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

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

2016-12-14 13:47:1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共5篇)兰州市第4版城市总体规划兰州市第4版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草案前 言兰州是甘肃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信息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和西北地区主要的商贸集散中心;甘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时期,兰州市城市发展和建设面临许多新形势、新环境、新问题,现行总体规划...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希望能帮助到你。

兰州市第4版城市总体规划
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 第一篇

兰州市第4版城市总体规划

(2011年-2020年)草案

前 言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信息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和西北地区主要的商贸集散中心;甘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新时期,兰州市城市发展和建设面临许多新形势、新环境、新问题,现行总体规划已经难 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需要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所以,住建部于2009年1月发函《关于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有关问题的函》(建规函[2009]1号),同意兰州市人民政府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2009年5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长为组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及市规划部门主要负责人等为副组长、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兰州市城乡规划局具体组织总规修编工作。项目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就城市定位、空间、产业、生态、气象、交通、地质、兰白统筹等重大专题聘请北大、清华、中科院、北京气象中心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共同进行研究。2008年10-11月,2009年7-8月,中规院项目组多次来兰进行了现场调查,与40多个单位和

部门进行了面对面座谈,向70多个单位和部门(包括大中型企业)收集了资料,并与八个县区政府及县区各部门分别进行了座谈和资料收集工作。

2009年6月14日,省委书记陆浩及省上四大家领导亲临兰州调研听取了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构想汇报。2009年7月31日,市政府召开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动员大会。2010年3月、4月,中规院项目组先后向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和市上四大家主要领导汇报了《兰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兰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战略研究》等各项前期研究成果。2010年8月13日,袁占亭市长专题听取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汇报。2010年10月中规院项目组向陆武成书记和袁占亭市长汇报了总规纲要初步成果,并就总规纲要初步成果向市上各部门征询意见。2010年11月23日,陆武成书记主持召开四大家联席会专题研究了总体规划纲要初步成果,就兰州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与定位、城市空间结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2010年12月12日,总规纲要成果通过兰州市规划局主持召开的纲要成果评审会,充分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2010年12月14日,陆武成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四大家联席会议专题审议了四版总规纲要成果,各位领导、各个部门对纲要成果进行了充分讨论。2011年1月7日总规纲要成果通过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持召开的省规委会审查。2011年1月28日,总规纲要成果通过甘肃省人民政府刘伟平省长主持的省政府常务会议审查。2011年3月29日-4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召开了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审查会,原则通过第四版

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审查会意见,项目组完成了《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成果编制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规定,现将规划成果主要内容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三十日,欢迎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踊跃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规划期限和范围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远景为 2020年以后。

(二)规划范围和层次

(1)市域

兰州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13085.6平方公里。

(2)规划区

规划区范围为:兰州市市辖的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和红古区;永登县的连城镇、河桥镇、树屏镇、秦川镇、中川镇,皋兰县的什川镇、忠和镇和九合镇榆中县的城关镇、和平镇、定远镇、金崖镇、夏官营镇、高崖镇、甘草店镇、连搭乡、马坡乡、小康营乡、清水驿乡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永登县的上川镇和龙泉寺镇、皋兰县的西岔镇和水阜乡的部分地区。规划区总面积5810平方公里。其中,永登县的秦川镇和中川镇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永登县的树屏镇、龙泉寺镇和上川

镇、皋兰县的西岔镇和水阜乡的部分地区为兰州新区规划范围。

(3)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范围为:兰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的部分地区,以及榆中县的和平镇、定远镇和皋兰县的九合镇的部分地区,面积688.9平方公里。

【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

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保持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城乡协调 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现代化都市格局基本形成,力争把兰州建设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西北地区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名城。

(二)城市发展战略

(1)动力创新战略:拓展传统产业基地,提升现代服务业中心依托产业基础,提倡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增强优势产业竞争力,丰富和拓展传统产业基地的内涵。强化资源特色,突出文化引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和加强兰州在区域的中心地位和对全省的中心带动作用。形成八大主导产业。

(2)空间拓展战略:推动兰州新区承载产业基地,促进中心城区集聚中心职能为了保障兰州城市安全和提高节能环保的标准,推动大型产业基地(尤其是西固重化工业)跳出现有城

区,在兰州新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中心城区通过西固重化工业置换、加快高新 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容扩区获得发展空间,实现区域中心职能的有序聚集。在市域形成双城格局,在兰白经济区形成"一主两副五带"的空间发展格局。(一主:兰州市区(远景包括榆中盆地),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两副:兰州新区和白银市区(含刘川工业园)。兰州新区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甘肃省实施"中心带动"战略的重要抓手,兰州市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区;白银市区(含刘川工业园)是区域性传统产业服务中心,能源和有色冶金产业基地。 五带:是兰白战略核心区向外辐射的主要轴带,引导产业和人口轴向聚集、形成区域发展的主要支撑,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是实现兰白地区"中心带动"战略的主要空间载体。即兰州-西宁西向城镇发展带、兰州-定西东向城镇发展带、临夏-兰州-白银黄河城镇发展带、兰州-武威西北向城镇发展带、兰州-甘南南向城镇发展带。)

(3)城市安全战略:加强城市安全保障,着力推进节能环保完善应急和管理体系,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避免重大危险源对城市发展构成威胁,积极推进西固重化工的搬迁;构建区域生态结构,保护生态安全;集约节约、合理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废弃资源循环利用。

(4)社会发展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就业;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实施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公共交通等方面的投入,大力发展公益福利事业,形成完善的社

兰州轨道交通
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 第二篇

兰州轨道交通

兰州城市轨道交通是中国大陆甘肃省兰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兰州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由6条线路组成,线路线网总长202km。国家住建部通过了其建设依据《关于印发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发改基础“201211636号)正式批复了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2012年6月27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在会上宣布,《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已于6月9日正式由国家发改委批复。兰州由此成为西北第2个、西部第7个、全国第29个建设和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根据计划,近期建设包括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工程,长约36公里,总投资229.22亿元。7月上旬,试验段将开工建设。

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建设构想,2008年正式启动申报,再到近三年全力协调争取,“过程艰辛,来之不易。”袁占亭在发布会上动情地说:“这是兰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兰州城建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市轨道交通正式步入立项实施阶段,兰州和甘肃的土地上将第一次破土兴建城市轨道交通,360多万兰州人民的„地铁梦‟即将变为现实。

2 线路规划

根据规划,兰州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由6条线路组成,总长约207公里,线网中,1、2、3号线为中心城区线,总长约90公里。作为市域网线,总长约117公里的4、5、6号线分别为中川线、榆中线和青什线,加强着中心城区同外围组团之间的联系。其中:

2.1 1号线

● 1号线担当着城市东西骨干线路的重任。东起城关东岗镇、西至西固石岗,横贯中心城区,加强着同西固、安宁、七里河、城关四区的地域联系,是衔接主要对外交通枢纽和城市功能的重要节点;

在整个近期项目中,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将于5年后最先竣工。

整条1号线,全长约34公里,从东岗镇出发,直至西固石岗。其中一期工程,东起东岗镇,西至陈官营,正线长约26.78公里,沿途通过20个站点将城区东西串联起来。 轨道交通1号线是兰州市从西向东通过城市蜂腰地段的一条主干交通线路,东西横贯中心城区,线路基本走向沿既有主客流走廊布设,串联了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主要功能区块,以及铁路西客站、小西湖、西关十字、东方红广场、东部市场等大型客流集散点,直接沟通了城市第二中心和城市核心区。1号线西起西固区石岗北侧环行西路,途经原石化厂区、陈官营、崔家大滩、迎门滩、马滩、西客站、西关十字、东方红广场、东岗镇,线路全长约34公里,共设24座车站,其中换乘站6座。1号线与线网中的其他各线均有换乘,中心城区内各方向的客流可通过1号线实现快速便捷的疏散沟通。

1号线一期全线在东岗设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在陈官营设停车场。本工程西起西固区的陈官营站,与中川城际换乘,向东经过崔家大滩、迎门滩、马滩三滩地区,过西客站,在西客站与2号线形成换乘,线路出西客站后继续沿西津路向东行进,途经小西湖公园、文化宫,在西关十字与3号线形成换乘,之后线路向东沿张掖路至中央广场,而后线路南转至庆阳路、沿庆阳路向东经东方红广场,在东方红广场与2号线形成换乘后,线路再向东途经盘旋路、五里铺,至兰钢主厂区与3号线形成换乘。

1号线一期工程(陈官营站~东岗站)

根据测算,1号线一期工程总投资约199.9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7.46亿元。

1号线一期工程站点设置:全线设20座车站,分别为:东岗站、焦家湾站、拱星墩站、东部市场站、五里铺站、盘旋路站、东方红广场站、省政府站、西关什字站、文化宫站、小西湖站、七里河站、西站什字站、西客站、土门墩站、马滩站、迎门滩站、世纪大道站、奥体中心站、陈官营站。[2] 2.2 2号线

● 2号线东起城关雁北路、西至安宁元台子,是东西向第二条骨干线路,加强着同安宁、七里河、城关、雁滩组团的联系;

从2015年到2020年,将开建2号线一期工程。 整条2号线,全长约32公里,从城关雁北路出发,直至安宁元台子,连接着兰州雁滩、城关、七里河和安宁四个组团,专家认为,是一条打通城市“蜂腰”地段,实现交通分流的重要通道。

2号线一期工程(东方红广场站~雁北路)

先期建设的2号线一期工程,长约9.4公里。

站点设置:共设8座车站,分别为:雁北路站、行政学院站、五里铺站、定西路站、公交五公司站、火车站站、邮电大楼站、东方红广场站。

2.3 3号线

● 3号线东起榆中县和平镇,西至城关区五泉下广场,长约24公里,连接城关组团、盐场堡组团、雁滩组团和和平组团,是沟通城关区黄河两岸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

2.4 4号线

● 中川线连接兰州市区和兰州新区;

中川线是兰州-中川-张掖城际铁路的组成部分,目前甘肃省和铁道部已签署相关建设协议,计划2011年开工建设兰州-中川段。中川线起自兰州市铁路西客站,沿既有铁路通道途经秀川、陈官营、福利区、西固城,出城区后过黄河、经沙中片区沿机场高速路至中川机场,线路全长约63公里。

2.5 5号线

● 榆中线连接兰州市区和榆中县城;

榆中线起自3号线末端和平东站,向东经定连片区,至榆中县城后向东北转至夏官营大学城,线路长约40公里。 2.6 6号线

● 青石线连接兰州市区和皋兰县什川镇。

青什线起自3号线联合大学站,向北越过黄河,经青白石开发区向北终止于什川,线路长约17公里。[1]

3 建设规划

3.1 第一阶段(2011-2020年)

主要修建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

3.2 第二阶段(2021-2030年)

主要修建1号线和2号线二期工程和3号线。

3.3 第三阶段(2031―2050年)

主要修建中川线、榆中线和青什线。

4 其他资料 4.1 筹备进展

随着兰州轨道交通规划尘埃落定,施工的脚步也日益临近。6月4日,中仪国际招标公司对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设计总承包项目及地质勘察项目开始国内公开招标;6月7日,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土建施工项目也开始招标……

目前,试验段项目报建、招投标、交通导改和管线改迁等开工准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已基本具备开工条件。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批复要求,开工建设的各项条件正在加强协调,抓紧实施,轨道交通试验段项目计划于7月上旬正式开建。 4.2 规划预算

4.3 资金来源

根据建设规划预算,兰州地铁工程1、2号线近期工程共约36公里,总投资额为229.22亿元,平均造价约6.3亿元/公里,略高于国际平均造价。这229.22亿元的总投资从

2011~2020年分别按照不同的比例安排投资。省市政府非常重视兰州市地铁建设项目,并将其确定为省市共建项目。在63亿元的项目资本金中,人防结建费为1亿元,由兰州市承担,其余62亿元由省市区三级财政共同承担,由省级和兰州市、区按照40∶60的比例共同承担。省财政出具25.2亿元,建设期按10年计算,平均每年补助2.52亿元。其余36.8亿元由兰州市及近郊四区政府共同承担。根据2010年兰州市级及四区政府财力占总财力比例,市财政承担22.36亿,主要资金渠道为土地出让金收入及年预算安排;四区财政承担14.44亿元,其中城关区6.28亿,七里河区2.91亿,西固区2.61亿,安宁区2.64亿。目前各出资主体已根据要求出具了资本金承诺书,确保资本金及时足额到位。

兰州地铁建设资金在扣除63亿元项目资本金后还将有166.22亿元需要筹集。记者从兰州市轨道办获悉,根据《2010~2020年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财政资金分年用款资金平衡分析》,可用于地铁建设的投资为92.62亿元,在扣除37.8亿元资本金(含1亿元人防结建费)后尚有54.82亿元,因此剩余111.4亿元只能向银行贷款。经过市政府多种形式的衔接协调,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兰州银行9家银行有意参与兰州地铁建设。

4.4 债务偿还

2011年,兰州市地方财政收入150亿元。兰州规划的地铁1、2号线近期工程共约36公里,平均造价约6.3亿元/公里,总投资预估算总额约为229.22亿元,这几乎是兰州市一年半的财政收入。

兰州地铁建设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综合运用省市区共投共建、土地资源转换、资本运作融资和吸引社会资本补充等多种方式。兰州市政府将注入部分优质资产给轨道公司,让轨道公司依靠提供运营服务、附属资源开发、土地综合开发等综合经营方式,平衡部分还本付息及运营亏损所需资金。除此之外,根据市财政局和市建设局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资金筹集建议》,其将来的债务偿还主要有以下措施:

制定外资参与轨道交通的专项引资政策,并建立与政策配套的投融资机制;将债务偿还资金和亏损部分列入财政预算;通过立法形式,制定《兰州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征收管理办法》,设立“轨道交通建设发展专项基金”,征收“轨道交通效益附加费”,向所有在兰州当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商户征收,可筹集资金1亿元;根据土地规划,对交通线路两侧、车站四周或其他区域的土地和地下空间资源进行开发,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将为项目建设储备大约5万亩的土地,由轨道公司开发运作,可筹集资金5~20亿元;发行兰州轨道交通建设债券,利用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可筹集资金30亿元;利用信托方式,发行短期或长期“项目贷款信托计划”,委托甘肃信托投资公司发行,可筹集资金5亿元;利用资本市场借壳上市,发行股票,可筹集资金10亿元;轨道通信管廊出租收入,可筹集资金10亿元;发行中期票据等金融产品,可筹集资金60亿元。 4.5 大事记

2008年1月,委托上海市政设计院和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分别编制《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2009年2月,《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由甘肃省发改委以《关于上报兰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请示》(甘发改交运「20091119号)呈报国家发改委。 2009年3月,通过招标确定西北市政设计研究院为《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为《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单位。

2010年7月31日,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2010年9月6日,兰州市人民政府批复了《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兰政函字「2010156号)。

2010年9月,向国家相关部委上报了《关于恳请批准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请示》,至此,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正式上报国家有关部委进行审批。

2011年4月27日,国家环保部对《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审查。

2011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住建部联合审查后上报国务院审批的所需要件全部上报国家发改委。

2011年7月11日,兰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的若干意见》(兰发「2011122号),对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领导体制和服务机制、规划的

甘肃省2016年省列重大项目名单
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 第三篇

甘肃省2016年省列重大项目名单

2016年省列重大项目85个,总投资7891.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78.20亿元。其中,续建项目48个,总投资3967.8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04.97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18个,总投资1781.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3.23亿元;预备项目19个,在具备正式开工条件后,将转列为正式重大建设项目。具体为:

一、续建项目(48个)

1、引洮供水二期工程

2、黄河甘肃段防洪工程

3、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

4、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

5、引黄济临供水工程

6、甘南州引洮(博)济合供水工程

7、引洮供水一期榆中县配套项目

8、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

9、兰州至重庆铁路(甘肃段)(含枢纽)

10、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甘肃段)(含枢纽)

11、银川至西安铁路(甘肃段)

12、敦煌至格尔木铁路(甘肃段)

13、兰州至合作铁路

14、干塘至武威南铁路增建二线(甘肃段)

15、兰州铁路综合货场

16、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17、兰州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

18、临洮至渭源高速公路

19、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

20、G7白疙瘩(蒙甘界)至明水(甘新界)高速公路

21、G75兰海高速渭源至武都段

22、G569北山(蒙甘界)至仙米寺(甘青界)高速公路【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

23、G213肃州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公路

24、G227甘州城区经民乐生态工业园区至山丹东乐一级公路改建工程

25、兰州中川机场二期扩建工程

26、陇南成州民用机场项目

27、敦煌机场扩建工程

28、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肃段)

29、宝兰客专330千伏供电工程

30、武威热电联产工程

31、大唐803“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工程

32、国电兰州热电公司“上大压小”热电联产异地扩建工程

33、通渭风电基地建设项目

34、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000万吨/年煤炭分质及煤焦油加氢精制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

35、金川神雾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金川弃渣综合利用项目

36、兰州科天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水性科技产业园项目

37、华煤集团年处理60万吨甲醇制20万吨聚丙烯(FMTP)科技示范项目

38、兰州重离子医用加速器应用示范区建设项目

39、白银神龙航空年产500架无人机及轻型通用飞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40、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省级统建“三校一区”项目

41、甘肃中医药大学和平校区建设项目

42、甘肃省人民医院住院部二期建设项目

43、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

【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

44、甘肃省图书馆扩建项目

45、甘肃省体育馆建设项目

46、敦煌丝绸之路国际会展中心及配套项目

47、兰州西客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48、白银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

二、计划新开工项目(18个)

1、民勤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

2、中卫至兰州客运专线(甘肃段)

3、兰州车辆段生产能力扩能改造工程

4、G8513平凉至绵阳高速公路平凉(华亭)至天水段

5、G1816乌海至玛沁高速景泰至中川机场段

6、G85银川至昆明高速彭阳(甘宁界)至大桥村(陕甘界)段

7、G316长乐至同仁公路徽县至两当段

8、S34临夏双城至达里加公路

9、文博会景观大道建设项目(S314线至G215线连接线)

10、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航站区建设项目

11、张掖平山湖通用机场项目

12、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外送500万千瓦风电项目

13、酒钢集团兰州钢结构制造基地

14、甘肃省儿童医学中心业务楼建设项目

15、北师大庆阳附属学校建设项目

16、兰石集团老工业基地改造提升项目

17、兰州新区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物流园项目

18、兰州市北滨河路西延线项目

三、预备项目(19个)

1、庆阳马莲河水利枢纽工程

2、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

3、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

4、兰州至张掖铁路三四线

5、新建平凉至庆阳铁路

6、兰州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

7、G1816乌海至玛沁高速中川机场至兰州南段(中通道)

8、G69银川至百色高速甜水堡(宁甘界)至罗儿沟圈(甘陕界)段

9、S15吴起至平凉高速华池(打扮梁)至庆城段

10、武都至九寨沟高速公路

11、G312线凤翔路口(陕甘界)至平凉东(曹湾村)段

12、天水军民机场迁建工程

13、酒泉百立通用航空机场

【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

14、甘肃武威通用机场

15、甘肃电投常乐电厂

16、正宁电厂一期建设项目

17、山丹县热电联产建设工程

18、庆阳市热电联产建设工程

19、兰州新区热电联产建设工程

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 第四篇

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兰州市轨道交通网有两个层次,一为中心城区线网,另一为市域线网。其中,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由1号线、2号线、3号线3条线路组成,线网总长约82公里,其中地面及高架线路约35公里,地下线约47公里,全线网共设车站64座,其中高架站25座,地下站39座。而市域线网用以解决市域内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之间的联系,由中川线、榆中线、青什线组成,总长约120公里。

1号线西起陈官营站,途经崔家大滩、营门滩、马滩、西客站、西关什字、东方红广场、东岗镇,线路全长约26公里。其中地下段约23公里,高架及地面段约3公里,共设车站21座,高架站3座,地下站18座。

2号线西起安宁区元台子,途经西客站、理工大学,沿庆阳路经东方红广场,再沿平凉路经过火车站,线路过公交五公司站后转向北沿瑞德大道直至雁北路。2号线线路全长约32公里,其中地下段17公里,地面及高架段15公里,设车站27座,高架站12座,地下站15座。

3号线起于五泉山广场,由火车站西路向西转向白银路,经中山路与1、2号线形成换乘后,下穿过黄河至盐场堡,而后线路又东转穿过黄河沿着雁滩组团的雁北路布设,最终到达和平镇,线路全长约24公里,其中地下段7 公里,地面及高架段17 公里,共设车站16座,高架站10座,地下站6座。

中川线是兰州-中川-张掖城际铁路的组成部分,目前甘肃省和铁道部已签署相关建设协议,计划2011年开工建设兰州-中川段。中川线起自兰州市铁路西客站,沿既有铁路通道途经秀川、陈官营、福利区、西固城,出城区后过黄河、经沙中片区沿机场高速路至中川机场,线路全长约63公里。

榆中线起自3号线末端和平东站,向东经定连片区,至榆中县城后向东北转至夏官营大学城,线路长约40公里。

青什线起自3号线联合大学站,向北越过黄河,经青白石开发区向北终止于什川,线路长约17公里。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 第五篇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一、前言

二、《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草案)

前 言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信息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和西北地区主要的商贸集散中心;甘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新时期,兰州市城市发展和建设面临许多新形势、新环境、新问题,现行总体规划已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需要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所以,住建部于2009年1月发函《关于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有关问题的函》(建规函[2009]1号),同意兰州市人民政府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2009年5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长为组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及市规划部门主要负责人等为副组长、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兰州市城乡规划局具体组织总规修编工作。项目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就城市定位、空间、产业、生态、气象、交通、地质、兰白统筹等重大专题聘请北大、清华、中科院、北京气象中心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共同进行研究。2008年10-11月,2009年7-8月,中规院项目组多次来兰进行了现场调查,与40多个单位和部门进行了面对面座谈,向70多个单位和部门(包括大中型企业)收集了资料,并与八个县区政府及县区各部门分别进行了座谈和资料收集工作。

2009年6月14日,省委书记陆浩及省上四大家领导亲临兰州调研听取了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构想汇报。2009年7月31日,市政府召开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动员大会。2010年3月、4月,中规院项目组先后向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和市上四大家主要领导汇报了《兰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兰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战略研究》等各项前期研究成果。2010年8月13日,袁占亭市长专题听取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汇报。2010年10月中规院项目组向陆武成书记和袁占亭市长汇报了总规纲要初步成果,并就总规纲要初步成果向市上各

部门征询意见。2010年11月23日,陆武成书记主持召开四大家联席会专题研究了总体规划纲要初步成果,就兰州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与定位、城市空间结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2010年12月12日,总规纲要成果通过兰州市规划局主持召开的纲要成果评审会,充分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2010年12月14日,陆武成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四大家联席会议专题审议了四版总规纲要成果,各位领导、各个部门对纲要成果进行了充分讨论。2011年1月7日总规纲要成果通过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持召开的省规委会审查。2011年1月28日,总规纲要成果通过甘肃省人民政府刘伟平省长主持的省政府常务会议审查。2011年3月29日-4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召开了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审查会,原则通过第四版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审查会意见,项目组完成了《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成果编制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规定,现将规划成果主要内容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三十日,欢迎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踊跃提出意见和建议。

《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草案)

一、规划期限和范围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远景为2020年以后。

(二)规划范围和层次

(1)市域

兰州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13085.6平方公里。

(2)规划区

规划区范围为:兰州市市辖的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和红古区;永登县的连

城镇、河桥镇、树屏镇、秦川镇、中川镇,皋兰县的什川镇、忠和镇和九合镇榆中县的城关镇、和平镇、定远镇、金崖镇、夏官营镇、高崖镇、甘草店镇、连搭乡、马坡乡、小康营乡、清水驿乡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永登县的上川镇和龙泉寺镇、皋兰县的西岔镇和水阜乡的部分地区。规划区总面积5810平方公里。

其中,永登县的秦川镇和中川镇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永登县的树屏镇、龙泉寺镇和上川镇、皋兰县的西岔镇和水阜乡的部分地区为兰州新区规划范围。

(3)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范围为:兰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的部分地区,以及榆中县的和平镇、定远镇和皋兰县的九合镇的部分地区,面积688.9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与层次图

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保持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城乡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现代化都市格局基本形成,

力争把兰州建设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

战略平台,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西北地区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名城。

(二)城市发展战略

(1)动力创新战略:拓展传统产业基地,提升现代服务业中心

依托产业基础,提倡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增强优势产业竞争力,丰富和拓展传统产业基地的内涵。强化资源特色,突出文化引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和加强兰州在区域的中心地位和对全省的中心带动作用。形成八大主导产业。

(2)空间拓展战略:推动兰州新区承载产业基地,促进中心城区集聚中心职能

为了保障兰州城市安全和提高节能环保的标准,推动大型产业基地(尤其是西固重化工业)跳出现有城区,在兰州新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中心城区通过西固重化工业置换、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容扩区获得发展空间,实现区域中心职能的有序聚集。在市域形成双城格局,在兰白经济区形成"一主两副五带"的空间发展格局。(一主:兰州市区(远景包括榆中盆地),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两副:兰州新区和白银市区(含刘川工业园)。兰州新区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甘肃省实施"中心带动"战略的重要抓手,兰州市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区;白银市区(含刘川工业园)是区域性传统产业服务中心,能源和有色冶金产业基地。 五带:是兰白战略核心区向外辐射的主要轴带,引导产业和人口轴向聚集、形成区域发展的主要支撑,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是实现兰白地区"中心带动"战略的主要空间载体。即兰州-西宁西向城镇发展带、兰州-定西东向城镇发展带、临夏-兰州-白银黄河城镇发展带、兰州-武威西北向城镇发展带、兰州-甘南南向城镇发展带。)

(3)城市安全战略:加强城市安全保障,着力推进节能环保

完善应急和管理体系,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避免重大危险源对城市发展构成威胁,积极推进西固重化工的搬迁;构建区域生态结构,保护生态安全;集约节约、合理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废弃资源循环利用。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兰州轨道交通4号线 兰州轨道1号线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兰州,轨道4号线,榆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cehua/77584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