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造句

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造句

2016-05-09 14:08:1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造句(共2篇)高考复习正确使用词语教案正确使用词语学习目标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二次备课学习重难点 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学习方法 讲练结合,注重积累教学时数 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正确...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造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词语教案
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造句(一)

正确使用词语

学习目标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二次备课

学习重难点 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学习方法 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正确使用实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词语是构成言语、文章的基本材料,正确地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词语包括一般实词、虚词和成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1)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2)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好的问题。

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成语的运用是必考点,虚词的运用是常考点。

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分三节来学习。

二、正确使用实词

(一)指导学生自习:了解一般实词的特点。

(二)真题讲解:

(2002年春季高考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之失去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旧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 话题。

A、限定 抨击 生僻 B、限制 批评 生僻

C、限制 批评 冷僻 D、限定 抨击 冷僻

解析:“限定”是指在数量、范围等方面的规定,而“限制”或指规定范围,不许超过、约束等动词性短语,或专指一种规定的范围,从语境上看“八股文”既涉及范围,也涉及数量的规定,所以应用“限定”。“抨击”是指用评论来攻击(某人或某种言论、行动),结合语境,新文化运动对八股文的批评形式更应用“抨击”,而“批评”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较为泛泛。“冷僻”和“生僻”都指“不常见的”,前者偏重于“名称、典故、书籍”等,后者更重于词语、文字,结合语境,“八股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绝不能仅仅理解为简单的字词了。应选D。

高考试题大多选取近义词来考查。近义词又大多具有相同语素,因此,两词的相异语素就成了辨析的关键点。辨析近义词可以从词义、色彩、功能三方面着手。仔细分辨其词义在大小、轻重、褒贬、表达的侧重点等差异;分辨其在使用的对象、范围以及上下文的照应、搭配上的差异。

(三)介绍“正确使用实词”考点落实的技巧。

1、要重视积累,强化训练。

2、认读近义词,学会辨析。

近义词的辨析一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辨析:

①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的不同,如:年华——年岁 年代——年月 风俗——风尚 书籍——书 河流——河 局面——场面 时代——时期 边疆——边境 这些词中都有相同的语素,横线左边的词义范围比右边所指的要大。

②词的感情色彩不同。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如:成果——后果 节俭——吝啬 维护——庇护 聪明——狡猾 横线左边的词是积极的,含褒义;右边的词是消极的,含贬义。当然,也有的词属于中性,无褒贬之分。如:果断——决断——武断。

词除褒贬义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如:陵墓——坟 富态——胖

马铃薯——土豆 苍穹——天空 默诵——嘟囔 头部——脑袋

③词义的轻重不同。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如: 处罚——批评 请求——恳求 批评——批判 研究——探讨 蔑视——轻视

制止——阻止 绝望——失望

④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如:发扬——优点、作风、传统、精神、民主

发挥——作用、威力、积极性、创造性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

改善——生活、关系、条件

侵犯——主权、利益、领海、人权

侵占——土地、财产、领土、公款

履行——诺言、合同、手续、条约

执行——命令、任务、路线、政策

⑤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如:阻碍(动词) 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 阻碍(名词) 排除一切阻碍。 强大(形容词) 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 壮大(动词) 人多可以壮大声势。深刻(形容词) 他分析得很深刻。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入(动词) 党的政策深入人心。深入(形容词) 必须深入批判反动理论。

3、根据语境,仔细辨别。

强化语境意识。比如:“深”在“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深红色的外衣”中是“颜色浓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坚持做到“三审视”:

(1)审视句意对句中词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

(2)审视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

(3)审视词语使用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达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 四)引导学生熟记“易混词语辨析” (《南方凤凰台》P34-39)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正确使用虚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虚词的运用在高考中属于常考题,从1996年到2001年虚词年年必考,1998年考查了介词、副词等的运用,1999年考查了关联词的运用,2000年考查了助词“的”的运用,2001年春季高考又综合考查了连词、介词、副词。

二、正确使用虚词

(一) 指导学生自习:了解虚词的分类及其特点(《南方凤凰台》P40

(二) 典例讲解: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B、“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C、在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得以解决。【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造句】

D、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解析:“尽管”是一个连词,它有表示让步的意思,后面可用表转折的“但”一类的词与它相呼应。“再”是个副词,它表示一个动作或一种状态的重复或继续,但它多用于指未实现或经常性的动作,对于已经实现的动作只能用“又”。“得以”是个助动词,有能够、可以的意思,它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也不用于否定式。“进而”是个连词,用于连接分句,后面的一个分句往往是表示在前一个分句行动基础上采取的进一步的行动。D句中“进而”后面的分句“副食集体和国家利益”只是前面分句的结果,而不是在前一分句行动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行动。

2.下列各句方括号中,必须加“的”字的一组是( )

⑴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 ]的发展,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 ⑵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一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 ]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断出来的。 ⑶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 ]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抢厮杀,谋求新的发展。 ⑷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直拍选手快、灵、狠的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 ]最大障碍。

A、⑴⑵ B、⑵⑷ C、⑶⑷ D、⑴⑶

解析:“的”是助词,用在定语的后面,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是一般修饰关系和领属关系。本题要求考生找出“必须加‘的’字的一组”句子,应该比较容易回答的,关键是看考生有没有相应的语感。⑴句“加快当地经济[ ]的发展”作介词“为了”的宾语,“的”字可加可不加,因为上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没有用到“的”字,所以这一句不加“的”字,不影响意思的表达。这样A、D两项就可以被排除。⑵句中“它们”作“存在”的定语,表领属关系。“它们”指代上文的“28颗行星”,“存在”前必须加“的”字,才能作下文“是„„的”的主语,这样,C项中没有⑵,又可以被排除。⑶句“你[ ]钱袋立即充盈”作动词“使”的宾语,不能加“的”字,因为下文“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抢厮杀”、“谋求新的发展”的隐含主语仍是“你”,而不是“你的钱袋”,如果加了“的”字,表意反而不明确了。⑷句中“是欧亚高手取胜[ ]最大障碍”则必须加“的”字,因为“是”的宾语是“障碍”,“欧亚高手取胜”是主谓短语作“障碍”的定语,不加“的”字,表意就不明确了。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正确使用成语

教学过程:【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造句】

一、复习导入:

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命题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四个方面: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至于高考考查的成语的生疏度是有所控制的:既非十分生僻,又非过于浅显。选项设置的语境,大多是经过强调的语境。高考试卷,除了以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为主要题型外,汉字的字形、字音的考查也常常以成语为载体。

二、正确使用成语

(一)指导学生自习:了解成语的特点。

(二)考点落实要求:

成语的复习,一是要注意积累的“量”,二是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的“质”。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高度重视积累。首先对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尤其是各册教材附录“现代汉语词表”中的成语及课文注解中的成语,要做到读得准确,写得无误,用得自如。其次,把平时学习和复习中用错的成语进行梳理归纳,每隔一段时间分批分类复习一次,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再次,要注意收集成语,注意积累报刊及其它课外读物中一些正确使用成语的例句或成语使用不规范的病句。

2、确切掌握意义。首先要弄清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并不一致,它们的意义并非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往往是通过引申或用本义作比喻而产生的整体意义。其次要注意成语中某些字的古义,了解成语的出处有助于对成语的理解。成语主要来自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名句和口头俗语。比如:汗牛充栋、望洋兴叹、目无全牛、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破釜沉舟、狡兔三窟、青出于蓝、登堂入室、屡试不爽、一衣带水、东施效颦、请君入瓮等成语,如果不追其本源,简单的照现代意义去理解,就会弄错成语的含义,以致误用成语。

3、仔细辨析差异。不同的成语,感情色彩和适用范围常常不同,不理解这一点,就会导致成语运用不当。像良莠不齐、巧夺天工、凤毛麟角、耳濡目染、萍水相逢、老气横秋、脍炙人口等,使用时就必须弄清它们的范围。像始作俑者、趋之若骛、耿耿于怀、乐不思蜀、不可理喻、无所作为、大放厥词、罄竹难书、弹冠相庆等,运用时就必须辨明它们的感情色彩。

辨析成语时,尤其要注意辨析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例如:“风流云散”与“烟消云散”是对象的不同;“妄自菲薄”与“自暴自弃”是程度上的差别;“侃侃而谈”与“夸夸其谈”是褒贬的不同;“洞若观火”与“了如指掌”是侧重点的不同;“手无寸铁”与“赤手空拳”是范围的不同。

类似的还有,供辨析。包罗万象—应有尽有,遍体鳞伤—体无完肤,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不动声色—无动于衷,不共戴天—势不两立,不谋而合—不约而同,不由自主——情不自禁,趁火打劫—浑水摸鱼,称心如意—心满意足,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当仁不让—义不容辞,道貌岸然—一本正经,东山再起—死灰复燃,独树一帜—标新立异,耳闻目睹—耳濡目染,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固若金汤—坚如磐石,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和衷共济—同心协力,囫囵吞枣—生吞活剥,等等。

4、巧扣语境选用。使用成语,就表明成语是处在一种“动态”之中的。巧扣语境,就是要对上下文的内容有清楚的理解,只有理解上下文的内容,才会知道所用成语的语境意义

是什么。可以说准确地把握了上下文,死死扣住语境,巧妙地联系语境,也就找到了解答成语运用题的钥匙。

(四)介绍“高考成语使用”考点落实的方法

高考语文卷中每年都有成语运用的题目。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可谓浩如烟海,这么多的成语,如何掌握呢?很明显,要掌握每一个成语,是绝对不现实的。虽然高考命题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四个方面: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掌握成语,这或许会使我们对正确使用成语的理解上升到一个理性认识的阶段。

1、要分辨成语的语义。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这时切忌望文生义,很多的时候,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

例如: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这里误解了词义,使用也不恰当。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 “万人空巷”(1997年)是指人们都聚集在一起,致使巷子都空了。“炙手可热”意思是手一接近便感到热,用来比喻权势气焰之盛的,多含贬义。“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2、要辨明成语的细微差异。

汉语中的同义词极其丰富,同义成语也比比皆是,因而在运用时,我们要注意同义成语的辨析工作,通过辨明其细微差异,达到准确贴切运用的目的。

例如: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仅一字之差,但就是这一字之差,其语义迥乎不同。“不孚众望”中的“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负众望”意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可见句中的成语“不孚众望”运用是恰当的。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耸人听闻”“骇人听闻”,等等。

3、要区分成语语义的范围。

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

例如: 这次汇报演出,反映了我国文艺舞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繁荣景象。

“姹紫嫣红”只用来形容花,而不能修饰“我国文艺舞台出现的繁荣景象”,上句显然超出该词的使用范围,因而误用。该句应用“万紫千红”,其不但可用来形容花木,还可用来形容人、文章,或比喻景象繁荣昌盛,事物丰富多彩。

4、要注意成语语义与句子有些词语意义重复。

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叠床架屋的毛病,如不加细辨,就会发生误判。

例如: 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可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

5、要明确成语的本来意义。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

例如: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初中语文素养大赛试卷样卷
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造句(二)
【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造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

语文知识运用比赛 赛区初赛试题

时限:

100分钟

考生须知:

1、试卷范围:以《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各学段语文知识要求为基本范围,适当扩大。

2、试题形式:本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客观性试题,共30题;第二部分主观性试题,共7题。

3、比赛形式:现场闭卷答题。 4、比赛分值:100分。 5、成绩评定:依卷面答题正确率得分累计总分。 6、“语文素养大赛”侧重于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彷徨 赫然 深邃 肃然起敬 B.晦暗 怅然 逞能 眼花缭乱 C.慰藉 簇新 伫立 不可明状 D.襁褓 骸骨 赎罪 洋洋得意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长沙是一座美丽的山水名城,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B.一看那弱不经风的样子,就知道她平时缺乏体育锻炼。 C.素有“天籁之音”美誉的侗族大歌,早已蛮声海外。 D.这块石碑雕刻的人物花草,生动活泼,巧夺天公。 5.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得刮目相看了。 ....B.青年人要多读书,勤思考,并以积极姿态投身沸沸扬扬的新生活。 ....C.季羡林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是世人敬仰的“学界泰斗”。 ....D.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

第一部分:客观性试题

同嚼蜡。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6.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共30道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A.调查显示,我国有近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烙铁(lào) 晕车(yùn) 粗犷(guǎng) 莘莘学子(shēn) “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

B.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就在于要勇于克服困难,充满自信。

B.称心(chân) 遂愿(suì) 船舷(xuán) 茅塞顿开(sâ) ....C.小刘到赵教授家请他将自己要发表的论文再重新校对了一遍。 C.应届(yìng) 角色(juã) 笑魇(yǎn) 不落窠臼(kē)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观察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

7.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D.模板(mó) 惬意(qiâ) 广袤(mào) 风靡一时(mí) ....

抱怨恰如一股阴冷潮湿的黑雾,足以 他的双眼,足以 他2.下列括号中的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的心智, 足以 他的成长,最终让他在怨天尤人的泥潭里越A.干(gān)练 框(kuāng)架 嗑(kē)瓜子 怏(yàng)怏不乐

陷越深。 B.濒(bīn)临 山峦(luán) 兑奖券(juàn) 畏葸(xǐ)不前

C.泥淖(nào) 锃亮(câng) 紧箍(gū)咒 刚愎(fù)自用 A.遮蔽 迷惑 阻碍 B.迷惑 阻碍 遮蔽 D.鞭笞(tái) 潜(qián)伏 捅娄(lóu)子 呱(gū)呱坠地 C.遮蔽 阻碍 迷惑 D.阻碍 遮蔽 迷惑

1

8.下列语句排列最恰当的是( ) ①这就是享誉中外的醉翁亭。

②道路两旁,浓荫蔽空,如入苍黑色的幽静之境。 ③那天秋雨连绵,驱车出城,在琅琊古道上下车步行。 ④湿漉漉的宽阔青石板道长约二里许。

⑤举首可见林木掩映的亭台楼阁紧靠崖壁下。

A.①⑤④②③ B.③②⑤①④ C.③④②⑤① D.①③②④⑤ 9.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旅客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暗淡无光, ,再好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 A.再好的投入和开发也会无济于事 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逐渐消失 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 D.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

10.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B.山路崎岖,很不好走,可我不相信自己还走不过这个背着三十多斤东西的山村女孩子(她才只有14岁)。

C.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各自都有天然的泄水湖,那里不宜搞什么“围湖造田”——尽管这样做有其善良的愿望。

D.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都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利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儿。 11.以下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他们把许多艺术品送给外国人,算是“发扬国光”。

B.她不是“苟且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C.年仅22岁,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女大学生,有这样的“暴徒”么?

2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1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 )

他们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指导 了解 参与地下的工作, 乐此不彼, 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A. 或者 或者 并 甚至 B.并且 和 于是 而且 C.不仅 而且 还 并且 D.和 和 而且 并且 1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曹操所写的《观沧海》,描绘了大海吞吐宇宙的气象,抒发了作者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B.《读(孟尝君传)》选自《临川先生集》,作者王安石,宋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C. 《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具体描绘了祥子挣命的场面。

D.法国都德的《我的叔叔于勒》,围绕着于勒的命运展开情节,跌宕起伏,出人意料。

14.我国第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是( )

A.秋瑾 B.李清照 C.蔡文姬 D.班昭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作者是( ) A.苏轼 B.杜甫 C.刘禹锡 D.陶渊明 16.下面四句诗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雨暗苍江晚来晴 ②月在浮云浅处明 ③井梧翻叶动秋声 ④楼头夜半风吹断 A.②①④③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①③④②

17.下列人物不是儒家代表人物的是( ) A.孔子 B.韩非子 C.孟子 D.荀子

18.( )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物和代表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A.雨果 B. 莫泊桑 C.莫里哀 D.罗曼·罗兰

19.“趋之若鹜“中的“鹜“是一种什么动物?( ) A.鹰 B.乌鸦 C. 野鸭 D.喜鹊 20.下面对联是描述哪一行业的?( )

上联:送佳音飞骑连万户 下联: 报喜讯银线达九州 A.工厂 B.酒店 C.教育 D.邮局 21.《红楼梦》的别称是( )

A.《红楼往事》 B.《石头记》 C.《贾府风云》 D.《西厢记》

22.一主持人拿一块木板儿,将另一个主持人轻打了一下,据此我们可以猜出《红楼梦》中的三个人物是 ( )

A.门子 贾琏 袭人 B.冯渊 板儿 袭人 C.贾珍 板儿 袭人 D.板儿 袭人 贾琏 23.下列成语从结构上来说不同的一项是( )

A.朝三暮四 B.南辕北辙 C.望梅止渴 D.耳濡目染 24.下列哪一项不适合用作环保类公益广告?( ) A.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B.小草对你微微笑,请你把路绕一绕。 C.用心点燃希望,用爱撒播人间。

D.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25.下列哪个人物不属于《红楼梦》( )

A.晴雯 B.崔莺莺 C.秦可卿 D.王熙凤

26.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端午节。下列民间习俗哪一项不会在端午节出现( )

A.贴“倒福” B.吃粽子 C.插艾蒿 D.剪艾虎 27.下列哪个计策不是出自三十六计( )

A.草船借箭 B.浑水摸鱼 C.借尸还魂 D.趁火打劫 28.在下面这段文字中,莱特哥哥说的一句话是( ) 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驾驶动力飞机成功地遨游蓝天。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主持人要莱特兄弟发表演说,兄弟俩再三

3

推辞,主持人执意邀请,哥哥便发表了言短意深的一句话演说:“ ”

A.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学舌是被人看不起的。 B.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 C.据我所知,鸟中最会学人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不会变成人的。

D.据我所知,鸟中最会学人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说不出人话来的。

29.某社区开展“温馨家庭”评比,准备给获奖的家庭颁发匾额。下列作为匾额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家和万事兴 B. 妙手回春 C.博古通今 D.举天地之正气 30.曾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的晚清名臣、湘军创始人曾国藩,一生独步官场,挺立于权力斗争的漩涡而不败,得益于他的养性修身和为人处世的秘诀。在他的书斋里,就有这样一副联,其上联是:世事多因忙里错。要补全下联,你觉得最恰当的是( ) 上联:世事多因忙里错 下联:

A.晓烟春雨劳耕锄 B.人情全靠勤交往 C.烦恼皆由逐利来 D.好人半自苦中来

第二部分:主观性试题 (共7道题,共计40分)

31.下面是某主持人所说的一段话,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①现在,有请歌坛新秀雨菲小姐。②雨菲小姐德高望重,演技精湛,③当上了本届十佳青年歌手的荣誉称号。④她演唱的《梦在飞翔》也荣登十大金曲排行榜。让我们用掌声向她表示热烈的祝贺。⑤雨菲小姐自登上歌坛以来,多年以来,一直不断地努力,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⑥下面,请她为我们演唱《梦在飞翔》。 (1)语言不简明的一处是 (只填序号) (2)语言不得体的一处是 (只填序号)

(3)句子成分搭配不当的一处是 应改为

(6)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是这样诠释“站得高,看得远”的道

(不改变原意)

理的: ,只缘身在最高层。 32.光明中学某班同学拟举行“漫步诗林,浸润诗香”的主题综合实

34.名著阅读。(3分) 践活动,请你踊跃参加。(6分)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的艺术形象。他在花果山自(1)第一小组同学打算编辑一本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古典

封为 , 诗词集,请为该集子拟出一个名字(2分)

大闹天宫,被关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意外练就了一(2)为了调查同学们对诗词的感兴趣程度,第二小组同学组织

双 ,能够辨识妖魔鬼怪。后被 压在五行山下。了一次调查。下面是调查的数据,请你仔细阅读这个表格,归纳出

五百年后经观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结论。(2分)

35.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保持语意不变,可适当增删个别4分)

(2) (3)第三小组同学准备制作一份“诗歌手抄报”,李明同学承

(3) 担此次手抄报的“美编”任务,他想请教美术的张老师做些指导。

36.把下列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写出来。(5分) 来到张老师办公室,他对张老师说:

十五个吊桶打水——( ) “

画蛇添足——( ) (2分)

仇人相见——( ) 33. 请根据语言环境或者提示,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6分)

麻雀虽小——( ) (1)几处早莺争暖树, 。(《次北

哑巴吃黄连——( ) 固山下》)

(2)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37.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12分)

(1)阅读下面文字,补写一个与划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修辞手法(3)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

一致、语意连贯的句子。 龟年》)

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4)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

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春行》)

私; , 。(2(5)《<论语>十则》中提到的“己所不欲, ”一句,

分) 是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4

(2)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10分)

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和并结合身边事例说说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性试题答案

1.A 2.C 3.C 4.A 5.B 6.D 7.A 8.C 9.D 10.B 11.B 12.A 13.D 14.B 15.C 16.D 17.B 18.A 19.C 20.D 21.B 22.D 23.C 24.C 25.B 26.A 27.A 28.B 29.A 30.D 第二部分:主观性试题答案

31. (1)⑤ (2)② (3)③ 获得了本届十佳青年歌手的荣誉称号。 32. 示例:我见青山多妩媚//明月清泉//自然风(2分) (2)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同学们对诗词感兴趣的程度在不断增加。(综合性回答2分)//七年级有近半数同学对诗词不感兴趣(只是回答了一个年级或者一个角度,类似表述1分) (3)张老师,您好!我们小组正在编一份诗歌手抄报,我承担美编任务,请您就手抄报版面设计和图片选配技术做些指导,可以吗?(4分)//没称呼但表述清楚2分,有称呼但表述不清2分。

33.(1)谁家新燕啄春泥 (2)问渠那得清如许 (3)落花时节又逢君 (4)浅草才能没马蹄 (5)勿施于人 (6)不畏浮云遮望眼 34.齐天大圣 火眼金睛 如来佛祖

35. 岭南建筑以简练、朴素、通透、雅淡的风貌著称。

岭南建筑在通风、隔热、防风、防雨、防潮等方面都极具特色。 岭南建筑在我国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对两个即给满分) 36.七上八下 多此一举 分外眼红 五脏俱全 有苦说不出 37.参考示例(1)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示例:图上画了一头驴和一只蝉;蝉正在唱歌,驴听了,心想,蝉老弟唱得好,俺要学唱歌。这幅漫画告诉我们,不能盲目模仿,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走适合自己的路。 38.略

5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造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浑水摸鱼的故事 浑水摸鱼的典故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造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造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40067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