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 高职体育精品课程结题总结

高职体育精品课程结题总结

2016-06-12 11:58:1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高职体育精品课程结题总结(共4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研究和实践研究结题报告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 重点课题(课题编号:61010407) 《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研究和实践》研究结题报告苏州市 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建设课题组执笔人 顾建飞课题组组长:季松林副 组 长:孙 俭成 员:...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高职体育精品课程结题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研究和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高职体育精品课程结题总结 第一篇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重点课题(课题编号:61010407) 《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研究和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苏州市 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建设课题组

执笔人 顾建飞

课题组组长:季松林

副 组 长:孙 俭

成 员:吴建东、孙燕红、顾丽芬、殷建中、顾建飞、王卫国等。

一、概念界定

“校企合作”在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共同合作,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职业技能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运用知识或技术,完成相应职业活动的智力活动方式或实际操作能力。我们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通过校企双方目标、利益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企业等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互惠共赢,着力构建一种相互渗透、整体发展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合作模式。

二、理论依据

1、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奠基人黄炎培先生在1926年提出:“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联络。”并强调办职业教育,“着重在社会需要”,“必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

2、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成功的范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这是世界上首推的一种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其主要做法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学生一边在企业里训练实际操作,一边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企业训练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企业训练为主,学校教育为辅的职工培训模式。其它如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等。学校完全可以在吸收和借鉴国外这些成功的教学模式,结合我国各类高职院校和企业实际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3、当今国际职教理论界最有影响的学者福斯特积极倡导“产学合作”的办学形式,提出了实践课尽量在企业内进行,尽力缩小正规学校职教与实际工作情景之间的距离的观点。这些思想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先导。

4、富尔在《学会生存——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书中指出,“学会生存”是让学生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具有适应环境变化,求得自身生存发展的应变能力,包括思考、想象、分析、判断以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强调要实现“社会化学习”(开放式学习)和“终身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为他们终身从事学习打好基础。

5、《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新知识观和学习观”,强调教育要有创造性的革新精神以及“学会怎样学习”,提倡终身教育。再一次强调21世纪的现代人必须具备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任务学习的本领。

6、杜威把“从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中去,诸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以“从做中学”的要求为基础。形成了“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而且影响了全世界”的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

三、研究目标

1、调整职业技能素质培养体系。

学校要紧跟市场需求,把握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及人才市场的新特点,使人才规格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要。 参照国家职业标准,结合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在企业和专家的协助下,构建切实可行且富有本校特色的“职业技能素质结构体系”和“职业技能素质实施标准”等内容。

2、创新校企合作方式。

对已有的校企合作的做法、经验和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与探讨研究,努力形成比较系统先进的校企合作模式、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的理论。增强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和紧迫感,拓展合作思路,将校企合作作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战略,创新办学思路,与企业建立全方位的紧密的合作关系。

3、培训基地研究。

按照专业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互动,建设一批融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素质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大投入,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实践实训基地,满足基本的校内实践教学。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的作用,聘请各类素质高、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创建培养计划。

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领导和专家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工作,认真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由校企合作委员会商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有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聘请企业技术骨干

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在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中,以企业车间、实验室、研发中心、教学工厂为基地;在顶岗实习、就业安置过程中,以合作企业为主体。

5、创新改革课程教学

学校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以各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为平台,聘请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参与课程改革,校企双方按照人才需求设置课程。从行业、企业聘请一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给学生授课、开设讲座、作学术报告,把来自经营管理第一线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经验传授给学生。企业为学校提供一大批校外实习基地,并由企业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管理精英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从而形成校企合作共建课堂、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机制。

四、研究内容

经过校企合作,推进制度创新,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校企合作培养联办组织;在办学理念上,要真正实现职业学校主动发展,积极培养“双师型”师资,培养出更多优质人才;明确培养目标,对中职学生职业技能素质培养重点研究和创新建设。强调个体在职业素质方面的全面发展并为个体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形成符合国家标准和现实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标准;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职教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评定、专业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激励学生自信、引导学生乐学、督促学生苦练、帮助学生争取社会的认可。

五、研究对象、实施教师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确定为在校期间的中职学生和教师群体。

2、实施教师

本课题研究过程具体的实施者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学校形成一套研究实施机制。

(1)理论机制:组织学习有关德育生活化的研究理论,进一步达成共识,加强学习,提升观念。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德育方式方法的转变,及时收集相关资料,把握中职德育改革动态,鼓励教师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之中。

(2)研究机制:由教科室组织,积极提供教师学习所需的理论资料,开展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和校本研究。通过教师“教育随笔”、“作自我的教育反思”、“撰写案例”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3)保障机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筹措必要的经费,奖励在课题研究中成绩突出的教师。

(4)活动机制: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讲座交流研究心得,征集论文或研究报告。组织必要的外出考察活动,也可邀请专家讲座。课题成员根据所任学科进行德育教育改革,及时总结经验,将好的经验在教师中推广本课题总体上以行动研究为主,并辅之以各种研究方法。坚持课题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为目标,强调研究与行动相结合。

在总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设立多个子课题进行块状研究,构建网络化课题研究管理系统。

3、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撰写有关论文,提升到理论,揭示其规律,深化研究,指导实践。

六、研究步骤【高职体育精品课程结题总结】

本课题从2007年11月开始,具体步骤如下:

(一)课题准备阶段:(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

【高职体育精品课程结题总结】

1、进行前期论证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学习,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定方案。

2、对实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3、制订子课题研究方案

(二)实施方案阶段:(2008年8月至2010年7月)【高职体育精品课程结题总结】

1、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和各自承担的任务,具体实施。

2、撰写阶段实验报告、经验论文、个案分析。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

1、撰写总课题、子课题结题报告

2、收集、编印成果材料,邀请专家鉴定。

七、研究成果

(一)、确立了校企合作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重要地位,为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首先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着重抓好五个方面工作,其中第三个方面就要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温总理的报告阐明了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和当前的主要任务。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职业教育的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实行产教结合、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同时,行业、企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应当适度分担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和职业教育发展责任。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校企深度合作,对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近三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学校内涵为目标,确定校企合作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重要地位,采取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加强校企联姻,推动了学校事业全方位、跨越式发展。学校先后成功创建为江苏省三星级职业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苏州市德育管理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等,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使学校跻身于常熟职业教育“正规军”的行列,成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选资的一张亮丽名片。

(二)、大力推进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学校在原有校企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实训基地的建设,先后与18个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与2个企业建立了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依托这些企业,及时了解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用人需求,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实习、实训工作的开展,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学校的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肯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红火,毕业生供不应求。

对于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与企业签订产品加工协议,由企业提供流水线生产设备和材料,根据企业的要求由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每有新的业务时企业派出技术人员若干名对相关学生进行岗位培训与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产品的安装方法。学校可以适当降低工时费,这样校企能互惠互利,即企业成本低,学校能减少纯消耗实习实训的费用,增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达到了校企双嬴的目标。

(三)、逐步形成了我校学生开展实习实训工作的模式,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近三年来,学校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等到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就业推荐等工作的开展,目前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实习实训工作的四种模式:第一种是一年级中专学生的参观见习,即中专学生在一年级期间安排进联合办班的企业参观见习,由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企业情况介

《关于《高职课程改革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
高职体育精品课程结题总结 第二篇

关于《高职课程改革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研究》的结题报告

关于《高职课程改革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 主持人:沈文娟

课题组成员:殷正国张文利钱轲琛曾锡琴何雪芬吴小红、王丽、郭晓阳夏世民唐英徐玉

从2007年8月开始至今,在为期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校开展了市级教科研课题《高职课程改革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研究》,现报告如下: ?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概况

1.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职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关注的热点。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俄罗斯以及乌克兰等国家纷纷把职校教师素质及培养模式纳入研究的视野。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针对职教界在师资建设与评价中一度出现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应用倾向,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1998年2月16日,原国家教委首次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并将“双师型”教师队伍确定为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至今为止,关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研究还处在比较热门的阶段。人们针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概念和内涵的界定、素质结构的分析和评定标准及制度的制定、培养途径和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若干开创性的探讨,但在理论深度和具体操作上还比较欠缺。总体而言,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主流至今尚未真正形成。2006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就谈到:“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而截至2006年底,我国高职院校总数已达1145所,在校生达800万,实际上已经是高校的“半壁江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由于受到普通高等教育的长期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始终未能摆脱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课程体系未能体现高职课程的“职业性、技术型”特征。近年来,我国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BTEC教学模式等成功经验,对高职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如深圳技师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在高职课改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他们对高职院校进行整体教改和关于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工作的做法受到了教育部有关领导、高职理论专家、国内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的高度关注。但就整体来说,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依据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职课程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实际上,课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就会形成教师什么类型的能力;而如果课程体系不改革,教师也缺乏转变能力的动因。 我们只能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去重建教师的能力,通过大范围地吸引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来建设高职教育所需要的教师队伍。而纵观以上关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研究和高职课程改革的研究论述,我们发现:理性地就如何在高职课改的进程中培养“双师型”教师这个论题展开研究的人很少,两者如何结合也鲜有论述。近十几年来我国自上而下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推动高

职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认为:目前,就高职院校自身而言,更需要自下而上,选择这个可操作的视角,探索如何在高职课改的进程中培养能体现专业水平的高技能“双师型”教师,总结出有中国特色的“双师型”高职教师培养规律,为我国“双师型”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指导。因此,无论就理论价值还是实践意义而言,本课题的研究都显得尤其迫切和必要,本课题选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

⑴ 本课题研究的视角

本课题的研究将忽略“双师型”教师内涵素质及评定标准的深究,基本遵照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对双师素质教师四方面内涵的界定。重点关注高职课程改革的进程以及在这一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的研究。

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及重要观点

第一、归纳整理国内外对于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理论、模式及趋势研究的相关成果,尤其是对我国高职课改实践中师资队伍保障方面存在问题所作反思的梳理,并采用比较研究法初步探讨我国“双师型”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课题可资借鉴的相关研究框架和策略。

第二、对本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素质现状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措施展开调查研究,拟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摸清高职师资的基本现状(如来源、结构、职前培训、职后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发展、参与课改的效果、职教能力、在企业或行业实践的经历、为企业、行业及社区提供的技术、科研服务程度等)和学校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具体激励、评价、导向措施。

第三、从“应然角度”出发,研制、概括出符合高职课改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第四、拟定并实施与验证促进高职课改进程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操作性建议。本部分研究要点:①拟提出适切我国高职课改实际的“双师型”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策略;②采用行动研究法,在一定区域,对所提出建议进行检验;③从自下而上的层面,最终形成能提交给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进行高职师资培育与管理决策的建议。

3.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序,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选题本身较为独特,把“双师型”高职师资的培养与高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双师型”高职教师要在课程改革大潮的实践历练中得以培养,得以促成,理性地选择这一命题展开研究的人比较少见,显出一定的“创新”;二是本课题的研究将忽略“双师型”教师内涵素质及评定标准的深究,基本遵照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对双师素质教师四方面内涵的界定,省却了很多精力,而集中在较为广阔的视野中研究当前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尤其是我国高职课改的进程、成果以及与此密不可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从当前实践的角度来看,也有着十分及时、具体、可操作的应用价值。

4.开展本课题研究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科研能力介绍和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和保障介绍 ⑴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研究课题及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①沈文娟、张伟贤等主要参与完成省级立项课题:《职业学校管理对象与管理主体转化的研究》 课题研究成果使全省乃至全国不少职业高中走上管理规范化道路受益颇多。

②沈文娟、张文利等老师负责并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电大教育为农村城镇化战略服务研究》子课题:《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县级电大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使全省多所县级电大在为农村城镇化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众多电大来校参观、取经。

⑵ 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和保障:

① 课题组成员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负责人沈文娟,曾先后担任学工处、科研处、开放办、组织人事处主任,有着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并具有非常丰富的一线实践工作经验,中职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远程开放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课题组其他成员也都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何雪芬、曾锡琴、张文利、唐英、钱轲琛、吴小红、王丽、郭晓阳、徐玉、夏世民都是各部门、各系部的负责人或骨干,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现状了解比较全面、深刻,并多数已具备了高级职称或硕士学位。本课题的研究时间计划为2007.10.30-2009.12.30,有着较为足够的时间保证。

②有较严格的研究活动制度(附:课题研究活动制度):

a.本课题采取集体研究与分工研究相结合的制度。

b.集体研究一般安排在每一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般由课题主持人召集,也可由承担该阶段研究任务的人员召集;研究内容一般有集体学习研究、交流讨论有关研究活动的情况、开展集体活动、外出参观学习、听取专家讲座、安排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等等。

c.分工研究主要是根据分工按时按质完成研究任务。在研究工作中,特别是开展较大的活动时,如需帮助,课题主持人应统一安排,组内成员应主动配合。

d.无论是集体研究还是分工研究,所有成员都必须有强烈的时间观念。集体研究决不允许迟到、早退、缺勤,分工研究决不允许拖延时间,影响下一阶段的研究。总的是宁前勿后。课题主持人要经常检查督促。

e.研究中要注意形成和积累台帐资料,包括书面文本资料和电子文本资料。书面文本资料要使用专用稿纸或A4纸打印。特别要注意成果资料的形成和收集,论文、阶段性研究文章要及时拿出去评奖、发表。

f.凡违反上述制度且不参加实际工作、无成果者,则从课题组中除名,且不能享受课题组共同成果

③学校领导比较重视课题研究,学校有较好的研究氛围。

④学校有较丰富文献资料,具备较为完备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现有超星电子图书20万种,方正电子图书4.5万册,电子学术期刊6000种;有专项科研经费预算,特别是有较多、较稳定、较热心的社会协作单位。

?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其达成情况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 本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实施了调查研究过程;文献分析研究过程;综合研究过程和实践修正等多项具体研究方法。2007年10月,在专家对课题可行性论证后,本课题即进入了着手研究阶段,主要经过如下几个过程:

1.文献研究过程

该过程旨在了解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进行有选择性地批判、吸收与继承,为课题研究起着理论基础作用。已有相关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是开展本课题研究的研究基础,本课题组共查阅著作近百余本,论文500多篇,并对主要著作及论文进行了集中的学习与研讨,如:戴士弘著《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贺文瑾、石伟平的《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唐林伟、周明星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夏秀莉,李乃义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祝士明、张元的《双师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李利的《对“双师型”教师几种认识的思考》、隋学圃、颜玉风的《关于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考》、李玉春、何静的《中澳高职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邓红珍的《构建就业导向的高职实践性课程模式》、黄崇本的《浅谈高职课程改革的新特征》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阅读,本课题组成员对高职课程改革和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对高职课程改革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提出了一定的构想,对高职课程改革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些具体策略有了粗浅的想法。课题组成员还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近百篇有一定思想认识深度的读书笔记。

在两年来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实践探索,还积极进行课题相关研究论文的撰写,共有3本专著,有12篇论文在核心或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多篇文章在省、市、电大系统成、职教论文大赛中获奖,其中沈文娟的《试论高职课改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一文获2008年度常州市职业教育论文大赛一等奖、“第五届江苏职业教育创意论坛”一等奖。本课题理论研究成果总目见附录。

2.调查研究过程

该过程旨在了解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从而洞察其存在问题,分析其存在原因,为课题研究起一个铺垫作用。经过反复的思考,本课题组编制了详细的调查问卷,对常州大学城及周边高等职业院校的“双师型”师资进行调查研究。具体现状和相关结论如下:

⑴ 调查过程介绍及“双师型”师

资建设基本情况分析

2008年9月至11月,我们主要从

高职院校的层面,调查了高职教师学

历、职称、参加培训等基本情况以及他

们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看法和

意见。调查问卷由16个选择题构成,

本次调查对象为常州五所高职院校的

435名教师。其中专业理论课(包括专

业理论基础课)教师230名、公共课教

师122名、专业实训课教师83名。调查涉及的5所高校中,已有4所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1所正在积极迎评。其中1所为全国教育部示范性高职院校。为表述方便,我们把全国教育部示范性高职院校称为“一类”院校,把已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精品课程建设结题报告》
高职体育精品课程结题总结 第三篇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结题报告书【高职体育精品课程结题总结】

立项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所属系部: 建设时间: 填表日期:

JPKC200705

化工原理 田海玲 化学化工系 2007-2010 20100729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制

【高职体育精品课程结题总结】

1

2

3

4

5

《学校体育工作总结》
高职体育精品课程结题总结 第四篇

[篇一:201x年度学校体育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校体育工作在区教育局和学校的总体布署下,在学校行政的关心支持下,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围绕“健康第一”这个中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断深化课余训练管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利用体育课教学主渠道,认真落实体育课和健康教育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学知、认知、用知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进一步明确全民健身计划,在搞好学校体育和卫生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活动,加强与社区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端正了教育思想。

二、在教研中转变观念

双周一是我们的教研时间,我们共同研究未来学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以及二期课改的精神。大家认为,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我们体育组总结出了九大重视:“重视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创造力、重视超越单一教学的选择性教学、重视转变教师角色的“学导制”、重视加强课外体育活动、重视电化教学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大家还认为:体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从而达到“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总结出四点:

1、教会学生自导

目标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为此应加强对学生目标的指导。无论是目标教学的理论,还是日常教学的实际都告诉我们,明确学习目标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一步。教会学生自导,一是要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二是要使学生学会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并能对这些目标的正确与错误,全面与偏颇、有效与无效等方面进行分析与鉴别,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我导向的能力。

2、教会学生自律

所谓自律,就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提醒、自我调控。一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教学的进展及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及时提示,引导注意,使之不断地进行自我监督;二是,设置一定的诱因,使学生操作有误,进而从反面理解自律的重要性及其运用;三是,培养学生分层次、分步骤、分阶段进行练习的良好习惯,且对每一步都自我检查、自我调整。

3、教会学生自检

在某项教材学习结束前,指导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思考检查,培养学生自检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把它作为学习活动的重要部分来对待。为此,必须认真教会学生自检的方法,逐步形成技能。

4、教会学生自悟

悟什么?悟出学习的奥妙,悟出进步的原因,悟出努力的方向,悟出自导、自律、自检的成败得失。使学生一方面学到了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培养了自主实践的能力。

三、积极发扬团队精神

学校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高素质的教师群体,需要通过群体协作来完成。因此,我们团结一致,利用集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团队精神,为学校其他工作的顺利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我们体育组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在工作中干劲足。在上学期开展的才艺大比拼中,由体育组进行策划、调整、整理和总结,为学校的学科整合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研究课堂教学,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为困难学生补课,与学生家长谈心,讨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各项活动中齐心合力,把活动组织得-且完美。四月份成功组织了本校达标运动会。

体育组是一个具有创造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扎实苦干精神、朝气蓬勃的群体。因此,我们用自己的心谱写着一曲曲平凡的歌,让校园洋溢着幸福,充满着活力。我们知道,一所好学校,就需要有一群热爱事业、熟悉业务的好教师。我们体育组的全体老师正在用实际行动向大家展示自己。

[篇四:小学2013-2014学年度学校体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把体育教学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以构建“和谐校园,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为教育宗旨。全面地推动学校的体育教育改革工作发展。

学校体卫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期初,校领导对体卫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以主管校长为首的体卫工作领导小组、预防食物中毒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安全预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同时对学校体育器材、场地进行投资维护,不断完善。创建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在体育工作中,体育组的教师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领会党的政策和有关教育理论,做笔记经常反思;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时刻围绕学校整体教育工作进行。在教育教学中,体育组的教师们,经常在一起认真学习<新课改>的有关理论,积极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和市、区教育局组织的学习观摩活动、教研组内,开展教研课评比活动;互相听课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同时,我们狠抓课间操,做操质量。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和活动课时间协助班主任抓广播操训练,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到课间操锻炼中来,并开展了广播操比赛,强身健体,达到了较好的锻炼效果。

我校在学期初,就全面启动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实验工作,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体育活动,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努力达标。在方案实施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为辅。让学生多练、多动、多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先后举办了田径选拔比赛,篮球选拔赛等小型多样运动会。同时开展了教工拔河比赛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活跃了教师身心,提高了身体素质。坚持以田径、篮球为传统项目的课余训练,做到四落实,保证训练质量,提高了学校运动队水平。以小型多样的乒乓球、篮球、棋类等为特色,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严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关,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体育组的教师圆满地完成学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登统上报工作。合格率98%优秀率29%良好率28%及格率41%。通过测试,使学生养成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自身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

在xx年4月,校篮球队在县小学篮球赛取得第五名;5月学校乒乓球队在体育组老师带领下,参加了长兴县小学生乒乓球比赛获得男子团体第五名、女子甲组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10月第二届学校田径运动会在体育组和其他老师们不辞辛劳,积极组织全校各班学生,参加竞赛活动;使得运动会能够圆满成功,为学校参加县田径运动会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在11月县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了团体第九名的好成绩,顺利取得甲级队。

本学期即将结束,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们决心在上级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依靠全体教师,以“新课改”为契机,在一如既往地推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同时,加大教科研力度,在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更新观念、齐心协力、努力钻研、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争一流、创特色”为把我校的体育特色建设的更美好,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而贡献出我们应有的力量。

[篇五:中学2011年学校体育工作总结]

2011年是中国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但是贯穿这一伟大一年的正是爱心 、信心和决心。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也是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继续发展,因为我们有务本求是,志存高远的领导,有真才实学,团结一直的中层领导,有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一线教师,有一支高度凝聚力的团队,所以我们在飞速的向前发展。

2011年,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号召,以“和谐、健康、快乐、进步”为主题,在全校掀起了“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在冬季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全校在2011年的冬天展开了热火朝天的长跑运动,让冬天不在寒冷。我校的阳光体育运动是在总结以往开展体育活动方面的经验上,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新要求,组织学生开展的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学校把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艺2+1”活动、全面实施<学生健康体质标准>、体育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一学期来,体育教研组在课堂常规教学、阳光体育、体育竞技比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成绩,同时也提高了年轻教师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现将一学期来学校体育教研组所做的一些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体育常态教学,认真钻研新课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的常规教学是体育教师的最为本职的工作,上好日常常规课是我们体育组全体教师的基本要求。体育教研组为了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体育教研组开展了“一帮一”的师徒结对活动,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相互的听课以及课前课后体育教学的讨论和经验交流。常态课中我们始终秉承“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理念,实施合理的分组(分层)教学,尊重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后,听课教师一致认为本课在结构的安排、教材的选择、学生的合作学习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较高。体育教研在组积极参加教学研究课,同时不断走出去,向别人学习,学习不同的教学方法,借鉴并且加工成为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还积极参加论文的撰写,曲正岩老师撰写的<探究生命教育与“阳光体育”的相互渗透>获得山东省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曲正岩老师撰写的<对初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的研究>获得山东省百佳论文二等奖等等

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大胆创新,对校运动会实行“三个转变”

学校每学期举行的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中一件大事。以往的校运动会,学生参与面小,每个班级只有几名学生参加,而参加的项目仅仅是竞技项目,大多数学生已对校运动会没有太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我对校运动会进行了“三个转变”,变少数学生参与为全校学生共同参与;变学生个人参与为师生共同参与;变竞技体育为游戏性的综合运动会。所以我们把秋季运动会改成了青大附中秋季趣味运动会。在项目的设计上,我们安排了两大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学生自我展示。第二环节为班级体大比拼,在这个环节中既有拔河跳长绳等集体项目。经过了改进,校园中出现了从来未有过的景象。赛前课余时间,学生都能自主的去组织训练,学生间、教师之间都在讨论、策划比赛的战术。我们本着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健身活动,活跃孩子们的文化生活,促进孩子们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增进团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这一宗旨,成功的举行了三届趣味运动会。各班学生踊跃参与趣味运动会,每个学生既是动员员又是拉拉队员,参与率达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

三、新课程标准建设,积极实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体育教研组一直把体育达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因为学生达标了,体质就一定赏了一个台阶,积极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与体育健康测试仪器相结合,进行的锻炼与测验。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给学生传授技术动作和要领,负责矫正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一定强度的训练,请优秀学生当好助手,学生的日常体锻达标练习则由小组长负责组织练习。还有就是在学生体锻达标的检测上,采取集中检测的方法,严格把握各项标准,各位体育教师一起担任检测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四。学校课余训练,青大附中走出去

青大附中已经成为青岛市规范化学校,所以学生的体育比赛要走出去,今年我们成立了校田径队,校篮球队,校排球队,校足球队,校帆船队。体育教师在抓训练过程中,放弃休息时间,在操场上挥汗奋斗,对队员进行科学训练,在这学期的体育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田径

在2011年青岛市市南区中小学秋季对抗赛中,我校五名学生喜获佳绩:初二、7班陈天勖获女子跳高第三名;初一、1班张舰获男子铅球第三名;初二、6班宫惠泉子获女子铅球第四名;初三、3班徐殿昕获男子800米第四名,男子1500米第六名;初三、11班曲琳琳获女子100米第五名,女子200米第八名。

在2011年青岛市中小学运动会上,我校三名学生代表市南参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市南代表队争的荣誉,为我校增添了光彩。初三。7班胡艺凡获初中组女子标qiāng第一名;初二。7班陈天勖获初中组女子跳高第一名;初三。4班徐殿昕获初中组男子800米第四名。

2、篮球

2011年市南区中小学篮球比赛,在11月8日和9日举行,市南区各所初中集体亮相(青岛育才中学、青大附中、青岛26中、青岛59中、青岛51中、青岛57中、青岛24中)。我校篮球队在体育教师潘建荣老师的带领下,队员顽强拼搏,经过两天的激战,取得5胜1负的战绩,仅2分惜败青岛育才中学。并且获得参加2011年3月份举行的青岛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的资格。获得:市南区第二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3、帆船

在10月11日到10月12日举行的<青岛市“体彩杯”帆船帆板锦标赛>中,我校由曲正岩老师带队以及精心指导下,学生孙晓文经过顽强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我校争得了荣誉。孙晓文初一。4班op级帆船长距离赛冠军;场地赛季军。

在2011年10月3日至5日举行的青岛市”市长杯”帆船帆板比赛和第三届帆船帆板公开赛中,我校由曲正岩、丁宁老师带领四名学生参加了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市南代表队争的荣誉,同时也展现了我们青大附中素质教育的成果,展现了我校学生的精神面貌,赢得了上级的称赞。范博达初一。4班获得op级帆船个人第五名;石博文初一。5班获得op级帆船个人第八名;李子兴初一。1班获得op级帆船个人第十名。

4、足球和排球同样在我们体育教师苏萌老师和郭全义老师的训练组织下,在市南区的比赛中也是崭露头角,显现出我们的后劲十足。

2011年即将过去,再过十天,历史将翻开2011年的新的一页。我们体育组的全体教师,一定认认真真的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让青大附中的体育工作不断前进,让2011年中充满我们体育组每一位教师的爱心信心和决心,让我们的爱心献给每一名学生,让阳光体育普照每一名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让我们的信心献给学生,因为我们有能力把学校的学生锻炼成一名健康的人;让我们把决心献给学生、学校、社会,让他们放心,因为有我们在。

[篇六:2009年小学体育工作总结]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渠道之一,多年来,我校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逐渐改进办学条件和办学思路,以增进学生健康为指导思想,以全民健身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宗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一、领导重视

首先,我们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和法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三育并重原则,把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当作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把学校体育工作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

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定期召开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研究讨论学校体育工作,做到议而有决,决而必行。严格按<暂行规定>配备体育教师,开足开齐体育课,主持和指导体育教师做好学校的体育工作,关心体育教师的思想进步,业务学习和生活。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合理使用体育经费,满足教学和竞赛工作的需要。

认真制定严格的体卫工作管理制度,确保<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和执行,把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与评先相结合,把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与升级相结合。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把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的重要条件。主管领导,以身作则,经常听取和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反映,指导和监督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二、认真贯彻体育教学大纲,落实体育工作条例

认真贯彻体育教学大纲,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教会精神,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做到教书育人,以德育人,以体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刻苦钻研教材加强基础教育,改进教学模式,力求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制定好教育教学计划、单元和课时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使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几年来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了明显的转变。

三、认真抓好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创造出自己的特色。课间操是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窗口,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这个阶段更需要参加体育活动,通过课间操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通过课间操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如何上好每天的课间操,怎样才能使学生既有兴趣又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我们改变了做操的模式,采取了低、中、高年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每天的课间操,使我校的课间操向着娱乐化、趣味化的方向发展。多次在区广播操、创编操评比中名列前茅。

在课外活动中,我们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指导思想,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认真组织和辅导课外活动,形成了有布置、有检查、有专人负责的管理体系。我校经常开展各种类型的单项比赛和班级对抗赛。每学年开展一次远足活动,举办一次校级运动会;每学期开展一次爬山活动。

四、认真抓好两支队伍的建设和训练工作。

认真抓好运动队的训练与管理工作。多年来,我校的运动队坚持常年锻炼,运动队的全体学生和辅导教师牺牲了很多的休息时间,经过刻苦的训练,使我校的运动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次在我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前三名的好成绩。

总之,我校的体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更加努力。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高职体育精品课程结题总结》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高职体育课程标准 高职体育课程设置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高职体育精品课程结题总结”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高职体育精品课程结题总结"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gongzuozongjie/45855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