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书信函 > 二次函数中a的几何意义

二次函数中a的几何意义

2016-09-23 09:36:3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二次函数中a的几何意义(共5篇)...

二次函数中a的几何意义(一)
图形专项训练:二次函数abc的几何意义

图形专项训练:二次函数abc的几何意义

1、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如图,则下列各式中成立的个数是( )

b

(1)abc<0; (2)a+b+c<0; (3)a+c>b;(4)a<-2.

A.1 B 2 C .3 D. 4

2、

已知二次函数

;②

,(;③

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 个结论:;④

;⑤

的实数)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3、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一部分,图象过点A(-3,0),对称轴为x=-1.给出四个结论:①b2>4ac;②2a+b=0;③a-b+c=0;④5a<b.其中正确结论是( ).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4、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c<0,②b>•0,•③4a+2b+c>0,④(a+c)2<b2.其中正确的有( )

5、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

b24ac0;②abc0;③8ac0;④9a3bc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 1 B . 2 C . 3 D. 4

6、二次函数y =ax2+bx+c 的图象如图8所示,且P=| a-b+c |+| 2a+b |,Q=| a+b+c |+| 2a-b |,则P、Q的大小关系为 .

二次函数中a的几何意义(二)
解题中注意明显几何意义的式子

解题中注意明显几何意义的式子(概念)问题

1.已知a、b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c满足(a-c)·(b-c)=0,则|c|

的最大值是

A.1 ( ) B.2 C. D.

答案 C解析 如图,设=a,=b,=c,则=a-c,

=b-c.由题意知⊥,∴O、A、C、B四点共圆.∴当OC为圆的

直径时,|c|

最大,此时,||=.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M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区域上一动点,则

直线OM斜率的最小值为

C解析 如图,由得A(3,-1).

此时直线OM的斜 率最小,且为-

. A.2 ( ) D.- B.1 C.-

9

3..已知函数f(x)=ax2+bx-1(a,b∈R且a>0)有两个零点,其中一个零点在区间(1,2)内,则的取值范围为

A.(-∞,1) ( ) D.(-2,1)即.答案 D B.(-∞,1] C.(-2,1]

解析 因为a>0,所以二次函数f(x)的图象开口向上.

又f(0)=-1,所以要使函数f(x)的一个零点在区间(1,2)

内,

则有即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是上述不等式组所确定的平面区域,式子表示平面区域

内的点P(a,b)与点Q(-1,0)连线的斜率.而直线QA的斜率k==1,直线4a+2b-1=0的斜率为-2,显然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不包括边界,所以P,Q连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2,1).故选D.

4.已知点P(x,y)的坐标x,y满足则x2+y2-6x+9的取值范围是( )

A.[2,4] B.[2,16] C.[4,10] D.[4,16]

答案 B解析 画出可行域如图,所求的x2+y2-6x+9=(x-3)2+y2是点Q(3,0)到可行域上的点的距离的平方,由图形知最小值为Q到射线x-y-1=0(x≥0)的距离d的平方,最大值为|QA|2=16.∵d2=2=()2=2. ∴取值范围是[2,16].

二次函数中a的几何意义(三)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动点问题--答案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

模式1:平行四边形

分类标准:讨论对角线

例如:请在抛物线上找一点p使得A、B、C、P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则可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1)当边AB是对角线时,那么有AP//BC

(2)当边AC是对角线时,那么有AB//CP

(3)当边BC是对角线时,那么有AC//BP

1、本题满分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4,0),B(0,-4),C(2,0)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M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的横坐标为m,△AMB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3)若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是直线y=-x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使以点P、Q、B、0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的坐标

.

2、如图1,抛物线yx2x3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顶点为

D.

(1)直接写出A、B、C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对称轴; 2

(2)连结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点P为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F//DE交抛物线于点F,设点P的横坐标为m.

①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F的长,并求出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PEDF为平行四边形?

②设△BCF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关系.

模式2:梯形

分类标准:讨论上下底

例如:请在抛物线上找一点p使得A、B、C、P四点构成梯形,则可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1)当边AB是底时,那么有AB//PC

(2)当边AC是底时,那么有AC//BP

(3)当边BC是底时,那么有BC//AP

3、已知,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置如图1所示,点A的坐标为(4,0),点C的坐标为(0,2),直线

2yx与边BC相交于点D. 3

(1)求点D的坐标;

2(2)抛物线yaxbxc经过点A、D、O,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

(3)在这个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O、D、A、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2,0)、C(0,12) 两点,且对称轴为直线x=4,设顶点为点P,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P的坐标;

(2)如图1,在直线 y=2x上是否存在点D,使四边形OPBD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点M是线段OP上的一个动点(O、P两点除外),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P向点O 运动,过点M作直线MN//x轴,交PB于点N. 将△PMN沿直线MN对折,得到△P1MN. 在动点M的运动过程中,设△P1MN与梯形OMNB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运动时间为t秒,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模式3:直角三角形

分类标准:讨论直角的位置或者斜边的位置

例如:请在抛物线上找一点p使得A、B、P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则可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1)当A为直角时,ACAB

(2)当B为直角时,BCBA

(3)当C为直角时,CACB

5、如图1,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与y轴交于点C(0,-3),对称轴是直线x=1,直线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D.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求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

(3)点E为y轴上一动点,CE的垂直平分线交CE于点F,交抛物线于P、Q两点,且点P在第三象限. ①当线段PQ3AB时,求tan∠CED的值; 4

②当以C、D、E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二次函数中a的几何意义(四)
二次函数定义与表达式

【二次函数中a的几何意义】

定义与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ax²+bx+c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 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²+bx+c(a,b,c为常数,a≠0)

顶点式:y=a(x-h)²+k[抛物线的顶点P(h, k)]

交点式:y=a(x-x1)(x-x2)[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1,0)和B(x2,0)的抛物线]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

,

抛物线的性质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

当 时,P在x轴上。 当 时,P在y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a|决定抛物线开口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有1个交点。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b²-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Δ=b²-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Δ=b²-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2]

基本定义

一般地,把形如y=ax2+bx+c(其中a、b、c是常数,a≠0,b,c可以为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a称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等号右边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顶点坐标

x轴有交点的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交点式为 和 。 (仅限于与

注意:“变量”不同于“自变量”,不能说“二次函数是指变量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多项式函数”。“未知数”只是一个数(具体值未知,但是只取一个值),“变量”可在实数范围内任意取值。在方程中适用“未知数”的概念(函数方程、微分方程中是未知函数,但不论是未知数还是未知函数,一般都【二次函数中a的几何意义】

【二次函数中a的几何意义】

表示一个数或函数——也会遇到特殊情况),但是函数中的字母表示的是变量,意义已经有所不同。从函数的定义也可看出二者的差别,如同函数不等于函数的关系。[1-2]

函数性质

1.二次函数是抛物线,但抛物线不一定是二次函数。开口向上或者向下的抛物线才是二次函数。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 [3] 。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

当 时,P在x轴上。 。当 时,P在y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a|越小,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可巧记为:左同右异)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抛物线与y轴交于(0, c)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交点。当

当 时,函数在 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处取得最小值;当 时,函数在 处取得最大值 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 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这时,函数是偶函数,解析式变形为=ax²+c(a≠0)。

①一般式:

⑴a≠0 ⑵若a>0,则抛物线开口朝上;若a<0,则抛物线开口朝下;

⑶顶点: ;

; ⑷若Δ>0,则函数图像与x轴交于两点:若Δ=0,则函数图像与x轴切于一点:

若Δ<0,函数图像与x轴无公共点;

②顶点式: 此时顶点为(h,t)

,其中, ; 时,对应顶点为

③交点式:

表达式

顶点式 函数图像与x轴交于 和 两点。

y=a(x-h)²+k(a≠0,a、

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h,k)[4] ,对称轴为直线x=h,顶点的位置特征和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y=ax²的图像相同,当x=h时,y最大(小)值=k.有时题目会指出让你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例:已知二次函数y的顶点(1,2)和另一任意点(3,10),求y的解析式。

解:设y=a(x-1)²+2,把(3,10)代入上式,解得y=2(x-1)²+2。

注意:与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不同,二次函数平移后的顶点式中,h>0时,h越大,图像的对称轴离y轴越远,且在x轴正方向上,不能因h前是负号就简单地认为是向左平移。[2]

具体可分为下面几种情况:

当h>0时,y=a(x-h)²的图像可由抛物线y=ax²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时,y=a(x-h)²的图像可由抛物线y=ax²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²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a(x-h)²+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²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²+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²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²+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²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²+k的图象。[5]

交点式

[仅限于与x轴即y=0有交点时的

二次函数 (16张)

抛物线,即b2-4ac≥0] .

已知抛物线与x轴即y=0有交点A(x1, 0)和B(x2, 0),我们可设

【二次函数中a的几何意义】 【二次函数中a的几何意义】

,然后把第三点代入x、y中便可求出a。

由一般式变为交点式的步骤: (韦达定理)

重要概念: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a的绝对值可以决定开口大小。a的绝对值越大开口就越小,a的绝对值越小开口就越大。

(y为截距)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2]

欧拉交点式:

若ax²+bx+c=0有两个实根x1,x2,则

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三点式 。

方法1:已知二次函数上三个点,(x1, y1)、(x2, y2)、(x3, y3)。把三个点分别代入函数解析式y=a(x-h)²+k(a≠0,a、h、k为常数),有:

得出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就能解出a、b、c的值。

与X轴交点的情况:当

函数图像

基本图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可以看出,在没有特定定义域的二次函数图像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抛物线。 如果所画图形准确无误,那么二次函数图像将是由

轴对称 平移得到的。[2] 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分别是(x1, 0)和(x2, 0)。 时,函数图像与x轴只有一个切点,即 。[2] 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公共交点。x的取值范围是虚数 )[2]

二次函数图像

二次函数图像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

对称轴与二次函数图像唯一的交点为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是顶点的横坐标(即x=?)。 a,b同号,对称轴在y轴左侧; a,b异号,对称轴在y轴右侧。[2]

顶点

二次函数图像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h,k)。

当h=0时,P在y轴上;当k=0时,P在x轴上。即可表示为顶点式y=a(x-h)2+k(x≠0)

,

开口

二次项系数a决定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二次函数图象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a|越大,则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越小。[2]

决定位置因素

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0,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因为对称轴在左边则对称轴小于0,也就是- b/2a<0,所以 b/2a要大于0,所以a、b要同号

当a>0,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因为对称轴在右边则对称轴要大于0,也就是- b/2a>0, 所以b/2a要小于0,所以a、b要异号

可简单记忆为左同右异,即当对称轴在y轴左时,a与b同号(即a>0,b>0或a<0,b<0);当对称轴在y轴右时,a与b异号(即a0或a>0,b<0)(ab<0)。

事实上,b有其自身的几何意义:二次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处的该二次函数图像切线的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斜率k的值。可通过对二次函数求导得到。[2]

决定交点因素

常数项c决定二次函数图像与y轴交点。

二次函数图像与y轴交于(0,C)点

注意:顶点坐标为(h,k), 与y轴交于(0,C)。[2]

与x轴交点数

a<0;k>0或a>0;k<0时,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有2个交点。 。[2]

二次函数中a的几何意义(五)
二次函数与几何—教师用

二次函数与几何结合

二次函数中关于面积问题

常见问题:面积分割为m:n;面积=具体的值;求面积表达式; 一般思路与方法:

①从几何角度直接找出相应情况求出值;(下称方法①)

②从代数思维设未知数,用代数式表示,求出值.然后辨析计算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下称方法②)

例1.如图所示,二次函数yx22xm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3,0),另一个交点为B,且与y轴交于点C.

(1)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及B点坐标;

(2)该二次函数图象上有一点D(x,y)(其中x0,y0),使SABDSABC,求点D坐标.

例2.(无锡市2010年中考第24题)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和(2,0),

BC=设直线AC与直线x=4交于点E.

(1)求以直线x=4为对称轴,且过C与原点O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此抛物线一定过点E; (2)设(1)中的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N,M是该抛物线上位于C、N之间的一动点,求△CMN面积的最大值.

- 1 -

例3.已知抛物线yax22xc与它的对称轴相交于点A(1 ,4),与y轴交于C,与x轴正半轴交于B.(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设直线AC交x轴于D,P是线段AD上一动点(P点异于A,D),过P作PE∥x轴交直线AB于

E,过E作EFx轴于F,求当四边形OPEF的面积等于

7

时点P的坐标. 2

例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从原点O出发,沿x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t(t>0)秒,抛物线y=x2+bx+c经过点O和点P.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为A(1,0)、B(1,-5)、D(4,0). ⑴求c、b(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⑵当4<t<5时,设抛物线分别与线段AB、CD交于点M、N.

①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你认为∠AMP的大小是否会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AMP的值;

②求△MPN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t为何值时,S=

21; 8【二次函数中a的几何意义】

③在矩形ABCD的内部(不含边界),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好点”.若抛物线将这些“好点”分成数量相等的两部分,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

分析:⑴带入坐标即可求解

⑵①随着时间t变化,易得其tan值等于1.故不发生变法.

②用上述方法②代数式表示面积。

面积表示方法:割补法,原则转化成学过的图形且底边与坐标轴

重合或平行.如本题:

S△MPN =S四边形AMNP–S△AMP

=S△PND+S梯AMND–S△AMP

如此本题可解.注意:代数法算出的结果要进行取舍.本题有一根要舍

去.

③“好点”整点问题最近出现频率较为频繁.而且感觉非常棘手。

方法:首先整点问题,必用直尺铅笔画网格线,方易解题。特别是初中阶段.

本题画好网格线,通过观察易得t的取值范围.7/2<t<11/3;也可通过函数值列不等式计算.

- 2 -

二次函数中关于三角形相似

相似作为一种方法自学完之后就是贯穿整个初中知识内容,用途极广。一般出现的问题是: ①相似存在性问题;②求长度问题、(求周长问题、求面积问题较少考到相似);③证比例关系. ⑴相似存在性

两个三角形相似若没有任何条件约束应有六种对应情况.题目中一般会限制条件,使情况减少.但任需分类讨论.

例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2,3),线段AB垂直于y轴,垂足为B,将线段AB绕A逆势针方向旋转90°,点B落在点C处,直线BC与x轴交于点D. ⑴试求出点D的坐标;

⑵试求出经过A、B、D三点的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其顶点E的坐标;

⑶在⑵中所求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点F,使得以A、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相似;

例2.如图,已知抛物线的方程C1:y=且点B在点C的右侧.

⑴若抛物线C1过点M(2,2),求实数m的值; ⑵在⑴的条件下,求△BCE的面积;

⑶在⑴的条件下,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H,使得BH+EH最小,求出点H的坐标;

⑷在第四象限内,抛物线C1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以B、C、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E相似?若存在,求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3 -

y

1

(x+2)(x-m)(m>0)与x轴交于点B、C,与y轴交于点E,m

例3、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直线y=

1

x+1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将△AOB绕点O顺时2

针旋转90°,使点A落在点C,点B落在点D,抛物线y=ax²+bx+c过点A、D、C,其对称轴与直线AB交于点P.

⑴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⑵求∠POC的正切值;

⑶点M在x轴上,且△ABM与△APD相似,求点M的坐标.

例4.如图,已知:直线yx3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抛物线y=ax+bx+c经过A、B、C(1,0)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D的坐标为(-1,0),在直线yx3上有一点P,使ΔABO与ΔADP相似,求出点P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E,使ΔADE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PCE的面积?如果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4 -

2

二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考查

一、三个性质:①腰等;②等角;③三线合一

二、考查用尺规找等腰三角形的方法.

例1、如图,抛物线y=ax²+bx+c经过A(-1,0)、B(3,0)、C(0,3)三点,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⑴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⑵设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当△PAC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

⑶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点M,使△MA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⑶考查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②分类讨论的应用 若A为顶点,根据其腰等计算; 若C为顶点,根据其腰等计算;

若M为顶点,做AC的的垂直平分线.即可解.

x

例2、如图,点A在x轴上,OA=4,将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至OB的位置. ⑴求点B的坐标;

⑵求经过点A、O、B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⑶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P、O、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可用例1分类讨论的方法计算解答,但发现结算结果相同。 此题可用方法2尺规作图,观察发现只存在一个点使得其成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所以只存在一种情况,大大节省了时间.

- 5 -


二次函数中a的几何意义相关热词搜索: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 几何画板二次函数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二次函数中a的几何意义”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二次函数中a的几何意义"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huxinhan/64676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