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养老措施调研报告

养老措施调研报告

2016-09-09 09:45:2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养老措施调研报告(共4篇)养老机构建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市委批转市政协党组关于2011年政协工作要点的安排,6月中下旬,市政协副主席黄丹梅同志带队,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牵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及相关单位负责人,采取听取汇报、察看现场、走访座谈、委员约谈等方式,对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中听取...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养老措施调研报告》,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养老措施调研报告
养老机构建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批转市政协党组关于2011年政协工作要点的安排,6月中下旬,市政协副主席黄丹梅同志带队,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牵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及相关单位负责人,采取听取汇报、察看现场、走访座谈、委员约谈等方式,对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中听取了市民政局、人社局等单位关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现场察看了市社会福利院、顾家店镇中心福利院、安福寺镇中心福利院、百里洲镇刘巷福利院;召开座谈会和委员约谈会,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协商提出了推进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全市老年人口和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

我市目前有60岁以上老年人73279人,其中,65岁以上456416万人, 80岁以上5522人,90岁以上550人,100岁以上17人;农村“五保”(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老人1665人,城镇“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扶养义务人)老人146人。老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4.7%,比2000年上升2.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老龄人口呈现出规模大、增长速度快、日趋高龄化的特点。

全市现有社会养老院服务机构19所,其中农村社会福利院18所(安福寺镇4所、仙女镇、顾家店镇各1所、其它乡镇各2所),城市社会福利院1所(即市社会福利院)。总占地面积385亩,

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设有床位1550张,共入住老人1118人(其中“三无”42人、“五保”老人 969人,代养社会老人107人),入住孤儿、伤残复退军人等其他优抚对象130人,空余床位302张(主要是农村福利院中设施条件相对较差的床位)。

二、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政府主导,加大投入,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我市紧紧抓住作为全省“福星工程”试点县市的机遇,坚持政府主导,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强福利院硬件建设,有效改善了福利院办院条件。近几年来,先后投入1251万元,对百里洲镇刘巷福利院等6所福利院进行了改扩建设,对白洋镇中心福利院进行了整体搬迁,新建老人宿舍楼12栋,新增床位362张,购臵健身器材6套,购臵、家俱、电视机、电扇等528件。与此同时,为适应全市养老服务需求,市委、市政府于去年启动了市社会福利院的搬迁工作,市委常委会于去年12月10日通过了规划选址及规划设计方案,计划投资2600万元,规划占地80亩,建筑面积17500平方米,设臵床位350张,建成一所集老年人生活起居、康复健身、文化娱乐等功能一体的福利院,该院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硬件建设水平。

(二)完善政策,建立机制,“五保”“三无”老人的养老得到基本保障。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意见》,

对做好“五保”“三无”老人的养老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完善了具体措施。一是认真落实供养经费。全市建立了“五保”“三无”老人供养经费增长机制,并将供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财政直接拨付到各福利院,保证供养经费的足额到位。2011年全市“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经费为2100元/年,分散供养经费为1600元/年;“三无”老人集中供养经费为5040元/年,分散供养经费为2640元/年。二是切实解决医疗保障。将全市所有“三无”老人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范围,患病住院年救助标准上限达到了8000元,门诊救助达到了1000元;“五保”老人全部资助参加“新农合”,对于“五保”老人住院的给予“新农合”补偿和医疗救助。三是切实提高供养水平。全市共为福利院安排生产基地434亩,用于发展生产,改善老人生活。2010年,安排公益服务费50万元用于福利院工作人员服务支出,安排临时救助资金84万元、春节慰问补助资金57万元用于提高老人的供养水平,使“五保”“三无”等特殊老年人群体的生活得到了较好保障。

(三)加大力度,增加覆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近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立覆盖不同人群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促进了社会养老保障水平的提高。一是新建立了城镇居民医保、城乡医疗救助、“新农合”等重大保障制度,启动了“新农保”试点工作;二是解决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

人员参加医保、老工伤待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和村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三是连续七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截止目前,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9252人,其中参加企业养老保险52172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7080人。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6114人,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5297人,参加村干部养老保险2480人。

(四)强化管理,积极创新,社会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按照民政部颁布的《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要求,我市不断细化措施,强化管理,促进了社会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一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全市统一制定了福利院基本服务规范、院长责任制度、饮食生活安全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各福利院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管理,建立了院务、财务、门卫、食堂管理制度,建立了院民台帐、健康档案,同时对院内服务人员坚持进行定期考核,强化服务人员的责任。二是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在市社会福利院推行经营方式改革,实行“公办民营”,拓宽了投入渠道,改善了服务设施,提升了服务质量。在确保满足“五保”“三无”等特殊老年人群体养老服务需求的同时,积极拓宽福利院的服务对象,代养社会老人,更好地发挥了福利院的社会效益。三是加强培训,优化服务。坚持每年召开“五保”供养工作会议、福利院院长会

议,定期举办从业人员培训班,加大对福利院服务人员的培训。同时采取送出去培训的办法,对福利院院长和专业护理人员进行重点培训。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了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了服务水平。我市先后有2名福利院工作人员被评为“全国敬老之星”。自2008年全省开展模范福利院评选活动以来,我市已有3所被评为“全省模范福利院”和“宜昌市先进社会福利机构”。2010年,安福寺镇中心福利院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

三、当前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但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目前,我市户均规模3.16人,较改革开放之初的4.61人下降了31.5%。随着家庭规模的萎缩,子女数量的减少,老年人能够得到的家庭养老服务逐渐减少。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中青年一代正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大部分子女难以留在父母身边,无暇也无力对老年人进行很好的照顾,老人留守家中的“空巢”现象日益普遍,据调查,“空巢”老人已占到了我市老年人的近50%。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经济社会的转型使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弱化,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格局面临解体。【养老措施调研报告】

(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一是公办养老机构总体上

篇二:养老措施调研报告
2016推进养老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2016推进养老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与精神生活同时提升,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快速改善,我县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老年群体生活需求,发展养老服务业,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从根本上转变养老模式,已成为众多老年人的共同心声,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势在必行。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发展养老服务业已成为我县亟待解决的又一重大课题。

一、充分认识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群体对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保障老年人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于体现我县“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和谐强县步伐,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促进老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发展养老服务业,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有利于适应社会老龄化新形势,更好地服务于规模越来越大的老年群体。养老服务业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它的产生与发展是老龄人口特殊需求增长拉动市场消费增长的结果。老龄人口增多是养老服务业赖以发展的最根本的社会基础,只有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其次,发展养老服务业,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老年人是经济建设的功臣,是文化建设的传承人,关心老年人市场消费,为老年人提供必需的社会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的老年人是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一代人,由于建国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战略安排是先生产、后生活,老年人的劳动付出与收入回报不成比例。因此,充分考虑当代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发展具有当代特色的养老服务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第三,发展养老服务业,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老年群体中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随着时代进步,老年人在市场消费总需求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所以,通过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可以振兴老年消费市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第四,发展养老服务业,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有利于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工程。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的、均衡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同时又是一个伴随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的社会。这样的小康社会要求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还要有发达的养老服务业作支撑,使老年人在有保障、有尊严、有安全的社会环境下快乐、健康地生活。由于老龄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没有老年人的小康,就不会有全社会的小康。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提升老年人生活水平和质量,对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我县老年人口和养老服务业现状

人口老龄化现状。据初步调查统计,2016年,我县总人口约44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5531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57%。老年人口按性别分,男性27660人,占老年人口比重为50.01%,女性27654,占老年人口比重为49.09%;老年人口按城乡划分,城

镇4465人,占老年人口比重为8.1%,农村50849人,占老年人口比重为91.9%;按年龄段划分,60-70岁老人31587人,占老年人口比重为57.1%,70-80岁老人17702人,占老年人口比重为32%。80-90岁老人5197人,占老年人口比重我为9.4%,90-100岁老人818人,占老年人口比重为1.5%,100岁以上老人10人。全县农村五保户2819人,占全县老年人口比重为5.1%;已经享受城乡低保的老年人7252人,占全县老年人口比重为13.1%;空巢家庭老年人10326人,占全县老年人口比重为18.7%;有生活自助能力老年人22247人,占老年人口比重为40.2%,无自助能力或无无完全自助能力老年人33067人,占老年人口比重为59.8%。我县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日趋高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即“未富先老”等特点。

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状况。通过近些年抢抓“福星工程”、“霞光计划”建设工程,以及大力实施《县农村敬老院建设三年规划》,我县的养老服务机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8个乡镇建起了19个敬老院,拥有床位1280张,再加上政府正在兴建的县社会福利中心100张床位和社会力量兴办的老年福利机构200张床位,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1580张。

三、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养老措施调研报告】

近年来,老年人口高龄化和老年家庭“空巢”化引发的养老服务需求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服务欠缺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迫切需要通过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来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但目前,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一是认识不清、意识不够。在眼前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人们对悄然而至的认可老龄化发展趋势认识不清,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发展将给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带来的影响估计不足。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事业缺规划、少投入,从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机构缺人手、缺钱物,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滞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机构设施不全、载体缺乏。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骨架”,是事实养老服务的载体,近年来虽然加快了养老设施建设,但总体上还远远满足不了老龄化加剧的需求趋势,每1000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不足3张,与发达国家的30张相比差距很大,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4张相比也有差距。

依托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是当前我国发展养老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形式,在我县也面临缺少载体的困扰。社区托老所等老年人服务用房,新小区难配套,老小区难开发。目前,社区绝大多数都不具备托老服务功能,甚至于连老年人文化活动场所都难以解决。没有一家针对高龄老人、病残老人康复护理专业服务机构,高龄、病残老人看病难、护理照料难的问题还很突出。

三是服务队伍薄弱,质量欠缺。目前,不断增加的高龄老年群体的照料护理工作急需一支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包括农村敬老院在内的绝大部分养老机构缺乏专业的护理员。因为养老护理工作待遇低、保障差、不稳定,加上观念上的原因,社会上很多人不愿干这种“伺候人”的工作,因此,在养老机构里从事护理服务工作的多是廉价的农民工,他们缺少必要的养老护理知识,这些养老机构大多只是向入住老年人提供食宿等一些基本的生活服务而已,很难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全方位的服务。

四是历史欠账太多,投入严重不足。由于过去对养老服务重视不够,投入太少,使得我县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社会资本在老年社会福利事业上的投入也才刚刚起步。

五是形势发展严峻,措施滞后。高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增长,典型的长寿社会特征已经出现。但是,目前我县应对长寿服务的照料服务的体系建设雏形尚未形成,高龄困难老年人照料服务任然主要依靠功能严重弱化的家庭承担,独生子女一代难以承担长寿社会需要照料两代甚至更多老人的负担。

【养老措施调研报告】

虽然养老服务业发展困难重重,但我们也要看到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增强工作信心。首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养老服务业,并确定了大政方针。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2001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这两个文件都对发展养老服务业提出了相关要求。2016年国家民政部制定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相关部、委、办、局《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对养老服务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有关措施和办法。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将民生问题提升到践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为养老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为养老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和工伤保险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基本框架。加上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老年人收入不断增加,必将提升老年人购买力,活跃老年消费市场,从而为养老服务业发展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第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为养老服务业发展带来活力与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步完善和市场管理的逐步规范,特别是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从而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难得机遇。老年生活不断改善,消费层次不断提高,与之相关的老年产品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养老设施、老年旅游、老年娱乐、临终护理、专项用品、康复保健等方面都有着广阔发展前景。这一系列服务项目将会整合社会相关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逐步形成围绕老年人群的产业链,推动老年消费市场向规模化发展。第四,国际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养老服务业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经验。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开发建设养老服务业,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一些国家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建设多种类型的老年中心或公寓,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一些单位如银行、剧院、商店、公交等,也对老年人常有优惠;另外,有关养老服务的日托照料、老年痴呆病院、老年活动社区、临终关怀等项目,深受群众欢迎。这些国家良好的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了个性化的周到服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养老服务产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原则思路与措施建议

我县作为丘陵山区农业县,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根据本县实际,努力通过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手段来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要,使养老服务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从而变“包袱”为“财富”,创造一个新的服务业增长极,形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党政主导、政策扶持、市场推动、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监督管理规范化、适宜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业发展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前提。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养老事业向养老产业转换进程,坚持事业养老和产业养老“两个轮子一起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二是着眼提升和拓展社会福利。要努力推进社会福利覆盖面,不断提高福利标准,并推动社会福利由救助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充分利用现有社会福利服务的设施、人员队伍和技术经验发展养老服务业。三是立足服务广大居民群众。发展养老服务业,要着眼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慰藉需求,立足为普通居民提供周到服务。四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要进一步研究、制定、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优惠政策。对养老服务建设项目要优先办理立项、规划、建设、验收等行政核

准手续;同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多方面实行财税补贴、优惠、减免,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五是争取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引导各方面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把养老服务业当“朝阳产业”对待,强化社会责任感。通过多种措施积极培育和发展老年服务组织和机构,规范养老服务市场,拓展老年消费市场,引导老年人合理消费。

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县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要大力宣传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有关政策法规,不断提高认识,形成共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和参与发展养老产业的积极性,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县、乡镇政府要把发展养老服务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民政部门要当好政府参谋和助手,做好服务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抓好试点,培育典型,总结经验,协调推进。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大力协助,形成合力,妥善解决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养老措施调研报告】

2、加强养老机构建设。鼓励和支持现有养老机构利用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扩大经营规模,并通过改革、发展解决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努力建设住养、生活护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继续巩固完善政府投资兴建的养老机构,根据老龄人口状况增设新床位,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发展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鼓励下岗、失业等人员创办家庭养老院、托老所,开展老年护理服务,为老年人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政策支持。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形式,兴建、扩建或在原有其他设施基础上改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护理的养老机构。经民政部门批准和社会团体管理部门认定,符合国家相关养老机构标准的,可申请享受一定扶持政策,包括:免征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收入营业税;减免养老机构行政事业性收费;养老机构缴纳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确有困难的,可报经税务部门批准,予以减免照顾;用水、用电、用气(燃料)等价格与居民用户实行同价,并免收相应的配套费;免收养老机构电话、有线(数字)电视、宽带互联网一次性接入费,并减半收取通信费、听视费;对于企业及个人向非赢利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应采取适当税收优惠政策。

4、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和服务。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破“政府福利”蕃篱,推动社会福利投资主体逐步由政府、集体单一投资变为政府、集体、企业、社团、个人、外资等多元化投入。在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养老服务业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形成经营模式由原来单纯国营转变为国办民营、民办公助、私营、股份制、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并存。改变福利供给方式,对政府必须承担的福利养老如“五保”老人的供养问题,可采取“按收住五保老人人数给养老机构补贴”的办法解决,政府用福利资金购买服务,企业机构提供服务,老年人享受服务。同时,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使广大老年人能够自主选择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养老措施调研报告】

5、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在我县县城区及乡镇驻地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指建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的设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促使多数乡镇都建有一个为老年人服务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并不断提升中心服务水平。有条件的乡镇都要抓紧建设一个示范性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升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努力促进各部门、各单位设在乡镇、社区的各类生活服务和文化体育设施向老年人开放,满足老年人需求。

6、鼓励扶持、拓展居家养老服务。现阶段,大多数老年人仍然生活在自己家中,需要由社会向老年人家庭提供必要的、专业化的服务。要结合实际,把做好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医疗保健、应急救助等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内容,以社会孤老、企业孤老、空巢老年人、高龄老年人、不能自理或半自理老年人以及经济困难老年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重点。要立足本地社区实际,为老年人提供便利、优质、高效的服务。特别注意发挥志愿者队伍和老年人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邻里关照、协议包户、亲情陪伴、自助互助等服务。积极探索政府为特困老人购买服务、服务机构提供服务、老年群众组织或中介组织监督评估的新型服务模式。由此,我县应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开展老年人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康复保健等居家养老服务,为居家老年人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新建具有一定规模、符合标准的示范型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由财政给予补贴;支持兴办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性质的医疗机构。对开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的机构,按实际收养老年人数,由医疗保险基金给予政策补贴;财政根据工作需要,为民政部门拨付一定数额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专项经费。

7、积极培育老年服务组织和队伍。鼓励和支持更多人投身养老服务业,不断扩大从业人员队伍,逐步实现从业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提高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业务技能水平。规范养老服务队伍建设,逐步实行养老机构院长持证上岗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建立完善的资质评估、认证、管理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专业和课程,培养专门人才。

8、培育和规范养老市场。相关部门要针对影响养老消费的主要问题,采取对策,有效调控市场。对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的,一方面要大力倡导,积极培育,另一方面要通过法律规范和执业许可审批、法人登记和年检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监督,保证办院质量,维护企业和在院老人的合法权益。对无照经营、服务质量差、设施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养老服务机构,要及时予以清理和整顿。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养老服务的市场中介机构,在土地使用、工商注册和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

篇三:养老措施调研报告
2016关于区老年人养老需求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区老年人养老需求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真实地掌握全区老年人在基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方式、社会活动、文体娱乐、家庭亲情等方面的需求情况,以便为政府更加关注与改善老年民生,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服务,区老龄办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组织开展了河口区老年人生活需求问卷调查活动,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调查工作基本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活动自2016年10月20日起组织筹备,具体制定工作方案、印制调查问卷、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11月15日进入调查实施阶段,调查人员发放问卷开始调查工作;截止12月20日基本调查与问卷回收工作全面结束;12月25日起实施整理、统计、分析、汇总、总结等工作。此次问卷调查的范围,包括新户、义和、孤岛、仙河、河口、六合等6个镇(街),辖区内胜利河口采油厂、河口社区管理中心、渤海钻井总公司及济军生产基地等单位。问卷共设置问题30个、选项142项,调查了解的主要内容体现在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障、医疗保险、中意的养老方式与养老机构、社会活动、家庭亲情需求等方面。问卷调查的重点人群为80岁以下的老年人。这次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1300份,收回1210份,收回率93%.

此次问卷调查活动,采取了入户调查与到公共场所集中调查、召开座谈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方法,调查工作始终坚持严细认真、实事求是、真实客观、科学合理的原则,防止调查工作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浪费人力物力。设置问卷问题与选项以及安排调查工作时,充分考虑问卷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原从事职业、居住地、是否空巢或独居等综合因素,力争做到调查结果客观翔实、科学合理,能够真实反映广大老年人的需求,尤其是日常生活、养老服务等方面的需求。通过开展老年人需求调查,使我们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老年人,今后的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更能够立足于老年人所急所盼,着眼于老年人所想所需,进而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主要调查情况分析

从调查统计数据来看,问卷调查对象中,80岁以下的老年人占91.5%;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2%,小学文化程度与文盲及半文盲的占58%;原职业为农民的占40%,城镇非离退休人员占10%,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占48.2%,其他人员为1.8%;只有1个子女的占14.5%,2个以上子女的占84.5%;需赡养1个老人的占29.2%,赡养2个老人的占23.8%,赡养3个以上老人占12.2%,只有34.8%的问卷调查对象无赡养义务。通过分析日常生活需求及愿望情况,可以看出广大老年人对现实生活状况以及政府制定出台的老年人优待政策比较满意,切实感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实惠和好处,但同时对今后和未来仍充满着期待,热切关注某些社会热点问题,思想上存有较大的担心和疑虑。

(一)赞成政府惠老政策,满意目前生活状况。调查情况与数据显示,94.1%的老年人对现在的生活状况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仅满意的就达总人数的61.8%,只有6%的不满意或不好说;对政府制定出台的老年人优待政策感到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90.8%,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只占9.2%,不满意的仅占总人数的1.5%.能有这样高比率的老年人对当前生活状况满意,对政府的惠老政策充分认可和肯定,绝非偶然,而是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广大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的缘故。近几年来,国家、省、市、区不断制定出台惠老为老政策,老龄事业投入逐步加大,老年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成绩有目共睹。(

(二)选择养老服务怀有较重政府情结。这次问卷调查专门设置了养老服务需求和愿望调查题目,着重突出了"举办养老机构是政府责任吗"、"您乐意入住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还是民营养老机构"、"您对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和民营养老机构的印象如何"、"政府在社区举办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托老所是不是您最中意的养老方式"等选题及选项。据统计,调查中认为举办养老机构是政府责任的老年人比率为83.1%;有90.5%的老年人选择乐意入住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对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整体印象较好的老年人比率为34.8%,整体印象较差的比率为3.2%,不了解的为25.8%;对民营养老机构整体印象较好的比率为22.1%,整体印象较差的比率为13.3%,不了解的为38.3%;对"政府在社区举办的居家养老机构是不是您中意的养老方式"选项中选择"是"的为885人次(此题为多选题),选择"不是"的为325人次;在"为什么选择入住养老机构"选项中,选择"自己身体多病或不能完全自理时入住养老机构"的人明显多于其他选项的人。通过这几组数据的比对,不难得出在养老服务需求和愿望选择上,老年人有着较重的政府情结。这一情形可以说明,老年人对于养老寄厚望于政府,政府在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上,还有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和使命。当然,正确引导和鼓励个人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大力促进和发展民营养老服务业,也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从客观上讲,政府举办的各类养老机构不可能完全满足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民营养老机构可作为公办养老机构的有益补充,承担起部分社会养老任务,有效地解决社会需求问题。

(三)医养结合的机构养老模式具有推广前景。调查统计显示,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选择在自己有病或不能完全自理时入住养老机构,这样选择明显多于因其他原因才入住养老机构的人,这一情况在前面已有分析。再如,一选题为"您会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入住养老机构",选项分别为"高龄适"、"生活不能自理后"、"只有自己一人时"、"子女无法照顾时"、"什么时候都不去",选择生活不能自理时入住养老机构的占29.4%,选择其他的依次为22%、15.6%、21%、12%.在"您最看中养老机构的哪些方面"选题中,27.7%的调查问卷对象选择了最看中养老机构"医疗"这一选项,选择率明显高于其他选项。由此看来,不少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机构时,对其是否具备医疗条件还有一定的考量,同时也说明医养结合是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医养结合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医养结合有着一定的市场。

(四)老有所乐是老年人社会活动的重要选择。广大老年人尤其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年朋友,如何愉快地度过幸福的老年生活时光,这既是老年人自身关心的一件大事,又是子女、家庭和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做好这方面的调查了解,较为准确地了解把握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精神生活氛围和环境,是我们的重要责任。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您参与的社会活动类别是什么"一题,其结果是,44.5%的人选择了"文体娱乐";29.8%的人选择了"社会公益活动"、10.7%的人选择了"科技服务"、10.5%的人选择了"关怀教育"、4.5%的人选择了"参政议政".在"您平时最主要的业余生活是什么"的选题中,选择最多的是"体育锻炼"选项,比率为36%,远高于选择比率相对较高的"养动植物"、"读书看报"等选项。调查统计说明,人到老年,自以前的劳动工作中解脱出来,衣食无忧、清闲惬意,特别是现在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数老年朋友的生活需求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他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和满足的同时,将进一步丰富精神生活摆上了重要位置,通过积极参加参与文化娱乐、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关心教育下一代等系列活动,愉悦身心、健康快乐、颐养天年,已成为当今多数老年人的重要追求。

(五)在生活上既有期待也有忧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为老惠老政策的相继出台,老年民生不断改善,老年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尽管如此,但关注关心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不容忽视,反而要切实抓好。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是做好这方面工作的重要前提。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发现,老年人在家庭亲情、身体健康、老年产品、老龄事业投入、尊老敬老等日常生活需求方面仍有不少期待,同时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有着忧虑和担心。如,针对"最希望子女怎样孝敬您"、"您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的问题时,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与交流、希望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分别是41.4%、51.9%,远远高于希望子女经济上帮助、生活上照料、自己收入增加、老有所为等选项的比率。调查显示,老年人在社会对其关注及政府的老龄事业投入上仍有较高希望与期待,81.6%的问卷调查对象认为政府还应增加老龄资金投入,老年民生进一步改善,生活更加美好;29.9%、22.1%、12.7%和18%的问卷调查对象认为,最急需的老年产品分别是老年书报等文化产品、老年食品、老年旅游产品和其它。老年人期待政府增加老龄资金投入的人数多、比率高、愿望强烈,而对老年产品的需求除书报文化产品外分布较为均衡。在回答"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时,29.1%的老年人选择了"生病时没钱医治"、27.5%的选择了"物价上涨"、22.7%的选择了"需要时没人照料"、12.3%的选择了"社会不安定"、8.4%的选择了"没有生活来源".由此看出,仍有不少的老年人在面对医疗、物价上涨、生活照料、社会治安等社会热点问题时表现出了担心和忧虑。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养老措施调研报告】

通过综合分析问卷调查情况,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以下主要意见和建议。

(一)未雨绸缪,切实做好养老机构建设规划。截止2016年底,我区社会老龄化程度一达18.5% %,高于全市水平,养老的紧迫性、重要性越发凸显,应对任务更加重大和艰巨。目前,全区共有公办养老机构1家(区中心幸福敬老院)、民营的2家,总床位不足300张,距发展规划的要求相差甚远。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加之人们养老和选择养老方式观念上的转变,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会逐步增加,因此对养老床位的需求也会不断扩大。如果养老机构的规划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的话,届时供需矛盾将十分突出。基于此,我们应及早规划,合理布局,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二)加大财政投入,促进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从目前我区实际来看,不但现有养老服务机构难以满足老年人未来养老需求,并且文化娱乐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历史欠账较多,与广大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从实际出发,使为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为老服务"油、地、军"融合机制,整合资源共享共用,为广大老年人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和环境。

(三)加大政策扶持,促进民营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尽管公办养老服务业尤其养老机构更受老年人青睐,但民营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中仍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有益补充功能应对得到政府及社会的重视。当前民营养老机构的建设发展还受不少因素的制约,归纳起来主要瓶颈在于用地、融资、从业人员短缺等几个方面,除此,自身推介欠缺、舆论宣传不够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只要正确引导,加强政策推动,切实帮助扶持,民营养老机构及服务业必定有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前景。

(四)重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养培训。随着养老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各类服务需求会趋于旺盛,服务人员会大量增加,甚至能形成一个颇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观念认识、社会偏见、服务报酬等多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从事养老服务业,而导致从业人员短缺,需求矛盾突出,对整个养老服务业带来不利影响。这种局面如若得不到改观甚至持续下去,今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将更加短缺,矛盾更加突出,养老服务业面对的问题和困难更加严重。为及早做好应对,有效防止以上问题的发生,保障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从业人员培养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把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养培训纳入全区职业培训计划,作好人才储备,将来让更多的人通过职业培训走上养老服务岗位。

(五)着力解决老年人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调查发现,为数不少的老年人对医疗、社会稳定、物价上涨、尊老敬老风气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比较关注。为了减少老年人的担忧和困惑,让广大老年人生活的更踏实、更安心、更幸福,各级政府及部门要从解决看病贵看病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采取有效措施平抑物价、大力倡树尊老敬老之风等工作入手,着力解决老年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篇四:养老措施调研报告
2016推进养老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与精神生活同时提升,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快速改善,我县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老年群体生活需求,发展养老服务业,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从根本上转变养老模式,已成为众多老年人的共同心声,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势在必行。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发展养老服务业已成为我县亟待解决的又一重大课题。

一、充分认识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群体对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保障老年人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于体现我县“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和谐强县步伐,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促进老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发展养老服务业,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有利于适应社会老龄化新形势,更好地服务于规模越来越大的老年群体。养老服务业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它的产生与发展是老龄人口特殊需求增长拉动市场消费增长的结果。老龄人口增多是养老服务业赖以发展的最根本的社会基础,只有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其次,发展养老服务业,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老年人是经济建设的功臣,是文化建设的传承人,关心老年人市场消费,为老年人提供必需的社会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的老年人是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一代人,由于建国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战略安排是先生产、后生活,老年人的劳动付出与收入回报不成比例。因此,充分考虑当代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发展具有当代特色的养老服务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第三,发展养老服务业,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老年群体中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随着时代进步,老年人在市场消费总需求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所以,通过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可以振兴老年消费市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第四,发展养老服务业,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有利于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工程。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的、均衡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同时又是一个伴随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的社会。这样的小康社会要求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还要有发达的养老服务业作支撑,使老年人在有保障、有尊严、有安全的社会环境下快乐、健康地生活。由于老龄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没有老年人的小康,就不会有全社会的小康。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提升老年人生活水平和质量,对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我县老年人口和养老服务业现状

人口老龄化现状。据初步调查统计,2016年,我县总人口约44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5531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57%。老年人口按性别分,男性27660人,占老年人口比重为50.01%,女性27654,占老年人口比重为49.09%;老年人口按城乡划分,城镇4465人,占老年人口比重为8.1%,农村50849人,占老年人口比重为91.9%;按年龄段划分,60-70岁老人31587人,占老年人口比重为57.1%,70-80岁老人17702人,占老年人口比重为32%。80-90岁老人5197人,占老年人口比重我为9.4%,90-100岁老人818人,占老年人口比重为1.5%,100岁以上老人10人。全县农村五保户2819人,占全县老年人口比重为5.1%;已经享受城乡低保的老年人7252人,占全县老年人口比重为13.1%;空巢家庭老年人10326人,占全县老年人口比重为18.7%;有生活自助能力老年人22247人,占老年人口比重为40.2%,无自助能力或无无完全自助能力老年人33067人,占老年人口比重为59.8%。我县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日趋高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即“未富先老”等特点。

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状况。通过近些年抢抓“福星工程”、“霞光计划”建设工程,以及大力实施《县农村敬老院建设三年规划》,我县的养老服务机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8个乡镇建起了19个敬老院,拥有床位1280张,再加上政府正在兴建的县社会福利中心100张床位和社会力量兴办的老年福利机构200张床位,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1580张。

三、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老年人口高龄化和老年家庭“空巢”化引发的养老服务需求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服务欠缺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迫切需要通过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来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但目前,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一是认识不清、意识不够。在眼前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人们对悄然而至的认可老龄化发展趋势认识不清,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发展将给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带来的影响估计不足。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事业缺规划、少投入,从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机构缺人手、缺钱物,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滞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机构设施不全、载体缺乏。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骨架”,是事实养老服务的载体,近年来虽然加快了养老设施建设,但总体上还远远满足不了老龄化加剧的需求趋势,每1000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不足3张,与发达国家的30张相比差距很大,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4张相比也有差距。

依托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是当前我国发展养老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形式,在我县也面临缺少载体的困扰。社区托老所等老年人服务用房,新小区难配套,老小区难开发。目前,社区绝大多数都不具备托老服务功能,甚至于连老年人文化活动场所都难以解决。没有一家针对高龄老人、病残老人康复护理专业服务机构,高龄、病残老人看病难、护理照料难的问题还很突出。

三是服务队伍薄弱,质量欠缺。目前,不断增加的高龄老年群体的照料护理工作急需一支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包括农村敬老院在内的绝大部分养老机构缺乏专业的护理员。因为养老护理工作待遇低、保障差、不稳定,加上观念上的原因,社会上很多人不愿干这种“伺候人”的工作,因此,在养老机构里从事护理服务工作的多是廉价的农民工,他们缺少必要的养老护理知识,这些养老机构大多只是向入住老年人提供食宿等一些基本的生活服务而已,很难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全方位的服务。

四是历史欠账太多,投入严重不足。由于过去对养老服务重视不够,投入太少,使得我县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社会资本在老年社会福利事业上的投入也才刚刚起步。

五是形势发展严峻,措施滞后。高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增长,典型的长寿社会特征已经出现。但是,目前我县应对长寿服务的照料服务的体系建设雏形尚未形成,高龄困难老年人照料服务任然主要依靠功能严重弱化的家庭承担,独生子女一代难以承担长寿社会需要照料两代甚至更多老人的负担。

虽然养老服务业发展困难重重,但我们也要看到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增强工作信心。首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养老服务业,并确定了大政方针。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2001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这两个文件都对发展养老服务业提出了相关要求。2016年国家民政部制定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相关部、委、办、局《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对养老服务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有关措施和办法。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将民生问题提升到践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为养老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为养老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和工伤保险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基本框架。加上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老年人收入不断增加,必将提升老年人购买力,活跃老年消费市场,从而为养老服务业发展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第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为养老服务业发展带来活力与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步完善和市场管理的逐步规范,特别是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从而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难得机遇。老年生活不断改善,消费层次不断提高,与之相关的老年产品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养老设施、老年旅游、老年娱乐、临终护理、专项用品、康复保健等方面都有着广阔发展前景。这一系列服务项目将会整合社会相关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逐步形成围绕老年人群的产业链,推动老年消费市场向规模化发展。第四,国际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养老服务业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经验。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开发建设养老服务业,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一些国家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建设多种类型的老年中心或公寓,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一些单位如银行、剧院、商店、公交等,也对老年人常有优惠;另外,有关养老服务的日托照料、老年痴呆病院、老年活动社区、临终关怀等项目,深受群众欢迎。这些国家良好的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了个性化的周到服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养老服务产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原则思路与措施建议

我县作为丘陵山区农业县,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根据本县实际,努力通过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手段来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要,使养老服务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从而变“包袱”为“财富”,创造一个新的服务业增长极,形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党政主导、政策扶持、市场推动、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监督管理规范化、适宜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业发展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前提。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养老事业向养老产业转换进程,坚持事业养老和产业养老“两个轮子一起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二是着眼提升和拓展社会福利。要努力推进社会福利覆盖面,不断提高福利标准,并推动社会福利由救助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充分利用现有社会福利服务的设施、人员队伍和技术经验发展养老服务业。三是立足服务广大居民群众。发展养老服务业,要着眼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慰藉需求,立足为普通居民提供周到服务。四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要进一步研究、制定、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优惠政策。对养老服务建设项目要优先办理立项、规划、建设、验收等行政核准手续;同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多方面实行财税补贴、优惠、减免,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五是争取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引导各方面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把养老服务业当“朝阳产业”对待,强化社会责任感。通过多种措施积极培育和发展老年服务组织和机构,规范养老服务市场,拓展老年消费市场,引导老年人合理消费。

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县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要大力宣传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有关政策法规,不断提高认识,形成共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和参与发展养老产业的积极性,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县、乡镇政府要把发展养老服务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民政部门要当好政府参谋和助手,做好服务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抓好试点,培育典型,总结经验,协调推进。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大力协助,形成合力,妥善解决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2、加强养老机构建设。鼓励和支持现有养老机构利用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扩大经营规模,并通过改革、发展解决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努力建设住养、生活护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继续巩固完善政府投资兴建的养老机构,根据老龄人口状况增设新床位,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发展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鼓励下岗、失业等人员创办家庭养老院、托老所,开展老年护理服务,为老年人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政策支持。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形式,兴建、扩建或在原有其他设施基础上改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护理的养老机构。经民政部门批准和社会团体管理部门认定,符合国家相关养老机构标准的,可申请享受一定扶持政策,包括:免征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收入营业税;减免养老机构行政事业性收费;养老机构缴纳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确有困难的,可报经税务部门批准,予以减免照顾;用水、用电、用气(燃料)等价格与居民用户实行同价,并免收相应的配套费;免收养老机构电话、有线(数字)电视、宽带互联网一次性接入费,并减半收取通信费、听视费;对于企业及个人向非赢利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应采取适当税收优惠政策。

4、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和服务。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破“政府福利”蕃篱,推动社会福利投资主体逐步由政府、集体单一投资变为政府、集体、企业、社团、个人、外资等多元化投入。在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养老服务业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形成经营模式由原来单纯国营转变为国办民营、民办公助、私营、股份制、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并存。改变福利供给方式,对政府必须承担的福利养老如“五保”老人的供养问题,可采取“按收住五保老人人数给养老机构补贴”的办法解决,政府用福利资金购买服务,企业机构提供服务,老年人享受服务。同时,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使广大老年人能够自主选择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5、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在我县县城区及乡镇驻地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指建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的设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促使多数乡镇都建有一个为老年人服务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并不断提升中心服务水平。有条件的乡镇都要抓紧建设一个示范性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升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努力促进各部门、各单位设在乡镇、社区的各类生活服务和文化体育设施向老年人开放,满足老年人需求。

6、鼓励扶持、拓展居家养老服务。现阶段,大多数老年人仍然生活在自己家中,需要由社会向老年人家庭提供必要的、专业化的服务。要结合实际,把做好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医疗保健、应急救助等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内容,以社会孤老、企业孤老、空巢老年人、高龄老年人、不能自理或半自理老年人以及经济困难老年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重点。要立足本地社区实际,为老年人提供便利、优质、高效的服务。特别注意发挥志愿者队伍和老年人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邻里关照、协议包户、亲情陪伴、自助互助等服务。积极探索政府为特困老人购买服务、服务机构提供服务、老年群众组织或中介组织监督评估的新型服务模式。由此,我县应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开展老年人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康复保健等居家养老服务,为居家老年人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新建具有一定规模、符合标准的示范型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由财政给予补贴;支持兴办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性质的医疗机构。对开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的机构,按实际收养老年人数,由医疗保险基金给予政策补贴;财政根据工作需要,为民政部门拨付一定数额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专项经费。

7、积极培育老年服务组织和队伍。鼓励和支持更多人投身养老服务业,不断扩大从业人员队伍,逐步实现从业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提高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业务技能水平。规范养老服务队伍建设,逐步实行养老机构院长持证上岗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建立完善的资质评估、认证、管理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专业和课程,培养专门人才。

8、培育和规范养老市场。相关部门要针对影响养老消费的主要问题,采取对策,有效调控市场。对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的,一方面要大力倡导,积极培育,另一方面要通过法律规范和执业许可审批、法人登记和年检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监督,保证办院质量,维护企业和在院老人的合法权益。对无照经营、服务质量差、设施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养老服务机构,要及时予以清理和整顿。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养老服务的市场中介机构,在土地使用、工商注册和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养老措施调研报告》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居家养老调研报告 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养老措施调研报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养老措施调研报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62528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