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

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

2016-08-30 13:13:0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共6篇)中国旧城改造产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决策报告2016-2020年中国旧城改造产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决策报告2016-2020年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报告目录】:第一章 旧城改造相关概述1 1 旧城改造的界定1 1 1 旧城改造的概念1 1 2 旧城改造的内容1 2 旧城改造的原因及类型...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篇一: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
中国旧城改造产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决策报告2016-2020年

中国旧城改造产业投资分析及发展

战略决策报告2016-2020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旧城改造相关概述

1.1 旧城改造的界定

1.1.1 旧城改造的概念

1.1.2 旧城改造的内容

1.2 旧城改造的原因及类型

1.2.1 旧城改造的原因

1.2.2 旧城改造的类型

1.3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对比

1.3.1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区别

1.3.2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国外旧城改造概况及经验借鉴

2.1 国外旧城改造的理论依据

2.1.1 有机疏散论

2.1.2 有机更新论

2.1.3 城市活力论

2.2 国外旧城改造的主要模式

2.2.1 全盘改变

2.2.2 完善旧城功能

2.2.3 局部修葺

2.2.4 更换外表材质

2.3 全球主要城市旧城改造模式分析

2.3.1 美国纽约

2.3.2 英国伦敦

2.3.3 新加坡【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

2.3.4 中国香港

2.4 国外城市旧城改造的主要经验

2.4.1 规划为先导

2.4.2 专门机构负责

2.4.3 法律保证

2.4.4 居民权益保障

2.4.5 严格的程序和标准

2.4.6 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

2.4.7 多方筹集资金

第三章 2013-2015年中国旧城改造的环境背景分析

3.1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3.1.1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3.1.2 城乡居民收入分析【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

3.1.3 居民消费价格分析

3.1.4 消费品市场分析

3.1.5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3.1.6 进出口形势分析

3.2 中国城市化进程

3.2.1 城市化水平

3.2.2 城市化模式转变

3.2.3 城市化发展趋向

3.3 旧城改造的现实意义

3.3.1 为城市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3.3.2 促进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3 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第四章 2013-2015年中国旧城改造总体分析

4.1 中国旧城改造的状况分析

4.1.1 现状概述

4.1.2 主要特征

4.1.3 政策依据

4.1.4 面临形势

4.2 我国旧城改造的模式对比分析【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

4.2.1 破旧立新

4.2.2 协调规划

4.2.3 复兴旧城

4.2.4 对比分析

4.3 我国不同类型旧城改造项目的比较分析

4.3.1 城市中心区

4.3.2 历史文化区

4.3.3 混合居住区

4.3.4 城市边缘区

4.3.5 工业聚集区

4.4 我国旧城改造运营模式研究分析

4.4.1 土地权利问题分析

4.4.2 土地权利解决途径

4.4.3 运营策略分析研究

4.5 中国旧城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4.5.1 围绕拆迁事宜的非合作博弈

4.5.2 gdp与传统文化的得失

4.5.3 规划粗糙带来的后遗症

4.6 中国旧城改造的对策及建议

4.6.1 应遵循的原则和措施

4.6.2 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4.6.3 必须注意的问题

4.6.4 实施生态先行战略

第五章 2013-2015年主要省市旧城改造进程分析

5.1 北京

5.1.1 改造现状

5.1.2 热点分析

5.1.3 政策解析

5.1.4 未来规划

5.2 上海

【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

5.2.1 改造现状

篇二: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
中国旧城改造产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决策报告2016-2020年

中国旧城改造产业投资分析及发展

战略决策报告2016-2020年

【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旧城改造相关概述

1.1 旧城改造的界定

1.1.1 旧城改造的概念

1.1.2 旧城改造的内容

1.2 旧城改造的原因及类型

1.2.1 旧城改造的原因

1.2.2 旧城改造的类型

1.3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对比

1.3.1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区别

1.3.2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国外旧城改造概况及经验借鉴

2.1 国外旧城改造的理论依据

2.1.1 有机疏散论

2.1.2 有机更新论

2.1.3 城市活力论

2.2 国外旧城改造的主要模式

2.2.1 全盘改变

2.2.2 完善旧城功能

2.2.3 局部修葺

2.2.4 更换外表材质

2.3 全球主要城市旧城改造模式分析

2.3.1 美国纽约

2.3.2 英国伦敦

2.3.3 新加坡

2.3.4 中国香港

2.4 国外城市旧城改造的主要经验

2.4.1 规划为先导

2.4.2 专门机构负责

2.4.3 法律保证

2.4.4 居民权益保障

2.4.5 严格的程序和标准

2.4.6 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

2.4.7 多方筹集资金

第三章 2013-2015年中国旧城改造的环境背景分析

3.1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3.1.1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3.1.2 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3.1.3 居民消费价格分析

3.1.4 消费品市场分析

3.1.5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3.1.6 进出口形势分析

3.2 中国城市化进程

3.2.1 城市化水平

3.2.2 城市化模式转变

3.2.3 城市化发展趋向

3.3 旧城改造的现实意义

3.3.1 为城市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3.3.2 促进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3 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第四章 2013-2015年中国旧城改造总体分析

4.1 中国旧城改造的状况分析

4.1.1 现状概述

4.1.2 主要特征

4.1.3 政策依据

4.1.4 面临形势

4.2 我国旧城改造的模式对比分析

4.2.1 破旧立新

4.2.2 协调规划

4.2.3 复兴旧城

4.2.4 对比分析

4.3 我国不同类型旧城改造项目的比较分析

4.3.1 城市中心区

4.3.2 历史文化区

4.3.3 混合居住区

4.3.4 城市边缘区

4.3.5 工业聚集区

4.4 我国旧城改造运营模式研究分析

4.4.1 土地权利问题分析

4.4.2 土地权利解决途径

4.4.3 运营策略分析研究

4.5 中国旧城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4.5.1 围绕拆迁事宜的非合作博弈

4.5.2 gdp与传统文化的得失

4.5.3 规划粗糙带来的后遗症

4.6 中国旧城改造的对策及建议

4.6.1 应遵循的原则和措施

4.6.2 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4.6.3 必须注意的问题

4.6.4 实施生态先行战略

第五章 2013-2015年主要省市旧城改造进程分析

5.1 北京

5.1.1 改造现状

5.1.2 热点分析

5.1.3 政策解析

5.1.4 未来规划

5.2 上海

5.2.1 改造现状

篇三: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
2016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理念,发挥“规划引领、政策激励、行政监管、技术支撑”的作用,推动重点项目和区域实施绿色建筑示范,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实现人与建筑、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目标任务

根据省绿色建筑示范城市相关验收要求,确定我市三年内(2016-2017)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主要工作任务目标。

(一)绿色低碳生态

1.低碳生态城市。单位建筑面积能耗0.05吨标煤/m2.a,单位建筑面积CO2排放强度0.10吨/m2.a。

2.绿色建筑发展。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居住建筑及甲类公共建筑执行65%建筑节能率。新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总面积511.7万m2,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266.1万m2,比例52%,建成303.8万m2,比例59.4%。

(二)节约型城乡建设

1.节约型规划。规划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20m2,城镇控规全覆盖率。示范城市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的用地面积占整个示范区域面积的比例100%。

2.城市空间复合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筑面积80万m2。

3.绿色交通。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75%,公交站点可达性300米覆盖率50%,公交站点可达性500米覆盖率90%,新能源公交车辆、清洁能源车辆比例30%,公交站台智能化改造50%。

4.节约型村庄建设。村庄设施完好率85%,村庄环境达标率85%,美丽宜居镇村20个。

5.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70.6%,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10%。

6.绿色施工。绿色施工覆盖率50%。

7.成品住房。按照省《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实施的成品住房建筑面积占所有商品住宅建筑的60%。

8.城市绿色照明。照明年节电率5%,新建的城市道路装灯率达100%,公共区域装灯率达98%,灯具效率在80%以上的高效节能灯具应用率85%,高效光源应用比例85%。

9.节水型城市建设。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12%,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9%,新建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100%,雨水利用率3%,非传统水源利用率10%。

10.垃圾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效率4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率60%,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60%,污水市政淤泥资源化利用率100%,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100%,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95%,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100%。

11.建筑工业化。推行建筑工业化,采用建筑工业化施工的工程建筑面积10万m2。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按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6年3%,2016年6%,2017年9%)。

三、重点工作

(一)绿色生态专项规划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时,编制出台市绿色生态专项系列规划,全面推进市绿色建筑发展,积极实践建设低碳生态城区战略目标,推动城市建设发展转型升级,构建低碳生态的城市格局。绿色生态专项规划分别为:

《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能源利用规划》;

《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实施方案(2016-2017)》;

《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

《城市照明专项规划》;

《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规划》。

建立包括绿色建筑比例、65%建筑节能率、成品住房、生态环保、建筑产业现代化、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再生水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内容的指标体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中,并落实到具体项目。针对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如何落实,提出措施和计划。

(二)绿色建筑全面发展

突出重点,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动绿色建筑,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且居住建筑及甲类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率达到65%水平。积极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居住区,重点推进大学城、新区等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域,实现绿色建筑集中连片发展。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机关办公建筑、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率先垂范,具备条件的按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改造。引导商业开发的宾馆、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积极培育节能服务市场,大力支持节能服务企业和用能单位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对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规定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加强既有公共建筑运行监管。积极开展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设计和能耗公示等工作,扩展市级建筑能耗监测中心数据采集的覆盖范围,实现监测数据的采集由市区向各辖市、区延伸。所有建成示范项目按照建设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中的能耗指标体系结构设置各分项计量装置,并将统计得到的建筑能耗数据上传至省住建厅监测中心。推广建筑能效测评工作。全面开展建筑能效测评工作,对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中所有的示范项目开展能效测评,并将建筑能效测评达到设计要求作为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必要条件。同时,大力培育能效测评机构,加强能效测评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三)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可再生能源资源量评估,指导和规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扩大太阳能利用,将太阳能利用纳入建筑设计标准规范,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等。

(四)城市空间复合利用

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利用,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体现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横向相关空间连通、地面建筑与地下工程协调配合的原则,兼顾人民防空要求,统筹开发地下停车位、公共停车场(库)、商业服务设施、物资仓储、人防设施等地下设施。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权属管理制度。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时应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同步开发地下空间。

(五)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建立多层次的公共客运交通体系。优化城区区域交通设施布局,完善公交线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全面推进和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建设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加快城市公交建设,实现公交站点可达性300米覆盖率50%以上。形成适应风景区休闲旅游功能的慢行网络系统。改善慢行交通环境,提高慢行交通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加强步行系统建设,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机动车发展相协调,与公共交通良好衔接的非机动车道路系统。建立便捷借还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系统,实现机非交通运行的空间分离;另外自行车交通作为休闲运动方式,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城市居民的自行车休闲运动文化建设。扩大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服务的范围。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工具。积极推广新能源公交,推进交通工具低碳化,推动公交使用LNG(液化天然气),鼓励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新能源车的使用,出租车实现CNG(压缩天然气)全覆盖,加快淘汰落后交通工具。

(六)节约型村庄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经济适用、集约建设,地方特色、乡土风情,试点示范、逐步推开”的原则推进全市节约型村庄建设。重点集中在农居集中、村庄整治、生活污水治理对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依照省《关于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围绕村庄土地节约、环境整治、污染治理、新能源利用等方面,选择具备条件的村庄开展节约型村庄建设试点,同步开展特色村庄建设改造,探索节约型村庄建设的方法、途径,建成一批环境整洁、自然生态、特色鲜明的节约型村庄。

(七)深入推动建筑产业化和住宅全装修

推动建筑产业化。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按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6年3%,2016年6%,2017年9%)。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木结构等结构体系,培育发展具有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建筑业企业。鼓励各地政府安排适量用地支持建筑工业化基地建设,推动新区率先在全市建设建筑工业化研发生产示范基地,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研究出台对于开展建筑工业化的企业享受一定的扶持政策,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应率先开展住宅工业化应用试点。推进成品住房。开展装饰装修工厂化生产示范试点、菜单式装修住宅小区试点,研究集装饰装修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装饰装修新模式,并给予一定政策扶持。鼓励品牌家装企业、材料企业构建生产加工制作、物流配送、民工培养管理平台,为成品住房质量提供市场保障。在绿色建筑、廉租房和公租房中率先推行成品住房,鼓励房地产开发项目积极推行成品住房建设,按省《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实施的成品住房面积占所有商品住宅的60%。

(八)推进城市绿色照明

加强照明设施的改造,推广高效节能灯具和节能控制技术,具备条件的区域,积极推广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对其进行节能改造。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构建绿色照明信息网络平台、绿色照明管理业务应用平台和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安装路灯照明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对路灯照明系统施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路灯使用寿命,保证节能、高效、安全运行。

(九)节水型城市建设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重点针对旧城改造,兼顾新城开发,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树立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采用低影响开发(LID)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系统,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污染。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应制定节水措施方案,采用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节水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根据有利地形、自然沟渠等条件,合理统筹规划建设区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提高绿化浇灌、道路清洗、景观水体等雨水利用率,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应当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推广下凹式绿地建设,提倡应用透水路面工程技术,建设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中水工艺改造,合理建设市政中水供应管网,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社区自建中水处理站。

(十)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

市垃圾处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总体原则,垃圾源头减量、过程分类、高效收运与资源化处置同步推进,向“分散收集、集中转运、集约处置”方向发展。优化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加强源头分类,按照“三分类法”(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其它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完善日常保洁系统,提高日常保洁能力和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运营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提高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实施对工业固体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的全过程监管,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各类废弃物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积极探索污泥资源化途径,加大污泥焚烧发电力度,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场建设,有效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加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扶持发展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企业,推广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新型建材产品。加强医疗垃圾监督管理。加强医疗废物污染防治,推进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建设,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规范化升级改造,建立全封闭的收集、运输、处置系统,推进医疗废物收集系统向乡镇、村级卫生单位延伸。

四、推进计划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重点任务推进计划(2016-2017)》

五、资金方案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专项引导资金使用方案(2016-2017)》

六、考核指标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实施方案考核指标(2016-2017)》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导小组的协调组织职能,统筹协调推进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各辖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分工,安排专人有重点、有步骤地抓好组织推进,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强部门联动。市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积极支持、主动服务,认真细化落实目标任务,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各责任单位,要加强协调沟通,合力解决全市绿色低碳建设推进中的各种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目标考核。建立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层层分解下达目标任务,严格目标考核。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年度目标任务执行情况的汇总分析,牵头部门和各责任主体,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四)加强政策扶持。按照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绿色建筑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对装配式建筑要研究制定符合法定程序要求的奖励政策,对于符合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项目,可优先享有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返退政策。

(五)加强规划引领。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现阶段成果为基础,以绿色、低碳、生态理念为导向,以节约型城乡建设和绿色建筑工作为抓手,开展能源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交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绿色生态专项规划。构建绿色生态指标体系,制定老城区绿色化改造建议,新建地区分地块控制指标图则及实施路径,形成有效的控制机制。

(六)加强技术保障。大力引进和培养低碳绿色高端人才,深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各类专业培训机构和人才服务机构建设。

篇四: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
2016城中村改造调研报告

推进“城中村”改造 建文明城区交流论文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有其长期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在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过程当中,“城中村”改造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城中村”改造是市民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产业布局的一项综合性的民生工程,同时也是我区比较突出的重点难点工作。开发开放近30年,北仑从一小渔村发展成国际性大港,可谓突飞猛进,但北仑的“城中村”现象也十分严重,有“四不象”之说,虽然这些年进行了一些“城中村”的改造,总体上进度并不是很快。北仑区作为全市乃至全省对外开放的窗口,以新碶、大碶、霞浦、柴桥等街道组成的中心城区的建设步伐正在不断加快,新碶作为北仑中心城区的核心区,虽然亮点不少,但整体城市品位仍然不高。尤其是大量“城中村”的存在,不仅使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而且影响市民的人居环境和城市的景观风貌,现代化滨海新城区的建设亟需对新碶中心城区核心区范围内的“城中村”进行改造。

一、我区“城中村”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城中村”一般是指在城区范围内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仍然实行村民自治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村庄。北仑中心城区核心区一般指新碶城区,范围应为:北至骆霞公路(含横浦全村)、南至泰山路(含千丈全村)、东至珠江路、西至富春江路。这个范围内现有22个行政村(实际24个村庄,约7.8万常住人口,约2.6万户),其中“城中村”有15个,户籍人口26650人,13952户,外来人口81200人。“城中村”在形成过程中虽然带来各种问题和矛盾,但无疑也在发挥独特的作用:一是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廉价的居住房,从而为本地企业提供了充足劳动力,这也是北仑快速发展的源泉之一;二是为村民和村集体带来了稳定收入。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带来“城中村”异常繁荣,有的村甚至已发育成内地小县城规模,如高塘村、沿海村,从而造成租赁市场火爆,村民和村集体相当一部分收入来自地租、房租。三是保留了传统的民俗。“城中村”的存在,客观上为北仑习俗提供了传承下去的土壤,北仑民俗是浙东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存在的问题。“城中村”在北仑开发开放进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但同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而且是问题多于作用。

1、违章建筑多。由于“城中村”租房炙手可热,受利益驱使,乱搭建、乱加盖等违章建筑十分普遍,多年来这些违章建筑一直存在,并没有得到有效查处,给“城中村”下步改造带来巨大压力。

2、环境状况差。由于“城中村”居住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环境不堪重负。“城中村”公厕不堪入目,基本上没有水冲洗,大多没有照明,甚至没有门窗。“城中村”垃圾箱、站数量不够、质量也不高。“城中村”乱张贴现象相当普遍。“城中村”道路狭窄,通行困难。“城中村”菜场卫生不佳,大多难以入脚。

3、管理难度大。“城中村”中外来务工大多超过本地村民,成分复杂。“城中村”警力不力,治安状况差,案件频发。计生、环卫、市场管理等也都由村委会承担,人手、经费都成问题,一个村一年的卫生费都要几十万元,村里负担相当重。

4、交通功能弱。历史上自发形成的“城中村”缺乏规划,使得村内交通混乱,应急车辆无法通行,已对村民的生活安全构成了威胁。与此同时,“城中村”的存在也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建设,产生了较多的 “断头路”(如辽河路、淮河路、太河路等),极大地影响了城市交通功能。“城中村”的改造将有力缓解城区的交通条件。

二、我区“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

(一)“城中村”改造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区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全域城市化,这是加快我区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区第七次党代会又进一步提出打造品质之城、魅力之城、幸福之城,使城市化率达到75%以上,其中中心城区要突出“现代高端”。“城中村”就是城区中的农村,而全域城市化是要把农村城市化,所以全域城市化的第一步,也是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否则全域城市化就无法谈起。

(二)“城中村”改造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需要。

严重影响北仑的对外形象。疏港高速沿线向家村、大路村、备碶村形象极其不佳,严重影响北仑入口形象;横浦村附近是海上进入北仑的窗口,规划已限制20余年,土地闲置严重,且规划中滨海休闲公园、邮轮码头、杂货码头均在此地,如不加以改造也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

宁波实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而获得全国六个三连冠城市只有6个,但“城中村”的存在给文明城市创建带来诸多麻烦,通过改造,可以完善中心城区核心区的窗口形象,充分展示北仑区域的特色和品位,为文明城市创建创造良好条件。中心公园、行政中心周边已是北仑的核心区块,是展示北仑形象的重要窗口,而位于该地段的隆顺村、贝

(三)“城中村”改造是建设宜居城区的需要。

中心城区的“城中村”毗邻宽广整洁的马路与现代化的街区,村内却杂乱地分布着缺乏规划甚至是乱搭乱建的平房和楼房,街巷狭窄、地势低洼,过量的外来低收入人口聚居,居住者犯罪率高,存在较大的安全和治安隐患,基础设施很不配套,人居环境相对较差,“城中村”的存在已经越来越影响到城区的卫生、治安等人居环境,与建设宜居城区不相适应,必须加以改造。

三、我区“城中村”改造所面临的优势及困难

(一)我区“城中村”改造的优势

1、改造有成功先例。北仑中心城区典型的“城中村”整村改造有凤洋村、五星村、镇安村、下史村、千丈村等5个村,部分改造的有星阳村、横浦村、高潮村、向村家。正进行改造的有隆顺村。这其中困难丛丛,但也有许多经验,如千丈村改造就比较成功。值得一提的是北仑目前进行的农房“两改”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值得借鉴。

2、农村股份制完善。北仑区始于2002年的农村股份制改革工作,现已基本完成,全区20多万农民成了集体资产的股东,应当说北仑农村股份制改革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农村股份制全面建立,使村集体资产量化到个人,村民不会因“城中村”改造失去股份,这个优势在全国全省来说还是比较明显的,许多地方因股份制未建立或不完善,村民担心自己权益受到损害而不愿意进行“城中村”改造。

3、全区综合实力强大。

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际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排名居省市前列,总体发展水平跻身全省前列,现正迈向全国第一方阵。“城中村”改造需要不菲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实力则谈不上“城中村”改造,北仑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城中村”改造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我区“城中村”改造的面临的困难

1、村民期望的问题。大多数村民希望进行“城中村”改造,但对改造的期望值都很高。共同的期望有:拆一赔一(合法非法都要算在内),原地安置,市价赔偿(区内高档小区市价),原建后拆。而目前上述要求都很难达到。

2、政策时效的问题。前后政策差异大,同一时期也有政策宽松不一现象。政策不调整不可能,调整幅度过大,又造成先前改造对象的心里不平衡,从而引发矛盾,这是二难的选择。同一时期也有政策宽松不一则直接造成不公平现象,使正在进行的改造很难进行。

3、安置落实的问题。我区目前安置有现金补偿或调产安置二类,绝大多数村民选择的是调产安置。问题是安置房都是先拆后建,过渡期长的达到5-6年之久,而每个村民每月过渡补偿费目前是300多元,每户不超过700元的过渡费无法租到象样的房子,何况村民还失去了原有的房租,收入减少。安置房地点大多与原有居住地有一定距离,村民也不满意。区内原有的安置房档次都不高,问题还很多,如高凤新村、滨海锦园,村民反映强烈。由于用地紧张,以后的安置房的都是高层电梯房,如隆顺村安置房,而村民最好选择楼梯房。

4、资金缺口的问题。据初步测算,按照现行拆迁安置政策,若对15个“城中村”全部改造,收支相抵,大约需亏损60亿元,这给区级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即使是部分村采取整治办法,每户需要2万元,镇安、五星、备碶、沿海、永丰5个村按10318户计算,约需整治经费2.1亿元。

5、社会舆论的问题。目前整个社会舆论对“城中村”改造十分不利,提到“城中村”和征地拆迁,都一味指责当地政府,如果发生事件,干部则要承担严重后果,基层街道乡镇已经很难开展工作,一些群众则漫天要价,各地最牛“钉子户”层出不穷,许多群众已经到了完全不讲理的地步。

6、老年房等的问题。老年房是北仑一大特色,以往的“城中村”改造都少不了老年安置房,而目前的隆顺村则取消了老年安置房,代之为房票、货币补贴、人头方式,但老年村民并不领情,多次到区、街道上访过。另农村祖堂(祖屋)也是一大问题,“城中村”散落着大量祖堂(祖屋),如隆顺村就有大大小小祖堂(祖屋)28座。以前的“城中村”改造都新建了祖堂(祖屋),就是现在正进行的隆顺村改造也兴建了规模不小的祖堂,可是将来的“城中村”改造却很难找到一块地方去兴建这样祖堂了。

其它问题:“城中村”拆迁后,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失去廉价居住房,难以维持生计,企业反映招工更难。如新碶环卫站现有员工500多名,按要求下步要达到1000名左右,但因没法安排宿舍,很难招到新员工。“城中村”改造后,村民失去了原来租金来源,收入减少,虽然拆迁能得到赔偿,但许多村民没有理财观念,一夜暴富后结局各异,村里也同样涉及到后继发展的问题。

四、“城中村”改造的对策建议

(一)保障百姓权益。“城中村”改造其实是利润再分配,目前北仑“城中村”改造不可能做到资金平衡,必要的投入是肯定的,但如果过多投入对其它的百姓又不公平,所以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对于“城中村”村民关心的安置先行、安置房质量、货币安置价格、老年村民补贴等热点问题要全盘考虑,制定政策要反复酝酿,让绝大多数村民能够接受,然后才实施。“城中村”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要让“城中村”的村民体会到政府温暖。

(二)着手统一运作。“城中村”改造工作应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采用部门分工负责的方式进行,其中,征地、拆迁、配套建设按现有职能分工执行。村庄整治改造工作由新碶街道牵头,规划、国土、城管等部门配合,“城中村”整治改造中的与新农村建设有关体制创新等工作由新村办牵头实施。“城中村”改造中涉及城市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费用,按原有支出渠道列支。“城中村”改造所需资金由区财政负责统收统支。“城中村”改造资金需要作一个中长期预算,分期实施。

(三)进行分类改造。第一类:整体拆迁重建型,包括千丈、星阳、隆顺、凤洋(新凉亭)、横浦(骆亚线北)5个村,这类城中村总体人居环境较差,地势相对较低,交通瓶颈明显,严重影响城区总体形象,整体拆迁后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城市核心区块的整体形象。第二类:周边整治完善型,包括大路、向家、贝碶、小山和高潮5个村,这类城中村总体人居环境尚可,局部存在交通节点,但有些区块主要道路周边建筑形态较差,影响市容市貌。开发之后,有利于消除交通瓶颈,改善市容市貌,整体提升区块形象。建议此类区块可通过村集体股份合作社统一开发店铺的形式实施改造,既改善市容整合形象,又起到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实现农民创收的作用。第三类:保留完善整合型,包括镇安、五星、备碶、沿海、永丰5个村,以及凤洋安置新村。这一类镇安、五星、凤洋大部、沿海局部安置新村,都是在2000年以后新建的农民住宅,建筑质量较高,内部设施完善,适当整合即可。新大路两侧内大路、贝碶村大多数建筑系90年代以后拆迁安置房,也以内部设施整修,完善基础设施、方便居民出行、解决立面形象,按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模式予以整治为主。备碶地块近期不符合开发条件,永丰、沿海大部四面已被工厂包围,建筑密度很高,近期也不具备开发条件,逐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另外,对老街区块设想同步考虑城市设计,尽可能按老街坊风格实施改造,努力实现老街区的改造更新与延续历史文脉的有机结合,尽可能把它建设成为具有宁波“城隍庙(老外滩)”或上海“新天地”风格的商业步行街区。

(四)做好持续发展。“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村级部分二产、三产用房也面临拆迁,集体经济有所影响;少数已转制的民营企业厂房也面临拆迁,搬迁压力较大。为此,应充分考虑给予村级二产、三产用地和民营企业工业用地补偿,以巩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五)处理关联问题。大规模拆迁以后,“城中村”外来人口居住问题也需配套解决,由无序出租农民住宅为主,转向集中建造外来人口居住地来有序解决外来人口居住问题。

“城中村”改造说起难,做起来更难,可谓是目前各级党委政府的天下第一难事,根本没有什么灵丹妙方,但如果不去推进,那些“城中村”就永远存在。实际证明,“城中村”改造越早越好,越晚就越被动,改造成本越高,改造难度和风险越大。越早改,政府所支付的成本越低;越早改,城市综合管理秩序也就越早统一。目前北仑“城中村”问题突出,但也有优势,相信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投入、科学运作下,通过艰苦努力,“城中村”改造必然有新的进展。

(编辑:果宝)

篇五: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
2016全区经济运行分析调研报告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区坚决贯彻“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发展战略,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有力化解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变化不断增多,总体运行平稳。

一、经济在稳定中运行

(一)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增长

主要指标增长幅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8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8.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增长10.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11637元,比上年增长11.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发展不断壮大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2016年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40亿元,比上年增长4.0%。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5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4.5%、4.8%、2.9%和4.9%。粮食产量达到20.5万吨,已连续9年保持在20万吨以上,产粮大县地位稳固。江南片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江北片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初见成效,建成现代农业产业万亩示范区3个,蔬菜、高梁、水果三大特色产业基地拓展到48万亩,2016年蔬菜、高粱、水果累计实现产值13.70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蔬菜实现产值11.30亿元,占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37.0%,对农林牧渔总产值的贡献率为49.2%,拉动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2.0个百分点,产业优势明显。

工业经济稳健回升。2016年区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20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9%,比上年提升6.5个百分点,其中10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8、2.5个百分点,在全市各县区中列第5位。白酒龙头老窖集团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成立电商销售公司,与酒仙网等白酒专业电商开展营销合作,推出老窖婚庆定制酒、“三人炫”等网络专销产品;区属白酒加快发展,泸窖酒业2条白酒包装生产线建成投用,新建窖池198口,新增白酒酿造产能500吨、白酒包装产能1800吨,白酒产业增速趋稳。长液全面投产,华宇钻采设备产业园和瑞奥机械完成技改扩能,城坤实业完成重组,中恒建材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建成投产。全年白酒、机械、建材三大支柱行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5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0个百分点。酒类、机械、建材行业分别较上年增长12.6%、9.6%、22.6%,机械和建材行业稳中有升,对工业稳定增长的支撑贡献逐步扩大。百草堂、天植药业等现代医药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增加值0.59亿元,比上年增长46.5%。

服务业发展亮点纷呈。2016年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商贸物流业持续繁荣,1-12月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总量、贡献率在全市各县区中均位居第1位。其中106家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9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拉动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个百分点。华润购物中心(全球500强第143位)正式入驻;轻工业园区万诚国际中心引进的红星美凯龙企业完成平场,一期项目启动建设;融豪翡翠城健身中心试营业;诚通物流成功申报3A级物流企业,中远物流泸酒发展区包材JIT配送中心、诚通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顺利通过市上验收。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佳乐世纪城中国金融中心揭牌成立,引进乐山商业银行和9家投资公司、小贷公司入驻城西金融街。目前我区列入统计的银行增加到13家,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05亿元,比上年增长28.9%,高出服务业增加值增幅18.4个百分点,拉动全区服务业增长4.4个百分点。文化旅游业提质升级,酒城乐园建成投用,成功举办油纸伞文化节,年接待人数超过2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000万元,华阳西岸田园party开园迎客,首日接待人数近万人。全区累计接待旅游人数357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34.27亿元。

(三)保障要素激发增长活力

投资要素保障有力。2016年,区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全面推进,实施枇杷沟、前进上路等棚户区改造项目8个,改造棚户区4074户。实施农村征地拆迁项目15个,征收土地9520.92亩。蓝田旧城改造项目完成二组团二期主体工程和东升路杆管线迁改。通滩温泉和风情古镇项目完成招商引资、温泉探矿权申报和项目规划设计。25个市属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投资127.61亿元。忠山隧道141户全部完成征收,城西、城南、黄舣高速路连接线完成扩建征地和建设,隆纳高速西二期建成通车,产城大道完成建设范围征地拆迁扫尾工作,分水岭高速互通完成跨线桥建设。2016年全年区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8.8%。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3.31、78.32、199.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9%、0%和44.1%,一、三产业投资力度加大。2016年区累计入库新开工投资项目12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5个,累计完成投资109.24亿元,比上年增长84.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8.9%,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79.6%,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22.9个百分点。新入库项目个数的增加,投资规模的扩大为我区投资平稳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目前我区亿元投资项目共计114个,实现投资额227.1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80.8%,大项目拉动经济提速效果明显。

招商成果继续扩大。围绕以园招商、以商招商、以会招商、以链招商,积极参加“酒博会”“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行”等大型招商活动,大力引进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大项目、大企业。世界500强华润集团、红星美凯龙等4家国内500强企业成功落户我区。引进领秀滨江城市综合体、妙典酒业等亿元以上项目42个,邓氏桂圆、丹林梨花源农业观光等500万元以上项目83个。全年引进市外国内到位资金136.53亿元,增长16.5%;引进省外国内到位资金68.67亿元,增长16.5%;到位外资1300万美元,增长5.0%。

资金供给较为充裕。2016年区银行存贷款实现双增,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56.81、392.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8%、29.0%。我区始终把企业作为稳增长核心,设立工业发展资金,召开重点企业家座谈会,组织政银企对接,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年争取并兑现企业扶持资金3800万元,推荐酒类企业担保贷款1.3亿元,帮助企业融资130亿元。

就业保持平稳增长。2016年,区大力促进业工作,继续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3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54万元,扶持创业人数1322人,实现带动就业3391人,成功创建省、市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区2个,市级信用社区11个。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涨3.2%,从居民消费价格构成看,八大类指数呈“四升四降”格局。其中烟酒、家电、交通通讯和文化娱乐类价格分别同比下降0.8%、1.0%、0.6%和1.3%,食品、衣着、医疗和居住类价格涨幅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5.4%、2.7%、5.2%和0.2%。

二、经济在调整中发展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16年区在经济换挡减速的同时,不断深化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5.8:64.6:29.6调整为5.5:64.6:29.9。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1.6%、71.6%、26.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8.2、3.0个百分点。

(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跃

2016年,区实现非有公制经济增加值194.1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5.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11.5%,高出GDp增速0.1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4%,拉动全区经济增长6.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税收32.15亿元,比上年增长52.8%。随着经济领域的不断开放,民间资本活力得到不断释放,民间投资在陆续实施的多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激励下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投资210.31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量的74.8%,比上年增长5.9%,对全区投资的贡献率为95.9%,拉动全区投资增长27.5个百分点。

三、质量与发展同步

(一)三个收入稳步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16年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增加2648元,增长10.4%。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均实现平稳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6.9%、9.1%、122.3%和20.9%。农民人均纯收入11637元,比上年增加1239元,增长11.9%。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0.0%、3.2%、1.6%、11.2%,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与GDp同步增长。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16年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6.60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11个镇街财政收入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3.3%,8个镇街全年财政收入超过1千万。

(二)民生优先促发展

立足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累计支出民生资金17.94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6.1%,全面完成民生工程76项目标任务。教育三年攻坚工程完成投资3.4亿元,新改建学校41所,职高、习之学校建成投用,城西教育组团加快推进。旧城和棚户区改造工程探索建立工作推进新模式,八大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签约4000余户,全市最大的棚户区——枇杷沟改造签约达93%。保障性住房工程新开工10000余套,建成1550套,许多被征地拆迁群众得到有效安置。农村公交全覆盖工程新改建通村公路55公里,新增农村公交线路9条,农村公交覆盖面达63%,农村群众反映的出行难得到有效缓解。江北片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江北、方山4个镇8万余人用电“同网不同价”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敬老养老工程新增社会养老机构8家,五保集中供养率达67.4%。

四、经济发展前景预判

2016年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水平均高于全国、全省,但对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增幅低于全市水平,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外的其他指标对照市下达目标仍有差距,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主导产业遭遇困难,工业发展整体疲软,现代农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明显滞后等问题。展望2016年,在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的宏观大形势下,经济发展也将有所放缓,高基数快增长的压力也将进一步释放。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关键是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全市“产业转型发展年”主题,深度对接国家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把握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把握好明年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可能,突出改造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并重,在做优存量中提升实力,在做大增量中调优结构。做优白酒产业,做强机械制造业。坚持把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围绕构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大力实施“双千”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经济发展大势,牢牢掌握我区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促进全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才能更加有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篇六: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
2016旧城改造专题调研报告

旧城改造专题调研报告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让老百姓生活的更幸福。"为了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条件,**镇把旧城改造提升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全力推进。为市民提供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让大家切实感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幸福感。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让我们在旧城改造工作中更有信心,更有干劲,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更要从细微处入手,实施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让市民生活得更舒心。"

一、旧城改造背景及意义

在宏观政策上,"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提出都表明我国的发展目标已逐步从先前的经济效率至上,转向"和谐"、"平衡"式发展,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更全面、更广泛、更综合的"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转变。反映到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上,就是要让老百姓从这些细微处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良苦用心,让幸福指数明显飙升。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旧城改造政策是解决城镇建设用地刚性供给造成的供需矛盾的有力手段,同时也为城市人口集聚、资金筹措、改变农城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农城人居环境提供了契机。

**镇城市化已进入发展期,城市化发展模式亟需提升转型;而另一方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农城居民生活居住条件没得到明显改善,无法享受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文明成果。这就迫切要求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城的新机制。

不管是宏观政策的调整,或是新一轮规划的实施,还是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都需要借助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安排来贯彻和落实。旧城改造政策的推行,可以达到较好的政策预期。一是可打破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土地瓶颈,拓展建设用地空间,有了用地指标也同步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二是改善农城居民生活环境,能使配套公共服务带来的便捷惠及更多的农民。三是引导农城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实现建设县域中心城镇发展目标。四是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土地利用粗放,视觉环境较差。我镇旧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房屋建筑占地面积大,建筑风格与城市规划不协调,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较低。

(二)管理机制缺乏,乱搭乱建盛行。调查中发现,我镇旧城名义上纳入了城市管理范围,但现实中还游离在城市管理之外,介于城市管理和农村管理范畴之间,存在城市管理部门管不到,街道管不好的问题。同时,由于城市建设牵动土地升值,村民受利益驱使,乱搭乱建、违法违章用地现象较为普遍,破坏了城区土地市场秩序。

(三)思想认识不够,拆迁难度加大。我镇旧城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道德素质良莠不齐,利益观、价值观呈现多样性。由于村与村之间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差异,导致有的村民向村干部发难,严重影响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整体签订;有的村民为得到更高补偿金,提出无理要求,拒签拆迁协议;还有个别村民采取要挟、上访等方式谋取诉求利益最大化,增加了拆迁难度,影响了工作正常开展。

(四)改造资金不足,整体推进受阻。据调查,我镇旧城改造面临着建筑密度大,拆迁成本高的难题,成为目前制约我镇旧城改造整体推进的突出问题。

三、主要原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束缚了旧城改造。城区里村均为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经营管理体制,集体资产归全体村民所有,在制度上未真正纳入城市管理范畴。打破里村界限,实施大范围联片改造和社区管理,涉及户籍、土地、财政制度和旧城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面临较大困难。

(二)局部眼前利益阻碍了旧城改造。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旧城大部分土地被征用,居民主要依靠第二、三产业及土地收益。一是部分由土地转换成集体资产的旧城,只要拥有农村户口,无需参加劳动,每年可获得几百元、甚至几千元的收入,有的村还办理了社保和医保。二是城区里村出租房达千余户,户均年租金收入达数千元,一些临街出租房租金收入更多,逐步形成了一批"食租"群体。三是部分村民受利益驱使,乱搭乱建现象较为突出。综合以上分析,经济利益在维持旧城农民生活的同时,也制约了旧城整体改造步伐。

(三)思想认识偏差影响了旧城改造。一是思想观念保守落后。部分村民思想观念难以融入、适**市现代化建设和文明市民素质提升的要求,没有意识到旧城改造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没有体会到这是政府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形象的好事、实事。二是依附土地的传统观念浓厚。在村民传统观念中,村落就是他们生存的根,担心旧城改造或整体拆迁会使生活无着落。三是小农经济意识浓厚。部分村民担心造成的经济损失得不到补偿,对旧城改造拆迁持不情愿态度,甚至反对。

四、对策与建议

(一)在强化宣传、搞好发动中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宣传发动工作是旧城改造项目顺利实施的第一步,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一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村务公开栏、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树立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思想理念,激发建设现代化城市和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要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通过实行全民参与,使旧城改造宣传发动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实现公开、公正、透明,扎实有力推进旧城改造。

(二)在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中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坚持旧城改造与提升环境、开发产业相结合,住宅地产与产业地产开发相结合,确保改造规划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一是做好旧城整体改造开发规划。按照"一改一个村、一改一个区片、一改一条街"的思路,高标准推进规模改造。二是科学规划与优化产业相结合。注重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写字楼、商务楼,打造精品商务街区,使旧城改造改出一批新居、改出一批产业、改出一批景观。通过吸引高端人士创业、城区居民就业,拉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是注重环境建设和景观建设。坚持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原则,优化规划模式,突出生态特色,塑造景观特点。通过特色改造开发,进一步彰显城市风采。

(三)在创新模式、规范运作中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按照先建设安置房,后拆迁改造,再综合开发的程序,合理明确开发模式。一是村集体主导自我改造的方式。鼓励集体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旧城自我组建开发企业改造,除部分土地用于安置村民住宅外,通过土地招拍挂取得其他土地的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向市场出售。二是开发企业独资或开发企业与村合资合作改造的方式。开发企业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开发权,在村集体的帮助下,与村民签订拆迁安置协议,(

(四)在落实责任、强化考核中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完成旧城改造任务,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考核。把旧城改造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单位和各里村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工作考核指标,列出时间表;把旧城改造考核情况作为居委干部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作为各村干部年度考评主要依据,与评先树优、工资补贴等紧密挂钩,激发村干部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武汉2016旧城改造 2016银川旧城改造
  • 1、2016江岸旧城改造(2016-08-11)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6旧城改造的国家战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59947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