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2015年宜都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宜都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5-11-19 11:43:03 编辑:lin13459411179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紧紧围绕“三市”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总要求,践行“市场决定取舍、绿色决定生死、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

2015年宜都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紧紧围绕“三市”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总要求,践行“市场决定取舍、绿色决定生死、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全市经济社会实现稳中有进、质效同步,适应新常态取得良好开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我市位居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同类县市第一名,在第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第98位,成为全省第二、宜昌首个全国百强县市。

  (一)抓调整、强产业,经济运行进中向好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面落实稳增长各项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优于全省、宜昌市平均水平。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4.9亿元,增长10.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6亿元,增长22.1%。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925.8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12.3%,工业经济总量居宜昌市第一。支柱产业发展提速,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分别实现产值225亿元、195亿元,食品加工产值突破百亿,集群优势更加明显。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实施技改扩能项目26个。新兴产业快速成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42%。统筹产业发展和县域经济调度资金2.8亿元,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新增规模企业18家,达到248家;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17家,达到175家。东阳光公司完成工业产值142亿元。9家企业跻身湖北民营企业百强,4家企业成为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宜都运机机电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省上市后备企业达到7家。

  现代农业提升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40.9亿元,增长5.1%。农业“双百”工程成效明显,柑桔、茶叶产量创历史新高。获评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市。继续保持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地位。农业产业化纵深推进,成功举办农超农商对接、精品蜜柑和名优茶鉴评活动。新增宜昌市农业龙头企业7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58.2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8:1。土老憨集团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综合十强龙头企业。新发展农民合作社20家,获评国家示范社3家。新注册家庭农场33家,获评省示范农场6家。新增土地流转1.1万亩。农业品牌创建再传捷报,新增“三品”认证6个,宜都宜红茶获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我市成为全省首个农产品品牌建设示范基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科教兴农经验在全国推介。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提速升级。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12.5%。我市率先开展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场主体增量工程加快推进,新增各类主体4450户、限上商贸企业24家。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2亿元,增长15%。国际商贸城、天宇汽车城、土老憨农产品市场建成营运。旅游业快速发展,接待游客首次突破200万人次。“桃花为你开”、“茶乡女儿会”等活动影响广泛。陆城红春社区获得湖北旅游名村称号。天龙湾度假区晋升为国家3A级景区。三峡九凤谷、九河园田生态观光园、荆门山文化旅游城加快建设,杨守敬书院建成开放。新兴业态加快成长,电子商务协会成立运行,发展会员单位48家,企业电商平台建设取得突破。融资方式不断创新,中小微企业保证保险贷款全面启动,成功发行企业债券11亿元。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129.6亿元,居宜昌县市首位。蝉联全省金融信用县市称号。

  (二)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坚持项目兴市、深化改革,集聚创新资源,提高开放水平,持续汇聚加快发展的强大能量。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9.7亿元,增长24.6%,投资规模居宜昌市首位。1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10%。兴发化工湿法磷酸精制、新济药业、森浤光学、瑞锶科技、宜化楚星磷复肥改造、土老憨生物科技园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绿源生物、海南欣龙二期、巴蜀生物黑茶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深入推进,组建3个驻外招商分局。新签约招商项目90个,协议投资116.8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32个、过5亿元10个、过10亿元2个,实际到位资金312.1亿元,增长25.8%。对上争取工作再创佳绩,落实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突破16亿元。

  科技创新成效明显。实施产学研项目9个,落实国家、省科技项目6项,争取科技专项经费915万元。新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高新技术产品6个。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达到3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91.9亿元,增长45%,总量居宜昌市首位。申报专利501件,其中发明专利182件。东阳光福多司坦项目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奖。我市连续4年获评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市。“两江英才”工程加快推进,青年人才公寓建成使用。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6件、省名牌产品2件。土老憨、华阳化工获首届“两江”质量奖。我市获批创建全省质量强市示范市。

  载体功能不断提升。全年筹资5.2亿元,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大幅提升。枝城高新技术示范园续建工程快速推进,双城路开工建设。陆城中小企业创业园主干道全线贯通,新增园区面积6000多亩。枝城物流中心、红花套综合码头顺利推进。清江绿色产业园荣获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园称号。工业园区综合实力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争取各类用地指标4445亩,最大限度保障了项目建设需求。镇域经济竞相发展,5个镇(街道)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亿元。

  (三)抓统筹、重建管,城市品质提档进位

  坚持全域统筹、建管并重,抢抓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构建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协调配套、融合发展的城乡新格局。

  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市域规划体系日益完善,《宜都市城乡总体规划》获准实施,《清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市域生态体系、道路体系专项规划编制启动。清江生态新城建设稳步推进。建城区面积达到24.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8.75%,提高1.5个百分点。完成交通投资50.4亿元,创历史新高。枝城长江大桥维修加固工程全面完成。陆松线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全力支持和保障了宜张、岳宜高速公路建设。

  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实施市政项目42个,完成投资1.5亿元。城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成投运。工农路、东正街改造相继竣工。盘龙路新建、五宜大道延伸工程加快推进。完成4处城市节点改造。市机动车检测站基本建成。红花套驾考中心投入使用。市规划展览馆建成开放。市民活动中心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城乡客运一体试点加快实施,新建港湾式公交站亭76个,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双宜城际公交开通运营。宋山、柑子园输变电工程建成输电。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一批高品质楼盘加快建设。

  综合管理进一步深化。“四城联创”卓有成效,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顺利通过省环保模范城创建中期评估。组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大城管”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城管平台建成投运。4G网络实现城区全覆盖。城市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市容市貌不断改观,交通秩序明显好转。率先推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试点,垃圾中转设施、收运体系实现全覆盖。城管综合考评名列宜昌市第一,再次荣获全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称号。

  (四)抓建设、善保护,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坚持生态立市,突出民生环保,始终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作为硬约束、硬指标,着力呵护碧水蓝天,建设美丽宜都。

  节能减排成效突出。红花套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高坝洲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新铺设污水管网6.7公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85.2%。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全面实施,淘汰黄标车1935辆。新建改造空气监测站2个,率先在宜昌市开展PM2.5监测。实施循环经济示范项目13个,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5.4%、5.1%、17.4%、28.2%。华新水泥成为国家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生态建设纵深推进。实施“绿满荆楚”行动,完成造林绿化2.2万亩,新增城市绿地12万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4.5%。创建省宜居村庄2个、省绿色示范村3个。加快城市绿道建设,宜华、陆渔一级路显现生态景观效果。宜华一级路被评为省级文明示范路。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加快建设。文峰公园、清江公园提档升级,枝城西湖公园建成开园。完成清洁能源入户工程2886户。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验收。土地利用绩效工作获国家、省政府表彰。

  美丽乡村加快建设。城镇建设全面加速,红花套、枝城跻身全国重点镇行列,陆城、聂家河成功创建省级文明乡镇(街道)。中心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新建集中居民点37个。硬化农村公路209公里。鸡头山村、响水洞村被表彰为全国文明村。潘家湾村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杨家畈村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投资4.6亿元,大兴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末级渠系50公里,整治堰塘355口,除险加固水库4座,新增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解决了2.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考评全省第一,被列入全国水利产权改革试点、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3个。再次荣获全省“三万”活动先进县市称号。

  (五)抓保障、惠民生,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坚持民生优先、守住底线,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治理机制,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清江小学建成开学,市外国语学校恢复公办。我市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验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组织送戏下乡163场,免费放映电影1749场。文化艺术节、广场舞汇演等活动深受欢迎。《宜都连枷舞》荣获全省广场舞展演金奖。全民阅读经验在全省推广。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市复核验收。再次获评全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现全覆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顺利推进。潘家湾土家族乡通过国家卫生乡镇检查验收,松木坪镇荣获省级卫生镇称号。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承办国家和省体育赛事6项。单独二孩政策稳步实施,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计划生育工作获省委、省政府表彰。第三次经济普查圆满完成。

  民生保障日益完善。城镇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213元,增长9.9%;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35元,增长13.8%。民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增长15%,占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市政府承诺的10类22项实事工程,除跨年度项目外全面完成。积极创建创业型城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46万元,新增创业主体857个、城镇就业1258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43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1.8%。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五项”社会保险参保26.9万人次。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大病救助等保障标准稳步提高。市民政局被表彰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新建保障性安居住房1414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22户。全面实施整村推进扶贫、特困村扶贫攻坚计划,2700名困难群众告别贫困。发放惠农补贴6523万元,惠及8万农户。实施移民后扶项目32个。

  社会治理更加有序。积极构建“三化四务”农村社会治理新模式,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我市被表彰为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全省“双创”推进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市连续四届荣获省文明城市称号。市财政局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英雄民警胡钦春荣登中国好人榜。“六五”普法深入推进,法治宜都建设再创佳绩,荣获全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市称号。渔洋溪村被表彰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信访维稳工作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名都社区被表彰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食品药品监督体制改革顺利完成,被表彰为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村委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

  (六)抓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一年来,我们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纠正“四风”,政府作风建设不断加强。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机制不断完善。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按期办结人大代表建议71件、政协委员提案199件。全面清理规范行政权力,公开市级权力清单,下放行政审批事项91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审批时限压缩30%以上。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宜都新媒体政务发布厅上线运行。深入推进政风行风评议,扎实开展治庸问责、电视问政活动。强化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实现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坚持廉洁从政,厉行勤俭节约,全市“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4%。

  与此同时,国防教育、优抚安置和双拥工作扎实开展,人民武装工作得到加强。机关事务、物价、粮食、外事、史志、档案、编制、对台、侨务、人防、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慈善、工商联、老促会、爱国卫生、残疾人、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实现新进步。

  各位代表!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我们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特别是历经多年的拼博奋斗,实现了宜都人民梦寐以求的百强梦想,谱写了宜都发展史上最为精彩的篇章。今天的宜都,发展态势令人鼓舞,发展气势催人奋进,发展前景让人憧憬!这是全市人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直面挑战、坚韧不拔、克难奋进、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驻宜武警官兵,向中央、省、宜昌市驻宜各单位,向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宜都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产业整体实力不够雄厚,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难度加大,保百强、争进位的压力和困难增加;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问题依然突出,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重道远;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仍有薄弱环节,低收入群体生活还比较困难;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少数干部对新常态不适应、不自觉、跟不上,存在不愿作为、不敢作为、不会作为现象。我们将直面这些困难和问题,不回避,不懈怠,积极推进解决,绝不辜负全市人民的厚望。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综观发展大势,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国内经济进入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特别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峡城市群、“两圈两带”、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等战略深入实施,为我市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尤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的区位、产业、要素、品牌、生态和体制等优势凸显,发展后劲和潜能进一步释放。迈进全国百强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提出了“百强再进位、全面达小康”的战略目标,形成了人心思进的强大气场,展示了蓬勃发展的强大活力。只要我们保持“竞进作为、始终如一”的精神状态,不泄气、不松气、憋足一口气,在变化中抢占先机,在不变中保持定力,牢牢抓住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就一定能够创造一个大有可为的宜都新常态!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七届四次党代会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百强再进位、全面达小康”总目标,牢牢把握“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更大力度推进转型升级,更大力度推进城乡统筹,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更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开创宜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直接利用外资增长8%;外贸出口增长13%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12%以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制定这些目标,充分考虑了新常态的要求更高、新阶段的机遇更多,是积极进取并切实可行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总要求,力争全面超过预期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转型升级,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加快新型工业集聚发展。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力争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深入实施“5512”工业培优壮强工程,确保新增规模企业2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税收过千万元企业5家。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科技创新投资基金,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支持东阳光、宜化楚星、中船重工、兴发化工、华阳化工、仝鑫锻造等企业“走出去”,进一步争取订单,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引导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企业上市进程,力争新增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省级上市后备企业5家。扶持引导行业协会发展,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家。加强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建设现代企业家队伍。

  加快现代农业集约增长。围绕发展特色精品农业、生态休闲农业,推进“双百”工程和“三园”建设,新建精品果园1万亩、高效茶园6000亩、安全菜园2000亩。大力实施柑桔品改工程,规划建设柑橘国家农业公园,不断提升柑桔产业的支撑作用。加快实施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振兴宜都宜红茶。新建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5个。加快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兴办种植、加工、科技、观光休闲一体化园区,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宜昌市级3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85亿元。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新发展家庭农场30家,争创省级示范合作社3家。积极创建农业精品名牌,新增“三品”认证6个。抓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商标注册,打响宜都蜜柑、宜都宜红茶等农业区域品牌。办好名优特农产品展销鉴评会、农商农超对接等活动。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积极创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抓好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加快第三产业提质增效。抢抓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实施服务业三年振兴计划,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水平提升。依托工业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红花套物流园、枝城物流中心建设。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商贸、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抓好汉达新天地、康居商贸城、三峡机电城等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宜昌东商贸中心。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5家。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加快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加快三峡九凤谷、九河园田生态观光园、荆门山文化旅游城、青林古镇等旅游项目建设,打造高坝洲桑蚕文化园、红春民俗文化村、青林寺谜语村、潘家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乡村旅游品牌。支持五眼泉、潘家湾创建全省旅游名镇。力争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支持电商平台建设,培育各类电商主体,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创新镇域经济发展机制,以更大的力度推进镇域经济大发展。支持陆城率先发展,争当全省镇域经济和统筹发展排头兵。支持红花套、枝城建设全省“五化”同步示范镇。支持陆城、红花套争创全国文明城镇。支持高坝洲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强镇、特色旅游名镇。支持姚家店打造宜昌东商贸中心核心区。支持松木坪建设全省转型发展示范镇。支持五眼泉、聂家河、王家畈建设全省生态文明示范镇。支持潘家湾打造全省少数民族第一乡。支持松宜独立工矿区改造试点项目建设。加快强村富民步伐,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5%以上。

  (二)加大有效投入,增强持续发展新动力

  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发挥驻外招商平台和部门联动招商作用,不断提升招商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开展产业招商,鼓励本土企业和落户企业增资扩能、资本嫁接、以商招商。突出招大引强,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科技型、补链型项目。力争新签约项目70个以上,其中亿元项目20个、5亿元项目5个,实际到位资金370亿元以上。坚持理性招商,落实项目评审准入、绩效评价和淘汰退出机制,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量。确保争取上级资金增长10%以上。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为中心,扎实开展项目储备提质年、项目建设竞进年、社会投资促进年三个“主题年”活动。集中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科学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库,抓好项目谋划和衔接,力争有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省计划盘子。狠抓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江辉能源装备、福达坊食用油、巴蜀生物黑茶、荆门山文化旅游城等8个省市重点项目,抓紧实施仝鑫工业园、天人果汁、北新集成房屋等项目,力促东孚机械、瑞锶科技、388江南工业园三期、海南欣龙二期、土老憨生物科技园等项目投产达效。优化项目服务保障,完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营造一流投资环境,促进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达产。

  增强园区载体功能。坚持招商引资、产业延伸和功能开发同步推进,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筹资5亿元,推进园区土地收储、拆迁安置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枝城高新技术示范园的引领作用,大力引进高新产业项目,争创省级高新区示范园区。启动洋溪生态化工产业园建设,打造枝城精细化工产业新区。加快陆城工业园建设,配套完善陆逊大道、杨家湖山洪沟等基础设施,全面建设10平方公里工业新区。支持土老憨集团打造百亿企业,推进清江绿色产业园提档升级,建设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完善高坝洲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培植壮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建全省“两化”融合示范基地。鼓励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建设特色产业园。支持山区乡镇到沿江区域发展“飞地经济”。

  强化要素支撑保障。突出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用好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重大产业发展基金,集中财力支持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动金融组织、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促进金融更好地为“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服务。积极做好国通二期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发行工作。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项目,争取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未利用地政策,确保供应土地3000亩以上。加大闲置低效用地清理整治力度,争取盘活土地1000亩以上。争创全省、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加强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切实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强化电力服务,切实做好用电保障工作。

  (三)深化改革创新,激发体制机制新活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抓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继续取消、调整、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加快制定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一体化建设。推进红花套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枝城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扩权强镇步伐。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行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制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深层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确保新增工商企业550家、个体工商户2500户。积极推进财税改革,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完善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积极盘活财政结余结转存量资金,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强化政府债务管控,完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探索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多种投融资方式。建立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抓好科技创投基金运营管理,争创全省科技金融示范市。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实行居住登记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稳妥推进不动产登记改革工作。筹建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不断增强公共服务供应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医疗服务联合体建设,构建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探索住房公积金扩面机制,让更多群众享受住房保障政策。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开展科技专项服务行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10亿元。实施创新企业培育计划,推动科技企业加速成长。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加强区域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孵化器运作实效。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5个,新认定宜昌市工程技术中心1家。推进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实施品牌、标准、专利等战略,创建省级品牌4件,申请专利500件。加强人才强市建设,培育一批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

  (四)坚持城乡统筹,打造文明城市新形象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投资2亿元,新建续建市政项目28个。进一步拓展城市骨架,完成杨守敬大道、城河大道改造工程,加快推进跑马岗路、盘龙路、三家铺路、西湖路延伸、五宜大道延伸配套、楠竹园路、南清路等续建工程。完成长江大道与宜华大道交叉口改造工程,推进城西、城南片区开发,实施西湖二路改造和陆渔大道配套工程。开工建设市民活动中心、市档案馆。实施宜华一级路、陆渔大道生态景观工程,新增城市绿地10万平方米。启动渔洋河公园、龙山公园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

  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路网系统,加快推进陆松线改扩建工程,基本建成双城路,启动青林寺至高坝洲电站、清江二桥至高坝洲电站等道路工程,确保S216宜都绕城段建成通车。积极支持服务宜张、岳宜高速宜都段建设。抓好高速公路连接线布局规划,实现城镇和高速路互联互通。加快陆城中心客运站、红花套综合码头建设。推动雅澧一级路改扩建等项目立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小农水重点县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陆城城西片区电力设施改造。

  推动新型村镇建设。完善市域“一主两新五特”城镇结构,合理布局一批基础性、功能性配套项目,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力争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鼓励各地采取经营集镇、盘活存量、市场运作等方式,推进小城镇建设。完善村镇建设“以奖代补”政策,加快打造一批重点镇、中心镇和特色镇。整合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环境整治等项目资金,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水平。支持有条件的乡镇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继续开展好新一轮“三万”活动。统筹推进集中安置房规划、建设和管理。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编制城市亮化、城市美化、城乡绿道、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开展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实现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强化规划管控和刚性约束,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深入开展“四城联创”活动,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强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市长效管理水平。围绕建设智慧城市,推进数字化城管扩面增容,加快普及光纤入户,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建立和完善城管综合执法机制,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效率。进一步规范小区物业管理。

  (五)加强生态治理,推动人居环境新改善

  强化生态理念。认真贯彻新《环保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环境信用评价体系。科学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制度。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等制度,为宜都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让群众享受更多的生态福利。深化全民环保行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抓好节能减排。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降耗。狠抓主要污染物减排,新建城西污水处理厂,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加强重点污染排放企业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和再生资源基地建设,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支持宜化楚星、兴发化工、鄂中化工兴建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高效实施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创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狠抓环境治理。实施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工程,建立大气污染防控机制,加强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建筑扬尘、露天焚烧等治理,加快淘汰黄标车,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加强水污染防治,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坚决消灭黑河、臭河、垃圾河。规范娱乐场所、建筑工地施工管理,解决噪声扰民问题。统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完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实施清洁能源入户工程2500户,保护好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抓好松宜矿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

  推进生态建设。认真落实“绿满荆楚”规划,实施“生态宜都”行动计划,推进重要节点、沿江沿路、园区集镇绿化美化,形成绿树围城、城中显绿、城水相依的生态景观。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争创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市。加快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确保通过考核验收。开展生态镇、生态村、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建设省森林城镇1个、绿色示范乡村2个。抓好全国水利产权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创建全省水生态文明示范市。加快农村生态公益性公墓建设。

  (六)致力民生改善,促进百姓福祉新提升

  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把富民增收作为民生福祉的重中之重,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拓宽富民增收渠道,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就业服务机制,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78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加大社会保险征缴力度,确保各项保险应缴尽缴。建立社会救助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机制,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完善征地拆迁安置政策,探索建立村集体经济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长效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着力开展精准扶贫,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和特困村扶贫攻坚计划,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促进革命老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积极发展老龄、慈善、红十字等事业。抓好移民后扶工作,促进移民安稳致富。

  全面做优社会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扎实推进国家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验区试点工作,保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启动教育城域网建设。创建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4所。实施市一中南区、市外国语学校教学楼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支持市职教中心创建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完善卫生发展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筹建城西综合性医院,扩建市一医院,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开展全面健康管理试点,让城乡居民人人享受健康服务。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全民阅读、送戏下乡、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推进文艺精品创作,精心打造地方特色文艺作品和歌舞剧目。加强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抓好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扶政策,鼓励符合计生政策的对象生育。抓好科学知识普及,提高市民科学素质。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城乡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加强社会化服务信息支撑体系建设。深化平安宜都创建,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推进公安信息平台等资源整合,构建立体式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用法治思维规范信访工作,推进诉访分离,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着力打造为民信访、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深化法治宜都建设,加强宪法宣传教育,营造全民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氛围。积极创建国家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力争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城“三连冠”。支持群团等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对口支援工作。

  各位代表!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2015年,市政府将继续为群众办好十大惠民工程。一是新建保障性住房1000套、还建安置房1000套,改造农村危房500户。二是整治背街小巷10条,建设停车场2个,改造城市节点3处,新建陆城分路碑农贸市场。三是设立重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提高重大疾病报销比例。四是改扩建乡镇福利院2所,新建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20个,实行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城区公交车。五是新建农村公路安保工程87公里,硬化农村道路150公里。六是实施幸福渠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14座水库除险加固,解决4万人安全饮水问题。七是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264项,新增及增容配电台区188个,新建及改造中低压线路744公里。八是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完成绿化造林3.2万亩,建设绿色产业基地4000亩。九是实施放心食品工程,建设“阳光厨房”80家、“放心粮油店”12家,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1家、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10家。十是实施农村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光纤“户户通”工程。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破解难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着力完善纠错问责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全面落实市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不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认真办理公众诉求事项,及时回应市民关切。

  坚持务实勤政。把实干作为我们的座右铭,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把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提能善政抓落实,提升新常态下的市场驾驭能力。强化担当抓落实,敢于担责担难担险、敢抓敢管敢亮剑。督办检查抓落实,更加注重绩效管理,有效传导压力,打造落实链条,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加强考核抓落实,坚决治理为官不为,激励事业有为,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受到激励和表彰,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受到约束和惩戒。

  坚持为民理政。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整治“四风”顽疾,健全改进作风的常态化机制。树立求真务实之风,精简会议文件,减少事务性活动,真正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促增长上,把功夫下在出实招、办实事上。大兴为民服务之风,坚持用群众观点思考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千方百计地为群众谋利益,饱含深情地为群众办实事,不遗余力地为群众解忧愁。弘扬艰苦奋斗之风,集中有限的财力用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做到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

  坚持廉洁从政。把从严治政作为政府工作的新常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触高压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积极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严格执行廉政清单制度,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坚持公款公用、公款专用、公款节俭用。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新常态需要新作为,新作为开创新局面。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市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群策群力干事业,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三市”目标:指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市、生态文明模范市和社会治理先进市。

  2、“两化”融合: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核心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3、“新三板”:是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针对的是中小企业。

  4、“双百”工程:指市乡村三级建立百个精品果园,在潘家湾土家族乡、王家畈镇规划建设百里高效茶叶走廊。

  5、“三品”: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6、“两江”英才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的一项战略性举措。

  7、“两江”质量奖:评选和设立始于2014年,是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荣誉奖,旨在深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增强全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8、黄标车:指排放量大、浓度高、排放的稳定性差的车辆,大多是于1995年以前领取牌证的老车。

  9、“五项”社会保险: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种保险。

  10、“三化四务”:指组织网格化、自治规范化、服务综合化,推行电子村务、集成电子学务、拓展电子商务、优化电子服务。

  11、“双创”:指创建文明新村和十星级文明户。

  12、“四风”问题: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3、“三公”经费: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

  14、“两圈两带”:指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北长江经济带及汉江生态经济发展带。

  15、“5512”工业培优壮强工程:指培育5个产值过200亿元产业,5家过100亿元企业,10家过50亿元企业,200家过亿元企业。

  16、“四个一批”工程:指一批在全国同行业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县市。

  17、“五化”同步:指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同步发展。

  18、“飞地经济”: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双方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模式。

  19、PPP模式:指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投资运营,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全过程”合作关系。

  20、“负面清单”管理: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

  21、“一主两新五特”:指以陆城为主城区,红高统筹示范区、枝城新型工业基地为新城区,5个特色产业镇。

  22、“四城联创”: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23、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指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4、跑马岗路:原工业园区33号路;盘龙路:原工业园区35号路;三家铺路:原工业园区37号路。


2015年宜都市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热词搜索:宜都市 工作报告 政府

1、根据财政部和我市资产清查工作的相关制度、政策和要求,我单位已全面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报告如下:小学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 模板(2015-07-31)

2、【第一篇】:学习工作报告范文习工作报告范文一、通过5月份日常工作和学习积累,使我对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在5月份杭州高级人才交流会上认 工作报告范文(共8篇)(2015-08-31)

3、集团工作会议上,常务副总裁李闻做了题为“攻坚突围 创优增强”的工作报告。李闻从“战略抉择是方向”、“法人治理是保障”、“计划运营是机制”、“人力资源是动力”四个方面总结了大汉控股集团工作报告(2015-09-09)

4、大汉控股集团执行副总裁杨桂云从财务创新与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财务职责与定位、下阶段财务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三个方面对报告进行了阐述。大汉控股财务工作报告(2015-09-09)

5、区人大代表 崔生全:“我们也对报告进行了认真的学习,特别是对下半年工作安排和金牛区2015-2030年纲要进行了学习,金牛将主要从规划、北改、基层治理、干部队伍建设几个方面(着力),我们与会区人大代表们这样评价政府工作报告 (2015-09-10)

6、近日,石家庄市审计局局长刘桂江受市政府委托,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作了《关于2014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石家庄市2014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2015-09-10)

7、今天,官渡区老龄委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来到了七彩夕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昆明市首家与政府签订居家养老服务协议的养老中心试点三个月做了工作报告。关于检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运营情况工作报告(2015-09-11)

8、9月11日上午,我矿在办公楼四楼会议室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意见征求会议,矿领导王斌、许昌、王奎武及相关政工部门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许昌主我矿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意见征求会议 (2015-09-12)

9、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人大工作报告解读之“四个全面”总布局 (2015-09-15)

10、在硕果累累的金秋九月,我们迎来了全国第31个教师节。今天,县四大班子领导与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教师节庆祝暨表彰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在第3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上的工作报告(2015-09-18)

11、新疆,古称西域,意为中国的西部疆域。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设省,并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新疆区情区况及政府工作报告(2015-09-20)

12、文金委直属文化部xxx,总部设立在北京,并在海南海口、广东深圳、广西北海、黑龙江哈尔滨等地设办事机构。其职能是规范文文化金融委员会工作报告(2015-09-20)

13、23日上午,恩平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27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恩平市政府相关工作报告,并进行人事任免。受恩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灼冰委托,恩平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恩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政府有关工作报告(2015-09-24)

14、1、通过编写书籍推动“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的研究由于对新天地、田子坊、8号桥、思南公馆等项目有比较多的了解,所以“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传承”成为本中心最先开展的研究项目,也构成上海华夏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五年工作报告 (2015-09-24)

15、青海大学昆仑学院第二次学生代表大会听取并审议了刘祥同学代表学生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总结了我院学生会所取得的工作成绩,高度概括了我院学生会工作取得的基本经验关于院学生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5-09-26)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5年宜都市政府工作报告 ”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5年宜都市政府工作报告 "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5817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