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思念过世的家人

思念过世的家人

2016-01-21 10:31:4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思念过世的家人篇一《纪念逝去的亲人》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思念过世的家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思念过世的家人篇一
《纪念逝去的亲人》

纪念逝去的亲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春天本就是一个让人感伤的季节,看春风吹起无边的樱花,花瓣蝴蝶般飞舞,挣脱树的怀抱,投入泥土碾作香尘。一如生命的最后归宿那样,从容离去。又一个春季悄然而至,想起逝去的亲人们,心如细麻,酥酥疼痛。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昨天我做梦,梦到群山峻岭之间长眠着的我的祖先,他们的传说在泛黄的家谱上生辉留芳。我走过那些冰冷的墓碑,与他们简短的生平对视良久。无论勤劳贤淑的祖母们,还是丰功伟绩的祖父们,都选择了同样的归栖,一捧黄土掩埋了他们漫长的一生。这里会不会是一个同样热闹的村落,只在夜晚欢声笑语,用另外的目光注视着他们的亲人,制造一些宿命,改变一些未来。从自己坚毅的目光中,我能断定他们还活着,活在亲人们的心里。

除了活着的声音,就只有死去的沉默,如这群山那样,它们成了逝去的亲人们最后的依偎。不敢高语,也不敢低泣,我怕我的喧哗会吵闹长眠的亲人。

那燃烧着的缕缕清烟会带去我们的想念和祝福,还有这些纸钱,可以当作阴间的钞票,就多烧些吧,好让我贫困的亲人们在另一个世界富裕安闲的度过。把我的额头紧贴着地面,就可以触摸到亲人们的额头,不能言语了,就让我以这样的方式来感知吧。

醒来的我和梦中一样平静,这次清明放假我没有回家,我知道深爱着我的他们会理解的,化作神灵的他们只希望我好好的活着,幸福快乐的活着。

母亲说,死亡是谁也逃脱不了的宿命,每个人都要走到的路的尽头,比起撕心的疼,这足让我欣慰。时间总是最优秀的魔术师,会变出异想的惊喜。想起亲人们爽朗泰然的处世,生活着,笑着。这日子总是要一天天的度过,不如就高高兴兴地度过吧。

惟愿逝去的亲人们安息,活着的亲人们安然!

思念过世的家人篇二
《如何为去世的亲人祈福》

如何为去世的亲人祈福——《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启示

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罪业深重的时代,正是应了《地藏经》中末法众生“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的情形。尤其在中国大陆,唯物主义断灭论成为主流价值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心迷茫躁动、我慢深重,人们困在自划的藩篱中,既不屑于圈子之外的世界,同时也恐惧走出藩篱的保护,从而丧失了辨别真假的勇气和走近真理的契机。即便如此,人性中美好的种子依然深深地埋藏在每个人的心中,等待着时机生根发芽。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也是修学佛法的一部基础性经典,同时也契合现代人的根机。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品格,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归宿。只要是长辈健在的人无不关心其长辈的健康状况,并尽可能地保障长辈的医疗支出,因为人们更相信现代的医疗技术,与此相对的,宗教的措施就被忽略了。可是,我们中国人不仅仅只是重视活着的亲人,我们也同样重视逝去的亲人,对于逝去的亲人,现实的手段却是无从下手的,只能依靠宗教。那该如何为已逝的亲人祈福呢?《地藏经》中就记载了许多为逝去亲人祈福超拔的方法。

这些法门分为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是临终之时,即将死未死之际应该如何祈福超拔;第二个时段是去世后四十九天之内应该如何祈福超拔;第三个时段是去世四十九天以外,也就是亲人去世很久,又该如何祈福超拔。

1

首先说临终时的法门。临终之时很是关键,将死未死,这时身体上四大分解,精神上六识分散,好一些的神智还清醒,差一些的神识就昏昧了,此时临终之人面临死亡的大恐怖,亟需他人的引导和支持以避免堕落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需要强调的是此时的祈福和引导效果最好。在《地藏经》中是这样记述的: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幡盖,及然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这样的:世尊!造作恶业的众生,造恶业的速度非常之快。这些罪业深重的众生在临终的时候(为了避免堕落恶道),父母亲人应该为其增添福德,使其死后能走得更好些。具体做法是在临终之人旁悬挂幡盖并且点燃油灯,或者是在临终之人旁边读诵《地藏经》;或者是替临终之人供养佛菩萨像(供养香、花、衣服、饮食、幢幡、钱、宝物等)。假使以上这些做不到,起码要在临终之人旁边念诵佛菩萨以及辟支佛的名字,哪怕一声也好,使临终之人亲耳听到,或是使他的神识听到。按理来说这些造作恶业的众生应该随着业力堕落到恶道中去,不过因为亲人在其临终时为其修造以上的殊胜功德,使其所造的罪业,尽数消灭(即不堕恶道了)。

以上叙述了四种方法来帮助临终之人免堕恶道:一是悬挂幡盖、点油灯,二是读诵《地藏经》,三是供养佛菩萨像(供养香、花、衣服、饮食、

2

幢幡、钱、宝物等),四是在其耳边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号。以上四点基本上可以说是比较全面了。除此之外,还应该加上第五种修大供养和第六种供养斋饭。修大供养,即取临终之人心爱之物,如衣服宝贝、房产地产等大型财产拿去做佛事、修塔庙、供养寺庙,并告知临终之人;供养斋饭,即做斋饭供养佛僧,未供养前不得自食,并且不能把斋饭掉落地上,否则没有作用。

以上几点,一是能引导临终之人求生净土;二是保护临终之人不被恶鬼恶神引到恶道;三是能为亡者增福,保证死者不堕恶道。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为死者增添福报,见下文:

“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这段经文与上面的经文是连着的,意思是:如果能更进一步地在死者死后七七四十九天内,为死者多做善事,就会使死者永不堕恶道,生生世世受生人道或者天道,享受殊胜微妙的快乐。同时,这些为死者祈福的家人也会得到无穷的利益,这四十九天内不只是增福那么简单。请看以下经文: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

3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生死无常,死亡悄然而至,死后的神魂(中阴身)不知道生前的罪福轻重,不会马上受生。在死后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中阴身似痴若聋,痛苦异常。或是在阎王处辩论所造业因,当受何种果报,审定罪福,根据业力转生受报。在这四十九天之内,尚未判决时,因不知何去何从,亡者的神魂就已经是千愁万苦、备受煎熬了,更何况是堕落恶道。所以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亡者的神魂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在世亲人的救拔,因为四十九天之后,就只能随着业力受生了。如果此人生前罪业较重,就会长久地堕落恶道;如果此人生前造了五无间罪(杀父、杀母、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就会堕到大地狱,长劫备受众苦。

由此可以看出,死后四十九天内是第二次祈福超拔的机会,假如家人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赶上临终祈福,那这四十九天就很关键了。地藏菩萨作婆罗门女时,其母讥毁三宝当堕地狱,多亏了地藏菩萨在其母死后广做善事,使其母得到超度,可见这四十九天之重要。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紧张,很多人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无法坚持四十九天的持续祈福。所以临终时就显得格外重要,其他方法来不及的话,帮助亡者助念佛菩萨名号总是能做到的,切勿错失最佳时机。

以上这些都做到了之后也不能放松警惕,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就是不能杀生、不能拜祭鬼神。这是《地藏经》中明确记录的,因为这些都是恶缘,能减少和延迟亡者的福报。需要注意的是,吃肉是间接的杀生,所以在祭奠亡者时不要用肉食。另外在出殡之后的亲友宴席上尽量不要有

4

肉食,因为这顿饭是为了亡者而吃,若是吃肉,这个罪业也会算到亡者头上。

以上是说明在临终时到死后四十九天这段时间要如何为亲人祈福超拔,应该说这些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是亡者在临终时自己念佛,再加上家人的助念和祈福为保障,方为上策。

下面介绍第三个时段的做法,即超过四十九天的情况。这种情况在现在比较普遍,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而且我国大多数人不信仰宗教,人们的丧葬仪式变得很简单,在我家这边基本上在人去世之后三天就出殡了。除了少数信仰宗教的家庭,一般家庭基本上不会为亡者举行宗教仪式祈福超拔,这样就错过了前两个时段的机会。这种情况我称之为“亡羊补牢”,因为这时去世的亲人已经在恶道受苦很长时间了。有些人在亲人去世后,尤其是父母去世后会格外思念亡者,轻者会埋下心里阴影,严重的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地藏经》中就有对治这种情况的内容: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三岁、五岁、十岁已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姊妹。是人年既长大,思忆父母,及诸眷属,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是人眷属,假因业故,堕恶趣者,计当劫数,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画地藏形像、瞻礼功德,寻即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是人眷属,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胜妙乐者,即承斯功德,转增圣因,受无量乐。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

5

思念过世的家人篇三
《逝去的思念》

逝去的思念

花易谢,雾易失,梦易逝,云易散,物尤如此,情何以堪?

未老心已疲,记忆如同失恋的情侣,选择性的遗忘着过去。蓦然回首,重拾那片童年的回忆。碎片到处满地,拼凑的碎片少了那分对你的思念,你离去的十三个春秋我也曾为你哭泣。时光在蚕食我的记忆,岁月也无情的在我的脸上刻划着痕迹。可对你的思念确是那般的点点滴滴。 我一直记得你。从那堆燃烧的柴渣中掏出烤红薯给我的是你;从缝补兜你变出一个桔子的是你;为我讲故事的人是你;被父母打后来诓我的还是你。我一直记得你,只是不如以前,以前这些画面无数如同放电影一般在我的头脑中浮过,现在岁月踔砣这些画面再也经不起幻灯片式的播放。记忆在逝去,思念又何常不是。现在的我只有在亲戚闲聊到你亦或是圆月下孤独的我看到自己的影子时想起你思念你。

你去世我八岁,我什么都不懂,只知道你眼睛一闭就再没睁开。你是童养媳,却不是我们张家的童养媳。你生三子六女,可惜我的二爸五姑九姑不幸夭折,但是像我们当时接近贫农的生活标准谁又不理解你和他含辛如苦的把活着的六个孩子养大。你很普通普通的几乎没人认识你那便是你的活着不能为社会主义添砖家瓦,你很伟大我们都敬仰你这便是可同日月争晖。你没文化没读过一天书,却比谁都懂得做人的道理。你影响着父亲,父亲也影响着我。你英年早逝,享年六十有余,送终者一子一女一孙,子者老七,女者老六,孙者老七之子(即吾也)。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奋慨啊,封建信奉的是男为尊女为卑;期盼啊,何时才能解决疾苦者的温饱。父母之爱子则为子之计深远。七岁时你就成了简阳东溪一家中农的童养媳,那家人的孩子是个智障,那个可恶的女人也经常饿你,在你的饭里放虫子、蜘蛛,逼破着让你吃下去(姑姑婶婶闲聊时说你有洁癖每次都要把米挑的干干净净才下锅,也许这才是你的真正原因吧),你不堪折磨出逃无数次,由于没有亲人只能回娘家,结果也只有一个:那个可恶的女人用棍棒把你打回了东溪那个房子。我相信那时你渴望有个家,而娘家是一个回不去的家。你十五岁的某一天那可恶的女人又往你的饭碗里放蜘蛛,你终于下定决心了:逃出去,不回娘家了,即使是饿死。出逃第二天傍晚被一个在简阳喝酒的醉汉发现,见你可怜便把你领回了家(醉汉是大姑婆所嫁人之父)。恰逢祖父二十七未婚,(高祖母生几子不详,活一子三女,因家贫其子拜一木匠为师赐姓为张)争得你的同意便将你许配给了我的祖父。也许你也有幸福的时刻,至少你的婚姻自由。结婚一年产一女,耐不住对父母的思念你带着姑爷回了娘家,家里人无奈默许了这个半路姑爷。好景不长那个可恶的女人还是找来了,祖父耳根子软没强求,但你敢爱敢恨,不愿离开这个贫苦但温暖的家,最后给了点钱给她,打发她走了。你敢爱敢恨拥有当时许多女性没有的性格和勇气,你不平凡注定了这个家庭的不平凡。

婚后的生活一贫如洗,当时的木匠也只是帮别人做桌子、棺材算不上什么高薪工作,祖父每次带回的就那么几个籽,但你确能用这几个籽让家里人在最艰苦的日子中活过来。巧妇,你绝对是个巧妇。但也有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时候,大爷二爸一起生了病,最后大爷活了二爸死了,五姑很小时也病死了,九姑更是没见到第一缕太阳就胎死妇中。(祖父对每个孩子都疼爱的紧,背大爷到四五十里外的简阳看病;祖母产下吾父后无奶可育祖父夏天每天到简阳打牛奶,冬天每两天一次;九姑死家里没有木料,祖父把内屋门板拆了做个匣子安葬之……)

你教子有方,现在你的每个孩子他们都活得很好,其一女一子也在你的影响下有所成就。你用独特的教育方式征服了家里每一个人,如吾父吾母闹架,不管谁对谁错,你总是当着母亲面骂吾父背着母亲用婉言劝父不与女人计较。你教孩子用脑子说话,你教孩子学会倾听。 我趁自己还能记住的的面容,把我以知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封存我对你的所知;封存对你的记忆;封存那点还未失去的思念。

缅怀逝者。

注:文中你指我的祖母,介绍祖母幼时的故事是我在长辈那里听来的并非我清眼所见,些这篇

文章的目的一是为了纪念死去十三年的祖母,二是想告诫那些有祖父母、父母的孩子能多关心你还活着的亲人,不要有了男女朋友就忘了父母,也许只是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也能让他们过个暖冬。切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思念过世的家人篇四
《亲人去世的心理治疗》

 “我简直无法相信,在我的世界崩溃的那一天,一切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阳光还是那样耀眼,天气还是那么晴朗,街上的人们仍在四处游逛。”去年,金的母亲因癌症去世,17岁的她向我们回忆一年前的那个日子。  悲痛是人面对亡故者的一种自然反应,是一个有着很多不同感受的过程。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所经历的伤痛和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  当你为所爱的人悲痛不已时,该做些什么?  不要克制自己的心情。  无论你处于悲痛过程的哪个阶段,不要克制自己的心情。你可能想大哭一场,或是不想让自己流泪。悲痛,并没有什么正确的方法,只有属于你自己的方法。如果你认为勇气意味着淡泊,你要努力抑制自己的眼泪,那么,这只会延长你的痛苦。  说出你的感受,让别人与你一起分担  这需要勇气和努力。一些亲友(比如,父亲、母亲)或许也在痛苦之中,不能陪在你的身边。所以,你可以需要其他的人,最适宜的人,他们不会去担心该对你说什么,而应该知道如何听你倾说。当某个你爱的人离去的时候,任何语言都不能减轻你的痛苦。在你需要表达悲伤心情的时候,别人的倾听更为重要。在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担心扰乱你的心思,或者,他们不太清楚该怎么帮你,所以,要想让人倾听你的心声,你需要多一些自信。  给自己一些时间  恢复是需要时间的。当你所爱的人去世之后,你究竟会在何时摆脱悲伤的感受,是无法设定一个“正常”时间的。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痛苦才能慢慢消退。或许,在你的生活中,你会以很多方式一再感到失去这个人的痛苦,不过,今后的痛苦不会总像现在这么强烈。  你要明白,悲痛的过程并非一条直线,而是一个不断往复的过程  在某一天,你可能会有几分钟甚至几小时的时间,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没事了,甚至非常快乐了。随后,痛苦和思念又像波浪般涌上你的心头。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你的痛苦可能是强烈的,却不是持续不断的。有时,你的感觉会非常好。但是,你会有一种负罪感,觉得自己在这种时候仍有好心情是不应该的,或者,你不敢把自己的好心情告诉别人,因为他们会以为你已经恢复正常了。而你自己很清楚,你的悲伤之旅才刚刚开始。  你的这些感受是正常的,不要担心。在非常痛苦的时期,能够有片刻的笑容和快乐,也会给予你力量。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失去亲友的压力会对你的身体健康造成重要影响,会让你很容易头痛、胃痛和不断地感冒,甚至会让你

大病一场。你的体重也会突然剧增或骤减,这取决于你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是厌食还是暴食。同时,给你的身体带来更多的隐患。健康问题会让你的心情更糟,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健康,要花时间照顾好自己。即使没有胃口,也要试着吃营养平衡的食物。每天都要给自己安排一些锻炼。散步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你也可以痛快地洗个舒服的热水澡。要像往常一样注意自己的外貌和装束。不要小觑这些微小的行动,它们能让你的生活恢复规律,能在一切都发生变化的时候,给你以信心和勇气。  探索你的精神信仰以及对死亡的好奇心  如果你曾经与一个人分享很多东西,突然间他就离去了,在这个时候,你自然会想,他们的身体或精神层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如果你想了解人死后的身体变化,或是用防腐剂处理尸体以及火葬的情况,你可以问问为你的家庭或朋友安排死者后事的葬礼主事,本地的殡仪业者也能解答这些问题。如果你感到难堪,你可以去附近的图书馆,找到有关死亡过程的图书,阅读有关濒临死亡体验的书籍,借此来了解死去亲友的经历。  用自己的方式接受事实  接受所爱的人死去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忘却。相反,当你接受这个事实的时候,你就能从整体上评价死者的生活。你仍然会以各种方式哀悼他/她的离去,但你已经能用感恩之心去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一旦你接受了这个事实,你就能够逐渐解脱出来,去回忆有关死者的有趣、感人、可笑和勇敢的事。这些回忆会让你破涕为笑,早晚有一天,这将是会心的一笑。  让你的回忆、你的好心情和梦帮助你恢复。有很多人会忽略这样的可能:在悲痛的时候,梦以给人以安慰和见识。

思念过世的家人篇五
《亲人去世》

亲人去世的心理治疗

“我简直无法相信,在我的世界崩溃的那一天,一切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阳光还是那样耀眼,天气还是那么晴朗,街上的人们仍在四处游逛。”去年,金的母亲因癌症去世,17岁的她向我们回忆一年前的那个日子。

悲痛是人面对亡故者的一种自然反应,是一个有着很多不同感受的过程。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所经历的伤痛和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

当你为所爱的人悲痛不已时,该做些什么?

不要克制自己的心情。

无论你处于悲痛过程的哪个阶段,不要克制自己的心情。你可能想大哭一场,或是不想让自己流泪。悲痛,并没有什么正确的方法,只有属于你自己的方法。如果你认为勇气意味着淡泊,你要努力抑制自己的眼泪,那么,这只会延长你的痛苦。

说出你的感受,让别人与你一起分担。这需要勇气和努力。一些亲友(比如,父亲、母亲)或许也在痛苦之中,不能陪在你的身边。所以,你可以需要其他的人,最适宜的人,他们不会去担心该对你说什么,而应该知道如何听你倾说。当某个你爱的人离去的时候,任何语言都不能减轻你的痛苦。在你需要表达悲伤心情的时候,别人的倾听更为重要。在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担心扰乱你的心思,或者,他们不太清楚该怎么帮你,所以,要想让人倾听你的心声,你需要多一些自信。

给自己一些时间

恢复是需要时间的。当你所爱的人去世之后,你究竟会在何时摆脱悲伤的感受,是无法设定一个“正常”时间的。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痛苦才能慢慢消退。或许,在你的生活中,你会以很多方式一再感到失去这个人的痛苦,不过,今后的痛苦不会总像现在这么强烈。

你要明白,悲痛的过程并非一条直线,而是一个不断往复的过程

在某一天,你可能会有几分钟甚至几小时的时间,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没事了,甚至非常快乐了。随后,痛苦和思念又像波浪般涌上你的心头。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你的痛苦可能是强烈的,却不是持续不断的。有时,你的感觉会非常好。但是,你会有一种负罪感,觉得自己在这种时候仍有好心情是不应该的,或者,你不敢把自己的好心情告诉别人,因为他们会以为你已经恢复正常了。而你自己很清楚,你的悲伤之旅才刚刚开始。

你的这些感受是正常的,不要担心。在非常痛苦的时期,能够有片刻的笑容和快乐,也会给予你力量。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失去亲友的压力会对你的身体健康造成重要影响,会让你很容易头痛、胃痛和不断地感冒,甚至会让你大病一场。你的体重也会突然剧增或骤减,这取决于你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是厌食还是暴食。同时,给你的身体带来更多的隐患。健康问题会让你的心情更糟,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健康,要花时间照顾好自己。即使没有胃口,也要试着吃营养平衡的食物。每天都要给自己安排一些锻炼。散步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你也可以痛快地洗个舒服的热水澡。要像往常一样注意自己的外貌和装束。不要小觑这些微小的行动,它们能让你的生活恢复规律,能在一切都发生变化的时候,给你以信心和勇气。

探索你的精神信仰以及对死亡的好奇心

如果你曾经与一个人分享很多东西,突然间他就离去了,在这个时候,你自然会想,他们的身体或精神层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如果你想了解人死后的身体变化,或是用防腐剂处理尸体以及火葬的情况,你可以问问为你的家庭或朋友安排死者后事的葬礼主事,本地的殡仪业者也能解答这些问题。如果你感到难堪,你可以去附近的图书馆,找到有关死亡过程的图书,阅读有关濒临死亡体验的书籍,借此来了解死去亲友的经历。

用自己的方式接受事实

接受所爱的人死去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忘却。相反,当你接受这个事实的时候,你就能从整体上评价死者的生活。你仍然会以各种方式哀悼他/她的离去,但你已经能用感恩之心去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一旦你接受了这个事实,你就能够逐渐解脱出来,去回忆有关死者的有趣、感人、可笑和勇敢的事。这些回忆会让你破涕为笑,早晚有一天,这将是会心的一笑。

让你的回忆、你的好心情和梦帮助你恢复。有很多人会忽略这样的可能:在悲痛的时候,梦以给人以安慰和见识。

亲人去世问候语

1.逝者已登仙界,生者节哀顺变。请记得,他的教诲和疼爱会永远陪伴在你身边,你的脑海里还会经常浮现出他微笑的慈颜;请为了关心你的亲朋更加积极而快乐地活着,让他在天堂里为你自豪!

2.生者幸福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安慰。请记得,ta會永遠活在你的心裏,ta的愛都會一直陪伴你;请为了关心你的朋友、兄弟更加积极而快乐地生活。节哀顺變

3.生老病死是人生中常有的事,不要太伤心了,大家都会这样,或许他去了天堂是一件好事吧,会很幸福,你开心他也会开心,因为,他在天上看着你呢!!! 4.生老病死我们无力改变,活着就意味着坚强!多珍惜身边的亲人,多孝顺他们,不对死者的爱转移给其他最爱的亲人,不要总沉浸在痛苦里。佛经里不是讲死亦为生,只不过是在另一个我们看不见的空间里生啊!

5.亲人以乘黄鹤去,人去音存楼不空。但以笑颜慰慈恩,从来此恨最无穷。 6.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爷爷虽然离开他了,但是爷爷留下了许多东西,永远活在他的心中.

7.亲人会在天上注视着你。陪伴着你。亲人一直都会在你身边。只是你看不到他了.

8.人之常情,每个人都无法去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我们只能在心里为死去的人默默祈祷,希望他们在另一个天堂也活过的很好!

9.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在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东西。人人都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10.你的亲人去世了,不要太伤心难过,在天国,他不会喜欢你这样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为了你的亲人。

11.以实际行动来回报老人家,只有好好工作才对得起他的在天之灵.

12.别太难过了,我接下来最应该做的就是振作起来,一切都挽回不了了,我们还要继续生活下去,不知是为自己,也为你哥哥,好好活下去~!。

13.去的已经去了,但他一定不希望我们活着的人过得痛苦。他一定希望我们在表达了适度的悲哀之后,应该照样会好好地活着。他会在另一个世界为我们祝福的!

14.他是到另一个地方完成自己的任务,我们应该祝福他.因为他在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天天开心是最好的.

15.天有不测风云,这些事是谁会愿意谁能想到的呢?失去了 那个曾经我们天天一起快乐生活的人,这怎能不让人难过,可是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我想要是他在天堂看到你们不吃饭,他也会难过的。

你的亲人只是到了你看不到的地方,但是他们能看到你,他们不希望因为他们而让你过得不好,要让他们知道你是非坚强的人,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

人生就是这样,想要拥有却不能够拥有,或许会使人们自暴自弃。

确实失去,就要越坚强,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无法挽回过去。就让我们坚强起来,失去了一个人,至少还有其他人,不会让我们觉得寂寞的! 逝者安息,生者奋发 生者奋然,死者安息.

尽人事!听天命!万事终究有始有终!随缘 人死不能复生请节哀顺变珍惜眼前人 节哀顺便,不要太难过了.照顾好身体.

家人会在那边过的很好.一定不希望看到大家太难过!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自然现象;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常活我心中

你的亲人去世了,不要太伤心难过,在天国,他不会喜欢你这样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为了你的亲人。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在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东西。人人都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思念过世的家人篇六
《8位与去世亲人一同生活的人》

8位与去世亲人一同生活的人

1. 为亡妻坟墓每天守夜坚持20

年的男人

Rocky Abalsamo的妻子死于1993年,当时他便觉得自己的一部分也跟随着亡妻逝世了。20多年来,除了悲伤和思念,Rock每天都守在亡妻的坟墓前,一待就是一整天。这段时间他很少吃喝并且风雨无阻。

Rock最终享年97岁,在心爱的妻子离世20年后,他在亡妻旁边的墓地继续陪伴着心上人。

2. 越南男人与亡妻共眠

1

2009年,Le Van上了头条,因为人们发现他跟自己死去的妻子一起睡了五年之久。两年后,记者从《越南劳动报》上得知他依旧让心爱的人睡在他身边,并且当局无法阻止他这样做。

越南报纸曾刊登了一张照片,照片上Le Van跟一具人形的石膏雕像睡在一起。那具雕像中包裹着Le Van死去的妻子。当妻子去世时,Le Van难以接受事实,

于是便将妻子的遗体挖了出来,封在雕像中,继续同她分享一张床。

这名57岁的男子说,他同亡妻共眠是为了“训练”她变回以前跟他一起生活的肉身。

3. 格鲁吉亚女人照顾18年前便去世的儿子

Joni Bakaradze18年前去世,享年22岁。不同于将遗体埋在公墓,他的家人决定自行保存他的遗体。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让他留下的两个儿子看到父亲的脸。

在他死后四年,Joni的母亲Tsiuri Kvaratskhelia用尸体防腐剂来保存儿子的遗体,但之后在梦中有人告诉她要使用伏特加,这位女士便转向使用这种灵液。Tsiuri每天晚上都用它们来防止尸体变黑。 在他死后十年,Tsiuri在他儿子生日时给他换了身衣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所患的疾病已经不允许她再像以前一样照顾他了。她说,儿子的遗体有没有人照顾区别很明显,但只要用了她的酒精防腐配方,儿子的脸就又变白了。

Bakaradze的遗体被保存在带有观察窗的木质棺材中。Tsiuri说,她的孙子已经20岁了,看着被保护的父亲遗体,他相信祖母做了正确的决定。

4. 阿根廷寡妇睡在已故丈夫的陵墓旁与之作伴

2

这位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寡妇在2012年上了阿根廷媒体的头条,之后她承认自己一年中会有几个晚上在死去丈夫的陵墓中度过。

警方在听到圣拉萨罗公墓有人住并大声播放音乐的消息后曾前去调查。当他们敲开墓门后发现,Villarreal正穿着睡衣,并可以看出她一直住在棺材和遗体旁边。警察们进一步检查发现,她还将陵墓布置了一番。Villarreal带来了一张床,一台收音机,一台可以联网的电脑甚至还有一只小锅。 Villarreal的丈夫2010年死于自杀,享年28岁。她用已故丈夫留下来造房子的钱造了这座陵墓。

5. 寡妇跟自己已故丈夫的腐烂尸体睡了一年

3

2013年11月官方发现,一个女人已经在丈夫腐烂尸体旁睡了一年之久。

来自比利时79岁的Marcel H.于2012年11月死于哮喘。他的妻子如此伤心以至于没有报告他的死讯并一直跟他睡在一起,直到官方发现。

4

他们最终被赶出了公寓,因为房东声称这对夫妇已经有一年没有支付房租了。虽然尸体都变成了木乃伊,但是邻居从未提到有臭味散发出来。 6. 男人被发现死在他母亲的木乃伊旁,这具木乃伊在他的厨房中放了十年之久

2014年1月,一个同自己母亲木乃伊生活了十年之久的男人被发现死在木乃伊旁。

58岁的Claudio Alferi被人们发现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公寓里,在他旁边是一具穿着拖鞋被裹在塑料袋里并坐在厨房桌子边的“干”女人。

在邻居抱怨公寓有难闻气味的一个月后,警察和消防队员冲进了公寓。法医和邻居确认女尸是Alferi先生的母亲。阿根廷首都市郊的女士告诉探员,他们最后一次看到Alferi夫人是她90岁的时候,但是她的儿子却依旧认为她还活着。

初步调查表明,这对母子属于自然死亡。

7. 男子将妻子的死讯保密了35天,依旧像她还活着一样待她

5

思念过世的家人篇七
《写给已故爸爸的一封信》

写给已故爸爸的一封信

人死了都会变成天上的一颗星星,用它们的双眼来看望与守护他的家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他的亲人,有人说星星只有晚上才出来,那你错了,你白天看不到他是因为太阳的光亮遮挡了星星所发出的光芒。。。。。。

已经忘记了这是谁告诉我的了,此时此刻,望着窗外满天闪闪发光的星星我才想起这个故事,爸爸是否也是天上的某颗星星,是否也在思念着家人,是否也在无时无刻的守护着我们。。。。。。

当我因为思念爸爸你落泪的时候,爸爸您是否也在伤心的思念我?当我心底发出千万句爸爸的时候,爸爸您是否感应到了我对您的思念?当我开心笑的时候,爸爸您是否也在为我高兴?当我伤痛欲绝时,爸爸您是否也在为我伤心?

每当我睡觉前,我是多么多么的希望爸爸您能走进我的梦里,和我说说话,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动作,醒来的时候我都会回味很久,觉得很满足。。。。。。

多少次我都在心底呼唤着‘爸爸回家吧,家人是那么那么的思念您啊,家里有您的亲人,有您喜欢的热炕头,有您爱喝的散白酒,有您爱吃的菜,还有您最爱的儿女啊’。。。。。。

爸爸,今天是我的生日,以前我在家时,每到这一天你都会问我想吃什么,哪怕外面下着雪,你都会去给我买,就算我不在家,你也会打电话祝我生日快乐的,这几年的生日过得心情是那么的悲伤,因为没有了爸爸你给我买的礼物,没有了你的电话,更没有了你的‘生日快乐’。。。。。。

已经进腊月了,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期盼着过年,期盼着家人团聚,可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却是很凄凉,爸爸快过年了,你在世界的那一面是否安好,你有没有买你喜欢吃得东西,你爱喝的酒,每逢佳节倍思亲,你是否也在思念着我们......

坐在电脑旁的我,多么的希望爸爸你能像回家一样,打开我的门,每次我心情

不好时,我是多么的希望能给你打个电话,和你聊聊天,每次做错事情时,我是多么的希望有你的责备......

深夜里,拿着爸爸你的照片,心里无数声‘爸爸’眼里流着数不清的泪滴,双手无数次抚摸着照片上得你,爸爸,你就这么走了吗,你就那么狠心扔下我和姐姐还有妈妈吗,你就舍得我们为你那么伤心吗......

每次和姐姐在电话中提到你时,我和姐姐都会因为太过思念你而流泪,所以后来我们的谈话很少提到你,不是因为我们不思念你了,而是我们都不想让彼此流的泪太多......

心里说过无数次,如果可以,我一定会让自己的寿命添加到你身......

爸爸......无数声爸爸你是否听见了我的呼唤,你是否看见了我对你思念的泪水,你是否在牵挂着我们每一个人......

.............................................

事已至此,我还能说些什么呢,除了思念就只剩下思念了。。。。。。

也许我一直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自己可以不靠任何人,可是当时间过去了很久很久, 我才发现原来我想要的不是这些,而是一块可以栖身的地方,和一份家人的温暖,还有爸爸你的那份关怀 ,爸爸是一个家的支撑,我在关心妈妈的同时,常常却忘了爸爸你。

思念过世的家人篇八
《超度过世家人的亡灵》

念:那摩(南无)地藏王菩萨

《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睡梦中悉皆安乐。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象,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或于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于诸世界,见诸眷属。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以上意思是:在21天里 心中默念:"那摩地藏王菩萨" 满一万遍 会在梦中见到故去亲人目前的情况。很灵验!一试便知。

《地藏菩萨本愿经》: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

《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未来世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姊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专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持斋10天 去寺庙烧香拜佛 在佛像前读《地藏菩萨本愿经》7遍 每读完一遍 读如下回向文3遍,如此 自己的亡亲 冤亲债主即可解脱!

回向文:

(合掌)弟子XXX(自己名字)愿以此所诵《地藏经》一部之功德,回向给弟子(自己名字)XXX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祁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拔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XXX真心求忏悔。

如果是专门超度特定的人,则:回向给XXX和XXX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

读经是消业障的第一步,以后坚持在心中默念 “那摩(南无)地藏王菩萨” 名号,可使本人逢凶化吉 转变不好的命运。如果坚持每天念一千遍,念满一千天,可使本人一生平安 富足。

在读佛经的问题上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明确说明可用来读 可消业障 可用来超度亡人的。佛经不打诳语,有此经典明确说明,不必疑惑。对于佛经,一信解百惑。要知道超度一个人功德是很大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

思念过世的家人篇九
《学生亲人突然去世》

学生亲人突然去世,教师、家长如何应对?很多家长担心让孩子参与会影响孩子学业,就尽量少占用孩子的时间,较晚通知学生,个别家长甚至干脆当时不通知。如此一来,这些学生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承受丧亲之痛,承受未能与亲人见最后一面的终生遗憾。尽管多数家长和班主任会做一些安慰工作,但仍有不少学生事后变得敏感、内向、孤独,不论在学业还是人际交往方面都有一些令人担忧的变化。

这一现象的出现和中学生特殊的成长阶段有关。他们习惯了父母亲人的呵护,对亲人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因此对社会生活了解不足,缺少独立的能力。一旦亲人去世,他们外在的支撑力量会严重弱化甚至消失,内心就会产生恐慌和无助。如果此时又未能在亲人临终前见一面,积郁的哀伤之情很可能造成心理创伤。但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他们又认为自己已经成熟,必须在别人面前显得坚强,往往表现得若无其事。内外对立的强烈反差加剧了他们心理的煎熬,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较大影响,也会无形中淡化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感和对亲人的感恩之心。

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不要被学生表面的坚强所迷惑,而忽视他们内心的脆弱。要把这些看似个别实则普遍的问题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部分,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入手,恰当利用心理咨询和治疗手段,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一、和空椅子对话——倾泄情感,释放悲伤

空椅子技术是心理干预和治疗常用的一种技术。在合适的场所摆放两张椅子,来访者先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作为内心冲突情境的一方,充分表达和宣泄自我。之后,坐到另一张椅子上,扮演内心冲突情境的另一方,对刚才一方的宣泄给予自己认为的回应,并进一步引导双方进行持续对话,最终达到来访者自我整合或者自我与环境整合的目的。对于未完成事件导致的心理情结,采用空椅子技术进行合理宣泄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承受“丧亲之痛”的学生,用空椅子技术让他们充分宣泄,表达对离别亲人的伤痛之情,有助于使他们的悲伤情绪得以舒缓,心态得以及时调整。

例如,小叶的舅舅生病去世了。舅舅生前对小叶非常疼爱,甥舅感情很好,可妈妈为了不影响小叶上课,一直瞒着她,直到出殡那天上午才带她参加葬礼。

第二天上午,小叶回校—上课,看上去面色很平静,不象特别悲伤的样子,听课、写作业都很认真。我想这孩子很坚强,这事对她不会有太大影响,就没太在意。

过了两周,班级任课老师向我反映,小叶最近情况不太对劲,没有上学期学习认真,上课有些心神不宁,作业错误率很高。接下来的月考,小叶的成绩明显退步。联想到两周前的事,我意识到是自己大意了。 一天晚自习,我请小叶到办公室,就她的变化进行交流。她承认自己近期学习不够专心,成绩也不理想,并认为这些都和她舅舅的去世有关。她说舅舅是除父母以外最关心她的人,她在中考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有勇气读普高、也是因为有舅舅的鼓励和支持。以往只知道舅舅身体不太好,没想到这么突然就去了,最后的时刻自己竟然没能再见上他一面。现在不论上课还是自习,脑海里总会浮现舅舅的身影,心里憋得慌,做什么都没心思,自己知道会影响学习,但就是无法控制。说着小叶就抽泣起来。

根据具体情况,我决定采用“空椅子技术”让小叶尽情宣泄,帮她把积压的悲伤释放出来。

在小叶的对面我放了一张椅子,告诉她:“现在回到两周前,假设你在舅舅临终前赶回了家,现在对面就是舅舅,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他讲,就都讲出来吧。”

她一下哭出声来,边哭边说了许多心里话。

持续了大约十分钟,她不说了,只是哭。

我告诉她:“自己想说的都告诉舅舅了,舅舅也一定会对自己说些什么。现在坐到舅舅的椅子上,作为舅舅对小叶讲讲自己的心里话。”小叶坐了过去,强忍着没哭,学着舅舅的口气表达了对小叶生活上的关爱和学习成长方面的期望。

回到自己的位置后,她显然沉浸在对舅舅的无尽思念之中,不停地哭。

半小时后,她的情绪稳定下来,说心里舒服多了,感觉轻松了很多。

接下来围绕她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的交流非常顺利,她表示以后上课和自习不会再走神,一定抓紧时间复习,争取在下一次的考试中赶上来。

此后的小叶学习又认真起来,听课聚精会神,作业能按时完成,任课老师也给了积极的评价,接下来的期中考试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二、缅怀亲人——走出阴影,走近阳光

对于亲人的去世,有的学生情感上难以接受,不愿承认事实。还有的把亲人送给自己的礼物一直带在身边,睹物思人。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热情,心态显得压抑郁闷,如不及时疏导易导致心理疾病。

针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要和家长及时沟通,一是除非有非常特殊的原因,亲人去世前后应尽量安排孩子在场。如果没能在场,家长应模拟一个较为完整的和离去亲人告别的仪式,使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哀思和伤痛。二是在一些特别的日子祭奠逝者时,尽量让孩子参与。三是遗物之类最好由家长代为保管。此外,还要建议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及时填补孩子因为丧亲形成的情感空洞。如果这些方法都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就要考虑带孩子到专业机构做心理咨询或治疗,使孩子早日走出阴影,走近阳光。

——摘自《班主任之友》2007/10 程文秀

许多儿童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应激事件。他们曾面对痛苦的情境,譬如父母离异或某一挚爱长辈的逝去,这些都可能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困境和压力。然而,这些经历通常不会被认为是创伤,创伤是性质上完全不同的经历。创伤事件的特征包括:突发或非预期的事件;这些事件具备冲击性;死亡、生命受到威胁或肌体伤残;或强烈恐惧的主观感受、惊恐、无助感[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2000,P.463]。诸如儿童身体或性方面的虐待;目击或直接遭受家庭、社区或学校暴力;严重的交通事故及其他事故;患有危害生命的疾病,例如癌症、烧伤或器官移植;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父母、兄弟姐妹或同伴的突然死亡;以及遭受战争、恐怖活动或沦为难民。但许多心理弹性非常好的儿童即使经历过这些创伤性的事件,却没有罹患持续性的创伤障碍。儿童是否会出现心理障碍,要考虑很多影响因素,诸如发展水平、先天或习得的心理弹性以及外在的支持资源等等。

儿童对创伤事件的反应取决于其年龄和发展水平。例如,在短暂的创伤事件中,年龄较小的儿童比年龄较大的孩子更容易受其父母应对创伤的方式的影响(不论他们经历的事件有多么严重)。如果他们的父母应付得很好,大部分低龄儿童不会产生严重或长期的创伤症状(Laor,Wolmer,&Cohen,2001)。然而,相对于直到青春期才开始发作的慢性创伤,生命早期就出现的创伤具有更大的潜在力量,可能会极大地改变低龄儿童的发展轨迹。因此,在某些创伤情境中,年龄小可能是个保护因素;而在其他情境中,年龄小则可能会具有更大的风险性。

同样地,一个完全相同的应激事件在不同的儿童身上,可能因人而异产生程度迥异的影响,这取决于每个儿童先天的心理弹性、后天习得的应对机制和身体、情绪、社会支持等外在资源。即使是一个普遍被认为是创伤性的应激源(例如,目击多起凶杀或成为强奸的受害者),对某些儿童来说,所造成的创伤也明显小于另一些儿童。我们经常观察到同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经历了相同的可怕事件后,却对同一个创伤有着明显不同的反应。例如,一个案例家庭,长期处于家庭暴力之中,最后,父亲在孩子们面前射杀了他们的母亲,接着杀死了最小的儿子,然后自杀。幸存的儿童都在事发现场目睹了整个过程,然而,三个儿童有明显不同的反应。最小的是一个七岁的女孩,她有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十四岁的儿子没有明显的PTSD或抑郁症状,却有严重的攻击行为问题,需要住院治疗;而那个十二岁大的女儿只有轻微的抑郁症状,她反而专心照料和安抚她的小妹妹。由此可知,创伤体验不仅取决于儿童所遭遇的创伤事件本身,还取决于儿童对这一事件的不同的反应。

造成不同反应的部分原因是,儿童有他们理解创伤的独特方式。他们去理解这些事件与自己的关系,取得家庭或其他形式的支持,应付因这些事件而带来的心理和生理的压力,并将这些事件整合在他们更大的自我意识里。本书所描述的治疗取向提供了各种干预技术,治疗师可依儿童的个别需要而灵活运用,以使治疗过程的每个阶段都达到最佳效果,帮助儿童应付创伤事件。

本书描述的治疗模式——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疗法(Trauma-Focus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TF-CBT),是为曾受创伤的儿童而设计的,创伤的症状下一段将会提到。这个模式对没有症状的儿童可能

并不适合,特别是那些没有PTSD、抑郁或焦虑症状的儿童,他们或许不需要完全经过这个治疗模式涉及的所有治疗单元。例如,如果一个儿童几乎没有过度唤起或逃避的症状,很少焦虑,也没有与创伤经历相关的抑郁,那么他几乎没有必要在治疗中创作一个创伤叙事;这样的儿童可能在治疗的初期,透过些许的鼓励就很容易谈起他的创伤经历。这样的儿童可以从简易版的TF-CBT中获益,例如心理教育、放松训练、情感调节,或许还有一些认知治疗就可以了。对这样的儿童来说,直接讨论所发生的事并非没有帮助,只是他们可能不需要在治疗中就这方面花很长的时间。

本书也为那些在创伤性的情况下失去挚爱者而经历过创伤性悲伤的儿童,介绍了治疗的方法。当创伤症状发生在丧亲之后,儿童和在世的父母不仅要着眼于他们的创伤症状,还要应对这一事实,即这些创伤症状经常会干扰、破坏他们成功应对典型的悲伤过程的能力。上述问题处理不好,愈演愈烈,儿童们可能多年以后都无法走出悲伤的困境。本书中描述的创伤性悲伤治疗途径,用连续的方式整合了聚焦于创伤与悲伤的各治疗单元;因而,一旦创伤症状消除,儿童和父母便可进入悲伤治疗阶段。本书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创伤治疗和悲伤治疗的各个单元。除了创伤症状之外,儿童若在多个领域(详见下文)患有严重的、不同程度的功能失调,还将需要其他的干预或平衡策略。

最后,虽然有些儿童遭受了高度应激性事件,但因为有照料者和社区其他资源的支持和引导,他们能很好地调整过来;然而,不幸的是,大部分遭受创伤的儿童都会出现情绪和行为上的症状,并将延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期。

创伤症状有哪些?

本书所使用的“创伤症状”一词,是指直接与创伤经历相关的行为、认知、躯体或情绪上的问题。这些通常相当于PTSD,但也包括抑郁、焦虑或行为的其他症状,诸如自残、药物滥用、人际信任受损和情感不稳定等:有创伤症状的儿童,遭受过一个或多个创伤性事件之后,其对自我、对世界和对他人的看法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许多儿童遭遇创伤后会发生心理生物学上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会加剧和维持心理上的症状。我们将这些症状概括为几类:情绪性创伤症状、行为性创伤症状、认知性创伤症状、复杂的PTSD的和心理生物学方面的创伤性症状。很显然,这样的分类确实有些武断,因为这几个方面相互重叠且又相互作用和影响。

创伤症状的情绪方面

一般的情绪性创伤症状有恐惧、抑郁、愤怒和情绪紊乱(即,频繁的情绪变化和/或难以忍受负性情感状态)。恐惧是对可怕环境的本能的和习得性反应,儿童在有生命威胁的情境中往往本能地体验到恐惧,自主神经系统会对察觉到的危险作出反应,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神经递质,从而强化焦虑。可怕的记忆在大脑中的编码方式与非创伤性记忆的编码方式不同。有些儿童一旦暴露在创伤事件的激活线索下,就会再次产生相同的生理和心理的恐惧反应(例如:一个儿童遭受过一场有人死亡的严重车祸后,以后只要经过车祸现场,都会惊吓不已)。这种恐惧反应泛化到原本无害的人、地点、时空、场景,都能诱使儿童想起创伤事件,并造成与最初的创伤程度相同的恐惧反应(例如:这个儿童可能乘任何车都会感受到强烈的恐惧)。这段可怕记忆的侵入正是PTSD的标志。白天,儿童会有侵入性的恐惧念头;晚上,则会做噩梦。对年幼的儿童来说,这些令人害怕的梦或许并不明显地与创伤事件有关,但很可能与其他一些可怕情境有关。产生新的恐惧(除了时间接近以外,与创伤没有明显的关联)可能是低龄儿童的PTSD症状(Scheeringa,Zeanah,Myers,&Putnam,2003)。

除了具体的恐惧以外,创伤的突然性、不可预期性、恐怖性还可能引发广泛性焦虑。这会导致儿童产生普遍的不安全感和过分警觉,用以保护自己免于“下次的意外”。厄运临头的感觉(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他们的头上)会侵害儿童完成与自身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任务的能力,并促使他们以超越这个年龄所应有的成熟水平来担负责任。广泛性焦虑会导致儿童过早认同父母的角色,或促使儿童努力追求“完美”以防止未来的潜在威胁。不断警戒着未来可能的威胁恶兆,以及其他受焦虑驱使的行为都可能控制儿童。所有这些行为都妨碍了健康调适,并可能导致广泛性焦虑障碍以及其他并发症。

儿童在创伤后会有抑郁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出现,是因为突然失去对其他人和对这个世界的信任(例如:失去天真无邪的童心、信任感、信心或对未来的盼望)。许多遭受创伤的儿童体验到更具体的丧失;例如,

一个被枪击或被车撞伤的儿童,可能暂时或永久地遭受肢体功能的丧失或外表损毁。一个遭受性虐待的儿童,可能因此而“失贞”,或经历生殖器方面的其他痛苦的伤害。

„„  教导儿童认识并正确对待死亡

很多小孩在小时候便经历过生命无法延续的情形,例如:亲人的过世,

家里心爱动物的死亡,或是在路上或电视上看到的一列又长又哀戚的出殡队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要不要说明,以及如何说明?正因为合理的说明必须建立在对儿童死亡观念的深入了解之后,所以我们首先看一看儿童死亡观念的发展特点。

一、孩子对死亡的认知与心理行为反应

1.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分为三个时期

1948年,匈牙利心理学家玛利亚·耐基调查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死亡的认知

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孩子对“死亡”就好像睡觉或去很遥远的地方一样,所以认为一天当中可能会有多次体验死亡的感觉,如爸爸去上班了,妈妈不在了。死去者只不过是暂时地离开,并没有完全消失。死去就如同睡觉一样,是生命的中断而不是结束。死去的人可以再回转过来,这之间并无任何的矛盾可言。一般的情况下,此时期的儿童几乎将死亡看做是生存的一部分,你死掉一会儿,又醒来一会儿,接着又会死掉一会儿。

第二个阶段大约是在5~9岁阶段,这阶段的孩子已经知道、了解死亡的真正意义,

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这是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尤其是自己的身上的事情。他们关心的是别人的死亡,他到哪里去了?他还能变成什么?他为什么要死?而且因为别人的死亡,他们会心生恐惧和不安,尤其是在亲人死亡之后。

第三阶段是在9~12岁阶段,这时期的孩子已经知道死亡是人一生都不可避免的,

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其中自然包括自己有一天也会死亡的事实。他们已经开始不再把死亡看成是一种外在力量,而看成是一种生命固有的必然现象。人都会慢慢变老、生病最后走向死亡。研究表明,对于一些孩子而言,死亡与黑暗联系在一起,从而具有了某种神秘的色彩。这时的孩子也开始主动地去避免死亡,例如,有病时会主动吃药,甚至能忍痛要求打针,配合父母主动治疗,也会尽自己所能,尽量避免来自生存环境中能意识到的危险。由于孩子已经或多或少了解死亡的意义,所以遇到孩子询问与死亡相关的事情时,父母不需要隐讳而不敢言。此阶段的问题是父母如何在不伤害孩子的情形下,去向孩子传述死亡的事实。

2.孩子对死亡的反应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死亡可以说是最残酷的伤害和打击,大人应了解孩子的心

理反应情绪,并适时给予适度的精神支持,以下将提供几种孩子在面对死亡时可能产生的几种反应:

(1)生理及情绪上的困扰。孩子会因为焦虑而产生喘不过气来、呼吸急促、整日

昏睡、头痛或胃口不好的状况,晚上还会出现做噩梦、失眠等不安现象。

(2)对死亡情形的焦虑。孩子深信他所见的死者临死时的症状,因此而忧心忡忡。

(3)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孩子会苦恼从此再也没有人会关心他、照顾他、疼爱他

了。

(4)取代。是指孩子很快就会转移情感需求,希望他人能成为死者的替代品。

思念过世的家人篇十
《母亲去世二十周年祭》

母亲去世二十周年祭

母亲姓胡,字讳居芬,距离我们家5里的胡圩村人。外高祖讳麟祥,武举人,外曾祖讳霞文,远近闻名的乡绅,外祖讳云昌。外祖家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兼营酿酒生意,家资比较殷实。母亲1934年出生,上有两位哥哥,下有一个弟弟,是家中唯一的女儿,24岁嫁入我们家,1993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岁。

母亲的命运是坎坷的,辛劳愁苦的时候多,幸福欢乐的时候少。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世事巨变,外曾祖和外祖父被送到白湖劳改,外曾祖客死那里,外祖父后来虽然回到家里,但已疾病缠身,不久离世。外祖母脚小无力从事农业劳动,后又卧病在床,大舅、二舅分家另住,各人围着自己的小家庭转,无暇顾及外祖母她们娘儿仨个,我的母亲勇敢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要从事农业劳动,要照顾卧病的外祖母,还要照管年幼的小舅,艰难地支撑着。

嫁入我们家后,命运没有多少改变,因为我们家在曾祖父的时候拥有一二百亩土地,土地改革的时候,家庭成分被定性为地主,“地主”这顶帽子影响着几代人的命运。母亲嫁过来的时候,土地没了,财产充公了,房屋也被充公当作大队部,经历了几次搬家,就是找邻居家的房子临时居住,居无定所,后来才分给两间小偏屋,一家两代四口在里面遮风挡雨,再后来一家六七口人也只好挤在这两间小偏屋里,直到八十年代。在外面,因为成分高,政治上抬不起头,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时常遭人冷眼或欺凌。记得我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高年级学生可以评“红卫兵”,低年级的可以评“红小兵”,除了我,班里其他同学都评为“红小兵”,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留下伤心的泪水。在家里,父亲脾气暴躁,关键是政治处境艰难,家庭经济困难,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之怒,母亲就成了他发泄的对象,有时甚至拳脚相加。母亲真是外面受气,家里受苦,而母亲又性格内向,常常生闷气,有时躲在某个角落独自流泪。那时农村靠挣工分吃饭,我们家里上有年迈的祖母,下有我们兄妹四个,全靠父母挣工分养活。父母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分的粮食少,还要挤出一部分钱来补偿给工分多的人家,本来就拮据的家庭这些钱从何而来?常常是一年缺半年粮,只好东挪西借勉强度日,生活的艰难使父母备受煎熬。

时代的车轮进入了八十年代,一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长期压得喘不过气的“地主”帽子摘掉了,政治清明了,我于1983年考取了大学,母亲很高兴,我去学校看分数回来,她高兴对我说:“昨天,我听院子里的梧桐树上有喜鹊叫,我就知道你考上了,喜鹊在报喜呢!”父亲通过自学,学会给人看病,以前都是义务行医,现在政策允许了,先是个人开诊所,后到乡卫生院上班,家庭的经济状况改变了,不用为生活发愁了,我和二弟也先后成亲,这些都都给母亲带来了很大快乐,这几年可以说是母亲最幸福的日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6年,年已18岁的三弟因在学校与同学闹纠纷被老师批评转不过弯来服毒身亡,老年丧子情何以堪。后来,家庭人口多了,家庭关系也复杂了,加上父亲不善于调解、处理家庭关系,常常因为经济或其他琐屑发生矛盾甚至争吵,母亲经常生闷气,以致1992年被查出患了食管癌,虽经多方治疗,但病情不断恶化,于1993年农历6月19日去世。母亲离我而去已经二十年了,然言犹在耳,梦中常见母亲的面容,常常情不能自禁。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记忆中,每天早晨母亲要早早地起来与祖母一起磨面,磨够一天吃的之后就到田里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劳动的间歇割一篮子草,为的是多挣两个工分。祖母活着的时候可以在家里做饭,母亲就在收工后同小伙子、大

姑娘们一起加班,直到很晚才回家吃饭,晚上还要在油灯底下做针线,保证一家人有衣穿,有鞋穿。母亲很要强、能干,经常告诫我们,谁有都不如自己有,苦点累点不怕,要让你们吃的如人,穿的如人。母亲养猪、养羊、养鸡鸭等,卖头猪可以还欠的工分钱,卖头羊可以给大人孩子添件衣服,卖鸡蛋、鸭蛋可以买油盐,家庭副业较好地贴补了家庭生活。有两年,公社供销社收洋槐树叶子,母亲和父亲一起晚饭后到离家几里路的河岸边去捋洋槐树叶子,我常常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回来的,第二天要晒干、捡净去卖,能卖个三、五块钱,就可以给我们买双凉鞋或背心了。祖母去世后,母亲更辛苦了,要正常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还要操持家务,中午收工后别人可以歇息,母亲还要做饭、洗衣,喂猪、喂羊,该出工了又同大伙一起下田劳动,时刻得不到歇息。特别是1975年祖母患半身不遂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母亲要忙田里的,要忙一家老小吃穿,还要照料祖母,夏天晚上常常是母亲把家务忙完了,邻居已经睡醒一觉了。晚年虽然不要干田里活了,但仍要操持家务,更为繁重的是要带三四个孙子,三四个孙子之间上下仅一岁悬殊,母亲常常是怀里抱着,车里推着,一时这个哭了,一时那个尿了,忙得不亦乐乎。母亲哪一刻清闲过呢!

母亲善于持家,关爱家人。家庭生活拮据,一年要缺半年粮,但由于母亲善于持家,也能勉强度日,没有出现断顿的现象。家里有一片菜园,父亲把它经营得很好,各种蔬菜都有,母亲每年还在家前园后,沟边路旁种植南瓜、冬瓜、葫芦等。贴补了粮食不足,改善了生活,吃不完拿去卖换点油盐钱。母亲非常节俭,每次蒸馍,拾馍时笼布上会粘些馍皮,母亲总是一点点揭掉放到嘴里吃掉,她时常告诉我们吃了不疼,糟蹋了疼,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浪费。母亲孝敬老人,祖母卧病在床也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家中细粮很少,平时吃的都是红薯面馍,玉米面馍都十分少见,母亲每次蒸馍都给祖母单单蒸些白面馍,弟弟妹妹有时眼馋,母亲也不给他们吃,告诫我们说奶奶病了,给奶奶吃,家里不是没有吗?等以后有了再吃。每天给奶奶端汤端药,换洗衣服,再苦再累也要给奶奶擦洗身子,服侍周到备至,从无怨言。当时父亲身体单薄,还要在生产队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母亲在生活上照顾他,家务活尽量自己多干,家人吃红薯面馍,母亲有时给他做玉米面馍吃,并告诫我们父亲是家庭支柱,身体不是太好,又要干重活,需要照顾。大弟从小身体比较瘦弱,母亲在各方面都给予了照顾。

母亲为人善良,乐于帮助他人。村里一户杨姓人家,老奶奶年迈,儿子是个瘸子,走路靠双拐,儿媳妇弱智,一家人生活很困难,母亲经常帮助他家,看到他家娘儿俩抬水吃,母亲就让我去帮他们抬。那时候,农村很少买衣服穿,都是自己做衣服,但许多妇女不会裁剪,母亲裁剪技术不错,乡邻们经常找母亲裁衣服,母亲热情帮助,从不厌烦。后来父亲开诊所替人看病,母亲总是给病人提供必要的帮助,有的从几十里以外的地方赶来,中午赶不回去了,母亲就热情留他们在家吃饭,有的人不好意思,母亲就说:“不要客气,没有什么好的吃,俺家吃什么你就跟着吃。”有讨饭的的上门,母亲一定给予帮助,并教育我们说,谁不到了难处谁要饭,特别是有年纪的人更应该帮助。母亲对子女要求严格,从不溺爱,教育我们正直为人,积极上进。母亲常说,别人的东西再好是人家的,我们不能拿。我的一位本家婶娘是个秃子,平时出门头上总是顶着毛巾,一次几个小伙伴窜上窜下想扯掉她头上的毛巾,让她出丑,我也参与其中,母亲知道了非常生气,给了我两个耳刮子,严肃教育我做人要有礼貌,懂得尊重他人。我们兄妹几个都能诚实为人,勤奋敬业,与家庭熏陶有着重要关系。

往事历历,仿佛就在昨天。家乡老屋犹在,门前没了望儿的人,哀哉!痛哉!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思念过世的家人》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思念过世的家人”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思念过世的家人"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5992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