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解析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解析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2016-01-11 09:04:3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解析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篇一:2015高考真题海南卷地理解析版高清版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解析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希望能帮助到你。

解析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篇一:2015高考真题海南卷地理解析版高清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地 理

第Ⅰ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 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 湖泊水

【答案】1.D 2.C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北印度洋西岸,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风从非洲大陆吹响此地,其性质干热,受其影响,该岛夏季气候干热。

2.结合世界气候分布规律,根据该半岛地理位置推测,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地表径流缺乏,灌溉水源不可能是河流水和湖泊水;从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半岛海拔较低,不可能存在冰雪融水,因此其耕地灌溉水源最可能是来自地下水。

考点:区域气候成因、区域水资源类型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3.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4.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 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 D.运输成本增加

5. 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 B.输电线 C.绿洲 D.荒漠

【答案】3.A 4.D 5.C

【解析】

3.我国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充足,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廉价而充足的电力。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西北地区铝土矿资源不丰富;西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工业基础较差。

4.电解铝业在声场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向大气中排放较多的废气,这主要是受到生产过程的影响,和该工业分布位置无关,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不会导致能耗降低和污染排放的减少;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廉价、充足,可使电解铝成本降低,产品价格降低;西北地区铝土矿(电解铝业的原料)缺乏且远离市场,我国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导致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增加。

5.电解铝厂污染较为严重,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为较少对该地的污染,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绿洲。

考点:工业区位选择、国内产业转移

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下图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6. 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

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 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

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

7. 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

A.距离美国近 B.通关税率低

C.生产成本低 D.生产技术高

【答案】6.C 7.B

【解析】

6.从图中可以看出,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逐渐下降。服装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和美国相比,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成为美国主要的服装进口地,随着上述地区劳动力成本(人力成本)的上升,美国进口服装逐渐转向其他地区。

7.和美国相比,墨西哥劳动力成本较低。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墨西哥向美国出口产品的通关税率大幅度降低,导致其后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服装逐渐增多。 考点:区域产业转移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于平衡的。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8. 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答案】8.D 9.B

【解析】

试题分析:

8.通过河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

9.从上题分析可知,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水等途径搬运到海洋,导致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

考点:水循环

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下图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0. 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家投资

11.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12. 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

【答案】10.C 11.B 12.D

【解析】

10.从材料中信息,“埃及沙漠广布”,可知,大部分地区生存条件较差,人口稀少,导致人口“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据此推测,埃及兴建首都的首要目的是分散开罗人口。

11.新首都选址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气候干燥,人口少,农业不发达,农业基础落后,交通条件差,但是用地较为充足。

12.埃及新首都定位埃及政治中心,所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最有可能属于服务业部门。城市是非农业活动集中的地方,制造业和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均不符合新首都的定位。

考点:城市建设的区位因素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3.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 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答案】13.A 14.B

【解析】

13.从材料中“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可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可能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

14.北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因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

下图示意某湖泊位置。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5. 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湖泊

A.湖面少风浪 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 C.冬季不结冰 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

16. 在该湖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 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

C.入湖河水量减少 D.出湖河水量增大

【答案】15.B 16.D 17.C

【解析】

15.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该湖为里海,位于中纬度地区,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湖面多风浪。图中湖泊北部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较小,湖床海拔高度较高,湖水较浅;南部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湖床海拔高度低,湖水较深。该地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地区,湖泊冬季结冰。湖泊周围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淡水注入少而蒸发大,湖水盐度较高,灌溉用水少。

16.从上题分析可知,该湖盐度相对较高,图中④位于湖泊北部河流入户口附近,淡水注入较多,湖水盐度较低,最适宜淡水鱼生长。

17.20世纪30年代-50年代,里海沿岸地区人口迅速增加,河流用水量增大,入湖径流量减少,导致湖水水位下降加剧。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区域生态问题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问,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8.小明旅游的省是

A.云南省 B.海南省 C.贵州省 D.广东省

19.某天的下午l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

A. 23°N, lOO°E B.23°N, 120°E

C. 24°N, lOO°E D. 24°N, 120°E

20.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

解析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篇二:2015年高考海南地理试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地 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 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 湖泊水

【答案】1.D 2.C 【考点定位】该组试题主要考查区域气候的形成原因、区域水资源类型等。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区域等高线图为切入点,将等高线图判读、区域气候的形成原因、区域水资源类型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联系起来,凸显近年来高考地理重视主干知识考查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提取图中“波斯湾”、海拔较低、低纬度等信息,做出精确的空间位置判断,并依次推测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注重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的考查。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

(2010年前)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3.西北地

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4.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

A.能耗降低 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 D.运输成本增加

5. 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

A.交通线 B.输电线 C.绿洲 D.荒漠

【答案】3.A 4.D 5.C

【考点定位】该组试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优势条件分析、我国国内产业转移的影响等。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示意图为切入点,将工业区位条件分析、我国国内产业转移的影响、区域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问题联系起来。要求学生能结合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对西北地区发展电解铝工业的区位优势,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的影响等问题做出准确分析。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以考查学生教材主干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

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下图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6. 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 )

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 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

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

7.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美国近 B.通关税率低

C.生产成本低 D.生产技术高

【答案】6.C 7.B

【考点定位】本小题主要考查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扇形图为切入点,主要

考查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不同时间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的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突出高中地理重视图表能力分析的学科特点,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地理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8. 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答案】8.D 9.B

【考点定位】本小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该组题目通过文字材料,以水循环作为试题与教材及课标的结合点,考查水循环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对水循环过程和各环节的理解是解决该题的关键。陆地矿物质主要通过径流被搬运到海洋,随着水循环过程的持续进行,海洋中矿物质总量呈上升趋势。突出高考地理重视主干知识考查的特点,以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下图为埃及略图。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0. 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家投资

11.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12. 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

【答案】10.C 11.B 12.D

【考点定位】本小题主要考查城市建设的作用、区位因素等。

【名师点睛】本组试题以区域 地图为切入点,以城市化为背景,将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城市建设的区位因素、城市功能定位等问题联系起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综合分析等能力。材料中“埃及沙漠广布”是人口集中于少数大城市的原因,其结果是导致少数大城市出现城市化问题,在 此背景下,设置“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这一问题,分析出题人意图可知,该问题的实质是考查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沙漠广布”的埃及,与位于尼罗河下游沿岸地区的开罗相比,开罗以东地区只能具有土地广阔,地价较低的优势。新城市的定位是政治中心,理解这一点,才能对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做出准确推测。根据材料理解出题人意图,并灵活运用教材相关知识,是解决该组试题的关键之处。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3.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 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答案】13.A 14.B

【考点定位】本小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空间差异的原因。

【名师点睛】本小题以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采用文字材料形式呈现地理信息,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试题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点在于对文字材料的分析和信息提取,以及对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等相关知识的熟练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气候变暖,但不同区域气候变化存在差异,就南北半球而言,南半球升温幅度相对北半球小,这主要和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有关。

下图示意某湖泊位置。20世纪30~50

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5. 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湖泊( )

A.湖面少风浪 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

C.冬季不结冰 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

16. 在该湖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 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

C.入湖河水量减少 D.出湖河水量增大

【答案】15.B 16.D 17.C

【考点定位】本小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区域生态问题等。【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区域地图为切入点,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变化的原因等。区域自然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而构成区域整体自然环境特征,基于此,区域问题的解答一般可遵循“区域定位——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思路,即先根据材料中所提供信息如经纬度、地名等确定区域地理位置,再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表现及其成因,再推测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问题是高考地理的主要考查方式,从区域入手,考查地理环境综合特征,体现 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问,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 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8.小明旅游的省是( )

A.云南省 B.海南省 C.贵州省 D.广东省

19.某天的下午l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 )

A. 23°N, lOO°E B.23°N, 120°E

C. 24°N, lOO°E D. 24°N , 120°E

20.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 )

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

C.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 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

【答案】18.A 19.A 20.A 【考点定位】本小题主要考查区域定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农业区位因素等。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文字材料呈现地理信息,综合考查区域定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以及农业区位因素等知识。对于第一小题而言,材料中所给出的“高原”、“高山峡谷”、“橡胶园”等地理信息的准确提取是区域定位的关键。第二小题依然是区域定位的问题,该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区域定位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相结合,其实质还是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三小题则将考查重点放在特殊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原因分析上,即考查非地带性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一般可从地形、洋流等方面着手。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21题~第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修做答,第24题~第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

解析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篇三: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海南卷)Word版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地 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1,完成1-2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 湖泊水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图2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3~5题。

3.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4.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 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 D.运输成本增加

5.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 B.输电线 C.绿洲 D.荒漠

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图3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

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 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

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

7. 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

A.距离美国近 B.通关税率低

C.生产成本低 D.生产技术高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于平衡的。据此完成8~9题。

8.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争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高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图4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家投资

11.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12.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图5示意某湖泊位置。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据此完15~17题。

15.据图5信息判断,该湖泊

A.湖面少风浪 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

C.冬季不结冰 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

16.在该湖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

C.入湖河水量减少 D.出湖河水量增大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问,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据此完成18-20题。

18.小明旅游的省是

A.云南省 B.海南省 C.贵州省 D.广东省

19.某天的下午l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

A. 23°N, lOO°E B.23°N, 120°E

C. 24°N, lOO°E D. 24°N, 120°E

20.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

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

C.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 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21题~第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修做答,第24题~第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图6示意索契的位置。

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图7示意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概述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简述原因。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408平方千米(图8)。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

解析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篇四:2015年高考试题——地理(海南卷)Word版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地 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1,完成1-2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 湖泊水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图2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3~5题。

3

.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4.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 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 D.运输成本增加

5.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 B.输电线 C.绿洲 D.荒漠

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图3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

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 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

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

7. 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

A.距离美国近 B.通关税率低

C.生产成本低 D.生产技术高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于平衡的。据此完成8~9题。

8.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争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高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图4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家投资

11.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12.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图5示意某湖泊位置。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据此完15~17题。

15.据图5信息判断,该湖泊

A.湖面少风浪 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

C.冬季不结冰 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

16.在该湖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

C.入湖河水量减少 D.出湖河水量增大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问,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据此完成18-20题。

18.小明旅游的省是

A.云南省 B.海南省 C.贵州省 D.广东省

19.某天的下午l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

A. 23°N, lOO°E B.23°N, 120°E

C. 24°N, lOO°E D. 24°N, 120°E

20.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

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

C.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 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21题~第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修做答,第24题~第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图6示意索契的位置。

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图7示意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概述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简述原因。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408平方千米(图8)。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

解析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篇五:2015高考真题——地理(海南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 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 湖泊水

【答案】

1.D 2.C

考点:区域气候成因、区域水资源类型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3.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4.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 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 D.运输成本增加

5. 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 B.输电线 C.绿洲 D.荒漠

【答案】

3.A 4.D 5.C

考点:工业区位选择、国内产业转移

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下图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6. 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

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 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

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

7. 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

A.距离美国近 B.通关税率低 C.生产成本低 D.生产技术高

【答案】

6.C 7.B

考点:区域产业转移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于平衡的。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8. 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答案】8.D 9.B

【解析】

试题分析:

8.通过河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

9.从上题分析可知,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水等途径搬运到海洋,导致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

考点:水循环

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下图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0. 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家投资

11.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12. 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

【答案】

10.C 11.B 12.D

考点:城市建设的区位因素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3.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 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答案】13.A 14.B

试题分析:

13.从材料中“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可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可能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

14.北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因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

下图示意某湖泊位置。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5. 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湖泊

A.湖面少风浪 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C.冬季不结冰 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

16. 在该湖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 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C.入湖河水量减少 D.出湖河水量增大

【答案】

15.B 16.D 17.C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区域生态问题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问,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8.小明旅游的省是

A.云南省 B.海南省 C.贵州省 D.广东省

19.某天的下午l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

A. 23°N, lOO°E B.23°N, 120°E

C. 24°N, lOO°E D. 24°N, 120°E

20.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

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

C.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 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

【答案】

18.A 19.A 20.A

考点:区域定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农业区位因素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21题~第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修做答,第

解析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篇六:2015高考真题—地理(海南卷)Word版含解析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 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 湖泊水

【答案】

1.D 2.C

考点:区域气候成因、区域水资源类型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

(2010年前)。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3.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4.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 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 D.运输成本增加

5. 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 B.输电线 C.绿洲 D.荒漠

【答案】

3.A 4.D 5.C

考点:工业区位选择、国内产业转移

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下图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6. 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

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 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

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

7. 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

A.距离美国近 B.通关税率低

C.生产成本低 D.生产技术高

【答案】

6.C 7.B

考点:区域产业转移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于平衡的。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8. 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答案】8.D 9.B

【解析】

试题分析:

8.通过河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

9.从上题分析可知,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水等途径搬运到海洋,导致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

考点:水循环

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下图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0. 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家投资

11.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12. 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

【答案】

10.C 11.B 12.D

考点:城市建设的区位因素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3.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 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答案】13.A 14.B

试题分析:

13.从材料中“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可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可能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

14.北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因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

下图示意某湖泊位置。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5. 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湖泊

A.湖面少风浪 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

C.冬季不结冰 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

16. 在该湖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 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

C.入湖河水量减少 D.出湖河水量增大

【答案】

15.B 16.D 17.C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区域生态问题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问,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8.小明旅游的省是

A.云南省 B.海南省 C.贵州省 D.广东省

19.某天的下午l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

A. 23°N, lOO°E B.23°N, 120°E

C. 24°N, lOO°E D. 24°N, 120°E

20.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

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

解析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篇七:2015年海南省地理word版(有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地 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1,完成1-2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 湖泊水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图2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3~5题。

3.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4.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 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 D.运输成本增加

5.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 B.输电线 C.绿洲 D.荒漠

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图3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

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 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

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

7. 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

A.距离美国近 B.通关税率低

C.生产成本低 D.生产技术高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于平衡的。据此完成8~9题。

8.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争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高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图4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家投资

11.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12.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图5示意某湖泊位置。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据此完15~17题。

15.据图5信息判断,该湖泊

A.湖面少风浪 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

C.冬季不结冰 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

16.在该湖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

C.入湖河水量减少 D.出湖河水量增大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问,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据此完成18-20题。

18.小明旅游的省是

A.云南省 B.海南省 C.贵州省 D.广东省

19.某天的下午l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

A. 23°N, lOO°E B.23°N, 120°E

C. 24°N, lOO°E D. 24°N, 120°E

20.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

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

C.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 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21题~第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修做答,第24题~第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图6示意索契的位置。

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图7示意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概述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简述原因。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408平方千米(图8)。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

分析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

请考生在24、25、26三道题中任选一道做答。如果多选,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4.(10分)旅游地理

吴哥窟是世界著名的人文建筑旅游景点(位置见图9)。吴哥窟曾被遗弃长达400多年,20世纪初,人们开始对吴哥窟进行修复。吴哥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分析吴哥窟建古筑易遭受的自然威胁。

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阿布巴利克是阿富汗东北山区的一个贫穷村落,居民大多住在土坯房中,2014年5月2日的一场暴雨触发了山体滑坡,摧毁了山下的村庄。1小时候滑坡再次发生,掩埋了自发前来救援的村民。此次灾害共造成2700多人死亡。图10为灾害发生后的实景照片。

解析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篇八: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海南高清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地 理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 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 湖泊水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3.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4.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

A.能耗降低 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 D.运输成本增加

5. 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

A.交通线 B.输电线 C.绿洲 D.荒漠

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下图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6. 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 )

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 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

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

7.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美国近 B.通关税率低

C.生产成本低 D.生产技术高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8. 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下图为埃及略图。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0. 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家投资

11.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12. 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3.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 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下图示意某湖泊位置。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5. 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湖泊( )

A.湖面少风浪 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

C.冬季不结冰 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

16. 在该湖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 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

C.入湖河水量减少 D.出湖河水量增大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问,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8.小明旅游的省是( )

A.云南省 B.海南省 C.贵州省 D.广东省

19.某天的下午l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 )

A. 23°N, l00°E B.23°N, 120°E

C. 24°N, l00°E D. 24°N , 120°E

20.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 )

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

C.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 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21题~第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修做答,第24题~第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

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

【答案】背山面海,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2分)黑海蒸发的水汽随盛行风遇山地抬升,云多雨丰(多地形雨)。(2分)纬度约44°N,夏季气温高。(2分)冬季山脉阻挡北面冷空气侵袭,且黑海海面水温较高(对气温调节作用较强),气温较高。(4分)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下图示意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概述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简述原因。

【答案】

基本特征: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粮食产需差量呈增大趋势。(3分)

原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工厂、城镇、道路等大量占用耕地,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致使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粮食产量下降;(4分)人口持续增加,粮食消费量持续增加,致使粮食产需差量增大。(3分)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408平方千米。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

分析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

【答案】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太阳辐射强;(3分)缺乏植被覆盖,谷底和谷坡共同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3分)谷深且狭长,(谷底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发。(4分)

请考生在24、25、26三道题中任选一道做答。如果多选,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4.(10分)旅游地理

吴哥窟是世界著名的人文建筑旅游景点(位置见图)。吴哥窟曾被遗弃长达400多年,20世纪初,人们开始对吴哥窟进行修复。吴哥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分析吴哥窟古建筑易遭受的自然威胁。

【答案】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高温多雨,风化、侵蚀作用强;(4分)植物繁茂,植物根系对建筑物破坏作用强;(2分)蚁虫繁殖快,蛀蚀作用强;(2分)地势低平,易遭洪涝。(2分)

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阿布巴利克是阿富汗东北山区的一个贫穷村落,居民大多住在土坯房中,2014年5月2日的一场暴雨触发了山体滑坡,摧毁了山下的村庄。1小时后滑坡再次发生,掩埋了自发前来救援的村民。此次灾害共造成2700多人死亡。下图为灾害发生后的实景照片。

解析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篇九:2015年高考真题地理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地 理 试 题(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1,完成1-2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 湖泊水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图2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3~5题。

3.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4.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 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 D.运输成本增加

5.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 B.输电线 C.绿洲 D.荒漠

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图3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

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 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

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

7. 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

A.距离美国近 B.通关税率低

C.生产成本低 D.生产技术高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于平衡的。据此完成8~9题。

8.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争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高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图4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家投资

11.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12.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图5示意某湖泊位置。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据此完15~17题。

15.据图5信息判断,该湖泊

A.湖面少风浪 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

C.冬季不结冰 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

16.在该湖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

C.入湖河水量减少 D.出湖河水量增大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问,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据此完成18-20题。

18.小明旅游的省是

A.云南省 B.海南省 C.贵州省 D.广东省

19.某天的下午l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

A. 23°N, lOO°E B.23°N, 120°E

C. 24°N, lOO°E D. 24°N, 120°E

20.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

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

C.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 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21题~第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修做答,第24题~第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图6示意索契的位置。

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图7示意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概述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简述原因。

解析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篇十:2015海南高考地理含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 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 湖泊水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北印度洋西岸,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风从非洲大陆吹响此地,其性质干热,受其影响,该岛夏季气候干热。

2.结合世界气候分布规律,根据该半岛地理位置推测,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地表径流缺乏,灌溉水源不可能是河流水和湖泊水;从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半岛海拔较低,不可能存在冰雪融水,因此其耕地灌溉水源最可能是来自地下水。

【答案】1.D 2.C

【考点定位】该组试题主要考查区域气候的形成原因、区域水资源类型等。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区域等高线图为切入点,将等高线图判读、区域气候的形成原因、区域水资源类型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联系起来,凸显近年来高考地理重视主干知识考查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提取图中“波斯湾”、海拔较低、低纬度等信息,做出精确的空间位置判断,并依次推测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注重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的考查。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3.西

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4.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

A.能耗降低 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 D.运输成本增加

5. 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

A.交通线 B.输电线 C.绿洲 D.荒漠

【解析】

试题分析:

3.我国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充足,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廉价而充足的电力。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西北地区铝土矿资源不丰富;西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工业基础较差。

4.电解铝业在声场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向大气中排放较多的废气,这主要是受到生产过程的影响,和该工业分布位置无关,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不会导致能耗降低和污染排放的减少;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廉价、充足,可使电解铝成本降低,产品价格降低;西北地区铝土矿(电解铝业的原料)缺乏且远离市场,我国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导致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增加。

5.电解铝厂污染较为严重,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为较少对该地的污染,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绿洲。

【答案】3.A 4.D 5.C

【考点定位】该组试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优势条件分析、我国国内产业转移的影响等。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示意图为切入点,将工业区位条件分析、我国国内产业转移的影响、区域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问题联系起来。要求学生能结合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对西北地区发展电解铝工业的区位优势,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的影响等问题做出准确分析。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以考查学生教材主干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

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下图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6. 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 )

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 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

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

7.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美国近 B.通关税率低

C.生产成本低 D.生产技术高

【解析】

试题分析:

6.从图中可以看出,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逐渐下降。服装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和美国相比,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成为美国主要的服装进口地,随着上述地区劳动力成本(人力成本)的上升,美国进口服装逐渐转向其他地区。

7.和美国相比,墨西哥劳动力成本较低。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墨西哥向美国出口产品的通关税率大幅度降低,导致其后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服装逐渐增多。

【答案】6.C 7.B

【考点定位】本小题主要考查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扇形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不同时间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的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突出高中地理重视图表能力分析的学科特点,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地理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8. 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解析】

试题分析:

8.通过河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

9.从上题分析可知,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水等途径搬运到海洋,导致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

【答案】8.D 9.B

【考点定位】本小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该组题目通过文字材料,以水循环作为试题与教材及课标的结合点,考查水循环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对水循环过程和各环节的理解是解决该题的关键。陆地矿物质主要通过径流被搬运到海洋,随着水循环过程的持续进行,海洋中矿物质总量呈上升趋势。突出高考地理重视主干知识考查的特点,以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下图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0. 推测

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家投资

11.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12. 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

【解析】

试题分析:

10.从材料中信息,“埃及沙漠广布”,可知,大部分地区生存条件较差,人口稀少,导致人口“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据此推测,埃及兴建首都的首要目的是分散开罗人口。

11.新首都选址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气候干燥,人口少,农业不发达,农业基础落后,交通条件差,但是用地较为充足。

12.埃及新首都定位埃及政治中心,所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最有可能属于服务业部门。城市是非农业活动集中的地方,制造业和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均不符合新首都的定位。

【答案】10.C 11.B 12.D

【考点定位】本小题主要考查城市建设的作用、区位因素等。

【名师点睛】本组试题以区域地图为切入点,以城市化为背景,将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城市建设的区位因素、城市功能定位等问题联系起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综合分析等能力。材料中“埃及沙漠广布”是人口集中于少数大城市的原因,其结果是导致少数大城市出现城市化问题,在此背景下,设置“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这一问题,分析出题人意图可知,该问题的实质是考查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沙漠广布”的埃及,与位于尼罗河下游沿岸地区的开罗相比,开罗以东地区只能具有土地广阔,地价较低的优势。新城市的定位是政治中心,理解这一点,才能对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做出准确推测。根据材料理解出题人意图,并灵活运用教材相关知识,是解决该组试题的关键之处。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3.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 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解析】

试题分析:

13.从材料中“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可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可能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

14.北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因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

【答案】13.A 14.B

【考点定位】本小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空间差异的原因。

【名师点睛】本小题以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采用文字材料形式呈现地理信息,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试题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点在于对文字材料的分析和信息提取,以及对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等相关知识的熟练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气候变暖,但不同区域气候变化存在差异,就南北半球而言,南半球升温幅度相对北半球小,这主要和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有关。

下图示意某湖泊位置。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解析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夏季皮肤瘙痒的原因 基隆夏季多雨的原因 夏季腹泻的原因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解析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解析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2396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