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论语经典语录

论语经典语录

2016-01-30 09:42:4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论语经典语录篇一《论语经典语录译文》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论语经典语录》,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论语经典语录篇一
《论语经典语录译文》

《论语》经典语录及译文

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2、贫而无谄,富贵无骄。(学而)

译文:贫穷而不谄(chan)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尽心竭力了吗?与朋友交往诚实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温习了吗?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

译文:君子要在根本上下功夫,根本树立了,‘道’就会产生。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是最明智的。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耳闻的东西能融会贯通,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越礼的准则。

8、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译文:用政法来诱导,使用刑法来整顿,百姓虽然会免受刑法,但是没有廉耻之心。用仁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顿,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服正。

9、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译文: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1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yi)》

译文: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议论了,已经完成了的事就不要谏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追究了。

1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译文:君子思念仁德,小人思念乡土;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1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里仁)

译文:不担心没有职位,担心没有立足的能力。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要去追求别人能够了解自己的作为就行了。

1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译文: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因为他们年高而欣喜,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1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迟钝,行动要敏捷勤快。

1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

译文:起初我对人,听他说的话,我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听他的话,要考察他的行为。在宰予的身上使我改变了这个态度。

16、不迁怒,不贰过。《雍也》

译文:不迁怒于别人,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17、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君子只救济贫困的人而不周济富裕的人。

18、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译文:一个竹筐盛饭,一个瓜瓢喝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贫困的忧患,颜回却不改变他自身的快乐。

1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译文:质朴多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采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明智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喜欢动,仁德的人喜欢静,明智的人乐观,仁德的人长寿。

22、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译文: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能以自己的行为去譬喻别人,这可以称为是实行人道的办法了。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24、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述而)

译文: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译文: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路途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要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2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

译文:年轻人是可畏的,怎么知道他将来赶不上现在呢?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而没有名声,那他也就没有什么可畏了。

2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译文:不符合礼的不要看,不符合礼的不要听,不符合礼的话不说,不符合礼的事情不做。

2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

译文:君子成就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正和这相反。

3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译文:统治者(管理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31、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

译文君子通达仁义,小人通达财利。

32、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译文:古代学者做学问在于提高自己,当今的学者做学问是为了给别人看。

3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译文: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辱。

34、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错过人才);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译文:可以与他交谈的人却不与他交谈,这是失掉了人(错过了人才),不可以与他交谈的人却与他交谈了,这是失掉了语言。明智的人既不失掉人,也不失掉语言。

3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译文: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36、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译文:人如果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很少有怨恨了。

37、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译文:主张不同,不能再一起相互谋事。

3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季氏)

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3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子)

译文: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挽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

40、大德不逾闲(遮拦阻隔之物),小德出入可也。(子张)

译文:大的方面的德行不能逾越界限,小的德行可以适当放宽。

41、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译文:君子为别人施以恩惠而不耗费财务,让百姓劳作却没有怨言,有所追求而不贪婪,安然处事而不骄恣,威严而不凶猛。

42、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不知天命,不可以成为君子,不知礼义,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辨言语是非,就不能了解别人。

论语经典语录篇二
《论语经典句子

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Among any three people walking, I will find something to learn for sure. Their good qualities are to be followed, and their shortcomings are to be avoided.

3、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

A moral intellectual is one who escapes no danger in face of truth, discards personal interests in front of disaster, practices righteousness at the expense of life, and looks upon death as going home.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The passage of time is just like the flow of water, which goes on day and night.

5、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Those who follow the Heaven’s law will survive; those who go against it will perish.

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When Heaven is about to place a great responsibility on a great man, it always first frustrates his spirit and will, exhausts his muscles and bones, exposes him to starvation and poverty, harasses him by troubles and setbacks so as to stimulate his spirit, toughen his nature and enhance his abilities.

7、天生我才必有用。

Heaven has endowed me with talents for eventual use.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Opportunities vouchsafed by Heaven are less important than terrestrial advantages, which in turn are less important than the unity among people.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As Heaven’s movement is ever vigorous, so must a gentleman ceaselessly strive along.

1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He who by reviewing the old can gain knowledge of the new and is fit to be a teacher.

12、相见时难别亦难。

It is unbearable to meet as well as to depart.

13、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There is never an end to learning. The dye extracted from the indigo is bluer than the plant; so is the ice colder than the water. By broadly learning and constantly examining himself

every day,the gentleman sharpens his awareness and makes fewer mistakes.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Learning without thinking leads to confusion; thinking without learning ends in danger.

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Never be contented with your study; never be impatient with your teaching.

16、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Learning is like rowing upstream: not to advance is to drop back.

1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It is such a delight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afar.

1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As a jade without chiseling will not become a useful object, a man without learning will not know the Way.

1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We widen our views three hundred miles by ascending one flight of stairs. / Exhausting my eyes to a thousand li further, I am ascending one more story of the tower.

20、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In heaven let us be two birds flying ever together, and on earth two trees with branches interlocked forever.

2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厚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One can never be aware of the height of the sky or the depth of the earth, if he does not climb up a high mountain or look down into a deep abyss.

2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A public spirit will rule all under the sky when the great Way prevails.

2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The endless river eastward flows; with its huge waves are gone all those gallant heroes of bygone years.

24、丹青不知老将近,富贵于我如浮云。

Absorbed in painting, you know not old age is coming; indeed, to me wealth and rank are like clouds scudding.

2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To be part is to be whole; to be bent is to be straight; to be hollow is to be filled; to be worn out is to be renewed; to have little is to have more; to have much is to be confused.

四书:(Four Books)

1、《大学》the Great Learning

2、《中庸》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3、《论语》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4、《孟子》Mencius

五经:(Five Classics)

1、《诗》The Book of Songs

2、《书》The Book of History

3、《易》The Book of Changes(或:I-ching 易经的音译)

4.《礼》The Book of Rites

5、《春秋》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论语经典语录篇三
《论语经典名言》

论语经典语录篇四
《《论语》里的经典句子

《论语》里的经典句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未可知也。”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父母在,不远游,有必有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与行。”

子游曰:“事君促,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食不言,寝不语。

席不正,不坐。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起不能也。”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与之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道不同,不相为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之谓之瞽。”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爷,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为立也;不知言,无以为知人也。”

论语经典语录篇五
《论语经典语录》

论语经典语录

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6.当仁,不让于师。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8.言必信 ,行必果。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转载自百分网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1.不怨天,不尤人。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2.不迁怒,不贰过。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3.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14.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1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18.三思而后行。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本文由百分网提供,原文地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论语经典语录篇六
《论语经典语录》

有子说:“一个为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而喜欢冒犯长辈和上司的情况是很少的,出现不犯上喜欢,却喜欢作乱的情况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些孝悌准则应该是仁的根本吧!君子致力于根本工作,只要基础的东西建立了,道也就由此产生了。”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有子说:“与人有信约,符合了义,说的话才有可能实现,对别人尊重、恭敬,符合了礼,才有可能免受侮辱,依靠可亲的人也才有可能靠得住。”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可以看他为什么做这件事,观察他是怎样去做的,还要看他做这件事的心情,那么这个人怎么能隐藏得住呢!”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具有一才一艺就行了。”

鲁哀公问:“要如何才能让百姓服从呢?”孔子说:“提拔举用正值的人,安置在奸邪小人的上面,老百姓就服从了!”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说:“人如果居住在行仁道的地方是最好的,如果挑选不行仁道的地方居住,哪里还算得上聪明呢!”

孔子说:“人们的过错,按照人的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别,只要看一看这个人的错误,就可以知他属于哪一类人了!”

孔子说:“君子时常想着道德,小人时常思念乡土,君子关乎法令制度,小人贪图私利。” 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职位,应该担心没有胜任职位的才能,不要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应该谋求能使别人了解自己的才干!”

孔子说:“君子说话应该谨慎、郑重,做事应该勤奋、敏捷!”<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而后才能了解一个人!”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

孔子说:“我真幸运,如果有错误,别人一定会指出来让我知道!”

孔子说:“注重态度的恭敬、庄重却不懂礼,就会劳累,只知道谨慎小心处事,但不知礼,便会畏惧、害怕,只靠勇敢有胆量,却不知礼,就会犯上作乱,心直口快却不懂礼,便会尖刻伤人,在上位的人能忠实的对待他的亲族,老百姓就会普遍具有仁德,在上位的人能不遗弃他的老同事、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把得到礼乐的调节作为快乐,把赞扬别人的长处作为快乐,把多交贤良的朋友作为快乐,这是有益的,把喜欢骄纵放肆作为快乐,把喜欢纵情游荡作为快乐,把喜欢宴饮纵欲作为快乐这是有害的的!”

孔子说:“庄重就不会遭到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容易获得成功,慈惠就能够很好的使唤人。”

孔子说:“爱好仁德却不爱好学问,他的弊病是使人变得愚笨,爱好聪明却不爱好学问,它的弊病是放纵无止境,爱好诚实却不爱好学问,它的弊病是容易受人利用反害了自己,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问,它的弊病是尖刻而不通情达理,喜欢勇敢却不喜欢学问,它的弊病是容易酿成祸乱,喜欢刚强却不喜欢学问,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论语经典语录篇七
《《论语》《中庸》《大学》经典语录》

《论语》《中庸》

大学》经典语录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大

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

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

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摘《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论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论语经典语录》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论语》经典语句 论语经典名句 经典语录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论语经典语录”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论语经典语录"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lizhi/19244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