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关于仁义道德的名言

关于仁义道德的名言

2016-01-26 09:45:3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关于仁义道德的名言篇一《仁义礼智信名言警句》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仁义道德的名言》,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仁义道德的名言篇一
《仁义礼智信名言警句》

关于解释:

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 爱人利物之谓仁。——《庄子》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义,利也。——《墨子》

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礼记》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孔子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淮南子》

知者虑,义者行,仁者守。——《春秋》

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礼记》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

关于名言警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言必信,行必果。

礼之用,和为贵。

不学礼,无以立。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

一、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上》)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大学》)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孟子·尽心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孟子·离娄下》)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孟子·公孙丑上》)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孟子·尽心章句上》)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大学》)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大学》)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里仁为美。(《论语·里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回也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公孙丑上》)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孟子·告子上》)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仁者寿。(《论语·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论语·雍也》)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大学》)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上》)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仁人无敌于天下。(《孟子·尽心下》)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

二、义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直道而事人。(《论语·微子》)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论语·卫灵公》)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论语·颜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告子上》)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孟子·离娄下》)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义者,宜也。(《中庸》)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孟子·尽心上》)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知耻近乎勇。(《中庸》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大学》)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可以讬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闻斯行诸?闻斯行之。(《论语·先进》)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 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孟子·尽心下》)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论语·颜渊》)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大学》)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尽心下》)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孟子·梁惠王上》)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论语·尧曰》)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大学》)

三、礼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君子笃恭而天下平。(《中庸》)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泰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寜戚。(《论语·八佾》)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孟子·离娄下》)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论语·学而》)知止而后有定。(《大学》)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必也正名乎!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礼以行之。(《论语·卫灵公》)近者悦,远者来。(《论语·子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问》)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孟子·尽心上》)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中庸》)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陈善闭邪谓之敬。(《孟子·离娄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中庸》)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中庸》)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中庸》)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

四、智

好学近乎知。(《中庸》)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大舜)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关于仁义道德的名言篇二
《从道德仁义到仁义道德》

从道德仁义到仁义道德

万光军(山东政法学院)

摘要:《老子》提出了“道德仁义”的表达,《庄子》有所强化,反映了道家对儒学的优越和歧视。《孟子》以仁义为道德,多方面深刻展开了仁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韩愈完成了从“道德仁义”到“仁义道德”的转变,为后世所认可。从道德仁义到仁义道德的转变,反映了儒道互补以及儒学对道家的相对胜出。

关键词:道德仁义,仁义道德,老庄,孟子,韩愈

常规而言,道德仁义、抑或仁义道德,说明道德与仁义、或仁义与道德之间关系密切,几乎可以互相替代、互相转换;但细想一下似又不尽然,其间虽有密切联系、但亦应有区别。本文拟对从道德仁义到仁义道德的转换历程简要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老》《庄》之“道德仁义”

“道德仁义”的最早表达似可上溯至《老子》。《老子》三十八章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暂不考虑“礼”,这里就出现了“道德仁义”的表达。从结构顺序上,是由道而德而仁而义;在地位上,是前者优于后者、或后者堕落于前者;在含义上,不管是前者优于后者、还是后者堕落于前者,如果我们大体以“道德”为道家的产物、以“仁义”为儒学的产物,则大体可以看出道德对于仁义、也就是道家对于儒学的优越和歧视。考虑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为道家所言,可以较为明显看到:先秦时期,道家虽然与儒学有密切联系、互有影响,不是势同水火、完全无关,但在各自立场上抬高自身立场、相对贬低对方是不难看到的。《老子》这句话对于把握儒道之间这种既有联系又有歧视的复杂关系,是很有帮助的。《老子》十八章还有“大道废,有仁义”,这句话在宽泛意义上似也可以理解为“道德仁义”,可见《老子》强调道德对于仁义、道家对于儒学的优越和歧视是比较明显、比较自觉的。

《老子》的这种立场在《庄子》这里得到了更为明显、更为自觉的彰显。“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庄子.马蹄》)“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通乎道,合乎德,退仁义,宾礼乐。”(《庄子.天道》)“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操,而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庄子.骈拇》)分析以上诸多表达可以看到:一,在《老子》这里,“道与德”、“仁与义”各自为一组,即“道德”与“仁义”分为两组还不十分明显,在《庄子》这里就十分明显了,即所谓“道德仁义”实际上就是“道德”与“仁义”。如《老子》还讲“大道废,有仁义”,《庄子》直接就讲“道德不废,安取仁义”,这实际上就是讨论道德与仁义之间的关系。二,在《老子》那里,道德对于仁义、道家对于儒家的优越虽然存有,但相对还比较委婉和缓和;而《庄子》这里,道德对于仁义、道家对于儒学的优越则非常自信和张扬。如把“仁义之操”和“淫僻之行”放在一起,如称圣人讲仁义是错误(过),这固然是对《老子》既有立场的进一步推演,但《庄子》这种立场的自信和张扬远远超过了《老子》尚存有的委婉和缓和。在此,儒道关系似乎不能说是有密切联系、而近乎严重对立了。这种严重对立在道家立场就表现为公开以道德批评仁义:极力强调道德的完美和仁义的缺陷、一再突出道德对于仁义的优先。这种立场和表达对于道家可以理解、甚至大为欢迎,但对于儒家,这种立场和表达显然是极为被动、极为尴尬的;儒学要想成为主流文化或占据中国文化的主流地位,这种被动和尴尬必须要被意识到、必须应被克服掉,否则,儒学在“道德仁义”这一问题上就会受制于道家。

当然,严格说来,道家虽然排列了“道德仁义”的顺序,但也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老子》25章)。这里与“道德仁义”下降的顺序不同、而是上升的顺序,似乎说明

道家不但排列了从道德到仁义的下降堕落的序列、也安排了从仁义到道德上升学习的序列;这里固然仍有道德对于仁义的优越、但也能看出仁义与道德之间可以有所联系,这与《庄子》猛烈以道德嘲讽仁义、甚至有隔断仁义与道德的倾向是有明显差异的。人法天、仁义法道德、儒家法道家,既是可以法、也是必须法,这种表达在超越特定学派各自是是非非的哲学立场上是应该的、可能的。当然就特定学派而言,道家可能非常喜欢“道德仁义”和“人法天”的表达,而儒学可能就比较尴尬于“道德仁义”和“人法天”的表达;或者说,即使儒学认可了这种“道德仁义”和“人法天”的表达有合理性、会进行一些实质上的吸收和借鉴,但在形式上儒学也会进行一些调整,不会无条件地、原样地、照抄照搬道家的如此表达①。

二、孟子“仁义即道德”

仔细检视早期儒学经典如《论语》和《孟子》,其中都没有“道德仁义”的表达,《论语》中有“道德”的表达,即“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但《论语》中没有“仁与义”放在一起的表达②。《孟子》中有很多“仁与义”放在一起的表达,如“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居仁由义”(《孟子.尽心上》)、“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孟子.尽心下》),但《孟子》中没有“道德”的表达。就儒学而言,早期儒学多实质地讨论问题,形式并不太注重,没有“道德仁义”或“仁义道德”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就孔子而言,虽然提到了“道德”,但也没有细致分析、且没有讨论过“仁义”,所以讨论道德仁义或仁义道德也就以孟子为代表。就孟子而言,如果说“道德仁义”显示了道家对儒学的优越和歧视,那么在儒学立场上运用“仁义”(而不用道德)似可说既是对道家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儒学自身立场的自信坚持。换一角度,虽然孟子没有提到“道德”,但是如果“道德”(形式上)已是道家的产物,那么儒学要(实质上)讨论道德,当然可以避开“道德”一词,转而用“仁义”的表达;甚至可以说,在孟子这里,所谓仁义就是道德、只要深入讨论清楚了仁义也就从实质上揭示清楚了道德,也就没有必要在形式上纠缠于“道德仁义”还是“仁义道德”的区分。当然这种从仁义角度解释道德,对于仁义地位的实质突出和“道德仁义”的最终出现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在内容上,《老子》那里,“仁义”是比较抽象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但在《孟子》这里,“仁义”却展开了其相当丰富的内涵:如孟子开章就讲“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显然是对墨家讲功利(“义,利也”)的回应,是以道义论立场来批评功利论立场。如孟子在培养志为主导、志气结合的浩然正气(“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时,明确指出“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孟子.尽心上》)。如孟子劝说君主“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如虽然孟子抽象地以恻隐、羞恶、辞让(恭敬)、是非之心来解释仁义礼智四端,似乎仁义礼智四端各有其内容且地位平等,但在现实上则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孟子.离娄上》)。可见,所谓仁义礼智四端在抽象角度似乎平等、但在现实上只有“仁义”有实际内容、而“礼智”就没有实际内容,这说明孟子更为关注“仁义”。如在现实中“仁义”有时指向父子与兄弟(“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有时仁义指向父子与君臣(“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父子与君臣是社会人所应处理好的两种社会义务,对于破坏这两种社会义务的学派孟子是毫不客气的(“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从积极角度上,孟子认为大舜既是家中孝子又是国中天子、所以对之十分推崇(“人皆可以为尧舜”、“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从消极意义上,孟子认为纣王是贼仁贼义、害家害国、亲离众叛的独夫民贼(“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可以说,

孟子对仁义的多维阐释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道义论长期成为传统儒学主流、如孟子对人格的重视影响深远(文天祥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如孟子对杨墨的猛烈批评、如孟子对大舜的推崇使得大舜成为首孝、如孟子对纣王成为独夫民贼的家国阐释。这些重要内容都运用了仁义的表达,可见深入思考和多维考察仁义,不论是对于理解孟子思想、还是把握对传统文化都是极其重要的。就仁义而言,孟子对仁义的多维展开和深入阐释使得无论何人、何时、何角度讨论仁义或道德,都不能绕开孟子和仁义,孟子对于仁义的突出、在以仁义即道德方面是做出了相当大贡献的③。

此外在形式上,《老子》提出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简言之即“人法天”,孟子这里也有“人法天”、即天爵高于人爵(“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但孟子不是无条件讲天、不是无条件推崇天,他讲天还是落脚到人,如他还讲“天”不如“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体现了重心是“人”的儒学立场、与道家推崇“天”有所不同。

三、孟子之外、之后的仁义

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孟子对仁义的重视和展开,不但使得仁义极为重要、也使得仁义能够等同甚至替代道德成为正面的、积极的范畴,出现在中国文化中。下面通过几个方面看一看孟子仁义如何改变、影响了人们的道德思维。

虽然《老子》中有“道德仁义”,但相对比较简单和抽象,在《墨子》这里,仁义有着丰富的表达。分析墨家的仁义思想,可以看出,相对于道家的天道原则,墨家的仁义思想是一种典型的人道原则,其定义大体等同于儒家的道德(仁义),这多少反映了墨家与儒家的渊源关系。“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其友皆好仁义。”(《墨子.所染》)“夫好攻伐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义,„„夫好攻伐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不义也。”(《墨子.天志中》)其与儒家道德(仁义)的重要区别在于:一方面,墨子经常把仁义与功利相连。虽然儒家的道德(仁义)也处理功利,并在处理功利上与墨家有一定相通之处;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道德)理性指导感性(现实),对于理性来说表现为理性的外在价值;墨家运用理性来处理感性,明显过多地强调了仁义思想的外在价值(工具价值),而对仁义思想的内在价值(自身价值)则不免有所忽略。在此墨家的“义者,利也”(《墨子.经上》)颇具代表性。这类表述在《墨子》还有很多:“取人牛马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墨子.非攻上》)“以厚葬久丧为非仁义。”(《墨子.节葬下》)“上利乎天,中利乎鬼,下利乎人。三利,无所不利,是谓天德。聚敛天下之美名而加之焉,曰:此仁也,义也。” (《墨子.天志中》)按照儒学的理解,仁义思想作为道德理性原则,既有理性自身的价值,又要作为理论准则以处理与感性现实的关系,其中道德理性(仁义)的内在价值更为根本。墨家重视现实、考虑感性原则固然不错,但以此相对忽略理性的其自身价值、以至把理性(仁义)完全归之于感性、把人完全归结为感性生存,显然缺乏对二者的区分、也不能给予理性以合理的认识与定位了。对此,孟子很从容地以小大(身与心、感性与理性)解决了这一问题。“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孟子.告子上》)并且孟子还完善了儒学人格的重要性,“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孟子.告子上》)孟子的这些言论显然是针对墨家而言的,孟子的处理显然也具有较大的合理性和较强的说服力;在后来的中国文化中,仁义也基本上就是道德理性、而不是感性现实,这说明孟子对仁义的界定大大超过了墨子对仁义的界定。

就儒学和非儒学派而言,很可能孟子多言仁义被非儒学派注意到了,如果说由于孟子的多言仁义而使仁义逐渐成为儒学的重要范畴、甚至是儒学的专有名词,则诸多非儒学派对儒学进行批评也就涉及或对准了仁义。此种情况在《庄子》后学和《韩非子》那里最为典型。如《庄子》内篇出现仁义不过数次,但在外篇杂篇中却频频出现,如在《骈拇》一篇中就出

现了十几次(这比《孟子》都不逊色)。“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意仁义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忧也?”(《庄子.骈拇》)《庄子》后学以仁义非人之性、非人之情,显然体现了道家批评儒学的一贯立场。就法家而言,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一》里有一段话。季孙相鲁,子路为郈令。鲁以五月起众为长沟,当此之时,子路以其私秩粟为浆饭,要作沟者于五父之衢而食之。孔子闻之,使子贡往覆其饭,击毁其器,曰:“鲁君有民,子奚为乃食之?”子路怫然怒,攘肱而入,请曰:“夫子疾由之为仁义乎?所学于夫子者,仁义也;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今以由之秩粟而食民,其不可也?”孔子曰:“由之野也!吾以女知之,女徒未及也。女故如是之不知礼也?女之食之,为爱之也。夫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曰侵。今鲁君有民而子擅爱之,是子侵也,不亦诬乎?”就仁义而言,《论语》中未见仁义,子路说“所学于夫子者,仁义也”,这种表达成立的可能性不大,《韩非子》如此表达,想必对于孔子与孟子有所混淆。或者说孟子之后,仁义的表达很可能成为了儒学的重要标志,非儒学派批评仁义也就是批评儒学了,只是仁义是孔子所言还是孟子所言就未能细究了。

其他情况在孟子之后,仁义大量出现了社会生活中,荀子、《易传》、贾谊、陆贾、董仲舒、司马迁、王充、王弼、嵇康、郭象、李世民等人(著作)皆涉及仁义,甚至如《春秋繁露》专门有《仁义法》、《贞观政要》中专门有《仁义》,反映了仁义逐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范畴,不管是讨论儒学、还是其它学派,讨论道德看来都已离不开仁义了。

四、韩愈“从道德仁义到仁义道德”

在孟子之后虽然有诸多仁义的表达、并且地位十分重要,但毕竟没有针对道家“道德仁义”而提出“仁义道德”;换言之,如果说从“道德仁义”到“仁义道德”的转换是一个重要问题的话,可见在很长时间中,问题的自觉意识并不太强。这种情况在唐代开始不同了,在《贞观政要》中开始多次出现道德与仁义、或仁义与道德的表达。“朕虽无美质,为公所切磋。劳公约朕以仁义,弘朕以道德,使朕功业至此。”(《贞观政要.政体》)“道德未益厚,仁义未益博。”(《贞观政要.诚信》)“道德之厚,莫尚於轩唐;仁义之隆,莫彰於舜禹。欲继轩唐之风,将追舜禹之迹,必镇之以道德,弘之以仁义,举善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贞观政要.公平》)《贞观政要》还是“道德仁义”和“仁义道德”并存,而后来韩愈则明确以“仁义道德”超越“道德仁义”、即以儒学超越道家。简言之,实质上的根本变化源于孟子,形式上的明显变化则发生在韩愈这里。韩愈从虚实、公私角度入手,最终完成了由道家的“道德仁义”到儒学的“仁义道德”的转变,实现了儒学对道家的最终胜出。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韩愈全集.原道》)在表述上,韩愈已是典型的“仁义道德”,与老子的“道德仁义”顺序显为不同,这显然表明韩愈是典型的儒学立场,是在为儒学呐喊。韩愈不但给出了新表达结构,而且还从虚与实、公与私角度进行了合理分析:在虚与实上,“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韩愈全集.原道》)韩愈认为仁义是实(定名)、道德是虚(虚位),这应该是受到了孟子高度重视仁义的影响。韩愈的话表明,在韩愈那里仁义是实,而所谓的道德已经成为虚位、已经没有了实际内容、也就只能围绕仁义做文章,如此仁义虽然还与道德相连,但已经是以仁义为主了;仁义是实、道德是虚,仁义在前、道德在后也就理所当然。仁义是实、道德为虚,去“虚”而“实”仍在,于问题实质无伤大雅,但如果去“实”则“虚实”恐怕就要都去掉了。韩愈还言“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韩愈全集.原道》)公大于私、公优于私,在儒学这里是很容易得出的结论,由此认为儒学对、而道家(老子)错是不难的。韩愈认为儒学的立场是“合仁义”、而道家的立场是“去仁义”。按照韩愈结构,仁义是实、道德为虚,

“合仁义”当然仁义与道德都会存在、而“去仁义”则仁义与道德都会丧失。可见,韩愈把“道德仁义”转换成“仁义道德”的问题意识非常明确,不管虚与实、公与私、还是合与去,曾几何时道德对于仁义、道家对儒学的优越基本不见了,相反仁义对于道德、儒学对于道家的优越开始自觉和清晰。

十分明确的是,在韩愈这里,“道德仁义”与“仁义道德”的表达都有,且表达顺序就是应该从道家的“道德仁义”转变为儒学的“仁义道德”:“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而。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韩愈全集.原道》)仔细阅读可以看到:在韩愈这里,道家老子是“道德仁义”、儒学孔子是“仁义道德”;从“道德仁义”到“仁义道德”,二者虽仍相连,但顺序已然不同了。在立场上可以看到,韩愈的儒学立场相当明确、转换问题意识非常自觉,他虽知道但却不满意老子“道德仁义”的表达,因此反其道而行之、运用了“仁义道德”的表达来为儒学争取地盘。韩愈的立场明确、转换合理,从而在根本上完成了儒学对于道家、“仁义道德”对于“道德仁义”的超越。

宋代《三字经》有“《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在此,道德与仁义、仁义与道德,似乎已并无二致。王安石比较明确地说出了“仁义”与“道德”在实质上就是一回事(“无以异”),“不知仁义之无以异于道德,此为不知道德也。”(《道德经注》四章)清代如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题有:仁义为友道德为师。至此,可以说在韩愈之后,仁义越来越突出,仁义道德的表述逐渐代替了道德仁义的表达,或仁义道德的表达越来越多、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逐渐成为人民的共识了。如后世批判假道学,就讲“满口仁义道德”。现当代,如鲁迅也讲“仁义道德”。“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④ 吴虞称“仁义道德不足为是非的准的”⑤。这些虽然呈现反面含义,但也多少能反映出“仁义道德”的表达反而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表达、成为常识了。如瞿秋白说“至仁义道德说之真正的平民化及科学文明之真正的社会化时,就是一切旧社会的末日”⑥。如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提到“那些近视的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的中国人听着,艾奇逊在给你们上课了,艾奇逊是你们的好教员。你们所设想的美国的仁义道德,已被艾奇逊一扫而空。不是吗?你们能在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里找到一丝一毫的仁义道德吗?”⑦ 如杨伯峻在解释孟子“万物皆备于我”时,认为“万物”“是最大的快乐,是自身本有仁义道德,既不是主观的虚幻世界,也不是超现实的精神作用”⑧。如有学者讲“仁义道德是人类的优秀性,是人与动物区别之所在。人们必须和应该遵循仁义、过道德的生活”、“‘仁义道德’的习惯用法表明人们把‘仁义’与‘道德’等量齐观、视为一物。”⑨ 如有学者讲“失去了仁义道德,名虽为人,而实无异于禽兽”⑩。如有学者称“人之所以为人,人与禽兽之别就在于有无仁义道德”11。如有学者撰文时讲,“在他(指李世民,引者注)看来,仁义道德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12

在看到道德仁义相对胜出之后同时也要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即便道德仁义代表道德,

关于仁义道德的名言篇三
《仁义道德》

仁义道德

宣 传 提 纲

天有天道高明覆物也,地有地德博厚载物也,人有人情善美也,人义真诚也。是以圣人体三才之本质,立万代之教化,将道德仁义综合而述作之。其用心之良苦也。故从(背)教化则明而通(晦而塞)。其人行正向善(走歧效恶)。中华传统美德是有史以来无数圣贤祖先的心血、结晶。是国魂(粹、教、学)是经邦之法宝,安民之国器。作为后代后生只能继承弘扬不能遗失淡忘。官民上下老幼尊卑皆可学。特别是出校的青少年与在校的学生更不要错过机会。《国学宝鉴》的宗旨是维护一党领导,谴责一切歪风邪气。汇古今之纯粹,集文史之大成,树春秋之师范,立教化之箴规。取精用弘,将旧瓶装新酒使之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新道德新风尚。家长老师有一本是南针好教人,学生子弟有一本是准绳好安身。

诗 代 序

奉教育献文化,文教两家悬卧榻,巨制焉能视等闲,民生国计此为大。说文明道文明,我为文明献爱心,人民日日盼仁教,我还仁教与人民。曾讥俗子论文章,偶见庸才称大王,休怪文林嘉树少,只缘儒雅是糟糠。 实用书上不贵 ,效盖文下自费。文章自许若潘江(恬不知耻),无术登龙枉断肠。或假宽屏传信息, 东方不亮亮西方。古稽今远合近,非腐谈是确论 。一从秦火毁诗文,幸有汉家重振兴。近代又逢多劫难,文明光复待来人。为政若轻书与字,言如乱丝无宗旨。取士倘贱才与德,群小钻营居显赫。圣言道德传诸子,祖述文章又一家。敢以驽才追上乘,誓将瑰宝献中华 。欲明姬孔圣人言,当绍箕裘效祖先,道德文章安社稷,我惧佞幸妬才能。怀才无慧眼,作赋写凌云。经籍曾扫地,南华多误身。文章能华国,华国是文章。倘若大邦行大典,勿忘特色与特长。教子贵教严,育才贵育贤。唐虞垂让范,周孔立仁言。古竹频遭伐,旧章久失传。怀诚聊献曝,祖述谱新篇。茫茫商迹志士多,纵负才情亦坎坷。骥服盐车无伯乐,人哀楚璞唯卞和。殷周崇德秦崇法,古昔尚文今尚科。诲尔圣言重撰述,是非善恶定规模。人文道德五千年,日月新天换旧天。说爱萦屏恣浪漫,谈情口吻至胶沾。三千马首奸为术,数万鼓吹巧得钱。蜜裹砒霜常见撒,人间处处有泥潭。民族古风毋忘却,中华美德有弘扬。后生木讷少灵犀,涂抹吟哦总醉迷;举步维艰磋日暮,等身鸿宝怨同归。欲圆中国梦,先起读书风。心如老骥志千里,言似醍醐乐万民。品行学君子,文笔效春秋。杯水欲将车火救 ,

才膠誓把黄河澄。懿德家珍人人爱好,中文国宝世界流传。书是人间宝,儒为席上珍。为免一生犯罪,且来三月谈经。挽文澜于既倒,扶风教以将糜。争夺金银天下满,讴歌道德世间稀。份外钱财不撮取,书中文字可游玩。官(民)学圣人道,官(民)家党政廉(子弟贤)。尧汤昭道德,教化在诗书。异国皆尊孔,同胞偏贱儒。国家怀大爱,地塌汶川川未竭 ;民族有真情,天崩玉树树长存。但恨口才难叙述,且修文字代言谈。相如徒有凌云志,赤子空怀报国心。案上群书凡见圣言必先点染,人间万事每闻善举顿生爱心。中华懿德流传亿万口,古国文章演绎五千年。国学不提倡,邪教必猖狂。东风不刮西风起,正气未兴邪气来。竭智慧穷心力,行古训啟后昆。周孔不尊何知仁礼,诗书拒读休说文明。学习古文愧为笨鸟,弘扬美德敢辟新河。异端邪说害仁义,传统圣言利子孙。科学兴邦,文章利国堪为主;练操强体,歌舞怡神应作宾。撰旧章昭圣教,言世道写人心。遵循道德行无差(忒),学习文章自然生光。可借他山攻玉石,勿忘祖统绍箕裘。圣人道德千秋准则,国粹文章万丈光芒。古籍编修除冗杂,旧章整理取精华。为人作嫁或可充饥腹,报国竭诚只能渴清风。怀才无见遇,壮志易消磨。孔孟二儒倡仁导义,程朱三子主敬存诚。上司大部轻文化,和璧随珠变石头。途穷谁不哭,身老自然愁。小子有心撰道德,大邦无意颂诗书。文明火炬匆忙先接力,道德文章急待后来人。文德渊源人人可学,圣贤训诰字字生辉。常道烝民好懿德传承影响,每逢劫难献爱心联动中央。颂说先王

先圣道,饷遗后学后来人。懿德锦旗人人仰望,文明玉树岁岁繁荣。麟经垂日月,孔苑满寰球。三千人明道义,七十子肖仲尼。述圣鲁宣父,通经汉仲舒。勿忘儒术与仁道,宜教诗书和礼仪。好古圣人语,唱新正气歌。赌近小人道精神耗尽破家产,书亲君子儒智慧增加美我心。道德全凭文章叙述,文章须赖道德领衔。万国皆兴尼父院,一家独闭轲母堂。道德诗书常律己,官民上下贵修身。人才素质分高下,贵贱文章有抑扬。收拾良知为大愿,遭逢鸿雁杳长空,立言有情志,务本无心思。事事侈靡违圣训,人人俭约好家风。

道 德

道德之人心神澄澈似明镜止水,意气和平惠日春风。立天(地、人)道阴与阳(柔与刚、仁与义)鬻熊知道文王咨询,伯阳识礼仲尼访问。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有圣洁天真的良心(敦厚慈善的品行)便是完美的道德(真正的仁义)。文以载道道以言文,文章道德相辅相成。有道(礼)则有礼(道)。物(德)有好汝勿好(则效),以淡泊宁静为道,宽大慈厚为德。道德乃圣贤之代名词,生命之保护神,人格之奠基石。圣人守道抱一秉德

不二,耽乐道德安仁弘义,中华王道羲轩首造,文明渊薮典漠训告。民族美德,周孔先导,兴平梁肉传统风教。圣人之德顺天应人,聪明圣智达天德,忠孝礼义立人道。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立人道之正也。礼之用和为贵,德之则人为重。德隆三王,功羡五帝,道隆虞夏,化盛隆周,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惠。人文长才,人道长德。千秋万代,传家传国。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义之林薮。尚背孔讲仁,乖李说道,犹塞源求水长,伐木求木茂也。圣人立教化之纲格,后人蒙雨露润泽。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言动周旋中礼者盛德,苟不至德至道不疑。有道者帝,有德者王。为明君者道格区宇德被苍生。是以仁义道德乃利国安民与接人待物永恒之准则。圣主崇至仁尚至德,行惠政施膏泽。天生烝民好是懿德。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之心美哉善哉有浩大之德广被之爱,子美千间厦,乐天万里裘。莘莘学子知书达理,吟道咏德。内省不疚道,临难不失德。鬼伯虽恶(人妖虽凶)终不胜道(德)。一年四季春为好,四海一君德为上。有博大公正之道专致精明之德,教行于家德施人。治世以大道大德不以小恩小惠,天道服善不服淫,人心服德不服力。乱赏人道之靡,乱罚人德之毁。以致诚(仁)为道(德),博爱行宜仁义规格。积仁礼(义恕)厚以成道(德)。故道德二字大若乾坤,光若日月。文王之德克明(类、长、君、顺、比),武王荫暍人。天下怀其德。要以正道斥邪道,不以秽德乱有德。敢以正

关于仁义道德的名言篇四
《仁义道德诗》

关于仁义道德的名言篇五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仁”的名句

1.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

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

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4.[论语原文]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5.[论语原文]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6.[论语原文]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译文】孔子说:“真正的通达是:品质正直,懂礼义;善于观察别人讲话的脸色;常考虑如何谦恭待人.”

论语中“礼”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孔子说:“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

2.[论语原文]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译文】孔子说:“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3.[论语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4.[论语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评析】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

5.[论语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孔子说:“处于上位却不宽容,向人行礼没有敬意,面对丧事毫不悲伤,我还有什么期待呢?” 6.[论语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7.[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8.[论语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闯祸,只是率直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论语中“智”的名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原】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6.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

【译】孔子说:“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一件美事.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论语中“信”的名句

1.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待妻子,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经过学习,我必定说他学习过了。”

4.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5.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做人哩!(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

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古代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心,诚实守信。

8.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9.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可以称仁。孔子说:“能将五种品德施行于天下,就可以称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勤勉,(给人)恩惠。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信实就会得到别人任用,勤勉就会有成绩,(给人)恩惠就足以使唤人。”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

关于仁义道德的名言篇六
《仁义礼智信名言警句》

关于解释:

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

爱人利物之谓仁。——《庄子》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义,利也。——《墨子》 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礼记》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孔子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淮南子》

知者虑,义者行,仁者守。——《春秋》

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礼记》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

关于名言警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言必信,行必果。

礼之用,和为贵。

不学礼,无以立。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

一、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上》)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上》) 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大学》)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孟子·尽心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孟子·离娄下》)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孟子·公孙丑上》)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孟子·尽心章句上》)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大学》)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大学》)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里仁为美。(《论语·里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回也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公孙丑上》)

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孟子·告子上》)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仁者寿。(《论语·雍也》)

仁者先难而后获。(《论语·雍也》)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大学》)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上》)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 仁人无敌于天下。(《孟子·尽心下》)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

二、义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

关于仁义道德的名言篇七
《仁义道德,能近取譬-藏头诗》

仁义道德,能近取譬

仁风膏雨去随轮, 义旗已入长安宫。 道甫问信今何如, 德阳宫北苑东头。 能随轻辇共葱葱, 近窗卧砌两三丛。 取经海底开龙藏, 譬如元是九江人。

关于仁义道德的名言篇八
《“仁义道德”“罪”大恶极》

“仁义道德”“罪”大恶极——“仁义道德”的“罪”在消灭了中国人的“道德” 黎 鸣最近看到李土生先生博客文章的题目:《“仁义道德”何罪之有?》,显然李土生先生认为,“仁义道德”无罪,不仅无罪,还应是中国人最好“听”的话头。我今天来告诉李土生先生,“仁义道德”,它的“罪”究竟在哪里?“罪”在消灭了中国人的“道德”。中国人的俗话说,“满嘴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所谓“俗话”,其实即中国老百姓习惯说的话,而老百姓习惯说的话是针对谁说的呢?是针对中国上层人物,例如官人、文人们说的。说白了,长期以来,中国的官人、文人们最喜欢说的话即是关于“仁义道德”的话,而这些话,实际上全都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男盗女娼”而说的明显的“假话”、“谎话”、“骗话”,也正是因此,“满嘴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才终于成为了中国人,特别中国老百姓的“俗话”。我今天要为大家进一步解释“仁义道德”之所以是“假话”、“谎话”、“骗话”的根源,更要深刻地指出,“仁义道德”不仅是“假话”、“谎话”、“骗话”,而且根本上就是“有罪”的话,因为什么?因为“仁义道德”不仅高扬了“假仁假义”,更重要的是彻底毁灭了中国人的“真道真德”,也即消灭了中国人的“道德”。大家知道,“道德”二字原本是老子《道德经》之中首先的“发明”,之所以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发明,那是因为正是老子在《道德经》之中首先彻底解释了“道德”的内涵、意义和价值。而我们大家也同样知道,孔丘及其儒家所有的徒子徒孙们,根本就没有任何人为“道德”二字作出过任何有意义的解说,而他们却擅自把“道德”二字放在了“仁义”之后,统称为“仁义道德”,其根本的意图,即使傻子也能够看得出来,是什么?是告诉人们,孔丘的“仁义”即是“道德”本身。说白了,即是告诉中国人,只要你按照孔丘说的话,你“仁义”了,你也就“道德”了。真正说起来,“仁义”才是孔丘及其儒家徒子徒孙们的“重宝”,其中的“仁”是孔丘解释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其中的“义”是孟子解释的:“义者,人之正路也”,“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此即自古以来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之说的由来。在前面的文章之中我已经谈到,孔儒不言“道德”,只言“仁义”,却在后来的两千多年历史之中完全窃取了“道德”的“圣人”之名,其问题的根本出在哪里?即出在后来孔儒

们的“仁义道德”的习惯性的联称,这种“联称”的后果,即是造成“仁义”即是“道德”的严重的错觉,甚至一直到了今天,中国人,包括大量的学者文人们,还仍旧视“仁义”即“道德”。这种“错觉”的长期以来的恶果,即是中国人迄今不知道真正的“道德”究竟为何物。这不是“罪”是什么?这是从根本的意义上完全消灭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的巨大的、极恶的“罪”,是“罪大恶极”,是“罪不可赦”!!!与孔丘及其儒家的徒子徒孙们的“仁义道德”相反,老子说的是“道德仁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显然认为,只有真正具有“道德”的人们,才可能真正具有“仁义”。说白了,“道德”是“仁义”的“因”,而“仁义”是“道德”的“果”,这种“因果”关系是不可能,也不应该颠倒过来的。然而孔丘及其儒家的徒子徒孙们则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完全颠倒了过来:以“仁义”为“因”,以“道德”为“果”,并完全以“仁义”即为“道德”本身,这实际上是完全淹没了、消灭了、取消了“道德”。令人更可悲的是,孔丘及其儒家徒子徒孙们的“仁义”,竟全都是只能说得“好听”,而根本就不可能“真做”的“假仁假义”,无怪中国人的“历史”全都被孔丘及其儒家的徒子徒孙们的“假仁假义”糟蹋了,而变成了一个根本就不可能有文明进步、发展、生长的任何可能性的完全停滞不前的“历史”。请问,如此的“仁义道德”能“无罪”吗?简直就是“罪大恶极”。(2009,12,30.)

关于仁义道德的名言篇九
《久闻大名,仁义道德-藏头诗》

久闻大名,仁义道德

久客深思一破颜, 闻道如今各星散。 大雄真迹枕危峦, 名成未敢暂忘筌。 仁人方达杳冥身, 义不义兮仁不仁。 道逢麹车口流涎, 德合天兮礼神遍。

关于仁义道德的名言篇十
《仁义道德,据鞍读书-藏头诗》

仁义道德,据鞍读书

仁者焉能效鸷鹗, 义士还乡尽锦衣。 道逢行子不相识, 德宗省表知如此。 据谷终无暴物非, 鞍马归兮佳人散。 读彻残书弄水回, 书卷略寻聊取睡。

相关热词搜索:关于仁义礼智信的名言 关于仁义的名言 仁义道德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仁义道德的名言”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仁义道德的名言"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lizhi/17775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