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约客诗意的感受

约客诗意的感受

2016-11-07 12:15:1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约客诗意的感受(共7篇)约客教案与反思附录古诗《约客》初中语文七年级(人教版)上册台州市路桥实验中学 邱琳贻一、教材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9课《约客》。二、教学设想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不易把握,经常把其上成文言文的翻译。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因其高度凝练的语言和远离现代的生活。但古诗又恰恰是古代...

约客教案与反思
约客诗意的感受 第一篇

附录古诗《约客》

初中语文七年级(人教版)上册

台州市路桥实验中学 邱琳贻

一、教材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9课《约客》。

二、教学设想

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不易把握,经常把其上成文言文的翻译。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因其高度凝练的语言和远离现代的生活。但古诗又恰恰是古代文化的积淀与瑰宝,学习古诗,才能真正领略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精华。因此,我一直在寻找古诗教学的突破口。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把握意象,走进字里行间,联系生活实际,知人论世,这些都是古诗学习的重要方法。

这首古诗短短28个字,安排一课时。从导入创设意境,到读出诗歌的韵味,从而引入意象的概念,再走进字里行间、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人心情,最后走出诗歌,了解诗人并书写感悟。几大环节,配上音乐、图片,融入文字背景,让整节课始终沉浸在古典韵味中。学生方面,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在读中品心情、知诗人、写感悟,并联系生活实际,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古人相比较,引导学生反思现代浮躁的“快餐文化”,达到“繁华落尽见真淳”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 学会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的读诗方法。

2. 在理解诗歌情感的前提下,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 感受诗人闲适恬淡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情感。

五、教学难点:

挖掘闲的内涵,感受诗人闲适恬淡的人生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客诗意的感受】

同学们,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撑一把伞,独自漫步在雨中,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哪些诗句? 这里,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诗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江南的黄梅时节,梅子熟了,稻花香了,杏子肥了,蛙声响了。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和南宋诗人赵师秀有个约会,一起走进他的《约客》。

(二)、初读诗歌。

1. 有人说:三分诗歌七分读。我们先来齐读诗歌。

读出诗歌的韵味:将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读饱满。(师范读、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2. 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完这首诗歌,你能罗列一下诗中的景物吗?

板书:雨、蛙、棋子、灯花„„

诗人的情感往往就是通过这些景物传达的。因此,这些景物就被称之为意象。

(三)细读诗歌。

伴着雨声、蛙鸣,敲着棋子、看着灯花,直至夜半。你觉得此时,诗人的心情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字里行间,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会诗人的心情。

这份等待,饱含了诗人 的心情,理由是 。

1. 寂寞、焦急、失望。

2. 闲适的享受独处的乐趣。

重点分析:闲。

学生辩论:闲的理解是无聊还是闲适?

现代人闲暇时会做什么?古人呢?

品酒、对弈、作赋,多么悠闲,多么自在。你还能想到哪些体现诗人闲适心情的句子?

如: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虽然现代人也会以品茶、聊天作为休闲方式,但由于人性的浮躁,如此优雅的事情,难免有了矫情的作秀之嫌,但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四)读懂诗人。 也许等待的开始,诗人寂寞过、失望过,但夜已深沉,久坐已不再是等待的理由。友人来是一境,不来也是一境。诗人已经悠然地享受这江南的雨夜。如此豁达的心境来自何处?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诗人。

材料:“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赵师秀《薛氏瓜庐》

1. 诗人简介

——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赵师秀?

感谢友人的失约,让诗人能惬意地享受美丽的夜;感谢《约客》,让我们拥有一次走进赵师秀的机会。让我们用朗读来感谢这个美丽的失约。

2. 书写感悟。

懂你,赵师秀,

你约得哪里是下棋的客人,

你约得是 。

此时,等待不再是烦躁与寂寞,

而是等待是生命的淡定与从容。

(五)小结。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约客诗意的感受】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份恬淡与闲适,恰恰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约客诗意的感受】

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江南这片诗歌的原乡中,感受一脉相承的诗心和诗意;在俗世的红尘中,守护心灵的那片净土,真正享受悠然远世的生活!

【约客诗意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

约客

景 情

雨 失望、烦躁、寂寞……

青草 “ 闲 ” 闲适、悠闲„„

池塘【约客诗意的感受】

棋子

灯花

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七、教学反思。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艺术的一朵奇葩,其语言精练、传神,同时“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作为生活在诗歌的国度的我们,没有理由不爱诗。但随着“快餐文化”的兴起,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渐渐地被人们所淡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让文学的瑰宝传承下去,因此,诗歌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五年的教学生涯,却发觉古诗教学是自己课堂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关。如此诗意的语言、形象的画面、细腻的情感,在课堂中却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淡而无味,学生也不能很好地领悟其中的悠长意蕴。慢慢地,觉得自己有点畏惧诗歌教学,有时也不愿意再去尝试或探索。而今天,“新苗杯”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使我重新审视诗歌教学、思考教学方式,找寻一条适合诗歌教学的有效途径。尽管这条路才刚刚开始,但我们要长久地坚持下去,重拾艺术经典,传承艺术经典。

基于学校提出的“小立课程,创生问题”的智慧课堂实践研究的课题,在本次的“新苗杯”比赛中,我选择了南宋诗人赵师秀的《约客》。短短的28个字,怎样从小处着手,既能体现智慧课堂的特色,又能体现诗歌的韵味,这是本次备课遵循的主要原则。

中国的古典诗词,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意境优美。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中,要将短短的二十八个字读出二百八十、二千八百个字甚至更多,这就要求将诗歌的意象、情感深入地分析、体悟,这也正是诗歌教学中的“审美”。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基于中国古典诗歌特征、手法、形式等高度凝练的精辟论述,它是说,写景,往往就是在写心情。这个观点并非横空出世,简简单单的七个字背后,凝聚着大量经典的诗学和美学观点:“情景相生,物我双会”,“或情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托物寓感”,“寓景于情”„„不枚胜举。它是一种古诗文写作形式、手法的精炼概括。而我所云的“诗语”,是“诗的语言”,是试图站在诗歌语言特质的解读、品赏角度去审视“景语和情语”。窃以为,摇曳多姿、具有朦胧美感,是“诗语”的一大特征。这一特征,直接影响着“景语”“情语”的多角度、多向度、多维度的解读。因此,只有将“景语”“情语”的解读融会贯通于“诗语”之中,三者和谐共生互补,才能更好地深入诗境,放飞诗情,真正抵达诗心的彼岸。这也是我最终这样把握和诠释《约客》的理念所在。

这一理念,渗透在《约客》教学的每一环节中,从画面描绘的感受诗景,到关键词品读的感受诗情,再到知人论世,走进诗人心灵,景语、情语、诗语始终互相关系和作用着。课堂一开始,六句流淌在行云流水般美妙乐曲和古韵江南的悠悠画面中的诗句,营造江南梅雨时节烟雨迷蒙的美的享受,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意境中。感受诗歌意象,使学生能最直接地了解诗歌画面和内容,为感悟诗情作准备。在诗情的感悟中,学生就“寂寞、焦急、失望”与“闲适、自在”的心情展开了辩论。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只能体会到“寂

寞、焦急”。直至出示诗人的生平、诗风,学生才开始对“闲适”的心灵有所感触。

智慧课堂,应该体现的是学生的智慧和教师的智慧。我想,在这节课中,“智慧”怎么体现呢?或许还有待提高。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有争论的课堂,那么,这28个字中,值得争论的是“闲”字,究竟是“闲得无聊”还是“闲适”,值得教师引导学生去探讨。但由于现在的孩子,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生活中已经没有悠闲地欣赏山水的体验,所以,大部分学生都很难理解夜半诗人敲着棋子是闲适的心境而非无聊。因此,在这一段,本该是课堂高潮,却没有预期的精彩,只是平淡如水。课后仔细想想,其实将下一个环节中出示的诗人生平、处事态度先出示,再让学生去品读“闲“字,或许学生就能理解诗人的心情了,在此,再简单地引导学生,在快餐文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该怎么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文化,那么,读诗、学诗的意义就大得多了。其次,在书写“心中的赵师秀”环节中:懂你,赵师秀,你约得哪里是下棋的客人,你约得是 ,每个学生书写一句,一句读来,有点单调,但智慧型的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句子顺序调整,读成一首诗的形式,这样,课堂就始终能缭绕着诗意。再者,课堂最后呈现的《千家诗》等的鉴赏书刊的评论文章,与其直接呈现,不如在学生读出不同观点时,适当的呈现,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观点与大家不谋而合,那么,争论的积极性就会完全不同,更加理直气壮,课堂一定会更加的热闹与精彩。因此,有时,只是顺序的调整,收效却不同,“智慧”二字,并不仅仅是文字,更需要灵活运用,融会贯通。

所以,行走在智慧课堂的路上,我们一直在探索与追求。在《约客》中,学生们约到了赵师秀的心灵,而在准备《约客》的过程中,我约到了智慧课堂的精华。在这条道路上,吾将上下而求索!

(带答案)NO.47 古诗两首《约客》《论诗》
约客诗意的感受 第二篇

NO.47 古诗两首《约客》《论诗》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有感情的反复诵读古诗,了解古诗并做好批注。

2、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导学案。 小组:

3、小组合作讨论,答疑解惑。 姓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反复诵读古诗,并准确默写古诗。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会抓取古诗中的意象及关键词品味意境。

【约客诗意的感受】

3、全力以赴,激情投入,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中考诗词赏析考题分析】

理解品味文言诗词,人们有很多高雅的方法:用译诗来解说内容,用描述

来表现诗境,用抒情来表达感受,用阐释来点示深意,用呤诵来传情达意,用

评说来赏析美点总的来说,人们欣赏诗词的着眼点是诗情画意。

【预习案】 《约客》

1.诗中让人感受的雨夜诗意般的情致或介绍季节和环境的诗句: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2.诗人一直伴着孤灯,焦急地等待所约的客人,营造出孤灯、夜雨、独坐的

清寂氛围的诗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这首诗中细微的动作、形神兼神,达到与唐代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中“敲”字相同效果的诗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1.诗中表现诗人有独特见解,认为在文学上不同朝代都会有不同的人来领导

并产生巨大的影响的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诗中与杜甫《戏为六绝》中“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

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含义相反的诗句: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3.表现诗人敢于创新的精神且具有现实意义,并实现其主张的诗句:江山代

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该中与此

意境相似的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探究案】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净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隐约写出了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待客的悠然和因友人未到而产生的淡淡的孤寂。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文学创作主张? 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

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含义是什么? 祖国历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各自在文坛上领起一个时代的文学新流派;现在人们常赋予它新意,即各个时代都有很多有才能的人,他们能够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创造新的业绩。 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答:既写月影的孤单,也写出了思妇的孤苦心理。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

答: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

诗词诵读《约客》
约客诗意的感受 第三篇

纱帽山小学电子教案模板(语数)

学科: 语文 班级:五(2)班 执教者:张晓红

约客阅读答案_约客翻译赏析_作者赵师秀
约客诗意的感受 第四篇

<约客>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赵师秀。其全诗如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前言]
<约客>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约客阅读答案_约客翻译赏析_作者赵师秀。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处处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含而不露的寂寞之情。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约客阅读答案_约客翻译赏析_作者赵师秀
[注释]
⑴约客:邀请客人来相会。
⑵黄梅时节:五月,江南梅子熟了,大都是阴雨绵绵的时候,称为“梅雨季节”,所以称江南雨季为“黄梅时节”。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⑶处处蛙:到处是蛙声。
⑷有约:即为邀约友人。
⑸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翻译]
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赏析]
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大概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经验,以此入诗,就难以写得蕴藉有味。然而赵师秀的这首小诗状此种情致,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曲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歌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江南夏雨图。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池塘水涨,蛙声不断,乡村之景是那么清新恬静、和谐美妙。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这里并非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于景中寄寓了他独自期客的复杂思想感情。“家家雨”既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集,表现乡村之景的清新静谧,又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流露出诗人对绵绵梅雨这种阴雨天气的无奈。“处处蛙”既是写池塘中蛙声阵阵,又是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同时还折射出诗人落寞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这两句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形象而真切地表现出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期客而客人却始终没有出现时的独特心理感受。遍布乡村、连绵不断的骤雨,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蛙鼓,本来十分和谐美妙,但令人懊恼的是:这绵绵阴雨,阻挡了友人如约,如鼓的蛙声,扰乱了诗人的心境。此时此刻,诗人多么希望友人风雨无阻、如期而至,和他一起举棋消愁。
“有约不来过夜半”,这一句才点明了诗题,也使得上面两句景物、声响的描绘有了着落。与客原先有约,但是过了夜半还不见人来,无疑是因为这绵绵不断的夜雨阻止了友人前来践约。夜深不寐,足见诗人期待之久,希望之殷,至此,似乎将期客不至的情形已经写尽,然而末句一个小小的衬垫,翻令诗意大为生色。
“闲敲棋子落灯花”,这句只是写了诗人一个小小的动态,然而在这个动态中,将诗人焦躁而期望的心情刻划得细致入微。因为孤独一人,下不成棋,所以说“闲敲棋子”,棋子本不是敲的,但用来敲打,正体现了孤独中的苦闷;“闲”字说明了无聊,而正在这个“闲”字的背后,隐含着诗人失望焦躁的情绪。
人在孤寂焦虑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地作一种单调机械的动作,像是有意要弄出一点声响去打破沉寂、冲淡优虑,诗人这里的“闲敲棋子”,正是这样的动作。“落灯花”固然是敲棋所致,但也委婉地表现了灯芯燃久,期客时长的情形,诗人怅惘失意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敲棋这一细节中,包含了多层意蕴,有语近情遥,含吐不露的韵味。可见艺术创作中捕捉典型细节的重要。
这首诗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前两句写户外的“家家雨”、“处处蛙”,直如两部鼓吹,喧聒盈耳。后两句写户内的一灯如豆,枯坐敲棋,寂静无聊,恰与前文构成鲜明对照,通过这种对照,更深地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的情怀。由此可知,赵师秀等“四灵”诗人虽以淡泊清新的面目出现,其实颇有精心结撰的功夫。

小学生古诗大全
约客诗意的感受 第五篇

1、<江南>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小学生古诗大全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唐·李峤

解落三叶秋,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小学生古诗大全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7、<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8、<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登鹳鹊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2、<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3、<江上渔者>

北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4、<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5、<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6、<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7、<七步诗>

三国·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8、<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9、<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20、<梅花>

北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1、<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2、<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3、<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4、<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5、<陶者>

北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26、<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7、<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28、<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9、<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0、<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2、<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3、<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3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5、<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6、<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8、<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9、<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0、<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1、<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2、<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3、<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4、<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6、<春日>

南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7、<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8、<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9、<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50、<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3、<绝句>

南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4、<书湖阴先生壁>

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6、<小池>

南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7、<三衢道中>

南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58、<四时田园杂兴(二)>

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59、<乡村四月>

南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60、<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61、<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6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63、<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4、<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65、<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66、<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68、<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9、<十二月十五夜>

清·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70、<赠刘景文>

北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71、<白雪歌>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3、<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4、<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5、<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海内存如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7、<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8、<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80、<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1、<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2、<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4、<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5、<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6、<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7、<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8、<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9、<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90、<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91、<冬夜读书示子聿>

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2、<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3、<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4、<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95、<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96、<从军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97、<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8、<华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99、<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0、<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古诗观书有感的诗意_观书有感阅读答案_作者朱熹
约客诗意的感受 第六篇

<观书有感>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其全诗如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前言]
<观书有感二首>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古诗观书有感的诗意_观书有感阅读答案_作者朱熹。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古诗观书有感的诗意_观书有感阅读答案_作者朱熹。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翻译]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赏析]
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
“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观书有感其二的诗意_观书有感其二原文阅读答案_作者朱熹
约客诗意的感受 第七篇

<观书有感其二>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朱熹。古诗词全文如下: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
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观书有感其二的诗意_观书有感其二原文阅读答案_作者朱熹。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
[鉴赏]
朱子此诗以泛舟作比喻,深含哲理。一方面可用来比喻悟道时豁然贯通的自在快乐,一方面也用来比喻行事在时势未到时的盲动无益,和时机成熟时的畅通无阻。
这首诗是<观书有感二首>之一首,大约作于绍兴三十二年前后,写读书治学的体会。朱熹的三传弟子王柏说:“前首言日新之功,后首言力到之效。”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叙述、描写,因为昨夜下了大雨,


约客诗意的感受相关热词搜索:感受诗意的诗歌 客中行的诗意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约客诗意的感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约客诗意的感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72819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