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2016-10-09 09:07:2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共7篇)医院产房制度产房工作制度一、产房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二、产房应备齐产程中所需要物,药品和急救设备,固定位置,专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补充和更换。三、工作人员进入产房时,必须穿专用衣、裤、鞋,戴好工作帽、口罩,接生和手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四、值班人...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希望能帮助到你。

医院产房制度
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第一篇

产房工作制度

一、产房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二、产房应备齐产程中所需要物,药品和急救设备,固定位置,专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补充和更换。

三、工作人员进入产房时,必须穿专用衣、裤、鞋,戴好工作帽、口罩,接生和手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四、值班人员应热情接待产妇,严密观察产程。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值班医生。

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者要按要求测血压、听胎心、观察宫口开放情况,并做好各种记录。

六、产房应保持清洁,定期做好清洁工作、消毒工作和细菌培养。可疑患有传染病的产妇,分娩时应采取隔离措施,产后及时消毒处理。

七、接生后,接生人员应及时、准确地填写产程、临产、新生儿和出生证等记录。

八、产妇在产后一般留观1-2小时,无特殊情况才可送回病房。

九、出生后的新生儿须作全身检查,测体重,验留脚印、系手圈、滴眼药等,然后送母婴室。

十、每次分娩结束后,及时整理用物、产床、被服,行常规清洁消毒,各种物品归还原位。

十一、保持产房清洁,每日清扫并行紫外线照射,每周大清扫一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各种消毒物品每周定期灭菌一 次,各种消毒液按规定更换。 十二、产房应有浸泡手消毒液,保持浓度,定期更换。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室内布局合理;设有无菌专柜、空气消毒机及保暖、降温设施。

2、凡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专用服和专用鞋,戴帽子、口罩,帽子必须盖住头发;产妇进入产房必要时更衣、裤、鞋;除参加接生的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3、医务人员助产接生前应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日常手卫生监测符合要求;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传染性疾病者应暂停助产工作。

4、经常保持室内整齐、清洁,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0℃-60℃;产房地板每日湿拖2次,保持清洁;产床、桌子、椅子、治疗车及器械柜内物品等表面每日擦拭;当有血迹、体液及排泄物等污染时,应即时用含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洗。擦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不同的区域应分别设置专用擦洗工具,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室内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每日4次,每次1小时,每周大扫除1次。

5、每次分娩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清洁、消毒产床与各种物品,室内要进行通风换气。

6、助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接触产妇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可复用医疗器械(具)按规范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7、氧化湿化瓶、引流瓶、吸引管、可重复使用的新生儿复苏设备等器材,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浸入1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内30分钟后,清水冲洗晾干,干燥、密闭保存备用。湿化液应用灭菌水。

8、橡胶单、臀垫、中单、便盆一人一用一消毒;室内备无菌产包,应标有灭菌有效期,包外贴3M指示胶带,包内置3M化学指示卡,包布一用一清洗,无破损;灭菌物品超过一周须重新灭菌;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无菌罐、无菌镊(钳)、无菌盒、碘酒瓶、洒精瓶等,每周压力蒸汽灭菌2次;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无菌产包一经打开超过1小时未用者必须重新灭菌。

9、严格执行室内各种管理规定、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安全管理制度,做到无差错事故,无交叉感染发生。

10、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循环风空气紫外线消毒机及空调机过滤网每周清洗一次,做好记录。

11、产房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严禁胎盘买卖,胎盘流向有记录。

产妇入院分娩实名制制度

1、在产妇入院分娩时,必须核实产妇提供的《居民身份证》和《生育保健服务证》,如实详细登记并在分娩登记薄上如实登记孕产妇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户口所在地、详细住址等有关情况,并将产妇身份证输入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存档备查。

2、①对拒不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及真实情况的住院分娩对象,应暂缓为其办理《出生医学证明》;②急产而没有带身份证的,先给予入院分娩接生手术,随后要按要求查验孕妇身份信息。以上2种情况须在24小时内将信息上报县计生局、卫生局,并在医务科留底归档。

3、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要做到存根联、证明联、户口申报联一致。

《出生医学证明》使用与管理制度

1、必须在产妇出院前及时出具《出生医学证明》。

2、《出生医学证明》要用黑色碳素填写,填写过程不要有漏项。

3、婴儿母亲签字栏要求母亲自己签名(不会写字的盖手印)。

4、接生人员签字栏内有接生者签名(不能由他人代签)。

5、接生单位盖章栏内要有办证人员署名。

6、对个别已开出未领取的《出生医学证明》必须全部用黑色炭素笔将产妇姓名、接生情况填写完整后保存,不得以空白的《出生医学证明》保存或用铅笔填写保存。该出生证未领取前不得与存根分开,应按存根序号与其他存根保存在一起。

7、《接生登记簿》填写要求字迹清晰、不漏项。尤其注意双方身份证和出生证编号填写完整。

8、《出生医学证明》应做到章证分开专人管理。

9、《出生医学证明》应按规范要求盖章。

10、《出生证发放登记簿》由出生证盖章人员负责填写,若有作废证按顺序填上编号。该作废证应随同本期报表一起上交出生证发放单位。

11、医疗单位不得补发《出生医学证明》。除莆市卫(2006)61号文件规定的“接生单位开出的出生证有涂改不能报户口的,不论是接生单位的原因或是病人的原因都由该接生单位负责更换,但必须及时上交作废的出生证。”其余的所有出生证补发工作应由受卫生主管委托的妇幼保健机构按有关规定办理。

12、应按时上报《接生例数季报表》和《出生医学证明使用情况表》。

13、购买《出生医学证明》时,需持有本单位出具的介绍信,并随带上一期批号的《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登记表及相应的外乡镇产妇系统保健卡(出生证发放登记表应盖上公章),经核对无误后方可领取新的《出生医学证明》。

莆田市妇幼保健院

隔离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隔离产房应相对独立,专收感染性疾病的产妇,室内布局同产房;室内设有无菌器械柜、空气消毒机及保暖、降温设施。

2、凡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专用服和专用鞋,戴帽子、口罩,帽子必须盖住头发;产妇进入产房必要时更衣、裤、鞋;除参加接产的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3、工作人员接生前应戴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等防护用品,接生前后应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做好自身防护。

4、经常保持室内整齐、清洁,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0℃-60℃;产房地板每日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保持清洁;产床、桌子、椅子、治疗车及器械柜内物品等表面应即时用含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洗。擦洗工具使用后应先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消毒、洗净、再晾干。不同的区域应分别设置专用擦洗工具,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每日2次,每次1小时,每周大扫除1次。

5、每次分娩结束后,应及时做好终末消毒。

6、橡胶单、臀垫、中单、便盆使用一次性卫生用品,用后按传染性医疗废物处置规范进行处置;室内备无菌产包,应标有灭菌有效期,包外贴3M指示胶带,包内置3M化学指示卡,灭菌物品超过一周须重新灭菌;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无菌罐、无菌镊(钳)、无菌盒、碘酒瓶、洒精瓶等,每周压力蒸汽灭菌2次;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7、隔离病房的产妇,按隔离病人处理;产妇用过的器械等物品,以2500-3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后取出冲洗、酶洗、清洗、擦干保养,经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一次性敷料及胎盘必须放入双层黄色的塑料袋内,密闭运送,焚烧处理;非一次性布类用后及时放入双层塑料袋封扎后做好标记,送洗衣房按隔离布类进行规范消毒、清洗。

8、产妇供氧的湿化瓶必须一用一消毒,用后浸入2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内30分钟后清水冲洗晾干,密闭、干燥保存备用。

9、严格执行室内各种管理规定、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安全管理制度,做到无差错事故,无交叉感染发生。

10、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空调机过滤网每周清洗一次,做好记录。

产科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第二篇

产科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一、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监护制度

1、凡遇急危重症病人,产科抢救小组成员,主管医生、主治医生,必须立即到达现场,由科主任统一指挥组织进行紧张有序的抢救。并报告急救中心急救小组组长。

2、护士长带领有关护士,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准备好一切抢救药品及器械。

3、由一名护士专人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各种监护数据变化,准确记录,随时向有关医生报告,及时处理。

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负责详细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开出医嘱及有关项目检查。

5、严格执行医嘱,精心做好各项护理,防止交叉感染。

6、保持抢救室安静、整洁。

7、医生、护士认真做好交接班,除交接班记录外,还须做好床前交班。

二、孕产妇转运急救制度

1、具备各种难产诊疗技术、产科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麻醉等技术和相应设备以及急救药品,而且急救物品随时处于功能状态。

2、向全社会公布急救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免费接诊孕产妇。接电话后5分钟内出车,危重孕产妇到达医院后5分钟内处

3、在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地区,应动员社区力量来解决转诊所需要的交通工具和人力,必要时一面用人力转运产妇,同时由医院派出救护车,两种方法相结合,尽量缩短转运时间。

4、转诊、接诊的医务人员在转运途中进行院前急救。并根据病情需要,保持与医院联系,以便更好地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3、转诊过程的要求:医院如遇有特别危重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孕产妇,本院在技术或设备上确有困难的应及时上转。对下级医院转入的 病人必须认真接待,并将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及时反馈。

三、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1、医生在孕早期建卡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及分娩史,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高危因素。按高危评分标准对孕妇定期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做好评分登记及高危标记,并进行高危妊娠的专册记录,实行专案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严密追综随访。

2、严格执行高危门诊诊疗常规,对疑难危重病人处理有困难时,应及时主动请上级医师会诊。

3、对基层转入的高危孕妇必须进行登记,反馈病情;高危转归后,仍回原单位进行交流管理。

4、高危孕妇必须要求住院分娩。入院后,医务人员必须详细了解病史,进行有关检查,针对病情做好解释安慰、卫生宣教工作,以解除病人的恐惧和顾虑,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

5、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危重和痛苦呻吟的病人应分别安置,病情严重时,应保持镇静,注意不影响其他病人。

6、保持病房安静,保证病人休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不在病人休息时间内进行检查与治疗。

7、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每天早晨进行开窗通风一次,大小便器随时洗涮,痰孟和垃圾要及时处理,保持清洁卫生。

8、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

四、会诊制度

1、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

2、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填写会诊单。应邀医师一般要在当天内完成,并写会诊记录。如需专科会诊的轻病员,可到专科检查。

3、急诊会诊:被邀请的人员,必须随请随到。

4、科内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参加。

5、院内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医务科要有人参加。

6、院外会诊:本院一时不能诊治的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与有关单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应邀医院应指派科主任或主治医师前往会诊。会诊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必要时,

携带病历,陪同病员到院外会诊。也可将病历资料,寄发有关单位,进行书面会诊。

7、科内、院内、院外的集体会诊: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史,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和会诊记录。会诊中,要详细检查,发扬技术民主,明确提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认真组织实施。

五、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儿科合作制度

1、凡高危孕产妇或估计在分娩当中可能对新生儿有危害的,在分娩时均应提前通知儿科医生到场,并做好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一切准备。

2、妇产科医生或助产士要密切配合儿科医生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

3、儿科医生在新生儿出生和出院时要进行体格检查。对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做好医疗保健工作,每天至少查房两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转儿科治疗。

4、保健科、产科、儿科医生要密切配合,从孕期、分娩期到产褥期共同管理高危围产儿。

5、儿科医生要向家长交待新生儿情况,指导并教育母亲有关新生儿护理知识。

6、保健科与儿科共同做好高危新生儿随访工作。

五、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急危重症病例讨论会:凡遇急危重症病例,应立即组织讨论,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2、术前病例讨论会:对重大、疑难及二次手术病例必须进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提出手术方案、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等。对需二次手术的病例,必须提出手术理由。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3、死亡病例讨论会: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死后一周内召开,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不迟于二周。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派人参加。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七、危重病人抢救报告制度

1、加强对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积极、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做到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措施落实。

2、遇有危重病人抢救时,应立即报告急救小组组长组织抢救,同时向院长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凡正在抢救的危重病人,要常规填写病危通知单一式三份,分别上报医务科、家属或单位,留一份进病历。并对其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作详细交待和说明,做好思想工作。

4、凡经抢救的病人,必须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及治疗经过和效果,及时总结分析情况,以便补充、修改或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应请

院前急救相关工作制度
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第三篇

院前急救急诊科相关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相关工作制度

一、院前急救

(一) 院前急救的任务【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二) 院前急救制度

(三)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四)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五) 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

(六) 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七)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八)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九) 医院感染的防护管理制度▲

(十) 医院职工培训考核制度(岗前教育制度、在职职工规范化培训制度)▲ (十一) 查对制度▲

二、急诊科

(一) 急诊管理的任务

(二) 急诊室工作制度▲

(三) 抢救室工作制度▲

(四) 急诊观察室制度▲

(五) 首诊负责制 ▲

(六) 抢救制度

(七) 急诊会诊制度

(八) 值班、交接班制度

(九) 急诊科病例(疑难、死亡)讨论制度

(十) 留观病历书写制度

(十一) 病人入院护送制度

院前急救人员岗位职责

一、院前急救人员岗位职责

(一)调度员职责

(二)急救医护人员岗位职责

(三)驾驶员职责

(四)服务队人员职责

(五)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分管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主要职责▲

二、急诊科人员职责

(一)急诊科主任职责

(二)质控小组组长职责◎

注:“▲”为卫生部要求

其余为医院管理指南 “三甲”医院评审标准及本院要求

医疗相关法律法规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二) 《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

(三) 《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

(四) 《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

(五)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六)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

(七)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八)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九) 《医疗机构管理实施细则》

(十)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十一)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

(十二) 《江西省<病历书写规范>(试行)实施细则》

(十三) 《处方管理办法》

(十四)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

(十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十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十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十八)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十九)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二十)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二十一) 《艾滋病防治条例》

(二十二)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二十三)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二十四) 《江西省肺结核病人规范化管理办法(试行)》

(二十五)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二十六)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二十七)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二十八) 《肝脏、肾脏、心脏、肺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非血缘造血干细胞

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二十九)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三十) 《临床输血技术管理规范》

(三十一)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三十二)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三十三) 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药学相关法律法规

(一)

(二)【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三)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五)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六)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七)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八) 《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九) 《江西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管理办法(暂行)》

(十) 《江西省医疗机构药剂管理规范》

(十一) 《江西省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

院前急救相关工作制度

一、院前急救的任务

院前急救的功能是维持伤病员的基本生命体征,减轻痛苦,稳定病情,防止再损伤,降低伤残率,以及快速安全转运。

1.对呼救伤病人进行现场急救和运送,要求接到呼救电话或其它方式信息后救护车立即出动医务人员要随车前往,尽快到达现场,进行现场救治后,迅速安全将病人送到医院。

2.对各类灾难遇难者进行院前急救,例如;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战场救护等,在现场救护并组织合理分流运送

3.特殊任务救护值班,例如;大型会议、比赛等,发生情况按上述情况处理。

二、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1.院前急救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要做好院前急救准备工作,检查急救车辆、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达100%,保证急诊出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需求,确保绿色生命通道畅通。

2.接听电话时应问清患者姓名、年龄、简要病情、地址及联系方式,并记录在院前急救登记本上。如遇病情凶险者,应电话指导病人家属现场施救或急送当地医院抢救。

3.接到出诊电话后,白天一分钟内、晚上三分钟内出车,急救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确实危急,须经报科室主任同意后方可改变。遇有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行驶时,应及时向科室汇报请求另派救护车。

4.接诊病人时,医护人员必须对病人作简单的体格检查及病史采集,掌握第一手资料,酌情作急救处理。

5.现场急救时,护士执行医生口头医嘱必须复述一遍,并将安瓿保留,与医生共同查对后方可丢弃。如抢救30分钟后无效死亡则当场向家属宣布死亡,无家属者由司机负责联系联系家属到场。

6.根据病情向病人家属简要说明在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病情危重者必须征得家属同意并填写危重病人转运同意书(医患双方签字)方可转运。

7.病情危重复杂者,在转运途中及时通知医院总值班和相应专科做好抢救准备,请他们调度好相关科室(包括放射、CT、B超、心电及各专科人员),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

8.转运病人回院途中,医护人员不得坐在驾驶室内,必须守护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在院前急救病历本上。注意运送途中车内人员安全,包括固定好担架,提醒患者家属坐稳扶好,不靠车门等。

9.病人在当地医院救治需转运者,必须征得当地医院值班人员同意。

10.回到医院后,医护人员必须护送病人到相应科室,与值班医师交接后才能离开,必要时协同科室抢救。

11.院前急救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或呕吐物时,必须戴手套和口罩,如手或身体其它部位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用肥皂水清洗;如考虑为传染性疾病,须穿防护服,必要时戴护目镜。

12.若遇突发性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院前急救科领导要组织足够力量亲临组织抢救,并通知有关科室做好接诊、抢救准备,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13.遇全部出诊又有急救任务时,白天报医务科,夜间报院总值班安排有关科室医护人员增援。

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医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感染管理是院长重要的职责,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

2.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与部门,配备专(兼)职人员,并认真履行职责,建立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有应急管理程序与措施。

3.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确定临床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重点管理项目,并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4.将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定期考核与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定期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范围,并定期向医务人员与管理部门通报。

5.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与教育。

6.医院须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7.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

8.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四、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和反馈。

3.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每年监测人数的10%,漏报率低于20%。

4.对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监测。

5.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目标性监测。监测目标应根据本院的特点、医院感染的重点和难点决定。

6.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10%;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低于0.5%。

7.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效果合格率必须达到 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监测方法执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抢救室工作制度
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第四篇

[篇一: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抢救室工作制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

门诊工作制度
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第五篇

[篇一:门诊工作制度]

1、临床各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管理和领导,各科室参加门诊的医务人员同时接受医务科和门诊部的领导和指导。

2、门诊医务人员由各科室派出并相对固定,门诊各科室应按规定准时开诊,并提前做好开诊的各项准备工作。

3、对疑难病症不能确诊和两次复诊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生会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应定期出门诊,解决疑难病例。门诊工作制度。对某些慢性疾病和专科疾病,应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设立专科门诊。

4、门诊医师要根据因病施治的诊治原则,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人负担。

5、对急重、高龄病员、离休干部、军人、残疾人、高级知识分子、港、澳、台胞、外籍人士及远地病员等病人应优先安排就诊。

6、门诊各科室与住院部和病区要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情况和病人情况,确保病人及时入院治疗。

7、门诊检验,影像等各项检查,必须做到规范操作、及时报告。

8、应根据条件和病情,严格控制门诊手术的适应症,对病情不适宜在门诊处置的病人要收治入院。门诊医师要加强对换药室、治疗室的检查指导,

护理工作计划
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第六篇

[篇一:2014年急诊科护理计划]

在新的一年里,为了适应医疗、护理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认真贯彻护理部的计划目标,充分调动科室的积极性、创造性,认真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强化科学管理,护理人员人材培养,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拟定今年的护理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

二、具体目标

1、病人对护理工作和服务态度满意度≥90%。

2、护理人员“三基”理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护理工作计划

3、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4、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6、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合格率100%。

7、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0。

8、年度目标达标率≥95%。

三、为了确保目标和要求的实施,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强化护士的“三基”训练及专科技能训练,提高护理业务技术水平。护理工作计划

(1)制订护理人员“三基”培训计划,对护理人员强化“三基”训练。

(2)科室每周组织小讲课一次,

养殖场管理制度
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第七篇

[篇一:蛋鸡养殖场管理制度]

a、饲料管理:

1、公司所属的养殖场所需的饲料原料及辅料、预混料均由公司统一供给。公司按养殖场要求将饲料原料、辅料、预混料送至各养殖场,由养殖场按公司提供的各阶段商品鸡的饲料配方进行配制,养殖场再按实际生产情况进行饲喂。

2、各养殖场不得私自在市场上购买其他饲料原料及辅料等,配制饲料时应接受技术员的监督,严格执行公司提供的饲料配方,不得随意更改,公司对私自变更饲料配方、私自购买其他原料、辅料、私自添加饲料添加剂的养殖场按退出合同处理。

b、生产管理:

1、各养殖场的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绿色食品、畜禽生产等)方可上岗。养殖场管理制度

2、所有养殖场必须按公司制定的<商品鸡饲养规程>进行生产。

3、公司向各养殖场派技术员一名,负责对各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监督实际生产。

4、养殖场在日常生产中,必须认真填写蛋鸡生产记录表,以使公司对其生产过程更有效的控制。

5、蛋鸡生产记录表每批次填写两份,两份必须一致,消群经公司核实后,公司留一份,养殖场留一份。同时每次收购鲜蛋时必须带上两份资料。对两份资料不一致时,2周以上,健康者方可进入健康舍饲养。

六、患病畜(禽)应及时送隔离舍,进行隔离诊治或处理。

七、严禁场内兽医人员在场外兼职,严禁场外兽医进入生产区诊治疫病。确因需要必须从场外请进兽医时,进入生产区前应更换服装鞋帽,进行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八、外省引进种畜禽严格实行审批制度,引进的种畜禽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隔离饲养,确认无疫方可进入生产区。

[篇五:养殖场管理制度]

一、场长职责规范:

1、负责牧场全面工作,在公司规定的用人指数内,合理安排各岗位员工,在权限范围内科学有效地组织与管理生产。

2、负责监督执行牧场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3、制订并实施牧场内各岗位的考核管理目标和奖惩办法。

4、定期对所有技术人员和各岗位员工进行考评,根据考核成绩对员工予以适当的经济奖惩、教育或辞退。

5、及时圆满地执行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定期向公司有关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6、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定期对职工组织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牧场整体生产技术水平。

7、历行增产节约,努力提高牧场经济效益。

8、安全生产、杜绝隐患。

二、技术员职责规范:

1、参与牛场全面生产技术管理,熟知牛场管理各环节的技术规范。

2、负责各群牛的饲养管理,根据后备牛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成母牛

的产奶情况,依照营养标准,参考季节、胎次、泌乳月的变化,合理、及时地调整饲养方案。

3、负责各群牛的饲料配给,发放饲料供应单,随时掌握每群牛的

采食情况并记录在案。

4、负责牛群周转工作。记录牛场所有生产及技术资料。

5、负责各种饲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6、掌握牛只的体况评定方法,负责组织选种选配工作。

7、熟悉牛场所有设备操作规程,并指导和监督操作人员正确使用。

8、熟悉各类疾病的预防知识,根据情况进行疾病的预防。

三、兽医职责规范:

1、负责牛群卫生保健、疾病监控与治疗、贯彻执行防疫制度、制订药械购置计划、填写病例和有关报表。

2、合理安排不同季节、时期的工作重点,及时做好总结工作。

3、每次上槽仔细巡视牛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认真细致地进行疾病诊治,充分利用化验室提供的科学数据。遇到疑难病例,组织会诊,特殊病例要单独建病历。认真做好发病,处方记录。

5、及时向领导反馈场内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配合畜牧技术人员,共同搞好饲养管理。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6、努力学习、钻研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普及奶牛卫生

保健知识,提高职工素质。掌握科技信息,开展科研工作,推广应用成熟的先进技术。

四、配种员职责规范:

1、年底负责制订下年奶牛配种繁殖计划,参与制订选配计划。

2、认真观察牛群,做好发情鉴定,适时配种,按规定时间做妊娠诊断。拟好停奶通知单,及时通知班组。

3、做好奶牛产后监护工作,负责奶牛繁殖疾病的预防及诊疗。

4、及时记录奶牛发情、配种、妊检、流产、产犊、治疗等技术数据,填写繁殖卡片。

5、做好精液、药品的出入库记录和汇总,月底上报财务室。

6、按时整理、分析各种繁殖技术资料,及时上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场内的各项工作有何想法,要及时与领导沟通。

7、向职工普及奶牛繁殖知识,努力学习,掌握科技信息,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

五、资料员(兼统计员)职责规范:

1、正确填写奶牛谱系,依照谱系的有关内容和规定,定期测量后备牛的体重、体尺,测定和记录成母牛泌乳月产奶量、乳脂率,并及时填写。

2、负责奶牛各项育种指标分析、日粮营养分析和泌乳月分析。

3、负责参加dhi报告牛只的采样工作,及时把数据输入电脑并做数据分析。

4、负责牛群异动、产奶及销售、人员任用等各项数据的整理,于每月初4日前填写生产报表,上报公司。

5、每月月底完成计件工资所需的数据统计。

6、妥善保存各类原始资料。

7、努力钻研业务,热爱本职工作,实事求是,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六、核算员(兼保管员)职责规范:

1、严格执行公司主管部门的操作规范,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2、进出物资要严格检查质量、数量,各项记录及时完整,各种报表要及时准确,

3、妥善保管和调用物资,先进先出,避免霉坏、变质及非正常损耗。注意防火、防盗。每月盘存,做到帐实相符,实事求是。

4、如实记录各类饲料的进出库及奶牛饲喂情况,及时核算奶牛饲料成本。

5、每月底根据物资周转周期及适当库存,按实际需要做好下月的采购计划,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

6、做好食堂伙食调整、管理饭票。把握伙食价格,做好非赢利性服务工作。

七、饲养员职责规范

总则:

1、保证奶牛充足的饮水供应;经常刷试饮水槽,保持饮水清洁。

2、熟悉本岗位奶牛饲养规范。饲喂保证喂足技术员安排的饲料给量,应先粗后精、以精带粗。勤填少给、不堆槽、不空槽,不浪费饲料。正常班次之外补饲粗饲料。饲喂时注意拣出饲料中的异物。不喂发霉变质、冰冻饲料。

3、牛粪、杂物要及时清理干净。牛舍、运动场保持干燥、清洁卫生,夏不存水、冬不结冰。上下槽不急赶。坚持每天刷试牛体。

4、熟悉每头牛的基本情况,注意观察牛群采食、粪便、乳房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

5、配合技术人员做好检疫、医疗、配种、测定、消毒等工作。

a:犊牛岗位职责规范:

1、注意观察犊牛的发病情况,发现病牛及时找兽医治疗,并且做好记录。

2、喂奶犊牛在犊牛岛内应挂牌饲养,牌上记明犊牛出生日期、母亲编号等信息,避免造成混乱。

3、新生犊牛在1小时内必须吃上初乳。

4、犊牛喂奶要做到定时、定量、定温。

5、及时清理犊牛岛和牛棚内粪便,犊牛岛内犊牛出栏后及时清扫干净并撒生石灰消毒。舍内保持卫生,定期消毒。

6、喂奶桶每班刷洗,饮水桶每天清洗,保证各种容器干净、卫生。

7、协助资料员完成每月的犊牛照相、称重工作。

b:育成牛、青年牛岗位职责规范:

1、注意观察发情牛并及时与配种员联系。

2、严格按照饲养规范进行饲养。

3、保证夜班饲草数量充足。

c:成母牛岗位职责规范:

1、根据牛只的不同阶段特点,按照饲养规范进行饲养。同时要灵活掌握,防止个别牛只过肥或瘦弱。

2、爱护牛只,熟悉所管理牛群的具体情况。

3、按照固定的饲料次序饲喂。饲料品种有改变时,应逐渐增加给量,一般在一周内达到正常给量。不可突然大量改变饲料品种。

4、产房要遵守专门的管理制度,协助技术人员进行奶牛产后监控。

d:产房岗位职责规范:

1、产房24小时有专人值班。根据预产期,做好产房、产间及所有器具清洗消毒等产前准备工作。保证产圈干净、干燥、舒适。

2、围产前期奶牛临产前1-6小时进入产间,后躯消毒。保持安静的分娩环境,尽量让母牛自然分娩。破水后必须检查胎位情况,需要接产等特殊处理时,应掌握适当时机且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3、母牛产后喂温麸皮盐水,清理产间,更换褥草,请兽医检查,老弱病牛单独护理。

4、母牛产后0、5-1小时内进行第一次挤奶,挤出全部奶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速度不宜太快。第二次可适量增加挤出量,24小时后正常挤奶。

5、观察母牛产后胎衣脱落情况,如不完整或24小时胎衣不下,请配种员处理。

6、母牛出产房应测量体重,并经人工授精员和兽医检查签字。

7、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等部位内的粘液,距腹部5cm处断脐、挤出脐带内污物并用5%碘酒浸泡消毒,擦干牛体,称重、填写出生记录,放入犊牛栏。如犊牛呼吸微弱,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八、饲料工岗位职责规范:

1、严格按照饲料配方配合精饲料。饲料原料、成品料要按照不同品种分别摆放整齐,便于搬运和清点。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各类饲料机械,确保安全生产。

3、每天按照技术员的发料单,给各个班组运送饲料。要有完整的领料、发料记录,并有当事人签字。

4、运送或加工饲料时,注意检出异物和发霉变质的饲料。

5、每月汇总各类饲料进出库情况,配合财务人员清点库存。

九、挤奶工岗位职责规范:

1、服从班组长的工作安排,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2、按照挤奶操作规程进行挤奶。严格执行牛奶卫生制度。

3、注意观察上挤奶机的奶牛,发现患乳房炎牛只,不得上机挤奶,应及时通知班组进行特别护理和治疗。开始挤出的第一、二把乳汁、应用抗生素及停药后5天内的乳汁、血乳、病牛乳、初乳、末乳及变质乳要按规定单独挤,单独存放,严禁混进大罐。

3、保持个人和挤奶环境的清洁卫生。

4、爱护挤奶设备,注意观察使用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十、乳室工岗位职责规范:

1、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挤奶设备、制冷奶罐进行操作。爱护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正常运转。

3、保持设备和环境的清洁卫生。按规定拆洗挤奶机、清洗制冷奶罐。输送牛乳的管道、奶泵、奶桶、奶车用前要消毒,用后要清洗。清洗水排入地下,严禁混入奶中。

4、按规定计量每班次的产奶量和鲜奶出库情况,及时上报生产技术办公室。

十一、电工、维修工职责规范:

1、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不迟到,不早退。

2、严格按操作规程安全操作,不违章作业。

3、及时处理各种紧急故障,如停水、停电。

4、除工作时间外,因场内紧急工作需要应随叫随到。

5、定时检修维护各种机械设备,保持设备完好性,不能耽误正常生产,不能跑、冒、滴、漏。

6、完成场方交给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十二、司机岗位职责规范:

1、爱护车辆,按时保养。保持车内清洁卫生。

2、安全行驶,遵守交通规则。严禁酒后驾驶,严禁飞车。

3、经常检查车辆,确保运转良好,不耽误生产需要。

4、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工作时间不干私活。

5、合理安排出车计划,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驶成本。

十三、保安员职责规范:

1、看好大门,监督、检查人员、车辆进、出场消毒操作。

2、对持物进出场人员要询问清楚,检验相关手续,做好记录。

3、负责全场的治安、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4、上班时间要坚守岗位,不准私自脱岗、不准串岗聊天、睡觉、做游戏等有碍工作的事情。

5、认真执行上下班的交接班制度。

6、认真完成其它各自分管的工作。

十四、炊事员岗位职责规范:

1、保证食堂环境和饭菜的卫生。按时开饭。

2、非赢利性操作:公布菜价,每月底公布食堂帐目。

3、接受职工监督,不断改善炊事水平。

4、烧好茶炉。

5、适当满足职工合理要求。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医院抢救室工作制度
  • 1、抢救室工作制度(2016-08-05)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产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cehua/67473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