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说说 > 古文伤感说说

古文伤感说说

2016-10-17 09:09:0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古文伤感说说(共5篇)~古文学~黯然神伤古文学盛典——我心中黯然神伤的地方接触古文学的文字,不如说是在接触一个个难以言状的情绪。我想对于我来说那是一种黯然神伤,是一种读后呜咽哽喉,眼泪夺眶的感情。黯然神伤,是出自清代百一居士的《壶天录》中一句“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初读这个词时瞬间就感到一种古典的美,它就像古文学那样...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古文伤感说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古文学~黯然神伤
古文伤感说说 第一篇

古文学盛典

——我心中黯然神伤的地方

接触古文学的文字,不如说是在接触一个个难以言状的情绪。我想对于我来说那是一种黯然神伤,是一种读后呜咽哽喉,眼泪夺眶的感情。黯然神伤,是出自清代百一居士的《壶天录》中一句“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初读这个词时瞬间就感到一种古典的美,它就像古文学那样,充满无限令人品味的情意,虽然它的含义包含着沮丧,但它和古文学的某些地方还是很相似的,相似在那份共有的感伤。

彼此一起,本就是奢侈的幸福,因爱而生的孤独是痛彻心扉的。古典文学留给我们许多惹人心醉的爱情故事,同时也带来了那一段段不完美的悲戚。古人只想寻一份平平淡淡的爱情,凡世的喧嚣和明亮,世俗的快乐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涧,在风里,在彼此眼前,汨汨而过,温暖如同泉水一样涌出来,我没有奢望,我只要你快乐,不要哀伤。可往往结局却那样的令人无奈,凄美落泪,一个美好的开始,一个悲戚的结局。如果他们可以在一起,我们宁愿让天空所有的星光全部损落,因为他们,将是生命里最亮的光芒。

可困于现实生活的压制,一段段美好的遐思被掐断,一出出美好的相爱被牵制。所以只能在这之后留下自己的

伤感,虽然是伤感,这也是一种美,一种古文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少了它可能古文学也会缺少一种味道,也不会那么完整。

要读古文学中的黯然神伤,我觉得该是这样,一个满星的夜晚,手抚案台,品一杯香茗,一个人的空间,在昏黄的台灯光下翻阅一篇篇历史的过迹。这样在黯然时没有过多注视,有的是萤黄的光线洒向,在神伤时没有他人的打断,有的是一个人的自由,情绪可以跟着完美释放。该哭时就别在让眼眶中那热泪打转,该舒心时就该给那眉头一把舒展的钥匙。

这份伤感给我们生活的影响太久太久,我们读罢,初刻的可能只是静静的沉思,在伤感中难以自拔;但久了能从中思索出东西来,并影响着我们将来的爱情。慢慢的喜欢了这种方式,也熟悉了从中品尝出许多味道的汲取方法。

总之,文学予我生活的感动,我还之热爱。慢慢感悟其中的韵味。

远古绝唱

记得这是初学古文学时的第一节课题,我们畅谈了诗经的感悟,我们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而我的就是从中尝出的伤感。

诗经就像一块原木,虽未经雕琢,却保持着它原始的纹路,有着来自简单的光泽。这部先民的文学盛典,教给我们很多,但关键是我们从中学到了多少,读出了真正属

于你的感情有多少。一部诗经包含了太多的感情,或是思念,或是相恋,或是厌战,或是赞美。而我想读的是那份黯然神伤,往往开头愈是给人美好,之后就愈发感到情绪的起伏,等到最后就是那黯然神伤的不完美结局。

还记得诗经里的纯洁,那份单方的单纯思念令我黯然神伤,那是学蒹葭的后感。诗经里有种令你我感到唯美的爱情诗,美好中带有感动,感动后留有神伤。蒹葭中有位痴情的男子,他钟爱单纯,虽是单方的思念却保持应有的风度。哪怕只是单方的相思,哪怕是单方的暗恋,至少可以说我爱过。如此单纯的男孩,却没有美好的两人结局,我觉得可能有些沮丧,有些伤心,也许对他来说这可能是最好的结局,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

在这蒹葭生长的地方,爱情却不能同时生长,悲喜交

集中,生生相望里,爱终成冰冷的绝望,成永恒的忆念和怅惘。千年后,而伊人的芳姿却始终悄立远水之湄,孤标出尘,风华绝代,与我们清泠地对视,令人穿越千年的惆怅,频频回望。这茫茫蒹葭与我们之间的空气依然沉静如水,千年前那场邂逅依然潋滟生辉,观之如彼岸莲花,美得隽永,美得空灵,美得忧伤。

看看现在的我们,信仰不知如何安放,艰辛的在寻找着一份纯真的爱。多少次地听到身边人说“再也不相信爱情。”无数次的看到因分手而伤害对方的报道,不知他们是否听到过这首远古的绝唱,如果没有,确实在爱情的路上缺少一道领路的光;如若遇到,那就为了那份单纯与美好去奔跑,追寻生命的率真。当最终牵手时,就稳稳地共创

灿烂人生蓝图,当两人背向时,就默默转身,流泪,从心底祝愿彼此幸福。

单纯是很美的东西,别把美好的爱情变成伤人的利器,让这份分手的神伤保留在默默的祝福上吧。

千古情殇

这是一首荡气回肠的绵绵情歌,《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通过“长恨”也就自然感到一种感伤。

如果仅仅把它作为一首政治批判诗,我想这对世间的

爱情是不公平的,难道天子就该沦于寂寞,不能有美好的爱情吗?“爱情说”基于“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是爱”,先撇开政治、历史不谈,结合诗人的感情经历,认为李杨缠绵悱恻的情事是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体验。爱情是要懂得珍惜的,莫使青丝变白发,空留长恨。如果说李、杨的生离死别是个爱情悲剧的话,那么,这个悲剧的制造者最终成为悲剧的主人公,无法不叫人遗憾感伤。

《长恨歌》以“情”为中心的主旋律始终回旋激荡于全诗之中,当白居易把“情”作为描写对象时,那种被他承认的人皆有的情潮便会以其固有的人性之美奔涌于笔端而无从遏制,即使他心有讽谕,只要着意深入感情的领域,作品便不会以讽谕说教的面貌出现。生离死别的悲痛、绵绵长恨的情思、宛转动人的传说、虚无缘渺的仙境完全将读者带进一个透明的纯情世界,它没有尘世间的喧嚣与龌龊,其

中凝聚着诗人的爱情理念,也层层积淀着作者的理想,一种对真情向往的共鸣使这首诗获得了永恒的魅力。

可能这对这份情感受表达最深的还是中国戏剧的表演

形式,比如说戏剧长生殿的表演,戏剧一唱三叹的唱法足以将那份心酸表达,足以牵动人们内心的感动,足以使人潸然泪下。只是读纸质的文本,那份伤感就只能由自己的想象中来,而看这戏剧的表演那就不一样了,戏剧的表演氛围,演员的投入表演,都会使我们融入其中,比起想象的更能有种亲身的感觉,感受李杨二人无法相守到老的苦楚。

不管是文本还是戏剧,读长恨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

法在里面;不管是想象还是亲身体验,都会有一种情绪洋溢头脑。读罢,你是否也在为悲戚的结局伤感,是否憧憬一段圆满美丽却不失激荡的爱情。长恨歌感伤的爱情中穿插着丝丝真情,说一段古文学,道一段爱情史,流转于明媚的天空,响彻遥远的云霄。虽是感伤,却依旧华丽。

牡丹系情

我们在现实中无从理清的头绪在梦中会变得简单些,想必这也是为什么美好的事情总会出现在梦中的原因吧。

春天,这是一个青春开始萌芽的时节,对于我来说是这样,对于对于杜丽娘也是这样。美丽的春色引起她无限的遐思,慢慢地睡去,正是这一梦使她找到了她的真命天子,梦中十分的美好,可美好的事物总是不会太久,梦醒

古诗文
古文伤感说说 第二篇

古诗鉴赏

按内容分类:【古文伤感说说】

1.怀古诗:

【古文伤感说说】

形式标志:古迹、古人名、“怀古” 写法特点: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对比 内容特点:

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壮志难酬。 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大前途命运。

2.咏物诗

形式特点:物象为题、“咏”

写作特点: 托物言志、托物抒情【古文伤感说说】

3.山水田园诗

形式特点:景物描写【古文伤感说说】

写作特点: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内容特点;

1)热爱自然美景

2)喜欢田园生活恬淡闲适

3)归隐,厌弃官场,对现实不满

4.战争诗 形式特点:“塞”、“征”、“军”、行文中有“胡”字 写法特点:典故使用 内容特点:

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2)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 3)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战争的惨烈

4)报国无门的怨愤,归家无望的痛苦

5.行旅诗

形式特点:特殊意象

写法特点:借景抒情、对写法、想象、联想 内容特点:

1)旅途的艰辛、寂寞、飘零之感 2)思乡怀人

6.闺怨诗

1)妇女队征战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2)盼归

3)希望丈夫建功立业

4)对战争的厌恶

7.送别诗

形式特点:“赠”、“送”、“别”

写法特点: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想象 内容特点: 1)依依不舍 2)慰勉或告白 3)想象别后

4)祝愿

答题方法

一 、鉴赏人物形象型 提问方式:

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本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答案构成 (1)什么形象;(性格特征+身份)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

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常用意境词:雄浑壮丽、清幽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晦涩、深远、空寂、幽静、宁谧、朦胧、萧条、明快、荒凉、冷寂、清新、淡雅

三、鉴赏诗歌的语言

1.鉴赏炼字型 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个字?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比另外某字)好在哪里? 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答题步骤与要点: A、首先表明看法;

B、用一两句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C、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D、适当联想和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公式:⑴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应关注词语的不同词性)

2.鉴赏关键词型 提问方式:

(1)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本诗中哪个词是关键词?请找出来并分析它的作用。 解题方法:该词对突出主旨有什么作用;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公式:对主旨的作用+在结构上作用

四、鉴赏表达技巧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与要点:

准确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技巧;

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或技巧所表现的内容;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现怎 样的主旨。

公式: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烘托、象征、对照、铺垫、总起、白描、虚写与实写、直说与用典、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细节描写、欲扬先抑、前后

照应、铺陈渲染用典、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 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想象、卒章显志、明贬实褒、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反复、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互文、夸张、拟人 双关、比兴、用典等。

表达方式:抒情、议论、叙述、描写、说明等。

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渲染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

烘托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动和静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虚和实 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以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柳咏《雨霖铃》上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是实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虚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对照 又称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用典作用:言简义丰

反复作用:强化情感,形成回环往复的美

排比作用:增强语势,节奏美和韵律美,使感情抒发强烈 比兴作用:生动形象,扩大诗歌意境,丰富诗歌内容 叠字作用:声律和谐,突出景物特征,营造意境氛围

五、理解诗句意义型 提问方式:

某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

某句包含了哪些意思?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试从内容主旨鉴赏这首诗?

答题步骤与要点:

阐明诗句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义;

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和主旨。 公式:表意+深意+(手法)+感情主旨+评价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痛苦、孤独、烦闷、悲叹、恬淡、闲适、

古文
古文伤感说说 第三篇

语文版七年级(下)古文习题强化训练

一、填空。 (一)、默写,按课文原文填空。

1、苔痕上阶绿, 。 ,往来无白丁。

2、无丝竹之乱耳, 。南阳诸葛庐, 。

3、予独爱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予谓菊,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 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 6、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7、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 8、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 ,草色遥看进却无。 ,绝胜烟柳满皇都。 10、 ,甲光向日金鳞开。 ,塞土燕脂凝夜紫。 11、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 12、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13、 ,皎皎河汉女。 ,札札弄机杼。 1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 15、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 16、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18、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 20、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 21、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 22、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

【古文伤感说说】

24、乌黑的一身羽毛, , ,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

25、再几只却隽逸地在粼粼如彀纹的湖面横掠着, ,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26、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 , ,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 。

27、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

28、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二)、按要求填空。

1、陶渊明的《饮酒》中的名句是: , 。表现诗人虽身居闹市,但仍能有隐者心境的句子是: , 。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的景色的是: ,

;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的是: , ;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解体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诗句是: , 。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 。本文的主旨句是: , 。 4、《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 , , ;有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未必黑”,正如本文所说的 : 。

5、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早春的景色的是: ,

。与此作对比的是: 。

6、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写敌军的来势汹汹,但守城的将士雄姿英发的是: , 。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是: , 。表达了将士们以生命来报效祖国的豪情的是: , 。

7、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用九种景物极力渲染悲凉的气氛的是: , ,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

8、杜甫的《春望》中诗人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而反而更增伤感的是: , ;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 , 。 9、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1) 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 , 。

10、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写诗人白天行舟,天开地阔,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的是: , ;写夜晚伫立船头看到的新奇美妙的是: , ; 归结到诗题“送别”的是 : , 。

11、 辛弃疾的词《西江月》中与“鸟鸣山更幽,蝉噪林逾静”有着异曲同工的是: , ;写出了词人因丰收而无比的喜悦的心情的是: , 。 12、《迢迢牵牛星》中表现有请男女咫尺天涯的哀愁的句子是: , 。

1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名句是: , ;诗人借景来抒发无限忧愁的句子是: , 。

14、当我们远离家乡、远离故土的时候,一封家信会倍加珍贵,我们可以用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诗来形容: 。

15、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花的句子: , ; , 。请写出你所喜欢的有关春的古代诗词: , ; , 。 二、阅读下列古文,按要求完成问题。(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本文的作者是 代著名诗人_________。上学期我们学过他写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的“乐天”指的是和他同时代的著名诗人_________。在诗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 , 。引用典故的诗句是: , 。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横线上: , 。

3、本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是: , 。 4、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可以调.素琴 调: 。 ②无案牍之劳形. 形: 。 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 。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①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②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中体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咏莲名句是: 。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横线上:① ;② 。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 蕃: 。 ②陶后鲜.有闻 鲜: 。 ③濯.清涟而不妖 濯: 。 ④宜.乎众矣 宜: 。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 5、《爱莲说》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答: 。

第二个文段

1、下面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莲,花之君子者也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何陋之有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香远益.清( ) ②濯.清涟而不妖( ) ③唯吾德馨.( ) ④无案牍..

之劳形( ) 3、甲文..

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乙文..

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4、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乙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谈谈自己的理解。 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甲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什么?牡丹比喻什么人,莲花比喻什么人?你怎样看待有些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

答:

7、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的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

有人始终却认为“ ”(填相反的观点)。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讲述理由。

(三)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古文伤感说说】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①第.归,杀而鬻.之 第.: ;鬻.: 。 ②召权.知开封府 权.: 。 ③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 。 ④其人遂无以对. 对.: 。 ⑤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率.: ; 遗.

: 。 ⑥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从.: ;若.: 。 2、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译文: 。 ②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译文: 。

③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译文: 。

3、选文每段都重点写了包拯的一个特点:第一段是写包拯的为官机智,第二段是写包拯的为官清廉,第四段是写包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五段中表现包拯不屈从、不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 : ;表现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 。 5、本文中包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 。 6、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你还知道谁?并说说他们的故事。

答: 。

(四)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店之内。 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的“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远望,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在岁暮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色? 答: 。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 之风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2、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⑹、《饮酒》一诗的体裁是 诗,作者 ,他是 著名诗人,世人称他 。 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选自 ,作者 是唐代文学家,也是 之一。 ⑻、《雁门太守行》作者 ,诗坛上称之为“ ” ⑼、《天净沙 秋思》作者 是元代戏曲作家、 家。

⑽、按生活朝代给“辛弃疾 岑参 马致远 范晔”排序: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

(五)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中“ ”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2、从全词看,是生机勃勃的农村风光和令人喜悦的 ,唤起了词人辛弃疾的愉快心境。 3、 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景色? 答: 。 4、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2、理解背诵 ⑾、《陋室铭》中写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⑿、《黔之驴》是一篇寓言故事,由此演化出来的成语有: 、 、

⒀、《爱莲说》中表明莲体态不俗的名句是: 。

⒁、《迢迢牵牛星》中,写隔河相望却不能互诉衷肠的诗句: , 。

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类似的句子

是: , 。

⒃、《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场面的诗句是: , 。

⒄、《饮酒》中表明作者志向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3、文学常识

⑴、《陋室铭》作者 ,字 , 代诗人。“铭”是古代一种文体,是指古代刻

在器物上用来 的文字。本文采用 写法,借陋室表达了作者一种 节操和 的情趣。

⑵、《爱莲说》作者 , 代道州人, 家、学者,世人称他 ;“说”,

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 ,也可以 。本文运用 写法,作者所托“物”是 ,所言之志是

⑷、《包拯》选自 ,作者 是 史学家。作品突出了包拯

的性格特征。包拯,世人称他 ,字 , 人。 ⑸、岳飞, 军事家。字 ,民间流传有 、 的

故事。 2、同字辨析 陶后鲜.有闻( )

独.爱菊

( ) 屡见不鲜. ( )鳏寡孤独.( ) 可.爱者甚蕃( )大言数.主之失( ) 不可.亵玩焉( )有大麦数.斛( ) 水陆草木之.花 ( )知.天长县(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亦知.其名( ) 飞事亲.至孝( )亦知其名.( ) 亲.为调药 ( )不能名.其一处( ) 3、古今异义

(1)文叔为白衣..时 古义: 今义: (2)后特征..为洛阳令 古义: 今义: (3)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古义: 今义: (4)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古义: 今义: (一)1.给下面加点字写拼音。(1分) 枹( )鼓 数斛( ) 2.给加点文言词解释意思。(2分) ①宣悉以班( )诸吏 ②使宣叩头谢( )主

③臧( )亡匿死 ④欲箠( )杀之 ⑤流血被面( )

3.妻子对哭。妻子:[古义] [今义] 特征:[古义] [今义]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文言词语。(3分) 数 以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选做其中一题即可)(2分) ①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翻译:

②天子不与白衣同。翻译:

6.文中两个语段塑造了董宣的性格,请分别用2个词语(8个字)

概括: , 。另外,从描写的角度(手法)则分别运用了 描写、 描写。 (二)、1、《强项令》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南朝宋史学家。(1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①而以奴骖乘( )②欲箠杀之( )③即以头击楹( )④枹鼓不鸣董少平( )

3、解释加点词。(2分)

①后特征为洛阳令( ) ②使宣叩头谢主( ) ③宣悉以班诸吏( ) ④宣两手据地( ) 4、文中下列句子省略了主语,请补充出来。(2分) ( )即以头击楹 ( )强使顿之 ( )赐钱三十万 ( )将何以理天下乎?

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将何以理天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精神?

7、‚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这些言行表明光武帝刘秀

是个怎样的君王?(3分)

参考答案:一、(一)略;(二)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出淤泥而不染。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进却无。 绝胜烟柳满皇都。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9、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1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14、家书抵万金。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略 二、(一)1、唐;刘禹锡;白居易。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①弹奏;②身体、形体。5、①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粗俗的人。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6、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1、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①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香远益清。3、①多;②少;③洗涤;④当然。4、①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②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当然人很多了。5、作者用“菊”和“牡丹”分别来正衬和反衬莲花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守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三)1、①但,只管; 卖。②暂时;③不久;④回答;⑤大都; 赠送。⑥听从; 和。2、①按照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②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③后世子孙做官,假如有人贪赃枉法,不能回老家,死了不能葬到家族墓地里。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3、为官刚正,执法严峻。4、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5、包拯是一个机智善断、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不追求享受、能言善辩、不辱使命的人。6、略

(四)1、A;2、青山、绿水、红日;3、本诗描写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博大的胸襟。

(五)1、七八个星天外;2、丰收景象;3、明月、清风、稻花、星、雨、鹊、蝉、茅店等;4、表达了词人闲适的心情,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眷恋之情。

(5)南宋 鹏举 ‚岳母刺字‛ ‚风波亭‛ (6)五言律 陶渊明 东晋 靖节先生 (7)《昌黎先生集》 韩愈 唐宋八大家 (8)李贺 诗鬼 (9)马致远 散曲 (10)范晔 岑参 辛弃疾 马致远 二、重点字词理解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 (略)2、同字辨析 (少) (唯独) (值得) (列举罪状或过失)

(新鲜) (老而无子) (可以) (几个、少量的) (的) (主持) (父母) (名字)

(无实义) (知道) (亲自) (说出)

3、古今异义(1)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白色的衣服(2)古义:特意征召 今义:特殊事例(3)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4)古义:暗中行贿、串通关系 今义:骨头互相连通的地方(起关键作用的环节) 4、其它字词 (略)三、名篇精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做题。1.A.xiè B.yíng 2. B 3.(1)妻子儿女 叩头 (2)A.威严难道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 B.从此捕捉打击倚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3)《后汉书·酷吏传》 范晔 4.秉公执法,廉洁 包拯 海瑞 于成龙等(后一问写出一个即可)二、阅读《包拯》节选 三、比较阅读:

1、D 2、①更加②洗涤③品德高尚④官府的公文

3、香远益清;惟吾德馨

4、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作答即可,若有否定”惟吾德馨“的看法,言之成理也可。

5、①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6、富贵的;道德高尚的;看法:对拜金主义者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行为表示鄙夷和厌恶,他们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是造成世风日衰的祸患。这种“牡丹之爱”是应该否定的。

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略

四、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两岸阔(或: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

2、思念故乡 3、(以下任意一种均可)

A.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B、透露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C、把“日”、“春”作为 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D、“生”、“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

2、理解背诵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2)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 (1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4)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6)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17)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文学常识

(1)刘禹锡 梦得 唐 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 托物言志 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2)周敦颐 宋 哲学 濂溪先生 用来记述事物 发表议论 托物言志 莲 保持

高洁品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3)格杀公主家奴,并拒绝‚悔罪‛ 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秉公执法 (4)《宋史 包拯传》 脱脱 元代 为官廉洁、刚正,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克己奉公

强项令

(一)参考答案:1、2、1)分发2)认错3)通‚藏‛,隐藏4)用鞭子5)盖,覆盖3、妻:妻子

和儿女,男有的配偶 特征:特例征召;特点4、数:数落、列举;几。以:因;用;用;按照。5、1)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2)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6、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正面、侧面。 (二)参考答案1、《后汉书•酷吏传》;范晔 2、shèng;chuí;yíng;fǔ 3、征召;认错;分发;按、撑。 4、董宣;小太监;皇帝;皇帝。 5、将用什么来治理天下呢?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没有人不害怕得发抖。 6、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7、能听取正确意见,勇于改过,是个较英明的君王。

古文中忧伤的句子
古文伤感说说 第四篇

1、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2、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古文中忧伤的句子

3、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4、我不是我,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5、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请不要失望,6、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7、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8、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9、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10、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古文中忧伤的句子

11、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12、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13、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14、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15、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16、红尘嚣,浮华一世转瞬空。

17、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18、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19、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20、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21、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22、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23、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24、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25、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26、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27、红尘初妆,山河无疆。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28、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

29、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0、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31、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32、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33、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34、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35、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36、清风湿润,茶烟轻扬。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37、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38、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39、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4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41、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42、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古文中霸气的句子
古文伤感说说 第五篇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古文中霸气的句子

5、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6、忍令上国衣冠沦于戎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7、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8、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9、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10、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文中霸气的句子

12、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

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4、千淘万漉虽辛苦,15、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

1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17、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18、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1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2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1、十年揽髻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

22、我志未酬人犹苦,东南到处有啼痕。

2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5、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2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8、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29、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30、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3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3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古文伤感说说》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qq说说古文伤感短句子 古文说说大全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古文伤感说说”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古文伤感说说"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huoshuo/69114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