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把妈妈比喻成什么

把妈妈比喻成什么

2016-01-21 10:09:4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把妈妈比喻成什么篇一《妈妈的爱》 ...

把妈妈比喻成什么篇一
《妈妈的爱》

把妈妈比喻成什么篇二
中考阅读——回家去问妈妈》

辽宁大连卷--《回家去问妈妈》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罗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 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 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的记忆。 (选文有删改)  20.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感悟答出两点即可)(4分)事件: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2分)感悟:①我们极其在意世人

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②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③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流。  2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4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 (把"母亲"比喻成"老艺人'',把"我们"比喻成"精品'')(1分),生动形象地(1分)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1分)。  22.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的含义?(3分)")曾经呵护我们的母亲已经落伍了(母亲只能在我们童年时给我们以呵护)(1分),不能再给我们新的启迪和支持(1分),这是我们对母亲的浅薄认识(这是我 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价值的原因)(1分)。  2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本段起过渡作用(1分),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1分);紧扣文题(1分),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1分)。  24.读了本文后,请你联想一次"问"的经历,写出独特的感悟。(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要求:能联想"问"(沟通、交流)的经历,写出自己的感悟,有真情实感,表达流畅。 

把妈妈比喻成什么篇三
《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

【教学要求】

1、复习“热、凉”等8个会写的字, “湿、裳”等9个会读的生字,包括一个多音字,积累课本词语。

2、回顾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母爱、体会母爱、感悟亲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的课件

【课时安排】

10分钟

世间的爱有很多种 (爸爸妈妈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同学之间的友爱、爱劳动、爱祖国„„)在这么多的爱中,有一种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那就是妈妈的爱。今天,让我们走进爱的话题,学习第二单元第一课《妈妈的爱》,

一、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感情基调

同学们,《妈妈的爱》这篇文章,是一首诗歌,语言优美,课文共五个小节,选取了五件有代表性的事例,在很热很热的夜晚妈妈为我扇扇子;在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为我送伞;我发烧时,妈妈抱我去医院;我打破了暖瓶,妈妈教育我不说谎;我用“最”造句,妈妈教育我爱祖国。在诗中把妈妈的爱比作清凉的风、遮雨的伞、滴落的泪、责备的目光、亲切的教诲。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读时,要突出重音的表达,表现诗歌押韵的特点。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PPT

1)文章第( )小节写在很热很热的夜晚妈妈为我扇扇子。“很热很热”和“ ”形成对比,写出了妈妈的无私和伟大。

2)诗歌第几( )( )小节,体现了妈妈对“我”思想和成长的关怀与帮助。把妈妈的比作( )、( )。 先出题目,再点击答案,

答案:1)一、清凉,

2)四、五、责备的目光、亲切的教诲

二、句子复习

这首诗歌,作者用了很多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妈妈那伟大和无私的爱,现在老师挑出了其中一个小节,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老师的感受。 PPT(打出课文句子即可)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今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1)我们再来读读这小节,这个小节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在很热很热的晚上,妈妈不睡觉,给我扇扇子,汗水浸湿她的衣裳。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幅画面,尽管天气炎热,她不顾自己,一心想着自己的孩子,所以汗水湿透了妈妈的衣裳。“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抓住“很热很热”、“湿透”与“清凉”形成对比,感受妈妈的

爱。这就是运用比喻手法的好处,知道是把“妈妈的爱”比喻成了“清凉的风”。)

2)动笔画出诗歌中的比喻句。填空完成:课文把“妈妈的爱”比喻成了( )。

3)自由练习用亲切、柔和的语气朗读这些比喻句。

四、词语复习

1)出示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见课后词语表)

PPT

衣裳、遮雨、说谎、批评、清凉 着急 责备 亲切 教诲 滴落 亲爱的同学们,这些词语意思,你都理解了吗?“责备”是什么意思?“教诲”是什么意思?

让我们看看课文中带有“责备”这个词语的句子。

PPT“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通过读句子,我们就知道“责备”就是“批评指正”的意思。

2)同学们,结合句子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是理解词语意思的好办法。 下面请同学们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清凉:近义词:凉爽 反义词:闷热

批评:近义词:责备 反义词:表扬

责备:近义词:责怪 反义词:安慰

3)看到了这首诗歌中出现的固定搭配,我们来做一道关于固定搭配的题,请你也试着连一连。

凉爽的 家

遮雨的 泪

明亮的 伞

温暖的 教诲

亲切的 光

滴落的 风

这首诗歌还有一些生字需要我们掌握,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看你记住了多少?

五、 生字复习

1)会写字

PPT

热 凉 校 抱 摸 批 评 责

2)会读字

扇:shàn 多音字 扇风shān fēng 动词时读一声、扇子shàn zi 名词是读一声。窗户下面羽毛翘

湿:shī 湿透、湿润

裳:shang 衣裳 观察字形、理解字义,衣字底,新部首

遮:zhē 遮挡

烫: tàng 滚烫 观察字形、理解字义

谎:huǎng 谎言 熟字加偏旁(慌忙、荒凉)

诲: huì 教诲 海洋 后悔

批: pī 批评、熟字加偏旁

责:zé 责备 富贵

同学们,我们平时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最容易出错的是哪些呢?老师友情提示:(PPT)

凉:两点水 净、冰、冷、冻

校、抱、摸、批、评都是提手旁,均为形声字。

“热”九根手指,五个点点,强调右上是“丸”不是“九”。“ 聪明的同学们,记住了吗?那老师考考大家了。

1、“摸”字有几笔( )

2、看拼音写汉字

qīng liáng xué xiào pī píng zé bèi

( ) ( ) ( ) ( )

这篇课文写的很优美,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课文吧。

六、 背诵诗歌。

提示:背诵本课,可以按照“清凉的风、遮雨的伞、滴落的泪、责备的目光、亲切的教诲”来背诵。

下面请同学们按原文内容试着填一填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 ),

我从( )醒来,

妈妈正给我( )着( ),

( )却( )透了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 )。

把妈妈比喻成什么篇四
中考分类阅读回家去问妈妈及答案》

中考分类阅读回家去问妈妈及答案

(二)阅读《回家去问妈妈》,完成20-24题。(22分)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 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 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 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 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罗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 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 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 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 颦一笑的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的记忆。

(选文有删改)

20.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感悟答出两点即可)(4分)

21.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3分)

2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2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4.读了本文后,请你联想一次“问”的经历,写出独特的感悟。(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

答案:

20.(4分)事件: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2分)感悟:①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②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③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

流。(2分,答出两点即可)

21.(3分)曾经呵护我们的母亲已经落伍了(母亲只能在我们童年时给我们以呵护)(1分),不能再给我们新的启迪和支持(1分),这是我们对母亲的浅薄认识(这是我 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价值的原因)(1分)。

22..(4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 (把“母亲”比喻成“老艺人’’,把“我们”比喻成“精品’’)(1分),生动形象地(1分)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1分)。

23.(4分)本段起过渡作用(1分),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1分);紧扣 文题(1分),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1分)。

24.(7分)要求:能联想“问”(沟通、交流)的经历,写出自己的感悟,有真情实感, 表达流畅。

把妈妈比喻成什么篇五
《妈妈的爱课件

把妈妈比喻成什么篇六
《中班语言-我妈妈》

中班语言活动:我妈妈

环翠区机关幼儿园 张婷婷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理解图片中所表达的内容,并能大胆的表达,表现。

2、进一步引发对妈妈的关注、培养其爱自己的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PPT《我妈妈》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本书,(出示故事封面)认识吗?(我妈妈)是呀,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我妈妈》。看到名字我们就知道这本书讲的是谁的事情呀?咦,看看图上的妈妈在干什么?妈妈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你觉得会做鬼脸(小狗逗你笑)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的故事吧。 二、结合课件,阅读、理解绘本

(一)、快速阅读1,2,3,引导幼儿理解画面内容,回忆并大胆讲述妈妈的本领。

1、呈现三种妈妈的本领,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妈妈棒在哪儿?

“这是我的妈妈,她真的很棒。仔细看哪,妈妈都有哪些本领?„„我妈妈是个手艺很好的大厨师,她会弹琴唱歌,舞姿也很优美!好,看明白了吗?谁来说说看妈妈有哪些本领?”

(1)提问: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妈妈有什么本领呀?例如:做饭在第几页?

为什么是大厨师?从哪里看出来的啊?大厨师妈妈在干什么?妈妈做了哪些蛋糕?(桃子样、爱心样、除了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呢?不同的颜色表示蛋糕的味道也不同;草莓味、橘子味)

小结:哇!她会做各种各样的蛋糕,妈妈真是个手艺独特的大厨师。除了会做饭,妈妈还有什么本领?

(2)图2:妈妈又在干什么呢?你妈妈会弹琴吗?在第几页?他会弹琴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唱过歌给你听吗?唱的什么歌呢?请你来学一学好嘛? (摇篮曲 : 妈妈什么时候唱摇篮曲给你听?)

(3)图4:妈妈又在展示什么本领?跳的什么舞?你从哪里看出来是芭蕾舞?

师:芭蕾舞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跳成的,妈妈肯定是从很小很小的时就开始练,天天练,坚持练习,才能跳的像妈妈那样美丽。

2、看到这里,你觉得这个妈妈怎么样?是呀!妈妈会做好吃的蛋糕,会唱歌,会跳舞,妈妈的本领可真大呀!这个妈妈啊有更棒的本领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结合自身经验尝试说说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1、根据绘本画面想象并说明“为什么妈妈被比作蝴蝶、沙发”

欣赏蝴蝶图片5:咦!妈妈呢?变成了什么?在仔细看看?你从哪里看出来这是妈妈?除了从脸上可以看出是妈妈,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脸、翅膀和花衣服一样,请两个幼儿)蝴蝶翅膀和妈妈衣服一样吗?我们翻回封面看一下。为什么要把妈妈比作蝴蝶呢?

小结:原来把妈妈比作蝴蝶是想说妈妈跟蝴蝶一样美,你的妈妈什么时候像蝴蝶一样美丽?

欣赏沙发图片6:咦!妈妈怎么变成一个沙发呢?(沙发)那把妈妈比作沙发是想说妈妈什么好呢?坐在沙发上有什么感觉?(软软的,香香的,很舒服),那坐在妈妈身上吗?会是什么感觉呢?(软软的,很舒服)到老师这来坐坐,把你的感觉大声地告诉大家。

小结:坐在妈妈身上跟坐在沙发上一样软软的,香香的,很舒服,那么温暖,诶,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2、讨论:妈妈生气得像狮子的时候爱不爱宝宝。

欣赏狮子图片7:咦!妈妈呢?为什么妈妈会变成一只狮子呢?那妈妈什么时候像狮子一样凶猛?(生气、批评我的时候)她为什么会生气呢?你做了什么事情让他生气了?她爱不爱你?

小结:是的,妈妈批评你是帮助你更好地成长,所以妈妈是爱你的!那妈妈变成狮子小朋友还爱妈妈吗?

欣赏猫咪图片8:妈妈怎么会变成一只小猫咪呢?小猫咪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妈妈像小猫咪一样?你觉得这时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呢?(温柔)什么时候的妈妈很温柔?

小结:妈妈是我们最熟悉最亲密的人, 妈妈给我们很多很多的关怀给了我们很多很多的爱。

(三)、整体讲述故事

三、用绘本最后页“与妈妈拥抱”的画面,结束活动。

1、请小朋友猜猜结尾会怎样?

师:看看妈妈在跟宝宝干什么?妈妈抱宝宝,宝宝抱妈妈,他们在拥抱,谁愿意拥抱一下?拥抱是什么感觉?欣赏最后一个画面:妈妈和宝宝紧紧拥抱在了一起,猜猜妈妈会对宝宝说一句什么悄悄话?

2、教师把故事讲完。理解并说说“永远”爱你的意思

师:妈妈抱着宝宝,和宝宝说了一句悄悄话,想听这句悄悄话吗?“宝宝,妈妈爱你,妈妈永远爱你!”妈妈说什么?什么叫永远爱你?

3、幼儿说说想对妈妈说的悄悄话,并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

师:你们有什么悄悄话要对妈妈说?有一句话其实很简单,跟妈妈刚才说的一样,怎么说?妈妈,我爱你,我永远爱你,这句话回家在妈妈耳朵旁边说一说,好吗?

4、活动结束。

宝贝们,跟后面的老师妈妈们再见~

活动反思:三八节,我班开展了“妈妈,我爱您”主题活动。此次活动是结合绘本《我妈妈》,从而延伸出孩子对妈妈的爱,对妈妈爱的感恩,从而知道体贴、关心妈妈,进而培养孩子们尊敬长辈,关心长辈的良好品质。

此次活动我分成三个部分来开展:导入部分,我直接出示图书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上的题目“我妈妈”,引出故事,让孩子仔细观察图片,猜想封面上的做鬼脸的妈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激起幼儿孩子的阅读兴趣;二是阅读,

理解故事内容。我首先采用的是快速阅读的方式,让幼儿通过回忆图片的内容,页码,从而达到理解故事内容的目的,然后逐页分析,通过提问,追问,帮助幼儿理解为什么把妈妈比喻成蝴蝶,沙发,妈妈什么时候像狮子一样,什么时候又像小猫一样温柔,体贴。第三个环节是让孩子们猜想故事的结尾,了解妈妈对宝宝的爱,激发幼儿勇敢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妈妈,我永远爱你”。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了三月八日是妇女节,要关心,体贴自己的妈妈,并尊敬和孝顺长辈,在得到别人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关爱爱自己的人。正如一个家长在活动感受中写到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在家里全家上下都宠着,爱着他们,他们无处不享受着温暖和幸福,长此下去,他们会不会感到被爱是理所当然的,而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爱和关心爱自己的人呢?我们开展这个活动就为孩子和家长有了很好的沟通平台,增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情,让孩子们在爱和被爱的氛围里茁壮成长。

把妈妈比喻成什么篇七
《母亲河》

《母亲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简要介绍母亲河黄河的基本概况,阐述黄河作为母亲河的缘由(即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及黄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母亲河的现状及如何让母亲河奔腾不息(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课时主要介绍我国“母亲河”——黄河的概况,主要介绍了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地位、上中下游分段及各段的自然景观、对我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开发治理现状及面临的生态危机。

二、课程标准

2—4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2—5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知道黄河的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景观特征;了解黄河对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影响;了解黄河目前的开发利用现状及面临的生态危机。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了解黄河的发源地、上中下游分段及各段的自然景观;运用地图说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及对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影响;运用相关资料了解黄河的利用现状及面临的生态危机;培养良好的读图和用图习惯,养成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诵、音乐等方式创设情境,感受“母亲河”的情怀,增进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利用地图建立起黄河流域的整体感;感受和理解母亲河对中华民族的巨大影响以及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等重要价值;培养合作学习的态度,在对黄河流域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的探究中,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黄河概况和开发利用。

难点:对黄河的现状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树立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五、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当引导、积极拓展。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黄河颂视频、黄河流域的相关地图。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黄河颂》,创设课堂学习的最佳情境。

(以播放视频形式导入,以文艺作品形式让学生首先熏陶到黄河的独特魅力,创设轻松学习氛围,以此作为导课起能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教师:黄河以她的壮观与宏伟气魄感染了 一代又一代人民,她以她的独特魅力影响着全天下的炎黄子孙,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 【提问】:人们常常把黄河比喻成什么呢?(摇篮、母亲等) 【提问】为什么称黄河为我们的母亲河?

【过渡】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也用智慧与最真挚的情感甚至生命,谱写了赞美与保卫母亲河的诗篇和乐章。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琼州词》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李白《登鹳雀楼》

(学生追溯黄河的历史,分析黄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积极影响。) 第一篇:赞美黄河

黄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早在远古时代,黄河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以及宜人的气候,孕育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所以说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被人们称为母亲河!

展示ppt: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

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

洛阳: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走近母亲河,看看她的真实风貌。

第二篇 概况篇

黄河——世界第五大长河

中国第二长河

中国北部大河

1.请画出黄河的干流?

2.黄河流域流经哪几个省、自治区?

3.黄河流域主要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4.黄河流域有哪几种地形?

生结合探究单,自主学习有关黄河的概况。

师生互动,反馈探究结果。

师:关于黄河的诗句还有很多,其中李白有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黄河之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

生:不是

师:请同学们结合书本地图找出黄河的源头和入海口。

生:黄河的源头在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入渤海。

师:黄河的干流自西向东流,和我们中国汉字中的哪个字形状比较接近呢?

生:几字

师:对,黄河呈现了一个大大的几字型。请同学们用笔描出黄河的干流。

师:那黄河全长多少?是我国的第几长河?

生:5400多千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师:黄河依次流经的省区有哪些?

生:

师:黄河可分为三个河段,请同学们找出黄河的分段点。以及支流。

生:内蒙古的河口,桃花峪。黄河可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

师:黄河流经的地形分别是什么?

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承转):了解了黄河的基本概况后,我们再让各组推荐一名学生介绍情况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下面,有请小组的同学给我们介绍他们探寻黄河的情况(每组时间不超过3分钟) 第三篇 风情篇

Ppt出示,黄河沿岸的独特风情照片,每小组负责人向学生阐述,老师适当解释,补充。 龙羊峡大坝

塞上江南

壶口瀑布

地上悬河

黄河入海口

(过渡)黄河是一条母亲河,但同时也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尤其是在下游地区。历史上黄河下游频繁的溃决泛滥和改道曾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无尽的苦难。

第四篇 忧患篇

资料: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每年都会生产差不多16亿吨泥沙,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其中有12亿吨流入大海,剩下4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10余米的“悬河”。

资料:自有文献记载以来,黄河决口泛滥和改道相当频繁。据 1959 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统计,历史时期见于记载的黄河决口泛滥总计有 1500 余次,平均每3年就达2次,较大的改道有 26 次。在这 26 次较大的改道中,又有 6 次影响巨大的改道,所涉及的地区有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

3、大河“枯水”之虑

资料显示:从 1972 年到 1998 年的 27 年中,有 21 个年份黄河下游出现断流。 1997 年黄河断流 226 天,断流河段 704 公里。而据测算,到 2010 年,黄河流域缺水将达 40 亿立方米, 2030 年将达 110 亿立方米。挽救母亲河也挽救自己,古老黄河水,流淌数千年,今天却面临成为内陆河的命运„„

出示PPT污染图片

所以治理黄河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治理黄河关键在于什么?对此,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第四篇 治理篇 治黄关键:治理泥沙

上、中游植树造林

(提问)我们把黄河亲切地称为母亲河,看着母亲遭受这些灾难,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无动于衷。我们发出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请大家思考讨论:我们学生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治理黄河,拯救黄河?

1、认识、宣传保护黄河的意义

2、树立忧患意识,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3、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尊重自然,珍爱环境,爱护地球,这与拯救黄河是一脉相承的。 1不乱抛果皮、纸屑、废电池等。2不乱砍树木,主动参与植树种草活动,爱护身边的每一寸绿色。3不向河中倾倒垃圾或有毒液体。4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白色塑料袋等。6不吃烧烤,让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7不使用含磷的洗衣粉、洗涤剂等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千百年来,滔滔黄河水 ,总是凝聚着中华民族13亿炎黄子孙的一片深情。我们期待赤地变青山,黄河流碧水,期待母亲河早日重焕光彩。

九,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学生应该是课堂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形式。本节课教师采用的课堂评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为鼓励式评价,二是判断式评价。鼓励式评价采用小组竞赛方式,不管回答是否正确、全面、标准,只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都应该鼓励。这种评价方式对激发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作用是明显的。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应该注意每一个细节,做到心中真正有学生?

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可能会千姿百态,有的可能完全不在教师的预料之中。面对这样的问题,怎么进行判断式评价?我认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评,也可以是教师评价,但不管用哪种方式,教师自己应有一个基本的评价意见。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奇奇怪怪的问题,如何进行评价?怎样评价才是有效的?这需要教师进行不懈的实践与探索。

板书设计:

一、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

二、黄河概况和沿岸风情

三、黄河忧患和治理

把妈妈比喻成什么篇八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8—10题。(共10分)

看自行车的女人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竟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

⑨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竟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⑩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⑾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

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作者:梁晓声。有删改)

8.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4分)

9.品读第③段和第⑥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

第③段:

第⑥段:

10.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儿什么?(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11分)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

“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罗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的记忆。 (选文有删改)

1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感悟答出两点即可)(3分)

1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1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4.读了本文后,请你联想一次“问”的经历,写出独特的感悟。(2分)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8.(4分)答:

9.(4分)第③段:

第⑥段:

10.(2分)

11.(3分)

12.(3分)

13.(3分)

14.(2分)

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参考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共21分)

(一)8.①她被胖女人冤枉,被抢走了装钱的书包。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④她等候忘了取车的摄影师,并帮他保管拎兜。(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4分)

9.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1分)“旧迷彩服”“老式旧布鞋”“脚面晒得很黑”写出了她衣服的廉价、穿着的过时、工作的辛苦。(1分)或: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1分)“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写出了她当时的处境和内心的惊恐。(意思对即可。1分)

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1分)“追”“回头看看”“慢慢走回”“捡起” “瞧”“抵”“哭”写出了她被抢后的为难、无助与伤心。(意思对即可。1分) (共4分。若答细节描写,分析合理,可酌情给分)

10.①看自行车的女人的遭遇令“我”同情,她对“我”的体谅、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令“我”感动。②看自行车的女人是社会中弱者的代表,为她写点什么是为了呼吁人们尊重他们,平等对待他们。(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二)11.(共3分)事件: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1分)感悟:①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②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③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流。(写出其中两点得2分)

12.(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把“母亲”比喻成“老艺人’’,把“我们”比喻成“精品”)(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1分)。

13.(3分)本段起过渡作用,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1分);紧扣文题(1分),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1分)。

14.(2分)要求:能联想“问”(沟通、交流)的经历,写出自己的感悟,有真情实感,表达流畅。

把妈妈比喻成什么篇九
《母爱》

《母爱》从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妈妈就在我的身边呵护我,照顾我,而我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天下有哪一个母亲不是这样爱自己的子女呢,“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入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首儿歌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我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母爱,因为我从来没有真正的尝试过,我也不懂得什么是情,母爱是一种情吗?是的,这是一种亲情。 十个月的孕育,这要消耗母亲多少精力,母亲却默默的承受着,十多年的养育,又要消耗母亲多少心血,母亲却无怨无悔。她们这样默默的奉献着,为了谁?都是为了我们,为了我们长大能成为祖国的栋梁,我们长大后能够幸福,就是母亲最大的幸福。有些人甚至连自己母亲的生日都不知道,只顾着在自己生日的时候,让母亲买这个买那个,母亲的钱是哪来的,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用汗水换来的,而在母亲生日的时候,却像平常一样平淡的过去了,没有一个人记得,没有一个人提起,没有人说一声:“生日快乐。”更没有人说一声:“妈妈,生日快乐。”我们应该孝顺我们的母亲,孝顺母亲不需要惊天动地,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擦一次脸,梳一次头……这种平凡的小事也是孝顺。 人生在世什么最宝贵?母爱。每一个伟人的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感谢上苍,我们不是伟人,却同样拥有伟大的母爱。远方归来,母亲总是迎到门口漾开一脸感激,她把子女的归来看成上苍难得的恩赐。母亲一生的谦虚超越一切恩怨,她们塑造着人世间绝对的良心。人们总爱宣扬母爱的伟大。比喻时,也总愿意比喻成气壮山河的事物,很少有人把母爱比喻成水,觉得这太过平淡。殊不知,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平平淡淡才是真。“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淡淡中渗透着严厉的气息,这就是母亲给我的爱。 渐渐的,我发现母亲老了,脸上出现了一条条像刀割一样深的皱纹,头发也有些苍白了,看到了这些,我的鼻子一酸,这是无情的岁月残留下来的痕迹,在母亲的有生之年,好好孝顺你的母亲吧!


把妈妈比喻成什么相关热词搜索:妈妈比喻成什么 老师像妈妈是比喻句吗 比喻妈妈的句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把妈妈比喻成什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把妈妈比喻成什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5933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