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好词 > 石榴诗词和解释

石榴诗词和解释

2016-11-07 12:44:5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石榴诗词和解释(共6篇)关于石榴的诗句石榴诗句杜牧,“似火石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环。” 白居易《山石榴》“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戴复古《山村》:“山崦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梁元帝《赋得咏石榴诗》:“涂林应未发,春暮转相催。燃灯疑夜火,连珠...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石榴诗词和解释》,希望能帮助到你。

关于石榴的诗句
石榴诗词和解释 第一篇

石榴诗句

杜牧,“似火石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环。” 白居易《山石榴》“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戴复古《山村》:“山崦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

梁元帝《赋得咏石榴诗》:“涂林应未发,春暮转相催。燃灯疑夜火,连珠胜早梅。西域移根至,南方酿酒来。叶翠如新剪,花红似故栽。还忆河阳县,映水珊湖开。”

白居易《喜小石榴开花》:“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赤玉何人小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裤?但知烂漫恣情开,莫怕南宾桃李妒。”

石榴歌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流霞包染紫鹦粟,

黄蜡纸裹红瓠房。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元 马祖常 《赵中丞折枝石榴》

“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

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这首诗不仅道出了石榴的来源,也描写了石榴花的优美。

榴花

金元格

山茶赤黄桃绛白,戎葵米囊不入格。

庭中忽见安石榴,叹息花中有真色。

生红一撮掌中看,模写虽工更觉难。

诗到黄州隔千里,画家辛苦费铅丹。

庭榴

明杨升庵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

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

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西园石榴开

宋欧阳修

荒台野径共跻攀,正见榴花出短垣。

绿叶晚莺啼处密,红房初日照时繁。

最怜夏景铺珍簟,尢爱晴香入睡轩。

乖兴便当携酒去,不须旌骑摇拥车辕。

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山石榴寄元九

唐白居易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石榴歌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流霞包染紫鹦粟,

黄蜡纸裹红瓠房。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柳宗元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

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

孔绍安

侍宴咏石榴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孙逖

同和咏楼前海石榴二首

客自新亭郡,朝来数物华。传君妓楼好,初落海榴花。

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更宜林下雨,日晚逐行车。

海上移珍木,楼前咏所思。遥闻下车日,正在落花时。

旧绿香行盖,新红洒步綦。从来寒不易,终见久逾滋。

方干

海石榴

亭际夭妍日日看,每朝颜色一般般。满枝犹待春风力,

数朵先欺腊雪寒。舞蝶似随歌拍转,游人只怕酒杯干。

久长年少应难得,忍不丛边到夜观。

咏石榴

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城.

只为来时晚,开花不及春.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作者:白居易

作品:喜山石榴花开

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

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

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裤?

但知烂熳恣情开,莫怕南宾桃李妒。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题山石榴花

内容:

【石榴诗词和解释】

一丛千朵压栏杆,剪碎红绡却作团。

【石榴诗词和解释】

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

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内容: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七律·农家乐

作者:邓柔刚

门前屋后绿油油,四季飘香入画楼。

桃树花开红艳艳,石榴果熟滑溜溜。

芭蕉蔽日垂长吊,金桔满枝挂彩球。

政策归心开富路,农家老少乐悠悠。

元稹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僧衣。【石榴诗词和解释】

石榴园下禽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石榴诗词和解释】

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作品:奉和袭美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

紫府真人饷露囊,猗兰灯烛未荧煌。丹华乞曙先侵日,

金焰欺寒却照霜。谁与佳名从海曲,只应芳裔出河阳。

那堪谢氏庭前见,一段清香染郄郎。

《虞美人·次韵和飘零沧桑上阕》

千重碧树莺啼乱,香陌春行倦。红裙妒杀石榴花,为言客愁无不在天涯。

中国古诗词 石榴篇
石榴诗词和解释 第二篇

中国古诗词 石榴篇

【宫词(五代·花蕊夫人)】

树叶初成鸟护窠,石榴花里笑声多。

众中遗却金钗子,拾得从他要赎么。

【侍宴咏石榴(唐·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留题天竺灵隐两寺(唐·白居易)】

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

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

【天竺尝有月中桂子落,灵隐多海石榴花也。】

黄纸除书到,青宫诏命催。

僧徒多怅望,宾从亦徘徊。

寺暗烟埋竹,林香雨落梅。

别桥怜白石,辞洞恋青苔。

石桥在天竺,明洞在灵隐。

渐出松间路,犹飞马上杯。

谁教冷泉水,送我下山来?

【山石榴,寄元九(唐·白居易)】

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斫得厅前栽。

烂熳一栏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麴尘。

泪痕(氵邑)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

【石榴诗词和解释】

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

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

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

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栏前只忆君。

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山石榴花十二韵(唐·白居易)】

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艳夭宜小院,条短称低

廊。

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千丛相向背,万朵互低【石榴诗词和解释】

昂。

照灼连朱槛,玲珑映粉墙。风来添意态,日出助晶

光。

渐绽胭脂萼,犹含琴轸房。离披乱剪彩,斑驳未匀

妆。

绛焰灯千炷,红裙妓一行。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

香。

恐合栽金阙,思将献玉皇。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

王。

【石榴树(唐·白居易)】

可怜颜色好阴凉,叶剪红笺花扑霜。

伞盖低垂金翡翠,薰笼乱搭绣衣裳。

春芽细炷千灯焰,夏蕊浓焚百和香。

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芳。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唐·白居易)】

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

色相故关行道地,香尘拟触坐禅人。

瞿昙弟子君知否,恐是天魔女化身。

【题山石榴花(唐·白居易)】

一丛千朵压栏杆,剪碎红绡却作团。

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

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石榴》
石榴诗词和解释 第三篇

咏石榴的诗
石榴诗词和解释 第四篇

诗歌一:咏石榴的诗
是你火红的果实点燃了
我晦涩不堪的眼睛
感谢你送给热情
从此,我不在寂寞和担心我的弟弟
你真的不记得吗
可爱的石榴花
我还记得你的温柔
不是吗
那一夜来临
一场暴雨把你摧倒了
石榴滚得满地都是
但你仍有动人的春色
你今晚要的是圣洁的月亮
不是我常说的虚荣
千百年来你伤痕累累
但你仍然神采奕奕,春色十足
诗歌二:七律·咏石榴
五月风光宜乐游,花娇艳语半惭羞。
赞春有句美红杏,咏卉题诗赞石榴。
一树如霞凝玉露,万枝随愿舞娇柔。
春风解释无穷意,消尽宵来万斛愁。咏石榴的诗
诗歌三:七律·咏石榴
遍立峰间似火稠,流丹总教彩云羞。
叶如绿柳娇而媚,枝若白杨劲且柔。
虽有千词题菡萏,却无半句赋石榴。
而今但拜裙裾下,旧怨新愁一笔勾。
诗歌四:七绝·咏石榴
五月金罂一树彤
万花攒动火玲珑
中秋月朗星悬日
嚼破隋珠粒粒红
诗歌五:绝句·咏石榴
榴花五月红,瘦叶送春风。
疑是梅格在,丹心气血同。
榴花五月红,气血与君同。咏石榴的诗
疑是梅格在,丹心志不穷。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石榴诗词和解释 第五篇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有人则认为,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

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另外有人提出,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个月中间的一天。

<周礼>中出现过中秋这个词,但它指的不是中秋节,而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汉代有“秋节”,时间是在立秋的那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唐朝的类书里有四时十二节令的记载,也没有中秋节,但唐诗中已出现了“中秋月”。“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第一次对中秋节作了明确记载的是南宋人吴自收,他在<梦梁录>一书中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临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书里还描写了南宋京都临安(今杭州)赏月逛夜市的盛况。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爷儿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它中秋节的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中秋节日记400字
石榴诗词和解释 第六篇

篇一:难忘的中秋节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昨天下午写完日记,我就去了好又多一趟,想看看超市(是怎么迎接中秋佳节的)里中秋节的情况。我走到商场入口时,只见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好不容易挤到了台阶旁边,我突然看到了一个大大的月饼模型,上面刻着小孩子在抢吃月饼时的场景。中秋节日记400字。许多顾客(见了这个模形)都围在旁边欣赏,似乎在赞叹它的(美丽)精致。我顾不得慢慢地看这些,赶紧走上了台阶。[哟,这可怎么进去呀?挤死我了!"我左碰碰右撞撞,才好不容易地跟着人群挤了超市。果然不出我所料,商场真的大变样了!以前,超市(只卖些)用来促销日用品、糖果之类的地方,现在改成卖[中秋用品"了!你瞧啊,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篇四:幸福快乐的节日――中秋
    又是中秋节了,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我真想知道今年中秋节的月亮到底有多圆多亮啊!
    可惜天公不作美,一整天雨淅淅沥沥下个没完没了,月亮也被层云裹着,不肯现身。看着窗外黑漆漆的夜空,我很沮丧,妈妈看到我失望的样子,对我说:[我给你讲一些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啊!"我有点高兴,回去在沙发上坐好。
    从妈妈的讲述里,我知道了关于中秋节的三个传说,第一个是大家都熟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第二个大家也听过吧――吴刚伐桂,第三个传说,嘿嘿,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反正我是第一次听到的,那就是朱元璋和月饼起义的故事,原来当年朱元璋就是将起义的消息藏在月饼里,最后取得了胜利。想不到月饼还是个藏秘密的好地方啊,小朋友们,你们一定在吃月饼吧,可一定要仔细哦,说不定,一口就咬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呢!
    妈妈还跟我讲了古今各地过中秋节的习俗,比如:赏月、玩月、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对了,我下午还在电视里看到云南丽江的人们正在河中放莲花灯,以此来庆祝中秋。
    最后妈妈还考了我,问我知道关于月亮的诗有哪些,我将李白的一首诗脱出而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念完后,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听着这些故事,读着那些美丽的诗句,虽然没有看到月亮,我也觉得非常开心,因为中秋节又是一个团圆节,只要家人都开开心心地在一起,没有月亮,也一样是一个幸福快乐的节日。
篇五:快乐的中秋节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和我6:00就起床了。爸爸正在看太阳,爸爸他还指着远处的灯说是太阳,我笑着说:[爸爸那是灯不是太阳,太阳还在云雾哪。"
    上午,我在做作业。爸爸给我说:[你如果10分钟做一页,就可以得一块金牌。"我做得飞快,还正确。最后我每一页做得都得金牌,爸爸没有什么东西可奖励给我的,就让我自己说,我说:[要去麦当劳"爸爸带我去了那里,爸爸给我买了很多好吃的,有薯条、汉堡--。我吃了这个吃那个,吃得我满嘴流油,高兴极了。
    晚上,我们玩脑筋急转弯。我开始出题了,请听题:[小平每天做作业的时候,先要干什么?"妈妈回答说:[打开本子"。我说:[对"我说:[请听题`什么鬼最让人喜爱?`"爸爸回答:[机灵鬼最让人喜欢。我说:[对了"--
    我们又猜谜语。爸爸说:[水中游,山上跑,合在一起味道好。"我回答:[它是`鲜`字"爸爸说:[对了"--
    我在月光下长了知识
    啊!今天可真快乐呀!
篇六:中秋赏月
    今天是中秋节,吃过晚饭侯,我迅速地叫上爸爸、妈妈,搬来桌子和凳子,坐在阳台上,一边品尝美味的月饼,一边聊天赏月。
    夜静悄悄的。漆黑的夜空上,月亮好似一个美丽的大大的圆盘,已不是平常的[镰刀"了。它把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柔皎洁的月光。一阵清风吹过,让我感到中秋节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格外圆。我问妈妈:[为什么中秋节月亮这么大呢?"妈妈说:[中秋节,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所以中秋节的月亮又大又圆。"听完妈妈的话,我不禁想起李白著名的诗<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过了一会儿,我看见月亮越来越高,首先是慢慢的往上爬,像一个胆小的小姑娘,接着,望望四周,[嗖"的一声,就跳了上来。我呆呆的瞧着月亮,仿佛看见了美丽的嫦娥,可爱的玉兔。你瞧,嫦娥带着玉兔朝我笑呢。
    啊,中秋节多么美啊!月亮多么圆啊!月光多么皎洁啊!我真希望月亮可以天天都是这么圆,天天都是这么皎洁的月光啊! 
篇七:月到中秋分外明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朵一朵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
    它高高地升起来了。圆得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啊,皎洁的月亮,你引起多少人的丰富想象:嫦娥,因偷吃仙药,被关在寂寞的广寒宫内;吴刚,被罚砍那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在广寒宫里为嫦娥捣药--
    我多想和吴刚去做伴,多想去慰问孤独的嫦娥,多想去逗逗可爱的小玉兔呀--
    可你又那么遥远,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这欢乐的时刻飞向你的怀抱,可大雁也飞不了这么高;我想用长虹架起一座彩桥,去探望你这地球的少年,可当彩虹出现时,你却不知在何方--
    看着这圆圆的月亮,我又思念起去世的奶奶来。她那慈祥的面庞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一想起奶奶来,我的眼睛就湿润了,奶奶好像也在我们身旁和我们欢度佳节。这不正应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吗?
    我凝神望着月儿,口里嚼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着月亮的传说,我又想起台湾的小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篇八:中秋明月
    过中秋,在我国是一项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人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风俗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节,大家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吃月饼寓意成家人团聚的象征。
说起月饼,大家一定都想到了赏月吧!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 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时,形成了以赏月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赏月,你们一定都知道了,不过,[拜月"的故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呀?嘿嘿,让我来给你解释解释吧。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年幼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的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就任命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说了这么多,我都累了,让我们一起赏月吧。瞧,今天的月亮多亮啊!
篇九:传统节日――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之夜月亮显得格外圆也特别亮。家家户户都喜欢座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据说吃月饼像征着合家团圆几百年来我的家乡一直有这一传统风俗。 
    今天晚上我们一家便早早聚集在阳台上一边赏月一边吃着月饼。桌上的月饼各式各样有豆沙月饼、水果月饼、火肉月饼--还放着各种糖果。月亮渐渐地升上了中天金色的圆月仿佛像一个大月饼微风吹拂着我们的头发像妈妈的手在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这时劳动了一天的奶奶开始为我们讲起了[吴刚划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许多神话故事。听听奶奶的故事看看天上的圆月我觉得自己也仿佛进入了角色。 
    这时在一边喝着茶的爸爸也接上了话茬他用手指着圆月说:[你看月中的吴刚正在砍桂花树呢?"我抬头一看真的月中真的好像有一个人在使劲地在砍一棵树呢。爸爸又喝了一口茶笑容可掬地说:[吴刚砍了一年才从桂花树砍下一片叶子从天上掉到人间就变成了金叶子这一片金叶子会掉在人间最勤劳的人家门口这家人便会富起来所以你长大了要勤劳勤劳就是财富。"听着爸爸的故事我又一次进入了想像之中我仿佛看到那桂花叶子正在飘飘悠悠地从天上飘下来正巧落在我家的门口-- 
    沙、沙、沙--起风了旁边的树木起伏不停我仿佛像童话中的小仙子在梦中游荡--
篇十:中秋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石榴诗词和解释》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关于石榴的诗词 描写石榴的诗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石榴诗词和解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石榴诗词和解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haoci/72845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