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如何利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调研报告

如何利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调研报告

2016-08-29 10:00:1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如何利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调研报告(共6篇)关于如何深入有效开展群众和信访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如何深入有效开展群众和信访工作的调研报告县委常委、副县长近几年来,各地农村群众信访、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问题不断增多,信访数量逐年上升,信访内容日益复杂,信访形式凸显多样,信访难度逐年增加,从表面现象看,农村的信访问题有反映干部作风问题、村组级财务问题、...

篇一:如何利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深入有效开展群众和信访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深入有效开展群众和信访工作的调研报告

县委常委、副县长

近几年来,各地农村群众信访、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问题不断增多,信访数量逐年上升,信访内容日益复杂,信访形式凸显多样,信访难度逐年增加,从表面现象看,农村的信访问题有反映干部作风问题、村组级财务问题、涉农“三乱”问题、政令不通、违法乱纪、医疗纠纷和拆迁补偿问题,等等,牵涉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信访矛盾尖锐对立,情绪异常激化,非法闹访、缠访等等的件数大幅度上升,突发性信访问题和过激行为增多。处理信访问题的紧迫性增强,信访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近日,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政府系统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调研工作的要求和年度安排,我结合自己在安阳挂职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对如何有效开展群众和信访工作深入细致地开展了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做法,查找剖析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条分缕析认真梳理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求在下一步工作中,更好地服务领导决策,推进我市群众和信访工作取得新成效、再上新台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做法和经验

近两年来,安阳信访工作紧紧抓住被国家信访局确定为“百千万工程联系点”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试点县这一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狠抓案前、案中、案后三个环节,坚持“一升一降一规范”即:“领导规格大升级、工作重心下降、规范信访秩序”。2009年,安阳开展了集中整治信访积案活动,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训诫教育中心,创新推行了“三位一体”训诫警告教育机制,大力推行信访评估,开展信访救助活动,这一做法被国家信访局在全国推广。全省规范信访秩序依法处置非正常上访工作现场会在安阳召开。安阳也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县、建国60周年庆典期间维护稳定暨信访工作先进县,被省委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评为“2009年度信访工作显著进步县”,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先进县。今年以来,安阳创新工作方法,在全县着力实施了信访“六大工程”,即:“领导抓、抓领导,真正把信访工作提升为“一把手”工程;优先抓、高定位,真正把信访工作确立为社会稳定核心工程;建网络、促联动,真正把信访工作打造为系统工程;降重心、强根本,真正把信访工作强化为基础工程;建规划、促规范,真正把信访工作创建为法制工程;重探索、求突破,真正把信访工作拓展为创新工程”。安阳“六大工程”的扎实开展和信访群众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使得全县信访形势在继续保持平稳态势的基础上,各项工作得到进一步转变和提升。据统计,今年1至11月份,全县未发生一起赴京非正常上访、集体上访和赴省集体上访, , , 。

二、当前存在问题和特点

近两年来,尽管全县坚持信访高压态势,使信访形势保持基本平稳,但是,在认真梳理全县信访群众工作以上做法经验的同时,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工作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这些工作中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信访群众工作的深入开展,影响了基层群众信访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妥善处理。一是厌战懈怠情绪蔓延。部分乡镇和单位的领导对当前信访形势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能正确分析判断当前信访工作的严峻性,对信访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具体表现在思想滑坡、力度减弱、标准降低、投入减少。二是大局意识淡薄缺失。个别单位和领导在处理信访问题上避重就轻、拈轻怕重,将矛盾上推下卸、左推右扯,甚至有个别单位对信访老户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乡镇与乡镇之间、乡镇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解决问题的责任及稳控责任划分不清,相互推诿扯皮、激化矛盾。三是制度落实流于形式。领导接访制度落实不到位,领导不能按规定接访,仍然存在脱岗、漏岗现象,有的根本不接访。一岗双责制度落实不好,个别领导对自己分包乡镇、分管部门的信访问题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对信访工作没有部署、没有安排、没有参与,没有真正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齐抓共管局面。信息报告制度落实不到位,信访信息报送不及时。四是矛盾纠纷排查不深。排查流于形式、走过场,不深入、不细致,全县每月的排消会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平均在40起之内。其中,有一个十多万人口的乡镇,一个月召开两次排消会,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竟然是0,但是该镇每月到县以上的上访都在10多次以上。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全县绝大多数乡、村排查工作开展力度不够,或者说基本上根本没有开展。五是信访评估开展不细。大多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应该事前评估却没开展。六是解决问题措施不力。化解信访老户的办法仍然不多,个别信访案件久拖不决,上级信访部门多次交办,但群众长期得不到稳定。七是部分干部作风不实。有个别地方和部门,遇到信访问题,不是全力解决,而是推诿应付,导致小事拖大;甚至有少数部门轻问题解决,重拦访、劝访和消化数字。

当前,群众上访之所以时有发生,既有上访者动机、心态等主观因素,更有信访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客观原因。大量上访案件的存在,不仅扰乱了正常工作秩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给农村工作带来严重影响,直接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引发农村信访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机制的原因,又有农村自身发展的原因;既有历史沉积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纵观目前农村信访稳定和群众工作存在的一些不安定因素,其成因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在干部观念方面。信访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在考核机制上片面强调“数字型”责任制考核,只管有无进京上访案例,不管信访人上访事由是否合情合法,甚至对无理上访、缠访等在考核时也不能区别对待。在信访问题“一票否决”的高压态势下,各级各部门采取“围追堵截”、“花钱买平安”的做法,“重堵疏防”和“急功求稳”的办法,表面解决了暂时的问题,实际上对进京访、越级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还直接增加了各地接防和防控的成本,催生了“信访资财”这个特殊的行业。

(二)在群众观念方面。长期以来,人们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依靠党委、政府解决问题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法治的信仰还比较淡薄,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还没有真正形成,相当一些群众存在“信访迷信”心态,认为不管是法律问题还是非法律问题,找到领导上访就有可能解决问题。还有一些群众采用“无理缠访”的方法,甚至采用集体上访以及其他过激方式给国家机关施加压力,试图以此迫使政府解决其问题或者改变司法裁决。许多群众存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心理或者是因为个别人由于个人恩怨,煽动、利用群众上访达到

个人目的。这种处于敏感状态的精神心理,只要有人煽动,很快就能聚成一股力量,直接会导致一些本来看似简单的信访案件极易演变为信访事件。有的人别有用心,故意挑起事端。比如署假名举报问题,经户口核查相应地址无此人可以不受理,杜绝出于个人的目的或为了搞垮对手、栽赃嫁祸、打击报复、隐匿证据问题,从而为自己胡作非为、非法谋利提供条件。只要出现一定规模的上访,一般都存在着组织者、领导者。有的人因为怕影响到自己的身份和既得利益,从而由上访者转为幕后操纵者,驱使一些不明真相、不晓法律、不顾后果的人为其服务。

(三)在体制机制方面。近年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信访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信访政策和法规,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日益健全和完善,信访工作中的制度弊端也越来越显现出来,突出表现在上访活动的随意性上,即上访的内容、类型、上访活动发起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上访的流向随意性太大。尽管现行的政策、法规对群众上访作出了必要的限制性规定,但是在实践中,上访人往往可随时随地就任何内容向有关或无关的部门上访,也有的因处理不及时拖来的上访、责任不明确推来的上访、调查不全面漏出的上访、接待不热情激出的上访等等,对违法信访行为制裁不力,致使一些群众产生法不责众心理,个别别有用心的人借信访制造事端。

(四)在政务公开方面。有的村级由于执行财务制度不严,长时间不向村民公开村务,即使公开也只是象征性地公开收支总额,不公开明细帐,透明度低;有的在农村低保评定、救灾救济款物分配与发放、项目落实等方面因宣传不到位、执行政策不严格、程序不到位、公开透明度不高,尤其在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上,因不断扩大了保障面,有的不该领取的对象享受了,当群众提出质疑时,一些村干部不予说明和解释,甚至压制、打击群众,造成干群情绪对立,群众就采取集体访、甚至越级访的办法,希望上级组织来查明真相。

(五)在方式途径方面。很多群众反映若采取法律诉讼的形式解决争议纠纷,既要向法院缴纳诉讼费,还要向律师缴上代理费,况且能否胜诉都不是定数,即便胜了官司,执行也是个巨大难题。客观的说,现实生活中,特别是《信访条例》出台后“领导接待日”制度的实施,信访较之诉讼的确是一种更便捷、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因此,在“胜了官司、赔了钱财、只能讨个说法”的现实面前,很多群众自然会选择信访的方式。而且群众习惯于找领导个人,尤其是能拍板的 “一把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诱导了群众择“访”弃“诉”。 使不少应由司法部门解决的涉法问题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许多上访人员只要政府解决,不愿到法院依法裁决,增加了处理难度。

【如何利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调研报告】

(六) 在遗留问题方面。矛盾日益突出的房屋权属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户口历史遗留问题、老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等涉地上访和涉法上访仍然是信访案件主流,原因复杂,大部分需要通过司法程序才能解决,造成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案件相对较多。

三、解决对策和途径

针对调研中发现梳理出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在下一步工作中,以信访群众工作“六大工程”为主要载体,强化措施,狠下功夫,以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和群众信访反映合理诉求的有效解决,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推进信访群众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取新成效,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和全面快速发展。

(一)畅通信访渠道。一是开展大接访活动。各级各部门领导应做到有访必接,一把手要坚持每周定期公开接访,坚决杜绝领导不接访脱岗现象的发生。信访局要不定期地暗访督导“领导接待日”接访情况,暗访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二是创新接待工作方式。应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每月下访不少于一次。要通过开展干部下访、预约接访、带案下访活动,主动深入基层,真正了解社情民意,切实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实行阳光接访。要进一步完善网络、电话、传真等信访渠道,为群众提出诉求提供便利。【如何利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调研报告】

(二)抓好源头防控。一是狠抓乡村两级排消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排消会制度,做到乡镇每月排查两次、村每周排查一次矛盾纠纷。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要和村支书、村主任、民调委员的工资、使用、评先挂钩。同时,乡镇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要参加所包村的排消会。对矛盾纠纷比较突出的三类村,乡镇党政领导要亲自参加该村的排消会。要严格落实排消台帐备案制,县信访局每月集中交办一次不安定因素,并实行台帐管理,挂牌督办,确保排查出来的每一起矛盾纠纷都能及时化解到位。二是全面落实信访评估机制。要把落实信访评估作为工作重点,抓牢、抓实、抓死。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项目,包括修路、建房、打井等事项,必须进行信访评估,听取群众的意见。对群众不同意、或者绝大多数群众不同意的项目要暂停实施,重新进行考虑,决不能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制造矛盾。凡是因事前未进行信访评估而引发信访问题或群体性事件的,要实行责任倒查,坚决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将信访评估列入年终考核目标。

(三)抓好问题解决。一是下大力气抓好信访事项的受理和办理。重视初信、初访处理关口,加大初信、初访的办理力度,严把初信、初访办理质量,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切实提高信访事项的首问处理到位率和群众满意率。二是下大力气抓好信访事项三级终结。规范信访事项处理意见告知书制度,对结而不服、群众不稳定的信访事项,引导群众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复查复核。做好信访事项的复查复核工作,对信访事项处理意见因查处事实不清、把握政策不准、处理意见敷衍塞责被退回初始受理单位的,年终考核根据情节轻重予以扣分,对由此造成越级上访的,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复查完毕的信访案件,及时录入全国信访信息系统。三是下大力气抓实信访三级例会。乡镇、村级以及县直部门、乡直部门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信访例会,研究解决信访问题,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信访部门加大督查力度,实行每月一通报,对不按时召开例会、程序不规范、走形式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对连续两个月未召开例会的乡镇、或村级例会召开率低于80%的,年终考核该项分值为零。四是下大力气管好、用好信访救助资金。各级各部门应抢抓中央、省、市拨付解决特殊疑难信访问题专项补助资金的机遇,认真做好相关衔接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案件的筛选、报送工作,真正化解一批合情合理、但法律和政策无明确依据的矛盾纠纷,解决一批长期困扰各级党委、政府的“无头案”、“钉子案”、“骨头案”。但要坚决杜绝将信访救助演变为“花钱买稳定”,导致信访人以访谋利、因访得利、“越救越旺”,甚至产生连锁反应。

(四)依法规范秩序。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树立非正常上访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要受到依法追究的正确宣传舆论导向,形成无理缠访、闹访“大闹大打击、小闹小打击”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严格落实稳控责任。各级各部门既要明确职责,分清任务,又要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坚决把一些重点不稳定因素稳控在基层。特别是民师、三线人员、联合诊所等重点稳控对象必须时刻关注动态,密切掌握重点人员动向。对一些组织者、策划者,以及一些长期不稳定的信访老户,公安部门要采取措施,防止相互串联,如果发现串联迹象,

要及时采取措施。三是抓好信息报送。长期以来,信息不准确、信息不及时是信访工作的一个短板。只要信息准确、信息及时,大部分都能够有效劝阻或劝返。因此,要及时掌握信访动态,严格落实零报告、日报告制度,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四是抓好训诫打击。要完善“三位一体”的非正常上访训诫机制,加大对缠访、闹访人员的训诫教育力度,对一些问题处理、救助已经到位的信访人,如果仍然缠访、闹访,要坚决予以依法处置。

(五)强化责任落实。一是强化工作目标。信访工作目标考核应做到“两侧重两挂钩”。通过强化考核推动制度的落实、责任的落实。“两侧重”即侧重对信访工作薄弱环节和日常工作的考核。要加大对制度落实的考核力度,细化考核办法。比如,信访评估制度所占的分值比重要加大,对制度落实不好,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一票否决,信访工作目标分为零。可通过乡镇信访例会、排消会、专题会、信访事项评估会影像资料,在年终考核时查用。“两挂钩”即信访工作目标考核要与整体目标考核和经济利益挂钩。改变过去只奖不罚的状况,对年底信访工作目标考核名列前茅的,要进行表彰奖励和物质奖励,对信访工作目标考核排名靠后的,要给予经济处罚。二是强化责任追究。各级各部门应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对发生有影响信访事件,或者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推诿敷衍、弄虚作假、不负责任的,要严格责任追究。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群众工作。许多地方信访总量下降、信访问题减少,很大程度上是重视群众工作、下功夫做好群众工作的结果,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不仅可以解决大量信访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且可以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总之,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和信访工作,要坚持在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上下功夫,要坚持在提高水平、增强实效、更好服务群众上下功夫,真正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坚持做到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用群众观点思考问题,站在群众立场处理问题,多做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的工作,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最终推进群众和信访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与社会和谐进步。

篇二:如何利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调研报告
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县政协xxxx年工作要点安排,3月21日,在副主席严维民率领下,法制委等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调研组,分别到县公安局信访接待室,定城镇信访接待中心和县信访接待大厅开展信访工作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去年以来,我县以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反映社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紧紧围绕“把事解决,把人留住”的工作重点,扎实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畅通信访渠道、化解信访积案、创新信访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确保了我县信访维稳形势总体平稳可控,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发生群众上访514批2286人次,同比分别下降37.4%和38.7%。其中集体上访56批759人次,同比分别下降31.3%和32.8%;进京访11批16人次,分别下降31.3%和25%;赴省访89批179人次,同比分别下降1.6%和6.2%;去市访16批28人次,同比批次上升25%,人次下降73.3%;来县访398批2063人次,同比分别下降49.7%和13%。县信访局共收到来信248件,同比下降6.4%。其中市级以上交办信件96件,同比上升97.4%,已办结93件;县领导交办3件,全部办结;市信访局转送56件,已办结44件;自收信件2件,已办结。县党政领导阅批来信率76%,初信办结率95%。

二、主要做法

我县信访工作已连续6年获全市先进单位称号,成效明显,成绩喜人,但也确实来之不易。尤其是xxxx3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所造成的上访居高不下,甚至出现大量“缠访”、“闹访”、“越级访”和“群体访”的信访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信访局与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在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实行责任追究上动真的,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破解信访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上来实的,有效遏制了信访总量攀升的势头,缓解了严峻的信访形势。一是领导重视,扎实推进领导干部接访、走访。去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下,我县实行分类接访、定期公告、预约接访、律师陪访、联合接访、跟踪督办等制度,突出做好县领导接访由乡镇书记和县直有关部门领导上行参与陪访、乡镇领导接访由村支书上行参与陪访,建立长效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二是突出重点,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结合“五级书记大走访”和“五个一万”活动,全面梳理矛盾纠纷,及时调处化解、建立长效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共排查矛盾纠纷隐患1175件,化解1120件,化解率达95.3%。三是抓住难点,着力搞好信访积案化解。对上级交办的23件积案落实县领导“包案”;

对“钉子案”、“骨头案”和“三跨三分离”等疑难复杂案件加大处置力度。23件积案,已化解21件,息诉罢访21件。四是维护稳定,全力做好特殊时期信访维稳工作。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以及省、市、县党代会、“两会”期间,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及时预测预警,切实把矛盾化解、源头防范工作做在前面,对重点群体,重点人员落实党政领导亲自包案,实行“五包”,尽最大努力将人员吸附在本级,稳控在当地,化解在基层。五是健全网络,全面推动基层信访体系建设。按照“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制度机制保障办事”的要求,精心组织,制定方案,明确目标,量化任务,全县22个乡镇,同步实施,共同推进,全面建成乡镇“一站两中心”,受到了副省长方春明和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三、存在问题

xxxx3年以来,我县信访工作有创新、有亮点、有成效,但也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少数领导干部对信访工作在全党工作大局中的地位认识不高,摆不正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群众观念不强,对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深入的研究,不出事盲目乐观,高枕无忧,出了事则束手无策,怨天尤人;有的认为上访群众多是“刁民”,采取“哄、拦、卡、压”的方法,把政府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少数群众思想观念上有误区,有的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有关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有的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多邀几个人、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多多益善;有的信“闹”不信“理”,无论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有的信“访”不信“法”,即使是典型的涉法涉诉问题,也要找党委、政府上访解决。二是解决信访问题的力度有待提高。少数干部解决问题怕得罪人,不敢碰硬,使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有的接访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推诿、扯皮的态度,激起众怒;有的干部摆不正位子、放不下架子,遇到问题不能主动与群众沟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对立;有的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对群众的上访征兆置若罔闻,既不及时报送信息,也不采取措施,任由群众上访、再访、越级访。三是工作措施不够扎实,有的地方社会稳定预测预警机制不够健全,少数干部对部分苗头性信访动态不能及时发现;有的地方维护社会稳定力量整合的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在处理重大问题时各方力量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没有形成工作合力;有的地方和单位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不健全,密切联系群众,畅通和拓展群众诉求渠道,确保民情、民意、民智顺畅上达,及时倾听群众呼声等方面有待加强。

四、工作建议

可以预见,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各种利益格局进一步调整,群众信访量居高不下的形势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些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彻底清除。为了巩固和发展我县信访工作形势,建议如下:

(一)高度重视,创新信访工作思路。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性,正确认识改革发展所带来的一些社会矛盾的必然性和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地从全县工作大局出发,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各类矛盾的根本措施,把实现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信访工作的根本

目的,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扭转信访工作“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的消极被动局面,克服畏难消极情绪,主动改进工作方法,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长此以往,方可从根本上扭转信访工作局势。

(二)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手段,继续创新体制机制。信访工作,重点在基层。一要进一步坚持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各负其责,进一步建立完善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二要进一步健全基层信访工作网络,切实做到层层有信访工作组织、有接待场所、有专兼职人员、有工作标准和制度、有绩效考评、有责任追究,真正做到“个人访不出乡(镇)、集体访不出县”,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发生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县本级。三要进一步健全灵敏、准确、快速的信访排查调处制度,强化信访预测、预警、预控能力,千方百计防止和避免个访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社会化,牢牢把握化解矛盾的主动权,消除不安定因素,不断减少重复信访、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维护全县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三)适应新情况,研究新政策,建立健全各项信访工作制度。国家已出台信访工作“新政”,信访等部门要认真学习、研究,适应新情况。一要进一步健全联合办信访制度。县几个班子,有关部门,要定期沟通情况,排查各类问题,制定预案,联合办案,增强化解矛盾纠纷的力度。二要健全与司法机关、政府法制部门和劳动仲裁机构的联系、沟通、协调制度,采取新形式、新举措,加强信访工作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三要扩大视野,把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提案议案纳入大信访网络,作为信访工作信息研判、预测预警的风向标,并充分发挥代表、委员联系面广、层次较高、信息灵敏和反映人民群众意愿最直接、最真实、最广泛以及做上访群众工作最便捷、最有说服力的优势,化上访为下访,化对立为对话,化消极为积极,使人民信访成为群众向党委、政府献计献策、参政议政的重要窗口。

(四)提高素质,切实加强信访队伍建设。切实受理好、答复好、解决好群众反映的诉求,确保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初访、首办环节,要有一支过硬的信访工作队伍。各地、各部门要精选一批德才兼备、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干部充实到信访工作第一线,切实“把人留住、把问题解决”;要充分利用联合接访中心这一平台,发挥好联合接访机制效应,真正实现“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服务效果;要继续坚持“抓基层打基础”,进一步完善“村为主”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要加强信访干部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办信接访、处理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要关心、爱护信访工作干部,对优秀信访干部要厚爱一分,及时培养提拔重用。

篇三:如何利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调研报告
2015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信访工作调研报告(一)

从近几年信访情况来看,各种非正常信访尤其是进京非访和群体性事件增长势头猛、影响恶劣、处置难度大,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如何破解非正常信访这一难题,成为当前社会管理创新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对连云港市非正常信访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探寻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我市信访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我市信访工作总体形势

近年来,我市信访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信访形势多年来保持总体平稳,没有发生影响较大的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但同时和全国一样,我市也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由于改革的深入和利益冲突等原因,在加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多,不可回避的矛盾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多,信访总量仍在高位运行。从20xx年到20**年,各级信访总量连续攀升。

(二)我市非正常信访有关情况

我市赴京非正常上访处于多发频发态势,20**年度,我市进京上访实际发生量385批689人次,同比批次上升26、2%、人次上升18、8%。其中非正常上访239人次,同比上升54、2%,重复非正常上访现象比较突出。

我市在处置赴京非正常上访工作中,按照中央联席办总体要求,通过采取及时劝返接回赴京非正常上访人员、认真规范处置工作、促进解决问题、落实责任追究等一系列措施,使绝大部分赴京非正常上访得到妥善处理,基本做到了有理的解决到位,无理的疏导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违法的依法处置到位,多数非正常上访人员没有发生回流现象,没有发生恶性的影响大的赴京非正常上访问题,较好地维护了我市和首都重要地区和敏感部位的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

二、连云港市非正常信访的特点分析

综观我市非正常上访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保福利、土地征用与流转、涉军人员、民间借贷、涉法涉诉、房产纠纷等方面。其行为呈现出三个特征:

(一)频率高发,人数批次明显增加,连锁反应明显。今年非正常上访同比上升54、2%,而且出现了此类问题解决又引发其他问题的现象。如前几年我市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了企业军转干部问题后,又连续出现退役士官、复员军官等其它涉军人员反映待遇等问题。

(二)规模较大,手段方法灵活、行动组织性强。随着上访次数的增多,上访人在跟政府有关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为达目的,他们往往想尽办法,严密组织,统一口径。如民办教师、涉军人员、“残疾车主”,“银行协解人员”串联、抱团集体上访的倾向非常明显。

(三)行为过激,对抗性明显增强,社会影响大。有些上访人不管自己反映问题是否有理,就直接到天安门、中南海、使馆区等场所,拉横幅、静坐、围堵大门、拦截车辆等行为进行上访。

三、非正常上访形成的原因

(一)上访人心理因素加剧进京非访

随着利益格局调整、收入差距拉大,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心理在广大群众中显得尤为突出。上访群众心理心态偏激失衡,片面理解政策法律,过分强调自身利益形成一些错误心态:主要有“官本位”心理,认为“谁的官大就找谁”;“人治”要比“法治”管用;“不闹不解决,大闹大解决”的投机心理;“盲从”、“赌气”、“盲诉、盲访”心理等。再加上现实中确有一部分人以访谋生,因访得利,从而导致非正常上访逐年增多。

(二)体制的负面效应诱引进京非访

1、劝返机制的负面影响。对非正常上访,随有随接,随接随返,对减少正常上访总量效果明显。然而从实践中看,上访人产生了去北京上访管吃、管住、管送,“零成本”逛北京的负面效应,形成越接越多,越接越去的恶性循环。

2、考核通报制度存在一些不足。发生非正常上访后一级通报一级,为降低数量,后移名次,基层就会采取“拦”、“堵”、“截”等手段,这就给上访人造成基层党委政府怕去北京上访的错觉,以此要挟责任单位满足其过高诉求或不正当要求。

3、责任划分中存在不合理成份。《信访条例》规定解决信访问题应“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但在特殊时期、敏感时节,涉及到三跨三分离、涉法涉诉等信访问题时,强调让户籍所在地稳控,有时迫于压力,为完成稳控任务,就可能答应了一些不该答应的条件,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群众通过非法上访能解决问题的想法,导致工作越做越被动。

(三)政府职能缺位助推进京非访

非正常访反映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基层受理过。但乡镇、村基层组织功能弱化,力量薄弱,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水平有限,致使“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成为一句空话,导致矛盾上行。同时基层干部在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过程中,确实存在方法简单、工作拖沓、推诿扯皮的现象,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进而群众情绪失控,采取进京上访。

(四)法律遏制不力致使老户肆意非访

1、在适用法律上有难度。《信访条例》内容欠缺,导致上访秩序混乱。首先,《信访条例》没有对上访案件做终结的法律规定;其二,对正常上访和非正常上访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其三,对缠访、闹访、无理访等行为缺乏刚性的管理措施。由此,降低了《信访条例》的法律约束力,导致上访秩序混乱。处置非正常上访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关法律依据分散规定在《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中,且多属缺乏可操作性的原则性规定。

2、依法处置非正常上访的主体不明确。非正常上访行为违犯了《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等法律法规,本应由公安处置的违法行为,但由于“三个慎用”的出台,导致公安机关不敢处置,信访部门无力处置。尤其是劳教制度取消后,老户活动更加频繁,组织更加严密。7月1日那天在北京参与非访的将近1万,对于这些老户如何教育疏导,没有什么好的对策,导致加入非访队伍的人员不断增加。

四、我市处置非正常信访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市处置进京访的一些做法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构建应急处置小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驻京工作,专门成立接访二处,主要负责群众进京上访的应急协调和处置工作。

2、精心组织,快速反应。驻京工作组成立以来,按照“遇有情况,快速反映,提前布控,靠前化解”的处置原则,发现人员失控进京,主动对接有关部门,主动到敏感地区布控,果断处置,迅速劝返。多次成功劝返,如海州区张某等6人多次进京,有两次在中南海带出,苏红酒业一批33人次进京被成功劝返。

3、全力协调,多措化解。每次发生非访以后,市驻京工作组在第一时间向省驻京工作组及国家信访局等部门及时汇报,争取理解和支持,尽可能地核减。同时,对于事发单位发函交办,跟踪问效,及时化解矛盾,防止因处置不力再次回流非访。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市在处置非正常信访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非正常上访人员的劝返接回、稳控和处理工作难度大。一是接回难。如果上访人在北京没有违法行为,或者不愿意返回,信访部门无权采取强制措施将人接回。二是稳控难。非正常上访人员在北京发生违法行为之前,任何执法机关对他们都不能拘留、关押,采取人盯人、死看死守的方法稳控也存在限制人身自由之嫌。三是处理难。由于法律依据和证据不足,即使公安机关对非正常上访人做出拘留、劳教等处理,被处理的非正常上访人若对处理不服,就会提起公诉,而公安机关往往会被裁定为败诉,还要对非正常上访人进行赔偿,致使许多公安机关不敢依法处理。

2、现有的信访终结机制不健全。按照《信访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款之规定,问题确已解决并且已经三级终结的信访案件,“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而事实上,只要上访人不息诉,上级就交办,原来的终结随之成为一纸空文。尤其是对已经法律程序终结的无理非正常信访,缺乏相应的终结机制。【如何利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调研报告】

五、遏止非正常信访的对策思考

针对非正常上访的行为表现、发展趋势和产生的原因,笔者结合在实践中化解非正常上访的探索,提出如下对策:

(一)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构建一元化“信访大格局”。

化解信访矛盾的理想路径是把信访资源的整合与政府机构改革结合起来,把信访与监督结合起来,建立起统一、权威的社会矛盾处理机制。

从目前组织架构来看,市级党委政府应该转变观念,优化信访的社会环境及运行机制,根据市情,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党、政为主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种力量积极参与、信访部门适时协调的信访新格局。如有的地方成立了群众工作部,以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发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系的优势,全社会共同担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责。

(二)创新机制,完善功能,构建一体化“社会大协同”。

社会协同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内涵和化解信访矛盾的主渠道。随着社会网格化管理创新模式的不断推行,结合信访矛盾网格单元化解方式的运用,可以构建以来访接待为主轴、法律咨询解答与心理咨询为辅佐的“一轴两翼”接访模式。

一是在“规范”、“畅通”中推进有序上访。严格按照新《信访条例》的规定,改“批示立案”为“法定立案”,凡是符合法定条件的上访申诉,没有领导批示也能立案;不符合上访条件的上访申诉,即使有领导的批示也不能立案,严防接访中的随意性。

二是在“治本”、“控源”中消减信访矛盾。注重政策的跟踪评估以及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妥善处理信访问题。对因政策原因引发的信访问题,要注重执法监督。检查政策执行中执法者不当行政原因造成信访问题时,信访工作机构要大胆行使《信访条例》赋予的行政处分建议权,制止不当行政执法行为。

三是在“调处”、“化解”中提升社会协同效能。要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利于迅速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机制。探索民间组织参与信访,让非政府背景的社会组织承担起社会弱势群体与政府及司法机关间沟通、协调的功能。成立第三方中介机构,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法律援助人员、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综合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如社会义务工作者对各类信访人群的义务心理疏导、法律援助、政策咨询和社会关怀等,以形成现代法治社会所需要的人民群众社会基础。【如何利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调研报告】

(三)创新方法,包容并蓄,构建科学化“依法大息访”。

在信访工作中,要善于运用“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的社会管理机制,综合体现情理交融、敬畏人民、和贵包容、法治保障相结合原则。

一要以“评”控访。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认真研判有关信访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误导性等潜在风险,既要防止大信访问题处置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也要防止忽视小信访问题而演变为大事端。特别是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科学、慎重决策,尽可能减少因决策、政策不完善和行政行为不规范产生的矛盾纠纷,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

二要依“法”息访。建议建立公开听证信访制度和必要的信访终结制度,对“两级终审”、“三级终结”的案件进行最终认定,推广无理上访户终结制度,把信访听证与规范信访秩序结合起来,实施无理上访老户终结制度。

三要依“规”惩访。面对恶意非正常上访行为,一要慎用警力,二要依法处置。慎用警力不是不用警力,从法律上界定非正常上访行为表现后,对那些在非正常上访行为中违法人员,公安机关就可以依法处置,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违法必究的导向。让上访人知道非正常上访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的被动局面。

(四)明确导向,多元评价,构建科学化考评机制。

当前信访事项解决率偏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因此,要用好干部考核“指挥棒”,在考核干部政绩时,加大民生指标的分值设置,让干部更加注重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建设,真正做到“群众最关心什么,干部就该考虑什么”。

1、考评内容从注重“数量”转向“数量与质量兼顾”,以有效结案率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信访工作要立足于解决问题,不能单纯地把上访人数多少、上访重大事件多少作为考评官员的依据,而应对各地的上访情况进行有效监察和掌握,督促各地积极解决上访所反映的问题,以问题最终解决的数量和质量,来考评。

2、创新过错追究机制。过错追究,就是对因干部违法乱纪、该作为不作为而引起的群众上访,要严格追究干部的责任,并对单位实行严格的扣分处理。但应明确,属于改革带来的阵痛,以及涉法案件的上访,只能是让各级干部尽量做好思想工作,不应该追究干部的责任;属于别有用心聚众闹事的,应该严厉打击,不应该追究干部的责任。实行严格的过错追究制优点体现在:一是各级干部心里服气,气顺,工作也有积极性;二是个别违法乱纪的干部也会有所收敛;三是不会再出现因上面的压力太大,领导干部向无理取闹的人妥协、让步,使别有用心、聚众闹事的人有机可成,形成“爱哭孩子多吃奶”的恶性循环局面。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社会利益格局的逐步调整,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信访矛盾不能靠“堵”更应重视“疏”。因为“堵”只能将“桥梁”变“鸿沟”,“疏”则能把“天堑”变“通途”。要建立良好、正常、规范的信访秩序,形成文明、有序、理性、合法的信访氛围,让信访问题得到更快更好的解决,需要社会各方齐抓共管,共同支持与努力。解决信访问题任重道远,信访工作制度、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消极等待制度完善,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探讨研究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信访工作调研报告(二)

一、我区信访工作概况

我区地处中心城区,是我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商贸、旅游、服务的中心。全区现辖6个街道、40个社区和6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总人口34万。

20**年,全区共接待和受理群众各种形式的信访1710批次3672人次。

--受理群众走访973批次2935人次,同比下降5%,包括进京访84批次132人次,集体访7批次,其中真正属我区进京访有32批次63人次,集体访5批次25人次,登记的有22批次49人次(含原一厂教师6人的集体访1批),属地属事是龙沙区的案件8批次,非正常访2批次,进京访同比上升68%;进省访12批次31人次(含集体访2批次),同比下降14%;到市访95批次412人次(含集体访42批次),同比上升111%;到区访782批次2360人次(含集体访420批次,含重复访130批次1340人次),同比上升26%,群众走访的结案率达到70%。

--受理群众来信56件次,同比下降51%,结案率达到98.5%。--受理电话访628件次,同比下降29%,结案率达到100%。

--受理网上访53件次,同比下降74%,结案率达到100%。

疑难信访案件专项治理实质突破。“重点疑难信访案件专项治理年”成效显著,23起历史遗留的重点疑难信访案件办结14起,45起临时交办案件办结35起;“区委书记暨党政领导大接访”活动扎实开展。区级领导共接待136起信访案件,息诉罢访的有102起,办结率达75%;全区一盘棋的信访格局形成。统一领导、权责明晰、条块结合、分工协作、全员参战、齐抓共管的大信访调处新格局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信访工作现状

当前,信访工作总体形势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由于当前我国正处在矛盾多发的特殊社会发展阶段,信访总量仍在高位运行,信访突出问题仍较集中,深层次的问题不断产生,不和谐的因素大量存在且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

(一)信访总量有所增加,并仍在高位运行

除了多年积累的问题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新的信访问题仍在不断产生,深层次的矛盾逐渐呈现,其中多数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些情况充分表明,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因为社会转型而必然出现的矛盾高发期。不和谐因素的大量存在,需要各级各部门同心协力去化解和解决。

(二)信访问题涉及面广,结构性矛盾突出

群众信访反映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大至对国家发展、建设提出批评和建议,小至要求解决个人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近年来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看,主要集中在劳动社保、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占、企业改制、涉法涉诉、军队退役人员、环境保护、干部作风等八个方面,约占信访总量的一半,其余的问题则相对比较分散。这八个方面问题,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其中多数又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带来的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密不可分。这些情况充分表明,改革带来的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当前社会突出的矛盾。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会不断暴露,不和谐的因素还会继续产生。

(三)信访形式以走访为主,过激行为时有发生

当前,群众信访的形式呈现为多样性,有书信、走访、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但主要的还是书信和走访两种形式。从最近对书信和走访两种形式的统计数据看,在全国,群众采取书信形式信访的约占28%,采取走访形式信访的约占72%。在走访中,集体上访(指5人以上)的人次约占走访总人次的70%。不可忽视的是,集体上访的人次仍占较大比例,有组织的跨地区跨部门的串联集体上访有所增加,上访过程中的过激行为仍不断发生,非正常上访的情况还时有反复。种种情况表明,社会不和谐因素仍大量存在,有些矛盾还相当尖锐和激烈,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信访严峻形势的成因

在高强度地推进信访稳定工作的同时,信访稳定形势并不乐观。究其原因,相当复杂。

(一)城市化工业化的突飞猛进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城市化、工业化日新月异时期,使社会构成和社会矛盾异常复杂,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相互博弈在所难免,通过信访渠道维权成了弱势群体费省效速的当然选择。

(二)各类改革举措的强势到位

改革涉及各类主体之间的利益调整。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探索,难有万全之策。大力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福利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等。通过改革,多数人得到了实惠,也难免有人利益受损,尤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改革措施和工作上的缺陷逐步暴露出来,使得涉改矛盾纷繁复杂。这种日积月累的社会矛盾,在一定时期必然呈高发且难以化解之势。

(三)全能政府的无限责任

目前,政府基本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属无限责任政府。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加之权力集中、失误难免,因而责任难脱、矛盾集聚。在改革发展中,群众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政府,把问题的责任也往往归咎于政府。发生了矛盾纠纷,群众自然找到政府。政府能力有限,矛盾纠纷不能妥善解决时,人们便把所有的不满和愤怒洒向政府,而各种社会组织又难以真正为政府分忧解难。

(四)决策的非科学性与变动性

领导机关决策不科学是引发政策性信访的关键因素,政策的变动性是导致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从信访稳定突出问题看,集中表现为各种主体之间经济利益冲突,主要由涉及群众利益问题的政策考虑不周引发的,与政策调整变动大、前后衔接不足、群众得到的利益和实惠相对受损有关。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适用不同政策,群众得到的经济补偿差异较大,加之群众的攀比心理和期望值较高,经济利益矛盾驱使他们走上集体上访之路。领导机关在处理上访纠纷的决策不慎,也是导致上访的重要原因。

(五)干部执行力的强弱差异

实践证明,干部执行力强,工作深入扎实,信访稳定效果便好。如果各级领导干部都敢于和善于做群众工作,真情为民,不少纠纷可消灭于萌芽、化解于基层,从源头上保住了稳定。反之,干部执行力弱,是导致信访稳定事项不断产生和难以化解的重要原因。有的领导干部在处理群众利益问题时方法简单、态度生硬,与群众形成对立或对抗;有的干部对需要关心和解决的群众利益事项久拖不决、酿成是非;有的不愿、不敢接触矛盾,对群众上访采取推、拖、躲的办法,使小事情变成大事件,等等。目前,信访稳定工作中重排查轻预防、重牵头责任轻部门联动、重接访轻走访、重出警轻处置、重批示轻靠前指挥、重稳控轻化解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六)上访群众的误解与偏见

从信访稳定状况看,相当部分涉法涉诉和政策性上访,群众从自身利益甚至利益最大化出发,误解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误解司法人员和政府工作人员。一些上访群众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新领导不信原领导、信高层领导不信基层领导、信“闹”不信“理”。每次领导班子换届和主要领导干部调整,都要掀起新一轮重访、缠访高潮,就是信新领导不信原领导的表现。在老上访户的示范带动下,不少上访者笃信“不闹不解决”,尤其是专选敏感时期和重要时段给政府施压,从而达到大闹大解决的目的。

(七)现行信访稳定体制的缺陷

现行信访稳定工作体制至少有以下缺陷:一是谁主管谁负责与属地管理原则未细化。在人、事、财权不断上收的今天,上级政府利用权威把自己应负的信访稳定的责任推给下级政府,下级组织面对“自己生的孩子叫别人抚养,还要考核别人养得好不好”的做法十分无奈。二是接返、劝返办法不科学。按照国家《信访条例》规定,只要上访人员在5人以内,上访过程无过激、违法行为,就不应要求基层组织接返、劝返。然而上级有关部门只要有人上访,不问青红皂白,便要限时接人。这种体制不仅增加了信访稳定成本,而且阻塞了正常上访渠道,还给上访人员形成了政府怕上访的误导。三是信访交办程序不规范。上级组织多头交办、重复交办、乱交办现象时有发生。法院终审、信访终结的案件继续交办屡见不鲜,甲地负责的事项交给乙地办也不少见。四是不加区别地问责。建立信访稳定工作“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是必要的。但有关规定太笼统,不区别在处理上访事件中有无失职渎职行为,只要出现不稳定事件和进京上访便“否决”、“问责”,这种是非不分的问责体制,迫使基层组织无原则地“拿钱买平安”。事实上,很多不稳定事件的发生,不是信访工作没到位,而是上访人期望值太高等其他原因引起的。

(八)对违法上访惩处乏力

目前,重访、缠访、闹访有禁无止,与对违法上访者惩处不力有关。一是缺失规范群众上访现场秩序的文件,没有及时将《信访条例》和《治安处罚法》的相关规定结合信访实际具体化。二对严重影响机关事业单位正常秩序的缠访行为没有制止的有力措施,以各种理由阻塞公路交通等恶性闹访案件打击不力等等,导致闹访者、缠访者气焰越来越嚣张,客观上为跃跃欲试的闹访人、缠访人壮了胆。

四、加强我区信访稳定工作的主要对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改进信访稳定工作,以稳定保障和促进发展。除了宏观上改革全能政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打造法制政府和廉洁政府,理顺信访工作条块体制、理顺接返、劝返体制,畅通正常上访渠道、规范信访交办程序、细化问责措施等等,在我区信访稳定日常具体工作中,还要主要做好以下方面:

(一)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求创新提效率

实践科学发展观,针对新时期信访稳定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总结成功经验,不断创新和完善受理、办理、调处、破解信访事项的程序、措施和方法,形成信息、稳控、应急、化解“一条龙”的长效机制,努力创建我区“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新秩序。首先做好“四个坚持”:坚持“党政领导大接访”活动,从而提高信访案件的协调力度、调处效率和办结质量;(

(二)狠抓信访矛盾化解,保稳定促发展

把工作重心从对群众信访事项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预防化解上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坚持定期集中排查与不定期经常性排查相结合,自下而上逐级排查与边排查边调处相结合,及时掌握社会矛盾的苗头动向和预警信息,对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访或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力争将信访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成本低、见效快。要高度重视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工作,切实做好源头排查、超前化解、预警研判、预案完善和妥善处置工作。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避免矛盾积累、激化,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强化和改进初信初访的接待受理工作。把提高初信初访一次办结率作为提高信访工作整体水平的关键,作为专题研究信访工作时的一项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好信访督查督办工作,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信访部门组织实施、各部门共同参与的信访督查工作机制,有效利用督办单、专项督查、定期通报等手段,对重信重访等重大信访事项办理进行督查督办。督查工作的重点放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百姓反映强烈的信访突出问题上;做好督办和问效,在提高案件办结质量上下功夫;做好信访事项的复查复核工作,强化复查复核机构的职能,全面提高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效率水平。按照“事要解决”的基本原则,多策并举,充分发挥政治、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多种方法,加大解决信访问题的力度。

(三)落实敏感时期的信访稳控,创祥和顾大局

坚持和巩固已有的稳控措施和手段,确保24小时信息和联络畅通,随时掌握辖区内信访动向。对重大矛盾和信访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对出现越级、集体信访苗头或发生异常信访突发事件立即向领导汇报,并采取果断措施,妥善处置,防止矛盾激化、扩大事态。一是制定方案,成立稳控工作协调小组,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信访突出矛盾和群体性事件排查工作。二是坚持化解为主、以化促控,推动矛盾的有效化解。进一步就有可能出现化解转机的疑难矛盾作为工作重点,从而切实减少矛盾存量,推动矛盾化解工作。三是各责任单位根据排查名单,落实人员力量,形成“三位一体”的稳控工作小组,开展信访对象稳控工作。四要做好值班备勤工作,严格执行“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的信息值班上报制度。五是在巩固提高阶段,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劝返对象的稳控工作,防止“回流”。

(四)致力信访历史积案及热点问题破解,重民生解民忧

总结“重点疑难信访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年”和“区委书记暨党政领导大接访活动”活动经验,形成长效机制,深入开展遗留、疑难、沉积信访案件攻坚战。抽调8名优秀干部组成经济、动迁征地、综合三个专项工作组,每组配备一名信访干部负责协调,各工作组分别对分管业务的副区长负责,直接协调包案领导和职能部门。经济组设在经济计划局办公、动迁组设在城市建设行政执法局办公,综合组设在信访调处局办公,各工作组每周向信访调处局反馈信访案件办理情况,由信访调处局汇总上报。抽调人员原有编制、渠道、待遇不变。专项工作组要针对17起老大难历史信访积案,一案一策、超常破解,力争调处一个是一个、化解一个是一个、清理一个是一个。同时针对现阶段热点、焦点、难点信访矛盾,重点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国企改革、劳动和社会保障、涉法涉诉等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面大的突出问题,加强源头防范和化解工作,要组织力量,主攻难点,逐一突破。尤其是今年我区涉及城际铁路、劳动湖南扩的动迁矛盾问题,更是要前瞻思维、审慎部署、合理施行。我们自己能化解的,全力解决;需要上口或归口处理的,积极汇报、协调、配合,敦促早日办结,同时不折不扣地做好稳定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为实现我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跨越创造安定祥和的局面。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尽一切努力逐步解决好事关民生的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五)强化指标考核和责任制度,抓规范看实效

结合区情,制定实施科学合理、务实完善的信访指标考核细则,考核的重点是信访案件解决和稳控工作,将其作为贯彻《信访条例》、落实上级信访稳定工作部署、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对信访工作的指导、检查、督促、考评,通过公开、透明的开放式监督制约机制,推动行政部门切实发挥职能、有效作为。不断提高处理信访事项的效率,依法、及时、就地化解矛盾和妥善处理信访问题,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和正常的信访秩序,积极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信访指标考核要纳入区委、区政府总体考核体系,并把干部的信访工作绩效与干部的评先树优、提拔重用紧密地结合起来;继续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党政主要领导对信访工作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直接抓,其他领导“一岗双责”、分工抓。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对工作不力造成影响的,及时行使信访“三项建议权”和启动“责任倒查”。敏感时期要进一步落实信访稳控责任,把信访稳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层层明确工作职责,并严格责任追究。一是实行“零报告”制度。加强信息收集、研判和报送工作,密切掌握信访动态,切实把上访人稳控在当地。尤其是敏感时期,各街道、各部门要坚持每日向信访局报送信息,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要坚决防止瞒报、缓报、漏报和错报。对因工作不力,信息报送不及时,导致进京非正常上访、进京集体上访、到省较大规模聚集上访和发生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造成影响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二是实行“看死盯牢”稳控措施。对重点的稳控对象加大稳控力度,必要时可以实行“人盯人,二对一”的办法进行稳控,只要能收到实效,有什么办法就采取什么办法。凡是敏感时期发生进京上访的,不管什么理由,不讲任何条件,一律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对所在单位的目标考核实行降级排位或一票否决,决不手软。

(六)加强信访队伍建设,强素质增实绩

切实加强信访机关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信访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切实强化廉政建设,加大对信访干部的监督力度;切实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信访干部的综合素质,将信访机关打造成一支“负责任、肯做事、能干事、干好事”的优秀的队伍。强化信访工作“全区一盘棋”理念,增强合力,加强配合,构建统一领导、权责明晰、条块结合、分工协作、全员参战、齐抓共管的大信访调处新格局。促进全区信访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信访工作业绩。

五、结语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要着眼于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和有序进行。”在科学发展观对信访的指导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抓住重点,夯实基础,依法规范信访,加大依法治本力度,建立完善机制,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努力把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把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的过程,变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变成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从而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跨越。

信访工作调研报告(三)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人们的利益发生了调整,新的社会矛盾造成上访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缠访”、“闹访”、“越级访”和“群体访”,信访形势给构建和谐社会增加了难度。结合我区近年来发生的上访案件,就当前信访现状原因、作一调研,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造成信访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

1、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国有企业改制,金融系统推向市场,粮食系统走向社会,行政机关机构改革。这些变革,重新调整了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对人们的利益进行了再分配,同时也使人们的维权意识得到了加强,部分群众的利己观念有所抬头,致使简单的问题易于复杂化,较小的事态易于扩大化,给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新的难度。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机构改革、企业改制等社会变革原因引发的信访事件占到了信访总量的17%。

2、法律法规某些方面的滞后。一方面,表现在法律条文的滞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社会凸显了许多新事物和新情况,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项目建设增多,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越来越多,涉及农民的征地拆迁补偿问题也越来越多。但是,法律法规的制定往往会滞后于新事物和新情况,没有法律法规的界定和约束成为导致上访的一大原因。另一方面,滞后还表现在执法不严上。信访条例明确规定,不允许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更不允许扰乱正常的办公秩序。但是,“越轨”的行为时有发生却少有有效制约。

3、认识上出现的误区。误区一:法不责众。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受“法不责众”错误观念的影响,法律意识淡薄,遇到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就纠集众人上访闹事,凭借“法不责众”这个护身符逃避惩罚。“法不责众”是“腐朽、落后”的中国传统意识,它已成为依法治国的一大障碍。误区二:政府“管”法院。群众中一直存在文秘杂烩网着一种错误的认识:政府权力大,政府可以“管”法院,同时,各级党政部门对上访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远远超过其他问题,这也导致不少人信“访”不信法。误区三:以信访量来考评信访工作。目前上级对下级政府信访工作的考评,都是以上访量来衡量的,超过了规定的指标,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受到一定的处罚这种考评方式本意旨在加强各级政府对信访工作的重视,分级承担社会压力,缓解社会矛盾。但客观上讲,这种考评方式并不很科学,它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如:有些人因对现任领导有意见,就组织煽动一些人上访,让现任领导难堪,最后往往能达到“撵走”的目的。

4、工作落实不到位。一是对信访问题解决不到位。有些信访问题牵涉面广,时间跨度大,调查取证非常困难,解决难度相当大,导致问题无法处理或处理不到位。二是督查不到位。有些信访问题没能得到妥善处理,客观上也有干部的原因。对信访问题干部中还存有畏难情绪,怕麻烦,同时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协调。针对这些情况,缺乏有效的文秘杂烩网干部督查跟踪处理和责任追究机制。三是对缠访闹访等严重信访事件当事人处理不到位。首先,缠访闹访的概念界定不清,对缠访闹访户定性困难,缺乏可操作性。其次,有些部门在处理类似问题时,为平息事态,免于激化矛盾,往往会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能放即放,缺乏强有力的执法配合,无法产生震慑力。

二、解决信访问题的几点建议

信访实际工作中,一些地区能在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实行责任追究上动真的,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破解信访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上来实的,有效遏制了信访总量持续攀升的势头,缓解了严峻的信访形势,总结他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循序渐进推进改革。一是要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与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统一起来,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重大决策要符合社会现实,符合实际,要考虑群众的心理想法,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要努力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二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尽量把城市规划区内已经农转非的“农民”纳入低保的范围。提高城市居民的低保标准,让下岗职工生活有基本保障,力争把改革的阵痛降到最低的限度。

2、树立法治观念,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一是继续搞好普法工作。让公民学法、懂法、遵法、守法,遇到问题,发生纠纷,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依法保护文秘杂烩网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法律法规要与时代发展同步。立法机关、司法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及时、科学、有针对性地出台、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条文,让各级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有法可依。三是要弱化政府或信访部门的职能,纠正群众信“访”不信法的错误认识。群众上访总量多年居高不下,与政府及其信访部门的角色定位不准、转换不力有关。政府及其部门应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转变职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四是严格执法。在处理信访问题时,不以信访的人多人少定对错,严格以法律为准绳,改变部分人“法不责众”的错误观念。

3、树立信访教育与信访执法相结合的观念,确保信访工作取得实效。思想教育不是万能的。有些人明知拦路抢劫是犯罪,但还是拦路抢劫;明知杀人是要偿命的,但还是有杀人犯。思想教育仅对讲理的人有效,仅对遵纪守法的人有效。对无理取闹的人、对别有用心的人、对图谋不轨的人无效,因此,解决上访问题时要做到区别对待。对确实有冤屈的,要尽快给予解决;对不了解国家的法律、政策而产生误会的,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消除误会;对于别有用心、无理取闹、聚众围堵政府大门、拦阻交通要道等情节严重的,必须依法严厉打击。

4、树立防范与责任追究相结合的观念,加快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进程。一是建立民意沟通机制。继续坚持和完善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加强民意沟通。通过谈心交流,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求,从而畅通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架起干群“连心桥”。二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超前排查人民内部矛盾,对可能影响本地区的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掌握,早化解,使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降低行政成本。三是实行信访工作首问责任制。为了克服责任弱化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凡是第一位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反映情况的机关工作人员,要在了解群众反映的问题后,对属于本部门工作范围内的,应及时受理,并给予当事人明确的答复;对不属于本部门工作范围的,要及时向上汇报,向其他部门或系统进行交办、转送,问题转到哪里,责任就跟到哪里,直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四是实行信访工作过错追究制。完善信访工作现行的考评办法,变以信访量考评为以信访过错来考评,实行严格的信访过错追究制,使各级干部心里服气,工作有积极性;使个别违法乱纪、该作为而不作为的干部得到改正;同时不会再出现因上面的压力太大,领导干部向无理取闹的人妥协、让步,使别有用心、聚众闹事的人有机可趁,形成“爱哭的孩子多吃奶”的恶性循环局面。

篇四:如何利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调研报告
2015信访举报工作计划

第1篇:信访举报工作计划

按照市纪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四川省、德阳市纪委今年对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现提出20XX年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计划。

一、规范信访举报件受理工作,提高信访件办理质量

规范信访举报件受理程序,实行信访举报归口管理。充分依托中纪委信访信息管理系统,严格按程序处理每件信访举报件。市纪委、监察局控告申诉室要安排专人对信访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收到的每件信访问题都要及时录入信访信息管理系统,开通委局内部电子政务网络,组织委局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信访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尽量采用内网上审批、处理信访案件,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进一步加大对信访案件的初核力度,规范案件初核程序,提高案源线索质量。对所反映问题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可调查性,并可能构成违纪,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线索,都要按照规定进行初步核实。

加强督办力度,对交由各镇乡和部门纪委办理的信访案件建立台账,严格办理时限和办理质量。市纪委、监察局控告申诉室要落实专人负责,按时对转办信访件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确保信访案件按时保质办结。对超过办理时限且未报送延期报告的,市纪委、监察局控告申诉室将书面发函进行催办,对不符合“三清”要求的信访案件,将书面反馈补查意见。今年,将继续实行信访案件办理情况季度通报制度,对超过办理时限或办理信访案件质量较差的镇乡、部门纪委要按季度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

二、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充分发挥信访举报案件线索主渠道作用

认真做好群众来访接待工作,树立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举报工作的新理念,注重并善于用群众工作方法做好群众来访接待工作,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听取群众反映问题,注重接待群众的方式方法,有效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 “12388”举报电话和已开通的网络举报平台。安排专人值守“12388”举报电话,确保24小时畅通。要进一步完善网络举报平台的功能,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充分知晓,并利用该举报网站反映问题,对网上反映的信访问题要安排专人及时处理,及时回复。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发挥其案件线索主渠道作用。

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信访网络。充分发挥基层纪检干部、农村基层干部和义务监督员的作用,调动其积极性,全面掌握基层信访动态。

三、健全案件线索集体排查机制,进一步拓宽案源

今年委局将进一步深化案件线索集体排查工作,对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移交的案件线索,问题严重、情节具体、可查性强的举报线索;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与纪检监察机关职能密切相关的信访举报线索;经信访室、各镇乡或部门纪委初步核查后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的信访举报问题;以及委局相关部门查办案件和监督检查工作中新发现的涉嫌违纪违规问题和其它涉嫌违纪违规的重要案件线索等坚持集体排查的原则,召开专门的会议,集体研究处理意见,提出调查处理方案,从增加案件线索的来源,发挥信访举报的案件线索主渠道作用。

四、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纪检监察组织联组工作机制。市纪委、监察局将全市各镇乡、各部门纪检监察组织划分为5个联合工作组(联组),由市纪委常委及监察局副局长任组长,市纪委委员任副组长。联组在市纪委监察局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负责向市纪委监察局报告工作,对所辖镇乡、部门纪委(纪检组)工作进行指导。整合信访案件和违纪违法案件的办案力量,形成片区内各镇乡、部门纪检监察组织之间相互协作机制。

建立信访案件查办专家库。为加强对信访案件处置和查办力度,市纪委将建立信访案件查办人才库。人才库的成员来自司法、审计、财税、金融、农业、公安等行业和部门,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知相关领域的政策法规。在日常查办信访案件的过程中,人才库成员将协助市纪委、监察局研究解决在和信访案件查办工作中遇到的,涉及特定领域的有关政策、法规等方面存在的疑难复杂问题,促进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纪开展工作。市纪委、监察局还将根据实际需要,适时从人才库中抽调人员参与办理信访案件。

五、积极开展调研,做好信访信息工作

按上级纪检监查机关的要求和规定,按时、高质量地上报季度、半年、全年信访分析。注重从日常工作中挖掘有价值的信访信息,及时上报到上级纪委和市委市政府。同时要加强对信访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今年市纪委将重点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灾后重建过程中的问题,农村村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征地拆迁安置方面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等课题认真分析和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案,认真撰写调研文章,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各镇乡、部门纪委要积极配合市纪委开展信访情况调研工作。

六、深化信访监督工作,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严格按照《绵竹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信访监督工作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信访监督工作机制,成立信访监督领导机构,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教育、爱护和挽救干部,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对信访举报中反映党组织、党员或者行政监察对象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的一般性问题,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不需要进入案件检查程序的轻微违纪问题等,采取信访谈话,信访通知书,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实施监督,要求其说明情况,作出整改,最终达到警示本人的目的。市纪委、监察局今年要建立信访监督审核机制,对实施信访监督的结果,认真审核,根据不同情况妥善处理,问题没有说清楚的要责令其继续说明或采用其他方式了解核实。

【如何利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调研报告】

七、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基层纪检干部素质

今年市纪委、监察局拟采取专业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加大对镇乡、部门纪检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办理纪检监察信访案件的能力。适时组织镇乡、部门纪检干部参加培训,学习《信访条例》、《中国共产党控告申诉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基层纪检干部熟悉纪检监察信访相关的业务知识,严格按照《控告申诉条例》的要求和规定的程序办理信访案件。同时,市纪委、监察局通过抽调镇乡、部门纪检干部参与办理信访案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基层纪检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镇乡、部门纪委要积极探索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化解矛盾和不和谐因素,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爱师范文整理

第2篇:信访举报工作计划

一、贯彻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理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贯彻落实《奖励举报有功人员办法》,加强违纪线索的收集,鼓励实名举报,增强线索的可查性和准确性。建立直查快办机制,严把信访案件的入口、调查、时限和质量四个关口,同时充分发挥“信访案件片区协助查办”特色工作在整合资源,调动基层优势等方面作用,加大信访案件的查办力度,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保证案件质量。加强与区信访联席会议工作衔接,逐步完善以信访处理结果公示、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办信办案,对署名举报回复,以及信访听证为重点的信访处理结果反馈制度,增强信访处理透明度,增加纪检信访工作质量的说服力和处理的公信力。

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充分发挥区信访接待室统一接访、干部下访和基层信访网络作用,为群众信访举报提供便利。认真办理群众反映的每一个信访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进一步重视实名举报,加大办理工作力度,及时告知受理情况、调查处理结果,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

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信访问题。以土地征用、工程建设、专项资金使用、商业贿赂,以及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和惠民富民政策执行落实为重点,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通过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推动重要信访问题的解决。

二、加强信访举报案件查办和信访监督,着力提高工作质量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反腐倡廉工作部署、查办案件工作重点以及信访举报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强信访举报案件办理工作。建立健全信访举报线索研判机制,加强分析、研判和评估,必要时接触举报人作深入了解,进一步提高筛选的准确性。

进一步加强信访举报督办工作。对重要交办件,及时了解工作安排和办理进度,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意见,提供必要帮助。对逾期未办结的,要求承办单位作出书面说明。对承办单位认定为举报不实的,严格把关,集体讨论,提出审核意见,必要时可进行复查。重要督办意见,以公函形式正式通知承办单位。对交办件办理的整体情况,定期进行汇总通报。

进一步完善信访监督工作。进一步规范信访说明通知书、信访谈话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等信访监督形式,规范工作流程,提高监督质量。充分发挥《信访说明通知书》和信访监督谈话的教育警示作用,进一步做好由廉洁自律监督向效能监督延伸,由科局级领导干部向重点部门中层干部延伸,由单一监督向联合监督延伸。提高信访监督工作质量,认真研判群众反映党员干部的问题是否适用于信访监督,在实际操作中,既要发挥好信访监督的积极作用,又要防止案件线索的流失。注重信访监督结果的使用,探索建立党员干部信访监督廉政档案,将群众反映党员干部的问题、采取的监督方式、监督的过程和结果登记建档,为开展廉政谈话和干部选拔任用提供依据。

三、加强案件线索筛选和信访举报情况综合分析,及时提供高质量的信访信息

充分发挥案件线索主渠道作用。围绕查办案件工作部署,精心筛选案件线索。加强与案件管理、案件检查等部门联系,把握违纪违法问题的新特点,掌握办案工作新形势,不断增强筛选案件线索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加强对信访举报线索研判评估,防止案件线索流失和避免在无效线索上耗费过多资源。认真做好初查初核工作,注意从信访举报中精心筛选案件线索,提高成案率。

努力提高信访信息质量。从反映一般动态向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信息转变,从简单反映问题表象向提供揭示问题本质及发展趋势的深层次信息转变。关注区镇换届期间反映的问题,注意发现和收集地区有关党风政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不稳定因素和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和市纪委上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四、继续深入开展干部“三访”活动,及时排查矛盾隐患

继续深入开展干部接访、走访和回访的“三访”活动,将接访、走访及回访有机结合,以纪委在群众信访接待中心的全员接访、到基层联合公开接待、带案下访、约访、进村入户和对署实名信访者回复回访、调查处理结果公开处理等工作为主要活动内容和形式,通过“三访”活动密切联席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把工作中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派查化解上来,深入开展积案化解专项治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来访接待工作应急机制。加强党务、政务、村务公开的监督检查,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妥善处理好信访老户问题,控制好越级访,继续确保纪检内信访无到省进京上访的“零目标”。

五、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全面提高基层工作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健全基层信访网络,以村级党风廉政监督小组建设为契机,加强村级信访接待室建设工作的指导。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充分发挥乡镇、科局纪检干部、村(社区)信访联络员作用,及时发现和化解不稳定因素。继续深入推进基层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围绕信访件的受理、调查、处理等信访举报工作的重要环节,积极推行群众代表参与办信办案和结果公示反馈等有效形式。积极探索基层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的新途径、新方法、新举措,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六、推进网络举报和信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信访举报工作信息化水平

按照省市纪委要求,区纪检监察机关争取20XX年开通电子邮箱和12388举报热线等形式的举报渠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和规范纪检监察网络举报工作的意见(试行)》和省纪委《网上举报处理暂行规定(试行)》,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网络举报渠道,健全网络举报受理、处理机制。主动收集互联网上有关违纪违法问题的信息,对涉腐网络热点问题尤其是实名举报问题,及时进行调查了解,及时掌握涉腐网络舆情动态。对互联网上曝光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迅速查办,及时公布处理情况,引导舆论,消除不良影响。对利用互联网恶意炒作、诽谤诬陷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第3篇:信访举报工作计划

年集宁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中纪委十八届二次、自治区纪委九届三次、乌兰察布市纪委三届三次全会以及区委反腐倡廉工作部署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新理念,增强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信访举报工作科学化水平,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信访举报问题,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服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

一、全面履行信访举报工作职能,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服务

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和途径,进一步加大解决信访举报问题的力度,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在做好办信接访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精心筛选一批案源线索。围绕20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信访举报精心筛选案件线索,充分发挥信访举报案件线索主渠道作用。加强与案件管理,案件检查等工作的联系,跟踪了解信访案件的办理情况,不断增强筛选案件线索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查性。重视对各类案件线索的分析研究,努力提高筛选案件线索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及时提供一批高质量信访信息。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信访问题的综合分析,不断增强信访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注重分析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专题调研,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认真查办信访案件,注重发挥直接查办工作职能,解决一批疑难信访举报问题。注重发挥协调职能,推动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及时有效解决联名信,集体访,异常访和信访老户等疑难复杂的信访问题,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二、认真贯彻落实联席会议部署,维护社会和谐稳

1.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推动领导干部接访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活动。要把重点约访和干部下访作为领导干部接访的重要方式,着力解决久拖未决的疑难复杂问题,增强接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去市委市政府、赴自治区、进京上访人员作为领导干部约访和下访的重点对象,面对面听取诉求、实打实解决问题、人对人做好疏导工作。

2.集中力量化解信访积案。对上级交办的信访积案,要认真研究制订解决方案,明确责任主体、承办人员、化解措施、办结时限,要及时了解掌握上访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加强指导和督办,必要时还要直接进行调查。

三、加强信访举报案件办理和信访监督,着力提高工作质量

1.完善信访举报案件办理工作制度。根据中央纪委、自治区和乌兰察布市有关文件要求制定出台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信访举报案件办理工作,促进信访举报案件办理工作健康深入开展。

2.准确筛选要求查报结果的信访举报案件。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区委、政府中心工作、反腐倡廉工作部署、查办案件工作重点以及信访举报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强分析、研判和评估,进一步提高筛选的准确性。

3.改进信访举报案件督办工作。对重要交办件,要有工作安排和时限要求,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对逾期未办结的,要求承办单位作出书面说明。对承办单位认定为举报不实的,严格把关,集体讨论,提出审核意见,必要时进行复查。

4.积极稳妥地开展信访监督。充分发挥信访监督的教育、监督和保护作用。围绕贯彻实施《廉政准则》,以信访举报反映的领导干部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问题为重点,积极开展信访监督。严格把握信访监督审结环节,对信访监督的结果进行认真审核,问题没有说清的,责令其继续说明或采取其他方式进行了解;隐瞒事实真相,欺骗组织以及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发现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及时转入立案调查。

四、加强信访举报工作制度建设,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以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为重点,提高制度执行力,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进一步依纪依法规范信访举报工作。

1.突出制度建设重点。要结合工作实际,对现有制度进行清理,以进一步规范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为重点,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形成完整、适用、系统的信访举报工作制度体系。

2.推进制度创新。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上升为制度,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和新要求,把科技手段与信访举报工作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为有效创新和执行制度提供科技支持,不断推动信访举报工作制度和机制创新。

五、加强信访督办催办工作,切实解决群众信访问题

1.规范督办程序。围绕反腐倡廉工作重点,精心确定督办个案。规范督办手续,采取当面交办、签字接收,以缩短转办周期。规范督办登记,对交办时限、查办的问题、核实报结、查办、督办情况和处理结果等都详细记录在案。规范督办方式,提高督办效率。规范审核程序,提高查办案件质量。

2.突出重点,强化督办。即: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面广、矛盾突出尖锐、社会影响大的信访案件;超过报结期限、久拖不决或互相推诿的信访件;已经查结但上访人仍不息访,需重新调查处理的信访件;领导批示要求尽快处理或反馈结果的信访件重点督办。

3.限定办结期限。交办信访件自交出一个月即开始督办,对因特殊情况,疑难、复杂的信访案件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办结的,需提前书面申请延期。对交办的信访举报案件不按程序办理的,在规定的期限内不能查结上报、又未说明原因的,对已确定处理意见拒不落实、或无故拖延不办的,在办理信访举报案件中弄虚作假、或造成冤假错案的,由于处理不当导致矛盾激化,产生严重后果的单位和责任人,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失职责任。

六、加强基层信访举报工作,提高基层预防和妥善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

坚持不懈地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真正把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基层,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信访举报问题解决在当地。

1.加强监督检查。对信访问题多、群众上访量大、工作比较薄弱的地方,派人进行指导,帮助基层化解矛盾、提高工作水平。

2.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各级领导接访、健全基层信访信息网络、实行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整合基层资源,提升基层信访举报工作能力。

七、加强纪检监察信访干部队伍建设,为深入推进信访举报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充分认识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信访干部队伍。

1.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的能力。纪检监察信访室要调整和充实信访举报业务学习,要积极参加各类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业务培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纪检干部信访业务培训工作,加大信访业务培训力度。

2.加强管理和监督,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对纪检监察信访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强化政治纪律和保密纪律。

第4篇:信访举报工作计划

20XX年主要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积极开展信访监督。加强廉政教育,发现苗头早打招呼、早提醒,对党员干部进行有效监督和教育挽救。对群众反映的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以及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方面等轻微违纪问题,采取信访谈话、发信访通知书、“三卡”预警监督等形式,要求被反映者说明情况,作出检查、进行整改,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二、充分发挥信访举报职能作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处理好每一件信访举报,充分发挥信访工作提供信息、惩处腐败、实施监督、保障权利、协调疏导等重要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信访信息员的作用,经常收集了解情况,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妥善处理并及时上报。

篇五:如何利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调研报告
2016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

按照中省市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要求及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的精神,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基层社区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现状,加快和推进全市网格化管理工作进程,促进和提升全市网格化管理工作水平,努力为“创建全国综治优秀市、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2016年3月中旬,结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市委政法委组成专题调研组,由主管领导带队,历时两个月时间,先后深入到汉滨、汉阴等4个县区、20多个基层乡镇(街道)和40多个社区,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查看相关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与百余名干部群众就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了亲切交流和专题调研。

一、我市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基本现状

截止2016年底,我市共辖9县4区161个乡镇(街道),人口306万,共设立基层社区组织(以民政部门登记认定为准)169个,覆盖人口76.77万人。其中:汉滨区52 个、汉阴县8 个、石泉县10个 宁陕县9个、紫阳20个、岚皋6个 、镇坪县4 个、平利县4 个、旬阳县52个、白河县4个,社区总量主要集中在汉滨区和旬阳县,占全市社区总数的61%。目前,全市正在积极开展或组织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社区共有122个,占全市社区总数的72%。

在调研中,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利民惠民政策非常拥护,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非常关注,能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基层社区开展的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大多数干部群众认为,在基层社区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实情况的迫切需要,是辖区群众的殷切期望,是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与以往村居组织相比,由于服务人群居住场所更加集密,邻里关系更加亲密,交往联系更加紧密,其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快。信息收集反馈快,解决问题到位快,工作节奏手段快;二是细。工作内容更加细致,责任措施更加细化,服务项目更加细密;三是全。信息建设全覆盖,管理服务全覆盖,防控触角全覆盖。但也存在部分干部群众对社区管理服务及推行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概念不清、认知不明、理解不透的问题。这说明基层党委、政府在工作推进中,存在着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鼓动不够,对基层干部群众引导教育不足,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以及群众的知晓率、满意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务必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及综治部门的高度重视。

全市起步较早、成效较好、有一定规模、形成先进经验的社区主要集中在汉滨区老城办。以大北社区为例,自2016年11月推行网格化管理工作以来,想实招、出真招,积极推行党员上岗、周二下访、周五回访工作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解决困难,积极利民惠民,赢得了辖区群众的拥挤和支持,连续两年社会治安满意率和平安建设知晓率位居全区前列,2016年4月受到了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安东同志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我市网格化管理工作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和亮点:一是高点起步。认真借鉴学习外地先进做法与经验指导工作实践做到高眼界,站在方便群众、服务民生的角度周密安排部署工作做到高胸怀,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科学技术支撑武装工作做到高手段,积极引入现代科学理念管理服务工作做到高水平。在此基础上,稳扎稳打,阔步前进。二是科学定位。深刻认识重大意义、认真制定指导思想、准确把握工作原则、明确细化目标要求,并将之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创新、平安建设的一次深化、构建和谐的一条纽带、便民利民的一项延伸,方向方位准确、目标任务合理、方式方法科学。三是实践完善。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积极借鉴学习外地先进经验,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不断完善,总结出了“一抓三建一统揽”、“三问三解四包六个一”和“八位一体”等鲜活经验,逐步走出一条具有安康特色的“网格化”管理的新模式。四是规范机制。指导基层党委、政府制定出台关于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基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和网格长的职责权限、服务承诺以及便民利民、为民服务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信访工作责任制、社情民意分析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和民情信息管理制度,及时张榜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走上了用规章制度管人管事的良性轨道。五是便民利民。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秉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凝神聚力加快发展、真情实意为民服务,努力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积极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平安社区人人共建、社区平安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二、我市推进网格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1、科学合理划分网格。在不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和管理格局的前提下,各县区结合实际,按照社区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在尊重传统、便于服务的前提下,认真制定并科学规划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努力实现基层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一是按照属地划分的原则,在行政村、城中村、城市社区所辖范围内划分网格,进一步细化管理服务单元,所辖范围的企事业单位一般归属所在地网格。二是按照适度划分的原则,在综合考虑辖区住户、单位、人口(含流动人口)和网格管理服务人员数量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网格规模。一般以自然街巷和小区划分为一个大网格,再按照宜少不宜大的原则,每15-25户80人左右划分为一个小网格,设置一二三级网格长若干名。三是按照整体划分的原则,网格划分尽量保持管理对象的整体性,不搞机械割裂。一般以行政村、自然村、住宅小区为基本单元划分网格。相对独立、规模较大的园区、楼宇、企业、院校以及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地等特定区域,单独建立网格。四是按照扁平划分的原则,为防止出现网格行政化或网格层级化倾向,我们积极推进基层社区服务管理的扁平化,努力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直达和高效。

2、明确管理服务内容。根据基层社区工作实际,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确定网格化管理服务的内容。一是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宣传政法综治维稳暨平安创建工作。二是做好信息收集,通过深入网格走访,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和民生诉求,以及流动人口、特殊群体、安全隐患、计划生育、重点救助对象和社会组织等信息。三是搞好矛盾调处,深入排查网格内各类矛盾纠纷和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及时做好调处化解工作,做到矛盾纠纷及信访问题早排查、早发现、早化解、早控制。四是强化治安防范,协助做好网格内出租房管理和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等对象的教育管理,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平安社区创建活动,指导居民群众落实好治安防范措施,积极预防和及时制止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五是突出公共安全,落实交通、消防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措施,协助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公共安全。六是搞好民生服务,立足为民、便民、惠民的根本宗旨,为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民生服务,特别是针对特殊人群以及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制定相应服务管理措施,提供各种专业特色服务。

3、整合管理服务资源。通过组团方式,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政府行政资源、社会组织资源、社区群众资源,为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一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一网格 一党小组”模式,把党小组建在网格上,使党组织和党员进一步融入基层群众工作中,成为所在网格的核心和骨干。每名党员要联系网格内的若干户群众,定期开展走访活动,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按照“党委包党员、领导包重点、部门包社区、干部包街道”的“四包”方针,积极开展在职党员、干部职工进社区活动,并将之作为年度党员干部民主评议与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大力加强社工队伍建设,积极推动社区工作者(社工)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人才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特别是注重吸收有社会工作专业职称和应往届毕业大学生加入到社工队伍中来,为每个社区都配备一名专门负责“网格化管理”工作的专职社工。三是积极整合基层各种力量,最大限度地整合乡镇(街道)和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社区(驻村)法官民警、流动人口协管员、专职巡防员、人民调解员、社区矫正员、民政联络员、计生协管员、劳动就业协管员等专(兼)职力量,以及网格内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党(团)员、社会组织人员、志愿者和各类有专业专长的人员组成管理服务团队。根据组建层次、参加人员和服务内容不同,不断健全完善自治服务、基础服务和专业服务等工作体系。通过一格一长、一格多员、一员多责等形式落实网格管理服务责任。每个网格都确定有一名网格长,专门负责网格日常协调和信息收集、汇总、报送等工作。

4、建立管理服务平台。从有效发挥社会资源和满足群众服务需求的角度出发,在不同层面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平台。一是在县区层面,健全完善社会应急联动救助平台、社会公共服务平台、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平台、社会组织服务平台、网络舆情研判导控服务平台等,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探索建立网格管理服务信息化工作平台,全面推广应用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功能齐全、反应快捷、灵敏高效的优势,为加强基层社区管理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在乡镇(街道)层面,健全完善乡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中心。在原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的基础上,积极整合有关力量和资源,实行集中办公,设立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大厅,构建集综合治理、平安创建、民生服务为一体的工作平台。三是在社区层面,建立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站,整合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等平台,以及治保、调解等组织,着力在纠纷调解、治安巡防、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居家养老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四是在网格层面,推行有形网格,绘制网格图,设计醒目的标识标记,明确网格分布情况,让群众形成清晰明了的网格概念。每个网格都有一个固定场所,主要依托村居委会办公楼、单位传达室、住宅小区保安室、综治警务室或网格长家中作为网格点,配备网格办公桌椅、资料柜盒。通过设置信息交换箱、发放便民联系卡、公布服务电话、开通网格QQ群等方式,拓宽与群众交流沟通的渠道,为网格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

5、明晰工作职责任务。结合社区服务管理实际,网格化管理实行“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按照“54435”的要求,社区网格长实行一岗多职,不仅要承担在社区分配的业务工作,同时还要协办本网格内的民政、综治、计生、双创、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任务。“五”就是做到“五家”,即“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系百家情”。“四”就是做到“四知四能”,“四知”即“知网格概况、知居民家情、知社情民意、知求助对象”;“四能” 即“能走访调查、能宣传发动、能解决矛盾、能赢得信任”。“三”是使每个网格长成为服务区域的“三活”,即“活地图、活户籍、活档案”。最后一个“五”,就是履行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维护稳定安全员、邻里纠纷调解员、综合治理监督员的“五大员”职责,实现“静态管理到物、动态管理到人、跟踪处置到事”的服务格局。网格其它成员主要负责信息收集、便民服务、简易问题的处理等,网格服务队通过服务到家庭、服务到楼栋,实现管住人、车、房和网格,共同完成“点”上的服务。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由社区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加强是网格单元的管理指导,做好网格单元上交事务的协调处理,受理社区居民服务申请,完成社区“面”上的服务。

三、我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初步成效

在历时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中,干部角色从“领导”向“社工”、服务方式从“间接”到“直接”、基层民主从“虚化”到“强化”、基层基础从“薄弱”到“坚实”的转变,仅安康城区10个社区2586个网格共收集社情民意11000余条,受理解决群众各类诉求4000余件,办结满意率达到95%以上,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初见成效。一是群众生活困难得到有效救助。网格长经常入户了解常住户、租住户、残疾人户、重病家庭户、空巢老人户等住户信息,及时了解社情动态和群众需求,成为社区干部的“好帮手”和居民的“贴心人”,有效解决了居民的困难。如西关社区“三无人员”王某体弱多病、卧床不起,一级网格长入户走访知情后,发动志愿者轮流照顾,还协调医院根治了重度总胆管堵塞。大北社区刑解释教人员马某被家属拒之门外,社区和办事处干部通过人性化帮教解开他的心结,帮助解决了个人就业。二是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小事能酿成大事,如果早发现,就能早预防、早处理,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这正是网格化管理的优势所在。“网格化”将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户,能够第一时间感知矛盾、发现问题、化解冲突,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转移。如双堤社区两年轻人因琐事引发持械殴斗,网格长发现后,组织联防小组第一时间予以制止,防止了事态的恶化和扩大。三是社会治安环境得到明显好转。“网格化”管理强化了邻里守望互助责任,居民缔结成利益的共同体,合力开展联防、联动、联保,形成了一张严密的治安防范大网,从根本上改善了城镇社会治安形势。2016年,全市刑事发案总量同比下降15%,治安行政案件总量同比下降24%,群众普遍关心的“两抢一盗”案件下降21.7%。连续五年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2016、2016年高达95.59%、94.33%,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四是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在实践中,将“网格化”管理与“三问三解”、周二下访、周五回访等制度有机融为一体,基层干部应付面上工作少了, 服务群众工作多了; 闲时扎堆聊天少了,下村走访了解民情多了, 政府的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 干部作风得到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如居民王某本身家境贫困,又遭遇交通事故致残,生活更加困难,网格长和包社区干部了解情况后,迅速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了低保政策,帮其申办了残疾证,妥善解决了他的实际困难,王某感激地给镇政府和社区各送上了一面锦旗。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深切感受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势在必行,推进和深化基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刻不容缓,有以下几点粗浅体会:其一,要把社会治理创新摆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各级党委、政府将社会建设作为“三大建设”之一,将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民生“十大工程”之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贯彻“发展是生产力、社会管理也是生产力”,“发展是政绩、社会管理也是政绩”的理念,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两轮并驱,通过社会建设促经济发展,把社会治理创新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与经济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形成齐抓共管社会治理的新格局。其二,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社会治理创新水平。信息化是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的重要途径,是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有效载体,是网格化社会治理的物质基础。社会治理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变革,通过政务信息化提升行政效率,搭建信息化沟通渠道通达民意,构建信息平台加强社会治理,从而创新社会治理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其三,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必须争取上级支持和领导重视。创新社会治理是一项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工作,涉及多方面多部门,只有坚持党政统一领导,各有关职能部门才会积极参与配合,才能有效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我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上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责任部门为成员的综治暨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八个专项工作组,统筹指导全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初步形成了党政主导、综治协调、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对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

我们在探索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中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阻碍着我市网格化管理体系总体功效的发挥。一是居民参与度不高。从调研情况看,辖区群众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大体可划分为三类:一是不愿意,二是无所谓,三是不知道。究其原因:一是社区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以政府为主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较少,直接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服务项目不多,受众及服务对象有限。二是社区工作参与政府行政工作较多,社区工作者“上门服务”、“面对面服务”的时间和项目相对较少。三是社区居民与社区网格管理员的有效互动不够,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给工作也带来诸多不便。二是社区管理难度较大。治安管理难度大,社区人口密集,流动性强,治安形势相对复杂,容易滋生侵财性治安刑事案件。资源整合难度大,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方方面面,部门多、行业杂,服务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工作力量难以形成有效配置。动态管理难度大,社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较多,社区层面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影响了社区的公共安全和居民的正常生活。综合管理难度大,精神文明、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个别地方仍残留有封建迷信遗迹,邪教组织、宗教文化有所抬头,黄赌毒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干部队伍有待加强。一方面,综治部门是社区管理的主力军。目前,全市共有161个乡镇(街道),虽然都成立有综治维稳工作中心,配备了专职副科级的综治办主任,但专职工作人员相对较少,市、县、镇三级综治干部不足200人,除去各级综治办主任外,综治专干不足40人,工作力量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社区干部年龄整体偏大,服务管理理念滞后,工作方式方法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加之文化层次、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工资待遇、生活保障、政治地位不高等等,均都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推进和成效作用的发挥。四是基础建设相对滞后。由于市县财力紧张,无法满足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的需要,网格化管理缺乏必要的现代化、科技化支撑。目前,部分社区基层基础建设欠帐较大,办公条件环境相对较差,还依托于原村居委会办公场所,房屋简陋、桌椅陈旧,档案器材多年未购,电话电脑常年失修,服务信息主要靠传统方法来记录、传递,缺乏现代化信息系统平台,导致社区服务管理效率不高、作用不大、群众也不满意。另外,社区干部心理压力大、工作上有畏难情绪、教育培训不够等问题,也影响着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意见

目前,我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发展,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创新机制建设。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协助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要进一步规范和深化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各项机制,逐步完善党政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群众参与、信访等各项制度,通过建章立制,使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长效运行。要将之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党政“一把手”工程,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行项目化管理,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全新格局。二要落实经费保障。由于我市经济属欠发达地区,全市10个县区(不含3个开发区),8个属国定贫困县,2个系省定贫困县,加之又处在南水北调生态保护源地,属国定限制发展重工业区域,主要靠上级财政拨付和中央转移支付来维持运转。因此,我市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进程中,经费保障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要按照“县区预算、部门专列、乡镇配套、社区专用”的要求和“财政基本保障 事务代理补贴 公益事业收入 集体经济收入(公共服务性收入)”的模式,保障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办公经费、人员经费投入。三要建立专职队伍。针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实际,积极组建有心参与、有能服务的管理队伍。一是要选拔高素质、有能力的专职网格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明确其职责任务、工资待遇、考核管理等,组建专业化的网格管理队伍;二是建立完备的网格工作人员教育培训机制,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各类业务知识的经常性教育和培训,提高把握全局、服务群众、处理基层复杂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四要强化为民意识。积极整合人力资源,动员和组织更多的党团员、特长人员、居民骨干等参与组队开展网格化服务。畅通服务人员与居民的联系渠道,把基层社区干部的联系方式进行公开,通过服务中心、短信平台等渠道,做到政情民意双向交流;着眼于便民惠民,务求实效地开展服务。通过社区网格化服务的实施,进一步畅通民情沟通渠道,了解人民群众所需所求,及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服务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五要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大力宣传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文明创建、公共服务、秩序管理、综合治理等内容,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使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深入人心,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要不断拓宽宣传渠道,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宣传,通过开展一系列积极有益活动来增强群众对网格化管理的认知认同,进而认可赞同形成强大集体荣誉,挖掘社区内部资源,树立社区先进典型,发挥先锋引领作用,达到以典型树正气、以正气促和谐,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

(编辑:华华)

篇六:如何利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调研报告
2015完善制度建设

第1篇: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执行力度

制度建设是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过程。制度的制定和制度的执行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不去制定制度,执行就没有依据;没有执行力,制定的制度就没有生命力,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可以说,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制度的制定,更取决于制度的执行。

制定出好的制度是制度建设的前提。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首先需要在建章立制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制度制定的科学化水平。这主要体现在“三性”上:一是全面性。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等各项制度,力求覆盖反腐倡廉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构筑全方位的制度防线。二是针对性。从实际出发,从群众呼声最高、最为关切的地方抓起,从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环节突破,围绕制约和监督权力这个核心,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着力降低权力集中和垄断造成的风险。三是可操作性。杜绝软话、活话,尽量减少自由裁量空间,严防制度之间相互掣肘;不仅健全实体性制度,而且健全程序性制度;不仅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而且明确规定违反了怎么处理;不仅做到反腐倡廉的各项制度相配套,而且做到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配套,确保制度可行、管用。

执行好制度是制度建设的根本着眼点。离开了执行,再好的制度也没有意义。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于提升制度的执行力。为此,需要夯实“三大基础”。首先,夯实思想基础。广泛宣传制度,深入学习制度,使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制度、崇尚制度、遵守制度,增强制度意识,把制度转化为行为准则、自觉行动。其次,夯实群众基础。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执行制度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以遵守制度为荣、以违反制度为耻的浓厚社会氛围。再次,夯实作风基础。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狠抓制度的执行,敢于碰硬,勇于较真,坚决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以及对违反制度的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的好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文件代替贯彻、以会议代替落实、把制度停留在纸上嘴上的形式主义;处处、时时、事事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做到有法有纪必依、执法执纪必严、违法违纪必究,毫不妥协地同一切违反制度的现象作斗争,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迁就,绝不放过,形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良好局面。

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关键在领导。对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来说,提升制度执行力也有一个“两手抓”的问题:一手抓制度执行的组织领导,强化执行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执行制度成效的责任制和问责制,确保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一手抓领导干部表率作用的发挥,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务求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2篇:完善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

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向全国检察机关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检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检察日报》11月28日一版曾报道),对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作了明确规定。为有助于读者了解《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工作要求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纪检组监察局负责人就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检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这些年来一直在做,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机发布新的规定?请您介绍一下《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和经过。

答:近年来,中央纪委历次全会都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作出部署。2015年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并在北京市召开全国现场会,对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高检院党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曹建明检察长多次强调,要把检察人员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作为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入研究,积极推进。2015年至2015年,高检院先后在北京市原崇文区、山东省青岛市、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会议,有条不紊推进检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各级检察机关也按照中央要求和高检院部署,积极探索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目前,高检院机关有8个内设机构开展试点工作,全国有30个省级检察院部署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20个省全面推行,10个省开展试点工作,21个省出台实施意见或实施办法,检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呈现出内容不断深化、领域不断拓展、覆盖面逐步扩大、成效逐步显现的良好发展态势。为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现场会精神和中央纪委《指导意见》,规范和推进检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高检院认为有必要制定《实施意见》。

根据全国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会议部署,高检院纪检组监察局将调研起草《实施意见》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为保证起草工作顺利开展,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反腐倡廉、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部署和中纪委《指导意见》的精神,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系统总结各地经验做法,紧密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和刑诉法、民诉法修订的新情况,成文后反复推敲,几易其稿,先后两次下发各省级检察院征求意见。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又按照十八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要求作了进一步修改,经高检院党组审议通过,最终形成了《实施意见》。

问:下这样大的功夫制定《实施意见》,说明这项工作非常重要(

答: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加科学有效防治腐败的重要措施。十八大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就是坚持预防为主、防范在先,分析、研判权力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腐败风险,化解和消除容易诱发腐败的隐患,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发生,实现预防腐败的目标。二是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加强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纯洁性建设的迫切需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有利于引导检察人员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检察人员拒腐防变意识和抵御风险能力,保持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三是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健全完善具有检察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有效途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核心是防范,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有利于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提高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四是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促进检察权正确运行的制度保障。将“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工作实践,加强对多发易发问题的重点人员、核心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把廉政风险防控落实到检察权运行的全过程,体现了强化法律监督与强化自身监督并重的正确理念,为检察权正确行使提供了制度保障。

问:《实施意见》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要求是怎样规定的?

答:关于指导思想,《实施意见》明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六观”,准确把握“六个有机统一”,切实做到“四个必须”,按照“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完善制度建设为重点,构建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关于工作原则,主要强调“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与检察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廉政风险防控与各项检察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二是坚持检察特色,将廉政风险防控作为强化内部监督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坚持系统治理,用整体的思维、统筹的观念、科学的方法推进工作;四是坚持改革创新,加强调查研究,尊重基层检察院和检察人员的首创精神,勇于实践,探索廉政风险防控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五是坚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机构、不同岗位、不同环节特点,合理确定工作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加强分类指导,抓重点、分阶段,稳步推进。

关于目标要求,提出两个方面任务:逐步建立以领导干部、重点执法岗位和关键环节为重点,覆盖全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使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权责清晰、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流程规范、运行顺畅、预警及时,预防腐败成效明显提高,在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问:推进检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一项环环紧扣的工作,具体实施中有哪些主要步骤?

答:一共分为八个步骤。第一个是梳理职权事项。各级检察院依据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和检察机关“三定”方案,按照检察职权、内部管理职权进行分类,厘清和明确职权名称、内容、行使主体、程序和法律依据等,依法行使职权。按照“程序法定,流程简便”的要求,针对每一项职权,规范运行流程,科学编制职权目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做到职位明确、权责清晰、程序规范、管理科学、监督有力。

第二个是查找廉政风险。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空白”的原则,通过自己查找、群众评议、专家建议、案例分析、组织审定等程序,以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和大额资金使用(简称“三重一大”)和检察职权事项为重点,查找权力行使、制度机制和思想道德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

第三个是评定风险等级。按照风险发生的几率大小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评估廉政风险。廉政风险分为三级。一级为风险最高,二级为风险较高,三级为风险较小。对不同等级的廉政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各级院及内设机构、个人查找的廉政风险点和采取的防控措施,经组织审核把关后,填写单位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内设机构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和个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对查找的廉政风险要加强综合分析和研判,结合信访举报、考核检查等渠道获得的信息,形成廉政风险信息档案资料。廉政风险点要在一定范围内公示,自觉接受监督。

第四个是制定防控措施。针对廉政风险点和风险等级,依据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廉政要求、工作职责、工作标准,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的意见》和《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在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体系,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具体管用和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特别要突出对高等级风险的防控。

第五个是规范权力运行。围绕“三重一大”决策以及重要内部管理事项的执行,健全议事规则和工作规则,规范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决策权限、决策内容及决策程序,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在执法办案方面,以职务犯罪侦查权、批捕起诉权、诉讼监督权等检察职权为重点,建立健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第六个是推进检务公开。依法扩大检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拓展检务公开途径。通过检察专线网、内部公开栏等途径,公开职权事项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及行使情况、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接受广大干警监督。特别是对检察职权、干部选拔任用、政府采购、工程项目、重大开支项目、资产管理等,要加大公开力度。通过报刊、网站、公开栏、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等途径,依法向社会公开检察职权的范围、程序、法律依据,建立和完善情况通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民主评议、人民监督员和执法办案说理、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等制度机制,不断拓宽监督的渠道,主动自觉地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

第七个是建立预警机制。通过领导干部“一报告两评议”、干部考察、述职述廉、责任制考核、民主生活会、执法监察、巡视、检务督察、审计、信访举报、涉检网络舆情、查办检察人员违纪违法案件等,全面收集廉政风险信息,定期进行排查分析、研判和评估,对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风险预警。综合运用风险提示、诫勉谈话、责令纠错、限期整改等处置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及时化解廉政风险。同时,要加强对有关执法办案和队伍建设舆情信息的收集报告、分析研判,周密制定和果断实施应对处置方案,及时主动化解风险矛盾。

第八个是深化廉政教育。根据廉政风险等级和岗位特点,深入开展自身反腐倡廉教育,引导检察人员认清面临的廉政风险,增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全过程,深化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从正反两个方面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认真落实中央纪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组织创作题材新颖、教育意义强、干警喜闻乐见的廉政文艺作品,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促进廉洁从检。

问:我们常讲要抓住主要矛盾,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答:重点内容主要是三个。一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政风险防控。侧重以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为目的,重点围绕“落实决策部署和法律法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班子凝聚力战斗力、重大事项决策、干部选拔任用、纪律作风建设”六个方面查找风险点。

二是执法办案廉政风险防控。侧重以反贪、渎检、侦监、公诉、民行、监所、控申、案管、检察技术等业务部门为重点,以保证检察权的公开、透明运行,以防错案、防执法过错、防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为目的,重点围绕“初查后不立案、立案后撤销案件”、“审查起诉、非法证据排除、非法证据调查核实”、“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十个方面查找风险点。

三是财务、资产、车辆管理等内部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侧重以保证财、物、车运行合理,严格落实财务规定为目的,重点围绕“票据签批,大额资金、专项资金来源、使用,政府采购、行政费用开支、基建工程项目招投标及开支”、“固定资产和公用物资的增添管理”等四个方面查找风险点。

问:《实施意见》中提到要“实行动态管理”和“强化科技防控”,这两个方面是如何要求的?

答:动态管理,是指根据防控措施落实的效果和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形势变化,定期汇总风险防控情况,研究风险处置任务,及时调整廉政风险点及等级,改进和完善防控措施。对已界定的风险,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新的风险和多次发生的问题,及时制定和改进防范措施。

科技防控,是指注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创新,重视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在防控机制建设中的作用,把科技手段融入制度设计之中。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和信息化技术,提高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科技含量,特别依托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软件,逐步建立网上防控平台,尽可能将信息来源充足、流程清晰、可控程度较高的关键风险环节和重要事项纳入计算机监控,建立起人机结合的防控机制。

第3篇:制度建设完善务实管用新举措

古人云:“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省委书记王宪魁强调:“想根治‘四风’,必须注重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作风建设的积极成果固化为制度约束。”“建立健全务实管用制度,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省委很快就出台了“九项规定”,从密切联系群众、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国(境)管理、简化接待工作、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加强读书学习等九个方面对作风建设工作进行规范。省委“九项规定”为常委带头改进作风制定了清晰“路线图”:带头反对本本主义,端正良好学习风气;带头反对官僚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务求取得实际效果;带头反对享乐主义,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带头反对奢靡之风,弘扬勤俭节约传统。

为确保改进作风取得实效,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集中治理文山会海,整治秘书配备、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务接待、会议文件、节庆论坛、出国考察、“三公”经费等问题,并把它当作深入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当作衡量我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是不是真学、真抓、真改的重要尺度,推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省委一班人深刻认识到,要想彻底解决作风问题,必须注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把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实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钱管事,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成为党员干部长期自觉行动,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一个时期以来,省委常委班子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务实管用制度的新路。省委常委班子创新思路、多管齐下,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正确选人用人机制、权力规范运行机制等,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对1978年以来省委制定下发的1073个规范性、制度性文件进行认真集中梳理,清理出781个不合时宜的文件规章。今年以来,全省性会议同比下降8%,发文下降13%,省级节庆活动同比下降27%,评比表彰达标减少50%以上。对全省5960辆超编、超标、借用车辆,采取调剂使用、统一管理、公开拍卖、退回、厂家置换等方式,全部纳入清理范围,对地方使用的184台军警车牌全部予以清退。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县党委领导班子工作制度,我省将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市县党委领导班子工作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促进市县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工作机制,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

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我省将制定出台《省直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省属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价办法》等文件,拟修改完善《2015年度市(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责任指标考核评价办法》、《市(地)党政领导班子及省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逐步建立健全导向正确、措施科学、考准考实、简便管用、促进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

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我省结合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抓住干部选拔、日常监督等关键环节,制定《黑龙江省从严管理监督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意见》,《黑龙江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办法(试行)》,修改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4+2”法规制度操作规程》,明确工作内容,细化具体措施,规范操作程序,切实做到从严选拔、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干部。

为加强干部日常管理工作,对干部调配、特殊岗位人员配备管理等工作提供必要的制度遵循,我省拟制定《关于省直单位干部调配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加强秘书工作人员配备管理工作的意见》。

为密切党群干群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长效化、制度化,我省将制定《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

为夯实基层党组织工作基础,我省将制定《关于加强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意见》,通过明确目标、健全制度、强化措施,切实提高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日前,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省委将结合正在开展的专项整治工作,研究出台符合我省实际的工作条例,以刚性制度遏制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法违规现象。

随着制度逐步完善,权力有了更加明确的界限,我省党风政风建设必将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带动社风民风进一步好转,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第4篇: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制度建设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企业来说,一个健全有效的制度体系,是企业规范管理、高效运作的根本保障。就企业制度建设中常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要打造完善的制度体系,须在做好编制前的调查研究、平衡好执行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勤于梳理和优化等方面下功夫。

制定制度,要“照镜子”,因地制宜

企业制定制度,本是为了培养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激励和指导职工更高效更优质地工作、固化优秀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方式、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然而,在日常工作中,却常见一些制度不易执行、缺乏人情味,执行时也往往“缩水”或“被旁路”。因此,制定出合用、易操作的制度,需要向现实、向群众借鉴,因地制宜、集思广益。

一方面,要多照照现实这面“镜子”。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编写制度更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国家法律法规、本企业内外部情况、职工思想状况等因素,在确保制度科学性、准确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制度的合理性、针对性和可行性,从而建立一套完全适合自身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同时,为提高制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编写制度时还要有粗有细,粗的地方符合灵活性管理要求,细的地方符合原则性管理要求。

另一方面,要多照照职工群众这面“镜子”。在起草制度前,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各部门和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起草草案后,要进行研讨,广泛征集各部门和职工的意见,以便真正地了解到企业当前的实际状况、职工的真实想法和利益诉求、执行的困难所在。在此基础上,制度编写者再仔细研究和预判制度出台后将会实现何种效果、执行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以便减少以后操作中的障碍。

执行制度,要“正衣冠”,多方兼顾

执行制度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制度只有得到坚决贯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新制度出台后,首先应加大宣贯力度,使职工充分了解和熟悉,便于理解和执行。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媒体和各类宣传载体,通过开设专栏、访谈等方式,加大对新制度内涵的宣传。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各种干部职工参加的活动、会议的契机加强宣贯。笔者所在的当涂发电公司就常常利用召开司情发布会、生产调度会、政工例会等机会,组织“主任讲制度”活动,及时宣贯新出台的一些制度,使职工体会到企业制定制度的初衷和目的,明确具体要求,进而更主动地理解和执行。

其次,在执行指导性的规章制度时,企业各部门、单位务必要将其细化为有着明确的“工作内容、目标要求、责任人员、完成期限”的路线图、具体措施或相关表格,使制度更具化和易于执行,确保执行到位、收到实效。

再者,企业要通畅监督渠道,促进制度更好“落地”。例如,可以在考核机制中引入职工评议。采用网上评议体系,让办完事的职工为管理人员打分、写评语,并及时保存到后台,监督人员定期将其“广而告之”。在考核时,职工的评议要被计入到各部门、中层干部、管理人员的绩效积分当中,与工资奖金和职位晋升挂钩。通过如此客观、公正的考核和考核结果的运用,让执行制度不力的人暴露出来并得到相应的处理,让坚决执行制度的人得到肯定、奖励和重用。

“管理是一门艺术”。在执行制度时,还要平衡“刚”与“柔”的关系。在解决普遍存在、没有分歧的问题时,要保持制度的原则性,按章办事。在遇到无制度可依、制度不合理时或从未遇到的个性化问题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在不偏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为了工作便利高效、节约费用、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才能取得好的结果。

修订制度,要勤“瘦身”,优化实用

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制度不再适应现实变化,一些规定有着重复性,制度过于繁琐、死板僵化等问题,对此,“瘦身运动”就势在必行。

梳理制度,既要注重制度客体的框架是否符合规范,又要注重制度管理主体是否进行了职责划分。首先要从源头查起,梳理制度体系的框架是否形成横向分类、纵向分级。当梳理清楚规章制度的立体网络之后,制度的重复、缺失、杂乱就一目了然。其次,企业要划分清楚管理制度的建立、维护、检查与考核等工作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流程,避免管理内容不清、职责不明,造成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的混乱和重复。

制度“瘦身”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删减,更是制度结构、内容、格式规范、管理等方面的优化。企业要研判当前的各种制度模块下的体系框架是否完整、独立,确定“瘦身”目标;要研判现行制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契合程度和实用程度、优化空间大小、执行过程中的“磕绊”,确定“瘦身”内容;要规范制度的格式,使格式更加标准和统一。

为了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笔者所在的当涂发电公司积极响应上级公司关于制度“瘦身”的号召,对企业制度进行全面盘点,及时废止了过时、不中用的制度;发现有缺失的部分,抓紧制定和补充;对于已有的制度,逐条推敲斟酌,加以细化、补充,使之更加完善、符合实际、便于执行;结合现实的需要,变更制度、合同等公文的办理流程和时限,避免“公文旅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每项制度都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优化。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健全的制度,才能有效规范员工行为,促进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质量。

第5篇: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

营口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年”活动,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一、完善制度抓队伍建设,提升向心力

一是抓好领导班子队伍制度建设。为使领导班子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中心先后制定和完善了《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班子会议制度》、《党总支会议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制度。每位领导班子成员都能够自觉按照制度要求办事,完成制度规定的学习任务和工作指标,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赢得职工的真心拥护,较好地促进了领导班子“讲团结、守纪律、集思广益、互相尊重”良好风气的形成。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自觉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刻苦学习,提高素质;带头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带头公正廉洁,守法执法;带头拼搏实干,艰苦创业;带头团结一致,服从大局。

二是抓好职工队伍制度建设。中心在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讨论推敲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岗位和环节的目标任务的工作特点,结合思想工作、政治学习和行政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基本要求,先后制定完善了《干部学习制度》、《治理商业贿赂保障制度》、《文明服务规范及考核和奖惩办法》、《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和培训制度》、《行政效能投拆工作暂行办法》、《岗位责任制》、《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保密工作制度》、《信访制度》、《职工出勤考核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23项制度。由于制度健全,措施到位,使各项工作和每个岗位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根本上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规范职工的职业行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形成人人奋勇争先的良好局面。目前,中心职工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纪律显著加强,“风正、气顺、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逐渐形成。

二、完善制度抓业务建设,提升战斗力

严格规范的业务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中心制定和完善了《营口市住房公积金缴存和提取管理暂行办法》、《营口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内部稽核制度》、《微机管理制度》、《个人基础数据库数据信息查询管理制度(试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报送管理办法(试行)》、《异议处理管理制度(试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中心档案保管制度》等21项业务制度,逐步形成了一套“有章可循、有章必遵、违章必究”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了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规范有序的业务制度使2015年公积金各项工作指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2015年截止到9月末,全市归集住房公积金4、2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指标4、8亿元的88、34%,同比增长27、82%;全市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25、44亿元,累计归集余额18、01亿元。全市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822户、贷款金额3、8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指标1、9亿元的204、84%,同比上涨146、54%;全市累计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16、13亿元,累计个人贷款余额10、02亿元,支持全市18128户家庭

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解决住房问题,累计面积达166、8502万平方米。全市新增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97个,增加缴存职工人数2789人。目前,全市已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达到1871个,缴存职工达到20、51万人,全市住房公积金覆盖率达到95、22%,缴存率达到97、08%。为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1、46亿元,同比增长55、84%。累计提取金额7、43亿元。

三、接受监督,注重长效,提升亲和力

抓好制度建设,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任务。为此,中心通过向各单位发放征求意见函、在业务大厅的醒目位置设立意见簿、意见箱、大屏幕、公开受理投诉部门和受理投诉电话、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等形式诚恳接受社会各界的批评与监督。中心接到群众提出意见和投诉后,将立即进行调查核实,能立即解决的立即解决,问题棘手的在月例会中讨论解决,由于制度不健全导致出现矛盾的,将立即整改,由于中心职工个人出现问题的,将严肃处理,做到矛盾不推委、不怠慢,给群众一个满意的交待。

各项制度重在落实,只有将每一项规定落实到职工具体行动中,才能发挥具体的实际作用。为了使广大职工进一步熟悉了解和自觉遵守,我们多次组织学习,以不定期检查形式进行了必要的督查促进,并专门进行了全员参加的规章制度知识考试。现在,“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模式,“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已成为前台工作人员的基本服务理念。“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工作环境整洁优美,服务设施便民利民,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各项公积金工作正在公开、文明、高效、有序地进行。


如何利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调研报告相关热词搜索:信访形势分析研判报告 信访工作分析研判报告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如何利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调研报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如何利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调研报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59388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