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 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2016-09-07 13:26:4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共5篇)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许胜焕一、工作要求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3、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 集体备课,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各...

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
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第一篇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

许胜焕

一、工作要求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 集体备课,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教案应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及时反思、归纳总结修改。备课组要做到资源共享。作业在完成课本上的习题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完成补充习题。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操作

1、备课要求

新课程强调化学教学是化学活动的教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设置问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尽量让问题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突出促进学生、教师的发展,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备课思路过程要有特色。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状态、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注重师生情感互动,让学生有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提高学习效率打下感情基础。

树立“团队”精神,注重发挥集体力量,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并及时在课后记下教学随笔,进行教学反思,并大力提倡“集体备课”方式。

2、授课要求

(1)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新知识的引入

(2)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树立化学课堂教学是化学活动的教学的观念。

(3)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4)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5)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造精神。

3、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是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记录学生成长和评价反馈的重要手段。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量性(2)层次性(3)针对性(4)实践性(5)探索性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形式可以有一般辅导、个别辅导、学生互相辅导。各班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组、竞赛辅导小组等。

5、测验评价

必要的测验检查是检测教学效果、激励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效方法。各专题及时过关考试,认真对待。

三、本学期主要完成必修一的教学任务:具体安排如下表

高一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第二篇

高一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工作,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二、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高一年级2 .3两个班,共有学生120多人,基础差、底子薄,想让他们对化学有兴趣并学好化学,以及明年选择理科,任务相当艰巨。因两个班为高一年级新生,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在增进了解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对化学的兴趣。对教师的亲近,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2、教学情况分析 对于高一新班,科任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让他们明确知晓化学教师对他们的基本要求,知道他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规定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特别是没有预习时是不允许进实验室进行学生实验的,没有理由是不能不交作业的,上课有问题只要举手示意就可以提问的等。要求学生准备好听课笔记,最好准备一本相关教辅书籍等。对化学特别有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将会利用周六对其培训。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必修1内容,既有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内容,也有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把握,更应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科学态度的形成。 三、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基本理论的重点是氧化还反应、离子反应及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特别是物质的量),要注重化学用语的应用,化学计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2)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是钠、过氧化钠及氯气的相关性质,氯气的制备,关键是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技能为一定量物质的量浓溶液的配制 2、教学难点

(1)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物质的量概念的建立及计算。 3、相互联系

本学期是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的第一学期,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教师要协助班主任逐渐让学生从过分关怀的初中阶段改变过来,以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较快解决高中课时容量与难度比初中大,教师的教学节奏比初中会快,作业比初中多的现状,以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坚持按教学计划授课,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不随意拓宽教学内容。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课堂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突出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要尽量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活动来寻求问题的解决。

2、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多与学生谈话,多了解学生对化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把实验作为探究知识、验证知识的重要手段,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建议学校开放实验室,作为科任教师可协助实验员开展对学生进行实验辅导。

五、教学进度 附:

高一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 起讫日期 进度计划 备注 1 9、1—9、6 《化学1》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约3课时 2 9、7—9、13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约3课时 3 9、14—9、20 练习、测验、评讲、学生实验 4 9、21—9、27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5 9、28—9、30 练习、讲评 6 10、1—10、8 国庆放假

【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7 10、9—10、11 第二节 离子反应 8 10、12-10、18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9 10、1-10、25 练习、检测、评讲、学生实验 10 10、26-11、1 前两章内容复习 11 11、2 —11、8 期中考试与试卷讲评

【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12 11、9—11、15 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13 11、16-11、22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4 11、23-11、29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15 11、30—12、6 练习、评讲、学生实验 16 12、7—12、13 第四章 第一节硅 17 12、14-12、20 第二节 氯 18 12.21—12、27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19 12、28—01、3 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 20 1 、4-1、10 练习、测验 评讲 21 1、11-1、17 练习 讲评 复习 22 1、18-1、25 期末考试

约3课时 约2课时 约1课时 约3课时 约3课时 约3课时 约3课时 约3课时 约3课时 约1课时 约3课时 约2课时 约3课时 约3课时 约3课时 约3课时

高一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第三篇

高一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工作,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二、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高一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120多人,班主任分别为 和 老师。这两个班的学生全部是学校录取进校的普高新生和部分扩招生,基础差、底子薄,想让他们对化学有兴趣并学好化学,以及明年选择理科,任务相当艰巨。因两个班为高一年级新生,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在增进了解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对化学的兴趣。对教师的亲近,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2、教学情况分析

对于高一新班,科任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让他们明确知晓化学教师对他们的基本要求,知道他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规定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特别是没有预习时是不允许进实验室进行学生实验的,没有理由是不能不交作业的,上课有问题只要举手示意就可以提问的等。要求学生准备好听课笔记,最好准备一本相关教辅书籍等。对化学特别有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将会利用周六对其培训。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必修1内容,既有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内容,也有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把握,更应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科学态度的形成。

三、本期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审美情趣;通过化学绪言中化学史及第一章化学新能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创新意识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针对高一新生求知欲望强烈的特点,要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祖国化学化工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物质的量等量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辩证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碱金属、卤素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化学实验技能。

3、知识传授目标

本学期通过有关化学基本概念和元素基础知识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掌握物质的量这一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其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化学用语的使用。要通过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碱金属和卤素性质的实验深化对有关元素化合物及化合物性质的理解。

四、教材分析【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1、教学重点

(1)基本理论的重点是氧化还反应、离子反应及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特别是物质的量),要注重化学用语的应用,化学计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2)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是钠、过氧化钠及氯气的相关性质,氯气的制备,关键是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技能为一定量物质的量浓溶液的配制

2、教学难点

(1)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物质的量概念的建立及计算。

3、相互联系

本学期是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的第一学期,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教师要协助班主任逐渐让学生从过分关怀的初中阶段改变过来,以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较快解决高中课时容量与难度比初中大,教师的教学节奏比初中会快,作业比初中多的现状,以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坚持按教学计划授课,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不随意拓宽教学内容。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课堂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突出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要尽量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活动来寻求问题的解决。

2、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多与学生谈话,多了解学生对化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把实验作为探究知识、验证知识的重要手段,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建议学校开放实验室,作为科任教师可协助实验员开展对学生进行实验辅导。

4、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以延伸课堂教学空间。每周安排一次进教室答疑,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加强平时的复习巩固,加强平时考查,通过随堂复习、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及不同层次的练习等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巩固和逐步系统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不主张以多做练习的方式来提高解题技巧,而是要通过方法与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本位,要通过能力培养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利用周六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让对化学有兴趣并学有余力学生进行超前学习,本学期的目标是学完高一第一册教材,并通过辅助练习不断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7、主张学生至少有一本化学教辅书,以弥补教材习题的不足;主张学生订一份《中学生化学报》这类的报刊,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主张每周检查一次学生课堂笔记,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进度

附:

高一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 起讫日期 进度计划 备注 1 9、1—9、6 《化学1》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约3课时 2 9、7—9、13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约3课时 3 9、14—9、20 练习、测验、评讲、学生实验 约3课时 4 9、21—9、27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约2课时 5 9、28—9、30 练习、讲评 约1课时 6 10、1—10、8 国庆放假

7 10、9—10、11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约3课时 8 10、12-10、18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约3课时

9 10、1-10、25 练习、检测、评讲、学生实验 约3课时 10 10、26-11、1 前两章内容复习 约3课时 11 11、2 —11、8 期中考试与试卷讲评

12 11、9—11、15 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约3课时 13 11、16-11、22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约3课时 14 11、23-11、29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约1课时 15 11、30—12、6

16 12、7—12、13

17 12、14-12、20

18 12.21—12、27

19 12、28—01、3

20 1 、4-1、10

21 1、11-1、17

22 1、18-1、25

练习、评讲、学生实验 第四章 第一节硅 第二节 氯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 练习、测验 评讲 练习 讲评 复习 期末考试 约3课时 约2课时 约3课时 约3课时 约3课时 约3课时

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第四篇

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性质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金属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及其原因。

2、掌握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了解Na、Mg、Al、铁与酸和水的反应;了

解活泼金属与酸、碱、盐反应的本质。

3、认识铝的特性;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

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

二、学习过程

1.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金属的性质知识。小组交流讨论课本46页思考与交流。时间约

10分钟,学生写在教材46页相应位置,小组展示于白板。

2.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3-1和实验3-2

通过观察,简单描述钠的物理性质:(1) 、(2) 、(3) 观察与分析:

教师活动:铁不如镁铝活泼,为什么铁不如铝耐腐蚀?视频播放48页课堂探究。

学生归纳整理:我从中学到了些什么?

【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金属除了能与氧气反应外,能否跟其它非金属反应?能与具有什么性质的非金属反

应? 写出金属钠分别与氯气、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2)

3.钠与水的反应

情境材料:“磊落光明向秀丽,扶危定倾争毫厘。一身正比泰山重,风格如斯世所师”。

这是林伯渠同志为纪念抢救国家财产而光荣牺牲的女共产党员向秀丽的题词。50

年代末,我国出了个女英雄向秀丽,一天她所在工厂的一个酒精瓶子不慎被打翻,现

场燃烧起来,附近堆放着四箱遇火就要爆炸的金属钠。火势猖狂地四处蔓延,眼看一

场重大事故难以避免。在这万分危急时刻,向秀丽挺身而出,用身体堵截酒精的去路。最后钠全部抢救出来了,而她却由于重度烧伤,壮烈牺牲了。

情境讨论:金属钠是易燃固体,这些金属钠如果爆炸,足以毁掉整个工厂,并殃及周

围繁盛的商业区及居民。向秀丽此时为什么不用水去扑救呢?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3-3

推测与验证:1、钠与水剧烈反应,试推测其生成物。( 、 )

试一试:请试着写出N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思考与感悟: 1、为什么钠要保存在煤油中? 2、钠着火应用什么扑灭?

延伸拓展:钠能否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创设学习情境:金属钠与水可以发生剧烈反应,是不是所有金属都会与水反应呢?显然不是,人们常用金属器皿来盛水,也常用铁、铝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明这几种金属与热水是不反应的。若改变实验条件,铁能否与水反应?

新闻链接:一天,英国一家炼铁厂的熔铁炉底部产生了裂缝,顿时炽热的铁水从裂口夺路而出。当温度高达一千多摄氏度的铁水碰上炉旁一条水沟里的水时,刹那间,“轰”的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整个车间被掀掉了。水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相当于TNT炸药的威力呢?

这是因为高温下发生了下面的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当一

千多摄氏度的铁水流入水沟时,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了大量易燃易爆气体,并且被铁水的高温点燃,所以轻而易举地把巨大的生产车间给炸掉了。

所以钢铁厂里的铁水包,在注入炽热的铁水与钢水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不让包中留下一滴水,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视频播放: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小结:极活泼的金属可以与冷水反应,较活泼的金属(如铁)可以与水蒸气发生反应。

5.铝与碱的反应

资料在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表示:铝超标会影响孩子的身高,智力上也会有一定影响。专家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用铝锅烹饪食物,避免用铝制的容器盛放醋、果汁这样酸性的食物或豆腐、海带等碱性食物。

高温

情境材料讨论:为什么要避免用铝制容器盛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实验3-4:Al与盐酸、Al与NaOH溶液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小结:在这些变化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从0价升为正价,被氧化,表现出还原性。

6.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复习:物质的量与其它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阅读教材P52思考下列问题,并填空:物质是

由哪些粒子构成的?

物质之间的发生化学反应是按一定微观粒子数目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表示化学反应中这些粒子数之间的数目关系。 如:

2H2 + O22O

化学计算数之比 : :

扩大6.02×1023 ::

物质的量之比 : :

气态物质体积比 : :

总结:从以上例子的分析可知: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 。因而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又与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一定关系,将这些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对于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带来很大的方便。 师生活动:自学课本52页例题。教师点评。

小组合作学习并展示:将30gMnO2的质量分数为76.6%的软锰矿石与足量12mol/L浓盐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计算:

(1)参加反应的浓盐酸的体积;

(2)生成的Cl2

的体积(标准状况)。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活泼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

C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2.少量钠应保存在( )。

A.密闭容器中 B.水中 C.煤油中 D.汽油中

3.钠着火时,可用来灭火的物质或器材是 ( )。

A. 自来水 B. 沙土 C. 泡沫灭火器 D. 四氯化碳灭火器

4.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铝的活泼性差 B.铝的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 D.铝表面有氧化膜

5.为了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取下列哪种溶液( ) 。

A.浓盐酸 B.硝酸 C.硫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6.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的水中,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钠浮在水面上 B.钠熔化成小球并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C.有气体产生 D.水溶液变成红色

7.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

A 1:2 B 3:2 C 3:1 D 6:1

8.向一铝制的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然后向易拉罐内注入足够的NaOH溶液,立【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即用胶布密封,过一段时间后,瘪了的易拉罐重新鼓起,解释上述变化的实验现象:

(1)罐壁凹而瘪的原因:______ 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 ___________

(2)罐壁重新鼓起的原因:___ _ 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

9.向500 mL NaOH溶液中投入10.8 g 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1)Al的物质的量;(2)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在标准状况下生成H2的体积。

高一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第五篇

2010~2011学年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年级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和要求

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为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我校普通高中第一阶段化学新课程实验,进一步提高我校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学校领导,学校职能部门和化学教研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受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加强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本学期要继续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地转变,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

集体备课,教案基本统一.每一节课都有一个主备,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不搞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教案应体现知识体系,思维方法,训练应用,以及渗透运用等,要有对重点难点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备课组要做到资源共享.作业在完成课本上的习题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做《三维设计》中的不同题目.

5、做好优生化学补差工作和学困生的补习工作

化学教学一定要继续以高考为目标.各位老师要盯住本班的优生,确保化学达到或接近其它科目的成绩;同时要做好学困生的补习工作.以提高高考人均分。

6、做好化学兴趣小组的辅导工作 要以出成绩,出人才为目标.

三、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让学生掌握和形成未来发展所必备的化学基础、人文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有利于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化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有创造性的发展。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2)突出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3)体现高中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4)强化实验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的功能;(5)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前沿知识

五、学生分析

本届学生是第一次走进新课程,学生基础薄弱,因此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初中知识的复习进行教学,结合教材进行。

2010/9/6


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相关热词搜索:高中化学必修1 初中化学教学计划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化学必修1教学计划"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gongzuojihua/62295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