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中医养生格言

中医养生格言

2016-09-30 11:55:2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中医养生格言(共5篇)十大中医养生经典格言十大中医养生经典格言1事贵预防,医治未病别等渴了再去挖井,别等要上战场了才开始磨刀,也别等病了再去治疗,预防第一啊!2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肾水、脾土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犹如树根对于大树一样,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都务必要把握这两个根本,养护好脾肾。3调养心神,宁静致远...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格言》,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十大中医养生经典格言
中医养生格言 第一篇

十大中医养生经典格言

1

事贵预防,医治未病

别等渴了再去挖井,别等要上战场了才开始磨刀,也别等病了再去治疗,预防第一啊!

2

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

肾水、脾土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犹如树根对于大树一样,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都务必要把握这两个根本,养护好脾肾。

3

调养心神,宁静致远

养生要内外兼修,对外,顺应四时避开自然界致病邪气;对内,要做到淡定淡定再淡定,在此推荐两种活动,一是练书法,二是养花。

4

忍三分寒,吃七分饱。

忍受三分寒冷,吃饭只吃七分饱;经常揉腹;不宜常吃生冷、坚硬的食物。

5

一睡解百病

若要养生,应当以睡眠为先,只有睡眠才能使全身细胞处于放松和休息状态,尤其是大脑神经细胞,从而使人的精力和体力恢复正常。

6

冬夜勿覆其头得长寿

冬季睡眠应将头部外露。即古人所说的“冻脑”,使呼吸通畅,脑补供氧充足。

7

疾病三分在治,七分调养【中医养生格言】

治疗疾病首先应当重视调养,包括饮食清淡、五味调和,使得阴阳调和,正气充盈。

8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与人体脏腑器官联系密切,经常按摩列缺、合谷、足三里、委中这四个防病保健要穴,能疏通径路、调和气血、扶正去邪、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9

服药千裹,不如一宵独卧;服药千朝,不如独卧一宵。

10

【中医养生格言】

百病起于情,情轻病亦轻

中医养生格言
中医养生格言 第二篇

○ 养静为摄生首务。

○ 养生以不伤为本。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形。

○ 养生之方,首先节欲。

○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饱食损寿)

○ 饱生众疾。

○ 冬不欲极温,夏不欲极凉。【中医养生格言】

○ 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目的也是少摄入热量。)

○ 爽口物多终作疾。(所伤为所爱。)

○ 大凡快意处,即是受病处。(贪求感官享受,身心必受其累。)

○ 声色者败德之具,思虑者残生之本。(思虑比运动更最耗损能量。)

○ 人不得夜食。戒晚食为养生善术。

○ 百味未成熟勿食,五味太多勿食,腐败闭气之物勿食。

○ 夜饱损一日之寿。(负担过重,不得安宁。)

○ 俭于饮食,可以养脾胃;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

○ 食寝以时,身必无灾。(饮食起居规律,是安身基本条件。) ○ 食不言,寝不语。(理易行难)

○ 怒后不可便食,食后不可便怒。(脾胃受损)

○ 不饥,不食;不时,不食。(饮食规律,胃病不起。)

○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吃掉的是健康,睡去的是生命。)

○ 心不求睡者,不得睡;心求睡者,亦不得睡;唯忘睡者,睡斯美矣。(养成规律,自然而然。)

○ 冬寒尤可近火,火在表;夏热必戒纳凉,凉入里也。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说文》:“厌,笮也。”意为“压”。粮食不要压的过于精。肉类不要切的过于细。)

○ 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5—7点为宜)

○ 多食则气滞,多睡则神昏。(食补气,睡补神。过则不利。)

○ 先睡心,后睡眼。(先息心,方安眠)

○ 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小儿先天精气充足)

○ 忧悲多恚,病乃成积;好憎繁多,祸乃相随。(心乱则气紊,气紊则病生。)

○ 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愤怒为自我兴风作浪,警觉自我,起即擦之。)

○ 厚于味者薄于德,沉于乐者反于忧。 (德者尚简朴,达者忘喜忧。)

○ 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一念放下得失,心中无得无失。)

○ 养生尤要内遣三害。三害者,邪念、烦恼、嗔恚也。(内三害猛于外在一切危害。)

【中医养生格言】

○ 欲深折人寿,思苦减天年。(欲望少则苦恼少,私念少则忧患少。)

○ 怒是猛虎,欲是深渊。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身心安)

○ 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殉物,危若冰谷。 (最亏最愚,莫过于以命博物。)

○ 富贵何欣欣,贫贱何戚戚,一为利所驱,至死不得息。(逐物是条不归路,物增则欲长,无休无止。)

○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修心养性是最根本的防患于未然。)

○ 心劳而气废,疾以之生矣。(人往往都是心先病,身病随之而生。)【中医养生格言】

○ 心乱则神烦,神烦则欲盛,欲盛则疾且死矣。(静心为要事,)

○ 饥忌浴,谓之腹虚不可令耗气耳。(体弱者尤其注意。)

○ 百病生于气。(怨气怒气郁气危害最重。)

○ 一心疗万病,不假药方多。(心是一切的根本。)

○ 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在胜于服药者矣。(怡情忘忧之外在方法。)

○ 三分治病,七分调养。(养心养神,养精养气。)

○ 万般补养皆虚伪,唯有静心是要规。(无心是妙药。)

○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自心是自身的良医。)

○ 寻气如寻病,消愁便消灾。

○ 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和扁到门前。(合扁:神医秦和,扁鹊)

○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七情六欲皆损气伤身。)

○ 养生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

○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真气是人体的能量之泉。真气充足,身自康健。)

【中医养生格言】

○ 人生要适情,无荣何来辱。人生能知足,烦恼即时除。(知足知乐,无足无乐。)

○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也。(神凝则气聚,神散则气乱。)

○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一切追求都有代价,不要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外物上。)

○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珍贵)物不足以为病。 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精神超脱,不为物累。)

○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人生长久之计,在于少私少欲。)

○ 省功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心清万事轻,心浊万事重。)

○ 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肚里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可了。

○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人之养,在于心。心不养,生不长。)

○ 但能虚心绝虑,保气养精,不为外境爱欲所牵,恬淡以养神、气,即长生之道矣。(固本培元)

○ 久言笑,则脏腑伤。言谈有节,可以延年。(说话虽不费力但很耗气。)

○ 俭于视,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

中医养生格言
中医养生格言 第三篇

中医养生格言

1、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晋 葛洪

2、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尊生八笺》明 高濂

3、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4、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养生要录》宋 蒲虔贯

5、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明 万全

6、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7、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卫生宝鉴》元 罗天益

8、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9、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10、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唐 张湛

11、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唐 张湛

12、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养性延命录》南朝 梁 陶宏景

13、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南朝 梁 陶宏景

14、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图书集成》清 陈梦雷

15、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明 吕坤

16、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淮南子》西汉 刘安等

17、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医先》明 王文禄

18、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备急千金要方》唐代 孙思邈

19、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20、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抱朴子》晋葛洪

21、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清 程杏轩

22、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23、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退庵随笔》清 梁章钜

24、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幽梦续影》清 朱锡绶

25、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仁斋直指方论》宋 杨士瀛

26、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养心要语》明 胡文焕

27、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閼,可以养生。―――《类修要诀》明 胡文焕

28、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养生要集》唐 张湛

29、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汉 刘安等

30、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明 万全

31、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

神。―――《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

32、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33、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养生要集》唐 张湛

34、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清 梁章钜

中医养生经典格言
中医养生格言 第四篇

1、纵欲耗精,损伤正气。思虑烦多,心劳成疾。安然无恙,居安思危。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中医养生经典格言

2、安静固然可爱,恬静尤为可贵。注重养生就要学会:?闹中求安,乐中求恬?。自然和-谐之美的安静,健身不生病;享受天伦之乐的恬静,越活越年轻。

3、调节情绪,走出低谷,方法有六,下列陈述:音乐:唱歌曲,听音乐。

4、柳颜赵欧四大圣,书法精妙传后人,挥笔潇洒情志浓,5、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食能养生,也能丧生。合理膳食,脍不厌细。食不厌杂,滋养身体。

6、性情气暴刚烈,或多思焦虑容易衰老;性情缓慢柔和,或少思寡欲常可延年。

7、药疗食疗,神疗体疗(活动锻炼),是治疗糖尿病的?四驾马车?。降低血糖,促进代谢,行之有效,良方妙药。

8、养生先养身,养身先习动;养生先养心,养心先习静。有动有静,动静相济,一张一松,预防百病;动后血通,血通气行,气行神爽,祛病健康;静后而定,定后而安,安后神怡,无病健体。

9、老年膳食安排巧,精、兼、少来身体好。精:食物新鲜,营养全面;兼:食不厌杂,粗细配搭;少: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10、私欲要节制,冷暖要注意。体检要定期,有病要早医。

11、长吁短叹,缓解紧张。稳定情绪,血压下降;畅快微笑,解除疲劳。消除烦恼,灵丹妙药。

12、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已观其窍。清心又寡欲,乃是长寿道。

13、晨前皮包水(喝温开水),睡前水包皮(热水烫脚),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稀奇。

14、滋味煎其脏腑,芳甘腐其骨髓。忧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清淡和其脏腑,芬香养其骨髓。笑乐蓄其正气,寡欲安其精神。

15、脏腑胃肠,常令宽舒。其气流行,其血畅通。各种器官,功能平衡。身健神安,百病不生。恣纵口服,煎炸烤烹。香甜肥腻,悦人口食。食之过多,不利肠胃,积累必塞,塞则生病。

16、高兴与悲伤,快乐与凄怆,欣慰与苦闷,安详与旁徨,振奋与萎靡,宽松与紧张,愉快与痛苦,喜悦与憎恶,欢欣与惆怅,前者促进健康,后者诱发病恙。

17、游山乐养法;对弈智养法;日光熙养法;气功意养法。

18、数好十个数,能活大岁数。

19、合理膳食,脍不厌细,食不厌杂,滋养身体。

20、吃点萝卜喝绿茶,寒冬养生好办法;葱蒜不离口,百病绕道走;多吃番茄营养好,美容抗癌疾病少;青菜豆腐保平安,水果海藻身体健;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21、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健康。金钱和权力不一定给你带来幸福;舒适和安逸不可能给你带来健康。

22、运动能代替药物,药物不能代替运动。运动血脉畅通,增强器官功能,生理功能平衡,防治一切疾病。

23、养花诗两首:余地何妨种玉簪,芳兰移植偏中林。更乞两丛百合香。老叟古稀尚童心。盆盆鲜花绿茵茵,姹紫嫣红艳灵灵,芳香沁润人肺腑,悦目安神健心身。

24、若要身体健,走路手不闲:捶胸又敲背,旋腹又摩面;敲打两腿侧,伸指又握拳;挠首屈十指,揉眼把耳弹。

25、补药要少用,烟酒要少尝。骨折要防止,运动要坚持。

26、老人中风有规律,发生下面三时期:每天的早晨,每周的周末,每年的年底。心脑血管病人,望君慎之又慎。

27、国画大师齐白石,高寿九十又有四(周岁),淡泊名利少私欲,从不患得又患失。戒烟戒酒戒暴食,戒悲戒忧戒思虑。戒懒戒怒戒狂喜,戒空戒松戒安逸。业余庭前徒步走,终生勤勉常学习。衣食住行有制节,生活谐调有规律。勤往纸上寻欢愉,天天安详神自怡。心情畅快乐滋滋,故而长寿逾期颐。

28、老迟为性慢,无病为心宽。红杏难禁雨,青松耐岁寒。乌龟之长寿,松柏之延年,因生长得慢,凋谢得慢。故而,死亡得也慢。

29、养花添情趣,延年又益寿:养花辛苦有谁知,风风雨雨要护持,但愿来春春意浓,瑶花喜见缀琼枝。

30、三分治病七分养,八分护理十分防。忙着治病不忙防,没有忙到点子上。

31、保健四个里程碑:最反璞归真的环境;最适量有养的运动;最合理营养的膳食;最与世无争的心情。

32、快走慢跑健身操,治疗疾病是法宝,药疗食疗与神疗,三管其下疗效好。

33、读书益养法;锻炼动养法;膳食滋养法;饮茶润养法。()

34、解忧排怒松弛秘诀:冷静五分钟。于社会,看主流,想本质;于别人,看优点,想长处;于家庭,看老小,想和睦;于自己,看缺点,想身体。

35、思想要乐观,性格要开朗。饮食要清淡,起居要有常。

36、生活规律,起居有常,良好习惯,有利健康:清晨舒展活跃,白天精神饱满,傍晚神安悦志,睡前宁静致远。音乐曲调,陶冶情操。多笑少愁,有助长寿:二簧邦腔,顺口溜唱。京剧小调,哼上几段,朝气蓬勃,情绪乐观。安静调和,神清气展。

37、健康老人的特征:头脑清,耳朵灵。眼有神,血压均。呼吸匀,皮肤润。脉形小,体匀称。前门松(小便畅通),后门紧(大便一天一次)。生息和,发光泽,手脚灵,牙齿硬,底气足,身轻松。

38、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不知保养不算巧。

39、阅读:看报纸,读文章。知识海洋兴趣昂;人长寿,也容易。要早睡,要早起。戒烟酒,忌暴食。无过饱,无过饥。常沐浴,勤更-衣。多运动,练身体。心要静,精要盈。勤用脑,不烦恼。抱乐观,天天笑。种花草,养鱼鸟。常书画,乐逍遥。做到此,寿必高13。养生三字经:多运动,控体重。少思虑,心安静。少吃盐,食清淡。少吃甜,多补钙。少咖啡,多吃菜。少吃肉,多吃素。常喝茶,多吃醋。多淀粉,少脂肪。少吃干,多喝汤。常吃虾,常吃鱼。重健康,淡名利。天天笑,容颜少。去忧愁,登高寿。

40、热水泡脚,舒血通窍。春日浴足,外阳固脱;夏日浴足,暑温可却:秋日浴足,肺润肠濡;冬日浴足,丹田温热。

因月经量很少去看中医服药后口干
中医养生格言 第五篇

因月经量很少去看中医服药后口干我40岁因月经量很少去看中医。我服了3包中药后晚上睡觉口干得很,一点口水都没有,经常喝茶也没用。不知是什么原因。方子是;女贞子30克旱连草30克菟丝子30克枸杞子30克覆盆

我40岁因月经量很少去看中医。因月经量很少去看中医服药后口干。我服了3包中药后晚上睡觉口干得很,一点口水都没有,经常喝茶也没用。不知是什么原因。方子是;女贞子30克旱连草30克菟丝子30克枸杞子30克覆盆子45克
仙茅18克淫羊藿45克肉苁蓉45克柴胡30克鸡血腾45克丹参45克赤芍30克泽兰30克香附30克川芎30克会不会吃了闭经啊!

医生回复:
女贞子30克旱连草30克菟丝子30克枸杞子30克覆盆子45克仙茅18克淫羊藿45克肉苁蓉45克柴胡30克鸡血腾45克丹参45克赤芍30克泽兰30克香附30克川芎30克,你这个方子是温补肾阴阳的还有活血的,如果是子宫内膜较薄的闭经的话都是用温补肾阴阳这样的。
口干得很,可能是中药里面有比较温性的药物,导致一点口水都没有,经常喝茶也没用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中医养生格言》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中医养生经典格言 老年人养生格言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中医养生格言”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中医养生格言"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lizhi/66377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