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2016-09-27 12:23:2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共5篇)...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一)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复习课教案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重点、难点、考点复习总结)

1.知识系统总结

2.重点难点易错点归纳

(1)几种幂的运算法则的推广及逆用

例1:(1)已知52x=4,5y=3,求(53x)2; 54x+2y-2 练习:1. 已知ax=2,ay=3, az=4求a3x+2y-z

(2)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底数互为相反数时如何换底能使计算简便

(2)46×0.256= (-8)2013×0.1252014 =

判断是否同底:

判断底数是否互为相反数:看成省略加号的和,每一项都相反结果就互为相反数

换底常用的两种变形:

例2:(1)-x7÷(-x)5·(-x)2 (2)(2a-b)7·(-b+2a)5÷(b-2a)8

(3)区分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

例3:计算(1)(x3)2 (2) (-x3)2 (3)(-2x3)2 (4)-(2x3)2

(4)比较法:逆用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求字母的值(或者解复杂的、字母含指数的方程)

例4:(1)如果2×8n×16n=28n ,求n的值 (2)如果(9n)2=316,求n的值

(3)3x=

,求x的值 (4)(-2)x

= - ,求x的值

(5)利用乘方比较数的大小

指数比较法:833,1625, 3219

底数比较法:355,444,533

乘方比较法:a2=5,b3=12,a>0,b>0,比较a,b的大小

比较840与6320的大小

(6)分类讨论思想

例6:是否存在有理数a,使(│a│-3)a =1成立,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整式的乘法

(1) 计算法则

明确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计算法则,尤其注意符号的

问题,结果一定要是最简形式。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最终都是要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通过省略加号的和巧妙简化符号问题。

【例1】计算:

(1)(-3x2y)(-xz4)(-2y3zt) (2)-5xnyn+2(3xn+2y-2xnyn-1+yn) (3)(-x+2)(x3-x2)

练一练:

先化简再求值:[xy(x2-3y)+3xy2](-2xy)+x3y2(2x-y),其中x=-0.25,y=4

(2)利用整式的乘法求字母的值

①指数类问题: ②系数类问题:

【例2】已知-2x3m+1y2n与7xm-6y-3-n的积与x4y是同 【例3】在x2+ax+b与2x2-3x-1的积中,x3项项,求m与n的值 的系数为—5,x2项的系数为-6,求a,b的值

(3)新定义题

【例4】现规定一种新运算:a*b=ab+a-b,其中a,b为有理数,则(a*b)+[(b-a)*b]= 练一练:现规定一种新运算:a※b=ab+a-b,其中a,b为有理数,计算:[(m+n)※n] +[(n-m) ※n]

课后提升:

1.(-0.7×104)×(0.4×103)×(-10)=

2.若(2x-3)(5-2x)=ax2+bx+c,则a= ,b=

3.若(-2x+a)(x-1)的结果不含x的一次项,则a=

4.计算:

2222(1)(-5x-6y+z)(3x-6y) (2)-2xy(x-3y)- 4xy(2x+y)

平方差公式

(1)公式:(a+b)(a-b)=a2-b2

注意:公式中的a,b既可以是具体的数字,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只要不是单独的数字或字母,写成平方的差时都要加括号

公式的验证:根据面积的不同表达方式是验证整式乘法公式常用的方法

(1)(-5x+2y)(-2y-5x)= (2)(2a-1)(2a+1)(4a2+1)=

(3)20132-2012×2014 =

练一练:

1、(2y-x-3z)(-x-2y-3z)= 2、 99×101×10001=

3、 3×(22+1)×(24+1)×(28+1)×…×(232+1)+1=

(3)平方差公式的逆用

【例2】∣x+y-3∣+(x-y+5)2=0,求3x2-3y2的值 练一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已知实数a,b满足a+b=2,a-b=5,求

(a+b)3(a-b)3的值。

课后提升:

1. 已知下列式子:①(x-y)(-x-y);②(-x+y)(x-y);③(-x-y)(x+y);④(x-y)(y-x).其中

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2. (-a-3)( )=9-a2

3. 如果a2-2k=(a-0.5)(a+0.5),那么k=

4. 为了美化城市,经统一规划,将一正方形的南北方向增加3米,东西方向缩短3米,将改造后的

长方形草坪面积与原来的正方形草坪面积相比( )

A.增加6平方米 B.增加9平方米 C.减少9平方米 D.保持不变

5.解方程:(3x+4)(3x-4)=9(x-2)2 6.计算:(2+1)×(22+1)×(24+1)×…×(22014+1)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二)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14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1.1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1.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2.在已有的对幂的知识的了解基础之上,通过与同伴合作,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

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合作交流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训练他们养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复习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介绍的有关乘方运算知识:

二、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以课本上有趣的天文知识为引例,让学生从中抽象出简单的数学模型,实际在列式计算时遇到了同底数幂相乘的形式,给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也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结合学生现有的有关幂的意义的知识,进行推导尝试,力争独立得出结论。

三、讲授新课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 (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m·an=a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并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三、应用提高

活动内容:1.完成课本“想一想”:aaa等于什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2.通过一组判断,区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合并同类项”的不同之处。

3.独立处理例2,从实际情境中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

4.处理随堂练习(可采用小组评分竞争的方式,如时间紧,放于课下完成)。 mnp

四、拓展延伸

活动内容:计算:(1)-a2·a6 (2)(-x)·(-x)3 (3)ym·ym+1 (4)7873

(5)663 (6)5535. (7)abab 7542

2(8)baab (9)x5·x6·x3 (10)-b3·b3

(11)-a·(-a)3 (12)(-a)2·(-a)3·(-a)

五、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本节课上应该掌握的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特征,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六、布置作业

1.请你根据本节课学习,把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方面写成体会,用于小组交流。

2.完成课本习题1.4中所有习题。

1.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一)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幂的乘方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了解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

能解决实际问题。

2.在探索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学习幂的乘方

的运算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的同时,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感爱数学的内在美。

教学重点:会进行幂的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幂的乘方法则的总结及运用。

教学方法:尝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复习已学过的幂的意义及幂运算的运算法则

(一) 幂的意义

(二) aaamnmn.(m、n为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二、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根据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带领学生回忆并探讨以下实际问题

1. 乙正方体的棱长是 2 cm, 则乙正方体的体积 V乙 = 3 。

甲正方体的棱长是乙正方体的 5 倍,则甲正方体的体积 V甲 = cm3 。

2. 乙球的半径为 3 cm, 则乙球的体积V乙 = cm3

甲球的半径是乙球的10倍,则甲球的体积V甲 = cm3 .

如果甲球的半径是乙球的n 倍,那么甲球体积是乙球体积的 倍。

地球、木星、太阳可以近似地看作球体。木星、太阳的半径分别约是地球的10倍和102倍,它们的体积分别约是地球的 倍和 倍.

三、探究新知

活动内容:1.通过问题情境继续研究:为什么1023106?让学生清楚运算之间的关系,题目所描述的是10的2次幂的三次方,其底数是幂的形式,然后根据幂的意义展开运算,去探究运算的过程。

2.计算下列各式,并说明理由 .

2423m2mn (1) (6) ; (2) (a) ; (3) (a) ; (4) (a).

仿照前面,来研究以上四个题目的运算情况,实际上做到(3)题时可以猜想(4)题的结果,也为后面幂的乘方的法则推导带来指导性。完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

通过上面的探索活动,发现了什么?

幂的乘方,底数__________,指数__________。

四、落实基础

活动内容:一、完成教科书例题1

【例1】计算:

2355n3(1) (10) (2) (b) (3) (a)

2m 23 2634(4) -(x) (5) (y)· y (6) 2(a) - (a)

二、随堂练习

1.计算:

332534 2 (1) (10) (2) -(a) (3) (x)· x

232224 2 3(4) [(-x) ] (5) (-a)(a) (6) x·x– x· x .

2.判断下面计算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请改正:

33 66 4 24(1) (x)= x (2)a· a= a

五、联系拓广

活动内容:把所学知识面拓广,幂的运算都在指数上做文章,这节课的拓广题,也是以指数变化为主。

123( ) 2( )3( )3 4⑴ a =(a)=(a)=a a=( )=( )

2m( )3n9n⑵ 3﹒9 =3 ⑶ y =3, y =

2m+1 32 ( )⑷ (a)= . ⑸ [(a-b)]=(b-a )

mm9 ,(6)若4﹒8﹒16 =2 则m=

abc(7)如果 2=3 ,2=6 ,2=12, 那么 a、b、c的关系是 .

六、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本堂课上应该掌握的幂的乘方的特征,教师对课堂上发现的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给以强调。特别要注意已经学习过的两种幂的运算——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幂的乘方,它们之间的整合也是这堂课要掌握的。

七、布置作业:完成课本习题1.5

1.4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二)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的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

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会进行积的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正确区别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异同。

教学方法:探索、猜想、实践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复习前几节课学习的有关幂的三个知识点:

1.幂的意义

2.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aaamnmn.(m、n为正整数)

mnmn 3.幂的乘方运算法则(a)=a(m、n都是正整数)

二、探索交流

活动内容:本环节是这节课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应该注意在授课中学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课上可以对学生进行升级式提问:

(1)根据幂的意义,(ab)3表示什么?

(2)为了计算(化简)算式ab·ab·ab,可以应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又可以把它写成什么形式?

(3)由特殊的 (ab)3=a3b3 出发, 你能想到一般的公式吗?

此环节的三个连贯性问题用到了刚刚复习到的幂的意义及根据其建立的数学模型。

三、知识扩充

活动内容:1.借助刚刚探讨的结果,完成课本19页“做一做”的三个问题。

7( )( )(3×5)=3×5

m( )( ) (3×5)=3×5

n( )( ) (ab)=ab

2.学会复述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ab)=abnnn

积的乘方等于把各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3.公式拓展: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是否也具有上面的性质? 怎样用公式表示?

4.进一步探讨出答案(abc)n=an·bn·cn

四、巩固新知

活动内容:1.课本21页数学理解判断题:

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1)(ab)ab;(2)(3pq)6pq

2.课本【例2】计算:

254 2n (1)(3x) ; (2)(-2b) ; (3)(-2xy); (4)(3a).

3.【例3】地球可以近似地看做是球体,如果用V, r 分别代表球的体积和半径,那么448222V43r。 地球的半径约为6×103 千米,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千米? 3

4.课本随堂练习1

五、公式逆用

活动内容:1.逆用的一组相关习题

33 (1)2×5;

16 15 (3) (-5)× (-2); 88 (2) 2×54 44 (4) 2× 4 ×(-0.125)

3424 4232333272.混合运算习题:(1) a·a·a+(a)+(-2a) (2) 2(x)·x –(3x)+(5x)·x

1001001213(3)0.25×4 (4) 8×0.125

六、提高练习: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三)
2016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第49课时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一、幂的运算性质

nmnm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aa

nmnm(a)a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nnn(ab)ab 3、积的乘方: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各自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04、零指数幂: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 a1 (a0) 注意00没有意义。

5、负整数指数幂: ap1

ap (p正整数,a0)

nmnm6、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aaa

注意:以上公式的正反两方面的应用。

常见的错误:a2a3a6,(a2)3a5,(ab)3ab3,a6a2a3,a2a22a4

二、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系数相乘,相同的字母相乘,只在一个因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

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三、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用乘法的分配率,把这个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

四、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连同各项的符号把其中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

项。

abmnamanbmbn

五、平方差公式

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

即:一项符号相同,另一项符号相反,等于符号相同的平方减去符号相反的平方。 ababa2b2

六、完全平方公式

两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两数积的2倍。

ab2a2b22ab ab2a2b22ab

常见错误:aba2b2 aba2b2 22

七、单项除以单项式:把单项式的系数相除,相同的字母相除,只在被除式中出现的字母则

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八、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连同各项的符号,把多项式的各项都除以单项式。

第50课时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互余、互补、对顶角

1、相加等于90°的两个角称这两个角互余。 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相加等于180°的两个角称这两个角互补。 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3、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但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或者一个角的反相延长

线与这个角是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相邻且互补)

二、三线八角: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①在两直线的相同位置上,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旁)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

②在两直线之间(内部),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旁)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

③在两直线之间(内部),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旁)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三、平行线的判定

①同位角相等

②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

四、平行线的性质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

补。

五、尺规作图(用圆规和直尺作图)

①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第51课时 第三章 三角形

一、认识三角形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

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已知三条线段确定能否组成三角形,已知两边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

4、三角形按角分类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

钝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

5、三角形的特殊线段:

a) 三角形的中线:连结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 (分成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b)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内角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到内角所在的顶点的线段。

c) 三角形的高: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 (每一种三角形的作图)

二、全等三角形:【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1、全等三角形: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注意: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形全等;AAA

两条边与其中一条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能判定两个三角三角形全等。SSA

4、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思路: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作三角形

1、已经三边作三角形

2、已经两边与它们的夹角作三角形

3、已经两角与它们的夹边作三角形(已经两角与其中一角的对边转化成这种情况)

4、已经斜边与一条直角边作直角三角形

第52课时 第四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变量、自变量与因变量

①两个变量x与y,y随x的改变而改变,那么x是自变量(先变的量),y是因变量(后变的量)。

二、变量之间的表示方法:

①列表法

②关系式法:能精确地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数值的对应关系。

③图象法:用水平方向的数轴(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坚直方向的数轴(纵轴)表示因变量。

第53课时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一、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

①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成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②两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这两个图形能完全重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③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线段(两条对称轴),角,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扇形

二、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 ∠1=∠2 PB⊥OB PA⊥OA

∴ PB=PA

三、线段垂直平分线:

①概念:垂直且平分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②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OA=OB CD⊥

AB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 PA=PB

四、等腰三角形性质: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①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一条对称轴)

②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平分线重合; (三线合一)

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称:等边对等角)

五、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所对的两条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六、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

①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等于60; ②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七、轴对称的性质:

①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②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

② 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且平分; ④对应线段如果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八、镜子改变了什么:

1、物与像关于镜面成轴对称;(分清左右对称与上下对称)

2、常见的问题:①物体成像问题;②数字与字母成像问题;③时钟成像问题

第54课时 第六章 概率初步

一、事件:

1、事件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

2、必然事件:事先就能肯定一定会发生的事件。也就是指该事件每次一定发生,不可能

不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是100%(或1)。

3、不可能事件:事先就能肯定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也就是指该事件每次都完全没有机

会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性为零。

4、不确定事件:事先无法肯定会不会发生的事件,也就是说该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

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性在0和1之间。

二、等可能性:是指几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1、概率:是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量,它是一个比例数,一般用P来表示,P(A)

=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2、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

3、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四)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复习教案

1

2

3

4

5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五)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打印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

任课教师: 学科:数学 年(班)级:

本学期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力争取得一个比较优异的学习成绩

教研组长签字:

说明:此表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教案附件之一粘贴在教案本上,一份上交教务处。

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

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

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24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 (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m·an=a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四、巩固:

例1 计算:

(1) (-3)7×(-3)6; (2)(1/111)3×(1/111). (3) -x3·x5

(4) b2m·b2m+1.

.例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米/秒,泰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大约

需要5×102秒,地球距离太阳大约有多远?

五、拓展:

1、计算:(1)105·106;(2)a7·a3;(3)y3·y2;

(4)b5·b; (5)a6·a6;(6)x5·x5.

2、计算:(1)y12·y6;(2)x10·x;(3)x3·x9;

(4)10·102·104;(5)y4·y3·y2·y;(6)x5·x6·x3.

六、课堂小结: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对这个法则要注重理解“同底、相乘、不变、相加”这八个字. 2.解题时要注意a的指数是1.

3.解题时,是什么运算就应用什么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就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整式加减就要合并同类项,不能混淆.

4.-a2的底数a,不是-a.计算-a2·a2的结果是-(a2·a2)=-a4,而不是(-a)2+2=a4. 5.若底数是多项式时,要把底数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计算。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

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进行幂的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幂的乘方法则的总结及运用。 教学方法:尝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 活动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

计算(1)(x+y)2·(x+y)3(2)x2·x2·x+x4·x (3)(0.75a)3·(a)4(4)x3·xn-1-xn-2·x4

通过练习的方式,先让学生复习乘方的知识,并紧接着利用乘方的知

识探索新课的内容。 二、知新:

1、64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 (62)4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 a3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

14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65849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