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鹧鸪天 桂花辛弃疾

鹧鸪天 桂花辛弃疾

2016-01-15 11:10:5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鹧鸪天 桂花辛弃疾篇一《鹧鸪天。桂花》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鹧鸪天 桂花辛弃疾》,供大家学习参考。

鹧鸪天 桂花辛弃疾篇一
《鹧鸪天。桂花》

鹧鸪天 桂花辛弃疾篇二
《鹧鸪天桂花》

鹧鸪天 桂花辛弃疾篇三
《鹧鸪天 桂花》

鹧鸪天 桂花辛弃疾篇四
《鹧鸪天桂花 教案教师版》

课文: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

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

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鹧鸪天 桂花》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词意,把握桂花形象。

2 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

3 鉴赏词作的表现手法。

4了解诗歌中有关花这一意象的内涵

教学重点:理解词意,把握桂花形象 分析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作者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

一、导入

歌曲《桂花香》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

千百年来咏叹桂花的诗人多不胜数,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国的文化瑰宝中又开出了一支桂花文化。

二、领略 桂花文化 1、在小组内诵读自己所收集的有关桂花这一意象的诗词,并对这首诗所寄托的情感作简单的赏析。

2、总结桂花文化 别样桂花别样情

不同作家笔下的桂花形象都不相同,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细致描摹桂花的时候,寄托自己的感情。我们已无法说清楚到底是这片桂花撩动了诗人的情思,还是诗人的情思恰好寄托在了这棵桂花树上,总之花与情已经完美地结合了。那么李清照笔下的桂花又是怎么样的呢?

三、学习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1、介绍李清照

古代第一才女,乱世之美神

沈去矜曾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重点突出李清照的前后两期作品的风格

2、朗诵全词,思考:词中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分别找出对应的语句。

描写和议论

哪些是描写?哪些是议论?)

描写句: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议论句:⑴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⑵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⑶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3、自己朗读,思考:词中的桂花具有怎样的特点?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特点:

光泽:暗淡

色彩:淡黄、轻黄

体性:温雅柔和 (外貌不扬而内秀丰富,品格高洁) 生长的地方:偏远

味道:香浓

4、赏析文章的议论

第一层议论: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这一句当中那个词用得最好?

第二层议论: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第三层议论: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合作探究:

古人咏物,往往托物言志或者托物抒情。李清照借“桂花”表现了怎样的情志?

1、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

2、桂花的品格和处境就是作者的品格和处境。她对这种品格的自珍和自信,就是对自己的人格志趣的自珍和自信。

6、咏物诗、词的鉴赏思路:

主要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其他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等。

四、拓展:徜徉于一片花海的李清照

• 在小组内诵读自己所收集的有关李清照有关“花”这一意象的诗词,并对这首

诗所寄托的情感作简单的赏析。(做好笔记)

鹧鸪天 桂花辛弃疾篇五
《鹧鸪天 桂花》

鹧鸪天 桂花辛弃疾篇六
《鹧鸪天 桂花》

鹧鸪天 桂花辛弃疾篇七
《鹧鸪天桂花》

鹧鸪天 桂花辛弃疾篇八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

鹧鸪天 桂花辛弃疾篇九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

相关热词搜索:鹧鸪天辛弃疾 鹧鸪天辛弃疾阅读答案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鹧鸪天 桂花辛弃疾”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鹧鸪天 桂花辛弃疾"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3980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