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七律长征教案

七律长征教案

2016-12-13 16:15:40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长征,或称七律·长征,是毛泽东1935年10月创作的一首七律古体诗。本诗写于1935年10月,红军攻占腊子口之后、越过六盘山前。8句56个字 ...

  长征,或称“七律·长征”,是毛泽东1935年10月创作的一首七律古体诗。本诗写于1935年10月,红军攻占腊子口之后、越过六盘山前。8句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七律长征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七律长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通过资料的适时呈现和学生的朗读想象,加深对诗歌的领悟,以期引领学生走进长征的深度空间。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推荐读物

  《万水千山》、《长征》、《百年历史回眸》

  四.教学过程:

  一.回忆文本——知晓“长征难”

  1.红军长征翻过一座座山,又涉过一条条水,表示山水很多,用什么词?(万水千山、

  千山万水)

  2.红军长征除了万水千山的障碍,天上每天有几十架敌机侦察轰炸,地下有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遇到了许许多多艰难险阻。表示艰难险阻很多,也可以用什么词?(千难万险)

  要战胜这千难万险,红军该吃多少辛苦,又可以用什么词?(千辛万苦)

  小结:要越过这万水千山,红军历尽千难万险。

  3.这说明要进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长征怎么样?用一个字概括。(描红:难)

  4.但红军用自己的双腿走过来了,你们说远征难,红军怕不怕?(描红:不怕)响亮地回答。诗中毛主席用一个词进一步写出了红军战士不怕难,把万水千山看得很平常?(描红:等闲)

  5.指导朗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6.这首诗要赞颂的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这两句是全诗的总领句,再读一遍。

  二.走进文本——展现“征难图”

  1.让我们一起重温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师范读。

  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诗人怎能一一记叙,他选取了红军战士走过的一条岭、两座山、两条水,你们能找到吗?《七律 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 ?翻越南五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2.自由默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诗词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把感受写在旁边。

  3.交流:

  三.融入文本——感悟“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请学生板画。五岭的逶迤 乌蒙的磅礴

  2.五岭的逶迤——诗人一直追溯到长征开始,那逶迤的五岭仿佛又在眼前。你们看(粉笔示意图) 五岭是五个山岭的合称,它绵延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五省,山势起伏、蜿蜒,长达数千里。现在你能说吗?“五岭____________。”

  3.乌蒙的磅礴——红军大队人马翻过五岭又来到乌蒙山下,乌蒙山海拔二千三百多公尺,有我们700多层教学楼那么高。 那你能说乌蒙___________。(危峰兀立、高山峻岭)

  4.这里用'逶迤''磅礴'写出红军要翻过这样的高山峻岭会怎么样(难)

  5.但是我们红军战士不怕,跟随着红旗翻过了五岭,又越过了乌蒙,征服了一座座大山,在红军的眼里这山是大还是小,从哪里可能看出来?

  6.指导朗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读时要突出五岭的绵延不绝、乌蒙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教师讲故事:

  3.刚才你们听的时候心里怎么样?这时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什么?

  4.学到这里你们有没有想到'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意思?云崖暖:心里暖(读)

  5.长征途中红军和敌人的斗争有智取,也有恶战。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则是一场恶战。

  6.大渡河是天险,敌人满以为能阻挡红军的脚步,但是天险也被红军逾越了那毛主席为什么又说“大渡桥横铁索寒”?谁能有条理地说说:导语:红军来到大渡河上,眼前横着一座铁索桥。桥上_______桥下________桥头______红军______。

  7.指点:天险逾越了,但现在回想起那场面,还叫人胆战心惊。

  8.指导读。

  9.“暖”,写出了巧渡成功的愉快。“寒”,写出了强渡的惊心动魄,又进一步突出了“难”。

  10.朗读。金沙水拍云崖暖(轻快——红军的欢快心情),大渡河横铁索寒(低沉——表达对牺牲战士的沉痛缅怀之情。加重语气)

  11.师:这么艰难的事红军战士还是平常地对待,一“寒”一“暖”,一“喜”一“悲”,这正是--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 “更喜”喜什么?为什么“尽开颜”?

  2.困难像雪球一样砸来,但红军战士依然以平常心来对待,你体会到了什么?

  3.正是因为有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红军战士克服了像雪球一样砸来的一个又一个困难。这正是——(生读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4.最后两行应读出欢欣鼓舞的语气,因为红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红军现时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

  5.同学们也带着这种豪迈回到《长征》这首诗中读一读吧!(生齐读)

  四、走出文本——赞颂“红军情”

  1.这是在红军登上了岷山之后,最后一座山,毛泽东写的。大家试着读。

  清平乐?六盘山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2.你们也带着这种豪迈回到《长征》这首诗中读一读吧!(生齐读《长征》。)

  3.仅仅五十六个字就写出了红军不怕艰难险阻,豪迈乐观的精神,这样的好诗,你们愿意记下来吗?可以边读边想像,自由背背吧!

  4.七律诗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感,一般都能谱成曲,大家看《长征》MTV。

  5.学完了,看完了,你最想对红军叔叔说些什么?

  6.长征壮举让世人惊叹,长征精神永世流芳。多少文人墨客为长征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赞歌。同学们: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老师把毛泽东的这句词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学习中不惧挫折、勇往直前!

  五、作业设计

  1. 完成小练笔。

  2. 自学《清平乐?六盘山》。

  板书设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藐视困难 积极乐观

  七律长征教案

  设计意图:

  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共四篇课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读后让人深深地感到毛泽东—他是杰出的诗人,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是慈爱的父亲,他和普通群众在一起。《七律·长征》是一首七律诗,全诗气势磅礴,气魄雄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高度概括出红军长征的壮阔历程,高度赞扬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是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现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走近毛泽东,去感受他豪迈奔放的艺术风格,感受他伟人的风采。

  学习目标:

  1、通过品词析句、朗诵等方法,理解诗句意思,感受真实的长征,体会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2、走近毛泽东,初步感受其诗人风格和伟人风采。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播放简介长征的视频。

  一、谈话导入,勾画人物轮廓;

  1、谈话导入

  出示长征路线图

  师:长征是什么?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闻的神话”;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说起长征,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个人。

  出示诗人图像,学生谈对诗人的第一印象;

  2、在毛泽东笔下长征又该是怎样呢?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文本细读,感受人物形象。

  视听感受

  欣赏毛泽东长征手迹,谈感受;

  朗读;

  听朗诵,谈感受;

  朗诵。

  对话文本

  1、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出示部分注解。)

  2、汇报:你读到一个什么样的毛泽东?

  教师预设

  诗题:

  介绍七律常识(四联八行五十六字;押韵。);

  首联:

  重点:只等闲

  颔联:

  字词理解:

  逶迤(画简笔画)五岭:感受其绵延不断的特点。(出示: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

  磅礴(画简笔画)

  乌蒙:感受其高大雄伟的特点。(平均海拔两千多米;与身边的山对比感受。)

  出示:《十六字令三首》

  颈联:

  重点:暖、寒,理解过金沙江的喜悦,及强渡大渡河的惊险。

  颈联:“暖”-感受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喜悦。(联系历史)

  出示歌词;

  “寒”-感受战斗的惊险;心情的沉痛。(出示泸定桥图及朱德总司令题大渡桥对联: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师:同学们,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激战,一场恶战。当毛主席率领大部队走过泸定桥的时候,弥漫的硝烟还没有散去,铁索上还滴着战士们的鲜血。毛主席凝视着根根铁索,缓缓摘下军帽,向牺牲的战士低头默哀。强渡大渡河的胜利,万里长征的胜利,正是红军战士用一条条生命铺就的道路!你能体会毛主席当时的心情吗?

  读诗。

  第四句:

  重点:更喜、尽开颜。

  质疑: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齐读全诗。

  预设

  1、颔联,感受红军的英勇无畏;读出英勇无畏。

  2、颈联:

  “暖”-感受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喜悦。(联系历史)

  “寒”-感受战斗的惊险;心情的沉痛。(出示泸定桥图及朱德总司令题大渡桥对联: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七律长征教案相关热词搜索:长征 七律 教案

1、教案模板格式一般格式[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目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既要符 最新教案模板格式(2015-07-07)

2、【范文】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61早教网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扫墓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 【范文】幼儿园春游主题教案(2015-07-07)

3、适宜年龄:2―3岁制作方法:1.把缝有粘链的长约20厘米的布带缝粘在消毒后的大药瓶上,布带两头缝上粘链或按钮。2.把粘链的另一面缝在小药 幼儿园教案塑料瓶宝宝找妈妈(区角活动)(2015-07-08)

4、教案 模板 教师   教案编写没有固定的模式,其内容一般包括课程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2015教师招聘试讲说课经典教案模板(2015-07-09)

5、代数式 版图 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能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求出代数式的值;初一数学《代数式的值》基础教案版图(2015-07-09)

6、模版 教案 教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和了解,让学生 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 文化的意义;音乐教师面试经典教案模版(2015-07-09)

7、范文 教案 先生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迅速、准确地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的能力。(基础)   2、在老师的点拨下进行探究,启发思维。(重点)  面试试讲教师《五柳先生传》教案参考范文(2015-07-09)

8、教案 模板 格式 团总支宣传部找来了这么一些小小资料,大家一起分享哦~   方法 步骤   1 一 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 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教案怎么写?教案模板、教案格式又有何要求?(2015-07-09)

9、 小学数学中有各种各样的应用题。根据它们的结构形式和数量关系,形成了一些用特定方法解答的典型应用题。比如,和倍应用题、差倍应用题、和差应用题等等。和倍应用题及答案教案(2015-07-14)

10、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文章,希望大 好习惯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2015-07-15)

11、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使修学者全面了解先秦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对先秦时期诗歌和散文等文学样式、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有较深入的认识,培养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能力。第一编第一分编 先秦文学教案(39课时)(2015-07-16)

12、1、知识方面:  识记: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现状和作用 2、能力方面:  ⑴理解能力:通过对三个国际组织的含义的学习,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高中教案(2015-07-16)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七律长征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七律长征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77359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