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两极地区地图

两极地区地图

2016-07-22 10:44:1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两极地区地图(共5篇)《两极地区》教案作者信息两极地区学案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知道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所包括的范围、纬度位置特点,2 在北极地区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北冰洋周围的大陆,在南极地区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大洋、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的位置。3 知道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4 分析...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两极地区地图》,供大家学习参考。

两极地区地图(一)
《两极地区》教案

作者信息

两极地区地图(二)
两极地区学案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所包括的范围、纬度位置特点,

2.在北极地区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北冰洋周围的大陆,在南极地区地图上能正

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大洋、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的位置。

3.知道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4.分析北冰洋在交通上的战略地位,认识南极洲在未来交通上的重要意义—

成为南半球空中交通的中间基地。

5.知道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丰富的淡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矿

产资源。

【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两极地区的气候成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会读两极地区地图,培养辨别方向的能力。

【情感目标】知道两极地区是科学研究宝地,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加强保

护两极地区的环境意识,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重点: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科学考察。

2.南极洲气候严寒的原因。

难点:南极洲气候严寒的原因

预习导学

1.阅读两极地区图,认识它们的位置和范围。

2.总结出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北极和南极有何区别。

3.了解我国先后在两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的历史,并在图中找出它们的位置。

4.比较南极和北极的动物的异同。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两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1.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和 。

2.北冰洋被哪几个大洲包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极地区指 以北的区域,包括 洋、 大陆和 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4.南极洲被哪几个大洋包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南极地区包括 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 洋、南 洋和 南 洋的一部分。

(二)两极地区的气候

两极地区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____ 、 ___.

(三)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北极南极

2.淡水资源:地球上%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3.动物资源:读课本第62页活动:关于极地动物彩图和“两极地区的动物”一段,思考:

1.两极共有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极特有的动物是 南极特有的动物是: 。

2.极地动物一般都有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特点与极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极地科学考察:

1.在北极圈内,土著居民是_________人和_____________人。南极洲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2.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站:

南极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极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组长总结。

1、南极地区酷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要冷的多?

3、为什么南极洲是世界上河流最少的大陆?

4、为什么说冰山对海上航运会构成较大的威胁?

5、为什么我国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

6、假若要组织一支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请你设计一条从中国上海出发,到南极中山站的海上航行路线。

7、煤是深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有煤,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二、 典例剖析 D 读南极洲图,完成下列要求。

A 1. 在图中合适的位置标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

2. A、B、C个表示一个大洋,其中C大洋是____

3. G、H表示我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其建站时

间选择在2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F G

其中,有极昼极夜的是________站 H 4. 简要说明南极考察的意义。

【解析】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旋转。根据

南极洲的形状像个小蝌蚪,大头冲着印度洋,尾

巴指向大西洋,余下的就是太平洋。南北半球季 C 节相反,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时,在北半球处于冬季时,不应选择在北半球的夏季时。 答案:(1)顺时针方向 (2)太平洋 (3)二月份正值南极地区的极昼时期,既温暖又便于观察 H中山站 (4)南极有丰富的矿产,大量的淡水,沿岸海洋生物资源相当丰富,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南极洲原始、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有着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更寒冷

B南极地区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区

C南极大陆覆盖着巨厚的冰盖,因此降水比北极地区多

D企鹅是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

2.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极洲 D欧洲

3.有关南极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距南极洲最近的南美洲南端属于南极地区

B南极地区仅仅局限于南极圈以南地区

C南太平洋的一部分属于南极地区

D南极洲的面积比南极地区大

4.南极大陆严寒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因素 B海洋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

5.两极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有一种占到地球上该资源总量的68﹪,这种资源是

( )

A淡水 B石油 C煤炭 D铁矿

6.两极地区对船只威胁最大的是( )

A鲸 B风暴 C浮冰 D大雾

7.我国的南极考察站是( )

A长城站和斯科特站 B长城站和中山站

C中山站和和平站 D和平站和斯科特站

8.你认为我国南极科考队在下列什么时候到南极考察最合适( )

A春节期间 B五一前后

C暑假期间 D国庆前后

9.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 )

A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B常冬无夏,降水丰富

C寒冷湿润 D酷寒 干燥 烈风

10我国在南、北极地区分别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黄河站,它们( )

A都位于东半球 B都位于西半球

C都在极圈以内 D年均温度都在0℃一下

11.下列有关南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是指北冰洋及其附近的岛屿

B南极地区是指南极大陆

C中国的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都位于南极圈内

D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洋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顺序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12.下列现象或景观属于极地地区的是:( )

①即使是午夜时刻也有阳光 ②漂浮在海上的瑰丽多姿的冰山,成为南极海域显著的自然景观 ③夜间常会出现灿烂美丽的光辉,他有时像一条彩带,有时像一团火焰,有时又像五光十色的银幕 ④用积雪作为建筑材料,建造起一座又一座令人赞叹的“爱斯基摩人小雪屋”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关于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

B.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即使暖季也非常寒冷

C.北极地区虽然气温比南极高,但降水却比南极少很多,风速也比南极大

D.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而且出现的日期相同

14、有关南极地区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洲冰雪覆盖.降雪特别丰富

B.南极洲出现极夜现象时,我国正处在夏季

C.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方位于南极洲

D.南极地区的气温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15、下列围绕北冰洋的大洲,正确的一组是

A.大洋洲、欧洲、北美洲 B.非洲、亚洲、北美洲

C.北美洲、亚洲、欧洲 D.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16、关于两极地区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北极地区都有长期定居人口

B.南、北极地区都有大批极地野生动物

C.南、北极地区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南、北极地区都有中国设立的科学考察站

17、北极圈附近的土著居民们发现太阳终日挂在天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冰洋冰层厚度明显增加

B.中国北极斯瓦尔巴群岛考察站为极夜,而南极长城站为极昼

C.北半球为夏季,时间为6月22日前后

D.北冰洋冰冻线向较低纬度扩张

18、下列叙述中反映的时间是到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的为( )

A、地中海沿海晴热天气为主的季节

B、巴西高原的热带草原草木茂盛的季节

C、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出现极昼现象的季节

D、印度半岛西南季风活动的季节

19.下面是四个同学凭想像描写南极地区的画面,请判断哪一位描写得最准确( )

A、到处绿树成荫,鸟儿欢叫,鲜花、野果漫山遍野„„

B、深山老林,狂风呼啸,阴森恐怖„„

C、洁白的世界,冰积如山,狂风暴雨„„

D、冰山漂浮,企鹅漫步„„【两极地区地图】

20.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是( )

A. 南极洲、北冰洋 B. 亚洲、太平洋

C. 大洋洲、印度洋 D. 北美洲、大西洋

二、综合题

21.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09年1月27日。中国首座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有关专家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已跻身世界南极科学研究的第一梯队,也是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标志。 材料二:南极地区图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分别是A______洋,B______洋,C______洋。

(2)把我国在南极洲的两个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名称填到相应位置

(3)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埋藏着丰富的矿产

B.储存着大量固体淡水资源

C.地球上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D.存在原始的自然环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4)下列四地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昆仑站 D. 南极点

(5)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

A.酷寒、干燥、烈风 B.飓风、暴雨、寒潮

C.暴雨、雷电、冰雹 D.台风、寒潮、干旱

(6)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

A.北极熊 B.冰山 C.沙漠 D.森林

22.读下面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85年,中国在乔治王岛建立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1989年,中国在南极建立了第二个科学考察站。2001年,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

⑴你知道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二个科学考察站名称吗? 。 ⑵有人说极地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建立科学考察站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占有这些资源。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请阐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⑶、小强的爸爸将在12月份到南极考察,除必要的科研设备外,请你帮他设计一下行装 。

23.关注南极

材料一:新华社2001年4月11日电 日本捕鲸船队浩浩荡荡从南极归来,船队满载着440头被捕杀的鲸停靠在了日本的港口,日本政府每年都要组织捕鲸船队到南极捕鲸,而全然不顾国际社会禁止捕鲸的呼声。

材料二:南极,这片洁净的土地,不能受到污染,这是各国南极考察队员的共同心声,在南极,队员们外出考察,都要把用完的酒瓶、罐头盒装进袋子封好。有时甚至也把粪便装进塑料袋,带回站上处理,有些垃圾还要带回本国处理,不能随便扔掉或烧掉,如果谁在雪地上丢弃垃圾,他所在的国家就会在南极丢丑。

⑴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是: 。

⑵材料二说明: 。

⑶你认为在南极开发利用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24.读极地地区图,回答问题。

(1)判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大洋名称:

A为 洲,B为 洋。

(2)C为 站(科学考察站),C站距离南极点约有 千米。

(3)根据图中哪些信息可以区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4)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选择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其主要原因是 。 科学考察队需要克服的恶劣天气是 。

(5)两个极地地区相比较,哪个地区更寒冷?

两极地区

一、选择1-5:B C C D A 6-10:C B A D D 11-15:D C BAC 16-20:ACBDA

二、综合题

21.(1)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2)略(3)C (4)A (5) A (6) B

两极地区地图(三)
第9课 两极地区

枣庄市第十三中学有效课堂教学导学稿

两极地区地图(四)
两极地区教案

初中地理《两极地区》教学设计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三里一中 杨艺华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3.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

(二)教学难点

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等【两极地区地图】

教 具: 多媒体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东西两半球地图。

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外出旅游考察吗?如果我们一直往南或往北走最终会分别到达什么地方?

学生探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讨论辨别:地球最南端、地球最北端;南极、北极;南极洲、北冰洋;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小结板书:第十章 极地地区

二、讲授新课

假设提问:同学们,假如我们真要到两极地区旅游考察,那么,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有关问题呢?

探讨小结: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列举(教师注意启发或提示)交流后,教师评价概括大家的意见:

首先,需要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其次,需要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第三,需要确定去两极地区考察的时间。

投影展示:课本P46图7-5-1“北极地区”和P47图7-5-2“南极地区” 读图分析,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图的中心点是什么地方?(图5.1——北极点;图5.2——南极点)

(2)图中呈放射状的一系列直线表示什么线?(经线)

(3)图中的每一条纬线是如何分布的?(以极点为中心的一个个同心圆圈表示的是纬线,且越向中心,其纬度越高)

(4)图中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即图5.1——内北外南,顺西逆东;图5.2——内南外北,顺东逆西)

(5)地球的自转方向在图中应如何标注?(图5.1呈逆时针方向;图5.2呈顺时针方向)

(6)东西经度是如何确定的?(图5.1——面向南,0°经线的右侧为东经度,左侧为西经度;图5.2正好相反)

(7)在北(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哪里?(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南;在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北)

(8)找出北(南)极圈,说明北(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北端、北极圈(66.5°N)以北,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的广大地区;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圈(66.5°S)以南,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的广大区域〕

(9)指出北(南)极地区跨越了多大的经度范围?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均跨越了360个经度,位于东西两半球)

(10)说出北极地区中心大洋的名称,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的名称。(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讨论交流:请两位同学分别上台对每一个问题分别逐个边指图、边汇报,其他同学分别边补充,教师边点拨,进行全班交流研讨。

小结板书:教师在肯定、评价学生的讨论、交流活动表现后,重点强调两极地区

的位置和范围,并板书:

一、位置与范围

(1)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南端,南极圈以南,中心南极大陆。

(2)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北端,北极圈以北,中心北冰洋。

承转过渡:从以上对两极地区位置和范围的分析中可知,两极地区分别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其纬度最高,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特点,必然对两极地区的气候、生物等自然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两极地区地图】

展示几幅有关两极地区冰雪世界的景观图片,感性认识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 提出问题:同学们看了图片,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以什么颜色为永恒的基色?(白色)与其他地区在景观上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冰雪覆盖)

点拨板书:大家说得很对,白色是两极地区永恒的基色,这里形成了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独特的景观;雪的世界,冰的海洋,终年银装素裹,并板书:

二、地表形态—冰雪覆盖的地区

总结归纳,并板书:

1、海拔:2350米

2、显著的自然景观:冰山

3、冰层的厚度:2000多米

4、称号:冰雪高原

5、永恒的基色:白色

这样的特殊景观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寒冷的气候所致)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两极的气候吧!

实例感知:让学生说说学校所在地冬季的最低气温大约为多少度?先有一个“冷”的意识。

建构想象:在我们的印象中,两极地区冰天雪地,气温很低,而且风大,究竟冷到何种程度,风有多大,让学生进入遐想,在头脑中构造出从未经历过的,但现实又存在的严寒景象。

指导阅读: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以后,先让全班有声有色地朗读P46阅读材料“南极的大风”,然后指导B组学生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A组学生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

组织讨论:由感性——想象——理性,引导各组学生分别讨论交流,得出两极地区气候的特点:寒冷、少雨、多风。

比较小结: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49思考题 “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的数据,并与人体体温以及水的冰点来对比,突出极地地区环境的恶劣程度。然后再让学

生列举出南、北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和平均风速等数据进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尤其是气候状况)的异同,以及南极地区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

2.气候特点

(1)南极地区:酷寒、干燥、烈风——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2)北极地区: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

活动与探究

简要说明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的原因。

提出问题: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在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有生命存在吗?你能否说说两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分别是什么?

分组讨论:先指导学生分组观察课本P49活动“北极景观”景观上的差异。再让各组1名同学模拟企鹅和北极熊作自我介绍。然后就两极地区各自的生物资源状况、极地地区寒冷的气候对当地生物造成的影响等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各组选派1名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点拨板书:教师对学生讨论和交流的情况进行评价,适当点拨。使学生知道南极的企鹅和北极的北极熊也构成了极地地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理解环境对生物的进化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板书:

3动物:企鹅——南极的主人

(北极)北极熊的故乡扩展探讨:

(1)南极地区降水很少,为什么会有巨厚的冰层?

(2)南极很冷,人们却在岩层中发现煤,这是为什么?

(3)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固定在南极地区的旷野,会发生什么变化?

【两极地区地图】

三、反馈练习

单项选择题

1.有关南极洲的正确叙述是( )。

A. 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洲,也是跨经度最广的洲

B.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洲,也是纬度最高的洲

C. 南极洲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200毫米,冬长夏短

D. 南极洲虽然气候严寒,但仍有少量居民定居在这里

2. 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

A. 亚洲 B.南极洲 C.南美洲 D. 非洲

3.去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 3 ——5月 B. 6——8月 C. 9——11月 D. 11月——3月

4.距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是( )。

A. 大洋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欧洲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7、8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

B. 南极洲周围海域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冰山

C. 南极洲全部位于南极圈内,是孤立于地球最南端的大洲

D.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6.关于北极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极地区中心大洋是北冰洋 B. 北极地区周围环绕的是大洋

C. 企鹅是北极地区的象征 D. 北极地区中心大洋是太平洋

四、[课堂小结] 投影展示下表,引导学生共同比较、归纳本节课知识要点。

五、板书设计

设计1 第五节 极地地区

一、 冰雪覆盖的大陆

1、位置与范围: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2、独特的自然环境

3、极地科学考察

4、极地的保护

六、课堂教学反思:

在“两极地区”这节课的教学中,应贯穿给学生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学习,学生在知识方面有所收获,但学习方法的掌握更为重要回想这节课做得较好的地方有:

1、课前准备:两极地区位于地球的南北两端,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自然

两极地区地图(五)
两极地区教案

两极地区

教学目标:

1.两极地区的范围,在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2.两极地区的气候、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两极地区主要的陆地和海洋。

4.能够在南极、北极地图上辨别方向。

5.能够分析南极、北极地区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及两极气候差别的原因。

6.理解对南极、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主探究、回顾知识

学生阅读补充资料两极地区部分完成以下内容:

1.读南极洲简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

称分别是:

站,

【两极地区地图】

J 站,站。

2)从H站飞往J站最近距离的方

向是 。

3)在图中绘出西风漂流

及极地东风带

2.读北极地区图,完成要

求:

1)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

物分别是:

① 大陆,

② 岛,

③ 大陆,

④ 海峡,

⑤ 海峡。

2)⑥附近岛屿上建有我国

科 考 站。

⑦是 暖

流,⑧是 寒流。

3)全球气候变暖对北冰洋

地区的自然环境将产生哪些影响?

1

二、合作探究、突破重点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1—4题。

1.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

能为(单位:℃)( c )

A.–15℃,–25℃ B.–15℃,–35℃

C.–35℃,–25℃ D.–35℃,–45℃

2.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

响因素是 ( c )

A.地形 B.洋流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3.②地与③地之间的温差范围(T)为(d )

A.30 < T < 50 B.50 < T < 70 C.50 < T < 60 D.40 < T < 60

4.试解释南极大陆酷寒、烈风、干燥的气候特征的成因?

5.你认为南极比北极冷的原因有些哪些?

读我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

所在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位置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站与北极点的距离大约为:【两极地区地图】

A、1000㎞ B、1200㎞

C、1400㎞ D、1600㎞

2

2.距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最近的大陆地区是:

A、北美大陆 B、亚洲大陆 C、欧洲大陆 D、非洲大陆

3.关于北极黄河站、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黄河站盛行东南风,中山站盛行东北风

B一年中,黄河站的极昼极夜时间短于中山站的极昼极夜时间

C.黄河站的区时比中山站的区时晚约4小时18分

D.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4.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海岸线曲折破碎,其主要成因是:

A.海浪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D.冰川作用

5.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虽然地处高纬,但其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其最主要的

成因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降水稀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

C.暖流的影响 D.四周被海洋包围,受海洋的影响明显

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在E的 方向,若AB段劣弧为昼弧,则下列地区正处在艳阳高照的

是 。

A.堪培拉 B.埃及 C.巴拿马 D.雅加达

2).我国北极科考队到达过C城镇,发现该地气候温度湿润,宛如我国的江南小镇,其

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特别是该地峡湾风光迷人,其峡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3).图中E岛降水很少,但没有形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4)图中F岛国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也大,但该国环境优美,很少出现大气污染现象,

主要原因是:

7.2009,年我国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80°S、77°E)建成度夏站,这将是我国继长城站、

中山站、黄河站(79°N、12°E)之后的第四个极地科考站。图3—乙中AB弧线表示晨

3

昏线。读图3,回答

1)度夏站位于黄河站的 ( )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如果此时北京的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则乙图所示季节 ( )

A.太湖处于休渔期 B.布拉马普特拉河处于枯水期

C.新加坡昼短夜长 D.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8.2008年1月12日,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于当地时间11:45(北京时间14:45),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南纬80°22′东经77°21′)。据此结合图3、图4,完成。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冰穹A位于长城站的东北方向

B.该地巨厚的冰层是由于年降水量丰富,并逐年累积形成的

C.冰穹A处常年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D.南极大陆周围的海洋,从长城站开始,顺地球自转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

太平洋

2)当科考队员成功登顶时,图3、图4中四条弧线能够代表此时地球的晨昏线形态的是( )

A.A⌒B B.C⌒D C.E⌒F D.G⌒H

3)此次考察队员对冰穹A展开考察的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的农民正忙于剪羊毛B.恒河流域抗洪任务艰巨

C.北欧诸国正值一年中观赏极光的最佳时期D.天山北坡森林带以上的山地牧场牛羊成群

4

相关热词搜索:南北两极地图 两极地区课件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两极地区地图”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两极地区地图"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50399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