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王明阳名言

王明阳名言

2016-10-28 09:53:1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王明阳名言(共6篇)王阳明心学经典语录1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2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3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4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5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

王阳明心学经典语录
王明阳名言 第一篇

1.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2.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3.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4.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5.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6.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7.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8. 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9.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0. 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经典语录)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11.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2.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明代心学领袖王明阳的圣狂
王明阳名言 第二篇

标 题: 明代心学领袖王明阳的圣狂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10年04月13日16:10:20 星期二), 站内信件

by 刘梦溪

李卓吾的思想和明朝的心学领袖王阳明有直接渊源,王学后劲很多都是他的朋友。王 阳明提出的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主张,对李贽影响极大,李的著作中此类言论随处 可见。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孔子思想就被奉为圭臬,所谓“曾经圣人手,议论 安敢到”(韩愈)。历来狂客的所谓“狂言”,大都涉及对儒家权威地位的置疑。王阳 明、李卓吾如此,李白、阮籍、嵇康亦复如此。李白示“狂”的“我本楚狂人,凤歌笑 孔丘”,前面举证过了。嵇康的名言则是“非汤武而薄周孔”。不过他们所置疑的不是 原孔子和孔子的原思想,而是后来附加在孔子头上的放大的光环,以及从孔子思想中“ 支离”出来的部分。因此李卓吾和王阳明之所为,都是要还原真孔子,并不是简单的“ 非圣”。相反,李卓吾认为“圣人能医狂病”,“圣”可以“息狂”,惟圣人能够做到 “爱其狂,思其狂” ,能够称狂者为“善人”。

王阳明不用说更纯粹是一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狂之圣者”和“圣之狂者” 。阳明的思想向有“三变”、“四变”及“五溺”之说,要之是少年时期“驰骋于词章 ”,随后出入于佛道二氏,然后“居夷处困”,最后豁然开朗由悟道而入于圣学之域( 见钱德洪《刻文录叙说》,吴光等点校《王阳明全集》下册第157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而入于圣域的标志,是“致良知”学说的发明和建构完成。令人讶异的是,当阳明 子入于圣境之后,对“狂”的义涵又赋予了新解。他说:“吾自南京已前,尚有乡愿意 思。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才做得狂者。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 吾亦只依良知行。”(《年谱》三,《王阳明全集》下册第1287页》)这番话是嘉靖二 年二月阳明子五十二岁时和弟子们讲的。《明儒学案》的记载,文字稍有异同,作“门 人叹先生自征宁藩以来,天下谤议益众。先生曰:‘我在南都以前,尚有些子乡愿意思 。在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才做得个狂者胸次,故人都说 我行不掩言也’”(中华书局版《明儒学案》上册第216页)。毫无疑问,此时之阳明子 已完全进入圣境,但他不仅不排拒“狂”,不摈弃“狂”,反而视“狂”与“圣”为一 体,甚至把“狂”视为成圣的必要条件。所以他说到南都之后“才做得个狂者胸次”。 就是说,一个人只有拥有了狂者的胸怀和雅量,才有可能成为圣人。显然阳明子和李卓 吾等明儒对“狂”的诠解,把“狂”的道德境界和义理品阶大大提升了,变成与孔、孟 相继而不相同的儒圣和儒狂的思想。

孔子对中行、狂、狷、乡愿的“四品”取向,态度原极分明,传统的解释,特别是 孟子的解释,中行为第一,狂为第二,狷为第三,乡愿第四。也可以把狂和狷合而为第

二。孔子对乡愿的深恶痛绝已见之“德之贼”的四字恶评,后来的儒者对此均无异词。 孟子解“乡愿”义最切,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 似忠信,行之似廉絜,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尽心》下 )意即这种乡愿的人,你要非议他,却举不出证据,想骂他一顿,也不知从何骂起。他 不过是与庸俗的社会现象和习惯同流合污而已。看上去一副忠诚老实的样子,行为上好 像也没有什么不廉洁的地方。这样的人有谁不喜欢呢。他自己因此也以一贯正确自居。

但是很可惜,这种乡愿的人永远也不能成为圣人。至于不能入于圣的理由,王阳明讲的 非常清楚,认为此种人的“忠信廉洁”是为了“媚君子”,“同流合污”是为了“媚小 人”,他的心已经破坏殆尽,所以不能与人尧、舜之道。可是“狂者”呢?阳明子说: “狂者志存古人,一切纷嚣俗染,举不足以累其心,真有凤凰翔于千仞之意,一克念即 圣人”。(《王阳明全集》下册第1287至1288页》)

此可知“狂狷”和“乡愿”是“四品”中完全对立的两极。狂可以入圣,可以让“ 一切纷嚣俗染,举不足以累其心”,如同凤凰翱翔于高空,一念之间即可实现超越。所 谓入于圣域,就是实现精神的自我超越。既然如此,那么“四品”的排序,“中行”还 能够居诸品之冠吗?难道不应该将位置让位给“狂”吗?其实最有可能与“乡愿”同流 合污的恰恰是“中行”。孔子慨叹“中行”的“不得而与”,是求之不得,还是“中行 ”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的范畴,不容易和人类的生命体发生稳定的连接?也许“中行”只 是一个假设的状态,是孔子希望的道德理想,现实生活中并不真实存在。所以孔子游走 周遭,终于不曾遇到这类人物。最后在陈国,出于不得已,发为慨叹说:“回去罢,回 去罢,我的那些学生虽然狂简,但都很有文采,想办法施之以教,不愁他们没有作为。 ”(《公冶长》)然则孔子已然改弦更张,不再寻找“中行”之人,而将把目光投向了 狂狷之士?其实孔门弟子中有一个叫曾皙的,也就是那个不好好回答老师的问题,却一 个人在一旁鼓瑟的“点”。他的这个独特的举动,构成了“点也狂”的典故的来源。但 孔子似乎喜欢这个特立独行的学生。“吾党之小子狂简”里面,大约一定包括“点”这 个特长生吧。

宋代大儒二程(程颢、程颐)和朱熹也都注意到了“点也狂”的问题,但程朱对“ 狂”的态度,如前所说,很少作正面评价。对《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坐”章“点”即曾皙的表现,明道(程颢,大程子)的评价是:“行有不揜焉者,真所 谓狂矣。”(《程氏遗书》“明道先生语”二)这依据的是孟子给定的“狂”的定义, 即言论行为都不稍假掩饰,既不以行掩盖言,也不以言掩盖行。前引李卓吾论狂,已及 此义。伊川(程颐,小程子)则说:“曾点狂者也,未必能为圣人之事。”(《程氏外 书》卷三)但伊川认为“点”的独特之处,是了解孔子心里的想法,即明白“圣人之志 ”。然则“圣人”何志?子路、冉求回答孔子问志,都关乎一个国家如何强国富民,公 西赤则愿意当外交场合的一个小司仪。只有曾点表示,自己“异乎三子者之撰”,他喜 欢在阳春三月,和一群友人带着孩子们,在沂水边沐浴,一边走一边在路上唱歌。曾点 所讲,正好与老师的想法闇合,故“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先进》)

程朱虽然看到了“点”的狂,但对“狂”和“圣”的正面连接,似乎无所见。他们 秉持的是《尚书》“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尚书》“多方”)的思想,认 为狂圣无法合一。王阳明就不同了,对《论语》此章有另外的解说——

以此章观之,圣人何等宽洪包含气象。且为师者问志于群弟子,三子皆整顿以对。至于 曾点,飘飘然不看那三子在眼,自去鼓起瑟来,何等狂态。及至言志,又不对师之问目 ,都是狂言。设在伊川,或斥骂起来了。圣人乃复称许他,何等气象。圣人教人,不是

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 得?(《传习录》下)

阳明子对曾点的“狂态”极尽赞美之能事,且对小程子的态度作了一个带有微讽的假设 ,此可见见宋学和王学的异同所在。

而当明嘉靖三年(1524)王阳明和门弟子共度中秋的时刻,他写了《月夜二首》, 其第二首又颇及“点也狂”的本事,兹特抄录出来供读者赏观。

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

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

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王阳明全集》上册第787页)

诗的头两句交代时地人背景,据《王阳明年谱》记载,此次中秋宴聚有百余名友朋和门 弟子参加,在浙江绍兴乡下天泉桥的的碧霞池上,当时阳明五十三岁,平生难得之盛。 第三四句自叙怀抱。五六句对朱子的学理表示置疑,认为问题主要出在为学的过程过于 繁琐支离上。当年朱陆鹅湖之会,陆九渊所示诗中便有“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 浮沉”之句,阳明显然是借用鹅湖之典。最后两句“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是为全诗的点睛,赞美“点之狂”深获他的胸襟怀抱。

因此阳明子不愧为“圣狂”的典范。行笔至此,不禁想到了陈寅恪先生1929年给北 大历史系同学的赠诗,其中有“天生愚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句,可为阳明的“ 圣狂”立一注脚。

中国哲学概论超星尔雅
王明阳名言 第三篇

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概论绪论(一)

1

秦汉时期,中国哲学称为:

A、哲学

B、义理之学

【王明阳名言】

C、道术之学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2

“科学不在远,就在猪圈旁。”这句话出自:

A、朱自清

B、萧红

C、季羡林

D、郭沫若

正确答案: D

3

哲学中的“哲”是什么意思?

A、哲理

B、学问

C、明智

D、智慧

【王明阳名言】

正确答案: C

4

“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维得失”出自()

A、《素问·上古天真论》

B、《荀子·哀公》

C、《汉书·张世安传》

D、《庄子·天下》

正确答案: C

5

哲学是论涉()的学科

A、思维智慧

B、人文情怀

C、物体法则

D、历史事实

正确答案: A

6

()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

A、记忆

B、感觉

C、知觉

正确答案: D

7

班固认为张安世具有使专精神。

正确答案:√

8

人类是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一个种类。 正确答案:√

9

宋明时期我国哲学叫义理之学

正确答案:√

10

“哲学”一词历来就有

正确答案:×

中国哲学概论绪论(二)

1

提出“天地之化日新”的哲学家是:

A、王夫之

B、董仲舒

C、顾炎武

D、李贽

正确答案: A

2

“仁义在身而色不伐”中的“伐”是指:

A、军阀

B、阀门

C、进攻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3

“外无劳形之事,内无思想之患”出自:

A、老子

B、道德经

C、周易

D、黄帝内经

正确答案: D

4

“杨柳岸晓风残月”属于()

A、塞外诗

C、山水诗

D、送别诗

正确答案: C

5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出自()

A、《庄子·天下》

B、《素问·上古天真论》

C、《荀子·哀公》

D、《荀子·解蔽》

正确答案: A

6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是()

A、《伤寒论》

B、《黄帝内经》

C、《金匮要略》

D、《温病条辨》

正确答案: B

7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出自《荀子》。 正确答案:√

8

穷理尽性出自《庄子》。

正确答案:×

9

中国文化曾经把心意当做道德的尺度 正确答案:√

10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的“穷”是贫穷的意思 正确答案:×

中国哲学概论绪论(三)

1

下列不属于南宋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是:

A、朱熹

B、程颢

C、程颐

D、王安石

正确答案: D【王明阳名言】

2

王安石是()的宰相

B、南宋

C、北宋

D、元朝

正确答案: C

3

()不是宋代的理学家【王明阳名言】

A、朱熹

B、程颢

【王明阳名言】

C、程颐

D、王阳明

正确答案: D

4

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具备:

A、思维的习惯

B、渊博的知识

C、高尚的情操

D、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 D

5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是谁的名言?

A、程颐

B、程颢

C、朱熹

D、王夫之

正确答案: C

6

()用“道”来作为生成世界万物的母体

A、老子【王明阳名言】

B、孔子

C、韩非子

D、孟子

正确答案: A

7

朝闻道,夕死可矣,是在强调生命易逝。 正确答案:×

8

宋代理学家的“二程”指程颢、程颐。() 正确答案:√

9

“朝闻道,夕死可矣”是道家思想的“道” 正确答案:×

10

艺术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构造而成的意象世界

正确答案:√

中国哲学概论绪论(四)

1

下列关于汉语描述“理性”的概念错误的是:

A、事物法则之“理”

B、世界万物的本源之“理”

C、人际社会生活的“理性”

D、不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道理”

正确答案: D

2

歙砚出自哪个省份?

A、广东

B、福建

C、安徽

D、浙江

正确答案: C

3

商朝最后一个君主是:

A、商汤

B、商宣

C、商纣

D、商敬

正确答案: C

4

帝辛是()最后一任君主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正确答案: B

5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出自()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正确答案: D

6

()不是观念形态的文化

王阳明名言名句
王明阳名言 第四篇

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3、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4、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5、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王阳明名言名句。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6、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7、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8、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9、大批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10、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11、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2、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3、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14、知行合一。

15、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

16、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17、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18、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9、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20、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励志名言】不能不知道的经典励志名言
王明阳名言 第五篇

1、青少年是一个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2、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约翰逊

3、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谚语

4、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励志名言】不能不知道的经典励志名言。若志不强毅,5、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每一个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斗志!应当做个开创一代的人。--周恩来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8、有志者事竟成也!--刘秀

9、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

1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1、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励志名言】不能不知道的经典励志名言。--肖伯纳

1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司马迁

13、战士自有战士的抱负:永远改造,从零出发;一切可耻的衰退,只能使人视若仇敌,踏成泥沙。--郭小川

14、最糟糕的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受到错误志向的阻碍而不自知,真到摆脱了那些阻碍时才能明白过来。--歌德

1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16、人无善志,虽勇必伤。--<淮南子>

17、坚志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抱朴子>

18、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刘义庆

19、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后汉书>

20、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后汉书>

21、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歌德

23、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秋瑾

2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荀况

2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26、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勃朗宁

27、有人问鹰:[你为什么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他们,那它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莱辛

28、真正的才智是刚毅的志向。--拿破仑

29、贫而懒惰乃真穷,贱而无志乃真贱。--罗丹

30、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塞涅卡

31、人若有志,万事可为。--斯迈尔斯

32、志气这东西是能传染的,你能感染着笼罩在你的环境中的精神。那些在你周围不断向上奋发的人的胜利,会鼓励激发你作更艰苦的奋斗,以求达到如象他们所做的样子。--斯蒂文

33、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雨果

34、目标越接近,困难越增加。--歌德

35、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36、得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37、坚硬优质的钢条,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瑰丽美观的贝壳是经过水冲日曝而得的。我们的意志和毅力也必须在火热的斗争中接受严峻的考验,去接受长期的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困难面前,永远热情奋发,斗志昂扬。--加里宁

38、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39、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孙中山

谦虚的格言
王明阳名言 第六篇

14、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

15、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鲁迅

16、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谦虚的格言。——葛洪

17、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魏相

18、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张咏

19、虚已者进德之基。——方孝孺

20、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朱舜水

21、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22、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谭嗣同

23、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申居郧

24、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谦虚的格言。——张廷玉(名人名言  )

25、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26、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培根

27、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孟德斯鸠

28、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
29、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雨果

30、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列夫·托尔斯泰

31、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斯宾塞

32、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奥斯特洛夫斯基

33、国民的感情中最难克服的要数骄傲了,随你如何把它改头换面,与之斗争,使之败阵,扑而灭之,羞而辱之,它还会探出头来,显示自己。——富兰克林

34、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35、我要做的事,不过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而已。——歌德

36、如果说我看的比别人远的话,那只不是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罢了。——牛顿

37、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上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伽利略

38、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不惑集>

39、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么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富兰克林自传>

40、无知的人就跟猪一样的盲目,他们嘲笑知识,讥笑学问,鄙夷地把学术的成就一脚踢开,却不知道自己正享受着学术上的一切成果。——<克雷洛夫寓言>

41、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他们的不足。——卢梭<爱弥儿>

42、谦虚的学生珍视真理,不关心对自己个人的颂扬:不谦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个人得到的赞誉,对真理漠不关心。思想史上载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生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谦虚则成反比。——普列汉诺夫


王明阳名言相关热词搜索:王明阳 心学 王明阳资料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王明阳名言”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王明阳名言"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lizhi/71366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