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同性女女

同性女女

2016-01-28 09:09:5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同性女女篇一《揭秘女同性恋真实生活状态》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同性女女》,供大家学习参考。

同性女女篇一
《揭秘女同性恋真实生活状态》

Xin

灵橱窗

lingchuchuang

揭秘女同性恋真实生活状态

有些代价是必然的,就像时间和生命都是无法逃避的东西,爱也和痛一起,终将把我们握在掌心。想想那些爱过恨过的人吧,想想那些寒过暖过的日子吧,不如此,我们又怎样去记忆穿梭而过的时间呢?

安洁热线:

口述人:袁杰,女,23岁,房产销售记录人:安洁

中国现在同性恋者的群体仍然被形象地称为“柜中人”,作为一个长期游走在传统道德边缘的弱势族群,他们只能躲在黑暗中与沉默相伴。但是,无论我们是憎恨、抗拒或是不喜欢,同性之爱不是病,只是一种他们自己都不得不接受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必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回避不如正视。

她坐在床沿,背对着窗。已经是凌晨了,有一丝丝的亮光从窗外投射进来,在她的脸上,身上形成了斑斑点点的阴影。窗外是灰白的天空,床头是整整一缸的烟灰。

早晨的味道夹杂着一点青草的气息悠悠地钻进鼻息,就如同是蕤身上的味道,柔软而恬静。她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她又打了蕤。这一次,她一巴掌狠狠地打在了蕤的脸上。蕤倒在了地上,手捂着脸,泪珠从指缝里慢慢渗出来。然后,离开。她知道终究有一天蕤会离开,因为蕤终究是和她不一样的女人,蕤是个纯粹的女人。虽然,她们曾经那样那样地相爱。

失去了蕤,她的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她忽然知道了那就叫做疼痛。

一、人生若只如初见她遇见蕤是在蕤的店里。那天,她从徐州到上海来寻找一份工作。其实,这一次离家更多的是和

父亲一次情感的较量,如果没有那次歇斯底里的争吵,也许,她还在徐州学习武术,体育。

二十三岁上,她有了太多其他女孩没有的倔强、勇毅和反叛。有时,她曾想如果她不是一个女孩而是一个男孩子也许更好。是的,男孩。

她踏进蕤的店的时候,蕤正和她的丈夫在一起。蕤垂着头整理着柜上的账目,不时用手撸一下颈边遗落的细碎的头发,月白的衣衫在夏日的凉风中轻轻舞动。在抬头的那一刹那蕤的眼睛里似乎还隐藏着一种欲说还休的幽怨。这是一种只有少妇才有的幽怨。在那一瞬间,她能肯定,这个长她十岁的女人婚姻生活并不幸福。

仅仅是因为蕤的原因,她留了下来。她喜欢这个女人,一个有女人味的女人,她要去征服蕤。从来,她对自己的欲望都是这样的直接,并且充满信心。

在蕤的店里她做了一名售货员。为了能接触蕤,她申请住在店里,早晚都和蕤在一起。

蕤是一个需要倾诉的女人,婚姻生活里的隔膜与压抑使她需要一个情感的出口。在那个时候她出现在蕤的左右,成了蕤可以信任的知己。

一周后,她带着蕤去了酒吧。她带蕤去喝酒,在嘈杂的JAZZ里喝啤酒。不需要语言只要宣泄。她了解蕤,这个柔软的女人情感不堪一击。蕤在酒精里沉醉。眼神迷离。

她带蕤离开,在昏暗的角落里,她吻了蕤。如同是一阵暴风雨的来袭,蕤挣扎着,辗转着,痛苦着,迷茫着,在暴风雨里开出诡异柔顺的花朵。

这是她和蕤的开始。

尔后,蕤成了她的女人。她主动约出蕤的丈夫,摊牌。那个男人说:你不正常。她说:我爱她。男人说:你能爱多久?她说:蕤想要的时间。

她和蕤的丈夫打过两次架,一起被关进看守所,她不在乎。为了她想要得到的女人,她愿意去征服。

终于蕤离婚了,带来了100万的家产和女儿。

在罗秀路蕤租了一间两室一厅的房子。她辞去了工作。

无数个温柔的夜里,整夜缠绵。蕤说:你给了我做女人从未有过的幸福。

二、两生花

很多时候她觉得自己是不健

心理探

Xinlitan

的,暴戾的脾气和多变的性格。常常她会不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但又仿佛终点离自己很近,在这尘世里她仿佛只是为了不断的征服,不断的记忆和不断的伤痛而来。

蕤是一个善良而温暖的女人,在蕤的身上她看到了自己的阴暗。

她和蕤生活在一起。

每天早晨,蕤会做好早餐再叫她起床,在房间里总是飘荡着淡淡的音乐和百合的芬芳。蕤的脸上总是荡漾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清新可人。

常常她会想,女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当你俘虏了她之后,她会全心全意地对你,偎依在你的身旁。而她呢?究竟是真正的爱蕤吗,还是仅仅只是征服和占有?有时,她自己也弄不清楚,有时,面对蕤她会感到内疚。

她想她应该好好地对待这个女人。这个为她抛弃了家庭和正常生活的女人,更何况现在她还靠蕤在维持正常的生活。

但是,她又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得到了蕤之后,她觉得自己就如同是在登一座山,而现在就是站在了山顶她可以歇歇了。对待蕤她没有了以前的耐心,甚至抑制不住用了暴力。

第一次动手打蕤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

她是北方人,一直不习惯上海的饮食。在那晚上,她忽然觉得饥饿,她对蕤说,蕤,我想吃馒头。手工做的那种。

深夜的上海,哪里能买得到手工馒头,蕤只能起来自己做。

蕤做好了馒头,她吃了一口便掀翻在地,一个馒头击在蕤的腿上,嚷嚷道:这是人可以吃的馒头吗?蕤在那天晚上,坐在地上哭了一夜。清晨,她捧起蕤的脸,那一张泪水还未干的脸。她一遍遍地责怪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蕤,对待一个爱她的对她好的女人。

为了向蕤赎罪,她可以把自己关

头。

她开车。蕤去为她买了保险,并且去浦东看了一处房子,想买下来就此定居。

她觉得,如果在开始是她排解了蕤的忧伤,那么现在蕤正在一点一滴地照顾她的生活、情绪。这种水滴石穿的女性的温存正深入她的骨髓。

她觉得她要开始重新学习怎样能在房间里不吃不喝。她不知道怎样才能去疼惜这个大她十岁的女人,不知道怎样才能给她正常的生活。蕤在她的怀里哭成泪人。

她知道,蕤为了她隐忍了很多。和她在一起,蕤的母亲、弟弟都不再接纳蕤,他们说蕤是个疯子。是的。蕤现在就是一个疯子。除了和她在一起蕤还有别的选择吗?蕤也在世俗里把自己煎熬到精疲力尽。但记忆中也是有快乐的时光。

天气好的时候,吃过晚饭她带着蕤一起开车出去兜风,到上海的小弄堂里去吃小吃。周末接回蕤的女儿,三个人一起去逛街。这些都是她从未想过的温馨的日子,在她的记忆里如风般温暖。她不知道,究竟是她改变了蕤还是蕤改变了她。

但是,更多的时候她都觉得生命是一场幻觉,和蕤在一起时间越长她就越害怕失去她,这种害怕往往就变成了一种武力。

她开始常有情绪失常的时候,只要心情稍有不好她就会冲蕤发火,有时会朝蕤扔东西,有时会直接对蕤踢上一脚。尔后又是痛苦的忏悔。

蕤开始越来越沉默,即使是在她们欢愉的时候,蕤也越来越少再有笑容。但是,蕤从没说过离开。依然在每个清晨蕤会给鲜花浇上水,给她做好早餐,只是不会再微笑着看着她吃完。

蕤有时独自出去。回来后看着她就会默默地流泪。她只知道蕤不开心,但她不懂得蕤。

蕤对她说:我们开家小店好不好?这样你也有份工作也许能好些。她点

有稳定、正常、温暖的生活。而不仅仅是占有和征服。

三、生命是一场幻觉

也许是命里的注定。她终究不可能真正拥有这样一个完整纯粹而善良的女人。

那天,她开车出去,看见蕤和前夫

mi

在一起。蕤坐在他的对面不停地流泪。

她觉得在刹那自己有一种强烈的受骗感。她一直认为蕤是爱她的,仅仅是因为爱才和她在一起。

回家。她坐在桌前不停地喝酒,她大声地质问蕤。

蕤只是轻轻说,他们是一个简单的见面,仅仅是简单的见面而已。她暴怒不已,一巴掌打在蕤的脸上。蕤一个眩晕,倒在地上。

瞬间,她有些不忍了,但想到蕤的泪同时为别人而流,她随即离开。等她在回家时,蕤已经离开。桌上是蕤留下的字条:

我走了,并且不会再回来。终于明白我们始终不是一类人,你爱的只是你自己。我只是你证明自己成功的一个战利品,其他什么都不是。

我曾对你真心付出,也曾想去超越世俗,只要你对我珍惜。但,你不是。我只是一个女人,一个真正的女人,需要爱和关怀。你曾有很多机会但不曾给予……

在明白失去蕤的那一刹那,她的心有一种被揉皱的感觉,她明白那是疼痛。

她知道蕤的柔软,也知道蕤的决绝。蕤不会再回来。

其实,蕤什么都没失去。蕤的爱还是那样的完整,只是她失去了蕤的爱。永远地失去。

她的心一直在疼痛,疼到不会流血,疼到麻木。她用刀把自己的腕划开,有一种冰凉的快感。在那时,她明白,生命是一场幻觉,但她需要蕤的存在。

———东北新闻网

同性女女篇二
《中国古代女同性恋》

在中国古代,女同性恋多称为“磨镜”,双方相互以厮磨或抚摩对方身体得到一定的性满足,由于双方有同样的身体结构,似乎在中间放置了一面镜子而在厮磨,故称“磨镜。一、宫女同性恋“宫花寂寞红”,这五个字多么深刻地描述了几千年来千千万万的女性在深宫中青春之花寂寞地开放又枯萎。性是人类的一种自然需求,在正常情况下,无论男人和女人都渴求爱情、婚姻与性的幸福,可是宫女们的这种人生权利被残酷地剥夺了。在后宫,宫女们接触的男人只有皇帝和太监,太监是没有性能力的,而皇帝只有一个,在宫廷女性中能得到皇帝宠幸的又有几个呢?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一诗,充分地描绘了“一生遂向空房宿”的性寂寞和性: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鸳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在这种性寂寞与性苦闷的情况下,宫廷女性怎么办呢?有人逃走了,如古人笔记中曾记载有一年正月望日,唐中宗和皇后微服出宫,在市上徜徉游览,一批宫女“皆银y奔而不返”。还有女性自叹薄命,以自杀了此余生,如隋炀帝时的侯夫人。但是以上这些情况毕竟是极少数,而多数宫女是默默忍受,有时也寻求一些方法进行性的宣泄。性宣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是和太监结成挂名夫妻,借以得到感情上的安慰,这称“对食”或“菜户”;二是以手或工具进行“自慰”;三是搞同性恋。二、女尼和道姑的同性恋中国的女尼和道姑,自汉、唐以后开始多了起来,但是在社会上一般对女尼和道姑都无好感,因为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中,人们总认为女子应在家中侍夫育儿,而出家总是“不守妇道”。在中国古代,“三姑六婆”素来没有好名声,《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四里就说:“我说那三姑六婆是再要不得的!”尼姑和道姑居“三姑”之首,更是古代社会中的男子攻击、诬蔑的对象,在许多古代小说中,尼姑庵、女道观向来被描绘成养汉银y乱的场所,人们通常认为尼姑、道姑进入一般人家的闺房,不是送**,就是拉皮条,或是搞同性恋。有首诗说:“断俗入禅林,身清心不清。夜来风雨过,疑是叩门声。”就是说女出家人与人私通的情况。“三言两拍”是明代最有影响的拟话本小说,它反映了宋元以来市井阶层的生活状况、思想观念和欣赏情趣,其中有些内容描绘了尼姑、道姑偷汉的“银y行”。例如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第十

五卷《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凌初的《拍案惊奇》卷三十回《闻人生野战翠浮庵》都描述了男子进入尼庵,被一群尼姑拖住不放,日夜宣银y,轮番大战,最后虚脱而死的事情。还有不少民歌民谣,都有嘲笑和尚、尼姑私通以及女尼和道姑性混乱的内容。实际上,对上述状况应具体分析。古代女子削发为尼或为道姑有许多不同的原因:一种人是真心皈依教门,恪守戒律,了此一生,这是多数。另一种是为生活所迫,以尼庵、道观作为一个归宿或一时的栖身之地,如有些妓女年老色衰,或为人所弃,无路可走,就去做尼姑、道姑了。第三种女人不过是把出家入尼庵、道观作为一种实行“性开放”、“性自由”的手段而已。唐宋之时,贵族女子出家为尼为女冠的特别多,其中浓妆艳抹、喜交宾客、放荡佻达的不在少数。《湘山野录》载:“中国长公主为尼,掖廷随出者二十余人。诏两禁送至寺,赐传斋。传旨令多赋诗,唯文僖公彭乔年尚有记者云。”又《柳亭诗话》也记载道:“李义山诗《碧城》三首,盖咏公主入道事也。唐之公主,多请出家。义山同时,如文安、浔阳、平梁、邵阳、永嘉、永安、义昌、安康(诸公主)先后乞为女道士,筑观于外,颇失防闲。”这“筑观于外,颇失防闲”几个字点明了问题的实质。公主们住在宫里,搞“性自由”毕竟不方便,在宫外当女冠,情况就不同了。唐玄宗私儿媳杨玉环,开始时为掩人耳目,也把她送进道观当女道士,道号“玉真”,他们在道观频频幽会。此外,女尼、女冠们广游全国,出入宫禁与民家都比较自由、方便,与女子接触更不受限制,这都给她们的性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有些女尼、女冠自不能免,像鱼玄机这样的风流女道士绝非个别。除了搞异性恋之外,搞同性恋的更多,而社会对搞女同性恋更为宽容,因为这不破坏婚姻家庭,不算“失节”,也不影响子女的血统。当然,也不会被认为是什么“好事”,元代的陶宗仪就认为女尼、女冠等不能随意进入女子的闺房,以防生乱,其主要寓意也是防止女同性恋的发生。三、民间妇女的同性恋汉、唐以后开始如果说,宫廷女性、女尼、女冠等由于接触男性的机会少,因而以搞同性恋作为一种性宣泄,那么这实际上是受了男女两性交往的限制,女同性恋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就是现代性科学所谓“境遇性同性恋”,如果环境允许她们和男性广泛接触,她们还会“从良”、“还俗”、“择偶而嫁”的。可是有些民间妇女的同性恋,是受心理变化、传统风俗的影响,完全是自愿而为之,这

种同性恋就稳固得多了。例如,正如明、清的男风盛行一样,广东顺德也有许多蚕女不嫁,愿终生为处女的风俗。她们被称为“老姑婆”,同住一起,居住的地方叫“姑婆屋”。由于传统上养蚕丝之地被视为圣洁之所,男子是不可进入的,因而“姑婆屋”也不准男子进入。这些蚕女互相结盟,滴血为约,永不外嫁;她们结拜为姐妹,亲如夫妇,祸福与共,终生不渝。她们结盟的仪式称为“梳起”。举行这种仪式时,像新嫁娘出嫁一样,将做姑娘时常留的大辫子梳成别的发型,到寺内神前,当众杀公鸡喝血,拜神发誓,凡是经过“梳起”的女子,一切婚约均属无效,而男家也不能强娶,但男家可以索取与要求赔偿聘金和重新订婚的费用,这费用就由那对结拜姐妹共同负担。清代梁绍壬所著的《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四《金兰会》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广东顺德村落女子,多以拜盟结姐妹,名金兰,女出嫁后归宁,恒不返夫家,至有未成夫妇礼,必俟同盟姊妹嫁毕,然后各返夫家,若促之过甚,则众姐妹相约自尽,此等弊习,虽贤有司弗禁也。李铁桥廉使令顺德时,素如此风,凡女子不返夫家者,以朱涂父兄,且鸣金号众,亲押女归以辱之,有自尽者,悉置不理,风稍戢矣。以上是说有些女子虽然勉强“出嫁”,但是事实上和丈夫没有发生关系,而主要是同性相恋。有个官吏以行政命令强禁这种风俗,其真正效果是值得怀疑的。世界上有许多事情不是仅靠强迫命令、行政处罚就能解决的。《清稗类钞》中还记载了清末民初的上海有所谓“磨镜党”的组织,这是一个女同性恋的团体,该书第三十八卷《洪奶奶与妇女昵》云:沪妓有洪奶奶者,佚其名,居公共租界之恩庆里,为上海八怪之一……所狎之男子绝少,而妇女与之昵,俗所谓磨镜党者是也。洪为之魁,两女相爱,较男女之狎昵为甚;因妒而争之事时有之,且或以性命相博,乃由洪为之判断,党员唯唯从命,不敢违。有妓曰金赛玉者,适人矣,与洪有同病,遂挟巨资出,易姓曰陈,居九江里,与洪衡宇相望,为洪所惑,尽丧其资斧,几不能自存,洪之服御奢靡,挥霍甚豪,固皆取给于所欢之妇女,而得于洪者尤多也。与洪昵者,初仅为北里中人,久之而巨室之妾女,亦纷纷入其党,自是而即视男子为厌物矣。从以上这篇论述中可以看到,女同性恋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在当时号称“十里洋场”的上海,女同性恋者似乎还有相当大的力量。与男风相同,女同性恋也是古代小说、尤其是性小说的内容之一。这是因为,小说是反映现实生活的

,而女同性恋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例如明代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与同朝代丁耀亢所著的《隔帘花影》都不仅有女同性恋的叙述,而且后者还有女子鞭打女子,直至身浴血花又剪去头发而感到性满足的描写,这是女同性恋加上“性虐待狂”了。此外,明末清初李渔所著《怜香伴》中的雀笺云和曹语花、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蔷官和薇官、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封三娘和范十一娘,都是对女同性恋的描写。从古代形形色色的同性恋看来,其原因和表现是十分复杂的。许多王公贵族、达商富贾的同性恋,大部分算不上什么“恋”,而是一种银y乱,他们对异性玩弄腻了,就去玩弄同性;有一些人的同性恋,是十足的性变态;而多数人的同性恋,则出自一些心理的变化、民俗与环境的影响,他们是真正的“恋”,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感情和生活方式并不是什么罪过——对古代这形形色色的同性恋一概斥之为“银y乱”、“秽行”、“变态”是错误的,当然,如果一概加以肯定也不对。察古是为了知今,我们研究古代的同性恋是为了说明,社会上的这一性现象具有很远的历史源流,它的原因复杂,有些成因(如统治阶级的银y乱与性压迫)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而有些成因现代和古代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对我们研究与认识现代社会中的同性恋是有帮助的。

同性女女篇三
《我为什么是女同性恋》

  我为什么选择了一个女生而不是男生  对他来说,我不是一个好女生,我总是在占他便宜;对她来说,我是她的全部。  大一开学没多久,有两个人对我展开追求攻势,一个女生,一个男生,更诡异的是,我们都是同班同学。认识他们两个后,我才发现自己是双性恋。我喜滋滋的接受着他们的爱慕。中午我跟她出去吃饭,晚上我跟他出去散步逛街。我知道自己这样做很自私,但是,我很享受被两个人追求的感觉,尤其是被不同性别的人追求。  一开始,他们就知道对方的存在,不过可能是为了给我留下个好印象,所以他们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提过对方一句话。可是好景不长,半年后,他们问我究竟想跟谁在一起。我最想跟谁在一起?老实说,她比他帅,她比他体贴,不过她比我矮两厘米;他对我来说,像个小孩,有时很浪漫,有时也很感人。  我究竟要跟谁在一起?那一晚,我把对他们两个的感觉都写在日记本上,我知道我不能再同时享受他们的爱意了,那样对他们不公平,我需要做出决定。当我拿出那本厚厚的日记本时,我发现上面早已写满了我跟他和她相处的记录,以前的情景又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11.12.7 我很喜欢他们两个人,她跟细心,很疼我,很好照顾我的感受,是因为女生比较懂女生吗?他也很疼我,可是我有时喜欢他,有时讨厌他。”  “12.3.15 今天来月经了,外面在下雨,我躺在床上,痛得想哭,可是没有哭;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天气让我很难过,痛经也让我很难过。  她也请假了,说是要照顾我,怕我需要她时她却不在身边,她说不想让我感到失落,尤其在这个时候。她泡了一碗红糖水给我,在她的监视下喝下去了,之后被她赶去睡觉。  晚上他说要来看我,他说痛经的女生需要吃巧克力,他给我买了一大盒巧克力。我痛苦的走下床,到宿舍楼下见他。他摸着我的头,心疼的看着我苍白的脸色。被两个人喜欢的感觉真好。”  “12.4.1 愚人节我整蛊了他和她,我告诉他们我妈要我会回家乡嫁人。他说他可以娶我,他说明天就跟我回家见父母。她很沮丧,她说我做什么决定她都会同意,整个早上她都没怎么跟我说话,我觉得自己的玩笑开大了。”  “12.4.18 月经推迟了三天,这次我还是痛得要死,再痛那么一点我就要晕过去了。辅导员不肯我请假,说我是假装的,唉,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她逃课了,上次的红糖水没有用,这次她帮我准备了一堆暖宝宝,她帮我贴在裤子靠近下腹的部位,好像有缓解一点。下午她出去见朋友,我一个人宿舍。我打电话给

他,想跟他诉诉苦,他也逃课,在宿舍玩游戏,跟我说话心不在焉,我不开心的挂掉电话了。”  “12.4.25 我有负罪感,我同时接受他们两个人的爱意,这样对他们是不是很不公平?我比较喜欢谁?我想我喜欢他们两个。”  “12.5.10 月经差不多就要来了,好怕......今天早上跟她吵了一架,她跟别的女生贴着耳边讲话,我觉得好难受。她刚刚跟我道歉了,我还是有点生气,不过想到她平时对我那么好就不忍心生她的气了。晚上他约我看电影,我要不要去?”“12.5.15 我跟她在一起时感到很自在,甚至会感到羞涩;跟他在一起时,有一种可靠感,不过有时他让我讨厌,让我觉得他没有她那么在乎我。我开心时,她会跟我一起开心;我身体不舒服时,她会陪着我去医院,她会在我身边照顾我。这些是他做不到的。”  “12.5.30 月经推迟十多天了,我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意外怀孕了。不知道跟老妈让我吃的中药有没有关系,觉得吃完老妈抓的调经中药后痘痘长了好多,好难过......  晚上终于来月经了,两个小时我就瘫倒在床上了。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心疼,而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表示口头安慰而已。吃了止痛药后我就早早睡觉了,她帮我铺好了床,宿舍的人很羡慕。”  “12.6.3 她和他今天都跟我吵架了,他们要我做出决定。是的,我这样拖着也不好,享受别人的爱意却不跟别人在一起是很缺德的,我是时候做决定了。可是我要跟谁在一起呢?我最想跟谁在一起?  他可以给我安全感,性格不错,不过有时对我不怎么在乎,只想着玩游戏,可能男生对我来没什么新鲜感吧。  她很体贴,无微不至的体贴,经常让我很感动,不忍心伤害她,她的人品很好,不极端,总是在默默的付出,从来不会主动跟我吵架,把我当成生活的重心之一。  看来今天是不能做出决定了。”  “12.6.30 来M,再次痛经。可能是最近发生的事让我情绪低落,加上严重的痛经,我第一次在她面前哭了。她惊慌失措,跑来我宿舍帮我收东西,说要带我去医院。我坐在床上一直哭,没有回答她。我突然觉得心好痛,不知道为什么。  她跑回了她的宿舍,五分钟后气喘吁吁的出现在我的面前。我还是在哭。她拆开一个快递,拿出里面的东西。“痛经止痛仪”,我看到粉色的包装盒上印着这几个字。  她快速的看了一遍说明书,然后仰着头看着我,让我在肚子痛的部位贴上两片东西。我从她手里接过两片小东西贴在肚子上,她在操作着一个粉色的小仪器。  不一会儿我的肚子感到一股刺刺麻麻的温和电流,她告诉我这个

小东西可以让我不会痛经。我这会儿已经不哭了,我看着她,想着自己的心事。  十五分钟后,我确实没有感到痛经了。她知道我心情不好,于是把那个小东西别在我腰上就走了。  她走了后,我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爱她。我想要她一直在我身边,我再次哭了起来。不过这次,我知道自己为什么哭。”

同性女女篇四
《关于女同性恋的故事》

女同性恋 一同性恋定义

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自疾病分类系统去除。 2001年4月20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出版,在诊断标准中对同性恋的定义非常详细,同性恋的性活动并非一定是心理异常。但在传统的意义上仍被看作是性心理障碍。[1]

二同性恋文化

同性恋其实也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象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样简单。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这个隐秘和世界,而又由于不了解导致了误解乃至憎恶都是很正常的。

其实,任何现象的存在必定是有其原因的,同性恋也不例外。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自然,而不是什么心理变态,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所认同,同性恋不仅在人类存在,在动物界也被观察到过,并非人的专利,也许,性对象的取向本身就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常把同性恋看作精神病,性变态,性倒错,其实他们的心智是完全正常的,远的不说,当代也有一些诸如洛加尼斯,范思哲等在各自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同性恋者。 同性恋在世界上亘古以来就有,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国古代的小说《金瓶梅》与《红楼梦》等名著里都有同性恋人物或同性恋行为的描写。冯梦龙所著的《情史》里有一章“情外篇”就是专门描写同性恋的。其处理态度与异性恋并无两异。而且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也到处可以看到有同性恋的痕迹。其中也不乏经典的故事(断袖、贻桃)和著名的人物(汉哀帝),还有其它研究也表明,中国古代对同性恋的态度比西方同时期要开明。 同性恋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性行为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但是直到一个世纪之前,同性恋一直被认为是邪恶的“行为”,而不是一种“状态”。同性性行为被基督教会谴责为罪恶,并在一些欧洲国家,包括英国,被定为违法。

有关同性恋的第一例案例研究1879年在美国发表,它把这一话题视为全新的,好像同性恋在此之前从来就不存在似的。把同性恋者视为一个几乎不同的人种,将同性恋定为一种精神的错乱,这一观点在当时是很令人吃惊的。而用今天的术语来表达,医疗专家们已经认为“性行为”和“性倾向”或“性取向”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指某个人“做”了什么,而后者是指某个人“是”什么。

今天,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倾向”,其定义是:“持久的对某一特定性别成员在性爱,感情或幻觉上的吸引”;因此,同性恋指的是“对自身性别成员基本的或绝对的吸引”

然而,同性恋者毕竟是属于性倾向的少数者,其性对象悖于异性恋者。当法律与社会约俗反映多数人或统治者的意志与意向时,对同性恋者的歧视与迫害成为必然。所以,要消除公众对同性恋者的歧视,主要靠普及的教育,其中既要有感性的关怀,也要有理性的判断。

三中国古代女同 自有文明以来,书写权利为男性独有,因此

中国历史上,男风不绝于书,而相对的“女风”则至为罕见。此等情形,不独中国为然,直到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主政之时,尚不信世间有女同性恋一事,以至于当时的大臣无法立法。

其实男性或者女性的同性恋现象,都各有其相当深刻的社会原因。清代的女同性恋情形可谓至为激烈,张心泰《粤游小志》说:“广州女子多以拜盟结姊妹,名金兰会,女出嫁后,归家恒不返夫家,若促之过甚,则众姊妹相约自尽……尽十余年风气又复一变,则竟以姊妹花为连理枝矣。且二女同居,必有一女俨若藁砧(丈夫)者。”

这些金兰会的姊妹又称自梳女。凡经“梳起”的女子,一切婚约均属无效,男家不得强娶。她们互相结盟,滴血为约,永不外嫁;她们结拜为姐妹,亲如夫妇,祸福与共,终生不渝。她们的住房称“姑婆屋”,她们死后埋在“姑婆山”,生死不落夫家。

另梁绍壬所著的《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四《金兰会》中则有这样的记载:

《自梳女》油画

广东顺德村落女子,多以拜盟结姐妹,名金兰,女出嫁后归宁,恒不返夫家,至有未成夫妇礼,必俟同盟姊妹嫁毕,然后各返夫家,若促之过甚,则众姐妹相约自尽,此等弊习,虽贤有司弗禁也。李铁桥廉使令顺德时,素如此风,凡女子不返夫家者,以朱涂父兄,且鸣金号众,亲押女归以辱之,有自尽者,悉置不理,风稍戢矣。

两相印证,不难看出,女性为了赢得自己的自主之权,刚烈到用自己的生命去见证自己的“爱情”。以至于儒家知识分子大为震恐,动用政权和族权的力量来加以惩罚。 “磨镜党”

我们还可以从光绪年间的《永明县志》找到这样一条资料:“桃州……其母亦为女计消遣,访他家之女年貌相若者,使其女结为内交。桃州谓之行客。相处以切磋针凿其间,即无他虑,而有用之年华已消磨于不觉。”显然,最初“行客”之兴起,乃由家族主导,为了防止女子起“淫心”、犯“淫行”,因此安排女性结对,使之安稳闺中消磨岁月。

然而当女子之间有真正的“爱情”产生,转变成了纯粹的女同性恋之时,便会激发巨变。有些行客在全意阻止密友出嫁未遂的情况下,甚至闯进婚礼,持刃刺伤密友的新郎。 到了清末,商埠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风气所开,居然出现所谓“磨镜党”的组织,顾名思义便可知晓这是一个纯粹的女同性恋者团体。《清稗类钞》第三十八卷《洪奶奶与妇女昵》记载甚为详备———

上海妓女中有一位号称洪奶奶的人,她住在公共租界之恩庆里,为上海八怪之一……她所喜欢的男子很少,基本上相处的都是女性,她们所组成的团体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磨镜

党”。洪奶奶是这个团体组织的魁首,在这个团体中,两个女人相爱较之异性恋更为激烈,往往因嫉妒而起纷争,这种事情常常发生,甚至到了性命相搏的地步。每当这个时候,

就由洪奶奶出面调解。只要是“磨镜党”的成员,没有一个敢不听从的。

有一位叫做金赛玉的妓女,已经嫁人了,她也是一个同性恋者,因此拿了一大笔钱离开家庭,改姓为陈,就住在九江里,与洪奶奶对门相望,在洪奶奶的引诱之下,资财散尽,差点连自己的生活能力都失去。

洪奶奶的衣食无不以奢华为能事,可谓是挥金如土,她的资财虽然来自于所交好的女子,但是她也把这些钱用在“磨镜党”这一组织的成员上。

和洪奶奶相好的最初是青楼女子,久而久之,大家闺秀、巨富妾女也纷纷加入“磨镜党”,一进入这个组织,很快就把天下的男人看成是最可憎的厌物。

怜香伴

清代女同性恋的风气在当时文艺作品中也不无反映,这里不妨以李渔的《笠翁十种曲·怜香伴》为例。此戏剧又名《美人香》,写的是一夫二妻的俗套,不过情节不由男女之情入手,跳脱窠臼,不局限于传统才子佳人的恋爱模式,而由两位佳人之间彼此惺惺相惜的情感入手。

范生之夫人崔笺云到佛堂进香,忽闻风中传来女子奇香。崔循香觅见寄住庵中的少女曹语花,两人一见如故,诗文赓和,竟至于难舍难分,于是相约同事一夫,曹甘为侧室。崔归家之后告之丈夫,范生自然乐得享齐人之福,于是请崔之表兄前去曹家做媒。谁知同窗探知,心生嫉妒从中作梗,向曹父泄露了她们的密谋。曹父大怒,拒绝说媒之外更进言任职学正的朋友,革落了范生的头巾,随后携女上京。范生夫妇只好返乡改名换姓重新应举,上京后得知曹父正为高官,范生只好悲叹与曹女无缘。

曹语花为腻友思念成病。曹父认为女儿只是因为缺少闺友,只要自己收几个女徒弟来跟她谈诗论文就会好了,因此贴出招生榜。笺云借机报考,两女一见,语花之病不药而愈。曹父大喜之下,将笺云收为义女。

昆曲《怜香伴》剧照

那边范生已改名中举,正好在曹父门下,曹父赏识,便将女儿许配。语花先过门,次日笺云又假称自己是范生的原聘妻子,定要与妹妹同嫁,曹父一向古板拘谨,认为人伦攸关,

不嫁不行,于是又隆重给笺云发嫁。婚毕两女才向曹父说明一切的欺骗情事,老人只好一笑接受。

这个故事一切刻骨相思、为求相聚的苦心绸缪,都从笺云和语花身上发生,写的自然是最纯正不过的女同性恋。曹父和范生都能接受两女的这种关系,是因为男人要管住一个妻妾成群的家庭,与其让女人彼此争风吃醋,倒不如让她们互相爱恋,达成所谓的“宵同梦,晓同妆,镜里花容并蒂芳。深闺步步相随唱,也是夫妻样”这般完整和长久的同性夫妻之道。

《怜香伴》被说成是开中国女同性恋描写之先河。这样的故事更进一步就有《聊斋志异·封三娘》,文中的范十一娘为了把封三娘留在身边,居然灌醉了她让丈夫奸污她。

同性女女篇五
《中国女同性恋历史》

同性女女篇六
《当代中国女同性恋生存状态研究综述》

当代中国女同性恋生存状态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 2009-3-11 16:33:22 被阅览数: 920 次 作者: 陈伟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内容提要:本文在介绍当代中国女同性恋的生存状态的基础上,提出对女同性恋的道德关怀,用以促进社会公众对女同性恋现象和女同性恋者保持宽容、人道的心态。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一、女同性恋者的成因;二、女同性恋者的自我身份认同;三、女同性恋者对生活的态度;四、对女同性恋者的道德关怀。关键词:女同性恋 身份认同 生活态度 道德关怀当代对女同性恋者生存状态的研究是被学术界忽视的。在每个时代,女同性恋的故事都一直在延续发展着,可是这些经验和记忆长久被湮没、埋藏在个人的回忆当中。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在女性主义革命的背景下,对女同性恋的研究也成为一种必要。在中国,较之十几年前将女同性恋者视为犯罪、精神病的时期相比,当前女同性恋的话题变得缓和和开放,尤其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流行,大多数的女同性恋者开始浮出水面,人们对于她们的生活的了解从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发展到现在的深知谙熟。女同性恋的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学者前所未有的兴趣,目前国内关于女同性恋的研究可谓纷呈复杂,医学的、宗教的、性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各自都开辟出自己的一方领地,女同性恋问题的研究较之以往出现超越与进步。一、女同性恋者的成因有关女同性恋者的成因,目前尚未形成普遍共同认同。但大体上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本质论和社会建构论。本质论源于十八、十九世纪对于女性性别的看法。女性身份在发明之初被视为本质的、天生的。医学家或心理学者从基因、遗传或本能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这种观点由于将女性身份的复杂内涵全部归结于生理因素或心理本能,其理论的说服力受到了尤其持社会建构论观点的学者质疑。社会建构论者认为女性身份是个人生命过程与社会的不断互动所建构而成,女性身份是个人对自身生命经验自我诠释的结果,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凯特指出,从性生理学角度来看,两性在出生时是没有差别的,性心理人格是后天习得的。“人类历来认为个人性特征这种强烈而固定的感情必定是来自某种内在的、本能的东西,而不是后天经历和学习得来的。这种传统观念的错误在于低估了通过学习获得的事物的力量和永久性。”也就是说,他认为天生的性观念和由此导致的性行为其实是

我们出生以后逐步习得的,并不是一出生就定型的,尤其是对于性的“常态”和“变态”之间的区分,完全是人为的,并非事实的表达。美国性学家金赛根据全美大范围性经验研究,提出人天生的性倾向并非是二元对立的,而是七级连续体的观点。异性恋和同性恋处于连续体的两极,但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都处于性阶梯的中间。他通过这样的界定表明性身份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动的。之所以人会成为异性恋者或同性恋者,并非自然而然的,而是个人特质和社会文化环境不断互动的结果。现代性学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认为无论是社会性别(gender)还是性(sex)(包括性欲望、性活动、性交和性唤起等)都并非本质的,而是一整套社会文化机制的作用。波伏娃并不认为女异性恋者与女同性恋者有明确的界线。女同性恋行为只是在特定处境下被选择的一种态度,是被激发的,被自由采纳的选择。女同性恋的行为就像其它人类的行为一样,行为的结果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要视其在生活中的表现方式。二、女同性恋者的自我身份认同女同性恋者的自我身份认同情况,主要从身份感知、身份困惑以及身份接受几个方面入手。自我身份认同自我身份认同(identity)是指每个人对其自身的身份和角色的理解与把握,准确地认定他人的身份和稳定地表明自己的身份是相互理解和评价的基础。女同性恋身份的自我认同意味着承认、认可自己的种种同性之间感情和行为,认同自己爱女性(生理性别)的事实,并在内自接受之,这个过程是一个女同性恋倾向者转变成一个真正的女同性恋者的标志之一。女同性恋身份的确立,不仅是由社会认定和他人认定来决定的,而是由女同性恋者的自我认定来决定的。身份感知女同性恋者的身份感知是指女同性恋者对于自身同性恋身份的感觉和直接心理反应。对于很多个体同性恋者来说,确认自己的性取向与接受自己的性取向之间还有很大距离,对同性之间的欲望持一个肯定的态度并不一定会导致对同性恋身份的积极认同。绝大部分女同性恋者能够将自己的性取向与同性恋身份统一起来,在经历了对自己性取向的艰难摸索和认同之后,她们从内心已经认定同性恋的生活方式,认为是正常的心理生理需求。但是由于中国历史上一直缺乏对同性恋异性恋的二元划分和对性的基要主义的理解,同性恋性取向未必就能促进同性恋身份的形成和发展。身份困惑对于大部分的女同性恋者来说,她们生存的社会是一个不安全、不和谐、有着危险的世界,因为他

们是不遵守规则的“异群”。社会秩序所要求的一种相对安全性、成群性、支配性的主导文化的压力,以及各方面诸如家庭、社会的压力等等,都会造成女同性恋者的“恐惧症”,即恐怕失去社会认同。在主流文化背景下女同性恋者的这种恐惧持续地受到他人的反应的冲击,进而形成一种无法实现建构自我理想的期望,成为一种只要超我的约束受到违背时就会引发的焦虑。而这种不安和担心促成了女同性恋者对自我身份的困惑,即到底该不该“成为”一名同性恋者。身份接受在经过身份感知、身份困惑后,同性恋者会逐渐进入到身份接受阶段。对女同性恋者身份接受情况的考察可以通过身份公开的指标来进行。同性恋者身份公开发生在不同的层次上,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Troiden,1988,Risman&Schwarz,1988:Plummer,1995)。Plummer总结身份公开一般包括四个关键过程:“(不一定遵循一个固定的顺序):对自我公开身份,通过自我对话,向自己表明自己的身份,在私人场合下公开身份;在有限的范围内告诉其他人———亲人、朋友和同事;在公众场合公开身份,被更多的人知道,成为自我无法控制的公开信息;最后是在政治的层面公开身份,讲述身份公开的故事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方式之—。”(转引自魏伟,2007)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发展到身份接受阶段,大多已经实现了对自我公开身份,所以在此与身份接受相对应的主要是在私人场合下的身份公开。由于对于中国文化的归属感,使许多同性恋者把追求家庭和社会和谐相处作为在中国表达和实践自我身份的基础,所以对家人和朋友的身份公开情况基本上能反应女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接受程度。女同性恋在私人场合的身份公开是非常有限的,已经告诉家人或是有意愿告诉家人的比例还不到半数,相比之下,女同性恋者更容易让自己的朋友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但是也多数限于告诉最亲近的朋友。但是,很多女同性恋者不愿意公开同性恋身份并不意味着放弃同性恋的行为,是因为她们也真切地感受到这种行为带来的巨大快乐。公开身份不是一个一目了然的过程,“公开”和“不公开”没有绝对的差异,而是相对的。公开身份发生在不同的层面上,经过很多的阶段。其实绝大多数被访者都已经在向自己或者在私人范围内“公开”了身份,他们都接受同性恋作为自我的身份。只是她们并不认为自己是“身份公开”的同性恋者,因为她们并未在公众面前完全公开身份。所以我们可以说,大多数的被访者仍处于身份认同接受阶段,从经济学方面考虑权衡后,在不被社会大多数人认同的情况下,

她们的自我认同占了优势,冒着天下之大不韪选择自身的快乐。只是,她们选择了一种处于地下或者秘密状态的生活方式。三、女同性恋者对生活的态度对生活态度的考察往往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而与女同性恋者经常联系在一起的则主要是对婚姻家庭的态度,主要涉及对异性婚姻的态度、对同性婚姻的态度和对生活的总体感触情况三个方面。对异性婚姻的态度绝大多数的女同性恋者对婚姻保持一种排斥的态度,不管是未婚的还是已婚的,婚姻都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未婚者不愿结婚,已婚者想离婚,女同性恋者对待婚姻的态度与对男同性恋者的态度有所不同,多数未婚的男同性恋者表示将来铁定会结婚,虽然有小部分男同性恋者对婚姻表现出了强烈的抵触情绪,“绝不结婚”。但是,绝大多数的男同性恋者却无奈表示“迟早要结婚”。女同性恋者与男同性恋者对待婚姻的不同态度,与中国传统由男人来完成传宗接代的生育观念息息相关。中国向来重家庭、重子嗣,而作为男人,通常肩负着传宗接代的重任,女人通常是泼出去的水,长大迟早是要嫁人的。所以对于男同性恋者来说,处于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通常是不得不结婚。而对女同性恋者来说,虽然也会同样遇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方面的压力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人异样的眼光,但是她们身上的关于“生孩子”的压力要比男性小很多。这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她们对于将来生活的打算。女同性恋者们不想结婚,最主要的原因是异性婚姻、与异性的情爱生活根本不能引起她们的兴趣,她们对男人没有兴趣,不愿意一辈子束缚在无爱无欲的生活中。在她们的世界里,一切打算与期望和男人没有关系。对同性婚姻的态度同性恋的婚姻问题一直是同性恋研究比较热门的话题。有人指出,人人生而平等,平等权是同性恋者享受婚姻自由的权利,如果仅从《婚姻法》中“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这一定义来否认同性恋者的婚姻请求,本身就违反了宪法中的“平等保护”条款,属于一种以“性别”为由的歧视。宪法的平等权要求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一样,应当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享受法律所带来的利益。而同时我国的《婚姻法》则表示,考虑到世界各国关于婚姻立法的通例,我国公众在意识上和道德观念上难以接受同性恋婚姻,而且为了保证孩子在正常的婚姻关系中被抚养和健康成长,我国仍不允许同性结婚。同性恋者本身对于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努力少之又少。同性恋者本身对于同性婚姻的淡然态度与中国

历史上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在我国的几千年历史中,从来没有残酷迫害同性恋的记录;从未有人因同性恋活动被判死刑(“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个例外,应按非常时期的特例看待,不具典型性);公众舆论对同性恋一向比较温和。自宋到民国,我国的意识形态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道德规范一直可以概括为“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然而,同性恋一直未被列入“淫乱”的范畴。在中国文化中,同性恋都是被当作一种被动行为来看待,而不是当作某种特殊的性取向来看待的。相对于西方国家某些极端的时期来说,中国人对性的态度其实是相当开放的。对同性恋者来说,只要不“出轨”,面对的排斥和压力也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所以国外同性恋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也没有给她们带来多少诱惑。婚姻是对爱情关系的肯定,当两个相爱的人走在一起往往希望用婚姻的形式来稳固他们的爱情关系。很多人,在幸福的时候,总希望有朋友、亲人和自己一起分享。据调查,即使同性婚姻合法化,明确表示会和同性结婚的男同性恋者少之甚少。这是因为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并不一定能改变社会氛围对同性恋的排斥歧视,走进同性婚姻无疑就是暴露了自己的同性身份。同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同性恋者感情不一样,见不得光,自己的感情完全由自己负责,没有牵扯到任何其他关系网络,没有所谓的见证人,社会监督作用没有功效。大家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要分就分了,又不会有其他什么牵扯。所以,这种不可靠的感情让很多男同性恋者对同性婚姻望而生畏。根据调查显示,女同性恋者之间的感情较男同性恋要稳固、牢靠得多,而且对于彼此之间的感情非常珍惜,她们中很少有人像男同性恋者那样游戏人生,所以如果能够结婚,女同性恋们更愿意用婚姻来让自己的感情有个归宿。对孩子的态度不管是异性婚姻还是同性婚姻,最后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即要不要孩子。我国自古就是一个非常重视人口生产的国家。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儒家孝道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很多同性恋者最终走向异性婚姻都是因为希望能有自己的孩子。对生活的总体感知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同性恋者大多处于一种封闭孤寂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女同性恋者的研究发现,女同性恋者经常迷茫、紧张,总是处于防备状态。社会规范引发的社会排斥并没有直接影响到女同性恋者的生活,由于大多数的女同性恋者只是在自己的私人领域公开自己的性取向,所以来自于社会规范的压力通常不能直接作用在她们身上,只

同性女女篇七
《2-女同性恋的现状与研究-含义、成因、特点》

同性女女篇八
《华语女同性恋电影》

华语女同性恋电影浅析

【摘 要】华语电影中的女同性恋话语出现较晚,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才陆续出现,但发展迅猛。因女性主义、同性恋运动兴起,对

华语电影中女同性恋话语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影响,使其成为十分值

得研究的现象。本文从华语女同性恋电影中的性别身份认同、反抗

女性宿命、追求独立真爱广阔的隐喻主题这三方面进行解读,以期

有利于弘扬女性的主体地位,亦能够对人们更好地接受、理解同性

恋这一特殊群体提供帮助。

【关键词】女同性恋电影;身份认同;女性宿命

同性恋是一种跨文化而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性恋题材是一个敏感

而又吸引人的电影题材。纵观华语同性恋电影作品,可以发现相对

于男同性恋题材的影片,反映女同性恋生活的影片,在数量和质量

上都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原因在于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长期以来

妇女地位的低下,但随着女性主义、同性恋运动的相继兴起,近十

几年女同性恋电影发展迅速,尤在华语地区。因此对女同性恋电影

的研究十分必要。

华语女同电影的发展历程虽然不长,但在华语女同电影中所包含

的寓意却丝毫不亚于西方。华语女同电影在一些方面把传统东方女

性对于命运,性别,真爱的思考表达的很透彻。

1、性别身份认同

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身份,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反

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同性恋的身份认同首先是自我认同、再来是

家庭认同、最后是社会认同。女同性恋话语的表达使女性在身份认

同中,充分认识和了解女性的生理欲望及主体性。影片中女同性恋

者在性倾向的寻觅中确认自己的身份,表达身份认同的需要,展现

女性情感的心路历程。

《蓝色大门》着眼于同性性取向的认同过程。十七岁的孟克柔爱

上了林月珍,愿意为她做任何事情。对于这样的情感,孟克柔充满

困惑,自问,“和男人接吻是什么感觉?”她尝试着和男生接吻,

在这里男性只是她试验的工具。但在她吻了林月珍的那一霎那,她

确定自己是喜欢女生的。片尾,孟克柔说出了自己的认同结论,自

己是喜欢女生的。

《漂浪青春》中第三段故事回到了竹篙和水莲、阿彦的年轻时期,

把焦点聚集在一个女同志在自己青春期里所遇到的心理及生理上

的迷惘。男性化的竹篙和女性化的阿彦仿佛是对调了性别的人。当

竹篙面对着自己日渐发育的胸部以及妈妈给她递上一件女性的胸

衣的时候她表现出抗拒和厌恶的情绪,一个男性化的女同志便由此

慢慢地催生出她的雏形。电影中竹篙和水莲在车中避雨的一段对话

反应了她性别身份认同的障碍,水莲和竹篙亲热的时候扯竹篙的衣

服,竹篙讨厌看到自己女性的身体,怀疑自己“到底是女生还是男

生啊?”水莲是一个已经有同性恋人的女同,她告诉竹篙“你是一

个不喜欢自己身体的女生。”竹篙问水莲:“女生可以喜欢女生吗?”

水莲回答:“当然可以了,爱就爱了啊。”于是两人深情的接吻。在

年轻的竹篙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同性恋者成长的影子,从她发现到探

究再到深信的同性恋这个生理及心理倾向的过程中得到性别身份

认同。

接吻在同性恋世界里意味着一种情感和爱,意味着对自己同性恋

身份的认同,孟克柔和竹篙都以接吻完成了对自己的性身份的认

可。华语女同性恋电影中,性身份已成为一个常被叙述的议题。

2、反抗女性宿命

女同性恋话语在表现女性抗争主题时,往往反映的是在男权社会

下女性对命运的抗争,以及不甘沦为父权社会下的牺牲品。

影片《孤恋花》中五宝在即将沦落风尘的时候被舞女云芳所救,

为了生计也只能在云芳上班的舞厅卖唱。娟娟从小就遭受父亲的强

暴,被卖入风尘后经常受到客人的虐待,还被曾经把妓女虐待致死

的柯老雄用毒品所控制,最后她不堪忍受折磨将柯老雄杀死,自己

也发了疯。云芳的女同性恋倾向也在告诉观众,造成女性的悲惨命

运的根源是父权社会和男性霸权的压迫,影片中的女性并不是沉默

的个体,也不是传统意义上逆来顺受的贤妻良母的形象,她们有自

己的反抗和追求。这比那些仅仅展示女性悲惨一面的作品,更能体

现女性的本真和强烈的生命感。

《植物学家的女儿》也着意于女性反抗宿命,反抗父权制文化对

妇女的种种压迫和迫害。安安的父亲和哥哥以及当时的整个社会道

德都是异性恋父权制的象征。植物学家的女儿安安爱上了来实习的

女孩李明,两个女孩朝夕相处,彼此相爱。为了能够长相厮守李明

嫁给了安安的哥哥,却被哥哥发现已不是处女,她被毒打后逃回植

物园。安安的父亲发现了两人不寻常的关系后勃然大怒,安安错手

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最后两个人被判死刑。影片中她们的同性恋情

被认为是一种病,遭到父权制社会国家机器的审判,两位女性也没

有怀疑与后悔过她们的爱情,她们的遗愿是将两人的骨灰混合撒在

江中从此永不分离。虽然她们反抗女性宿命的行为遭到扼杀,但结

局的寓意也告诉了我们她们即使以死的方式也要完成她们对命运

与世俗的抗争。

华语电影的女同性恋话语通过展示姊妹情谊和女性对苦难宿命的

反抗,在影像中建构起女同性恋的身份,传达着女同性恋主体及女

性主体的性别意识。

3、追求独立真爱

《断背山》获美国奥斯卡最佳影片后,李安在获奖感言里说:“《断

背山》不仅仅是同性恋男人或女人们之间的故事,它表达的是一种

广泛意义上的爱”。李安选取同性恋内容注入《断背山》,向人们讲

述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与性别并无多大关系,这是对人性更

彻底的回归,因为我们相信,对于爱与快乐的追求,本身就没有性

别区分。

许鞍华的《得闲炒饭》更是将女性追求独立自强与真爱表达的淋

漓致尽,片中美思参加女同性恋者聚会时由于双性恋的身份受到一

干女同性恋者的歧视,美思辩驳,她们这样边缘化双性恋和异性恋

霸权主义没有区别,这个世界上除了异性恋和同性恋还有双性恋。

这段关于性别政治的谈话体现了现代女性对于独立与真爱的追求。

银行禁锢未婚妈妈那一段,也表现了现代女性的维权意识。安妮塔

未婚先孕,遭到嘲笑,被禁锢在办公室中失去行动自由,逼她自动

辞职。以同性恋者阿诺为首的众人组织了反歧视未婚孕妇的静坐抗

议,最后公司同意和解。片中女主角美思和安妮塔都是事业有成的

女性,所以在两人分别与两位男性一夜情怀孕之后并没有要求男性

负责任,而是沉寂在与青春年少时的同性爱人相逢的喜悦中。

《漂浪青春》中年轻的竹篙因为是女孩而不能与哥哥平分继承家

里的戏班,在与水莲的“一夜情”后认同了自己的女同性恋身份,

雨过天晴的早上她和水莲坐在卡车上望向远方,她说自己要独立生

活,以后找一个自己爱的女生。电影镜头转向竹篙背着风琴在火车

上驶向远方,我们可以坚定知道竹篙踏上了她向往的追求独立与真

爱的那条自由之路。

女同性恋电影中女性对独立与真爱的追求,展示了她们不再是父

权社会下的牺牲品,对旧有道德观念和性别政治秩序的颠覆和对抗

是她们这一追求的坚定话语。

结 语

女同性恋电影不仅向人们证明了同性恋的存在,更向人们展示了

同性女女篇九
《女同性恋》

“女同性恋”讲法种种

作为少数人,同性恋是这个世界上的弱势群体。而相较于男同性恋而言,女同性恋则是弱势中的弱势。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在关注女性的同时,也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女同性恋吧。

1. She is a lipstick lesbian, I think.

她是女同性恋中的女生。

我们以前曾经讲过 gay 这个词可以泛指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但是女同性恋自己还有一个专属的单词叫 lesbian,曾经看过中文有人取其音而直译为"蕾丝边"。lesbian 这个词既可以当名词也可以当形容词,所以,"她是一个女同性恋"的讲法可以是:"She is a lesbian." 或是 "She is lesbian." 都对。另外有一个女同性恋俚语的讲法叫 lesbo,这个词有侮辱的味道在内,大家应该了解却要避免使用它。

若要照性别角色细分的话,lesbian 又可分成 lipstick lesbian 和 butch lesbian。所谓的 lipstick lesbian 就是指在一对女同性恋当中,角色比较倾向女生的那位,中文里的讲法叫"婆"。而 butch lesbian 不用说当然就是比较男性化的那位,中文的简称为"T"(意指 tomboy,这个词我们下面会讲到)。这些解释其实各位都不必死记,当你一看到口红 (lipstick) 这个词时,自然就会联想到这是女性的用品。而 butch 这个字本来就是作阳刚解释,所以应该也不难体会

2. She has been a tomboy since she was born.

她从生下来就很男性化。

Tomboy 用来指那些比较没有女孩子味的女生,她们可能喜欢留很短的头发,外表看起来很阳刚,喜欢玩传统观念认为是男生才有兴趣的东西。当然,并非所有的 tomboy 都是女同性恋,有些tomboy只是非常男性化、表现的比较阳刚罢了。

相较于女同性恋者有 tomboy,男同性恋者则有 sissy,意指"娘娘腔的人"。比方说:"He talks like he is a sissy." (他讲起话来好像是个女生。) 注意 sissy 这个词长得很像形容词但却也可以当成名词,所以 "He is a sissy." 其实是正确的,请各位注意。当然,你也可以拿 sissy 当形容词用,比方说,"I'm not playing that sissy game with you." (我才不跟你们玩那些女生玩的游戏呢!)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同性女女”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同性女女"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8440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