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将相和小练笔300字

将相和小练笔300字

2016-05-12 11:04:0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将相和小练笔300字(共3篇)将相和4318、将相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大将军廉颇为了国家利益、知错就改的好品质。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讲读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

《将相和43》
将相和小练笔300字 第一篇

18、将相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大将军廉颇为了国家利益、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讲读故事,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把握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故事?(学生自由汇报)

{将相和小练笔300字}

2、教师总结板书并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走进课文,理解内容。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三个故事。

{将相和小练笔300字}

(一)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将相和小练笔300字}

1、快速默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并画出有关描写蔺相如的句子

2、理解句子:(出示课件

①、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

师: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了一会儿”?从“想了一会儿”你又看出了蔺相如的什么品质?(事关国家荣辱和生死存亡,必须思考成熟;这是个难题,需要思索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足智多谋。)

②、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你看。(充分体现出了他的机智)

③、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

理解“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蔺相如为什么能那么“理直气壮”?(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自食其言,不给城,秦王理屈,赵国就占了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

师:蔺相如真会把脑袋和璧一块儿摔碎在柱子一吗?(他利用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用要摔碎和氏璧来威胁秦王,使秦王不敢强夺,不是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真的硬逼他,他也会真撞的。)(充分体现了他的勇敢)

④、指导读这句话,要读出“理直气壮”来。{将相和小练笔300字}

⑤、“到了举行典礼的那一天,„„”

师: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蔺相如此时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放心、沉着、轻松、无惧无畏„„)

⑥、秦王没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师: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和秦王的“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成对比,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终于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了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不是甘心失败。)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英勇无畏、足智多谋„„)

(二)自学“渑池之会”的故事 。

1、(出示课件“自学提示”){将相和小练笔300字}

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部分(第11-15自然段)。

②、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

③、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

④、渑池之会取得胜利,你觉得应该归功于谁?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①、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让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并叫人记下来,这是对赵国的侮辱;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

②、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了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赵国占了上风。因为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秦王和赵王一样为对方演奏乐器,秦王吃亏了。再说了,赵王是秦王叫他鼓瑟的,而秦王是被蔺相如逼击缶的,秦王和蔺相如身份不一样,要求对方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说是赵王占了上风。)

③、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其辱„„) ④、渑池之会取得胜利,你觉得应该归功于谁?从哪可以知道有廉颇的功劳?(蔺相如和廉颇;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只好„„可以说明){将相和小练笔300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1-15自然段。

(三)自学表演“负荆请罪”,深入体会将相和好的原因。{将相和小练笔300字}

1、男生读课文第16-18自然段。

{将相和小练笔300字}

①、廉颇对蔺相如很不服,他是怎样说的?(课件出示廉颇说的话)从这句话你读懂了

什么?(对蔺相如很嫉妒;廉颇觉得赵王轻视了他而偏爱蔺相如,他对赵王和蔺相如都不满。)

②、师:你能把廉颇那种不服气,一肚子的不满读出来吗?试一试。(指名尝试读廉颇说的话)

师:对廉颇的这种说法、这种情感、这种态度,你有什么看法?(学生各抒己见)

③、这句话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课件出示蔺相如说的话)从这段话你看出了蔺相如的什么品质?(胸怀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高尚品质的人。)

2、说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他有罪吗?(廉颇只能说犯错,不能说有罪。他自认自己有罪,说明他对自己要求很严。如果他不及时知错就改就有可能成为国家的罪人。)

3、从廉颇的负荆请罪,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知错就改,爱国。)

4、廉颇到蔺府负荆请罪,会怎么说?怎么做?蔺相如又会如何说和做呢?(学生自由交流,同桌练习表演“负荆请罪”。)

三、回归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蔺相如和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蔺相如: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英勇无畏、足智多谋、胸怀宽广,爱国,顾大局、识大体、高尚品质„„;廉颇:知错就改,爱国)

2、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含义。(出示课件)

“完璧归赵”:璧,指宝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渑池之会”:渑池是古城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南。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负荆请罪”:“负”是背的意思。“荆”是一种灌木,这里是用荆木枝条作成的刑杖。表示主动向别人认错,道歉的意思。

3、说说三个故事间的联系。(出示课件)

从结构上看,“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渑池之会”和“完璧归赵”的结果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合起来就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从内容上看,将相“和”与“不和”,既有表面原因,又有内在因素。蔺相如的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实质上缘于廉颇的错误认识;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的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际上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共同的认识。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字来写。

四、课堂训练。(出示课件)

1、“将”的读音( )( )这里应读( )。“将”指( )。

“相”的读音( )( )这里应读( )。“相”指( )。

“和”的读音( )( )( )( )( )( )这里应读( )。既然讲“和”。说明他们原来 ( ),不“和”的原因是( ),后来“和”了,“和”的原因是( )。

2、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为什么?(小练笔)

五、板书设计:

将相和

(廉颇) (蔺相如) (机智勇敢) 完璧归赵

(勇敢、爱国) (勇敢、爱国) 渑池之会 以国家利益为重

(知错就改) (宽阔胸怀) 负荆请罪

教学反思: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教学的时候我让学生给3个故事加小标题,并说说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这既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从而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由于本文故事情节生动,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

《《将相和》》
将相和小练笔300字 第二篇

课题:第 2 课时

《读史记有感300字》
将相和小练笔300字 第三篇

<史记>是一部震古烁今的史家巨著。太史公司马迁以他的妙笔描绘了一个真实、凝重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传说中带着神秘色彩的五帝三王,有春秋战国诸侯间不断的征伐,有大秦帝国一统天下,有英雄辈出的楚汉争雄,有意气风发的大汉盛世。期间帝王诸候、谋臣良将、义士哲人,演绎着自己的独特人生,连串成一幅长达三千年的历史长卷。读史记有感300字

他穿越千年时空,散发着夺目的光彩。历代文人读史有感,已著录书怀,抒发出自己的感慨。项王兵败垓下,引发后人惋惜,李清照就此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放诗句;秦始皇焚书坑儒,激起后人的讥讽,章碣发出了?坑灰未冷山东乱,作为史书,<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其文直,其实垓,不虚美,不引恶?的精神广为后人流传。鲁迅先生曾平史记为?史家无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这本书需要我们慢慢的去品味,才能体会出其中的经典。


读史记有感300字(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屹立在茫茫大海中的灯塔。读史记有感300字。我就特别的喜爱读书,因为读书可以让我变成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妈妈在暑假期间给我买了一本青少版的<史记>故事,读完之后,我受益匪浅。

<史记>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伟大的纪传体通史,体现着古代史官的眼界和良心。作者司马迁忍辱负重,瑾承家学,以入木三分的洞察力和兼笔直书的责任感,写作了伟大的<史记>。它恰当的评价了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再现了当时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画面。被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读史记有感300字(三)

我敬佩司马迁能把<史记>写得那么深动,敬佩<史记>当中的每一个英雄人物,敬佩中国拥有那么丰厚悠久的历史。

在<史记>这本书中,使我印象最深的历史故事是:<将相和>。这则故事主要讲了: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又培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总而言之,在<史记>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中国伟大的五千年的历史,同时,我还懂得了不少的知识,收获了不少硕果。我认为,<史记>这本书值得一看。


读史记有感300字(四)

<史记>大家一定都知道吧!它是我国的经典呦!

<史记>的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本书记载了有血有肉的事情,让我们更一步认识了历史。

<史记>是司马迁受腐刑(一种肉刑)之后在牢里写的。()在牢里,他甚至想自杀,可他想到周文王被关在羑(you)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被困在陈蔡,于是他写了<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这些名著都是在诗人心情愤怒时写的,于是司马迁就想:我为什么不在此写一部史书呢?就这样<史记>诞生了。

<史记>中记载了一些暴君如:吴起、吕雉等人,又记载了一些善解人意的人如:刘邦、屈原等;让我们学习做人的道理。

其中,让我觉得最可惜的就是戚夫人,吕雉因为嫉妒戚夫人的容貌,便把戚夫人的手脚砍了,把她的眼珠挖了,熏聋她的耳,又迫她喝下哑药,丢入窟室,叫作(人彘)戚夫人一朵美丽艳丽的花悄然无声的谢了。

希望大家多去咀嚼文学的经典。


将相和小练笔300字相关热词搜索:18课将相和小练笔 落花生小练笔300字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将相和小练笔300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将相和小练笔300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lizhi/40757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