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炒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炒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2016-10-28 11:30:2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炒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共5篇)大黄泡水喝的功效大黄泡水喝的功效大黄的败火还有泻下功效非常的强劲,服用之后具有活血化瘀还有解毒去火的作用。大黄不能够长时间用水煎煮,否则药效会降低。大黄烧成碳就是常见的大黄炭了,这种物质可以很好的治疗出血症。不过小编建议,虽然大黄服用之后对身体的保健效果非常的不错,但这种物质性寒,建议不要多吃,同时...

大黄泡水喝的功效
炒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第一篇

大黄泡水喝的功效

大黄的败火还有泻下功效非常的强劲,服用之后具有活血化瘀还有解毒去火的作用。大黄不能够长时间用水煎煮,否则药效会降低。大黄烧成碳就是常见的大黄炭了,这种物质可以很好的治疗出血症。不过小编建议,虽然大黄服用之后对身体的保健效果非常的不错,但这种物质性寒,建议不要多吃,同时脾胃虚寒的人群也不适合服用。另外,女性在月经期间以及怀孕期间也不适合服用这种中药材。

具体的大黄泡水喝的功效如下:

第一:泻下

大黄的泻下作用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了,这种药材在进入到大肠之后就会出现泻下的症状,大约在服用六到八小时见效。

第二:保肝作用【炒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因为大黄可以很好的降低体内导致肝细胞健康下降的物质,对于一些肝细胞肿胀、坏死以及变性的情况都有不错的疗效。另外,大黄还能够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同时对于干酪素也有刺激再生的作用,有效的控制体内毒素的繁衍。大黄泡水喝的功效还包括促进肝脏部位的血液循环,这样体内的微循环得到改善,肝脏自然也就更加健康了。

第三:利胆效果【炒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泡水服用的利胆功效也非常的明显,主要就是可以疏通胆中的毛细血管,对于一些胆汁淤积的情况有着不错的疗效,同时还可以促进胆囊进行收缩,促进胆汁的分泌,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保健身体。

第四:止血

大黄具有止血的作用,见效非常的快。大黄可以促进血尿版的粘合性,这样血栓的形成就大大减少了。除此之外,大黄还可以促进血小板的数量以及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增加,这样肌肤凝血的时间自然就降低了。

第五:保护胃黏膜

大黄对于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它能够促进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增加,有效的降低胃液游的酸度,促进胃黏膜以及肠胃的健康。

【炒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第六:抗急性胰腺炎

科学家临床进行了实验,发现大黄泡水喝能够很好的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非常的

不错。这是因为大黄中的有效成分对于多种胰酶、蛋白酶等产生抑制作用。

第七:改善肾功能

大黄服用之后还可以促进肾脏功能健康,特别是对于肾代偿性肥大以及高代谢状态等有着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另外,大黄还有很好的泻下功效,所以利尿的作用也不差。

第八:降血脂【炒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生活中患有高血脂的人群并不少,这种疾病对于身体的损害以及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具有比较严重的影响,那么应该如何治疗呢?小编建议这个时候可以将大黄泡水喝,服用之后可以很好的降低体内的氧化之以及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含量,很好的改善体内微循环,最终得到降低血脂以及保健身体的作用。

第九:消炎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使用大黄还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在动物的身上进行了实验,效果非常都不错。大黄具有消炎的作用主要是由于这种中药材可以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最终抑制一些导致发炎的物质合成。

第十:防治肿瘤

大黄中含有一定的大磺酸、大黄素以及芦荟大黄素等,这些物质都具有非常不错的抗肿瘤的功效。大黄能够对癌细胞形成以及代谢的一些环节进行破坏,这样癌细胞的呼吸以及代谢都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还可以抑制蛋白质等的合成,这样癌细胞就不能够正常的繁衍。所以说,大黄泡水喝的功效还包括了防治肿瘤,平时生活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服用。

第十一:增强身体免疫能力

大黄进入身体之后还可以非常显著的提高免疫能力,对于一些内毒素血症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强体内吞噬细胞的分泌,对于一些由于毒素导致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具有很好的疗效。

小编建议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一些大黄泡水喝的功效具有了解了。大黄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服用之后具有清热泻下以及增强身体免疫力、抑制毒素和抗炎功效的,平时生活中科学服用还能够改善体内微循环,最终让体质越来越好,身体也是越来越健康。

(挂号网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炒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第二篇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

【药材名】大黄

【英文名】Rhubarb

【拉丁名】Radix et Rhizoma Rhei ①Rheum palmatum L.,②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Reg,③Rheum officinale Baill.

【别名】黄良,火参,肤如,将军,锦纹大黄,川军,峻;①掌叶大黄,又名:葵叶大黄,北大黄,天水大黄 ②唐古特大黄又名:鸡爪大黄。③药用大黄,又名:南大黄。药材:①北大黄,西宁大黄:二、铨水大黄:②南大黄 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同属植物波叶大黄,又称苦大黄。

【名称考证】大黄 (《本经》) ,黄良、火参、肤如(《吴普本草》)、将军(李当之《药录》)、 锦纹大黄(《千金方》)、川军(《中药材手册》)、峻(藏名)

【科目来源】蓼科植物

【药用部位】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或根茎。

【性味归经】苦,寒。①《本经》:“味苦,寒。”②《吴普本草》:“神衣、雷公:苦,有毒。扁鹊:苦,无毒。李氏:小寒。”③《别录》:“大寒,无毒。”④《药性论》:“味苦甘。”

入胃、脾、心包、大肠、肝经。①《汤液本草》:“入手、足阳明经。”②《纲目》:“足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药。”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兼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功效分类】泻下药,攻下药

【功效主治】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赤,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用于泻下,不宜久煎),1~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或醋调敷。

【用药忌宜】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①《本草经集注》:“黄芩为之使。”②《药性论》:“忌冷水。恶干漆。”③《本草经疏》: “凡血闭由于血枯,而不由于热积;寒热由于阴虚,而不由于瘀血;症瘕由于脾胃虚弱,而不由于积滞停留;便秘由于血少肠燥,而不由于热结不通;心腹胀满由于脾虚中气不运,而不由于饮食停滞;女子少腹痛由于厥阴血虚,而不由于经阻老血瘀结;吐、衄血由于阴虚火起于下,炎烁乎上,血热妄行,溢出上窍,而不由于血分实热;偏坠由于肾虚,湿邪乘虚客之而成,而不由于湿热实邪所犯;乳痈肿毒由于肝家气逆,郁郁不舒,以致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而不由于膏梁之变,足生大疔,血分积热所发,法咸忌之,以其损伤胃气故耳。”④《本草汇言》:“凡病在气分,及胃寒血虚,并妊娠产后,及久病年高之人,并勿轻用大黄。”⑤《本经逢原》:”肾虚动气及阴疽色白不起等证,不可妄用。”6、黄芩为使。7、忌冷水,恶干漆。8、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瘀结者忌用、孕妇忌用。

【用药配伍】配芒硝,清热泻毒;配枳实,行气泻下;配附子,温下;配肉桂,泻火凉血;配庶虫,泻火凉血。

【炮制方法】生大黄(又名:生军):原药拣净杂质,大小分档,焖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或切成小块,晒干。酒大黄:取大黄片用黄酒均匀喷淋,微焖,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大黄片100斤用黄酒14斤)。熟大黄(又名:熟军、制军):取切成小块的生大黄,用黄酒拌匀,放蒸笼内蒸制,或置罐内密封,坐水锅中,隔水蒸透,取出晒干(大黄块100斤用黄酒 30~50斤)。亦有按上法反复蒸制2~3次者。大黄炭:取大黄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面呈焦褐色(存性),略喷清水,取出晒干。《雷公炮炙论》:“凡使大黄,锉蒸,从未至亥,如此蒸七度,晒干。却洒薄蜜水,再蒸一伏时,其大黄劈如乌膏样,于日中晒干用之。”

【资源分布】①掌叶大黄 分布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地。②唐古特大黄 分布青海、甘肃、四川西北等地。③药用大黄 分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药材鉴定】①北大黄 为掌叶大黄及唐古特大黄的干燥根茎。商品有两类:一、西宁大黄:多加工成圆锥形或腰鼓形,俗称“蛋吉”,长约5~17厘米,直径约3~10厘米;外皮已除去或有少量残留,外表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到类白色菱形的网状纹理,俗称“锦纹”(系由灰白色薄壁组织与棕红色射线交错而成),有时可见菊花状螺旋形“星点”,一端常有绳孔,质地坚硬,横断面黄棕色,显颗粒性(习称高梁碴),微有油性,近外围有时可见暗色形成层及半径放射向的橘红色射线,髓部中有紫褐色星点,紧密排列成圈环状,并有黄色至棕红色的弯曲线纹,亦称“锦纹”。气特殊,味苦而微涩。此外,尚有凉州大黄、河州大黄和岷县大黄,亦皆属西宁大黄一类。其中凉州大黄又名凉黄、狗头大黄,因其整个的形有如狗头,顶端平圆,下部渐细而钝圆,品质亦佳,产于甘肃武威、永登等地。二、铨水大黄:一般为长形,切成段块,个大形圆者常纵剖成片,质地较松,内色较西宁大黄淡,锦纹不甚明显,断面星点亦排成圈环状,其它与西宁大黄相似。主产于甘肃铨水、西礼等地。属于铨水大黄型的商品,尚有文县大黄、清水大黄、庄浪大黄等数种,产于甘肃文县、成县、清水等地。

【炒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②南大黄 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为药用大黄的干燥恨茎。多横切成段,一端稍大,形如马蹄,少数亦呈圆锥形或腰鼓形,长约6~12厘米,直径约5~ 8厘米,栓皮已除去,表面黄棕色或黄色,有微弯曲的棕色线纹(锦纹)。横断面黄褐色,多空隙,星点较大,排列不规则,质较疏松,富纤维性。气味较弱。以上各种大黄,均以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粘者为佳。另有一种山大黄为同属植物波叶大

黄 Rheum franzenbachii Munt.的根茎及根,又称苦大黄。常呈不规则圆柱形,外表红褐色而黄,无横纹,质坚而轻,断面无星点,无锦纹,有细密而直的红棕色射线。气不香,味苦而涩,质次,服后有腹痛感。

【古籍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①陶弘景:“大黄,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虽非河西、陇西,好者犹作紫地锦色,味甚苦涩,色至浓黑,西川阴干者胜,北部日干,亦有火干者,皮小焦,不如而(‘而’《纲目》引作‘西’)耐蛀堪久。此药至劲利,粗者便不中服,最为俗方所重,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也。”②《唐本草》:“大黄,幽、并以北渐细,气力不如蜀中者。今出宕州、凉州、西羌、蜀地皆有。陶称蜀地者不及陇西,误矣。”③《本草拾遗》: “大黄,用之当分别其力,若取和厚深沉能攻病者,可用蜀中似牛舌片紧硬者。若取泻泄骏快,推陈去热,当取河西锦文者。凡有蒸,有生,有熟,不得一概用之。”④《本草图经》: “大黄,今蜀川、河东、陕西州郡皆有之,以蜀川锦纹者佳,其次秦陇来者,谓之土蕃大黄。江淮出者曰土大黄,二月开花结细实。又鼎州出一种羊蹄大黄,疔疥瘙甚效。初生苗叶如羊蹄,累年长大,即叶似商陆而狭尖,四月内于押条上出穗五七茎,相合,花叶同色,结实如荞麦而轻小,五月熟,即黄色,亦呼为金荞麦,三月采苗,五月收实并阴干,九月采根,破之亦有锦文,日干之,亦呼为土大黄。”⑤《纲目》:“苏颂说即老羊蹄根也。因其似大黄,故谓之羊蹄大黄,实非一类。又一种酸模,乃山大黄也。状似羊蹄,而生山上,所谓上大黄或指此,非羊蹄也。”

【炒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化学成分】大黄具有泻下作用的成分,是几种葡萄糖甙和甙元,其中甙是主要的,因其泻下作用常强于其相应甙元。甙元主要是蒽醌衍生物,包括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素甲醚。此5种甙元存在于大黄根的形成层附近及射线中,一小部分呈游离状态,多存在于嫩根的木质部分,大部分则与葡萄糖结合成甙,贮存于根的较老部分。大黄的致泻效力与其中的结合性大黄酸含量成正比,游离的蒽醌类成分无致泻作用。此等有较强的致泻作用的蒽醌甙,有以下几种:大黄酚一1一葡萄糖甙或大黄酚甙;大黄素一6一葡萄糖甙;芦荟大黄素一8一葡萄糖甙;大黄酸一8一葡萄糖甙;大黄素甲醚葡萄糖甙。大黄又含大黄鞣酸及其相关物质,如没食子酸、儿茶精和大黄四聚素。没食子酸一部分是游离的,一部分和葡萄糖结合成没食子酰葡萄糖。大黄四聚素水解生没食子酸、桂皮酸和大黄明。此等鞣酸及其相关物质,有止泻作用,与蒽醌衍生物的甙类之泻下作用恰相反。此外,大黄又含有脂肪酸\如己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此等脂肪酸,有游离与结合两种形态。大黄又含有草酸钙(约6%)、葡萄糖、果糖和大量淀粉(16%)。其含非葡萄糖甙性的树脂,水解后产生没食子酸、肉桂酸和数种蒽醌衍生物。掌叶大黄之根茎含蒽醌衍生物总量约2.8~3.5%,其中游离的0.52~1.48%,结合的约2%;一说蒽醌衍生物总量为2~5%。还含蒽醌衍生物的双葡萄糖甙,如大黄素双葡萄糖甙、芦荟大黄素双葡萄糖甙和大黄酚双葡萄糖甙;又含番泻甙A和B;番泻甙C等。番泻甙的泻下作用,较蒽醌甙为强,但含量则远较后者为少。

【化学鉴定】理化鉴定:(1)取本品粉末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可见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加碱显红色。(2)取本品粉末少量滤纸上,加氢氧钠溶液,滤纸即成红色。(3)Borntrager氏试验:取药材粉末约0.1-0.5g,加0.1%氢氧化钾溶液10ml,煮沸后放冷,加水5ml滤过,取红色滤液盐酸酸化至微酸性,加乙醚5ml振摇,羟基蒽醌化合物转溶入乙醚中,分出乙醚层,加入等量氨水,则碱液显樱红色,乙醚液仍黄色。(示大黄酸)

【相关选方】①治伤寒阳明腑证,阳邪入里,肠中有燥屎,腹满痛,谵语,潮热,手足濈然汗出,不恶寒,痞满燥实全见者,以此汤下之: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二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伤寒论》大承气汤)

②治大便秘结:大黄二两,牵牛头末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有厥冷,用酒调三钱,无厥冷而手足烦热者,蜜汤调下,食后微利为度。(《素问病机保命集》大黄牵牛丸)

③治热病狂语及诸黄:川大黄五两(锉碎,微炒)。捣细罗为散,用腊月雪水五升,煎如膏,每服不计时侯,以冷水调半匙服之。(《圣惠方》雪煎方)

④治泄痢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久不愈者:大黄一两,细锉,好酒二大盏,同浸半日许,再同煎至一盏半,去大黄不用,将酒分为二服,顿服之,痢止。一服如未止,再服,以利为度,服芍药汤和之,痢止,再服黄芩汤和之,以彻其毒也。(《素问病机保命集》大黄汤)

⑤治妇人经血不通,赤白带下,崩漏不止,肠风下血,五淋,产后积血,癥瘕腹痛,男子五劳七伤,小儿骨蒸潮热等证,其效甚速:锦纹大黄一斤,分作四份;一份用童尿一碗,食盐二钱,浸一日,切晒;一份用醇酒一碗,浸一日,切晒,再以巴豆仁三十五粒同炒,豆黄,去豆不用;一份用红花四两,泡水一碗,浸一日,切晒;一份用当归四两,入淡醋一碗,同浸一日,去归,切晒。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取下恶物为验。未下再服。(《医林集要》无极丸)

⑥治产后恶血冲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块等:锦纹大黄一两,杵罗为末,用头醋半升,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用温醋化五丸服之,良久下。亦治马坠内损。(《千金方》)

⑦治久患腹内积聚,大小便不通,气上抢心,腹中胀满,逆害饮食:大黄、芍药各二两。上二味末之,蜜丸,服如梧桐子四丸,日三,不知,可加至六、七丸,以知为度。(《千金方》神明度命丸)

【原生形态】①掌叶大黄,多年生高大草本。根粗壮。茎直立,高2米左右,光滑无毛,中空。根生叶大,有肉质粗壮的长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宽心形或近圆形,径达40厘米以上,3~7掌状深裂,裂片全缘或有齿,或浅裂,基部

略呈心形,有3~7条主脉,上面无毛或稀具小乳突,下面被白毛,多分布于叶脉及叶缘;茎生叶较小,互生;叶鞘大,淡褐色,膜质。圆锥花序大形,分枝弯曲,开展,被短毛;花小,数朵成簇,互生于枝上,幼时呈紫红色;花梗细,长3~4毫米,中部以下具1关节;花被6,2轮,内轮稍大,椭圆形,长约1.6毫米;雄蕊9,花药稍外露;子房上位,三角形,花柱3,向下弯曲,柱头头状,稍凹,呈V字形。瘦果三角形,有翅,长9~10毫米,宽7~8毫米,顶端微凹,基部略呈心形,棕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生于山地林缘半阴湿的地方。

②唐古特大黄,多年生高大草本,高2米左右,与上种相似。茎无毛或有毛。根生叶略呈圆形或宽心形,直径40~70厘米,3~7掌状深裂,裂片狭长,常再作羽状浅裂,先端锐尖,基部心形;茎生叶较小,柄亦较短。圆锥花序大形,幼时多呈浓紫色,亦有绿白色者,分枝紧密,小枝挺直向上;花小,具较长花梗;花被6,2轮;雄蕊一般9枚;子房三角形,花柱3。瘦果三角形,有翅,顶端圆或微凹,基部心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生于山地林缘较阴湿的地方。

③药用大黄,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5米左右。茎直立,疏被短柔毛,节处较密。根生叶有长柄,叶片圆形至卵圆形,直径40~70厘米,掌状浅裂,或仅有缺刻及粗锯齿,先端锐尖,基部心形,主脉通常5条,基出,上面无毛,或近州'脉处具稀疏,的小乳突,下面被毛,多分布于叶脉及叶缘;茎生叶较小,柄亦短;叶鞘简状,疏被短毛,分裂至基部。圆锥花序,大形,分枝开展,花小,径3~4毫米,4~10朵成簇;花被6,淡绿色或黄白色,2轮,内轮者长圆形,长约2毫米,先端圆,边缘不甚整齐,外轮者稍短小;雄蕊9,不外露;子房三角形,花拄3。瘦果三角形,有翅,长约8~10毫米,宽约6~9毫米,顶端下凹,红色。花果期6~7月。多生长于排水良好的山地。

【参考出处】《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拾遗》,《本草图经》,《纲目》

【功效分类】泻下药攻下药

【相关药材】牛耳大黄叶牛耳大黄穗序大黄藏边大黄滇边大黄高山大黄河套大黄丽江大黄心叶大黄天山大黄

【关键词】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赤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炒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第三篇

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排毒解毒 清热

禁忌人群: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大黄。

适宜人群:大黄适合大便不畅者。

详细信息

目录

大黄的食物介绍大黄的保存秘诀

大黄的食物介绍

食用大黄最适应生长于寒温带地区。叶柄味酸,常和草莓一起用来做馅,或用在水果羹和蜜饯中,也用制甜酒和开胃酒。大黄根耐寒力强,而地上部分秋霜後即冻死。叶含有毒物质,仅在喜马拉雅某些地区,人们烹食野生种的叶。食用大黄原产于亚洲,早春由地下茎发出大簇的叶,叶形大,宽达60公分(2呎),叶柄大,直径超 过25公釐(1吋),长达60公分。晚春开花,花葶大,位于叶簇中央,花小而多,绿白色。翅果有棱,含一粒种子。

大黄的保存秘诀

大黄置在通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中药大黄炭的功效与作用
炒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第四篇

大黄炭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大黄炭为中药材大黄的炮制加工品。常用于凉血止血。大黄生用泻下作用较强,熟用则泻下作用较缓而长于泻火解毒,清利湿热;酒制功擅活血,且善清上焦血分之熟;炒炭常用于凉血止血。

大黄炭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炭为中药材大黄的炮制加工品。中药大黄炭的功效与作用。常用于凉血止血。大黄生用泻下作用较强,熟用则泻下作用较缓而长于泻火解毒,清利湿热;酒制功擅活血,且善清上焦血分之熟;炒炭常用于凉血止血。
大黄生用泻下作用较强,熟用则泻下作用较缓而长于泻火解毒,清利湿热;酒制功擅活血,且善清上焦血分之熟;炒炭常用于凉血止血。[
炮制作用: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

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炒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第五篇

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炒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切片锅内炒至微黄色的成品,炒白芍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炒白芍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炒白芍不

炒白芍的功效:
炒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切片锅内炒至微黄色的成品,炒白芍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

别名: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归肝、脾经。
功效: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主治: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6--15g。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取净白芍片,锅内炒至微黄色。
炮制:炒白芍:取净白芍片,锅内炒至微黄色。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摘录:<中国药典>

炒白芍的作用:
炒白芍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炒白芍有治疗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的作用。
1、炒白芍治脚气肿痛:白芍药六两,甘草一两。为末,白汤点服。(<岁时广记>)
2、炒白芍治风毒骨髓疼痛: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为末,夹绢袋盛,酒三升,渍五日。每服三合,日三服。(<经验后方>)
3、炒白芍治妇人胁痛:香附子四两(黄子醋二碗,盐一两,煮干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无时服。(<朱氏集验医方>芍药汤)
4、炒白芍治下痢便脓血,里急后重,下血调气:芍药一两,当归半两,黄连半两,槟榔、木香二钱;甘草二钱(炒),大黄三钱,黄芩半两,官桂二钱半。上细切,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素问病机保命集>芍药汤)
5、炒白芍治妇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差者:白芍药三大两,干姜半大两。细锉,熬令黄,捣下筛。空肚,和饮汁服二钱匕,日再。(<广利方>)
6、炒白芍治金创血不止,痛:白芍药一两,熬令黄,杵令细为散。酒或米次下二钱,并得。初三服,渐加。(<广利方>)
7、炒白芍治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藭半斤(一作三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8、炒白芍治痛经:白芍二两,干姜八钱。共为细末,分成八包,月经来时,每日服一包,黄酒为引,连服三个星期。(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9、炒白芍治产后血气攻心腹痛:芍药二两,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圣济总录>芍药汤)

白芍汤
药物组成:白芍药、炙甘草、莲肉、山药、扁豆、龙眼肉、青黛、麦冬。
处方来源:<麻科活人>卷四。
方剂主治:麻后元气不复,脾胃虚弱,羸瘦,身无潮热者。
方剂功效:调脾胃,平肝木。
用法用量:合3-4剂,水煎服。
主治:平肝润燥
配方:茵陈蒿、柴胡、栀子炒各3克,白芍、赤芍、陈皮、麻仁(碾)、蜜炙甘草、麦冬、天冬各9克。
方解:茵陈蒿、柴胡、栀子、赤芍清热,白芍、麻仁、甘草、麦冬、天冬滋阴润燥,陈皮行气。

白芍茶
原料:白芍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抗菌。
用途:胸胁疼痛;阴虚发热;月经不调;泻痢腹痛;崩漏。

白芍桃仁粥
材料:白芍20g,桃仁15g,粳米60g。
做法:先将白芍水煎取液,约500ml;再把桃仁去皮尖,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二味汁液同粳米煮为稀粥,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晚期瘀血阻络者、颈椎病晚期瘀血阻络者。

白芍炖乳鸽
材料:白芍10克,枸杞子10克,乳鸽300克,姜10克,清水1000克。调味料:盐5克,鸡精3克,糖1克,胡椒粉1克。
做法:
1、乳鸽斩块汆水,白芍洗净,姜切片待用。
2、将净锅上火,放入清水、姜片、乳鸽、白芍、枸杞子,大火烧开转小火炖40分钟调味即成。
功效:治疗肝阳亢盛引起的头晕、眩晕,阴血不足引起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也可治疗营养不良、表虚自汗。

白芍地黄汤
组成:川芎、当归、白芍、甘草、生地、白术、茯苓、黄连、地榆、人参、山栀、天花粉各1。5g。
用法: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内痔出血,大便干燥。
来源: <外科正宗>

归身白芍汤
组成:熟地黄、归身、白芍、川芎。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血调血。
主治:疮疡血虚之证。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白芍药散
组成:白芍药30克 牡蛎30克(烧为粉) 熟干地黄30克 桂心30克 干姜30克(炮裂,锉) 鹿角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 乌贼鱼骨30克 黄耆30克(锉) 龙骨30克
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空腹时以温酒调下3克。
主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淋沥不绝,黄瘦虚损。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

青皮白芍汤
药物组成:青皮、白芍、柴胡、山栀、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方剂主治:中风。风木太过,凌虐中州,脾土受攻,求助于食,善饥消食。
方剂功效:泻肝安脾。
本方用法:清水煎服。
处方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二。

桂枝白芍汤
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甘草、人参、黄耆。
方剂主治:出疹因麻黄药太多,或暑月服表药,汗出过多亡阳,表气空虚,邪往凑之,变成中风,冷汗大出,遍身凉,手足冷,身项强掣,角弓反张,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服药后,身温、汗止者,可治;身冷、脉微,汗不止者,不治。
处方来源<治疹全书>卷下。

白芍金铃汤
组成:杭白芍酒炒10克,川楝子(酒炒)、白菊花、刺蒺藜(酒炒)、炒枳壳、鲜竹茹、番泻叶泡(兑)各7克,广陈皮、制香附、酒黄芩各5克,广木香(后下)3克。
制作:上药加水适量,连煎2次,去渣取药汁300毫升。
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服。
功效:清胃达郁,行气止痛。适用于胃脘痛甚,恶寒腹胀者。

首乌白芍汤
组成:制首乌9克 北沙参9克 银柴胡4。5克白茯苓9克 黑驴胶6克(蛤扮炒) 生白芍6克炒扁豆6克 扁石斛9克 生苡仁18克 生谷芽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泄泻日久,肝脾阴伤者。
来源:<镐京直指医方>卷二。

丹参白芍茶
原料:丹参5g、白芍3g、白芷3g、花茶3g。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活血消肿止痛。
用途:妇女乳房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柴胡白芍汤
药物组成:柴胡10克,白芍12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茵陈15克,虎杖15克,丹参30克,板兰根30克。
制作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疏肝利湿,健脾。适用于hbsag阳性者。
随症加减:伴急性乙型肝炎初期,症见纳呆,厌油腻,身倦乏力,腹胀闷,舌红苔腻,加藿香、川朴等;出现黄疸者,加车前草20克,茵陈加至30克;属慢性乙肝或伴肝区疼痛者加川芎、川楝子。
资料来源:黄大斌。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白芍黄芩木通汤
组成:白芍2钱,黄芩2钱,木通8分,白术1钱,泽泻1钱,茯苓7分。
用法:水煎,温服。
主治:水泻,小便短赤。
来源:<赤水玄珠>卷八。

黄连白芍汤
组成:黄连6克 黄芩6克 半夏9克 枳实4.5克 白芍药9克 姜汁25毫升(冲)
用法: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功效:辛开苦降,两和肝胃。
主治:太阴脾疟,寒起四末,不渴多呕,热聚心胸。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炒大黄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热词搜索:大黄粉的作用与功效 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炒大黄的功效与作用”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炒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71456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