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好词 > 形容香烟的词语寂寞

形容香烟的词语寂寞

2016-01-30 09:01:5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形容香烟的词语寂寞篇一《关于形容孤单的诗句,描写孤独寂寞的好词好句子》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形容香烟的词语寂寞》,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形容香烟的词语寂寞篇一
《关于形容孤单的诗句,描写孤独寂寞的好词好句子》

关于形容孤单的诗句,描写孤独寂寞的好词好句子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

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

长行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

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凤箫吟 韩缜

消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

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遍绿野、嬉游醉眼,莫负青春。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行香子 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声声慢

形容香烟的词语寂寞篇二
《极品花间词词收藏》

温庭筠 五十首

温庭筠(约公元818 年—约公元870 年),本名岐,一名庭云,字飞卿,

太原(今山西阳曲附近)人。才思敏捷,每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成,

时人号为“温八叉”。由于他傲视权贵而失意场屋,以致屡试不第。只做过

隋县尉、方城尉和国子助教,所以《花间集》称他是“温助教”。

在文学史上,温庭筠是活动在诗衰词兴的交替时期。他的诗与李商隐齐

名,时称“温李”;他的词则与韦庄并列,号为“温韦”。在词的发展史上,

温庭筠可说是词坛上的一位开山大师。现存词具在《花间集》、《金奁集》

和《全唐诗》中。

温庭筠的词,内容多写闺情,辞藻浓艳,结构绵密,词旨隐曲,前人对

他的词有许多评价,如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温庭筠“工于造语,极

为绮靡”;张惠言在《词选序》中也说“其言深美闳约”;李冰若在《栩庄

漫记》中则说其所作“有以丽密胜者,有以清雅胜者

1. 菩萨蛮

其一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屏风上金光时明时暗,在重重叠叠的山景间

浮动。第二句写闺妇初醒而尚未起床,散乱如云的鬓发。在如雪的面庞上飘

动。通篇写闺怨之情,但又含而不露

其二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这首词是写怀人之情室内是水精帘、玻璃枕之类晶莹澄彻的器物,构成一派清明的环境;而暖香的鸳鸯锦,却又唤起人一种极华丽的意象。残月朦胧,江天一色,柳丝如烟,并点以飞雁,景象由前面的华艳转为清丽。

其五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正是杏花带露开放,陌上杨柳依依的芳菲季节。以美景烘托离情,深含不忍之意,一个“多”字,已微露哀怨,那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已孕在其中。

其九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门外杨柳,又像情人离去时那样依依含情,

燕子飞去又飞回了,可是所念之人还不见回还。以物而反衬人,感情真挚

其十一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这首词写女主人公黄昏时的惆怅。:清明时

节,满园柳絮平铺,过了一会,下起了如丝细雨,但很快雨过天晴,斜阳照

映着园林,雨后杏花显得格外娇艳却冷落了使人物黯然销魂

其十二花露月明残

自然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缕缕哀愁。“花落月明残”是她身世的自况

更漏子

其一柳丝长,春雨细,梦长君不知。

女子怀念情人的词作。

春雨蒙蒙,柳条丝丝,细雨飘洒,

其二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春天快过去了,人生的青春时光也会渐渐消逝,爱人到底何时来归?他现在情况可好?无穷无尽的思绪缠绕着她,每

每想到往日团聚的欢乐,如同在梦中一般

其三花里暂时相见,此情须问天

少女对负心情人的怨恨,你是知道我对你的一片深情的,上天可以为我们作证。

其四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

写思妇怀远人

其六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

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这首词写秋思离情,长夜不眠。

上片写长夜秋思。前三句以香烟蜡泪,寂寞画堂的室内气氛,烘托出秋

思萦怀的愁苦心情,“秋思”是上片的关键,而着一“偏”字,极为精妙,

使无情的红蜡变得分外有情,红蜡也像不忍看这满怀愁思的画堂中人,陪着

女主人伤心滴泪了。后三句紧接秋思,转出女主人公的形象,展示她长夜不

寐的秋思苦况:“眉薄”、“鬓残”,是睡卧长时,辗转反侧的情状,“夜

长”出秋思是因为孤独,虽淡淡写出,但情景凄冷,深沉哀怨都含蕴其中。

下片以浅明流利的笔触,用秋夜的典型环境,描摹离情的苦味。彻夜难

寐之状附着于夜雨梧桐之景。用“不道”画龙点睛,把景物与人物联系起来,

充分表达女主人公的愁苦心情。梧桐雨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无所谓“道”

与“不道”,而主人公因为夜长难忍,借物言情,主观感到它们是故意扰乱

她的心绪,触动她的离愁别恨,极为自然地把夜间窗外之景与窗内之情融合

在一起。末尾三句继续写她的感觉:桐叶飘零,雨声晰沥,阵阵吹进胸扉,

滴滴落在心上,是心声,也是泪水;而一“空”字,尤现动中之静,烘托了

环境的寂寥。但一夜无眠却终未说破,显得含蓄、深沉而真挚。

归国遥 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

定西番

其一雁来人不来。月徘徊。

写西域人对张骞的怀念

其二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

写妆后的少女形象。“双鬓翠霞金缕”,突出妆饰的艳丽;“一枝

春艳浓”,以比喻少女如花

其三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写少妇对征人的怀念。上片是泛写晚春景色和人物形象,把春景与人面自然地结合起来。“柳

如眉”,既写了春柳,又写了人面

杨柳枝其一宜春范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是借咏柳来表现舞女感物自伤的。或咏杨柳本身,或借咏人事,

写得流利晓畅,摇曳生姿,情致缠绵

其二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行人最断肠?

杏花也不愿做无情的草木,含情默默;为何行人却

着意于柳,见之而引起极度的思念呢用杏花与柳枝对比,推进一层,说明杏花亦能含情

其四六宫眉黛惹香愁,宫女望柳自伤

其六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

写双双黄鹂鸣叫于带露的柳枝之间,这既是少妇所见所闻的实况,又有起兴的作用,因景生情,产生了对久游在外的丈夫的怀念

南歌子

其二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

少女形如柳丝轻盈婀娜,色如雪花丰润光洁

其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

其六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忆君肠欲断,恨春宵。

欢会分别后,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写眼光流盼如秋波般清澈,姿态秀美花里”一句是追忆中欢会的地点。这三句纯是以女方的倩影衬托男子的情思。后二句直抒相思情深,春宵难遣

河渎神

其一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写女子伤别,开始二句借物寄怨正好反衬出离情的痛末二句用人美、时美,反衬伤时、伤怀。 其二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指所念之人离别后,不知飘泊到何处

女冠子

其一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鬓如蝉。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雪胸鸾

镜里,琪树凤楼前。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词完全只着意于女道士的容貌刻画

—带着娇态,含着微笑,隔夜的翠眉已薄,脸上的胭脂已淡,

而仍然显得美丽,微露如雪的胸脯女主人如亭亭玉立的琪树。

其二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玉楼相

望久,花洞恨来迟。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彩霞般的披肩,云一般的鬓发,镶金的镜子里,出现了她

如雪洁净的容貌,她对镜正画着略带愁意的蛾眉。女道士容貌

玉蝴蝶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写闺人秋日怀远嫩脸憔悴,如荷花凋落,愁眉懒画,皆因行

客未归,草木凋落的秋天,本来就使人悲凉,在思妇看来则更增愁情

清平乐

桥下水流呜咽。回首挥泪千行

惜别

思帝乡

花花,满枝红似霞。

写妇人春怨。写春景烂熳绚丽

梦江南

其一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写思妇恨远。用景象表现、衬托人物的心理,蕴藉含蓄,情意不尽。

番女怨

其一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

写女子触景伤怀

其二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月夜采莲女的惆怅

采莲子

被人知半日羞年少 活现出少女的娇羞之态

韦庄(约公元836 年—公元910 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

人。五十九岁才中进士,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赏识,任

掌书记。王建称帝,韦庄为相。

韦庄出身于没落贵族,屡试不第,浪迹江南,于干戈骚屑之中渡过了大

半生。

韦庄的词,虽也是以女人相思为中心,但风格与温庭筠迥异。他善于以

清新明白的语言,婉娈细腻的文笔写离愁别绪,而又能灌注自己的真情实感,

故格外感人。花间一派诚然创始于温庭筠,而实由韦庄才门庭昌大,他的清

丽隽逸、温馥可喜的作风,启发了当时的大小词人,并开蜀中文字隆盛的先

声。这就是韦庄与温庭筠并提,而又高于温庭筠的地方。实属花间派中最有

成就的词人。

前人对韦庄的词的评论中,有许多精到之处。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

中说:“韦端己词似纡而直,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况周颐的《蕙风

词话》也说他“尤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花间群贤,殆鲜其匹”

浣溪沙

其一含颦不语恨春残。写女子惜春

其三 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形象鲜明,以物比人,妙于形容。

菩萨蛮

其一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回忆年轻时离开家,到江南漫游和妻子分别时的情形

其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炉边人

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白描的手法写江南春景,清朗明媚,追忆初到江南时的心情。

其四 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

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词借主人劝酒,抒写了词人心中的难言的隐痛。词表现了人生如梦、及时行乐

其五 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词人异乡为客的一种想象之辞,也是代他在洛阳的年轻妻子写的一首怀念词人的词章桃花春水,鸯鸳对浴,衬出妻子的孤独。末二句以残晖中思妇凝

愁带恨的形象,突出她对丈夫的怀念,体现她情感忠贞笃厚。

应天长 一寸离肠千万结。惆怅夜来烟月 别后相四

荷叶杯 其一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清平乐

其一细雨霏霏梨花白

云解有情花解语含羞待月秋千女子之美

谒金门

其一有个娇娆如玉,,远山眉黛绿抒写了女子的孤独哀怨

其二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放开人事而写景,以景结情,融情于景,

春光将尽,落花满院,芳草凄碧,与无限相思合二而一,不言情而情自现

江城子

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

写男女欢会后的离别星斗微茫,露冷月残,这是晓别光景,与主人公因离别而伤心落泪融成一片。 天仙子其五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霞裙月帔一群群

—金如所穿的衣裳色彩,玉像她的肤色一样光洁。用霞、月形容裙、帔的美丽明

思帝乡

其二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写一个少女的青春的热情和她对少男的大胆追求

诉衷情

其一梦初惊。花欲谢,月胧明。

上行杯

其一一曲离声肠寸断

女冠子

其一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

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写女子追忆与情人的相别,以及别后相思

形容香烟的词语寂寞篇三
《词语的锤炼》

第二章 词语的锤炼

【教学目的】

认识词语修辞的意义,了解词语修辞和语言美的关系;了解词语修辞的目的;掌握词语修辞的主要方法;运用词语修辞的理论分析评论作品中词语使用的优劣。

【学习建议】

1.认真阅读教材,把握词语修辞的基本原理。

2.揣摩教材中的用例,体会词语运用的奥秘。

3.结合课程学习加强修辞实践,提高词语修辞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言语的分析、评论水平。

词语修辞是修辞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修辞学从筛选、锤炼的角度研究语言的运用,必然会涉及到从声音、意义、色彩、用法等方面对词语加以安排、润色,必然会涉及到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词语(如同义词、同音词、反义词、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词等),利用词汇的规律准确地表达思想,提高语言的表达力,以求收到最佳的修辞效果。

一、词语锤炼的目的:

(一)什么是词语的锤炼:

词语的选择和使用,修辞学上称为词语的锤炼,又称炼字。其目的是准确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比方说, 用凝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尽:都。着一“尽”字,写出了征人思乡的人数之多,伫立盼望的时间之长。又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这个“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二)词语修辞和语言美的关系

词语美的标准是切合语言环境,即切合语言环境的词语都是美的,不能切合语言环境的是不美的。而修辞的意义就在于在更高层次上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为此,应做到:1.选择词语时要适应言语环境,这是基本的原则;2.用心去体察,善于去发现什么样的词语修辞具有好的效果;3. 词语的锤炼要做到恰当自然,各具风格。

(三)词语锤炼的目的

1.准确明白

这是用词的最起码要求。那么,什么样的词语才是准确的?符合作者意图、适合上下文的词语就是准确的。

还有一个词与非词的问题。有的语素,如“桌、椅、窗、袜、衣、语、素、骨、丰”等是不能单独作为一个词来用的。一个字的姓氏、人名、地名、国名,都不能单独作为一个词来用。John本来是一个音节,翻成汉语是“约翰”,两个音节;Laos本来也是一个音节,翻译成汉语是“老挝”,也是两个音节。

2.稳妥和谐

汉语是富于音乐性的语言,构成音乐性的因素不少,如押韵、协调平仄、运

用联绵词等等,但是节奏的和谐匀称是基本要求,对于非韵文来说,主要就是要求做到这一点。

3.形象鲜明

语言要具体形象,描写事物则使之活灵活现,色彩分明;模拟声音则真切可感,悦耳动听,以期收到绘声绘色的效果。如果是抒发感情,则要力求将爱憎、悲喜、激昂、柔婉、庄重、诙谐等感情溢于言表,打动读者和听众。

4.新鲜生动

要注意选用能反映事物的突出特征、能一下就抓住读者和听者的词语。要使语言新鲜活泼,就要在词语的锤炼上下功夫。

二、锤炼词语的方法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篇提到:“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成章,积章而成篇。”指出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其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表达效果。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词语锤炼与运用的方法:一、精心挑选;二、巧妙配合;三、灵活运用。大家可以结合阅读和写作来体会。下面只作些重点提示。

(一)精心选择

要达到词语锤炼的目的,就要学会选择合适的词语。不论我们写的是什么,只有一个词是最适合、最能表现它的,因此我们要去找。但这个找不是找那些难字、怪字、僻字,而要在普通常用的词语中去挑选。动词、名词、形容词的选择尤其为重要。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变化、联系等的词。动词用得是否贴切,往往是一篇文章或一首诗词写得是否形象生动的关键。尤其是诗词写作更加强调语言的形象生动,特别讲究动词的锤炼。古往今来,有多少著名的诗家文豪精心锤炼词语的故事被人们传为佳话。例如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笔下有两句千古绝唱,叫“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的“绿”字原本用的是“到”,后改为“过”,再改为“入”,又改为“满”,最后才改定为“绿”。“到、过”等字并非不准确,但绝对不如“绿”给人以生动传神而又新鲜的印象。它不但给人动态的感觉,而且也给人以色彩的感觉。既有动词的作用,又有形容词的功能。“到”与“绿”虽一字之差,但就是这一个“绿”字成就了王安石的两句千古绝唱。由此可见,词语的锤炼对于写诗作文是何等的重要。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写文章总要用到形容词。文章要写得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和扭力,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形容词的运用。形容词用得出色,文章便生色。而形容词要用得出色,就必须精心锤炼,苦心推敲。选用形容词,要注意色彩、程度,修饰描写要恰如其分。

名词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似乎该叫什么叫什么,不存在挑选的问题,其实不然。如标题:树顶巢居两年 阻止砍伐古杉(shan)

“有巢氏”凯旋(图片标题 北京青年报)

图片说的是美国环保人士朱利娅在伐木公司同意不砍伐加州的一片古树木后,从她居住两年的“树巢”上下来。“有巢氏”,中国古代传说中巢居的发明人,出自《韩非子·五蠹》。标题“有巢氏”借指巢居于树木之上的人。

用这个词不仅新颖贴切,而且把古老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巧妙地联系起来,提高了标题的文化含量,更具有可读性。名词的使用主要是注意概念的准确、色彩的恰当、用法的规范等。

(二)巧妙配合

1、同义词语的选用

这种方法主要指选择同义词。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同义词,现代汉语的同义词尤其丰富。如果想要准确地表现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不能不进行同义词的比较选择。同义词往往是同中有异,“异”就是差别,“异”表现出来了,用词就准确了。所以同义词选用的作用就在于表意准确。例如:

不大一会儿,果见一着装女郎走过来坐在我对面。四目相对,竟吓了我一跳!美,出奇的美!美得使我心惊肉跳,不敢再看,可不看又不行,为什么不行,我也说不清,于是又偷看了一眼,正好她也看我。人家那种看,不像我这种看,人家是用一种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似乎要辨清我这身草绿色包装里,装的是个什么躯体,为什么老偷眼盯人家姑娘的脸?!我有点尴尬,继而心虚,但仍想再瞟她一眼,„„ (于济川《夸妻》)

这段话里集中用了许多“看”的同义词语。描写作者自己的用了:“看、偷看、盯、瞟”;描写“她”的用了:“看、审视、打量、辨清”等。 由于恰当地使用了一系列同义词,非常细腻而有趣地展现出男女主人翁初次见面都被对方容貌吸引的神情心态。试想,如果把描写男女主人翁眼睛不同状态的词语,都换用一个“看”,而不进行同义词的比较选择,那就只会是一种呆板乏味了。

2.相同词语的配合

这种配合可以使语言显得新鲜,富有趣味,可以用于不同语境,表现不同的感情色彩,可以增强语言的分量,提高语言的力度。

3.同素词语的配合

同素词语的配合可以使相同语素所表示的意义显得十分突出,特别是这些词语的语素有同有异,它们配合运用,可以产生互相映照、衬托、补充等等效果。

4.同类词语的配合

同类词语,又称类义词,指提是属于同一范畴的词语。属于同一范畴的词语之间,有上下位关系的,有属于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有属于等级关系的,有属地离散关系的等等。恰在此时当地使用同类词语,能使表意更加明确。

5.意义相反、相对词语的配合。

这种配合通过意义上相反、相对词语的对比、映照,可以鲜明地表现是非优劣。如“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节约”与“浪费”相对,“光荣”与“可耻”相对,褒贬分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清清楚楚。意义相反、相对词语的配合,也有的表现不同状况的发展变化。如“女儿村”有了“男子汉”。

6.同音词语的配合

同音词语是指语音形式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有时把同音(或近音)的词语配合使用,可以使语言生动、诙谐。

(三)灵活运用

教材讲了三个方面:特殊语的使用、别解变化、成语的运用。前两者只作简单提示,重点讲讲成语的活用问题。

1.特殊词语的使用

使用文言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都要考虑有无必要,不能滥用。外来词还有一个翻译方式问题:已经有音译加意译、音意兼译的词了,或者已有汉语新造的词了,就不必用音译词了。音译也有个书写规范问题。此外还有敬词和谦词、委宛语语等。这些特殊词语的使用都有其特定的场合,使用恰当,可以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塑造人物,表现某种色彩。平时我们要注意积累这方面的词语,须使用时方能做到信手拈来。

2.别解变化

词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地更改,然而在使用中有时可以将词语作别样解释,使其词义了生变化,从而产生新鲜的趣味。如“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不自觉地灵活运用词语,如某人在装修房子,就问他“最近基本建设搞得怎么样”。其中的“基本建设”就是一种词语的灵活运用。词语的所指、色彩、用法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加以变化,以增强表现力。

3.成语的运用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沿袭使用的一种文字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词组。成语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从书本上来的,二是从口语里传下来的。从书本上来的又分两类:一类来源于古代寓言和历史故事,即有出典的成语,如“揠苗助长、塞翁失马”等等。另一类是古典作品中的成句,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等。还有一类是从口语里传下来的,如“颠三倒四、七零八落”等等。

成语的基本特点是,它的构词形式和涵义都是固定的。此外,成语还具有形象生动,言简意赅的特点。

(1)成语的修辞作用

A.意蕴深厚。成语是一个含意丰富深刻的整体,许多又来自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及表现出了人民群众实践智慧结晶的俗语,所以文化含量高,意蕴深厚。

B.文字精炼

一般词组常常驻机构包含有多音词,尤其是双音词,而成语则多由单音词构成,而且很少运用表示结构关系的虚词,因而显得十分精炼。

C.生动具体。一个单独的词显得生动,往往依赖于特定语境的配合。成语不尽相同,它是由几个词组成的一个整体,带有描写性,自身能给人以生动具体的感受。

D.风趣诙谐。有的成语不仅文字精炼,而且风趣诙谐。“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声鼎沸”形容水在鼎里沸腾的样子,一般用于表示人声喧闹嘈杂。文章用这一成语形容孩子们在老师严厉督促下“放开喉咙”的读书声,带有夸张的意味,语言幽默。

E.新鲜别致。成语当中有许多其意义不是字面的语意,而是一种比喻义。但是人们在运用时,有时不取其比喻义而取其字面意义,因而显得新鲜别致,引人入胜。如题目《我的空中楼阁》,这是台湾作家李乐薇一篇散文题目,“空中楼阁”意为建在半空中的楼阁,比喻脱离实际的、没有基础虚无飘渺的东西。这里指建造在山上的小屋。

(2)成语的活用

使用成语一般还要求原形使用,即不能任意改变成语中的任何一个词素及其结构的顺序。但有时也可根据表达需要恰当地活用成语,以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成语的活用是指为了表达的需要将成语灵活地加以运用。这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原来的成语称为原形,活用的成语称为变体。”所谓成语的活用,就是临时改变一下成语的结构或意义,即变换一些成分,或者赋予成语以新的意义和用法。成语的活用又可以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形式的活用主要是指通过增字、减字、换字及变序等手段改变成语的结构,使成语的形式发生变化;内容的活用主

要是指改变成语的本来含义和使用场合,或者改变成语的感情色彩,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而这两个方面又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教材介绍了成语活用的六种方式:

(一)套用。套用即更换原形中的成分,主要是“换字”。这种情况在语言的运用中最为常见。例如:驻足远眺,书海茫茫,不能不望书兴叹了。“望书兴叹”的原形是“望洋兴叹”,类似的成语还有“望楼兴叹”等。

(二)谐音。即利用相同或相近的字音来替换原形中的成分。这种方法在许多商品的广告词中较为多见。例如:“一往情深—— 一王情深(湖南名牌香烟“芙蓉王”广告)”

(三)拆用。又叫“拆嵌”,即在原形中间增字。例如:“事实胜于雄辩,水落自然石出。”

(四)易色。即改变原形的感情色彩,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例如:“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殊的风格。”(“异想天开”本来带贬义,指想法离奇,难以实现,在这里则贬词褒用,使语言幽默活泼)

(五)易序。即临时改变成语的结构顺序,调换其中的结构成分。例如: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森严壁垒”的原形是“壁垒森严”)

(六)曲解。即将用于某一事物的成语临时用于另一事物。例如:“自打接连生了几个孩子,家里的生活水平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急转直下。”“一日千里”本来用以形容社会发展迅速,在这里却用于形容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成语是一种固定的语言结构,活用成语必须慎重、合理,确实需要才偶一为之,而不能滥用,更不能把成语的活用当作成语的常规用法。同时,成语的活用还要注意不要误导,即不能影响人们对成语原形的正确理解和使用。特别是在今天,广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影响很大,如果为了商业利益而任意拆用、滥用成语,势必会对部分观众或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产生误导作用,影响语言的规范化。这是我们在语言的交际中应当避免的。

形容香烟的词语寂寞篇四
《形容女人的词语》

形容女人的身材:身姿曼妙、杨柳细腰、绰约多姿、柔弱美丽、仪态万方、体态轻盈、婀娜多姿、丰韵娉婷、丰润标致、丰姿冶丽;

形容女人的容貌:千娇百媚、天生尤物、倾国倾城、国色天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回眸一笑百媚生 可爱 娉婷 婉顺 袅娜 妩媚 丽人 贤惠 贤慧 魅力 典雅 感性 优雅 高贵 温柔 体贴 娇柔 柔美 婉丽 矜持 佳丽

貌若天仙 亭亭玉立 千娇百媚 窈窕淑女 秀丽端庄

国色天资 艳若桃李 温柔可人 活泼可爱 花枝招展

楚楚动人 秀色可餐 婀娜多姿 清新单纯 面若桃花

天生丽质 天生尤物 水灵秀气 美丽动人 樱桃小口

仙女下凡 仪态万千 倾国倾城 国色天香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端庄优雅 大家闺秀 优雅大方 秀外慧中

慧质兰心 如琬似花 宛如天仙 气质非凡 秀而不媚

完美无暇 娇羞可爱 温文尔雅 明艳动人 人面桃花

柳眉杏眼 绝代佳人 一代佳人 一代容华 绝色美人

月里嫦娥 华如桃李 桃羞杏让 如花似月 芙蓉如面

娇艳惊人 冠压群芳 风华绝代 粉妆玉琢 桃腮杏脸

温婉娴淑 明目皓齿 淡扫峨眉 清艳脱俗 香肌玉肤

仪态万端 婉风流转 美撼凡尘 聘婷秀雅 娥娜翩跹

俏丽多姿 风姿卓越 顾盼流转 举步轻摇 艳冠群芳

剪水双瞳 美艳绝伦 神仙玉骨 姑射神人 花容月貌

绝世独立 郎才女貌 面如傅粉 面如冠玉 袅袅娉娉

袅袅婷婷 柔枝嫩条 柔枝嫩叶 色衰爱弛 香消玉损

夭桃秾李 夭桃穠李 一顾倾城 倚姣作媚 玉碎香残

1、描写女性容貌美丽的成语:

女大十八变:指女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容貌性情各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天生尤物:比喻艳质女子,宛如上天特别赐予的特殊的人。尤,特别,专用于形容艳丽媚人的女子。

倾国倾城:比喻女人美丽之极,专用于称赞绝代美人方面。

国色天香:原指牡丹花色俱佳,后又指女子才貌出众。形容女性的美丽。

沉鱼落雁:鱼见了沉入水底,雁见了从天上落下。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闭月羞花:闭,躲避,羞,害躁,使月亮见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一般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秀色可餐:美丽的容貌或秀丽的景色可以当饭吃,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或景色非常美,让人入迷忘情。常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丰容盛鬋(shi):丰,丰润,容,面容,鬋,下垂的鬓发。也泛指头发,丰润的容颜,密而长的头发,形容女子健康美丽。

体态轻盈:女子身材窈窕,婀娜多姿。只适用于形容身材苗条的美丽女子方面。

丰韵娉婷:丰韵,风韵,娉婷,姿态美好。形容女子丰润标致,姿态美好。

丰姿冶丽:冶丽,妖冶艳丽,形容女子容貌姿态妖冶艳丽。

珠围翠绕:比喻妇女们装饰华贵美丽,或形容侍候的美女众多。

珠光宝气:珍贵华丽的服饰等,多用于形容妇女服饰华贵,穿戴饰物光耀夺目。

嫣然一笑:巧笑的样子。凡女性美妙地一笑,用此语形容。

秋波微转:形容美女的眼神。凡美貌的女子看人,都可用此语形容。

含情脉脉:比喻女子情意满怀。形容女性想倾吐爱情,但又害羞得说不出来的用语。

齿若编贝:牙齿佝编排起来的贝壳,形容牙齿洁白整齐。

齿若瓠犀:瓠犀,瓠瓜的子,牙齿像瓠瓜的子一样方正洁白。

莺声燕语:多比喻女子说话声音柔和悦耳。

2、描写女性气质姿态的成语:

巾帼英雄:比喻勇敢而有英雄气概的女人。(专用于形容有英雄气概的女人)

女中豪杰:妇女中杰出人士。近义词还有:女中尧舜、女中丈夫

女子无才便是德:旧社会衡量妇女德行的一种标准,提倡妇女不必有学识、有才干,只须一切顺从。

女流之辈:指妇女,常含有轻蔑或自卑之意。

才貌双全:学识和相貌都很好。(多用于称赞女子有才能、样子长得美丽)

窈窕淑女:比喻女子秀外慧中,凡女子外貌美内心聪明可用此语赞美。

秀外慧中:外表秀美,内心聪明,常用于形容女子美丽而聪明。

惠心纨质:纨,洁白的细绢,形容女子姿质美好,心灵纯净。

惠质兰心:惠、兰,香草名,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温柔雅静。

林下风气(致):林下幽静的境界,风气,风致风度,比喻女子闲雅超逸的气度。

绰约多姿:柔弱美丽,仪态万方。多用于形容女性的姿态美方面。

仪态万方:仪态,容貌姿态,万方,多方面多种多样,形容千姿百态,非常美好。

千娇百媚:比喻女子或花朵姿态娇媚人见人爱,专用于形容女子或花朵的风度仪态。

3、描写女性家庭出身的成语:

大家闺秀:大户人家有才学的女儿,闺秀,有贤德和才学的女子。专称大户人家的娴淑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年轻美貌的女子。

金枝玉叶:旧指皇族,也指出身高贵的公子小姐。

鸦巢生凤:乌鸦窝里生出凤凰,比喻笨庸的母亲生出灵秀的女儿,也比喻贫穷之人家或地方产生出杰出的人才。

4、描写女性年龄婚嫁的成语:

豆蔻年华: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八年纪:即十六岁,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破瓜之年:把瓜破成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指女子十六岁,或指八八六十四岁。

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

花信年华:花信,开花的信息,指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的年龄。

待字闺中:指尚未出嫁的少女,闺中,指女子居住的卧室。(凡未出嫁的女子都可用此语,但已订婚的则不行)

女大不中留:中,适合,指女子到了成年必须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云英未嫁:云英,唐代钟陵著名歌女名。云英尚示出嫁,泛指成年女子未嫁。

夭桃脓李:夭脓,形容花木茂盛,比喻年少貌美,多用作祝颂婚嫁之辞,也形容艳丽繁盛的桃李,又比喻文辞艳丽而内容缺乏风骨的文艺作品。

风韵犹存:女人风采姿色,不减当年。(凡40开外的女人,姿色不逊于年轻之时可用。)

徐娘半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有风韵的妇女已到或已过中年。

人老珠黄:比喻妇女老人被轻视,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

彩凤随鸦:随,随从,彩凤凰嫁给乌鸦,比喻美丽聪明的女子嫁给丑恶愚鲁的男子。

琵琶别抱:旧时指妇女改嫁。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

微时故剑:比喻贫穷时的妻子。只适用时已发迹或发达的人称其贫穷或未得志时的妻子。

糟糠之妻:指贫穷时人患难的妻子。

另性格:

水性杨花:性情行为像水一般流动,像杨花一样飘摆不定,形容行为不庄重、对爱情不坚定女子的用语。

哈哈,应该够用了吧!!!!

形容香烟的词语寂寞篇五
《一把寂寞的锄头》

《一把寂寞的锄头》导学案

阳原县第三中学 史正连

学习目标

1、题目修辞手法的运用

2、关键句子理解

3、梳理人物情感变化过程

一把寂寞的锄头

范宇

(1)这是一把寂寞的锄头,静静地倚靠在斑驳的墙壁上。木质的柄上布满腐朽的暗灰色,金属的头也长满黄色的锈迹,在皎洁如水的月光里,没有半点光泽。它像极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归人的怨妇,头发蓬乱,一脸憔悴。几声从远处秋草间传来的虫鸣,如泣如诉,把一把锄头内心的全部忧伤与寂寞呈现得淋漓尽致。

(2)月光被无情的岁月割伤,父亲与这把锄头的那些逝去的遥远影像在我的心头慢慢变得清晰可及。

(3)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飘进晨雾里,又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从黄昏里归来,这几乎成为父亲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晨雾与黄昏比我更懂父亲,它们能够感受父亲脸上的每一点苍老与沧桑,以及内心掠过的每一抹喜悦与忧伤,所以它们总是以最美丽的姿态迎送父亲。在晨雾与黄昏的更替中,也交织着父亲充沛的精力与疲惫的身躯,见证着父亲永不弯曲的脊梁。我常常坐在门前那棵不知年龄的香樟树下等待父亲从黄昏里归来;走到树下,父亲也偶尔会坐下来抽一根烟。青烟一圈圈漫过父亲的头顶,漫过高大的香樟树,飘向比天边更远的天边。青烟散了,黄昏却紧锁住父亲的眉头,年少的我

一点也不懂父亲眉心间的惆怅。

(4)我八九岁时,父亲去铁匠铺给我打了一把小锄头。我永远无法忘记那天父亲给我讲的一句话,“吃果子,拜树头;吃米饭,敬锄头。”在父亲心里,锄头就是一切,能够创出生活里所有的希望。他也希望,我拾起这样的希望并把它延续下去。

(5)父亲的话就是箴言,我年少的心始终坚信着。

(6)可后来,父亲却先背叛了。

(7)父亲离家的前一夜,我听见了他的叹息与母亲的啜泣。那夜,月光也像今夜这样皎洁,父亲那把锄头被泥土打磨得锃光瓦亮。锄头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躲在墙角,望着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发呆,一声不吭。

(8)“难道就没有其它办法了么?”母亲哽咽着说。

(9)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要是有法子,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10)整个漫长的夜里都充斥着这样沉重而无奈的对话,少不更事的我,也从中体会到了一点辛酸,虽然我并不明白父亲为何不得不逃离村庄。次日清晨,深秋的薄雾把通往城市的路遮盖得严严实实,像是有意要留住父亲远行的脚步。墙脚的锄头上,也沾满了露珠,晶莹剔透,与母亲的眼泪一样,没有半点杂质。父亲背上大大的帆布包,摸了摸锄头,便一头扎进了迷雾中。这年,我十二岁,念小学六年级;妹妹六岁,刚念小学一年级。

(11)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十年时光转瞬间就溜走了。

(12)十年前,父亲怎就狠下心来扔下这把锄头,毅然决然地从村庄逃往城市?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像一团凌乱的绒线交织在父亲心里,他不得不忍着巨大的悲痛逃离。在父亲心里,这把握了十多年的锄头早已成为他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怎能说背叛就背叛呢?

(13)上有祖父、祖母要赡养,下有我和妹妹要供养,父亲似乎感到了这是一把锄头再也不能承受的重担。乡村与城市的巨大落差,不得不让始终坚信一把锄头可以在土地上开垦出无限希望的父亲的心头产生动摇。不仅父亲动摇了,村庄里一个又一个农人都动摇了,纷纷逃离他们热爱的土地,眷恋的锄头。锄头寂寞了,村庄也开始变得荒芜。

(14)但父亲终究没有逃离与背叛,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把锄头挽就的心结,这里面栓着的全是爱,从未改变。我坚信,终有一天,父亲以及那些离开村庄的农人们都将全部回来,重新握起那把锈迹斑斑的锄头,书写村庄的富饶。

(15)一把寂寞的锄头,是村庄的忧伤,也是村庄的温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意思

斑驳(bó): 色彩杂乱;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

怨妇: 指丧夫或丈夫别离很久的妇人。后被延伸至被男人冷落、 对他人或环.

境心存不满,给别人摆脸色的女人。

惆怅(chóu chànɡ):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啜泣(chuò qì): 指哭泣;抽噎。 ..

锃光(zènɡ):光芒四射。 .

闪烁(shuò)1. 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闪耀。2. 说话隐晦躲闪,不肯明.

确说出。3. 显露,现出。4.物体忽隐忽现,变动不定。5. 比喻短暂;浮浅。 剔透(tī):通澈,明澈的样子。 .

赡养(shàn):指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 .

眷恋(juàn):1.思慕;爱恋。指依恋或怀念之情。 .

荒芜(wú): 无人管理杂草丛生的田地。 .

2.请你谈谈对题目“一把寂寞的锄头”的理解。

(1)表面上写锄头,实际上是借锄头写农村的现实生活,写锄头就是写农村,一把锄头的命运就是农村命运的缩影。(2)用拟人手法,写锄头的寂寞,反映了大批农人逃离农村进城谋生,农村变得寂寞荒芜的景况。 (3)借锄头的寂寞,写出作者对农村现状的思考,从而唤起人们对农村、农业、农民问的关注。

3.父亲对锄头的感情是复杂的。请结合全文内容,梳理出父亲对锄头的情感变化历程。

在我小时候,父亲对锄头充满了信赖和敬重,希望通过锄头,通过辛勤的劳作创造富足的生活;在我十二岁时,沉重的家庭负担让父亲带着对锄头的无限依恋与无奈,逃离乡村去城市谋生;但是,父亲对锄头始终心怀眷恋,始终有一把锄头挽救的心结,对锄头、对农村的爱从未改变。

4.第(6)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3分)

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作用)。承上:承接上文写父亲每天扛着锄头去劳动、认为锄头能够创出生活里所有的希望的内容;启下:引出下文父亲在生活的重压下,不得不背叛锄头,背井离乡外出城市谋生的内容。

5.请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赏析第(1)段。

示例一: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锄头比作怨妇(“它像极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归人的怨妇”),“寂寞”“静静地倚靠”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锄头的忧伤及寂寞。 示例二:运用了烘托的表现手法,通过皎洁的月光来烘托锄头的锈迹斑斑、暗淡无光,通过如泣如诉的虫鸣,烘托了锄头的忧伤与寂寞。示例三:运用白描手法,如“木质的柄上布满腐朽的暗灰色,金属的头也长满黄色的锈迹”,说明锄头已很久没用了,表现了锄头的忧伤与寂寞。

6.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所说的“村庄的忧伤”和“村庄的温度” ?

农人不得不离开他们热爱的土地、眷恋的锄头到城市去谋生,村庄变得荒芜

了,这是“村庄的忧伤”;锄头的命运就是农村的命运,它见证了农村的兴衰冷暖变化,反映出农人们对农村的热爱或冷落的态度,这是“村庄的温度”。

形容香烟的词语寂寞篇六
《词语的锤炼》

形容香烟的词语寂寞篇七
《词语的锤炼》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形容香烟的词语寂寞》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形容寂寞的词语 形容香烟的词语 形容孤独寂寞的词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形容香烟的词语寂寞”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形容香烟的词语寂寞"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haoci/19140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