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演讲稿 > 演讲稿:肤浅时代的深度阅读

演讲稿:肤浅时代的深度阅读

2016-03-22 16:54:45 编辑:chenxiaol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本文是由招生考试网的小编采铜于2016年1月9日在苏州慢书房的演讲稿,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肤浅时代的深度阅读  大家好,我是采铜。  ...

  本文是由招生考试网的小编采铜于2016年1月9日在苏州慢书房的演讲稿,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肤浅时代的深度阅读

  大家好,我是采铜。

  按照所有演讲的惯例,一开始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齐白石的。我给这个故事起了一个题目叫:

  信息匮乏时代的手艺人:齐白石的故事

  齐白石出生于1864年,湖南湘潭,原名纯芝。他的家庭并不富裕,所以他16岁开始拜师学习雕花木工,给家里面赚钱。齐白石的木工师父手艺很好,而他又认真好学,所以他的手艺也越来越好。又由于经常跟着师父在外面做活,四处跑,也在他那个地方渐渐有了些名气。

  齐白石学手艺,不仅勤动手,更善动脑。他发现,师父雕的花,以及其他木工做的,翻来覆去就几个固定的式样,什么“麒麟送子”、“状元及第”,没什么新意。于是他就搞了些创新,把国画里其他的一些元素如虫草、花鸟等迁移到木雕里。起初只是试探,没想到雕出来的这些新品,颇被大家欢迎。

  这种经历让他对国画有了强烈的兴趣,但没有人教他画,而他能看的国画画册也是比较初级的,没有什么好的资料可看,所以他一直无法真正入门学画。

  直到二十岁的一天,齐白石在一个主顾家里干活时,发现了一套《芥子园画谱》。《芥子园画谱》是一套非常经典的国画教科书。一个想学画的人看到一套画谱就如同一个想学武的人看到了一套武功秘籍,如获至宝。可是这套书是别人的,在当时又很稀少珍贵,他没法从别处得到。于是只能向书主借来,用薄竹纸覆在书页上,描红一般把原画一笔一笔勾描在竹纸上。就这样勾画了足有半年,画成十六册,才悉数描完,然后才把原书交还。接下来的五年,齐白石靠这套勾描出来的《芥子园画谱》做木雕,并且闲时也反反复复拿出来临摹,勤学苦练,他画画的底子就这么打了下来。后来齐白石的画在当地出了名,引来名画家收他为徒。有了专业指导后,齐白石的画技更上一层楼,终于成了一代国画大家。

  发现一本好书,花半年时间抄下来,又花几年时间学这一本书,这是在信息匮乏时代的大背景下,一个求学若渴的年轻人所做的事。而在今天,有几个人可以像齐白石那样去读书呢?

  一部智能手机在手,我们的时间就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每天五彩斑驳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让我们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选择;我们的耐心越来越少,我们总是被标题吸引,打开正文后匆匆两眼又马上关掉;每天翻新的网络热点,无外乎性、谎言、奇闻和窥探,到第二天就被我们忘得一干二净;我们幻想在一篇网文中寻找“干货”,希望发财致富、人生辉煌的不传之秘能被一二三四五和盘托出,没想到只是又一次被骗了点击;我们总是在找更多的资源,搜索、下载、囤积然后闲置,错把硬盘当成自己的大脑……

  所以,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信息过剩时代的“手机艺人”:我们的故事

  我经常在想,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肤浅的时代。肤浅是什么意思呢?肤浅就是“表面化”。如果你在咖啡厅里面点了一杯拿铁,但每次都只是把上面的奶沫给吃了,下面的咖啡没动,是不是很奇怪?但我们大多数人可能每天都在做着类似这样的事。

  ♦ 就像父母帮子女物色相亲对象,数字比活生生的人重要,房子多少大,工资多少高;

  ♦ 就像衡量一篇文章好不好,要看它的KPI,阅读人数有多少,转发收藏有多少;

  ♦ 就像把自拍放到网上,你不P一下都不好意思;

  ♦ 就像现在有人会长篇大论,教你怎样写一个抓人眼球的标题,却没人教你怎样写一篇深度长文;

  ♦ 就像春节时保健品的礼盒装,偌大的一个盒子拆出来只有一点点东西;……

  所以唯独我们缺失了一样东西:深度。

  而且,我发现,我们时代肤浅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就拿阅读这件事来说,有两个新变化是我在近两年才发现的:

  一个是知乎答案里面,各种“装饰性图片”变得很常见。

  什么是装饰性图片呢?就是这种图片并没有传达什么实质性的信息,比如文章里面插一张萌宠动物的表情、插一张暴走漫画的表情或者插一张有着离奇台词的影视截图。我经常能看到,一篇答案里面这种图片能插上五六张,文字倒没这么长。

  以前知乎的答案是很干净的,有一说一,就是论事,后来这种浮夸的东西就慢慢出现了,后来就变得很常见。这是受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为什么有人喜好这么做呢?我想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文字的内容太薄弱,心有点虚,只能用图片来遮掩、来充门面。这就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个梗,恰恰是不重要的事情才会说三遍,因为无法提供这件事之所以重要的充分理由,所以只有靠重复来强调。

  这种图片以及这种重复都是很虚弱的,成了我们肤浅时代的一个症状。

  另一个例子是,我发现有些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喜好用居中对齐这种文字排版。而且很多阅读量很高的号,喜好用这种排版。这让我很诧异。

  以前我们看的文字,都是左对齐的,我们的注视点也是从左至右的那么走。 那么居中对齐导致一个什么后果呢?就是我们的注视点都在中间,每换一行,注视点就落到这一行的中间位置,那么左边的文字呢,我们就用余光扫一下。所以每看一行,就这么大致扫一下,然后就下一行,反正一行也没几个字,都没耐心仔细看了。

  所以以前我们的阅读是看书,现在我们的阅读是刷屏,而且是嗖嗖嗖刷。

  所以我想,既然大多数人都这么做,那么我就有必要站出来,唱唱反调。说一点不一样的意见。 我的意见就是要深度阅读。

  什么是深度阅读呢?我在自己的阅读的历程中经常想这个问题,目前想得还不完善,初步归纳下来可以用五个方面来概括:

  第一个是阅读的姿态。深度阅读的姿态,就是尽可能让自己沉浸进去,把手机放远一点,躲到一个僻静的角落,安安静静看书。智能手机是苹果公司的伟大发明,但这个东西实在太好了,好到了有点坏,这就是物极必反。所以你在阅读的时候,尽量要排除这种干扰,把手机切到飞行模式,让它变成一块砖头。你沉浸到书里面去,进入心流状态,保护你的心流,不要让它被随意打断。

  第二个是阅读的选择。我跟大家讲一个很奇怪的体验,就是我有一次去我家附近的西湖区图书馆,去找心理学的书架,心理学在B类目里面。我走过去一看,整个心理学书架里面,一眼扫下去,没有几本书是可以看的,都是什么呢,江湖心理学、伪心理学、心灵鸡汤,这种东西。因为我是心理学背景的,所以哪些是专业、靠谱的心理学书,一眼都能看出来。而结果就是这样。让人哭笑不得。

  所以阅读的选择很重要。对于深度阅读者来说,畅销书要警惕。当然不是说畅销书都不好,畅销书里面当然有很好的书,但也有很水的。我把很水的畅销书分为美式畅销书、日式畅销书和中式畅销书。美式畅销书以格拉德威尔的书为代表,就是本来一页纸能说清楚的道理,填充了很多案例后,硬生生撑起一本书。日式畅销书的特点,不是讲道理,而是从一个点出发,快速繁殖似的,生造出很多奇奇怪怪的概念,比如做某某事的n种方法,但每一种讲得都不透彻。还有一种中式畅销书,不是讲道理的,也不是讲方法、讲概念,而是讲情怀,把你的心灵扰动起来,给了你一些慰藉,就成功了。

  不是说这些书不好,它们里面也都有营养的,也可以读,只是从一个深度学习者的角度来说,这点低密度的营养还远远不够,而且可能有些不是营养是反式脂肪酸。举例来说,“一万小时理论”经过畅销书的渲染在国内变得尽人皆知,甚至被奉为金科玉律。可是畅销书里讲这个理论,只是二手解读,经过转化加工包装的,它是不是这么可信呢?不一定。我曾经就专门查过相关的英文论文,发现这个理论在学术界争议不少,有些论文里就说,他们自己的研究发现,有些人只要3000个小时就能成为顶级的音乐家或者棋手,所以一万小时这个数字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

  这就是一个深度学习者的阅读选择。他要去读那些思想源头、知识源头的东西,读第一手材料,不要读来读去都读那些二手贩卖的东西。这种精神就是“采铜于山”,也就是我的网名的来源。所以,大家在读书的时候,我有一个小建议给大家:想想你手头的这本书是作者一手的东西,还是二手的东西,这对你们甄别好书很有帮助。

  第三个是阅读的定力。我家里的藏书,不算多,也就五六个书架,其中一整个书架是我的核心书架,这里面的书都围绕着“学习、思维、创新方法”这个大主题。买别的方面的书,比如科学、文学、管理学这些方面的书,我是很慎重的,精挑细选,但是那个大主题下的书,我的标准反倒会放宽,就是凡事相关的书,我都尽量买来。也就是说,对于我最关心的那个阅读主题,我是不惜代价的,我需要信息上的穷举,没有遗漏。

  在核心书架之外呢,其他的书也大多与这个主题相关,只是没有直接相关而已。比如,科学家的传记,虽然这个传记本身不是为了探究思维方法的,但从传记里面可以看到这个科学家思维方法上的蛛丝马迹。可能一本书里只是找到了一个点,但对我就非常有用。类似的还有作家的访谈录,哲学类的作品,还有建筑学家、导演、人类学家等的思想或者经历,都是我的资源和素材。

  所以,在我家,这个70平米的小房子里,挤了五六个书架,而这些书架里的书,也大都与我最关系的那个主题有关。这就是阅读的定力。所以我一般不会去看别人的推荐书单,也不会去在意畅销书榜,因为我很清楚,我需要什么样的书,社会上流行的阅读风尚是与我无关的。

  熊十力先生曾有一个著名的“海上逐臭”的比喻,他在《戒诸生》一文中写道:

  “中国学人有一至不良的习惯,对于学术根本没有抉择一己所愿学的东西,因之于其所学无有不顾天不顾地而埋头苦干的精神,亦无有百甘受世间冷落寂寞而沛然自足于中的生趣。如此而欲其于学术有所创辟,此比孟子所谓「缘木求鱼」及「挟泰山超北海」之类,殆尤难之又难。吾国学人总好追逐风气,一时之时尚,则群起而趋其途,如海上逐臭夫,莫名所以。曾无一刹那,风气或变,而逐臭者复如故。此等逐臭之习,有两大病:一、各人无牢固与永久不改之业,遇事无从深入,徒养成浮动性。二、大家共趋于世所矜尚之一途,则其余千途万辙,一切废弃,无人过问。此二大病都是中国学人死症。 ”

  与大家共勉。

  第四个是阅读的野心。什么是阅读的野心呢?就是不要用仰视的心态去看书,而是应该平视,在阅读时,你既要能看到这本书的优点,又能看到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想想你是否有可能超过作者,写得比他还好。这就是你可以有的野心。

  我当初之所以设定“学习、思维、创新”这个大主题,其中一个促发因素是看了刘未鹏老师的博客,我想这个程序员太厉害了,写得有关心理学的东西比国内绝大多数的心理学者写的东西都有价值。然后我就很惭愧,心想我能不能也研究这个方面,而且我一定要做得更好。后来刘未鹏老师的博客集结成书,也就是《暗时间》,我看了之后我就想,我以后写书,一定要超过《暗时间》,不然我的这本书就没有意义,没有存在的价值。

  有了这个野心以后,我在阅读时就更加挑剔,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别人写的东西,去寻找更深层更源头的信息。当然我现在写的东西还不敢说超过了刘未鹏老师,但我正在这条道路上前进。

  最后一点是阅读的抵达。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不要把阅读当作一个孤立的事物来看。就阅读谈阅读没什么意思,我们要放在生活以及人生的大背景下,去阅读。

  阅读有许多的功用,有消遣娱乐的功用,有赚钱的功用,有满足单纯的求知乐趣的功用。但最重要的功用我觉得是改变,就是阅读是否对我们的生活、人生带来了改变。我觉得这个时候,我们的阅读就抵达了。

  所以阅读,绝不仅仅发生在把书打开又把书合上这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段,这只是阅读活动中最表层的部分,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书里读到的那些精华,我们是否用行动把它转化为属于自己的价值,我们的智慧是否得以增加,我们解决生活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了,我们的心态是否可以更加平和,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是否得到了改善,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从阅读中收获的东西。

  其实这种追求改变的诉求会反过来促进我们的阅读,牵引着我们的阅读走向纵深。因为很显然的,我们要改变,必然要对我们读的文本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出更多的问题,更加主动和迫切,这些都会让我们阅读得更深入。

  有些阅读是速食型的,它在短时间内赐予我们愉悦或者给我们以慰藉,但时间稍长一点后它的作用就消失了。而作为一个深度阅读者来说,他需要更多的能沉淀下来的东西,需要能给他生活带来长期改变的东西,并且有勇气促成这种改变。

  希望我们都能抵达。

  谢谢大家!


演讲稿:肤浅时代的深度阅读相关热词搜索:演讲稿 深度 时代

1、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提高安全意识演讲稿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提高安全意识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 提高安全意识演讲稿(2015-07-07)

2、演讲稿 安全生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人平安、全家幸福”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为这个美好的愿望孜孜不倦地追求、努力。“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三非”不反2015年安全生产获奖演讲稿之一(2015-07-08)

3、演讲稿 时光 青春 大家好:   我是演员,演了四十年的戏,当我一上场看到各位,我马上有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因为各位都是头角峥嵘的年轻人。 珍惜青春美好时光演讲稿(2015-07-08)

4、汕头大学 李嘉诚 演讲稿 Professor Sheehtman、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每年到了炎炎夏日的时候,我的内心总是充满热情,期待与大家见面。2015年李嘉诚汕头大学演讲稿(2015-07-08)

5、刘德华 演讲稿 明星 先我希望今天的整个气氛不要太严肃,因为我看了很多这个节目,然后讲到都会是一些比较沉重的,好像这样的,然后问的问题好像是你一辈子都命题的这样明星刘德华精彩演讲稿(2015-07-08)

6、演讲稿 祖国 小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虔诚的信仰”。   上下五千年,中华历史悠久绵长。而细细数来,中华儿女热爱祖国,报效2015年小学祖国在我心中经典演讲稿(2015-07-08)

7、演讲稿 名人 1 Steve Jobs   史蒂芬·乔布斯   CEO of Apple Computers 苹果电脑CEO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   June 12, 2005   Remembering that you 两位国外名人的演讲稿(2015-07-09)

8、马云 英文 演讲稿   2014-09-16 带你游遍美国 扬州对外人才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美国当地时间9月8日,阿里巴巴IPO路演正式开始,马云对多名潜在投资人表示:相隔15年我又回来了。当年几马云IPO上市英文演讲稿全文(2015-07-09)

9、演讲稿 全文 乔布斯 You 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Jobs says   Jobs说,你必须要找到你所爱的东西。   This is the text of the乔布斯演讲稿全文(2015-07-09)

10、演讲稿 俞敏洪  其实人的一辈子都有某些东西束缚着我们,不管是贫困生活还是社会地位,不管是传统习俗还是法律条文。生命的抗争就是在束缚中跳出美丽舞蹈的过程。没有束缚的生命反而 俞敏洪励志演讲稿(2015-07-09)

11、斑马 演讲稿 know that for many of you, today is the first day of school And for those of you in kindergarten, or starting middle or high school, it’s your first day in a new school, so it’s understandable if you 奥斑马演讲稿(2015-07-09)

12、演讲稿 李阳 李阳(疯狂英语创始人):庞老师,也是我崇拜的偶像,我送一本书给您,您的工作现在更加有意义,因为现在计算机时代之后,人写的字非常难看,而且我在美国也教中文,我们学李阳演讲稿(2015-07-09)

13、演讲稿 黄西   大家好:   我是黄西,黄瓜的黄,西瓜的西,我今天讲演的主题叫做“不完美,怎么了”。首先声明这个主题不是和我相貌有关的,尽管我长相非常适合这个主题。黄西演讲稿(2015-07-09)

14、丘吉尔演讲稿   “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对美国民主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拥有最大的力量,也就是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丘吉尔演讲稿(2015-07-09)

15、林语堂 演讲稿  1 目标   英文是活的语言,现代通用的语言。凡是学习英文的人务必认定这个目标,学习现代通行活用的英语。这个目 林语堂演讲稿(2015-07-09)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演讲稿:肤浅时代的深度阅读”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演讲稿:肤浅时代的深度阅读"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yanjianggao/31564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