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书信函 > 河南教育资源信息网

河南教育资源信息网

2016-09-21 10:31:0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河南教育资源信息网(共5篇)对河南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对河南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梦想是对未来的期许,木棍变为现实,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去走。实现“中国梦”,教育是基础,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鉴于河南教育需求大省和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之省情特点,教育事业发展有很多现实的困难需要克服,如何提升教育资源效益成为突出问题,教育...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河南教育资源信息网》,供大家学习参考。

河南教育资源信息网(一)
对河南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

对河南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

梦想是对未来的期许,木棍变为现实,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去走。实现“中国梦”,教育是基础,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鉴于河南教育需求大省和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之省情特点,教育事业发展有很多现实的困难需要克服,如何提升教育资源效益成为突出问题,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正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高效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河南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问题

总体上讲,河南教育资源问题不断增长,质量不断提升,但是与需求的增长还有较大差距,各种结构性结构矛盾普遍存在。

2013年河南省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中教育支出为128.9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4.5%,注明用途为提高高校生均拨款、高校奖学金和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等。鉴于历史欠账,学前和义务教育财政资金依然紧张。

公共财政拨款是源头性的教育资源,是较为宏观的资源配置。财政教育支出近年主要用于高校生均拨款、职业教育攻坚、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子项目。如2012年,河南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100所,在建1300多所,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2000基金万元,同时设立引导专项资金1.69亿元,用于教育改革

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目前河南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职业教育资源质量较低,大学教育品牌性资源少,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亟待完善。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有:

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实行城市优先,致使城市和近郊学校教师严重超编,而偏远乡村却严重缺编,不得不聘请代课教育。专业结构方面,农村英语教师十分稀缺,全省2.8万所农村小学或教学点中英语教师仅有8765脸,平均3所学校还不到1名英语教师,而且这些教师多数是通过自觉转岗的,还有多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很多学校音美课缺乏专职教师。学历结构方面,目前全省农村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学历的占49.3%,比城市低35个百分点;初中教师酶及以上学历的占22.19%,比城市低41个百分点。学校内部人员配置方面,非教学人员在教职工中所占比重太大,影响了教育质量改善。

在综合资源配置方面,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学校没有吸引力,导致农村教师普遍存在学历不达标,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教育教学观念陈旧等问题。特别是偏远山区,现有教育政策难以惠及,媒体报道常常催人泪下,仅仅依靠教师的个人情感、奉献精神在支撑,危如累卵[危:危险,危急;累:堆积;卵:蛋。[1]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在资源配置决策方面,锦上添花过多,习惯打造亮点,普惠思维欠缺,雪中送炭不足。很多县市将教育经费划拨给一些设备条件较好、升学率较高的学校,而那些本来就落后的学校则只能分到很少,区域性和身份性教育差距不断被人为拉大。

二、河南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与措施

优化配置的原则

(1)公平为主兼顾效率。

(2)均衡为主兼顾特色。

(3)基础为主兼顾差异。

(4)扶弱为主兼顾培优

优化配置的措施

河南教育资源信息网(二)
河南省第二届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教学应用优秀成果评选

河南省第二届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教学应用优秀成果评选

活 动 指 南

一、参评指南

1、参评对象

河南省的中小学校(含社会力量办学,不含幼儿园)的教师及其他教学相关工作人员均可参评。

2、参评基本条件象

参评者应是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以下简称“省资源网”)的注册用户,且通过实名认证(参评者姓名、单位,以此实名信息为准)。然后,登录“评选活动平台”进行报名等操作。用户注册、实名认证、报名等操作,请到省资源网“帮助中心”查询。

3、熟悉了解省资源网

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省电化教育馆(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办的,专门为全省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提供基础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网站。

资源内容基本涵盖中小学各个学科,并与主流文字教材版本配套。资源类型包括课件、教案、试题、试卷、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仿真实验等。资源格式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网页等。资源来源,一是引进的大量优质资源,如中教育星、国之源主题资源、方正电子图书、中国知网数字图书馆的电子期刊、报纸、会议论文等;二是省电化教育馆、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开发的教学大师、同步课堂、中考高考辅导等系列精品资源;三是整合的国家资源,包括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上的资源,以及国家农远工程卫星传输的资源。资源使用方式支持在线检索、浏览,在线或下载后线下使用等多种方式。

为促进资源教学应用,省电教馆还组织开发了教学应用支撑平台。如:“远程教研备课平台”,可以实现跨区域、跨学校开展远程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发表教学博客,交流教学经验。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后反思、教研论文等内容,又形成更实用、更好用的新资源;“远程教育培训(视频会议)平台”,有多种培训课程,可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新课程标准培训,“国培计划”培训等各种培训活动。

详细内容请登录省资源网各个平台浏览了解,并操作体验。

4、使用资源

上述资源,除“教学大师”、“电子期刊”等内容,需要用省电教馆发行的“电教教材网络资源使用卡”进行充值激活才能使用外,其余均面向河南省的实名注册用户免费开放。

“电教教材网络资源使用卡”已列入省教育厅印发的电教教材征订目录。“电教教材网络资源使用卡”获取办法及各个平台资源的详细使用说明,请查看网站“帮助中心”文档。也欢迎大家到其他网站检索、了解资源,合法使用发现的优质资源,并保护原作者版权。同时,对本省资源网有何建议与要求,也请及时反映。

5、确定参评选题

参评者要登录省资源网(或其他资源网)相应平台和栏目,检索、浏览或下载相关教学资源。熟悉了解资源,并结合自身教学或教学研究实际,对相关资源进行修改完善,恰当地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或教学研究之中。有了实际应用资源的体会和经验之后,认真思考、确定参评选题。

确定参评选题基本原则:

一是“学科对口、发挥专长”原则。本届评选设“教学博客、教学设计、公开课”三个评选项目;每个评选项目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个组别;“教学博客”每个组别不限学科,各科教师、教学相关人员均可参加;“教学设计、公开课”每个组别评选限定为“语文、数学”两个学科,其他学科教师及教学相关人员不宜参与。对教师,要选自己任教的学科当中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章节内容;对其他教学相关人员,要选自己熟悉的教学或研究领域。

二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原则。尽量不要与其他人已发布到省资源网上的参评作品选题重复,除非你的参评作品比他(她)的好。比如,你在省资源网上找不到与你校所用的文字教材版本配套的课件等资源,那你就可以尝试自己开发制作课件,并用于教学。然后,发起远程集体备课、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或撰写博客,或录制成公开课。为此,要经常上网查看比较,并多看评论。这样,既可以增加获奖机率,也可以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新增资源。如果通过检索发现已有自己拟作为选题的资源,那就要考虑怎样做得比现有的更有新意、更好用、更容易用。

6、各个项目参评作品具体要求

1)教学博客。即参评者在省资源网教研平台“教学博客”栏目发表的主题博客。该主题博客应是参评者围绕某个教学主题(自定)独自撰写的,在课堂教学中以“在线”或“离线”方式,使用省资源网上相关信息资源(或独自开发资源)于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或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创新研究方面的“小论文”,或对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方面的有见地的建议。该主题博客的系列博客文章应不少于5篇,且围绕一个主题,每篇博文之间又有一定联系,能充分说明自己的观点和做法。每篇博文的字数不少于1000字。博客文章后面可以附上所用的教学资源(课件等)的名称及链接地址。如果是自己新开发的资源,需将该资源上传到省资源网。

注意:凡参评博客文章在发布时需首先自建一个文章分类,名称为“参评作品”。然后在发布时【用户分类】选择“参评作品”,【站点分类】选择“第二届活动参评作品”。

2)教学设计。即参评者在省资源网“远程教研与集体备课”平台(仅限省级平台,不包含市、县部署平台,即:

3)公开课。即以“三分屏形式”录制的某节教学课程,不包含纯视频格式的课堂实录、讲座等课程。每节公开课的主讲教师限1人,教学指导限1人,录制人员限2人以内。公开课录制,可以采用“联想传奇三分屏课程制作系统”或者“益教通三分屏课程制作系统”。“联想传奇三分屏课程制作系统”可以与各省辖市电教馆或直接与省电教馆联系(点击查看详细联系方式)。 “益教通三分屏课程制作系统 (点击下载)”可自行下载安装进行录制。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及录制方法、注意事项等,请查看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培训视频: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三分屏课程录制培训教程。作品上报方式请查看“报名参评”栏目对应内容。

上述项目参评作品,均应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引用资料须注明出处和原作者,网上资料要标注链接。每个参评项目平台均设有“评论”和“举报”功能,参评者如有抄袭等作弊行为,将取消其参评资格。

7、上传作品

研究、确定自己参评作品选题后,认真总结应用成果,或撰写、发表博客;或在教研备课平台发起或参与集体备课;或录制公开课,并上传作品到省资源网上。参评者应对参评作品进行备份,以防丢失文件。上传前应用杀毒软件进行严格杀毒。凡检测出有毒的上传作品,审查不予通过,即不能发布和参评。

8、评价、举报、完善作品

每个参评作品均可能被其他参评者或其他用户评论。评论一般需经审核后才能发表。评论可以说优点,也可以指出不足,以帮助作者完善作品。参评者也可以评论自己的作品,将自己的作品的特点、优点介绍给大家。

如发现某作品有科学性错误或抄袭行为,也可以举报。

对评论或举报,作者应认真对待。对符合事实的,应迅速自检自查、纠错完善;对误举报者,及时给大家回复解释;对有争议者,由评委会查实认证。

在参评作品上传截止日期前,参评者可以多次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包括上传的资源,修改后也要重新上传。

【河南教育资源信息网】

以上具体操作,见网站“帮助”文档及“专题活动”栏目相关问题解答。

二、评选细则

1、奖项及奖品设置

本届评选,每个评选项目分别设特等奖1个;小学组的每个评选项目、每个学科分别设一等奖10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初中组和高中组的每个评选项目、每个学科分别设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5个。另设组织奖若干个。教学博客不分学科,按一个学科对待。

获奖者由省教育厅颁发证书。为鼓励广大教师踊跃参与活动、积极提供资源、广泛应用资源,本届评选还将给予获奖者一定的奖品奖励。特等奖奖品价值约10000元;一等奖奖品价值约1000元;二等奖奖品价值约500元(省资源网充值卡);三等奖奖品价值约300元(省资源网充值卡)。具体奖品方案,以省资源网公布为准。但因市场、最终获奖者数量变化等原因,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有权调整奖品方案,但原则是不降低奖品价值。

特等奖及部分一等奖获得者,将被省资源网聘为学科编辑(兼职),除发给聘书外,还将优先参加省资源网组织的相关活动。

2、初评评选标准、程序和办法。

1)基本审查。依据前款“一、1、2、6”对参评对象进行参评资格审查;依据前款“一、6”对参评作品进行基本要求审查和原创性审查,公开课还要进行技术审查。审查通过者进入下一步评选。注意:作品有政治性、科学性错误;或违背国家互联网信息发布规定;或被举报抄袭查实者,一律取消参评资格。

2)由学科教师和专家组成的初评评审委员参考参评作品上传截止日的点击量、下载量、用户评论,依据参评作品质量标准分组进行初步评审,并按每个单项各等级评奖总数的2倍,评选出进入复评的参评作品;

3)在省资源网上公示进入复评的参评作品名单。

3、复评评选标准、程序和办法。

【河南教育资源信息网】

1)由学科教师和专家组成的复评评审委员会依据参评作品质量标准及用户评论(见表

1)分组对进入复评的作品进行复评评审,依得分高低,评出各奖项候选作品;

表1.参评作品质量评审参考标准(百分制,最终以评审委员会通过稿为准)

河南教育资源信息网(三)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数学理 (1)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第五次教学质量检测

理 科 数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A={x|log1(x+,集合B={x|1<3<9},则(RA)∩B= 1)>-1}

2xC

A.(0,1] B.[1,2) C.(1,2) D.(0,1)

2.实数a+i(a为实数)的共轭复数为 2-i

A.1 B.-5 C.-1 D.-i

3.等比数列{an}中,a2=9,a5=243,则a1与a7的等比中项为

A.±81 B.81 C.-81 D.27

4.以下四个命题中

①为了了解800名学生的成绩,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考虑用系统抽样, 则分段的间隔k为40;

ˆx+aˆ恒过样本点的中心(,)ˆ=b ②线性回归直线y;

③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2,)(σ>0),若在(-∞,1)内取值的概率为0.1, 则在(2,3)内的概率为0.4;

④概率值为零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其中真命题个数是

A.0 B.1 C.2 D.3 2

uuurABuuruuuruuur5.已知平面上不共线的四点O,A,B,C,若OA-4OB+3OC=0,则等于 BC

A.3 B.4 C.5 D.6

1

6.由曲线y=x-2x与直线x+y=0所围成的封

闭图形的面积为 2

25 B. 36

11 C. D. 36 A.

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n的值为

A.10 B.11

C.12 D.13【河南教育资源信息网】

8.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6>S7>

S5,则满足Sn<0的正整数n的最小值为

A.12

B.13

C.14

D.15

9.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体积是

A.2

B.8

8 3

16 D. 3 C.

10.设当x=θ时,函数f(x)=2cosx-3sinx取得最小值,则tanθ等于

A.2233 B.- C.- D. 3322

x2y2

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F1做圆x2+y2=a2的切线分别11.已知双曲线2-2=ab

交双曲线的左、右两支于点B,C,且|BC|=|CF2|,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A.y=±3x B.y

= C.y

1)x D.y

=1)x

12.定义在(-1,+∞)上的单调函数f(x),对于任意的x∈(-1,+∞),f[f(x)-xe]

=0恒成立,则方程f(x)-f(x)=x的解所在的区间是 x

2

A.(-1,-1111) B.(0,) C.(-,0) D.(,1) 2222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lg(1-x2)13.若函数f(x)=奇函数,则a的值为___________. x-2+a

x+y≤4,y-x≤2,x+y14.若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x-1x≥1,y≥0,15.4个半径为1的球两两相切,该几何体的外切正四面体的高是______________.

16.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n2,则数列{an}的前n项和Sn=__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sinA+sinB=(cosA+cosB) sinC.

(Ⅰ)求证:△ABC为直角三角形;

(Ⅱ)若a+b+c=1

ABC面积的最大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PA⊥平面ADE,B,C分别是AE,DE的中点,

AE⊥AD.AD=AE=AP=2.

(Ⅰ)求二面角A-PE-D的余弦值;

(Ⅱ)点Q是线段BP上的动点,当直线CQ与DP所成

的角最小时,求线段BQ的长.

19.(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农庄抓鸡比赛,笼中有16只公鸡和8只母鸡,每只鸡被抓到的机会相等,抓到鸡然 后放回,若累计3次抓到母鸡则停止,否则继续抓鸡直到第5次后结束.

(Ⅰ)求抓鸡3次就停止的事件发生的概率;

(Ⅱ)记抓到母鸡的次数为ξ,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及其均值.

3 2n

20.(本小题满分12分)

x2y2

1的左、右两个焦点,|F1F2|=4,长轴长为6, 如图,F1,F2是椭圆C: 2+2=ab

又A,B分别是椭圆C上位于x轴上方的两点,且满足

uuuruuurAF1=2BF2 .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求直线AF1的方程;

(Ⅲ)求平行四边形AA1B1B的面积.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1-x+lnx

(Ⅰ)求f(x)的最大值;

22 (Ⅱ)对任意的x1,x2∈(0,+∞)且x2<x1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mx2-mx1-x1lnx1

+x2lnx2>0恒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Ⅲ)若正数数列{an}满足1

an+1=1(1+an)an,且a=,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1222an

试比较2en与2+1的大小并加以证明.

请考生在22、23、2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已知AB是⊙O的弦,P是AB上一点.

(Ⅰ)若AB=

PA=

OP=3,求⊙O的半径;【河南教育资源信息网】

(Ⅱ)若C是圆O上一点,且CA=CB,线段CE交AB于D.

求证:△CAD~△CEA.

4 Sn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讲

x=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以原点O为

y

起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点P的极坐标为(2,-),直线l 3

的极坐 标方程为ρcos(+θ)=6. 3

(Ⅰ)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

(Ⅱ)设点Q在曲线C上,求点Q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大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f(x)=|x+a|-|x+1|.

(Ⅰ)当a=-1时,解不等式:f(x)≤2a; 2

(Ⅱ)若对任意实数x,f(x)≤2a都成立,求实数a的最小值.

5

河南教育资源信息网(四)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二届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教学应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二届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教学应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

教电教〔2011〕470号

各省辖市教育局,各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厅直各中小学校: 近几年,我省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在网络基础设施投入、平台软件开发、资源内容更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广大中小学校提供了大量的优秀教学资源,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需要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不断地充实、更新和完善。为此,依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意见》(教电教〔2009〕177号)精神,决定在2009—2010年成功举办河南省首届优秀基础教育资源评选活动的基础上,举办河南省第二届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教学应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为全省中小学校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和应用模式,推动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教学应用工作在全省广泛深入地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河南教育资源信息网】

一、参评对象及条件

1、参评对象:全省中小学校(含社会力量办学)的教师及其他教学相关工作人员。

【河南教育资源信息网】

2、参评基本条件:参评者应是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以下简称“省资源网”)的注册用户,且通过实名认证(获奖者姓名、单位,以此实名信息为准),并到省资源网上浏览、下载、上传教学资源(含省资源网整合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上的资源及国家农远工程卫星资源,下同),较好地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为促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参评者除享有参评作品的署名权外,需同意其参评作品经编辑、审定后在省资源网上公开发布,以供全省中小学教师及本网指定用户免费浏览、下载使用,或由活动组委会择优结集出版。

二、评选项目及范围

为保证评选质量,本届评选设“教学博客、教学设计、公开课”三个评选项目;每个评选项目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个组别;“教学博客”每个组别不限学科;“教学设计、公开课”每个组别评选学科限定为“语文、数学”两个学科。年级不限、所用文字教材版本不限(但参评项目须注明适合哪个版本)。

1、教学博客。即参评者在省资源网“博客”栏目发表的主题博客。该主题博客应是参评者围绕某个主题(自定)独自撰写的,在课堂教学中以“在线”或“离线”方式,使用省资源网上相关信息资源于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或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创新研究方面的“小论文”。该

主题博客的系列博客文章应不少于5篇,每篇博文的字数不少于1000字。

2、教学设计。即参评者在省资源网“远程教研与集体备课”平台发起的集体备课活动所产生的最终教学设计文案(教案)及相关课件资源。每个教学设计作者限集体备课发起者1人、参与者3人以内(可以跨市、跨县、跨校组合)。

3、公开课。即以“三分屏形式”录制,并发布在省资源网“中小学公开课擂台赛”栏目的某节教学课程。每节公开课的主讲教师限1人,教学指导限1人,录制人员限2人以内。

上述项目参评作品,均应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引用资料须注明出处和原作者。每个参评项目平台均设有“评论”和“举报”功能,如有抄袭等作弊行为,将取消其参评资格。

三、奖项及奖品设置

本届评选,每个评选项目分别设特等奖1个;小学组的每个评选项目、每个学科分别设一等奖10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初中组和高中组的每个评选项目、每个学科分别设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5个。另设组织奖若干个。

获奖者由省教育厅颁发证书。为鼓励广大教师踊跃参与活动、积极提供资源、广泛应用资源,本届评选还将给予获奖者一定的奖品奖励。

特等奖奖品价值约10000元;一等奖奖品价值约1000元;二等奖奖品价值约500元(省资源网充值卡);三等奖奖品价值约300元(省资源网充值卡)。

特等奖及部分一等奖获得者,将被省资源网聘为学科编辑(兼职),除发给聘书外,还将优先参加省资源网组织的相关活动。

四、参评程序和办法

1、参评者应首先到省资源网首页进行用户注册,填写实名信息,申请并通过实名认证;

2、参评内容如涉及到“教学大师”、“电子期刊”等内容,请用“电教教材网络资源使用卡”进行充值并激活使用;

3、登录省资源网相应平台和栏目,检索、浏览或下载相应资源;

4、利用资源进行备课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5、研究、确定自己参评作品选题,尽量不要与其他人已发布的参评作品选题重复,以增加获奖机率。总结应用成果,撰写、发表博客;或在教研备课平台发起或参与集体备课;或录制公开课,并上传作品到省资源网上。

6、在参评作品上传截止日期前,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五、评选程序和办法

1、初评。由学科教师和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并按照评选标准(另订),依据参评作品质量,参考参评作品上传截止日的点击量、下载量,和发布后的用户评价等,按每个单项各等级评奖总数的2倍,评选出进入复评的参评作品,并在省资源网上公示。

2、复评。由学科教师和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并按评选标准(另订)评选出各奖项拟获奖作品,并在省资源网上公示,公示后公布最终获奖名单。

六、时间安排

1、2011年10月31日,为参赛作品上传截止日期;

2、2011年11月中旬,公示初评结果;

3、2011年12月上旬,公示复评结果,公示后公布最终评选结果,并举行颁奖大会和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教学应用高层论坛活动。同时启动第三届评选活动。

河南教育资源信息网(五)
河南省加强资源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

河南省加强资源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简称“豫”,因其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原河洛、三商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诗词文化、功夫文化等博大精深;省内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清明上河园、商丘古城、嵩山、云台山等闻名海内外。 河南是中国经济大省,2011年gdp总量列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河南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2011年,教育人口达到2933.28万人,其中在校生2794.63万人,教职工138.65万人,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28.1%。全省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24万所,在校生1560.87万人,教职工82.13万人,专任教师77.8万人。

河南省政府、省教育厅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把“教育信息化”作为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措施。 本期《视界》栏目,将为广大读者展示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近年来,河南省围绕基础教育信息化这个工作重心,以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为重点,克服种种困难,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政策转型、资金筹措、规划实施、平台开发、资源整合、网络建设、应用推广、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我省在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实现了“三个转变”。 第一个是“建库阶段”。2005年河南购买了资源库管理平台和部分

相关热词搜索: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 河南省教育资源平台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河南教育资源信息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河南教育资源信息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huxinhan/64071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