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2016-09-21 13:59:3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共5篇)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教 学 设 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师):提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生答)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欧洲)也出现了古代文明,西方文明又是在哪里发源的呢?(——生:希腊和罗马)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西方文明之源”。[导入新课二]:(师):同学们,在28届雅典夏...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一)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教 学 设 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一]:

(师):提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生答)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欧洲)也出

现了古代文明,西方文明又是在哪里发源的呢?(——生:希腊和罗马)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

学习的“西方文明之源”。

[导入新课二]:

(师):同学们,在28届雅典夏季奥运会上(2004年),获胜的运动员除了获得奖牌和鲜花以

外,还有一份与众不同的礼物,你知道是什么吗?(——生:橄榄枝叶绕成的花环。)

(师):奥运会的发源地是希腊,竞赛的奖品通常只是橄榄枝编成的花环。但胜利者成了英雄,

得到城邦的很多奖赏。

大家有没有听过法西斯?它是什么的象征?(——生:反动势力、独裁专权、恐怖主义)它起

源于古代罗马卫士手中的那根束棒(显示图片)这是权利的象征。“束棒”在拉丁语的读音就是“法

西斯”。根据早期形成的传统,罗马最高长官有12名卫士相随。他们各人手持一束棒子,束棒中间

插着一把战斧。棒子用来施笞刑,斧子用来执行死刑,都是权利的象征。“束棒”在拉丁语中的读音

是“法西斯”,以后“法西斯”就逐步成为反动势力的象征。

[讲授新课]:

一、雅典城邦的繁荣 (板书)

1、古希腊的疆域与自然条件

(师):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希腊半岛是主要组

成部分。

(师问):古代希腊与今天的希腊国家一样吗?它的地理范围怎样?(——学生结合地图回答:

古希腊是一个地区而非一个国家,其地理范围与今天希腊国家的版图不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

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

(师):希腊半岛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东临爱琴海,岛屿星罗棋布。境内四分之三为山地,

粮食不能自给,经济作物主要有橄榄和葡萄。希腊并不是很肥沃的地方,那里有很多山,很少适合

耕种的平地。但是希腊有很多优良的港口,希腊人的航海设备和技术都很好。希腊人创造繁荣的方

法是发展制造业和贸易。(简单讲述)

(师总结):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亚非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

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

▼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大河流域。北纬20°~40°之间。原因大致有:

第一,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第二,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

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爱琴文明(板书)

(师):在希腊众多的岛屿之中,哪个岛是最著名的?(——生看图回答:克里特岛,老师要求

学生在书上圈划出克里特岛)

(师问):为什么克里特岛最著名呢?(——生:因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

爱琴文明就发祥于这里)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而希腊文明又渊源于爱琴文明,所以说爱琴文明是欧洲最早的文明,

是古希腊历史的开端。从爱琴文明衰落后四五百年,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

(过渡):在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奴隶制城邦,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城邦?

(——生:斯巴达、雅典)(课件显示“雅典卫城”、“雅典露天剧场”图片)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归纳出斯巴达、雅典两城邦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雅典:近海、崇尚文化、工商业发达、奴隶制共和国、民主。斯巴达:

内陆、崇尚武力、经营农业。

首先我们重点来认识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的情况。

3、雅典奴隶制共和国的建立(板书)

(师):雅典的特点我们已经知道了——近海、崇尚文化、工商业发达、奴隶制共和国、民主。

那么,雅典奴隶制共和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生:公元前6世纪)

(问):在谁的统治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伯利克里)(课件显示伯利克里

头像)

4、伯利克里改革和雅典奴隶制民主文明的高度发展(板书)【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问):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课件显示表格,学生归纳回答)

(师总结):伯利克里——他是古希腊政治家,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扩大公民的权利,使雅

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他大兴土木,修雅典卫城、港口和确保海外交通的长墙;

他奖励学术,提倡文艺,重视教育。他当政时期雅典进入全盛时期。

(师):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原因是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进行

一系列改革: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

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但是,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是真正的民主政治吗?(——并不是真正的民主。要肯定的是雅

典的民主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雅典的民主统治仍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伯利克里他本身

就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的所有政绩,是建立在对奴隶的专政基础上的。如:雅典的民主宣

扬全体公民共享政治权利和义务。但实际上,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只有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

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都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过渡):但是,盛世没能维持多久,希腊衰亡了。希腊为什么衰落?(斯巴达、雅典长期争霸)

下面我们再来简单了解一下斯巴达的情况。

5、斯巴达

(作为小字部分,简单了解一下就可)

斯巴达是古希腊另外一个著名的城邦,内陆、崇尚武力、经营农业,是少数奴隶主专政的城邦。

斯巴达的男孩子很早就要住在政府办的军校里接受训练,纪律非常严格。到了30岁,斯巴达的男子

可以结婚,但他们仍要住在军营,有了孩子之后,才能回家同妻子同住。但仍要在军营里和其他斯

巴达男子同吃。出征前,斯巴达人的母亲往往对儿子说:如果不是带盾牌回来,便让人用盾牌抬回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来。 (看《特洛伊》片段 37’18~48’,135’30~148’)

在学习希腊文明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欧洲文明的另一个源头——古代罗马文明。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板书) (看碟“永恒之城——罗马)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罗马历史发展的线索。 (展示罗马地图)

古代罗马就是诞生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流域。

关于罗马城的起源,有一个著名的传说。(课件显示“母狼乳婴”的图片)孪生兄弟罗幕洛和勒

莫刚刚降生,篡夺王位的叔外祖父怕他们成人后威胁自己的统治,竟派人把他们装在筐内,投入台

伯河,想把他们淹死。不料,筐子被河边的树枝挂住,两个孩子大难不死。恰巧,一只到河边饮水

的母狼发现了他们,并用自己的奶水哺育了他们。后来又有一对牧人夫妇收养了他们。兄弟俩成人

之后,杀死叔外祖父,复得王位,并在台伯河畔他们被弃之处建一新城,因建城发生争端,兄杀其

弟,新城遂以兄名命之为罗马。

至今,在意大利的罗马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尊“母狼乳婴”的铜像。

(师):那么罗马的发展线索怎么样,请同学们看课本。(学生看书归纳出线索)

罗马城 罗马共和国 称霸地中海 罗马帝国建立 (前8世纪) (前509年) (前2世纪)(前27年,屋大维)

(师简单讲述):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标志罗马进入奴

隶社会。之后,罗马逐步征服意大利半岛,接着,罗马为了取得地中海霸权,主要进行了什么战争?

(生答:同加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此外,罗马还向东扩张,征服

了马其顿、希腊、小亚细亚等一些国家,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课件显示“古代罗马骑士”图片)古罗马人推崇军事英雄,出征得胜的将军,都在凯旋仪

式上受到隆重欢迎,第一个攻上敌城的战士被授予金冠。而失败者则是受到了人们的冷遇和讥讽。

正是这种尚武精神使得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长期征服战争后,罗马的奴隶制迅速发展,奴隶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处境悲惨。(显示“罗

马圆形大剧场遗址”图片) 这是一个举行角斗士角斗、人兽搏斗和展示珍奇野兽的地方,也即是个

供奴隶主们取乐的地方。身强力壮的奴隶被送到角斗学校进行专门的训练,被迫在竞技场上互相残

杀,或与饥饿的猛兽搏杀,用鲜血和生命供奴隶主消遣娱乐。所以在公元前73年,爆发了一场什么

起义?(——生答:斯巴达克起义)。(见p18“斯巴达克起义”图片) 这是罗马规模最大的一次奴

隶起义,斯巴达克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

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域辽阔,社会矛盾很复杂,终于在公元前1世纪,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所以公元前49年恺撒夺取了政权。(恺撒:公元前101年—公元前44年,古

罗马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作家,是共和国末期的军事独裁者。他采取了一些独裁措施来稳固统

治,但却遭到罗马元老贵族的痛恨,最后将他刺杀,恺撒身中二十多剑身亡。后来,公元前27年,

屋大维(恺撒的养子)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的皇帝,但他坚决不要皇帝的称号,只称自己是“第

一公民”。至此,罗马进入到帝国时期。到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元老

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称号,意为神圣、庄严)

(师):罗马帝国建立后,由于内战停止,政局稳定,出现了“罗马和平”时期,说明社会安定

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后来罗马帝国在395年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其中的西罗马帝国在

476年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联系中国奴隶社会结束的公元前476年进行比较,两者

数字相等,但是却有公元前、后之别,中国进入封建时代实际上比西方早了近千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元年 公元476年

476+476-1=951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归纳小结】:启发学生探讨:欧洲文明的起源与亚洲文明的起源有什么不同?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兴起于海洋旁边,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特别发达;亚非文明古国兴起于大河流域,以农业经营为主。这说明了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作业】:当堂完成课后练习

[知识点补充]: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与君主制相对。采用这种政体的国家称为共和国。

共和制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奴隶制国家,有民主共和制和贵族共和制两种形式。公元前5~前4世纪的古希腊雅典城邦国家是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它有权解决国家重大事务,其他国家机关都隶属于它。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共和国是贵族共和制的典型。公民大会形式上是最高权力机关,实际上受制于元老院。元老院拥有立法、行政、军事、财产、司法和宗教等实权,在管理国家方面起首要作用。欧洲中世纪通商口岸和商业中心的极少数城市国家,曾实行封建共和制,国家最高权力由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或其他形式的集体机构掌握。

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取共和制政体,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总统和议会都由选举产生。资产阶级共和制主要有议会内阁制(见内阁制)和总统制两种形式。议会内阁制以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它负责。1946~1958年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是议会内阁制的典型。现代意大利、比利时、德国和北欧诸国都采取议会内阁制。总统制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彼此分立,行政权集中于总统,总统不对议会负责。美国是总统制的典型。共和制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如瑞士的委员会制。此外,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荷兰等国,君主不负实际政治责任,实际上也是议会内阁制的共和制。资产阶级革命后,许多国家逐渐废除了君主制,实行共和制,由君主制向共和制转变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社会主义国家都实行共和制。但社会主义共和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同以往的共和制有本质的区别 教学反思:总的来说,本课的教学是成功的,学生经过学习后,对欧洲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有比较深的印象,

尤其是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城邦繁荣的表现、原因、评价以及与斯巴达城邦的区别。同时,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静态或动态的地图,使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像力有一定的提高。

不足之处是时间方面把握得不是很恰当,前松后紧,导致罗马历史发展的学习显得有点仓促。这就给我一个启示: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时间的分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二)
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课 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课 型:新授

教学模式:三环节合作探究

教 具:多媒体(历史挂图、示意图等)

教学目标:

掌握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引导学生归纳“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表现的主要方面”和“罗马历史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辩证分析和比较能力,以及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作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亚非文明古国,本节课我们将目光转向欧洲,探讨西方文明的渊头。 展示:教材14页“木马计”,带领学生进入古代希腊文明。

传说,公元前13世纪后期,古代希腊联军远征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城,十年攻城不克。最后,希腊人想出良策,佯装从特洛伊城下撤退,但把一匹巨大木马丢弃在营地。被“胜利”冲昏头脑的特洛伊人不假思索,兴高采烈地木马当作战利品运回城内。木马里面早已埋伏好的希腊战士,就这样轻易地潜入城内。希腊人里应外合,攻取了特洛伊城。

这段脍炙人口的“木马计”故事,引领我们去进一步探索辉煌的古代希腊文明。

说明:通过向学生展示这段材料,引导学生学习古代希腊文明。

教师:西方文明的源头就是古代希腊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则是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了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展示:古代希腊地图。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说明:让学生认真观察古代希腊地图并阅读14页教材,了解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思考希腊著名城邦有哪些?雅典城邦共和国有什么地点?

教师:公元前8世纪,在希腊半岛上出现了一些城邦,比较著名的有雅典和斯巴达。雅典靠近海洋,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了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二)教师引导,自主探究:

展示:伯利克里的头像。

说明:雅典城邦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进入全面繁荣时代,向学生抛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 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达的奴隶民主政治?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最后总结。

教师: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政治上,扩大公民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使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文化上,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教师:伯利克里时代的繁荣是顺应历史发展的产物,雅典这一时期的繁荣告诉我们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进程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达的奴隶主民主政治,成为世界民主政治的一种典范,对近代西方民主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雅典毕竟是个奴隶制共和国,因此雅典的民主政治只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本质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说明:指导学生阅读关于希腊文明的另一个城邦斯巴达的小字介绍,并让学生对16页“动脑筋”的问题进行讨论,让不同观点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教师:西方文明的源头除了希腊文明以外,还有一个就是罗马文明。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罗马文明。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二个框题的内容,找出罗马建立共和国的时间以及罗马历史发展线索。(关于罗马历史发展线索,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归纳总结)

展示:向学生展示《意大利半岛》和《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两幅图,比较罗马领土的变化,并让学生讲述布匿战争。

意大利半岛示意图 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示意图

说明: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时期意大利半岛的地图,使学生对比罗马领土的变化,更好的了解三次布匿战争。

教师:西方文明的另一个源头,罗马文明于公元前8世纪建立罗马城,公元前509年成立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公元前49年凯撒夺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大权,建立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帝国分裂,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展示: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线索表,让学生掌握罗马的历史发展线索,以便帮助学生记忆罗马历史发展脉络。

罗马城(前8世纪) → 罗马共和国(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罗马帝国(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三)课堂小结,归纳升华:

说明: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做补充,并给学生留足时间充分记忆本课知识。并让学生围绕本课内容,自由提问,深化理解。如有条件,布置学生课后收集有关资料,撰写小论文《亚非文明古国与古代希腊文明的比较》。

教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西方文明的源头,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希腊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希腊文明中著名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本节课大家重点掌握雅典民主政治。要知道其本质仍然是奴隶主阶层的民主政治,而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关于罗马文明,要掌握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板书设计:

一、爱琴文明→希腊文明(前8世纪)→雅典城邦→伯利克里时代的繁荣(前5世纪后半期)

二、罗马文明

罗马城(前8世纪) → 罗马共和国(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罗马帝国(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测验题目:

1、雅典处于全盛时期的当政者是( )

A、图特摩斯三世 B、腓力二世纪

C、亚历山大 D、伯利克里

2.下列关于古希腊雅典奴隶制繁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工商业发达 B、文化昌盛 C、全体居民都能参加政治生活 D、教育兴盛

3、下列国家中,曾经在公元前6世纪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的有( )

①古代埃及②雅典③斯巴达④古罗马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的时间大约在中国的(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末年 D、东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443年起,伯利克里连任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15年。执政期间,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规定一切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执政官用抽签法产生;公民大会成为最高的权力机构,十天召开一次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和平等重大问题,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能参加。

材料二:列宁指出:“在民主共和国中参加选举的是全体,但仍然是奴隶主的全体,奴隶是除外的。

请回答:

①材料一所表述的是哪个地区的何种政治体制?

②你对这种政治体制是如何认识的?

教学反思: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罗马的历史发展进程。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使学生对本课基本知识得以全面掌握,使学生认识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所起到的重大推动作用。

本节课,希腊文明和爱琴文明的关系是学生不好理解的,在讲课的过程中关于这个问题处理的不够好。关于罗马历史发展线索时间跨度较大,学生不易记忆。落实不够到位。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三)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2013—2014学年度上期

正泰博文学校九年级历史教学简案设计 设计教师:__刘云________ 课时数:本期_3_课时【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四)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第三课 西方文明之源

建湖县裴刘学校 周华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五)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西方文明之源”为题介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奴隶制文明的基本概况。标题点出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课文两个子目,分别点出了古代希腊历史的重点是雅典的繁荣,古代罗马历史的重点是兴亡的发展线索。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得到高度发展,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难点:一是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地认识;二是对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14页导入框“木马计”的传说:

教师承上启下,讲授:“木马计”就是第一课所学的希腊传说中,厄瑞斯忒的父亲阿伽门农远征特洛伊所使用的。这里提到的特洛伊战争,就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激烈碰撞。它反映了当时除了亚非大河流域的东方文明之外,欧洲的西方文明也已经诞生。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西方文明之源导入。

(二)教授新课

1、教师首先交代西方文明包括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是一种海洋文明,被称之为爱琴文明。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爱琴文

明的情况:

2、教师运用课件播放《古代希腊》地图,扼要介绍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提问:古代希腊与今天的希腊国家一样吗?它的地理范围怎样?

3、接着看《古代希腊》地图提问:古代希腊文明发源地在哪?强调指出: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是一种海洋文明,被称之为爱琴文明。大家看图或看书想一想.爱琴文明的中心在何地?(克里特岛、迈锡尼)

4、从爱琴文明衰落后四五百年,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古代希腊形成的奴隶制城邦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城邦?

5、教师首先解释一下城邦的含义:城邦是以城市为主体形式的国家,这与古代亚非奴隶制国家不同。古代希腊形成的奴隶制城邦中最为典型的是斯巴达和雅典城邦。

6、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雅典城邦的特点。归纳为:近海、崇尚文化、工商业发达、奴隶制共和国

7、雅典为何工商业发达?

8、奴隶制共和国的含义是什么?

讲解:在古代希腊的许多城邦国家中,奴隶制民主政治广泛存在。在这种制度下,公民享有比较广泛的权利,他们享受国家的津贴,有权选举和被选举国家管理人员直至最高长官,可以广泛地参与国家大事,同时,他们也有义务为国家走上战场。

9、雅典城邦在哪一人物统治时期使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10、在肯定学生答案 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为:

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11、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12、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

13、对斯巴达城邦,教材用小字作了介绍,教师不必过多讲解,首先让学生阅

读这段小字基础文字,并提出以下问题:

(1)斯巴达城邦的特点是什么?

(2)斯巴达城邦崇尚武力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14、教师小结,并提出问题:关于古代希腊的两个奴隶制城邦我们都学习完了,那么大家想一想:假设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希腊,你愿意生活在雅典还是斯巴达?为什么?

15、通过我们的学习大家想一想西方文明包括哪些文明呢?学生齐答: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导入第三个框题:

16、罗马共和国是在罗马城的基础上建立的。罗马于公元前509年建立了共和国。早期的罗马共和国是一个以罗马城为中心的城邦,包括周围一块不大的地方。罗马共和国建立标志着罗马进入奴隶社会。那么谁给大家讲一讲罗马建成的故事。

17、罗马共和国建立后,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罗马军队在意大利半岛南征北战,经过200年努力,于公元前3世纪征服了意大利。那么,古罗马怎样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的?

18、为取得地中海上的霸权,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同迦太基人发生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最后终于取得胜利

19、指导学生对照16页“意大利半岛”和17页“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两幅地图,感知罗马领土变化情况。同时强调:汉朝丝绸之路的西端“大秦”指的就是古代罗马。

20、通过三次布匿战争到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已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但罗马社会内部却孕育着危机。那么大家找一找:在罗马共和国社会危机中爆发的大规模奴隶起义是谁领导的?此次起义被镇压后,谁建立了独裁统治?

21、凯撒死后,各派又经过长期斗争,后来凯撒的亲戚打败对手建立帝国。那么大家想一想: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谁?他在哪一年开始独揽大权?

22、罗马帝国延续了约五百年(公元前27-公元476年),与秦朝和西汉时期的中国一样,是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之一。后来罗马帝国在395年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其中的西罗马帝国在476年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23、由于这一部分知识点较多,讲述完之后,让学生整理罗马发展的历史线索,出示图表:

罗马城(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罗马帝国(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64289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