来遏制,也有人认为加强教育、

形成节约粮食的社会风气才是根本。美国部分城市每月都举行“垃圾之旅”活动,参与活动

的人吃垃圾桶里找到的食物,以行动呼吁停止食物的浪费。

征稿话题: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14分)

晒旧衣 摩罗

①要出远门,自然要先去看看母亲。自从十七岁那年,远离家乡去念书,便一直生活在异

乡,很少有时间与母亲相伴。每次回家见到那日渐衰老的容颜,都会生起些陌生感,常常不知

该说些什么,似乎我离母亲已越来越远。

②正是盛夏天气。母亲泡了一杯糖水,送到我面前。又拿起一把扇,扇那热气腾腾的杯子,

一边说:“累了吧?这么热的天!”待我喝完糖水,母亲便去太阳底下收东西,原来母亲今天在

晒旧衣。

③家里有两只旧木箱,全塞满旧衣裳。每年夏天,母亲都要翻晒一次。我总要批评母亲太

爱破烂,那些东西,何不早日毁弃。然而直到现在,母亲这个习惯还是没改。

④母亲一抱一抱地将旧衣收进屋来,衣服堆里散出热气。我说: “怎么不当垃圾烧掉,晒了几十年了,有什么用?”母亲望望我,那眼神似很委屈,我乃默然。母亲搬过一把木椅,认认真真坐下,像是做着十分重要的事,一件一件整理旧衣。每拿过一件,都要抚弄再三,还常常凝神默想,似乎对这旧衣着迷了。

⑤“这是你父亲的西装短裤,”母亲抬起头,这样告诉我, “是他年轻时做的,只穿过两三回。”那件短裤我早已熟悉,以前每年翻晒,母亲都要跟我讲一遍。每次听到,我都犹如看见一个年轻人,穿着黑色短裤,在田间耕作。

⑥“这是你外公送你的小袜子。那年你三岁,我带你去浮梁看外公,回来时,你外公抱着你送我们上车站。到了车站,你赖着不从他怀里下来,我抱了你上车,你就乱哭乱蹦要外公。这时候,你外公一边哭,一边塞给你这双袜子。”外公中年迁居浮梁,相隔几百里,我一生只见过他这一回。“他已经死了十五年了!”母亲将那双破烂的小袜子攥在手里,眼睛望着门外,似乎期待着外公的影子突然在门口出现。“那一年,我拿着电报赶到浮梁时,他已经躺在地下,只见一个圆土堆。那边的坟跟我们这边的不同,是圆的。”

⑦母亲流了几滴泪,叹着气,又去收拾别的旧衣,一件一件折好,几乎每一件旧物,都有一段故事在里边。

⑧母亲一件一件地把它们收进箱子,神情很是专注,几乎带着一种虔敬,同时还有一丝欣慰。我忽然想到,母亲每年翻晒旧衣,都是过一个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她既有失落的痛苦,又有怀旧的慰藉。母亲以这一丝慰藉,装点孤寂的老年。

⑨母亲收拾好了,我走上前,将那只箱子搬进房去。吃晚饭时,母亲看了我很久,试探着问我: “你到城里上学那年,穿的那件蓝咔叽褂,还在不?”我说还在。“怎么不拿回家来?”我不再说这有什么用,而是说: “下回带来吧。还有别的几件旧衣,我也一起带回家来。”

⑩母亲听了“下回”,别过脸去,似乎黯然神伤,过了一小阵,才喃喃地说: “这回走了,哪知道何时回来。”

11我这回出远门,不是一般的出门,的确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临走的时候,我给朋友写○

了一封信,请她把我的那些旧衣服,全都寄给我母亲。

12母亲一定会每年都翻晒一次,一定会抚着我的旧衣,追思我的音容。可是,当她含着老泪,○

讲完一段故事,猛抬头,却见旁边没有人在听。 1988年,写于广州

7.母亲对旧衣抚弄再三,还常常凝神默想,联系全文来看,母亲为什么对旧衣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请用概括的语句来回答。(3分)

8.

(4分)

,答应下次带回旧衣

9.本文选自作者摩罗的文学作品自选集《西风的竖琴》,在摩罗的博客里也有这篇文章,其中的第二段是这样写的: “正是盛夏天气。我刚放下行李,母亲泡了一杯糖水,送到我面前。又拿起一把麦秸编织的扇子,扇那热气腾腾的杯子,一边说:‘累了吧?这么热的天!’待我喝完糖水,母亲便去太阳底下收东西,原来母亲今天在晒旧衣。”

与本文的第②段相对比,你能发现作者在整理出版本文时做了细微的修改,请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修改?(3分)

10.结尾一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13分)

去年除夜买的一球水仙花,养了两个月,直到今天方才开花。

今春天气酷寒,别的花束萌芽都迟,我的水仙尤迟。因为它到我家来,遭了好几次灾难,生机被阻抑了。

第一次遭的旱灾,其情形是这样:它于去年除夜到我家,我特为跑到瓷器店去买了一只纯白的瓷盘来供养它。看它们在寒窗下绿白相映,素艳可喜。可是它们结合不到一个月,就要别离。为的是我要到石门湾去过阴历年,预期在缘缘堂住一个多月,希望把这水仙花带回去,看它开花才好。如何带法?颇费踌躇:叫工人阿毛拿了这盆水仙花乘火车,恐怕有人说阿毛附庸风雅;把它装进皮箱里,又不可能。于是阿毛提议:“盘儿不要它,水仙花拔起来装在饼干箱里,携了上车,到家不到三四个钟头,不会旱杀的。”我通过了。回到家里,大家纷忙地很,我也忘记了水仙花。三天之后,阿毛突然说起,我猛然觉悟,找寻它的下落,原来被人当作饼干,搁在石灰凳上。连忙取出一看,绿叶憔悴,根须焦黄。阿毛说“勿碍”,立刻把它供养在家里旧有的水仙花盆里,又放些白糖在水里。幸而果然勿碍,过了几天它又欣欣向荣了。是为第一次遭的旱灾。

第二次遭的是水灾,其情形是这样:家里的水仙花盆中,原有许多色彩很美丽的雨花台石子。有一天早晨,被孩子们发现了,水仙花就遭殃。她们把水仙花拔起,暂时养在脸盆里,把石子倒在另一脸盆里,掇到墙角的太阳光中,给它们一一洗刷。然后把石子照形状分类,照色彩分类,照花纹分类;然后品评其好坏,给每块石子打起分数来;最后利用其色形,用许多小石子拼起图案来。图案拼好,她们自去吃年糕了!直到晚上,阿毛在墙角发见了石子的图案,叫道:“哎,水仙花哪里去?”东寻西找,发现它横在花台边上的脸盆中,浑身浸在水里。自晨至晚,浸了十来小时,绿叶已浸得发肿,发黑了!阿毛说:“勿碍。”再叫小石子给它扶持,坐在水仙花盆中。是为第二次遭的水灾。

第三次遭的是冻灾,其情形是这样的:水仙花在缘缘堂里住了一个多月,它还是含苞未放。然后雨水过了,不开花。惊蛰过了,又不开花。阿毛说:“不晒太阳的原故。”就掇到阳台上,请它晒太阳。今年春寒殊甚,阳台上虽有太阳光,同时也有料峭的东风,使人立脚不住。所以人都闭居在室内,从不走到阳台上去看水仙花。直到次日早晨,阿毛叫了:“啊呦!昨晚水仙花没有拿进来,冻杀了!”一看,盆里的水连底冻,敲了敲也不开;水仙花里面的水久而久之,盆里的水溶了,花里的水也溶;但是叶子很软,一条一条弯下来,叶尖儿垂在水面。但是看它的花蕊还是笔挺地立着,想来生机没有完全丧尽,还有希望。问阿毛,阿毛摇头,随后说:“索性拿到灶间里去,暖些,我也可以常常顾到。”我赞成。是为第三次遭的冻灾。

谁说水仙花清?它也像普通人一样,需要烟火气的。自从移入灶间之后,叶子渐渐抬起头来,花苞渐渐展开。今天花儿开得很好了!阿毛送它回来,我见了心中大快。此大快非仅为水仙花。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 (作者:丰子恺,有删改)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中水仙所遭受的三次灾害。(2分)

旱灾:因为旅行的缘故,水仙被放在饼干盒里旱了三天。

水灾: 冻灾:

12.揣摩语句,回答下面①②小题。(4分)

①“发现它横在花台边上的脸盆中,浑身浸在水里。”句中加点的“横”若换成“放”,.

效果有什么不同。 ”

文中画线部分用了比喻,你觉得好在哪里?

13.从作者写作目的的角度看,《生机》和《水仙的灾难》这两个题目哪一个更恰当?说说理由。(4分)

14.《爱莲说》《紫藤萝瀑布》等文章都是作者运用联想、咏物抒怀的名篇。请你结合资料,运用联想,说说你会把什么比作水仙?(3分)

资料:水仙别名金盏银台,多为水养,花朵素洁,叶姿秀美,花香浓郁,亭亭玉立于水中,有“凌波仙子”的雅号。

我把 比作水仙,理由是

(二)(14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7、解释文段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造饮辄尽 ②晏如也 ③援疑质理 ④俟其欣悦 .....

18、找出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3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中有足乐者 ..

B、无怀氏之民欤 益慕圣贤之道 ..

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相关热词搜索:朋友出远门送什么礼物 朋友出远门祝福语 女朋友出远门祝福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朋友要出远门 应跟他说些什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朋友要出远门 应跟他说些什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9218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