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贫困原因

贫困原因

2016-01-06 10:38:0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贫困原因篇一《浅析农村贫困的原因》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贫困原因》,希望能帮助到你。

贫困原因篇一
《浅析农村贫困的原因》

姓名:魏琴华

学号:0927069118

中国农村贫困原因及解决方法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农村贫困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调查发现:恶劣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落后的文化观念、身体状况与文化素质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并且在分析贫困原因的基础上为制定扶贫战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贫困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根除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现阶段世界各国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到现在为止,各国对贫困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界定。一般认为:“贫困即意味着由于自身或外部的种种发展障碍或制约因素而得不到发展机会,进而陷入到一种持续的基本生活资料贫乏的生存危机和生活困苦状态或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最低生活标准的状态。”

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从有历史以来就一直存在。身在农村的我,对于贫困有着深刻的体会。从平常的生活中,吃穿住行无一不是围绕着经济水平在做相应的规划,调整,妥协,最后达到与自己所处的状况相平衡。因为贫穷,我们放弃太多,因为贫穷,我们失去太多。在贫困地区生活的人们,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处于水生火热中。从大体上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先天自然环境的劣势。自然环境的劣势严重制约着农民的经济水平。在我国的许多贫困地区,气候多变、灾害频繁、土地贫瘠。例如:南方贫困山区虽然热量充足,但雨量偏多,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受水灾影响大 ;西北贫困山区,水资源偏少,则经常受到干旱的困扰。贫困山区多属于“老、少、边、穷”地带。先天的地理劣势或是深山险谷。或是丘陵沟壑,加之风雨不调,水土流失,致使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始终徘徊在“靠天吃饭”的水平线。此外,地理位置的偏远也使这些地区的经济生产所必须的人力、技术、信息等要素不易获得。所有这些劣势条件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与不稳定。因此,尽管贫困地区有着比较广阔的农业空间,但农民的经济水平始终与温饱做斗争。

2、后天发展的社会因素制约。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的积蓄期中,面对生产力落后,工业化水平低下,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大背景下,要建立现代化的国家,始终是以牺牲广大农村的利益为代价的(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在工业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中,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从农业中抽取了大约3000亿元资本,农业平均每年要把所创造的价值的12.4%无偿地献给工业或城市,使得近年来工农业发展速度之比已达5:1)。也就是说,工业的每一个新的突破都是以农业的巨大牺牲或“贡献”为代价的。这对于农村贫困山区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些社会因素冲击着贫困山区。这些年来,以农业支持工业、以乡村支持城市,强化历史上原来就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富起来的工业、城市并没有完全带动贫困山区的农民共同富裕虽然受到工业、城市辐射到的地区的农民富起来了。但是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并未解体,仍然严重地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3、传统观念的束缚。区位劣势加之交通、通讯等的落后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是经济上的封闭停滞和观念上的保守陈旧。贫困地区中虽有不安现状,争取早日脱贫致富的人,但那种安贫乐道,整天盼政府救济的大有人在。在他们的观念中,认为经商做生意搞副业是冒险放弃老本行的活动。他们得过且过,宁可年年在困苦中忍受,也不肯主动吃苦去改变自身的贫困环境。整天呆在家里等政府发给他们的救济款,这种“输血式”的救济养成他们严重的畸形心理。长年享受救济粮款,不仅心安理得,而且稍有迟缓就十分不满。在有些地区,每到救济时节,困难户就像领工资一样去要救济粮款。

他们这些人虽然穷,但对“香火”即“传宗接代”非常地看重。在农村如果有一对夫妇没有男孩,则被认为是断了“香火”,乡亲们看不起他们,他们永远也抬不起头生活下去。在这种观念下他们千方百计地生个男孩,甚至有些夫妇要生下两个以上男孩才满意。在这些农民中,他们已经是家徒四壁,食不果腹,再加上几个孩子的生活,他们更是穷困潦倒。如此说来,地理环境、社会因素等客观原因是他们脱贫致富的阻碍,那么他们的惰性,保守性、传统观念则是扶贫工作很难进行下去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源。

4、人的身体状况及文化素质。在农村随处可见生病无钱医治,对于身体上的疾病贫困人们的态度是后知后觉不管不问的。我国大部分农民还没有享受医疗保健待遇,农民看病治病,都是自己负担,一年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病稍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在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虽然在有些南方农村地区(比如我的家乡福建龙岩农村地区)已开设医保,但也由于程序的复杂与繁琐,医疗保障的实施并不成功。

由于贫困地区教学条件和教师素质都相对差,所以人口的文化素质低于全国水平。低下的文化素质,不仅妨碍着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己导致了愚昧,酿成了很多悲剧,制造着贫困。不少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在维持生活的低层次需求限制下,认为子女上学读书只要能识几个字,不被人骗就行了,有的甚至认为只要能认识钱币就行了,因此学生中途辍学率很高。这样就导致贫困地区教育落后。教育落后又反过来导致人口的文化素质低(在贫困户中,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比重高达50%以上,在文盲半文盲中,又有60%以上是中、青年人)。由于无知,在贫困地区,有近亲婚配,造成相当数量的残疾人口。农村很多无知识和一技之长的青年人纷纷的进入大城市打工挣钱。这些民工在大城市则是弱势群体。他们无技术、无文化,只能在城市中干粗脏重活。由此可见,在贫困村,低素质人口对流也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面对数目众多的农村贫困人口和多样复杂交错的致贫背景,不难发现自然环境、社会因素,人们的传统落后思想观念,人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导致了农村人民的生活贫困。只有从以上原因着手,才能真正帮助农村人民脱贫致富,早日实现小康生活。那么相应的各个环节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解决贫困问题呢。具体措施有几下几个方面:

1、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然条件的恶劣,因灾致贫占首位,因此,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存环境乃是是重中之重。政府在进行扶贫决策、安排扶贫资金时,首先要考虑到这一点。扶贫首先要考虑到人的生存问题。生存环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唯有先解决这个问题,脱贫才有可能。

2、要重视文化宣传。总结我国20多年的扶贫经验,不可否认我们在力图改变物质财富贫乏现状的同时,相目对的忽视了贫困地区精神状态的提高。贫瘠的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相依相随,使得本已有限的物质在惰性与惯性的羁绊下更加脆弱,贫困地区不能成功的造就一种脱贫致富的内在张力,从而严重的延缓了脱贫的步伐,影响了扶贫成效的巩固提高。面对贫困地区的这种状况,当务之急是造就一种整体的积极的创新的群众意识。发展教育是解决这种状况的唯一的途径。但是教育的投入与产生的长期间隔性显然在短期内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而相比之下在各个层而上开展“下乡”活动,则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各种形式的“下乡”活动,一方面能给贫困地区较为封闭僵化的生活模式带去小的冲击,另一方而也给城镇较为发达地区的人们提供一个接触贫困的机会。以亲身所见所感,激发起其扶贫的社会责任感,使扶贫能够在主体能动性增强与外在推动力加强大的双重作用下形成良好的效应。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有组织地安排大中小学生利用假期深入农村贫困地区,用整个社会最具活力的部分去激活贫困地区的主意识,同时调动了最具活力的部分与贫困地区共同垦殖同样贫瘠的精神家园。

3、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卫生扶贫工作。从上述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到,贫困地区因病、残是导致农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造成这种局面是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比较落后,医疗救助几乎是空白。农民抗风险能力较弱,社会保障在贫困地区非常迫切需要。因此,在贫困地区建立一套医疗救助是发展生产、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需要,也是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实施的扶贫计划,往往侧重于经济上的扶贫。应当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中央政府及发达地区的支持,首先解决贫困地区的卫生设施建设与“缺医少药”问题,并且在国家扶贫专款及有关扶持资金中划出一部分,专门解决贫困地区的医疗扶贫问题。对于区域内、地区内的农村贫困人口,要实施医疗救助计划。医疗救助计划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应当把卫生扶贫纳入社会保障尤其是社会救助体系,把医疗救助计划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如借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确定实施医疗救助的对象范围。这样既可以真正使贫困者得到救助,又方便可行,减少组织成本。

4、矫正贫困地区“资源近视症”(借鉴)。所谓资源近视症,既包括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低效率掠夺式开发利用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浪费,也包括对资源概念本身狭隘单一认识。前者使有限的资源日益枯竭减少,难以维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后者则看不到自身所蕴含非物质性资源,客观上造成资源的浪费。这两方而的问题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贫困地区。因此贫困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亟待克服这种“资源近视症”,改变对现有资源的不合理认识和利用。 贫困地区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首先要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避免急于为实现脱贫目标。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而尽可能多、快、大规模地对可以实现短期收益的资源,如矿物、砂石、油气、林木等进行掠夺式开发,而应在经过地方科技部门验证其可使用程度后再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其次,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看等资源的利用问题,诸如某些贫困地区所特有的原始雨林,在今天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科学考查价值已远远超过了他在传统观念中作为生产生活资料的价值。矫正“资源近视症”就必须要求我们按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用现代的观念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减少开采强度而强加保护力度,采取多种开发角度,摈弃单一的资源开采为主的“思维模式”,在保证基本生产:的同时通过产业综合开发选择经济增长点,利用已有资源,保证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从一定意义上讲,民工流动是贫困地区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一个突破口。虽然无法否认大量地农民进城短期内造成了许多茅盾和问题,但是一味地采用限制就业领域,增大收费强度,加大劳动力流动成本等手段限制农民进城。农民被拒之城外,进而无形加重了贫困地区封闭性和落后性。事实上,农民进城在其自身素质不断在城市各种要素的冲击作用下提高的同时,其本身也为打破原居住地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们通过每次回家乡,把城里人先进的观念带进了尘封已久的农村生活,给其传统观念造成一定的冲击;同时,他们把在城市里学到的技术带回农村,促进当地的生产发展。 放宽对民工流动的限制,给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流动创造一个合理的流动环境,鼓励他们“走出去,带回来”,在一去一来的流动中打破原有的尘封和僵化,从而使他们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

6、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不容忽视。在中国的人口问题中,贫困地区的人口问题更加突出。贫困地区即使生产有很大发展,但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人口,贫困的帽子是难以摘掉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近年国家花大力气搞计划生育,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至

1.2%。然而统计数字提醒我们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农村人口增长率明显高于城市;贫困地区人口增长率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于发达地区。这对贫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威胁。在我们调查中,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非常薄弱,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也比较难做。三个以上小孩的农户比较常见,很多贫困户就是小孩多,劳力少造成的贫困。不少研究证明,文化程度越高的妇女,生育的胎数越少,文化程度越低的女,生育的胎数越多。由于贫困地区的文化素质太差,文盲太多,所以出现了比发达地区的生育率。因此,要

重视贫困地区的人口控制工作,首先在扶贫工作中需加强宣传,使贫困区领导和群众明确认识到贫困区人口问题比发达地区更为严重。人口控制必须列入地区发展的长期规划,人口增长率限制额必须作为衡量发展状况的硬指标。其次要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各项政策,应通过对超生者的严厉经济惩罚,改变多生育而经济上无所谓的状况。

总之,中国农村贫困问题是全国各界人士所关心的“焦点”。如何集中精力、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解决广大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以及在此问题得以解决后,如何使他们过上小康生活水平。我们虽然无法在短期内杜绝贫困现象,但是尽量减少贫弱阶层人口比例始终是我们这个社会不懈努力的目标。

脱离贫困是广大贫困农民的愿望,也是我一生执着的追求。

贫困原因篇二
《贫穷的原因》

天下的富贵在人们的主观判断和认知上基本趋同,然而人们对于普天之下的贫穷和疾苦在主观判断和认知上往往出现了很大的差异甚至是误区。为了找到通往富裕文明的光明大道还必须对贫困的概念和种类及其导致贫困的原因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 贫困的概念

贫困问题和其它社会经济现象一样,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思想体系、不同的学科,对它的定义和看法是不同的。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贫困的性质、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也有很大的区别。一般而言,贫困可划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

1. 绝对贫困

绝对贫困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的朗特里(Rowntree)和布思(Booth)提出,他们认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个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是必须的,缺乏这些货物的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对绝对贫困的定义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勃海姆1899年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取得维持仅仅是物质生活所必备的需要,那么该家庭就处于贫困状态”。因此,绝对贫困也叫生存贫困,是指收入难以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水准的状况。

绝对贫困的概念基础就是绝对性,即不能满足维持最低生存生理需要的收入水准和物品量,因而是一个人类学的概念,只不过是通过有关的经济指标来加以明确界定。

绝对贫困包含三个要素:(1)贫困线位于恰恰仅能满足人们维持生存的水平。即不能维持生存,更谈不上生活的享受、智能的发展。(2)绝对贫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无关。而只与受地区气候和环境、家庭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维持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量相匹配,因而具有客观的标准。(3)绝对贫困在其计算和所指的生活模式上都有严格意义上的规定。可以列出一个人的生活必须品“清单”,这里的人是“自然人”,而不是“社会人”。

2.相对贫困

相对贫困是指当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收入比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低到一定程度时所维持的那种生活状况。也就是说,相对贫困是根据低收入者与其他社会成员收入的差距来定义贫困,是通过社会收入的比较来确定生活质量差距的一个概念。 相对贫困包含着四个要素:(1)贫困是相对的。它是与一定的变化的变化着的参照系相比较而言的,比较的对象是处于相同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其他社会成员。(2)贫困是动态的。贫困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变化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3)贫困的不平等性。它描述的是社会不同成员的收入差距和分配上的不平等。(4)贫困的主观性。它依赖于一定的主观价值判断。

3. 狭义贫困

狭义贫困仅仅指经济上的贫困,反映维持生活与生产的最低标准。这种贫困的概念只包括物质生活的贫困,而不包括精神生活的贫困。处于这种状况中的人所追求的是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希望得到的是与社会其他成员相等的收入、食物、燃料、衣着、住房及生存环境,他们注重这些东西在量是的满足。

狭义贫困包含着三个要素:(1)贫困是直观的。可以用一定的食物量作为判断标准,主要反映生活水平而不是生活质量。(2)贫困是绝对与相对的复合概念。既表现为经济需求量的绝对数量,又表现为这种需要量与社会其他成员的比较及其增长变化情况。(3)贫困可以用一系列经济指标来衡量,不涉及到非经济因素。

4. 广义贫困

广义贫困除包括经济意义的狭义贫困之外,还包括社会方面、环境方面、精神文化方面的贫困,即贫困者享受不到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所应该享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他们不仅处于收入分配的最低层,而且在一个社会是所处的地位低下,无权力控制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面临着来自社会上有权势的群体的压力,受到社会的歧视和不尊重;不仅在经济收入方面被“社会剥夺”,而且在就业、教育、发展机会、健康、生育、精神、自由等个人发展和享受方面的权利也被“社会剥夺”。

马尔科姆.吉利斯在其《发展经济学》中对广义贫困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他认为:“贫困不完全是对绝对意义上的生活水平而言的,它的真正基础在心理上。穷人指的是那些自认为是社会中的一部分但又感到被除数剥夺了与社会中另一部分人同享欢乐权利的人(用心理学术语来说是他们的‘参照群体’)。由于教育和通讯的发展,参照群体会扩展。在早先,农民至多把自己的地位和村庄里的头面人物相比较。而现在,他们越来越向往他们本国城市上层人物的生活标准,甚至开始注意那些富强国家现代化的生活标准,因而这种失落感会愈加强烈起来”。可见,广义的贫困更多地强调精神贫困,这种精神上的贫困甚至比物质生活的贫困、肉体的贫困更痛苦,更难受,同时也是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一种贫困。

广义贫困包含着四个要素:(1)贫困是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的综合表现。衡量物质贫困的标准相对而言容易确定,而衡量精神贫困的标准是难以用具体指标表达的。(2)贫困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相对的概念。一方面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都是与社会中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相比较而言的,另一方面贫困的标准是随着整个社会生活水平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的。(3)贫困是继发性的。随着物质贫困的逐步改善,精神贫困就会逐渐出现,消除精神贫困比消除物质贫困的难度更大。

(4)贫困特别是精神贫困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不容易被社会大多数人发现。

二. 导致贫困的原因

导致贫困的原因很复杂,并且贫困者之间的原因也不尽相同。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于贫困原因的表达也有差异,透过种种贫困的表面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就会得出导致贫困的原因大体上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消极的思想观念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在贫困原因调查问卷上有69%的被调查者认为缺钱是他们贫困的主要原因,这些答案显然是不正确的。社会上富裕的有钱人难道会造钱吗?他们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应该怎样做才能挣到钱?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贫困者都回答不上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消极思想观念的表现。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发展思路决定了人的出路。消极的思想观念和悲观的人生态度,只会带来贫穷的结果。这是因为:(1)消极的思想观念会失去和放弃很多挣钱的发展机会。富裕的有钱人都有着积极上进的思想(最起码是曾经有过),他们善于捕捉有利于自己发展和挣钱的机会,有的富裕者不仅不会失去每一个机会而且还善于创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机会。

(2)消极的思想就决定了消极的行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消极那他为社会所付出的积极有效劳动也就少,一个不能为社会付出积极有效劳动的人自然也就不会得到社会劳动报酬——钱。(3)消极的思想观念对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办法也不容易接受和采纳,一个靠传统手工劳动、自给自足、封闭生产和经营的人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先进管理办法进行生产和经营的人进行比较,谁的收益高不言而喻。(4)消极的思想观念还有可能导致人生道路的错误,所作所为危害社会,最终导致贫困。(5)消极的思想观念面对困难总是退让和躲避,从贫穷到富裕是一个不断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如果没有战胜各

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办法就会被困难所包围,贫穷也就随之而陪伴。

第二,综合素质能力低和所处的不利环境条件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这个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很容易理解也已经普遍被人们所认识;但对于综合素质能力和环境条件的理解与认识却有很大的差异。这里所讲的综合素质能力不仅仅只是个人的素质能力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包括团体和集群的综合素质能力——企业的综合素质能力、城市的综合素质能力、某个区域范围的综合素质能力。如果一个群体或集团的综合素质能力低下会导致众多人的贫困。单独的贫困个体在试图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征程中往往容易忽视致力于提高群体的综合素质能力而只是孤立奋战,其结果总是事半功倍。如果群体的综合素质能力强,相应的众多穷人也就会随之而摆脱贫困。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并不是很普遍,为了提高群体综合素质能力而奋斗的人那就更少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群体综合素质能力也是一种人文环境,这种环境的优劣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不利的环境所导致的贫困,人们往往只是认为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诸如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资源缺乏、灾害天气频发等等均属此类。不利的自然环境故然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不利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这些非不利的自然环境而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对许多贫穷者来说也往往正因为是这些被忽视了的致贫原因造成的。

第三,不公平和非正义也是导致贫困的原因。自然灾害和疾病及其温疫属于老天的不公,由于老天爷的不公导致的贫困非常的直观和明了。制度和体制设置的不公平同样会剥夺很多人正常的发展机会从而导致相对贫困,关于这一点最明显和感触最深的就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不公平的就业、就学等一系列措施无端白白剥夺了一部分人应有的平等权利和发展机会。农村不缺乏优秀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的思想观念积极上进,综合素质能力也很强。但是由于体制和制度的原因,尽管他们付出了同等量的社会劳动代价而却得不到社会同等量应有的报酬;农村人口如果要享受和城市人口同样的权利和发展机会,而却要付出额外高昂的代价。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公平的现象。社会的不公平不仅会导致一部分人的贫困,同时对整个人类社会正常健康发展也有阻碍和破坏作用。非正义给人们带来的贫困最直观和明了的就是战争,无论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是因为非正义而引起的。战争的摧毁和破坏致使众多的人们家毁人亡、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在和平时期也同样存在一些非正义的因素而导致人们的贫困。如违法行为贩卖毒品、非法传销、暴力犯罪、坑蒙拐骗等等一切既有可能使众多的受害者因此而贫困,最终犯罪分子也会因为法律的制裁而陷入困境。因为道德的沦丧而出现的贫困也属于非正义之列,如各种黑中介、“托儿”等等。 第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出现新的贫困。换言之,正常合理的贫富悬殊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关于这一贫困原因很多人都难以接受和理解,但只要冷静地进行思考和分析就会发现这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也是必须的。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的,这是历史的必然。所谓发展进步就是打破原有旧的平衡秩序而建立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社会生产秩序。大规模的机械化工业生产要远比分散传统的手工业生产的效率高出很多,然而机器排斥工人的现象就出现了。难道会因为机器排斥工人而就采用传统的手工生产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其改革成果几乎惠及每一个中国人。然而,改革的阵痛也是客观存在的——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失去了昔日工人老大哥的风光,现在要自己找

饭吃了;昔日天之骄子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大学生现在也面临着就业的危机;尽管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比改革开放以前普遍提高了很多倍,但是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的趋势也日渐增长,人们的怨声不仅没有因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减少反而还在增加。难道会因为改革带来的阵痛就放弃改革开放的政策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任何行业都要有危机感,如果不创新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一贫如洗 一无长物 踵决肘见 不名一钱

赤贫如洗 箪食瓢饮 家贫亲老 家贫如洗

金钗换酒 贫病交加 贫病交迫 穷困潦倒

上雨旁风 身无长处 绳床瓦灶 瓮牖绳枢

家徒四壁 五月粜新谷

中国问题实质上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国问题。在“13亿人口,9亿农民”的国度里,无论怎样强调农民问题都不为之过分。相反,对农民问题视而不见或漠然处之,那就是贻误了中国最大的问题。正视农民问题、分析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农民贫困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结果、责任和解决方法都来自于社会、依赖于社会。论文研究是以分析农民贫困为核心,以农民贫困的外在表现——经济上的贫困群体,文化上的落后群体,政治上的弱势群体为基础,以自组织方法论为理论依据,以自组织的耗散结构环境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的动力方法论和超循环结合方法论为视角,分别从农民贫困问题产生的环境条件因素——“城乡分治,一国两策”和“户籍制度”及自然条件等方面,从农民追求发展的动力机制——竞争与合作方面,从超循环结合——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我们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减少,竞争与合作不足,资源低效利用是农民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我们找到的对策是:1、改善环境资源条件——结束城乡分治,废除户籍制度;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民就业政策,真正落实农民的“国民待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策略,向农业投资,优化农村自然环境。2、完善动力机制——优化竞争与合作,创建农民合作组织,走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3、超循环利用资源——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超循环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必须减少农民,走城市化发展的道路。 论文的突出之处,是运用了二十世纪最前沿科学技术方法论——自组织方法论对当前我国农民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和论证,为解决我国农民贫困问题提供了又一思路,又一理论依据。

贫困原因篇三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许 坚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北京 100035)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地区贫困七个方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原因进行了总体认识,指出地区贫困的“最大限制因素”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

关键词 地区贫困 政府行为 人的素质 技术水平 最大限制因素

贫困地区的存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区贫困实质是一种贫困综合症。这里,我们试图从单因素分析入手,进而达到对地区贫困原因的总体认识,以期对贫困地区治理提供一种依据。

1.地区贫困原因的分析

1.1.自然条件太差

自然条件包括自然气候、地貌类型、土壤质量、地理位置、资源等等。自然条件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因为人们总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中生活,人类离开自己所处的自然条件,就无法存在和发展。在生产力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生产的发展就会快些;反之,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生产的发展就会慢些。概括起来说,我国22个贫困地区1的自然条件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

1.1.1.土壤质量差。由于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多分布在山区,而山区的土壤一般说来土层较薄,地力贫瘠,坡度较陡,因而质量不高。青海省乐都县15个贫困乡中,250以上的陡坡地有14万亩,桃红营乡23500亩耕地中,浅山有1 1994年月10月20日光明日报曾把我国贫困地区划分为22个地区,它们是:沂蒙山地区、闽奥山区、五指山地区、努鲁儿虎山地区、毛乌素地区、太行山地区、大别山地区、武陵山地区、井冈山赣南地区、九万大山区、桂西北地区、吕梁山地区、陕北地区、三西地区、秦岭大巴山地区、乌蒙山地区、滇东南地区、

8000亩地盐碱严重,脑山有3000亩地,土层只有15厘米左右。这些耕地,丰收年景单产也不过75公斤。亲仁乡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红砂土,土层只有10几厘米厚,播种早了怕旱,播种晚了不熟,单产极低。

1.1.2.地理位置偏僻。离中心城市远。普遍情况是,贫困乡远离县城,贫困县远离省城。我们说贫困地区是老、少、边地区,其实老少边的核心是边。之所以是老区,是因为远离了中心城市,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统治薄弱,所以共产党在那里建立了根据地。之所以是少数民族地区,是因为历史上汉民族势力大,占了中心地方,把少数民族挤到了边远山区。

1.1.3.地形复杂。特别是贫困山区,往往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比如湖南省桑植县,地处武陵山脉北系,西山地南侧,境内山峦重叠,山脉多成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山脉40条,山峰10426座,一般海拔500—1000米,最高的八大公山主峰斗蓬山,海拔1890米,最低的柳杨溪河谷海拔154米。全县地貌由中山原(占总面积21.1%)、中山(占52.6%)、中低(占4.2%)、低山(占5.2%)、丘陵(占10%)、岗地(占3.9%)、平原(占3%)组成,地形十分复杂。

1.1.4.气候恶劣,自然灾害严重。灾害性气候主要有旱灾、洪灾、冰雹和强台风等。比如前面提到的乐都县15个贫困乡,从1981—1983年,连续三年遭受旱、雹灾害,受灾面积在15—23万亩之间。自然条件最差的亲仁、桃红营、中坝等乡,5年来年年遭灾。再比如广东省五华县,基本上是一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1960年6月,一场暴风雨使该县倒塌房屋884间,伤亡43人,受浸水稻15万亩。全年主杂粮比上年减少了160万公斤,全年月平均口粮只有14.2公斤。1970年9月,一场暴雨使全县倒塌房屋5344间,死8人,冲垮大堤49处,受浸农作物18万亩,全年主杂粮减产1229万公斤。1981年水灾,使全县主杂粮减产3632万公斤。1988年7月受7号强台风大暴雨袭击,倒塌民房60400间,大堤缺口97处,死亡42人,受浸水稻23万亩,其中失收5.7万亩,粮食损失6000万公斤。

1.1.5.可供利用的资源不足。《富饶的贫困》一书认为,贫困地区的贫困是富饶的贫困,作者的依据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明显的资源优势。书中列举了云南、广西、内蒙古、西藏、贵州等省都是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但没有例举缺少 横断山地区、海东地区、海西地区、西藏地区、南疆地区。

资源的贫困地区,所以给人造成的印象是一切贫困地区都是资源丰富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事实上,中国22个贫困地区,“富饶的贫困”只是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可供利用的资源是不足的。理由是: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利用来满足生产、生活之需的原材料,即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因此,某些自然环境要素究竟是不是资源,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自然环境中存在的某种要素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开发和利用它,就不成其为资源。地下存在的某种矿藏,如果发现不了它,或者从中提取不出有用的元素,它的存在也无价值。贫困地区由于技术落后,有些在发达地区看来是资源的东西,在贫困地区却不是资源。再有,生产活动对环境要素的利用,都不是只利用某一种环境要素,而是对若干种要素的综合利用,资源的实质是一个系统。因此,一种环境要素是否能成为有用资源,与环境的其他要素的有无或能否有机地配合有关。只有要素与要素之间有机协调起来以后,一种要素才能成其为有用的资源。例如陕西省南部的秦巴山区,由于有优越的水热条件(在海拔800—1300米的地方也还有年平均气温13—10.50C,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不少人认为有发展农业的优势。恕不知对农业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除了温度和水分以外,还要有土地。只有三项资源配合得好才能成为农业优势,若缺其中一项,都不会变成优势。而该区90%的面积为山区。由于山高坡陡土层薄,尽管水热条件较好,但也不宜于开成农田。若开成粮田耕种,几年之后,土壤和有机质将大部分流失。陡坡地土层薄,蓄水、保肥能力差,粮食作物的根系多分布于薄层土壤之中,水分供应不稳定,雨少易受旱,雨大、雨多则土层中的养分和土粒易流失。故实际上陕南山区的资源条件是不适宜种粮食的。对矿产资源的利用也是这样。如果某个矿区没有好的气候资源,或水资源相配合,单纯的矿产资源也不可能成为现实可供利用的资源。因此,由于受到技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贫困地区可供利用的资源其实是并不丰富的。

另外,在我国广大贫困地区,有不少贫困县、贫困乡的资源确实贫乏。例如河南省台前县无任何矿产资源,再如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除零星散沙金矿、花岗岩和硫铁矿外,另无其他任何矿产资源。从水资源方面看,目前全国贫困地区还有1000万人口、7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然条件太差,是贫困地区农业经济落后的基本

原因,同时也是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基本原因。

1.2. 人口数量太多

在中国的人口问题中,尤以贫困地区最成问题。这可从以下一些比较数字中得到说明:宁夏南部地区8个县,1949—1984年35年间人口总数增长2.39倍,年递增率为34.9%。而同期全国人口增长89%,年递增速度1.88%。贵州织金县1984年人口出生率28.34%,而全国为17.5%;自然增长率织金县达22.47%,而全国为10.81%;3胎以上的多胎率织金县高达到42.28%,全国为10.29%,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5%,但是贫困山区一般都在25%左右。1985年全国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到11%左右,但贫困山区仍在20%以上。

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太差,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使得贫困地区的产出增加很少。但是,只要产出没有少到满足不了人们温饱的程度,也还造不成贫困。可是,贫困地区不仅自然条件很差,而且人口增加也很多,人口太多造成需要太大,太少的产出满足不了太多的需要,于是就出现了贫困。全国22个贫困地区,有些片区过去并不贫困,只是后来人口数量增加太多,才贫困下来的。比如,秦巴山区初开发时,地多人少,如处于盆地或川道地带,土地平整可使用车辆,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家中辅助劳力,养一头牛,能种15亩良田,如以亩产250公斤计,一年能生产3750公斤粮食,一家5口除消费2000公斤外(口粮饲料、种籽按每人400公斤计算),还能余1750公斤,另外还可养活6口人(口粮按300公斤);如处于山区,一个主要劳力加上辅助劳力,养两头牛能种15亩缓坡粮田,以亩产150公斤计,一年能生产2250公斤粮,除全家4口消费1600公斤外(山区多单身,劳力在人口中所占比重大),还能余650公斤。可另外养活2口人。而现在的秦巴山区,由于人口太多,不少农户的温饱未解决,收入普遍低下。陕西南部三个地区清初只有20460户,约10—12万人,1949年全区人口为458.1万,而目前已达到840余万。陕南三地区的财政支出皆大于收入,每年需要上亿元的财政补贴,成为陕西省的一大负担,已沦为全国瞩目的贫困山区。

人口数量太多能够解释贫困地区的许多现象,比如,贫困地区的生态破坏就与人口过度膨胀有密切关系,皖南山区就是这样。解放以来,皖南山区人口大致增加了70%,部分地区增加了一倍,而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全区耕地由1949

年的451.5万亩减少到1983年的426.3万亩,使人均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全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由原来的1.55亩减至目前的0.99亩,且坡耕地比重增加,人均水田只有0.66亩。由于人均耕地少,生产水平低,粮食自给能力低,缺粮逐年增加。1965年缺69万公斤,1983年缺粮200万公斤。沉重的粮食压力和落后的经济,使皖南山区人民至今能摆脱贫困的局面,以致毁林开荒种粮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严重的垦荒则导致生态环境平衡失调,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瘠薄,土壤肥力降低。在岩石裸露的花岗岩土地区,甚至出现沙化现象。

人口增长也使燃料严重不足。现在皖南山区农村燃料中仅有20%是秸杆,其余部分均属薪柴。据统计,每人每年基本生活用干柴至少600公斤,这样全区每年柴薪消耗量达258900万公斤(约合172万立方米),而森林平均年生长量只有174.3万立方米(按5%计算)。当地居民缺柴问题十分严重,国家无力供应原煤,农民就上山砍树,村舍附近几乎砍伐殆尽,有些地方甚至把树根、草皮也扒下来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贫困地区的单一粮食型产业结构也与人口数量太多有关。“民以食为天”,有关研究证明,在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300公斤时,粮食生产会不断排斥其他各项生产。因为在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300公斤时,如果扣除了农业再生产用粮、牲畜饲料和工业用粮外,人均生活用粮(原粮)每天在0.7公斤以下,这是维持正常生存所必需的界限。人均粮食占有量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一是粮食亩产水平;二是粮食种植面积;三是人口数量。由于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太差和其他一些原因,粮食的亩产水平和种植面积变化不是很大,因而人均粮食占有量就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粮食约束程度与人口数量成正比。

1. 3.生产技术落后

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自然资源和人类的开发能力,而开发能力又主要表现在生产技术水平上。普遍的规律是,生产技术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生产技术落后,经济落后。逆定理也成立,经济发展水平高,必然有生产技术水平高,经济落后,必然有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真可谓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概括地说,贫困地区生产技术落后有如下表现:

1.3.1.新技术缺乏,生产工具简单。

贫困地区许多地方农业机械应用率极低,人工和其他动力灌溉面积小,生产

贫困原因篇四
《中国贫困原因》

中国贫困原因探悉 李昌平 【ICXO.com编者按】近段时期,我主要是在西南地区的一些国家级贫困县走动。走了一些穷的地方,我发现贫困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贫困就是因为农民素质低、没文化、愚昧、自然环境条件差,等等。我们把贫困的原因归结到穷人本身,好像贫困与政府、制度、主流人群没有多大关系。不是的!在很大程度上,贫困源于没有权利,贫困源于主流社会设计的不合理制度。 我先从一个故事开始。我到了某地区的一个乡,那个乡有14000人,有锡矿、铅矿、煤矿,每天从这个乡拉出去的矿产值约40万。开矿的是浙江、四川、云南的“大老板”,他们 每年给乡政府提供的税收不足50万,但来来往往的运矿车辆,每年损坏路面用以维修的资金不少于150万。矿开了,环境破坏了、资源没有了,并且矿是有毒的,矿工没有任何劳动保护,每个矿工在矿里只能工作三个月就不能再工作了,时间长了有生命危险。这样的劳动,每个矿工的工资不到300元/月。如果你到矿上看到那些矿工,你的第一感觉是这些矿工和牲口没多大的差别。不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的人是很难理解“宁可累死,不可饿死”的现实选择的。 第二个故事:我去的一个贫困县,那里的原始森林是九十年代以来砍伐的,砍树的时候没有任何补偿,因为 主流社会的人说森林是国家的,砍伐森林自然不关当地人的事了。没有砍伐森林的时候,当地人主要以狩猎为生,辅以简单的农作,生活还是比较舒坦的。树砍了之后,当地人不得不从狩猎生活转向农耕生活,千辛万苦地造了梯田。最近几年,说要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政府强制当地人退耕还林。森林砍了,没有补偿;辛辛苦苦开的梯田,一个文件下来,说补给你每年三百斤粮食,给5—8年就了事。我身临其境的时候,无比地羞愧。很多人讲保护环境的时候表现得无比善良和慈悲,而面对弱势的同胞却是如此的不道义! 当我走进贫困的深处面对贫困的时候,我实在 没有理由指责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他们没有错!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对贫困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至少有十几种主要的限制穷人权利、导致贫困的不合理制度,需要我们重新检讨:1、产权制度 上面的两个故事都与产权制度有关。矿产资源属于国有,国有是谁有呢?谁有权审批矿产资源开发,谁就代表国家了。有人会说,国民分享税收啊,谁代表国家征税呢?当然是几个人的事。一吨煤35元—50元的税收,可是一车装10吨却只算5吨,白天运10车计税,晚上100车不计税。就是征了税,当地的老百姓又如何实现分享税收收益的权利呢? 如果

说森林、矿 产资源是国家的,穷人分享不到收益也就罢了,但本来是穷人的财产,“国家”也要占有。 比如说,农民集资办的公路、桥梁、水利设施等等,产权都不属于农民。既然是农民集资办起来的,为什么农民没有产权收益呢?如果把农民投资的电力、交通、能源、通讯等等基础设施,都让农民分享产权和收益,农民也不至于这么苦、这么穷。 不仅如此,到八十年代后期,国家鼓励农民办粮食加工厂,一个加工厂要投资几十万、几百万。到了九十年代,国家一个文件下来,不允许农民经营粮食了,农民损失惨重!国家不承担任何责任;八十年代政府鼓励农民贩猪、宰猪,九 十年代,要“定点屠宰”,农民办起来的生猪“一条龙”全垮了,谁也不赔啊;八十年代后期,允许农民经营种子、农药、化肥,九十年代,供销社重新专营,把农民害的可苦了。农民由此所负的债是一代人、两代人都还不清的。城里的企业破产了就破产了,农民的企业被逼得破产了,钱还是要还的。农民怎么不穷啊! 2、财政制度 农村电、电话是农民自己集资建起来的,城里电、电话是国家投资的,城里人用的电和电话比乡村便宜;农村的学校是农民自己集资建的,农村老师的工资是农民自己开的。城市里的学校是国家建的,城市里老师的工资是国家财政开的;城 市里的公路是国家修的,一公里就是好几百万甚至千万,农村里的公路主要是农民自己修的。农村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农民自己集资的,当然国家也有财政支持,但那是杯水车薪。都是中国的公民,在占有财政资源方面,标准是不一样的。 3、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覆盖农民的,谈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来说,还太奢侈。这个极大的不平等说也是白说,不说也就罢了。但不能破坏农民自己的保障制度,即不能剥夺农民拥有土地的权利。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他们怎么生活?我们为这些失去土地的人提供了什么样的社会保 障呢? 4、金融制度 城里人可以用身份证从银行贷款买房,乡下人不可以;城里人可以用房作抵押贷款,农民的房子也是房子,为什么不能用他们的房子、土地去抵押贷款呢?农民的财富也是国民财富的一部分,也是人民币的基础,为什么中国的银行不承认呢?如果我们农民的山、农民的地、农民的房,也能在银行里抵押,那农村也不缺投资,农民也有钱发展。现在,农民贷款生产农产品供城市人享用,贷款也是那么难,利息还高于城里几倍。外国银行不下乡,中国的银行也进了城,国家又不允许乡村民间金融存在,难道

农村指望太空人提供金融服务不成! 5、 税收制度 农民的人均收入是(每年)两千多块钱,不是可支配收入,这些收入中还含着种子、自己和牲口吃的粮食。国家按农户农产品产量的百分之八点四来收取农业税,但如果把农民自己消费和投入生产的这一块除开,那肯定是百分之二十几或更高的税率了。再如果把粮食加工流通环节的税率考虑进去,农业的税率可能就在百分之三十几以上。一个农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就只有几百块钱,要交税;城里人一个月有几百块钱的社会保障。城里人做生意亏本,可以不做;农民种地亏本,可不可以不种?不种(的话)可不可以不纳税?不可以,不种地照样纳税。农业是最弱质 的产业,农民是最弱势的群体,却面对最不优惠的税收政策。农民怎么不贫困呢? 6、资源的配置制度 就说说扶贫的资源配置制度吧。国家的扶贫资源是属于穷人的钱,这个资源是由谁来配置的?是干部来配置的。谁跑步“钱”进、谁跑得勤就给谁。跑到扶贫资源是要成本的,资源通过一级一级的下拨是要雁过拔毛的。这些资源到了项目点、到了社区该怎么使用,还是没有穷人的发言权,还是国家干部说了算。不少贫困地区搞工程招标,谁主持,是干部,谁有权参加投标,极少数有钱的人,穷人在哪里呢?占99%的穷人被排斥在外了。 如果法律制度来配置扶贫 资源,肯定会比干部权力配置更有效力;如果资源到了社区,由老百姓主导资源的使用,就可以用很少的钱办很大的事,因为中国农村有的是过剩的劳动力。但在不少地方,扶贫资源和公共资源配置成了权力和权力、权力和资本的交易游戏。 7、教育制度,医疗制度 这两个制度差不多,只说教育。人们似乎公认:“教育改变命运”。中西部的教育能改变中西部人民的命运吗?我看不能,反而使它们越来越苦难。我在我的《扶贫日记》里写过一个高中生,他的父母亲为了培养他,借了一身的债,他高中毕业到城里打工,每月的工资400元,要用十几年的时间打工来还 债。他说只要还清债攒够2000元钱,他就准备回到他的那个小山村去结婚,再不来打工了。那时候他大概也有40岁了,不回山里城里人也不会要他打工了。现在的农村教育是什么?贫穷的父母亲,负了一身的债,支付了巨额的教育成本,好不容易培养一个高中生。高中生给了父母什么回报?没有!他把20—40岁黄金的时间给了城里,他得到了什么?没有!到了40岁,快要老了,城市和发达地区不要他了,把养老的包袱又甩给了中西部,甩给了穷人。教育是不是抽水机?教育不断地把中西部的资源向发达地区抽

,不断地把穷人的资源往富人抽啊! 我读小学时, 几毛或一块钱读一年;初中时,一年两块钱;高中时,三块五块读一年;大学时,国家一个月补贴20多块钱,35斤粮票。现在我的孩子读书呢?小学100多,中学1000多,中考把录取分数线提得高高的,缺一分100元、几百元不等。现在我们读大学,国家给一点钱甚至不给,更多的是学校收钱。我计算了一下,从1985年到目前为止,农产品的价格涨了不到7倍,相当于农民的收入(在价格上)长了7倍。但现在农民教育支出涨了几百倍甚至几千倍,你说农民怎么不穷!农民能够卖的一点钱,就被我们的教育吸得一干二净,农民是要负债来培养自己的孩子,并 且是给发达地方培养人才。 8、就业制度 很长时期,政府谈就业、失业问题,只谈城里人,农民不在这个话语里。直到今天,劳动法能保护的还是城里的职工,失业保障与农民工没有关系。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依然还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 更为严重的是在财政税收资源解决就业问题时,农民依然是极少考虑的,常说的再就业工程根本与农民无关。 国家的金融资源也偏向解决城市居民和国有企业职工的就业,每年有数百亿的贷款给了国有企业;证券市场也有更多的资源被输入国有企业。重要的职能就是保障就业。 谁给了农民这样的政策资源呢? 解决农 民的就业是不是没有办法呢?不是的。国家有很多机会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例如,1998年大洪水后,国家拿出数百亿元治理大江大河,长江大堤每方土12元,这样的好事给了大企业家做了,大企业家转包给农村的拖拉机施工,每方土3.6元承包出去,一方土坐地净赚8元多。如果从农民就业的角度去考虑,几百亿可以解决多少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数百亿收入。再如,农村还有很多的水利工程待建,有的是要恢复原有功能。假如国家一时拿不出钱来,可不可以让农民先干上,发给农民劳动工积累券,农民可以凭券购买教育、医疗等服务或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 主 流社会,面对农民就业难的时候,总是指责农民文化水平低,素质差,不适应城市社会,不适应市场经济等等,全是歧视性的语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把农民的就业问题当成是“国民的基本权利”,没有把创造农民就业岗位当成政府的基本职责。 中国的农村什么最多,劳动力最多。每天有几亿农民没有活干,能挣钱的活专给有钱的人干,你说农民能不穷吗? 9、工资制度 工资制度是一个最大的抽水机。城里人的工资里面包含有结婚、生儿育女、孝敬父母的部分,还有再教育和养老部分。农民工的工资呢?它包含这些吗?

不包含。农民工一个月就500元钱左 右,他们不可能完成劳动力再生产、承担不了赡养老人的义务,自己养老的问题也无法解决。 根据陆学艺、郭书田等先生的计算,每个农民工在城里创造的价值是25000元,但每个农民工得到的平均工资只有6000—8000元(这是高估了)。城市和发达地区每年从农民工身上得到16000元以上的剩余价值。如果进城的农民工是1亿人,那么农民每年被剥夺的就有1.6万多个亿。 工资制度对农民工严重的不人道,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据统计,全国现在有千万以上的娶不起媳妇的农民和农民工。乡下的女孩子都嫁到城里去了,她们不愿意在乡 下找一个养不起孩子和老人的老公,有的女孩子做二奶也不愿嫁给“足马”为妻。社会学家樊平呼吁,农村“美女”的流失将导致农村社会“荒漠化”!我们追求的城市化难道要以农村社会“荒漠化”为代价吗? 10、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可能是第二大抽水机了。宪法规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所谓集体所有,就是村民共同共有。但农民的土地不能自主地进入市场交易,只能先给国家征用,再由国家出卖,国家征用1亩地几千、几万不等,转手就卖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不等;农民自己在自己的地里盖厂子可不可以?不可以,还得先给国家征用了再买回来;农民在自己的地里挖鱼塘可以吗?不可以,要挖也得出钱给国家。据统计“国家”每年从农民的土地上拿走数百亿甚至更多的钱。 11、干部制度 但我说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干部制度也是一个抽水机。干部是上面提拔 的,要当干部就只有找上面。想当干部就要跑步“钱”进,不跑步“钱”进想提拔,难!所以每年用于跑官的钱不是个小数目。这些钱从哪里来呢?当然是公款消费了。我提拔了,付出了很高的成本,怎么办?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赶紧用权力从老百姓身上寻回来。提拔的干部越多,干部换的越勤,老百姓的负担就越重,所以干部制度也是个抽水机。如果干部选拔权在人民,公布干部的权力在人民代表大会,当官就要给老百姓送礼了——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要是这样就好了。 现在也搞民主,干部也要选,谁提名呢?上面提名。谁想当干部,还是要给上面送礼才行。现在 的民主还是上面的“民”主,把上面要的人“举”上去,和原来的效果是一样的;其实,老百姓要的是下面的民主,是要把那些不为民服务的人选下来的民主,这些人不选下来,好人怎么选得上去呢?好人选不上去,农民怎么不穷呢? 12、法律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立了很多法,可是,来北京上访的人越来越多了,一年比一年多

贫困原因篇五
《论贫困的根源》

第3卷第4期          经济与社会发展            VOL.3.No.4论贫困

刘小刚

的根源

———评阿马蒂亚・森的权利观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江苏常州213001)

[摘 要]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通过实证研究,在《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一书中阐述

了贫困发生的原因以及与权利的相互关系,说明饥荒发生不是由于粮食严重短缺的缘故或者其他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而是人们交换权利的严重不足。其中能力不足是产生交换权利缺乏的直接原因。交换权利的匮乏直接导致了贫困,但贫困却并非都是由交换权利的缺乏所引起。

[关键词]贫困;权利;饥荒;交换权利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5)04-0124-02

  印度学者阿马蒂亚・森因主张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融合,提出以自由为目的和手段的发展观、以缺乏交换权利导致贫困的权利观和以基本能力为核心的平等观的经济伦理理论而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一书中具体阐述了贫困发生的原因以及与权利的相互关系。他指出贫困现象基本上是人类关于食物所有权的反映。因此,要说明这种现象,就必须深入研究所有权的结构,而所有权关系又是权利关系之一。所以,要理解贫困的原因首先必须理解权利关系,并把贫困问题放在权利关系中进行思考。

阿马蒂亚・森把贫困问题与权利相结合,试图以权利的缺乏来说明产生贫困的原因。他指出,在一个私有制的市场经济中,“人们所公认的典型的权利关系包括以下内容:1.以贸易为基础的权利。2.以生产为基础的权利。3.自己劳动的权利。4.继承和转移的权利。所有这些,多少都具有直接性的权利关系,而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其他更为复

[1](P7)

杂的权利关系”,交换权利就是其中一种。它是个人在交换中能够获得的各种商品所构成的集

合,也就是人们具有的购买某种商品的基本能力。

决定交换权利的因素有以下五个方面:“1.他是否可以找到一份工作,如果可能的话,时间有多长以及工资是多少。2.他出售自己的非劳动所得资产能够得到多少收入,购买他希望得到的东西需要多少钱。3.用他自己的劳动力以及他可以购买和管理的资源(或资源提供的服务)能够生产什么。4.购买资源(或资源提供的服务)的成本是多少,他能够出售产品的价值是多少。5.他有权享受的社

[1](P9)

会保障福利以及他必须交纳的税金等。”阿马蒂亚・森强调,一个人避免饥饿的能力依赖于他的所有权以及他所面对的交换权利的映射。一般而言,即使饥饿是由食物短缺引起的,饥饿的直接原因也是由于个人交换权利的下降。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交换权利的恶化可能是由一般食物供给之外的原因造成的,与他在社会经济等级结构中的地位以及该经济中的生产方式、社会保障、粮食和就业等有关。

为了解释贫困,阿马蒂亚・森列举了贫困的几个定义,然后提出了自己对贫困的观点。1.生物学方法。罗恩特里在对贫困的研究中,把贫困家庭定

[收稿日期]2005-03-20

[作者简介]刘小刚(1977—),男,陕西宝鸡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哲学硕士,研究方向:应用

伦理学。

124

义为处于基本贫困的家庭,其总收入不足以获得维持体能所需要的最低数量的生活必需品。2.不平等方法。米勒和罗比曾经说明他们支持贫困就是不平等的理由。他们认为从社会等级阶层的角度考察贫困问题可以使我们认识到贫困问题的本质就是一个不平等问题。3.贫困是一种价值判断。这种观点把贫困看作是令人厌恶的事情,从而也就自然地把消灭贫困作为道德上的善举。由此在很大程度上,贫困成了主观的事情,在对它的统计中完全解除了对一个人道德的约束。4.贫困是一个政策式定义。贫困作为一个政策式的定义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广泛接受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现实中的或者提议中的政策目标的准确反映。如果接受这一观点,那么,对贫困的度量就必须被看作是一种描述,是根据当时流行的生活必需品标准对人们的困难处境所进行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基本上是对事实的描述,而不是某种伦理评价。

阿马蒂亚・森把贫困定义为一种权利方法。它所重视的是每个人包括食物在内的商品组合的权利,并把饥饿看作是未被赋予取得一个包含有足够食物消费组合权利的结果。他指出,一个人之所以挨饿,要么是因为他没有支配足够食物的能力;要么是他拒绝使用这种能力。权利方法重视的是前者发生的可能性,而不考察后者。他进而指出了权利方法存在的缺陷:“1.权利不容易被具体界定。2.权利关系所重视的是一个社会既定法律框架中的权利,有些财产转移会涉及对这些权利的侵犯,比如抢劫或掠夺。3.人们的实际食物消费水平低于他们的权利所允许的水平,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无知、固定的饮食习惯或缺乏食欲等。4.权利方法着重分析的是饥饿,必须把饥饿与饥荒中的死

[1](P66-67)

亡区别开来。”饥荒中的很多死亡是流行病所致,饥饿只是引发流行病的部分原因。饥饿意味着饥荒,反之则不然;饥荒意味着贫困,反之也不然。有贫困不一定有饥饿,但有饥饿就一定有贫困。饥饿所表现出的一无所有的特征完全可以定义为贫困。在这里,从广义说,饥饿是指人们没有足够的食物,而饥荒则指由饥饿所造成的大量死亡的恶性现象。饥荒主要是由食物消费水平的突然下降引起的,而典型的食物消费水平的低下,食物

消费量的下降趋势对饥荒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在一次饥荒中,一个社会的所有阶层都遭受了饥饿。这是因为不同社会阶层对食物的控制能力不同。阿马蒂亚・森总结说:“权利方法提供了一个分析饥荒的一般框架而不是饥荒原因的特殊假说;无论是在经济繁荣时,还是在其衰退期,饥荒都有可能发生;粮食供给与对粮食直接权利之间的区别非常重要;对权利的重视具有强调合法权利的后果。”

阿马蒂亚・森以权利的缺乏向传统的观念———粮食短缺是饥荒的主要或惟一的原因———发出了挑战。在详细研究了1940年以来印度、孟加拉国及撒哈拉诸国饥荒灾情的基础上,他找到了可用来解释贫困的真正原因。他认为有几个现象不能单单由粮食短缺来解释,饥荒甚至也可以在粮食产量并未明显低于前一年或有粮食出口的情况下发生。对饥荒的深入研究需要完全搞清楚不同的社会和经济技术因素怎样影响社会的不同阶层及决定他们的选择机会。生物学家保罗・爱利克认为“生存取决于以下三种东西的作用:一个地区中人或组织的数量,他们的消费水平以及他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技术的仁爱或其他方

[2](P237)

面”。比如,对1974年孟加拉国饥荒的部分分析结果是,当年席卷全国的洪水大幅度抬高了粮食价格,由于歉收,农业工人失去了大部分就业机会。正是这些因素,使农业工人的实际收入急剧下降以致发生不相称的严重饥荒。他由此指出,虽然饥荒与自然灾害有密切关系,但客观因素往往只起引发或加剧作用,权利的匮乏才是加剧贫困和饥饿、导致大规模饥荒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印]阿马蒂亚・森著,王宇,王文玉译.贫困与

[1](P200)

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1.

[11][英]阿尔蒙得著,刘余莉,等译.探索伦理学:通向善恶王国的履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华锋]

125

贫困原因篇六
《我国农民贫困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国农民贫困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 农民贫困是当前中国“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从阐述我国农民贫困的现状出发,着重于从农民的收入与支出这两个与农民生活联系最紧密且最直观的视角来探究其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给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旨在对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有所助益。

【关键词】 农民贫困原因对策建议

一、我国农民贫困现状

1、收入过低,增幅波动不稳,有多年呈下降趋势

据《经济时报》报道,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年下滑:1996年是9%,1997年是4.6%,1998年是4.3%,1999年是3.8%,2000年为2.1%。到2001年有所增长,达4.2%,2002年为4.8%,2003年又下降到4.3%。另据2001年的调查显示:农民收入相对水平下降,且约有

5.8%的农户家庭纯收入出现负值,最高的达到负8100元。截至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月纯收入只有大约397元。

2、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人均纯收入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从1985年起,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60∶1,至1992年这一差距扩大到了3倍以上,到了1993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27∶1。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呈扩大状态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004年和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3.21∶1和3.22∶1,2006年为3.28∶1,2007年这一比例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和扭转这种趋势,结果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团结稳定。

二、农民贫困原因探析

1、有关收入方面因素的分析

(1)从农民自身主体分析。当前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8年为止,全国人口的10%左右是文盲、半文盲人口,而农村人口就占到了9%左右。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4%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左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到11%左右。正因为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能力较为低下,加上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导致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机会丧失,收入增长十分缓慢。

(2)从农产品本身的属性来分析。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出售农产品,但是农产品的生产率又很低。此外,就单个农产品而言,其功能比较稳定,相关替代品较多,价格弹性比较大,令其在价格上很少有大幅增长,这也就限制了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另外,农产品所具有的公共产品属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农民的收入很难大幅增长。

(3)从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上分析,我国实行的是个体农业经营方式,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富有成效的,但是对于目前的生产状况已经很难再适用。这种生产方式将农民绑在分割的小块土地上,小户经营,各自为战,加上我国农民平均占有耕地资源非常少,产出十分低下,已经不再有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诚然,经过“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本质依然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其功用已经充分释放,在目前的条件下很难再使农民大幅度地增收了。

(4)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分析。建国初期,我国为了迅速恢复经济,建立国家工业化体系,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国家不断地从农业中抽取资金来投入重工业的发展。统计数字表明,从1978—1995年,国家财政农业收入增长了11.4倍,但同期内,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却只增长了3.8倍。可见,农业对国家财政的贡献比例在大幅增长,但社会对农业的反哺比例却远远跟不上。近几年来,政府一直很重视“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惠农的政策和措施,给予了政策和资金的倾斜,但是农民整体的收入水平还是处于社会的底层,仍然没能摆脱其头上的贫困枷锁——收入不能补偿其投入的全部成本。

2、有关支出方面因素的分析

(1)多子女的抚养问题。农村地区,特别是广大西部农村地区,计划生育收效不尽人意,由于重男轻女观念依然残留,导致多生、超生现象严重。根据对云南、安徽、河南、河北、湖南、江西、山东、山西、甘肃、贵州、宁夏、四川等省的抽样调查,25—50岁的农村已婚妇女生育两个以上孩子的比率达63.5%~71.6%,生育三至四个孩子的比率为24.8%,有的甚至生育了五至六个孩子,以至于越生越穷,多子女的抚养问题使农民不堪重负。

(2)过高的高等教育费用。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学费免收制,只收取学杂费,但是由于国家财力有限,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杂费由家庭自己承担。据统计,一个农村家庭为供养一名大学生,需要全家人数年不吃不喝的财富积累。一般来说,在子女毕业时,一个农民家庭一般都负债累累。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农村家庭承担的教育支出占总收入的33%左右,西部则更高。据甘肃省农业部门近年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全省重新返回贫困线以下的农民中,因教育支出返贫的占50%。教育费用过高已日渐成为农民返贫的第一因素。

(3)越来越高的医疗费用支出。在当今农村,农民戏称的“治病三部曲”——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住不起院成了农民的大难题,得了大病,有的借钱看病,有的因治病倾家荡产,也有人因治疗费用太高而只有放弃治疗。近年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事例屡屡出现,许多地方农民的健康状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原来已被消灭或被控制的地方病、传染病再度出现甚至流行,严重影响了农民安居乐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4)各种收费支出负担较重。新华社2008年3月4日播发的稿件《代表餐桌话涨价:一头猪不能承受的税费之重》报道了重庆市綦江县县委书记王越反映养一头猪竟要收15种税费的情况。在基层农村,各种收费、集资、摊派,随意性较大,是农民负担沉重最突出的表现。据农业部1992年的一项统计,农民负担项目(不包括集体提留项目)多达160项,农民承担的费用平均为200元,总额在1500亿元以上。1992年以后,经过减负,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但是总体上还是很重。据统计,农民直接上缴国家有关部门的赋税,1994—1997年的总额是1990—1993年的9倍;而农民直接负担的行政性收费、罚款、集资摊派等社会性负担,1994—1997年的年均数也是1993年的2倍以上,尤其是集资摊派达到2.38倍,这都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倍数,成为农民肩上的重担。

三、对策建议

1、增收方面的措施

(1)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强各种教育培训。西方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说过,“改善穷人的决定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要使农民增收,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的知识和素质,这是突破农民增收缓慢问题的瓶颈。”政府和一些社会群体可以为农民创造条件,通过开办各种培训对农民进行素质培养,为农村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永久动力。

(2)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开拓农业增收新渠道。时下在我国很多地方兴起的旅游观光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路子。农民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生活设施,吸引游客,旅游活动的内容除游览田园风景外,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旅游观光农业给农民带来了十分明显的收入增长。另外,就是要鼓励发展外向型农业,政府可以帮助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生产基地,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让其形成有体系的运作机制和服务体系,打开国际市场,为农民增收拓宽道路。

(3)将分散的农户由政府组织起来,以村为单位组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将有限的农业资源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经营,利用规模效应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建立好激励机制,能力强的、有技术的、有资本的农户可以多占股份,可以参与农业股份公司的管理,充分发挥其自我能动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国家要适当调整发展战略,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

工业可以反哺农业。事实上,从2004年以来,政府已经逐步加大对农业的关注,进行了必要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不仅要增加投入,而且要改善投入结构,增加对低收入农民的生产资料补贴、价格补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补贴以及运用新技术的补贴。

2、减支方面的措施

(1)加强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加大对农村地区超生现象的惩罚力度,减少农民对多子女的抚养支出,提高农业人均资源占有率;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提高我国城市的容纳能力,将过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大中城市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适当减免农民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尤其是对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要在经济上给予照顾,这方面的经费可以由国家财政部和教育部共同协商负担。当前最重要的是尽快完善农村教育改革,除真正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外,政府还必须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管理和投入体制,减少农村孩子受教育的费用,特别是农村孩子上大学的学费问题,让高等教育的门槛向农民孩子放低。

(3)全面规划实施农村社保医保。事实上,社保已在少数富裕的农村施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将全面铺开。为解决广大农村看病难的问题,我国已在试点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该制度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在推进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的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完善这个制度的配套措施,解决好农村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与合作医疗的衔接,同时加快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医疗设施的配备,提高农村基层的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4)进一步规范对农民的各种收费,严格执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坚决取消面向农民的各种不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同时,对继续保留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项目,要加强审批管理,重新核定其收费范围和标准,并向农民张榜公布,接受农民和社会的监督;全面清理整顿农村经营服务性收费,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严禁非法向农民罚款、集资和摊派,无法律或法规依据的项目一律取消,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参考文献】

[1] 车美娟:农民贫困问题分析[J].经济师,2006(2).

[2] 蒲艳:剖析我国农民贫困的原因[J].全国商情,2006(5).

[3] 王征兵:农民贫困的根源浅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1(2).

[4] 陈亚萍:论多生、超生与农民贫困[J].人口与经济,2006(6).

[5] 黄快生、周德明:解决农民贫困的新视角: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6] 张明沛:提高农民素质是根本[J].农家之友,2008(8).

[7] 徐小怡:我国农村·农民贫困根源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4(3).

贫困原因篇七
《农村贫困的原因》

农村贫困的原因

作者:李昌平

近段时期,我主要是在云南、贵州等地的国家级贫困县走动。走了一些穷地方,发现贫困的原因并不那样简单:贫困就是因为农民素质低、没文化、愚昧、自然环境条件差,等等。我们把贫困的原因归结到穷人本身,好象贫困与政府、制度、主流人群没有多大关系。不是的!在很大的程度上,贫困源于没有权利,源于主流社会设计的不合理制度。

我先从一个故事开始。我到了贵州毕节地区的一个乡,全乡有14000人,有锡矿、铅矿、煤矿,每天从这个乡运出去的矿值约40万元。开矿的是浙江、四川、云南的“大老板”,他们每年给乡政府提供的税收不足50万元,但来来往往的运矿车辆,每年损坏路面用以维修的资金不少于150万元。矿开了,资源没有了、环境破坏了,并且矿是有毒的,矿工没有任何劳动保护,每个劳工在矿里只能工作三个月就不能再工作了,时间长了有生命危险。这样的劳动,每个矿工的工资不到300元/月。如果你到矿上看到那些矿工,你的第一感觉是矿工和牲口没多大的差别。不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的人是很难理解“宁可累死,不可饿死”的现实选择的。

说那个地方穷,每天却有那么多财富源源不断的运出来。我算了一下,那个地方的人均GDP超过了10000元,但他们的人均纯收入不到700元。这是什么GDP?我取了一个名,叫垃圾GDP。发展不是硬道理吗?开发了资源,资本家得到了财富,当地的人民分享了发展的什么呢?不仅没有收益,而且还受害,房屋倒塌了,储藏红薯的地窖掉下去几十米,还有水库的水漏掉了,等等……

第二个故事:我去云南的一个贫困县,那些原始森林是九十年代以来砍伐的,砍树的时候没有任何补偿,因为主流社会的人说森林是国家的,砍伐森林自然不关当地人的事了。没有砍伐森林的时候,当地人主要以守猎为生,辅以简单的农作,生活还是比较舒坦的。树砍了之后,当地人不得不从守猎生活转向农耕生活,千辛万苦地造了梯田。最近几年,主流社会要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政府强制当地人退耕还林。森林砍了,没有补偿;辛辛苦苦开的梯田,一个文件下来,说补给你每年三百斤粮食,给5——8年就了事,5---8年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我身临其境的时候,无比的羞愧,为我们主流社会的人满口的仁义道德羞愧。很多人讲保护动物的时候表现的无比善良和慈悲,而面对弱势的同胞却是如此的不道义!

当我走进贫困的深处面对贫困的时候,我实在没有理由指责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他们没有错!我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对贫困有了新的认识。

一, 制度与贫困

至少有十几种主要的限制穷人权利、导致贫困的不合理制度,需要我们重新检讨:

第一,产权制度。

上面的两个故事都与产权制度有关。国家一句话:矿产资源属于国有,这就割断了资源所在地人民与资源的联系。国有是谁有呢?谁有权审批矿产资源开发,谁就代表国家了。什么人有权开发国家的矿产资源呢?制度规定只有资本家。当地人是国民,我们在制度中找不到国民的位置。有人会说,国民分享税收啊!谁代表国家征税呢?当然是几个人的事。1吨煤35元——50元的税收,可是一车装10吨却只算5吨,白天运10车计税,晚上100车不计税;就是征了税,当地的老百姓又如何实现分享税收收益的权利呢?

如果说森林、矿产资源是国家的,穷人分享不到收益也就罢了,但本来是穷人的财产,“国家”也要占有。

比如说,农民集资办起了电,产权属于谁?属于国家的电力总公司;农民集资修了学校,产权属于谁?属于代表国家的教育部门;农民集资办的厂,产权也属于国家;农民集资办起了电话,产权属于国家信息产业部;农民集资办的公路、桥梁、水利设施等等,产权都不属于农民。既然是农民集资办起来的,为什么农民没有产权收益呢?如果把农民投资的电力、交通、能源、通讯等等基础设施,都让农民分享产权和收益,农民也不至于这么苦、这么穷。谁剥夺了穷人的产权?!

不仅如此,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鼓励农民办粮食加工厂,一个加工厂要投资几十万、几百万。到了90年代,国家一个文件下来,不允许农民经营粮食了,农民损失惨重!国家不承担任何责任;八十年代政府鼓励农民贩猪、宰猪,九十年代,要“定点屠

宰”,农民办起来的 生猪“一条龙”全垮了,谁也不赔啊;八十年代后期,允许农民经营种子、农药、化肥,九十年代,供销社重新专营,把农民害的可苦了。农民由此所负的债是一代人、两代人都还不清的。城里的企业破产了就破产了,农民的企业被逼得破产了,钱还是要还的。农民怎么不穷啊!

第二,财政制度。农村电、电话是农民自己集资建起来的,城里电、电话是国家投资的,城里人用的电和电话比乡村便宜;农村的学校是农民自己集资建的,农村老师的工资是农民自己开的。城市里的学校是国家建的,城市里老师的工资是国家财政开的;城市里的公路是国家修的,一公里就是好几百万甚至千万,农村里的公路主要是农民自己修的,农民修了公路,国家去收费,路坏了之后又要农民自己修。农村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农民自己集资的,当然国家也有财政支持,但那是杯水车薪。都是中国的公民,在占有财政资源方面,标准是不一样的。剑川县黑桃树乡大满山红的那个村子,农民自己集资来办电,一根电杆,从山下运到山上去,要用四十个人抬两天,中途回不了家,还得在半山腰过一夜。城里的人什么时候这样自力更生过啊!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覆盖农民的。这个极大的不平等说也是白说,不说也就罢了。可是,主流社会的人却破坏农民自己的保障制度。去年3月1日生效的《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30年、50年不变。假设我今年有十五、六岁,过

五、六年,要娶妻、生子,我这一家人一分地也没有,政府也不给我任何的补偿,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包含我,我怎么生存啊!生在农村,是一个农民,就应该天然的有拥有土地的权力,谁有权力剥夺人生存的权利?!每一部法律都不能违背《宪法》,《宪法》要保障人权,农民最基本的权利就是拥有土地,拥有生存的权利。站在城里人的视角,《土地承包法》这是一部很好的法律,固化土地承包关系可以生产出更多、更廉价的农产品,供给城里人消费。我们有没有考虑到、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他们怎么生活?我们为这些失去土地的人提供了什么样的社会保障呢?

第四,金融制度。银行的银行叫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叫国有商业银行。城里人可以用身份证贷款买房,乡下人不可以;城里人可以用房作抵押贷款,农民的房子也是房子,为什么不能用他们的房子、土地去抵押贷款呢?农民也是国民,为什么国家的银行不承认呢?农民的财富也是国民财富的一部分,也是人民币的基础,为什么中国的银行不承认呢?如果我们农民的身份、农民的山、农民的地、农民的房,也能在银行里抵押,那农村也不缺投资,农民也有钱发展。现在,农民贷款生产农产品供城市人享用,贷款也是那么、那么的难,利息还高于城里几倍。外国银行不下乡,中国的银行也进了城,国家又不允许乡村民间金融存在,难道农村指望太空人提供金融服务不成!

第五,税收制度。农民的人均收入是(每年)2000多块钱,不是可支配收入,这些收入中还含着种子、自己和牲口吃的粮食。国家按农户农产品产量的8。4%来收取农业税,但如果把农民自己消费和投入生产的这一块除开,那肯定是20%多或更高的税率了。再如果把粮食加工流通环节的税率考虑进去,农业的税率可能就在30%以上了。一个农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就只有几百块钱,要交税;城里人一个月有几百块钱的社会保障。城里人做生意亏本,可以不做;农民种地亏本,可不可以不种?不种(的话)可不可以不纳税?不可以,不种地照样纳税。农业是最弱质的产业,农民是最弱势的群体,却面对最不优惠的税收政策。农民怎么不贫困呢?

第六,资源的配置制度。就说说扶贫的资源配置制度吧。国家的扶贫资源是属于穷人的钱,这个资源是由谁来配置的?是干部来配置的。谁跑步“钱”进、谁跑的勤就给谁。跑到扶贫资源是要付成本的,资源通过一级一级的下拨是要雁过拔毛的。这些资源到了项目点、到了社区该怎么使用,还是没有穷人的发言权,还是国家干部说了算。不少贫困地区搞工程招标,谁主持,是干部,谁有权参加投标,极少数有钱的人,穷人在哪里呢?占99%的穷人被排斥在外了。

我们在贵州大山里扶贫,不到1万块钱可以修1公里5米宽的山路,而政府去做扶贫,修1公里同样的路要8—10万块钱。那我们怎么配置资源呢?到村里去跟老百姓谈,群众说要修路,我们问怎么修,他们说只要乐施会提供炸药、铁锤、碎石机、碾压机、技术员就可以了,劳动力由他们自己组织。这样1公里路3000---8000元钱就够了。钱给他们,我们来做协作者,跟村民一起买炸药、机器,铁锤,风里来、雨里去,两年里6万多块钱修了26公里路。26公里路要是政府修,至少要200多万。

如果法律制度来配置扶贫资源,肯定会比干部权力配置更有效力;如果资源到了社区,由老百姓主导资源的使用,就可以用很少的钱办很大的事,因为中国农村有的是过剩的劳动力。

有权力的人相信权力配置资源,有钱的人相信市场配置资源。其实,在解决贫困的问题上,权力配置资源不是最有效的,这个好理解;市场配置扶贫资源解决贫困问题也不是最有效的,这点很多人还没有认识。中国农村每天有3亿的劳动力在家里打麻将,中国农村每天有大量的事情没人干,过剩的劳动力市场配置不起来。中国解决农村贫困的最大资源是农村劳动力,配置农村劳动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靠农民自己的组织。只有民间组织把劳动力资源配置起来与其他资源相结合,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最大化。

我们这个国家,权力和市场配置财政资源,配置的结果,是绝大部分配置给了强势阶层。医疗资源80%都在县以上;教育资源主要是配置在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配置在城市里。在不少地方,扶贫资源和公共资源配置成了权力和权力、权力和资本的交易游戏。

第七,教育制度,医疗制度。这两个制度差不多,只说教育。人们似乎公认:“教育改变命运”。中西部的教育能改变中西部人民的命运吗?我看不能,反而使他们越来越苦难。我在我的《扶贫日记》里写过一个高中生,他的父母亲为了培养他这个高中生,借了一身的债,他高中毕业到城里打工,每月的工资400元,要用十几年的时间打工来还债。他说只要还清债攒够2000元钱,他就准备回到他的那个小山村去结婚,再不来打工了。那时候他大概有40岁了,不回山里城里人也不会要他打工了。现在的农村教育是什么?贫穷的父母亲,负了一身的债,支付了巨额的教育成本,好不容易培养一个高中生。高中生给了父母什么回报?没有!他把20——40岁黄金的时间给了城里,他得到了什么?没有!到了40岁,快要老了、城市和发达地区不要他了,把养老的包袱又甩给了中西部,甩给了穷人。教育是不是抽水机?教育不断的把中西部的资源向发达地区抽,不断的把穷人的资源往富人抽啊!

我读小学时,几毛或一块钱读一年;初中时,一年两块钱;高中时,三块五块读一年;大学时,国家一个月补贴20多块钱,35斤粮票。现在我的孩子读书呢?小学100多,中学1000多,中考把录取分数线提得高高的,缺一分100元、几百元不等。现在我们读大学,国家给一点钱甚至不给,更多的是学校收钱。我计算了一下,从85年到目前为止,农产品的价格涨了不到7倍。以稻谷为例,85年的价格0.095元,今年可能高些,涨到了0.6-0.7元,以前是0.4-0.5元。算涨了7倍,相当于农民的收入(在价格上)长了7倍。但现在农民教育支出涨了几百倍甚至几千倍,你说农民怎么不穷!农民能够卖的一点钱,就被我们的教育吸得一干二净,农民是要负债来培养自己的孩子,并且是给发达地方培养人才——就象北大、清华给美国人培养人才一样。

医疗制度和教育制度一个样,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赘述了。

第八,就业制度。

很长时期,政府谈就业、失业问题,只谈城里人,农民不在这个话语里。直到今天,劳动法能保护的还是城里的职工,失业保障与农民工没有关系。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依然还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

更为严重的是在财政税收资源解决就业问题时,农民依然是极少考虑的,常说的再就业工程根本与农民无关。

国家的金融资源也偏向解决城市居民和国有企业职工的就业,每年有数百亿的贷款给了国有企业;证券市场也有更多的资源被输入国有企业。重要的职能就是保障就业。

谁给了农民这样的政策资源呢?

解决农民的就业是不是没有办法呢?不是的。国家有很多的机会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例如,1998年大洪水后,国家拿出数百亿元治理大江大河,长江大堤每方土12元,这样的好事给了大资本家做了,大资本家转包给农村的拖拉机施工,每方土3。6元承包出去,一方土坐地净赚8元多。如果是从农民就业的角度去考虑,几百亿可以解决多少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数百亿收入。再如,农村还有很多的水利工程待建,有的是要恢复原有功能。假如国家一时拿不出钱来,可不可以让农民先干上,发给农民劳动工积累券,农民可以凭券购买教育、医疗等服务或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

主流社会,面对农民就业难的时候,总是指责农民文化水平低,素质差,不适应城市社会,不适应市场经济等等,全是歧视性的语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把农民的就业问题当成是“国民的基本权利”,没有把创造农民就业岗位当成政府的基本职责。

中国的农村什么最多,劳动力最多。每天有几亿农民没有活干,能挣钱的活专给有钱的人干,你说农民能不穷吗?

第九,工资制度

工资制度是一个最大的抽水机。城里人的工资里面包含有结婚、生儿育女、孝敬父母的部分,还有再教育和养老部分。农民工的工资呢?它包含这些吗?不包含。农民工一个月就500元钱左右,他们不可能完成劳动力再生产、承担不了赡养老人的义务,自己养老的问题也无法解决。一个社会劳动力再生产不能完成,那比马克思笔下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更加残酷。

根据陆学艺、郭书田等先生的计算,平均每个农民工在城里创造的价值是25000元,但每个农民工得到的平均工资只有6000——8000元(这是高估了)。城市和发达地区每年从农民工身上得到16000元以上的剩余价值。如果进城1亿农民,农民工每年被剥夺的就有1。6万多个亿。

工资制度对农民工严重的不人道,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贫困原因篇八
《大学生贫困原因》

关于我校贫困大学生现状的调研

--------------------------------------------------------------------------------

成都理工大学贫困大学生生现状的调查报告

【导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在高校招生“并轨”制度的实施和扩大招生规模后,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影响了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切实解决好高校贫困生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也是各高校必须重视并认真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情况,落实贫困生救助工作,解决贫困生就读问题。学生工作部(处)组织此次调查,旨在通过此次调查更准确地掌握我校贫困生的现状,以便能从实际方面解决我校贫困生所遇到的困难,同时也为学校探索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 样本总体情况概述

调查范围:成都理工大学本科生。

调查问卷:问卷共有110份,回收106份,有效率96.36%。

问卷获得:以网络问卷的形式发放及回收问卷。把网络问卷链接的地址发给通过随机抽样所抽出的同学,让其在网上填答,由系统自动回收统计问卷。 数据统计样本总体情况分布如下:

性别分布:男生66人,女生40人。

地区分布:来自农村和偏远山区的60人占比率的56.61%;来自乡镇和县城的有29人占比率的27.36%;来自市级的17人占比率的10.03%。

二 问卷分析

(一)、贫困生现状的基本情况:

1、家庭情况: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绝大部分贫困生来自农村及偏远山区,部分来自城市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从他们的家庭结构可以看出大部分贫困生家庭成员偏多,最多可达到一家11口人,也有小部分贫困生来自单亲家庭,而家庭成员中有收入的成员又偏少,所需供养的人过多,负担过重导致家庭贫困。在贫困生家庭收入上看,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没有固定收入占总体比率的50.94%,在49.06%的有微薄固定收入的家庭中,40.87%的家庭的收入来源是农副产品收入;有

29.25%的家庭的收入是做点小生意和其他收入,有30.19%的家庭有固定工资收入。

2、消费情况:

从贫困生的月均消费情况来看,月均消费在200—300元的贫困生占总体比率的15.09%;月均消费在300—400元的贫困生占总体比率的29.25%;月均消费在400—500元的占总体比率的27.36;仅有小部分贫困生月均消费在500元以上。针对学校目前的物价水平,有63.21%的贫困生觉得偏贵;33.02%的认为物价水平合适;仅有3.77%的同学认为不贵;没有一个同学觉得学校的物价水平比较便宜。在现在物价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贫困生的月均消费总体上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水平。所以在每月的开支去向上,78.58.%的贫困生大部分用于吃饭;有21.70%的贫困生的开支一半用于吃饭一半用于购物;仅仅有1.89%的贫困生扣留伙食费大部分用于购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用品。从消费来源看,调查显示79.25%的贫困生是家庭资助;靠亲朋好友资助的占5.66%;靠社会公益认识和政府资助

的人仅占总比率的

0.94%;通过借贷的贫困

生占1.89%;有10.58%的

贫困生的消费主要依靠勤工助学和兼职。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贫困生的消费是由家庭资助,社会公益基金和政府资助等资助覆盖面小。由于社会公益基金和政

府资助是由国家、学校、

企业或个人设立的,用来

奖励那些少数品学兼优

的大学生。社会公益基金

和政府资助作为激励手段,具有竞争性,但贫困生的数量比较多,因而要得到全额资助的比例很小。

3、心理情况:

在对贫困生心态的调查中发现,有30.19%的同学认为贫困生的心态是自卑封闭的;有58.49%的同学认为贫困生的心态是正常心态;仅仅只有11.32%的人同学认为贫困生的心态是积极乐

观的。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和经

济不发达的或者城市贫困家庭。

由于入学前受教育的环境比较

差,他们知识面窄,信息量少,

实践动手能力差,他们的生活水

平,生活方式、习惯都和非贫困

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这个大

部分贫困生心态比较正常,但仍

有一部分贫困生心态是自卑封

闭的。针对学校贫困生的心理特

征,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

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面对是否敢在同学面前承认自己是贫困生这一敏感的问题上,有51.89%的贫困生有勇气理直气壮在同学面前承认自己卑微贫寒的出身,有48.11%的贫困生不敢承认或者私下承认或者拒绝回答这一敏感的话题。当问到物质贫困容易导致精神贫困上,25.47%%的贫困生认为比较容易导致;44.34%的平困生同学觉得影响一般;30.19%的心态比较好的同学认为没有影响。大部分贫困生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自己是贫困生还比较敏感,以至于精神状态不佳。这将很大可能影响其学习和工作,更甚影响未来的发展。

在对评价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上,有25.47%的贫困生自己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有25.47%的贫困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24.53%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是一个成熟稳重的人;17.92%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是一个沉默内向的人;24.53%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是一个热情上进的人;仅仅1.89%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幸苦命的人 ;也仅仅有1.89%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还有0.94%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是一个茫然无措的人。面对自己是一个贫困生他们不甘

现状,仅仅有极少部分的贫困

生抱怨自己命运,绝大部分都

比较积极上进。在贫困学子的

成长过程中更为重要是什么这

一问题上,82.08%的同学认为

自强自立的品格是最重要的;

72.64%的同学认为艰苦奋斗的

精神是最重要的;64.15%的同

学认为诚实守信的原则是最重

要的;40.57%的同学觉得得到

社会的理解、关爱和帮助最重

要。贫困生的心理状态总体上

是比较健康的。他们朝气勃勃,敢于竞争,学习刻苦,奋发图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有较强的意志力、能力和耐受力;能适应群体、社会和学校环境;能正确认识自己,拥有完整的人格和自我意识;对人生和前途有信心;能够自我控制,独立地思考和冷静地处理问题。但他们的心理负担会比非贫困生沉重,还有很多贫困生心理上存在种种不同程度的问题,严重的发展为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这些都是学校工作不能忽视的潜在问题。

在心理压力上,39.62%的同学认为在经济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上压力比较大;24.53%的同学觉得在恋爱问题上压力比较大;21.70%的同学觉得在家庭问题上压力比较大;39.62%的同学觉得

在学业问题上的压力比较大;63.21%

的同学认为在个人前途及就业压力比

较大;15.09%的同学在国家发展前途上压力比较大。如果你有精神上的困惑,你会去咨询心理医生,55.66%的同学不会去咨询心理医生。 4、人际交往情况:

在人际关系方面,首先就是有没有主动跟周围同学交往,扩大自己的人际交

往圈,使自己也像他们那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的想法并付诸于行动,调查显示,67.92%的贫困生有想法并且也经常付诸于行动;25.47%的贫困生想过主动与周围

同学交往,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

圈但是由于自身原因没有付诸

行动; 5.66%的贫困生没有想

过,只想在自己的圈子中生活;

有极少一部分贫困生有想法但

是受到排挤。其次,就是最熟悉

的寝室生活,与室友之间的关

系,75.47%的同学与室友关系比

较好或很好;22.64%的人同学室

友关系很一般;仅仅有1.88%的

同学与室友关系不太好或受歧

视。大部分贫困生的人际关系比

较正常,47.17%的同学都有自己很多的朋友;46.23%的而同学有几个朋友;6.60%的同学有很少的朋友;没有人没有朋友。贫困生的人际交往态度比较积极,大部分贫困生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这因为贫困生来源地环境相对单一,人际关系相对简单朴实,沟通相对比较容易,比较容易交到好朋友;也有少部分贫困生不愿与人交往,其主要因素是自卑、羞怯、受到排挤等等。

5、学习工作情况:

在学校担任学生干部的情况上,67.92%的贫困生是担任过学生干部;29.25%的贫困生从来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仅仅有2.83%的同学不可能当上学生干部。在学校的社团活动情况,62.27%的同学是社团负责人或社团成员;24.53%的同学没有参加任何社团也不想参加;13.21%的同学到目前为止没有参加,但也希望参加。贫困生进入大学,迫切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加上大多数贫困生都比较勤奋努力,很容易当上学生干部。但是由于选择的盲目性和功利性,他们忽视了锻炼自身的真正意义。在学习方面,5.66%的同学成绩名列全专业前

茅;49.06%的同学属于中上

水平;36.79%的同学是中等

水平的学习成绩;5.66%的同

学下等水平但都能及格;

2.83%的同学不只一门挂科。

你在学校受表彰的情况,

60.38%的同学受过学校或学

院表彰;有39.62%的人同学

从未受过表彰。大多数贫困

生由于家庭等原因,进入大

学后都很积极勤奋的学习,

一方面为了获取知识以改变

命运,另一方面为了得到奖学金从而家庭负担。

6、贫困生就业心理现状:

对于将来就业问题上,7.55%的贫困生认为将来就业相当困难,由于来自贫困家庭没有关系即使有能力也无法施展;37.74%的贫困生认为比较困难,

现在就

业竞争激励,且自己出生贫寒,没有依靠的关系;16.98%的贫困生不想就业,想继续深造,进一步提升自己;29.25%的贫困生认为将来就业比较容易,即使出身贫寒没有关系但是只要有能力就能找到好的工作;8.49%的贫困生觉得只要自己有能力找到工作将很容易。部分贫困生由于家境的贫寒以及自身条件的不足,加上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不能正确理解而产生心理偏差,并形成了一种灰色的人生观和处世观,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缺乏信心。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贫困生想通过读大学来改变命运,而关系资源、信息资源的匮乏,使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产生消极的就业观。但是仍有大部分同学由于家庭的贫穷和成长的艰辛,造就了他们坚韧的品质和不屈的个性,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和信念,勇于拼搏。贫困大学生在家庭中经历了贫困磨砺,又因得到国家和学校的资助,能与其他同学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保持着积极的就业心态。

(二)、贫困的原因:

从贫困原因反面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有69.81%的同学是因为的家庭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等原因造成的家庭贫困;有60.38%的同学是因为家里的人多劳动力少收入少等原因造成的家庭贫困;有52.83%的同学是因为家里人生病昂贵的治疗费导致家庭贫困;有43.40%的同学是由于父母都下岗没有经济来源而导致贫困;由于本地自身经济不发达的同学占了总体比率的57.55%;由于家庭发生突发事故灾害(如失去双亲或单亲家庭或者意外事故等)导致贫困的同学占比率为41.51%。

贫困大学生贫困的原因有相当的社会根源,难以改变的客观因素,及其主观原因。

1、高校贫困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原因。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落后,教育基础薄弱,教育总体水平仍欠发达;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分配体制也出现了分配不公的现象;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尽管教育投入总量很大,人均教育支出却很低等社会原因。

2、不平衡高校贫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由于自然环境、开发历史、改革开放的程度等原因,使得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尤其是东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和现有水平之间的差距较大。

3、高校贫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城乡经济差距的存在,是造成来自农村的高校贫困生远远多于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贫困生多数来自农村,特别是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边远贫困地区。由于高校贫困生的家庭以农业生产为主,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手段落后,农产品价格偏低,这就使得他们家庭的收入低,经济困难。农村经济困难的人数较多,这就是高校贫困生多数来自农村的主要原因。

4、助学体系不完善和收费制度的实施和扩招等也是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

5、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可忽视。一些贫困生自立程度较低,技能较差,致使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部分学费或生活费,尽管一些贫困生学习成绩很好,但因社会实践能力较差,缺乏自强自立的精神,缺乏“自救”意识,不愿吃苦,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没有摆脱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

(三)、对高校贫困生体系方面:

贫困原因篇九
《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跃居全球第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人口的福利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贫困却依然存在,全球75%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农村贫困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更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农村贫困问题的界定、贫困现状和原因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贫困; 原因; 对策

一、 农村贫困问题的界定

我们一般认为贫困就是物质生活资料无法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存需要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贫困的定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精神贫困也被包括在内,本文着重探讨农村贫困问题,旨在分析农村物质资料匮乏、农民生活困难产生的原因。所以,本文中的贫困特指物质贫困。朗特里和布思在1901年撰文认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的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在这个经典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可把农村贫困定义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的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农村居民和家庭的生活状况”。相对于一般的贫困而言,农村贫困问题更突出,也更难以解决。根据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标准由上年的693元年调整为785元,低收入人口标准由上年的958元调整为1067元。与此同时,一方面,我国贫困线标准从2008年年底前的人均年收入785元,大幅提升至目前的人均年收入1196元;另一方面,世行的贫困线标准为人均1.25美元/天。与我国平均贫困标准相比,农村贫困线低了将近35%,与世界水平相比则相差更大。

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贫困人口或贫困户。按国际标准,每天收入低于1美元的人为绝对

贫困;不同的国家因国情不同其标准略有差异,如我国的标准为每天收入低于0.7美元的人为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通常是把人口的一定比例确定生活在相对的贫困之中。比如,有些国家把低于平均收入40%的人口归于相对贫困组别;世界银行的看法是收入只要(或少于)平均收入的1/3的社会成员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关于农村贫困的衡量,我国多采用绝对指标,比如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标准为785元。采用绝对指标虽然不尽合理,但如果把物价因素考虑进去,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二、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现状

(一)贫困人口规模

农村贫困线是测量贫困人口规模的重要指标,在我国,农村贫困线是由各地区农村贫困线加权得到的平均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通货膨胀率的逐步提高,贫困线标准也在不断变化,逐年提高。根据2007年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标准测算,2007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479万人,比上年减少了669万人,下降31.2%,,比重为2.03%,与上年相比下降30.2%。总体看来,从2000年至今,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大量减少,我国在减小农村贫困人口规模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

数据来源:全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8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二)贫困人口分布

1、山区仍然是出现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200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中,山区占53.9%,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低收入人口中,山区占53.5%,比上年提高

了0.8个百分点。

图一 2007年贫困人口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全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8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2、西部地区仍然是贫困人口的主要集中地

分地区看来,西部地区仍是贫困人口的主要集中地,2007年末,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贫困人口分别为54万、372万、989万、64万人,三分之二的贫困人口分布于西部地区;同时,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为0.2%、1.3%、3.5%、1.1%,西部地区大大高于其他地区。

数据来源:全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8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三)农户经济贫困状况

1、收入状况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首先,种植业是贫困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占其收入的一半。贫困和低收入农户非农就业机会少,传统的种植业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其次,贫困农户工资性收入比重低。再次,贫困农户转移性收入比重继续提高。

2、生活消费

主要体现在贫困及低收入农户满足衣食住等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结构明显,贫困农户自给性消费比重高,服务性支出比重低;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部分食品消费量有所减少。

三、中国农村贫困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一)从地区角度分析

1、恶劣的自然环境客观上导致了农村贫困的发生

一般来说,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甚至无法脱贫的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灾害多发,农业产量难以稳定,而且这种环境往往也几乎失去了吸引投资,改变命运的机会。2007年,安徽、四川、河南、湖南、云南、重庆等地受灾较为严重。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泥石流、雪灾、低温冷冻等灾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以洪涝灾害和旱灾尤为严重。四川、重庆2006年曾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2007年又发生严重春旱,入汛后旱涝急转,连续多次严重暴雨洪涝灾害。2008年四川又发生了地震,其中以汶川最为严重。2010年中国西南五省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遭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这场旱灾已经严重影响了春耕春播,云南部分旱区绝收后不得不面临口粮危机。极端环境条件下导致的农村贫困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痛苦,也使该地区的脱贫工作面临重重考验。

2、农业基础设施如道路交通、通讯设施等的供给水平低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增长。

贫困农户所处环境的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仍相对落后。贫困农户远离公共服务机构,获取公共服务相对较难。2007年,全国农户中有46.3%的户其所在村距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在20公里以内;贫困和低收入农户中分别仅有36.9%和34.2%的户其所在村距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在20公里以内。公路作为与外界实现便捷交通的重要工具,对解除贫困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享受中心县城的公共信息及服务,还是吸引外界投资,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都是必不可少的。从上表可以看出,贫困农户与全国相比,基础设施都落后了三到五个百分点,这不仅影响了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严重限制了当地的脱贫发展机会,是造成当地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

3、受传统文化影响,很多贫困地区仍然存在非常严重的小农意识,思想保守,观念落后。

在传统习惯的影响下,很多地方的农民仍然坚持一门一户独善其身的生产、生活格局, 人与人的结合仍主要以情感为纽带,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合作相对较少,竞争成分不高,贫困地区通婚圈狭小,人们利用血缘和亲缘关系建立的社会网络延伸半径小,人们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此外,这种圈子阻隔了贫困地区与外界社会的有效结合,弱化甚至化解了外界社会先进的文化浪潮对贫困农村冲击的势头,因而更加强了贫困地区社会贫困性和贫困落后的现实状态。

(二)从教育角度分析

教育投入有限,教育制度的不尽合理,都导致了农村地区教育成效不明显,我国农村人口素质仍普遍偏低,这不仅表现在文盲、半文盲的比重占的比重较大,更表现在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等方面。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贫困原因》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家庭贫困原因 贫困原因怎么写 家庭贫困原因怎么写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贫困原因”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贫困原因"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1281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