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蝶恋花寓意

蝶恋花寓意

2016-11-01 09:51:2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蝶恋花寓意(共4篇)尔雅中华诗词之美1《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 2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 3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B)。 A、《诗经》 B、《大学》 C、《礼记》 D、《春秋》4《诗经》中祭祀歌颂祖先的歌诗是指(D)。 A、国风 B...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
蝶恋花寓意 第一篇

1

《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 2

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 3

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B)。

 A、《诗经》

 B、《大学》

 C、《礼记》

 D、《春秋》

4

《诗经》中祭祀歌颂祖先的歌诗是指(D)。

 A、国风

 B、雅

 C、正声

 D、颂

5

“诗言志”出自古书(C)。

 A、《诗经·毛诗序》

 B、《诗言志辨》

 C、《尚书》

 D、《论语》 1

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

2

《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D)。

 A、Book of Songs

 B、Book of Rites

 C、Book of Documents

 D、Book of Change

3

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D)。

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

 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

 C、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

 D、来源于现实生活

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B)。

 A、雅乐

 B、清乐

 C、宴乐

 D、胡乐 5

“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

1

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C)。

【蝶恋花寓意】

 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

 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

 C、当时传唱度低

 D、无人刊刻流传 2

《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 3

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

《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D)。  A、田园生活

 B、志向、理想

 C、山河美景

 D、美女、爱情 5

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B)。  A、清乐

 B、雅乐

 C、胡乐

 D、法曲 1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王国维的观点是(D)。  A、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 B、能言诗之所不能言  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 D、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手把齐纨相诀绝”一句中“齐纨”是指(D)。  A、丝绸

 B、手绢

 C、簪子【蝶恋花寓意】

 D、扇子 3

关于《花间集》,描述不准确的是(C)。  A、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词集  B、收录了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作品  C、南唐词收录其中

 D、由后蜀人编辑 4

温庭筠被称为“花间鼻祖”。(√) 5

“花落春犹在”这句话出自俞平伯。(×) 1

“衣锦尚褧”出自古书(D)。

古诗文寓意
蝶恋花寓意 第二篇

古诗文寓意

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骆宾王《在狱咏蝉》的“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的“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的“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而寒蝉则是悲凉的同义词。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三国人曹植的 “寒蝉鸣我侧”(《赠白马王彪》)诗句也表达同样的情思。

燕子:“燕子”意象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

【蝶恋花寓意】

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4、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飘泊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天晴:欢愉、光明 金风:秋风

“水”的意象:(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5、器物类

玉:高洁、故地重游、脱俗 珍珠:美丽、无瑕 簪缨(冠):官位、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蝶恋花寓意】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丝竹:音乐; 汗青:史册; 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 三尺:法律; 寸管:笔;

【蝶恋花寓意】

青鸟:信使船: 兰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船、战船)。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

从文本欣赏角度赏析欧阳修《蝶恋花》的四层意境
蝶恋花寓意 第三篇

【蝶恋花寓意】

龙源期刊网 .cn

从文本欣赏角度赏析欧阳修《蝶恋花》的四层意境

作者:张贝贝

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6期

摘 要:清人毛先舒认为欧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两句有四层情意,且层层递进。本文将依据魏天无《文本欣赏与文本解读》和孙绍振《名作细读》中的文本欣赏方法对其进行阐释,从三大角度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四大意境。

关键词:文本欣赏;蝶恋花;释义与辨味;意境;“有我”

一、从释义与辨味的角度分析

在《文学欣赏与文本解读》一书中,谈到:文学欣赏和文本解读中的释义,是离不开语境的;对特殊义的理解更是如此。我们在释义时要注意两点:意识特定语境中语词的特殊含义了认识积极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人生经验,投射到作品中去,才能比较准确地理解语词的言外之意。

所谓辨义,使之阅读者在释义的基础上,细致地品味作品的特殊意蕴和情致。毛先舒在《古今词论》中有专门对于欧阳修《蝶恋花》的赏析:

词家意欲层深,语欲浑成。作词者大抵意层深者,语便刻画;语浑成者,意便肤浅,两难兼也。或欲举其似,偶拈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

毛先舒在这里指出了词创作中常见而又深刻的矛盾现象:词人为求意旨深刻,就会失去语言的浑成;如求语言的浑成,又会造成意旨的肤浅。在一首作品中,语言浑成与情意层深往往是难以兼顾的,但是欧词的这两句却把两者统一起来。关键在于作者“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反之,则“先措意便刻画”,也就是说如果作者首先立下了意旨求深的意图,则会造成语言刻画;如果从自然的情感和已经出发,情感与语言相互交融,那么,不仅意旨深刻,语言也自然浑成。

而欧阳修的《蝶恋花》显然就是从情感和意境出发的最佳典范,这两句的情感层次至少有四层,切层层递进:第一层写女主人公“因花有泪”。此刻女子正在忆念走马章台的丈夫,可是望而不见,眼中唯有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第二层写“因泪问花”。泪因愁苦而致,势必要找个发泄的对象。这个对象此刻已经幻化为花,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蝶恋花寓意 第四篇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辛苦最怜天上月。
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
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
春丛认取双栖蝶。

注释:

1、一昔句:昔,同“夕”,见<左传·哀公四年>:“为一昔之期。”玦(jué)玉玦,半环形之玉,借喻不满的月亮。这句是说,一月之中,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夜是圆满的,其他的夜晚就都是有亏缺的。
2、不辞句:引用一则典故。荀粲之妻冬天高烧病重,全身发热难受。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荀粲为了给妻子降温,脱光衣服站在大雪中,等身体冰冷时回屋给妻子降温。卿,3、无那:无奈,无可奈何。
4、软踏句:意思是说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絮语。
5、唱罢句:唐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这里借用此典表示总是哀悼过了亡灵,但是满怀愁情仍不能消解。
6、春丛句:认取,注视着。取,语助词。此句意思是说,花丛中的蝴蝶可以成双成对,人却生死分离,不能团聚,故愿自己死后同亡妻一起化作双飞双宿的蝴蝶。李商隐<偶题二首>:“春丛定是双栖夜,饮罢莫持红烛行。”

赏析:

纳兰性德仅活到三十一岁,这位才华绝代的人物,来到世间不过“惊鸿一瞥”,留下的雪泥鸿爪便是那<饮水词>。读他的词,你会感受其中有那么个饱含挚意深情且十分凄惋动人的主旋律,久久地在你心上萦回,且听这首<蝶恋花>吧: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月光下的世界,有一种朦胧的美感,易惹人冥思遐想。离别的人们则更易逗起无限相思之情。唐人诗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之类。纳兰性德继承前人却又自创新意,他仰望夜空一轮皓月,浮想联翩而至,情感勃郁而生。他高声叹息:“明月呀明月,最可怜你一年到头东西流转,辛苦不息;最可惜你好景无多,一夕才圆,夕夕都缺。”那“环”和“玦”皆美玉制成的饰物,古人佩在身上。“环”似满月,“玦”似缺月。纳兰性德词镂刻精工入妙,于此类比拟可见。但其长处还在于写景亦处处有情,故其词抒情气氛特浓。此处以“辛苦最怜”四字领起,顿使天边那一泓寒碧,漾起许多情思。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随着情感的高涨,想象的飞腾,他进一步梦想起来,那一轮明月仿佛化为他日夜思念的爱人,用她那皎洁的光辉陪伴着他。此时,词人也发出了自己的誓言:要不畏“辛苦”,不辞“冰雪”去到自己爱人身畔,以自己的身躯热血“为卿热”。无奈天路难通,一个天上,一个人间,遐想烟消云散之后,剩下的只是对往事的追怀和物在人亡的沉痛感慨。

纳兰性德本是一位在精神气质上颇似贾宝玉的贵胄公子,身居“华林”而独被“悲凉之雾”。当了康熙的侍卫,却深以为苦,“惴惴有临履之忧”。他率真,性好自由,喜欢“闲云野鹤”式的生活:“仆亦本狂士,富贵轻鸿毛”,他爱书,爱友朋之乐,还很钟爱他的闺中伴侣。<饮水词>中有些篇章如初日芙蓉,晓风杨柳的姿影般明丽、娇嫩,又如出谷春莺,天边云雀的鸣声般曼妙、清新,它记录了词人的初欢,描绘了他的少年行乐图。可惜这段时间很短促,大约才结婚两、三年后他就赋“悼亡”了。我们看到他在一首<沁园春>词前<自序>中道:“了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澹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哦,原来他心中的明月,寄托了他如此深沉的哀思,自不同于一般。他们夫妻间只有“几年恩爱”,又还有别离,早知如此,真不该离别:“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围月?”他在词中常这么叹息。

“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下半阙拉回到现实:室在人亡,双燕依然,一片凄清。小燕子也是很多情的,象王尔德笔下的“快乐王子”就有一只小燕子来陪伴。如今一双燕子出现在纳兰性德的帘钩上,只有它们那儿娇小、轻盈才能够“软踏”,这“软”字下得多神!燕子呢喃、似絮语;它们在说什么?是说当年这室中曾有那“一生一代一双人”的事儿吧?于是我们从那“说”字里随之想象出此间曾有过的旖旎柔情的梦幻中的画面来了,随即,又都消逝了。眼前只有这帘间燕子。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一结是那样沉挚,又是纳兰性德式的爱情的表现。他是不甘心这样凄凉到底的,他又梦想起来了。“唱罢秋坟”出自李贺诗中“秋坟鬼唱鲍家诗”一语。“鲍家诗”似乎指的就是鲍照的<蒿里吟>这类挽歌。纳兰性德说:“在你的坟前我悲歌当哭,唱罢了挽歌,悲哀还不得解脱,我只有明春到此来认一认,花丛中可有一双栖香正稳的蝴蝶。”为什么要“认取”呢?想必是旧时曾见过的了。于是我们从他自己描绘的年少风光里,看到了这样的镜头:“露下庭柯蝉响歇,沙碧如烟、烟里玲珑月。并着香肩无可说,樱桃暗吐丁香结。笑卷轻衫鱼子缬,试扑流萤,惊起双栖蝶……”这不就是那难得的“一昔如环”的花月良宵吗?在他心上萤飞蝶舞,时时闪过,他所以要时时去寻觅,以重温旧梦。但这样的解释似嫌不足。我们反复吟咏全篇,感到其中热烈深沉的感情是一贯到底的。“最怜”——“不辞”——“认取”这些字眼下得“字字沉响”,力量很大。应该容许他的想象继续飞腾起来,应该换一种理解:对着秋坟,他痴心地发愿“眼泪已流尽,悲歌已唱完,倒不如率性化去,和死去的爱人一起变作一双蝴蝶,到来年,春光如海万花丛中有对双栖蝶,这就是我们俩——永远地摆脱悲哀,永远地相依在一起——请旁人来‘认取吧。”

他的早逝的妻子,在他心中永久是一位娇憨情态的少女,他们相恋的时光在池心中是永久的纪念。他感到那时候他自己也很纯洁无邪,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而后来他便陷进许多烦恼中去了,所以他对一逝而不复返的人生这段美好时光无限依恋,格外追想。他的“悼亡”篇章很多,其缘由也在此。

纳兰性德词中有一个理想境界,那就是希望青春和爱情得到永生。青年词人是非常执着于这一理想并且热烈地赞颂它的。<蝶恋花>可为范例。故而我们读他这篇词后,会感到于凄惋中还燃着一种象火一般炙热人心的东西,这就颇具力量,而不纯然是消沉。他的同时代词人陈维崧评他的词曰:“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但我以为散发着青春气息的纳兰性德的词,几乎在“南唐二主”之上。

纳兰性德词善设色点染,此篇先以素谈之色为主,只见青白的月色,又见帘前的双燕,最后却让我们看见那春丛双蝶的想象中色采绚烂的特写,映衬之下,分外地美。即令“悼亡”,也不尽是一片素色,这恐怕也是他的特点吧。


蝶恋花寓意相关热词搜索:翡翠蝶恋花寓意 玉雕蝶恋花的寓意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蝶恋花寓意”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蝶恋花寓意"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71574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