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好词 > 西游记的妙语佳句

西游记的妙语佳句

2016-03-15 18:28:4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西游记的妙语佳句(共5篇)西游记中的好词佳句好词;翻波跃浪 吐雾喷风 寻蛇拨草 扑鹞分松 星辰灿烂 洗心涤虑 芥纳须弥 曹溪路险 鹫岭云深 千丈冰崖 五叶莲开 帘垂香袅抖擞神威 磨砖作镜 积雪为粮 天龙围绕 花雨缤纷 理圆四德指解源流 三乘妙典 五蕴楞严 共乐天真 智满金身 恶气遮漫...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西游记的妙语佳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西游记中的好词佳句》

好词;

翻波跃浪 吐雾喷风 寻蛇拨草 扑鹞分松 星辰灿烂 洗心涤虑 芥纳须弥 曹溪路险 鹫岭云深 千丈冰崖 五叶莲开 帘垂香袅

抖擞神威 磨砖作镜 积雪为粮 天龙围绕 花雨缤纷 理圆四德

指解源流 三乘妙典 五蕴楞严 共乐天真 智满金身 恶气遮漫

好句好段;

1、水帘洞(选自第一回)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

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 渣。 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

2、花果山(选自第一回)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 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 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 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

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 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 密,四面原

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3、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好猴精!

4、高的是山,峻的是岭;陡的是崖,深的是壑;响的是泉,鲜的是花。

那山高不高,顶上接青霄;这涧深不深,底中见地府。

5、因感这月清光皎洁,玉宇深沉,真是一轮高照,大地分明,对月怀归,

口占一首古风长篇。

6.石径重漫苔藓,柴门蓬路藤花。四面山光连接,一林鸟雀喧哗。 密密松篁交翠,纷纷异卉奇葩。地僻云深之处,竹篱茅舍人家。

7、说甚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柳腰微展鸣金佩,莲步轻移动玉肢。

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

8、水痕收,山骨瘦。红叶纷飞,黄花时候。霜晴觉夜长,月白穿窗透。

家家烟火夕阳多,处处湖光寒水溜。白苹香,红蓼茂。桔绿橙黄,柳衰谷秀。

荒村雁落碎芦花,野店鸡声收菽豆。

9、只听得那路南山坡下,有犬吠之声。但见:紫芝翳翳,白石苍苍。 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苍苍半绿苔。数点小萤光灼灼,一林野树密排排。

香兰馥郁,嫩竹新栽。清泉流曲涧,古柏倚深崖。地僻更无游客到,门前惟有野花开。

10、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11、会家不忙,忙家不会。

12、见鞍思骏马,滴水思亲人

13、师徒们过了黑水河,找大路一直西来。真个是迎风冒雪,戴月披星。

行彀多时,又值早春天气。但见:

三阳转运,万物生辉。三阳转运,满天明媚开图画;万物生辉, 遍地芳菲设绣茵。梅残数点雪,麦涨一川云。渐开冰解山泉溜, 尽放萌芽没烧痕。正是那:太昊乘震,勾芒御辰;花香风气暖, 云淡日光新。道旁杨柳舒青眼,膏雨滋生万象春。

14、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 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15、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薜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

篇二:《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

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

唐僧:”悟空,这便如何是好?“

悟空:”嗳···师傅放心,有俺老孙呢!“

八戒:”师傅又被妖怪抓去了,怕是早被煮了吃了!大师兄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庄,沙师弟回他的流沙河,咱们分了行李各奔前程吧!“

沙僧:”悟净受菩萨点化,死也要保护师傅到西天取经,怎可半途而废?“

(悟空见到黑熊怪,不禁笑出声来)

悟空:你到底是烧窑的,还是卖炭的,真是黑的俊俏!

(唐僧献出自己的紫金钵盂做为人事,那和尚拿起来正在敲击)

八戒:敲,敲什么敲,紫金的!唐王赐的宝贝。敲,敲!

(悟空不得不到南海找观音帮忙,刚到门口,就见黑熊怪做的山神拦住去路)

悟空:好你个黑熊精,看在我饶了你的份上,难道你不应该叫我一声老爷?

黑熊:咳,君子不念旧恶,还提那些干什么呀?观音特意让我在此迎你!

悟空:真的?请!

唐僧:出家人四大皆空。

女王:你睁开眼睛看一看,我不信你眼中空空

[师徒两人到一家住宿,家里有祖孙两人]

悟空:你这老头,论起来你还是我重孙子呢!

唐僧:悟空,休得胡言。

老者:长老,他说的也确实不假呀。听祖父说,五百年前,天降大山,山下就压着一只神猴啊。今日您老人家终于出来了。

悟空:我老人家?我老人家?哈哈,哈哈„„

八戒:粗柳儿簸箕细柳儿斗,世上哪嫌男人丑!

八戒:猴哥,我自己是吃的快了些。你再弄两个,我也像你们一样细嚼慢咽的!

悟空:这果子几千年才结一个,你我吃它三个,已经造化不浅,你还想吃饱啊!

(悟空骗八戒下井捞出了国王的尸体,一路背回来)

八戒:师父,猴哥的外公让我给背回来啦!

悟空:呆子,什么我外公!

八戒:不是你外公你费这么大劲让我背他?

女施主,喝茶——喝茶——

这娃娃怎么能吃?拿走——拿走——

姓孙的外公

俺老孙——去也!——

你是虎精——你是虎精——!你是虎精——你是虎精——!

猴哥!等等我!

孙长老,里边请

哥哥,咱们还有晃金绳呐

呔,吃俺老孙一棒„

呆!妖精往哪里走!

一个是毛脸雷公嘴,一个是肥头大耳

马多灵!

一同服下„„

我以为是谁„„原来是弼——马——温啊

吃了唐僧肉,就能长生不老

荒山野岭哪来的XX,分明是妖怪变的

女施主,一起洗洗吧,一起洗洗吧

呆子!快去保护师傅

这是本院住持”金——迟——长老

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到西天拜佛求经西游记的妙语佳句西游记的妙语佳句

女菩萨!老猪这厢有礼了!

有来有去

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到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宝方,借宿一宿!

小的们F%#$^%$&U^*&#(

丈母娘,我老猪还会回来的

他叫做奔波儿灞,我叫做灞波儿奔。他是鲇鱼怪,我是黑鱼精

快请如来佛祖

我当是谁?原来是该死的弼马温啊!

赶路要紧!

金角大王:今天真是捅了猴子窝了,前面捉了个孙行者,又来了个者行孙,现在又

冒出来个行者孙,待我再出去收了他。

金角大王: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

行者孙: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

金角大王:行者孙,行者孙„„

行者孙:爷爷在此,爷爷在此„„

金角大王:怎么回事?

行者孙:你那个是母葫芦,见到我这只公葫芦,她就不灵了。

行者孙:金角大王,金角大王。

金角大王:啊——

行者孙:挖哈哈„„

好生照顾好师父,我去去就来。

大师兄,这可怎么办啊?

师父呢?

师父,师父被妖怪抓走了„„

银角把猪八戒几个抓来,金角扼腕道“吃这个——没用——”

唐僧:你这猴头休得无理!女施主,您受惊了。

御弟哥哥

猪长老,收了神通吧——

唐僧:八戒,斯文„

八戒:斯文又不能当饭吃

你的铃是母的,我的铃是公的,母的见了公的,就不管用了

我可不是那娇滴滴的国王,我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院主要想穿的长远么„„

你那个是葫芦孙子,我这个是葫芦爷爷!

莫可惬叶阿诺托,快将真经授予他们。

人种来啦,人种来啦

八戒,去弄点马尿来——

“啊,经文都湿了,这可如何是好——”

“师傅,这经文里,什么字都没有啊”

袈裟呢,我的宝贝袈裟呢???

那四位神仙都不在家。

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大圣,请看这边,这边的桃树,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吃了能够使人长生不老。西游记的妙语佳句

大圣,再看这边„„

猪八戒:该死的弼马温!坏了我的好事,你该当何罪啊你!

羊力大仙:你圣水什么味道?西游记的妙语佳句

鹿力大仙:又骚又臭不太好喝。

虎力大仙:说不定,圣水就这个味。

小娘子——

你就从了我吧

五谷轮回之所

八戒说:我老实,我不知道

师傅要是问我这是什么山,我就说是石头山,要问我是什么洞,我就说是石头洞

俺是那500年前„„

拿走拿走

这分明是未满周岁的婴儿

你这泼猴,那镇元大仙连我都要让他3分,你倒好却把他的树给„„

孙悟空:老官,把你那丹药借1000丸

太上老君:1000丸!?当饭吃呐。没有没有

御弟哥哥,虽然是身为女王,但从为享受过人间欢乐

哪有见面就叫人妖怪的,看到小的要叫姑娘,比你大的要叫姐姐

女妖精:长老!长老„„

篇三:《西游记中的好词佳句》

好词;

翻波跃浪 吐雾喷风 寻蛇拨草 扑鹞分松 星辰灿烂 洗心涤虑

芥纳须弥 曹溪路险 鹫岭云深 千丈冰崖 五叶莲开 帘垂香袅 抖擞神威 磨砖作镜 积雪为粮 天龙围绕 花雨缤纷 理圆四德 指解源流 三乘妙典 五蕴楞严 共乐天真 智满金身

好句好段;

1、水帘洞(选自第一回)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

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 渣。

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 恶气遮漫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

2、花果山(选自第一回)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

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

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 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

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

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 密,四面原

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3、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好猴精!

4、高的是山,峻的是岭;陡的是崖,深的是壑;响的是泉,鲜的是花。 那山高不高,顶上接青霄;这涧深不深,底中见地府。

5、因感这月清光皎洁,玉宇深沉,真是一轮高照,大地分明,对月怀归, 口占一首古风长篇。

6.石径重漫苔藓,柴门蓬路藤花。四面山光连接,一林鸟雀喧哗。

密密松篁交翠,纷纷异卉奇葩。地僻云深之处,竹篱茅舍人家。

7、说甚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柳腰微展鸣金佩,莲步轻移动玉肢。 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

8、水痕收,山骨瘦。红叶纷飞,黄花时候。霜晴觉夜长,月白穿窗透。 家家烟火夕阳多,处处湖光寒水溜。白苹香,红蓼茂。桔绿橙黄,柳衰谷秀。 荒村雁落碎芦花,野店鸡声收菽豆。

9、只听得那路南山坡下,有犬吠之声。但见:紫芝翳翳,白石苍苍。

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苍苍半绿苔。数点小萤光灼灼,一林野树密排排。

香兰馥郁,嫩竹新栽。清泉流曲涧,古柏倚深崖。地僻更无游客到,门前惟有野花开。

10、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11、会家不忙,忙家不会。

12、见鞍思骏马,滴水思亲人

13、师徒们过了黑水河,找大路一直西来。真个是迎风冒雪,戴月披星。 行彀多时,又值早春天气。但见:

三阳转运,万物生辉。三阳转运,满天明媚开图画;万物生辉,

遍地芳菲设绣茵。梅残数点雪,麦涨一川云。渐开冰解山泉溜,

尽放萌芽没烧痕。正是那:太昊乘震,勾芒御辰;花香风气暖,

云淡日光新。道旁杨柳舒青眼,膏雨滋生万象春。

14、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 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15、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 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 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薜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北, 云开斗柄南。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

篇四:《经典古诗词名句》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3、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经典古诗词名句。——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5、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唐<李商隐>

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7、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9、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0、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宋·李清照<渔家傲>

1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经典古诗词名句。——<庄子>

1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1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15、本是同根生,1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7、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8、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元未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0、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21、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2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24、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

27、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2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29、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宋·姜夔<扬州慢>

3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3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3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35、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李白<劳劳亭>

3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4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4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4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4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44、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唐·张泌<寄人>

4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4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4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48、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50、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遣怀>

5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

5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5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苏轼<后赤壁赋>

5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5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5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5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8、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5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60、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6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6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

63、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64、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唐·高适<封丘县>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6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7、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68、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69、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70、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7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7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7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7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7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77、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78、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7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8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8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82、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8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8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8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柳永<雨霖铃>

8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8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8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9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9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2、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93、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宋<欧阳修>

94、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9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9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

97、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清·曹雪芹<红楼梦>

98、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99、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10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10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0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103、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宋·秦观<春日>

10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105、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

106、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10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0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10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110、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11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12、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唐·李商隐<霜月>

113、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汤显祖<牡丹亭>

114、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1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116、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117、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明·吴承恩<西游记>

1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19、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20、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唐·王驾<社日>

12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22、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12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24、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清·吴伟业<圆圆曲>

12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126、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12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2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2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130、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131、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夜月>

13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33、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唐·张旭<山中留客>

13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3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13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137、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难>

138、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139、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14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141、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14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4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14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145、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王实甫<西厢记>

14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47、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4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149、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15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5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15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54、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15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15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157、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15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159、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16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6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16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16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6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6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66、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文章>

167、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168、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69、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元·关汉卿

170、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7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杜甫<客至>

172、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17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17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17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7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177、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清<郑板桥>

17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代·李煜<虞美人>

17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180、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

18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8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18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8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185、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8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187、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元未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18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8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9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9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19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93、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19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9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196、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97、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19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唐·僧<云览>

199、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明·吴承恩<西游记>

200、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篇五:《朝花夕拾好句摘抄赏析》

1、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赏析:这句话透露出鲁迅先生对无常的敬佩之情,从对他的尊称“无常先生”可以看出。既然连一个鬼都可以如此赋有人情味,那我们作为一个人又何尝不可呢?所以鲁迅先生也是要借无常的“重人情”来启示我们。作为一个人,法理固然重要,但也要像无常先生一样赋有浓烈的同情心。朝花夕拾好句摘抄赏析。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对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先写小时候对他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也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比,2、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狭窄险阻的小路,左面是一个广漠无际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广漠无际的浮砂,前面是遥遥茫茫荫在薄雾的里面的目的地。

赏析:这是鲁迅先生写的乡下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很喜欢这句话,他对当时乡下人的生活理念用深刻而美好的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鲁迅认为乡下人不会写出这种“热昏似的妙语”,也写出了当时乡下人的素质低下,为后文写活无常作铺垫。

3、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朝花夕拾好句摘抄赏析。他仍旧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简析:鲁迅留学日本是学医的,本文他用切身的体会对当时中国医学的落后观念和落后现状进行了痛切地揭露和剥析,甚至有“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这样极而言之的话,他用一个思想深刻的医学生的良知和洞察力,击中了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的要害,并且也显示了要救人身先救人心的思想转变历程,中国后来可能少了一个思想激进/操守严明的好医生,却有了一个为民族人民呐喊警世的大文学家,从本文中正可看到其伟大转变的的缘由。

4、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简析: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真不懂自己怎么会那么喜爱<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充满激情。

5、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简析:初一时就背过的文章,当时觉得索然无味, 现在读一读倒觉得乐在其中。首先两个“不必说”勾起读者兴趣,“单是”更引人入胜。两个“不必”本已情趣盎然,可见那“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更是其乐无穷啊!还有后面的“油蛉”“蟋蟀”等等同样也富有丰富的童年乐趣。

6、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是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赏析:人类总是在赞扬着自己的进步,以自己那些自己有禽兽没有的能力而自豪骄傲,以自己能思考而洋洋得意。虽然人类的确值得为这些高兴欢喜,但是却不曾认真想过,正因为人类所拥有的这些能力使得人类社会变得如此的复杂,甚至使得我们开始向往那些头脑简单的禽兽的单纯的世界。鲁迅在此说明这些道理,也是让人们反省一下, 自己所拥有的这些能力,不是让我们用来说空话昧良心的!

7、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绝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赏析:这段话虽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或者优美的语句,甚至相反的是一种似于骂人的话,可我从这段话中却深深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那种气愤和对于那些顽固者的无奈,他发展白话文是为了下一代,也是为了文学的新篇章的开启!

8、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赏析:这是鲁迅先生在即将去东关看五猖会是,却被父亲突然叫住,让他背完一篇古文才准许一家人去的时候心里的感慨。我很同情他,本来是一件很高兴地事,却要背古文,真的是很扫兴,而且又没有人帮助他。从“在百静中”“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些语句中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无助无奈以及扫兴。

9、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赏析:鲁迅先生说“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这说明当时他做引的时候,对文章当时书写的情形已经记忆不太清楚了,但是文章又确实存在,所以他就感觉很矛盾,“既然记忆是美好的,但是很多我缺又忘记了。”这是他的一种表达方式,鲁迅先生的文章很多都是这种杂文的语气,带点思考,也带点批判。

10、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赏析: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不过“),表达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不屑与之为伍)的情感。”这样“指代(留学生的丑态),为下文作铺垫,体现了作者的失望、矛盾、痛苦、厌恶。”确“表示另一种更大的可能性;”但“表示补充说明,”但“字后面的话是作者真正想说的内容。

11、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人民之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稔熟,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常常可以遇见他。死无常黑脸、黑衣,谁也不爱看。在”阴死间“里也有的,胸口靠着墙壁,阴森森地站着;那才真真是”碰壁“。

赏析:洋溢着作者对活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先写小时候对他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也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比,突出活无常的善心。

12、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辨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帜,使牺牲者知道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行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了,因为那时也就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嗷嗷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了。--选自<狗猫鼠>

赏析:这段话将人与动物进行对比。通俗的讲,意思大概是动物哪怕有不足之处,却不会厚颜无耻的当不足为优点。自命清高。而人呢,比动物进步了,有思想有言论,却说着空话么,说着违心之论。两者进行对比,更加明显的反映出当时那个社会中人的品行之恶俗,行为之无耻。以至于鲁迅先生这样讽刺当时人们的品行和当时社会的黑暗。

13、“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出自<狗·猫·鼠>

赏析:表现了作者不喜欢猫的原因。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14、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出自<阿长与山海经>

赏析: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别人做不到的事,这样一个不识字的普通人居然做到了,”我“也由此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15、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

赏析:这是”我“在失去了心爱隐鼠之后,对被说是吃了隐鼠的猫的仇恨感情的抒发。在某种意义上也表达了作家关怀弱小,嫉恶如仇,反抗压迫的精神特征。

16、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赏析:鲁迅先生说”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这说明当时他做引的时候,对文章当时书写的情形已经记忆不太清楚了,但是文章又确实存在,所以他就感觉很矛盾,”既然记忆是美好的,但是很多我缺又忘记了。“这是他的一种表达方式,鲁迅先生的文章很多都是这种杂文的语气,带点思考,也带点批判。

17、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人民之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稔熟,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常常可以遇见他。死无常黑脸、黑衣,谁也不爱看。在”阴死间“里也有的,胸口靠着墙壁,阴森森地站着;那才真真是“碰壁”。

赏析:洋溢着作者对活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先写小时候对他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也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比,突出活无常的善心。

18、天空一碧如洗,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照的通亮。

赏析:这是一段景物描写,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阳光比作光柱让我们知道阳光的形状。语言非常优美,因此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平静愉悦的心情,很享受,惬意的样子。

19、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是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赏析:人类总是在赞扬着自己的进步,以自己那些自己有禽兽没有的能力而自豪骄傲,以自己能思考而洋洋得意。虽然人类的确值得为这些高兴欢喜,但是却不曾认真想过,正因为人类所拥有的这些能力使得人类社会变得如此的复杂,甚至使得我们开始向往那些头脑简单的禽兽的单纯的世界。鲁迅在此说明这些道理,也是让人们反省一下, 自己所拥有的这些能力,不是让我们用来说空话昧良心的!

20、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赏析: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不过”,表达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不屑与之为伍的情感。“这样”指代留学生的丑态,为下文作铺垫,体现了作者的失望、矛盾、痛苦、厌恶。“确”表示另一种更大的可能性;“但”表示补充说明,“但”字后面的话是作者真正想说的内容。

2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赏析: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样一组词语,引出13种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泥墙根、油蛉、蜈蚣、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4件趣事(找蜈蚣、按斑蟊、拔何首乌根、摘覆盆子),前两个“不必说”略写百草园概貌,“单是……就有……”则比较详细地写百草园一角“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已趣味无穷,可见园子里佳趣俯拾皆是,渲染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感情色彩。写景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前一个“不必说”写静物由低到高,后一个写动物由高到低。整体部分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部分则由动物写到植物。

22、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赏析:描写了“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相关热词搜索:关于西游记的妙语佳句 西游记妙语佳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西游记的妙语佳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西游记的妙语佳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haoci/30068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