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中药“独活”的作用是什么?

中药“独活”的作用是什么?

2016-10-11 12:27:3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中药“独活”的作用是什么?(共5篇)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独活的功效与作用作者:买书网,更新日期:2009-11-24 14:13:44味辛、苦,性微温。功效:祛风胜湿,通痹止痛。【传统应用】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重,屈伸不利等病症。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独活、桑寄生、秦艽、细辛、防风、当归、生地、白芍、川...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中药“独活”的作用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到你。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独活”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篇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买书网,更新日期:2009-11-24 14:13:44

味辛、苦,性微温。功效:祛风胜湿,通痹止痛。

【传统应用】

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重,屈伸不利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独活、桑寄生、秦艽、细辛、防风、当归、生地、白芍、川芎、人参、茯苓、杜仲、牛膝、甘草,治疗风寒湿痹,腰膝酸痛等症;②三痹汤(《校注妇人良方》):独活、黄芪、川断、秦艽、细辛、防风、当归、生地、白芍、川芎、人参、茯苓、杜仲、牛膝、生姜、甘草,治疗气血不足,风寒湿痹,手足拘挛等症。

在治疗风湿痹痛的大秦艽汤、羌活胜湿汤中也均有独活。

【主要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类和香豆素类等成分。

【药理作用】

(一)抗炎镇痛

其抗炎作用明显而持久。对大鼠足肿胀性炎症,独活挥发油100 mg/kg的抗炎效果与水杨酸钠注射液200mg/kg的效果相当,而且时间可维持4小时以上。

独活寄生汤水煎剂灌服对大鼠足肿胀有抑制作用,能减轻炎症反应,加速肿胀消退,并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

其水煎剂腹腔注射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二)免疫

独活寄生汤能明显增加大鼠胸腺、脾脏的重量,明显增加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三)对心血管

1.降压:本品对麻醉犬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酊剂较水煎剂效果强。

2.抗心律失常:本品所含的γ-氨基丁酸静注可对抗乌头碱引起的心律失常,降低室速发生率,缩短室速发生时间,降低室颤发生率和病死率。

3.扩张冠状动脉:本品活性成分白当归素、异虎耳草素、5一甲氧基一8一羟基一补骨脂素等具有类似凯林的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独活还作用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受体。

4.对脑血流量的影响: 独活寄生汤十二指肠给药,能明显增加麻醉犬的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能持续2小时。对犬血压无影响,但有减慢心率的作用。

(四)抗凝血:本品醇提物可抑制ADP体外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对血栓形成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延长小鼠出血时间,因而有较强的抗凝作用。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成分为香豆素类的二氢山芹醇、二氢山芹醇乙酸酯、二氢欧山芹素、欧芹酚甲醚。

(五)镇静和解痉:

其水煎剂和独活寄生汤对小鼠、大鼠灌胃后表现出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功效,动物呈现镇静催眠状态。其中枢抑制作用和毒性反应比丹皮和酸枣仁的均大。

本品所含的活性成分内酯类佛手柑内酯、花椒毒素、欧芹属素乙等对兔回肠有明显 的解痉作用,其所含异虎耳草素、虎耳草素、白芷内酯能显著对抗氯化钡所致的肠痉 挛,其所含东莨菪素对大鼠子宫痉挛有解痉作用。

(六)光敏感

本品所含呋喃香豆精类佛手柑内酯、花椒毒素、欧芹属素乙等成分为光活性物质, 对日光和紫外线敏感,能引起光敏性皮炎。在补骨脂素衍生物中,光敏活性以花椒毒素 毒性最强,佛手柑内酯次之,欧芹属素乙较弱。异虎耳草素则无光敏活性。

(七)其他

【中药“独活”的作用是什么?】

1.抗菌:水煎剂对杆菌、球菌有抑制作用。

2.抗肿瘤:本品所含花椒毒素、佛手柑内酯具有抗肿瘤功效,所含东莨菪碱对乳 腺肿瘤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慢性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腰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

2.治疗白癜风、银屑病。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3~9g。

临床常用剂量:6~]2g。

大剂量:一般不宜大剂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或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外敷。

【临床体会

(1)关于光敏性

独活含香豆精类补骨脂素衍生物,有光过敏性,能治疗白癜风、银屑病一类需要紫外线照射的疾病。

对于光敏性皮炎、红斑狼疮关节炎、皮肌炎关节肌肉酸痛,独活就不宜使用。

民间流传长期服用中草药,能使人面部皮肤变深变黑。对绝大多数中草药来说,对皮肤色素是无影响的,有的还能增白。但也有的中药能使皮肤增深增黑,这主要是指具有光毒性的中药,如独活、补骨脂、紫草等,长期服用可能使人面部皮肤变深变黑。停药一段时间后,能够消退而复原。雷公藤的面部色素沉着反应尤为明显。

(2)关于对消化道的影响

独活在药理试验中对肠道具有解痉作用,说明其对肠炎性关节炎,既能治疗关节炎。又能治疗腹痛腹泻,对溃疡性结肠炎伴有关节痛者也是适合的。

独活剂量稍大有胃不适反应。如原有胃炎胃痛者,常规剂量就可能出现胃不适反应。这可能是其所含香豆素类对胃的刺激引起的,与其对肠的解痉作用无关。说明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还需要有一个与临床相互结合相互印证的过程。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1.LD50 大鼠肌内注射独活所含的花椒毒素的LD50为0.16g/kg,欧芹属素乙的LD50为0.335g/kg,佛手柑内酯的LD50为0.945g/kg。

2.毒性反应:本品所含的异补骨脂素幼鼠每日33.3g/kg能引起肝损害。欧芹属素乙0.6g/kg可引起肝脂肪性变及死亡,0.8g/kg可引起死亡。

说明水煎剂的毒性很小,但其单体有一定的毒性。

(三)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剂量过大有胃不适甚至恶心反应。长期使用是否会引起肝脏慢性损害,目前临床上尚未发现。

由于本品有光敏性,长期使用可能会使人暴露部位的皮肤色素增深。

中药材独活的快速鉴别方法
中药“独活”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篇

中药材独活的快速鉴别方法

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能。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等病症。

来源 川独活:又名资丘独活、巴东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

产地与分布 主产湖北资丘、巴东、长阳、鹤峰长县及四川奉节、灌县、巫山等县。此外,陕西安康亦有分布。主销全国各地并出口。【中药“独活”的作用是什么?】

鉴别要点 独活主要特征是:根头膨大、圆锥状,多横皱;主根圆柱形,多分枝,全体灰褐色或棕色,有纵皱具横皮孔及根痕。质柔韧,断面灰白色,形成层环棕色,香气浊,味苦辛。

名典鉴别 ①《神农本草经》:“独活。味苦平。……一名羌活,一名羌青,一名护羌使者,生川谷。”②梁《名医别录》:“独活生雍州川谷、或陇西南安,二月、八月采根暴干。”③陶弘景曰:“此州郡县并是羌地。羌活形细而多节软润,气息极猛烈。出益州北都西川者为独活,色微白,形虚大,为用亦相似而小不如。至易蛀。宜密器藏之。”④《大明本草》曰:“独活,是羌活母也。”参见历代鉴别羌活项下。

快速鉴别 独活主根略呈圆柱形,少分枝(巴东灌县产)或多分枝(资丘产),长10~20cm,直径2~4cm。顶端有密集环状叶痕及凹陷茎痕。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具纵皱沟纹,根头部尤多,并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质柔韧,折断面皮部灰白色,有裂隙,木质部黄棕色。气香而浊,味苦辛微麻舌。

品质以根粗壮,质软、油润、香气浓者为佳。

通过上文关于人尿制剂的介绍,相信你一定对中医又有了新的了解。在中医里,治病的方法有很多,除了汤剂、药丸等等,还有很多神奇的治病方法,都可以起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效果。

独活
中药“独活”的作用是什么? 第三篇

独活

【拼音名】 Dú Huó

【别名】胡王使者、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肉独活、资历邱独活、巴东独活、香独活、绩独活、大活、山大活、玉活

【别名】香独活、肉独活、川独活、资丘独活

【性味】辛、苦,微温。

【归经】归肾、膀胱经。【中药“独活”的作用是什么?】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

【用法用量】 3~9g。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注意】阴虚血燥者慎服。【中药“独活”的作用是什么?】

①《本草经集注》:"蠡实为之使。"

②《本经逢原》:"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瘙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

【备注】(1)祛风胜湿,通痹止痛,凡风寒湿痹,关节疼痛,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尤以下部之痹痛、腰膝酸痛、两足痿痹、屈伸不利等症为适宜,常与桑寄生、秦艽、牛膝等同用。用于风寒表证,兼有湿邪者,常与羌活同用。

【中药“独活”的作用是什么?】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独活3钱,红糖5钱,加水煎成100毫升,分3~4次服,疗程1周。治疗422例,显效29例(6.9%),有效282例(66.8%)。有效病例均显示一定的镇咳、平喘作用。副作用有头昏、头痛、舌发麻、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一般不必停药。

【药理作用】1.对血小板聚集及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独活醇提物(H6F4)(1g浸膏相当19.6g生药)能抑制ADP体外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聚集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提高而增加。0.4g/kgH6F4腹腔注射对大鼠颈动脉旁路中形成的血栓有抑制作用。1.0g/kg 时,其抑制率可达51.1%。H6F4亦可抑制Chandler法形成的体外血栓,不但后延雪暴发生时间、CTFT和TFT,而且使湿血栓长度缩短,湿重减轻。同时对小鼠尾出血时间有明显地延长作用。独活中的有关成分二氢欧山芹醇、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二氢欧山芹素、甲氧基欧芹素、二氢欧山芹醇葡萄糖甙等对ADP体外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亦有明显抑制活性,在终浓度为1mg/ml条件下,抑制率分别为42.2±11.3%、46.6±2.2%、24.5±11.3%、50.4±49.5%和32.7±9.O%。甲氧基欧芹素(Osthol)对 ADP、花生四烯酸、PAF、胶原离子载体A23187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独活的二氯甲烷提取部分,主要含甲氧基欧芹素等香豆素化合物,具有拮抗钙通道阻滞剂受体的活性,此活性与血压、心律有关。在20和10mg/kg剂量时,对猫的动脉压分别降低50%和30%,持续时间各为2小时和1小时,但大鼠用

1-2mg/kg剂量时,使动脉压和心缩力增加,刺激呼吸。另报道独活粗制剂0.1-0.5ml/kg 静脉注射,对麻醉犬和猫有降压作用。独活还作用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受体。

3.解痉作用: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等对兔回肠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4.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独活煎剂2g/kg 腹腔注射,能明显延长小鼠热板法造成的动物疼痛反应时间,表明独活有明显镇痛作用。独活流浸膏、独活煎剂给小鼠或大鼠灌胃或皮下注射给药,动物外观均表现镇静催眠状态。独活浸剂皮下注射给于青蛙,还可防止士的宁所致的惊厥,但青蛙最终死亡。

5.抗菌作用:欧芹酚甲醚和花椒毒素在体外对11种菌株试验表明有广泛的抗菌谱。花内酯对布鲁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MIC为1:2500。

6.光敏感作用: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和异欧前胡素等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光活性物质当它们进入机体后,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则可使受照处皮肤发生日光性皮炎,于受照射部位发生红肿、色素增加、甚至表皮增厚等。

7.其他作用:香柑内酯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中等强度的保护作用。花椒毒素和香柑内酯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杀灭作用。

【附方】 ①治风痹:独活、石南各四两,防风三两,附子、乌头、天雄、茵芋各二两。以酒二斗,渍七日,服半合,日三,以知力度。(《干金方》独活酒)

②治风伤肾经,腰痛如掣,久不治,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之患,及新产后腰脚挛痛,除风活血:独活二两半,桑寄生、杜仲(切,炒断丝)、北细辛、白芍药、桂心、芎藭、防风(去芦)、甘草、人参、熟地黄(洗)、大当归各二两。上锉散,每四钱,水二盏煎,空心服。(《世医得效方》独活寄生汤)

③治少阴寒湿腰痛:独活、苍术、防风、细辛、川芎、甘草。水煎服。(《症因脉治》独活苍术汤)

④治历节风四肢头面肿:黄芪十二分,独活八分,生地(切)三升(暴干),豆豉一升(熬),鼠粘子三升(暴干),上五味捣筛为散,一服方寸匕,饮汁下,日二服,加至

二、三匕,忌芜荑、蒜、面、猪肉。(《延年方》)

⑤治惊瘫、鹤膝,及中风湿日久致腰背手足疼痛,昼轻夜重,及四肢痿痹不仁:川独活半两,当归(酒洗)、白术、黄芪(蜜水涂炙)、薄桂(去粗皮)、川牛膝(酒洗)各二钱半,甘草(炙)三钱。上件细切,每取二钱,水一盏,姜二片,薤白一根,煎七分,空心热服,或无时。(《活幼心书》独活汤)

⑥治产后百日中风,痉,口噤不开,并治血气痛,劳伤,补肾;独活一斤,大豆五升,酒一斗三升。上三味,先以酒渍独活再宿,若急须,微火煮之,令减三升,去滓,别熬大豆极焦,使烟出,以独活酒沃之,去豆服一升,日三夜一。(《千金方》独活紫汤)

⑦治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独活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亦可以酒水等煮之。(《小品方》一物独活汤)

⑧治风著人面,引口偏著耳,牙车急,舌不得转:独活三两,生地黄汁一升,竹沥一升。上三味,合煎取一升,顿服之。(《千金方》)

⑨治头痛属少阴者:独活、细辛、川芎、秦艽、生地、羌活、防风、甘草,水煎服。(《症因脉治》独活细辛汤)

⑩治齿根动痛:生地黄、独活各三两。上二味细切,以酒一升渍一宿,含之。(《千金方》)

⑾浣洗一切痈疽:独活、黄芩、莽草、当归、川芎、大黄、赤芍药各-两。上为散,分作两次,先用猪蹄以水二升煮,令蹄熟,去蹄入药,再煎十余沸去滓,乘热洗疮。(《普济方》独活散)

中药独活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独活”的作用是什么? 第四篇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独活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独活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独活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独活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阴虚血燥者慎服。
风寒湿痹:该品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袪风湿,
少阴头痛:该品善入肾经而搜伏风,与细辛、川芎等相配,可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如独活细辛汤(<症因脉治>)。
独活与桑枝:独活搜风散寒止痛而通痹;桑枝祛风湿而通经络横行四肢。二者合用,治疗风寒湿痹功能增强,尤其是上肢疼痛、肩关节周围炎。
风寒挟湿表证:该品辛散温通苦燥,能散风寒湿而解表,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多配羌活、藁本、防风等,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独活的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中药独活的功效与作用
用药禁忌:阴虚血燥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蠡实为之使。
2、<本经逢原>: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

独活膏
功效:治疥癣。
处方:羌活半两,独活半两,丹参半两,葱白半两,豆蔻1两。
做法:上药入菜油内,觉油香,更入黄蜡,候蜡熔成膏即是。
用法用量:用时先洗疮,拭干敷药。
摘录:<鸡峰>卷二十二

独活丸
方剂主治:风瘾疹,(疒咅)(疒畾)肿起,时痒时痛;风热,头面身体,瘙痒瘾疹。
组成:独活(去芦头)1两1分,天门冬(去心,焙)1两1分,防风(去叉)1两1分,蒺藜子(炒,去角)1两1分,桔梗(去芦头,炒)1两1分,薏苡仁(炒)1两,黄连(去须)1两,桂(去粗皮)半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半。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空心、临卧菊花汤送下。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一。

独活茶
组成:独活15o克。
功用: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治:①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恶寒、发热、身体疼痛、腰腿酸痛。②风寒湿三邪侵入致气血流行不畅而产生的腰、膝、足、胫筋骨疼痛。
做法:上药研粗末。每服取30克置保温瓶中,用沸水500毫升冲泡,盖闷15分钟后代茶饮用。1日内分数次饮完。每日1剂。
宜忌:阴虚血燥者慎服。
出处:<药茶治百病>

独活粥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适用于外感风寒,风寒湿痹,周身疼痛,骨节酸痛等。
组成:独活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
制作:将独活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注意事项:本品性温,易伤阴液,阴虚血燥者慎用。

独活饮
功效:中风口噤不语,不知人,饮食不下。
处方:独活(去芦头)1两,葛根(锉)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切),煎取7分,去滓热服。口噤服药不下,斡口开灌之,日夜4-5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独活消痰饮
主治:痘靥后呛喉,谵语。
药物组成:独活5分,陈皮4分,桔梗7分,贝母5分,甘草3分,白芍6分,杏仁4分,元参3分,石菖蒲5分。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处方来源:<治痘全书>卷十四。

独活苍术汤
组成:独活 苍术 防风 细辛 川芎 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主治:少阴寒湿腰痛,不能转侧,头痛身疼,无汗拘紧,脉左尺细紧。
加减:寒甚,加生姜、桂枝。
来源:<症因脉治>卷一。

独活人参酒
功效:祛风湿、益气血,主治产后中风.困乏多汗,体热头痛。
材料:独活45克,白藤皮15克,羌活30克,人参20克,白酒适量。
制法:将前4味共研粉末,和匀备用。
用法:用时每取药未10克.加水7份,白酒3份.煎至7份,去渣.待温,不拘时候,每次温服15-30毫升。
来源:<太平圣惠方>。

独活当归酒
主治:风湿性腰腿疼痛。
配方:独活,杜仲、当归、川芎、熟地、丹参各30克,好酒1公斤。
制法:将上药碎细,用酒浸于净瓶中,密封,近火煨,1日夜后候冷即可饮用。
用法:随量,不拘时候温饮,常令有酒气。
来源:<圣济总录>

小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独活”的作用是什么? 第五篇

小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小柴胡又叫一枝黄花,小柴胡有疏风泄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小柴胡有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毒蛇咬伤的作用,小柴胡用药禁忌是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慎用小柴胡。

小柴胡的功效:
中药小柴胡又叫一枝黄花,小柴胡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的全草或根,小柴胡别名野黄菊、山边半枝香、洒金花、黄花细辛、黄花一枝香等,小柴胡有疏风泄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小柴胡有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毒蛇咬伤的作用,小柴胡用药禁忌是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慎用小柴胡。

药名:小柴胡
别名:野黄菊、黄花一枝香、千根癀、土泽兰、百条根、铁金拐、签子草、山边半枝香、洒金花、黄花细辛、小白龙须、黄花马兰、大败毒、红柴胡、黄花仔、红胶苦菜、一枝香、大叶七星剑、蛇头王、金锁匙、满山黄、黄花儿、黄柴胡。
性味:味辛;苦;性凉。小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归经:入肝经、胆经。
功效:疏风泄热;解毒消肿。
主治: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黄疸;泄泻;热淋;痈肿疮疖;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2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汁搽。
药材基源:小柴胡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的全草或根。
炮制方法:取全草或带根全草,洗净、晒干、切断、备用。小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亦可鲜用。

小柴胡的作用:
小柴胡能和解少阳,
1、小柴胡治发背、乳痈、腹股沟淋巴腺肿:一枝黄花七钱至一两。捣烂,酒煎服,渣捣烂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2、小柴胡治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一枝黄花三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3、小柴胡治鹅掌风、灰指甲、脚癣:一枝黄花,每天用一至二两,煎取浓汁,浸洗患部,每次半小时,每天1--2次,七天为一疗程。(<上海常用中草药>)
4、小柴胡治头风;一枝黄花根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5、小柴胡治毒蛇咬伤:一枝黄花一两。水煎,加蜂蜜一两调服。外用全草同酒糟杵烂敷。(<江西民间草药>)
6、小柴胡治黄疸:一枝黄花一两五钱,水丁香五钱)水煎,一次服。(<闽东本草>)
7、小柴胡治咽喉肿毒:一枝黄花七钱。水煎,加蜂蜜一两调敷。(<江西民间草药>)
8、小柴胡治小儿急惊风:鲜一枝黄花一两,生姜一片。同捣烂取汁,开水冲服。(<闽东本草>)
9、小柴胡治一切肿毒初起:一枝黄花二两。煎水淋洗,或用毛巾浸药汁温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10、小柴胡治跌打损伤:一枝黄花根三至五钱。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11、小柴胡治痈肿溃后腐肉不脱:一枝黄花二两,野菊根一两。醋煎熏疮口。(<江西民间草药>)
12、小柴胡清热解毒。<南宁市药物志>
13、小柴胡治破血,通关窍。<广东中药>
14、小柴胡洗肿毒。<植物名实图考>
15、小柴胡能发汗解表。<闽东本草>
16、小柴胡能疏风解毒,退热行血,消肿止痛。<湖南药物志>

小柴胡的食用方法:
小柴胡茶
材料:柴胡5g、黄芩3g、半夏3g、党参2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柴胡、黄芩、半夏、党参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效:和解少阳。
用途: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冷热交替、胸胁胀痛、不思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眼花。
来源:传统药茶方。

小柴胡加大黄汤
组成:人参7分,北柴胡1钱5分,片黄芩1钱,法半夏1钱,炙甘草5分,锦庄黄1钱。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3个为引,水煎,热服。
主治:小儿伤寒里热,恶热,出头露面,扬手掷足,烦躁燥粪,掀衣气粗。
出处:<幼幼集成>卷二。

小柴胡加桂汤
组成:桂枝1两半(去皮),黄芩1两半,人参1两半,甘草1两(炙),半夏2合半,芍药1两半,大枣6枚,生姜1两半(切),柴胡4两。
主治:疟。
用法用量:水7升,煮取3升,去滓温服。
出处:<医碥>卷六。

小柴胡加常山汤
组成:小柴胡汤加常山3钱(生用不炒)。
主治:疟疾。注:如服后欲吐者,即以手探吐,痰吐尽则愈。
出处<时方歌括>卷上。

小柴胡加防风汤
组成:柴胡2两,人参5分,半夏(制)6分,黄芩3分,生姜7两半,甘草7两半,防风1两,大枣3个。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3盏,煮至1盏半,去滓温服。
制备方法:上锉。
主治:少阳风痉,汗下后不解,乍静乍躁,目直视,口噤,往来寒热,脉弦者。
出处:<此事难知>。

小柴胡加葛根汤
组成:柴胡1两,甘草6钱,大枣3个,人参2钱,黄芩3钱,生姜3分,葛根3分。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3盏,煎服。
制备方法:上锉细。
主治:妇人伤寒,太阳经传阳明,表证仍在而自利。
出处:<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小柴胡加枳桔汤
组成:柴胡1钱,半夏半钱,甘草半钱,人参3钱,黄芩3钱,枳壳1钱,桔梗1钱。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1片,煎6分服。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主治:疮疹后咳嗽胁疼。
出处:<痘疹心法>卷十九。

加减小柴胡合龙胆泻肝汤
组成:柴胡1钱,人参5分,青皮5分,车前5分,龙胆草4分,栀子4分,半夏7分,黄芩7分,甘草3分,白芍1钱,归梢6分。
用法:加生姜1片,水煎服。仍服芦荟丸3次。
主治:肝火盛,胁痛。
来源:<方症会要>卷三。

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30g);黄芩(18g);人参(18g);半夏清,(18g);甘草炙,(18g);生姜切,(18g);大枣擘,(12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
1、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少
2、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来源:汉代张机(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中>。

加味小柴胡汤1
组成:柴胡3钱,黄芩3钱,知母3钱,潞参3钱,鳖甲3钱(醋炙),清半夏2钱,常山1钱半(酒炒),草果1钱,甘草1钱,酒曲3钱,生姜3钱,大枣2枚(擘开)。
加减:疟初起者,减潞参、鳖甲;热甚者,加生石膏5-6钱或至1两;寒甚者,再加草果5分或至1钱。
主治:久疟不愈,脉象弦而无力。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加味小柴胡汤2
组成:柴胡2钱5分,黄芩1钱,人参1钱,生地黄1钱,甘草1钱,半夏6分。
用法:上作一剂。水一钟半,加生姜3片,煎8分,食远服。
主治:妇女热入血室,致寒热如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妄语,血虚大劳大怒,火动热入血室,或妇女经行,感冒发热,寒热如疟,夜间热甚或谵语。
来源:<外科发挥>卷二。

加味小柴胡汤3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当归、升麻、陈皮、泽泻。
加减:无汗恶寒,加苍术、独活;发热过期不退,加葛根;胸腹饱满,加枳壳、桔梗;停食,加厚朴、山查;烦躁谵语,大便闭结,加知母、石膏;汗多身冷,加芍药、桂枝;3月久疟,加人参、杏仁,又加生姜1片,大枣1枚,再加桃枝7条,未发时温服。
用法:水煎服。
主治:疹后疟疾。
来源:<治疹全书>卷下。

加味小柴胡汤4
组成:柴胡、人参、黄芩、半夏、甘草、黄连、升麻、芍药、元参。
加减:口干,去半夏,加天花粉;咽痛,加桔梗、荆芥;若呕,加陈皮、干姜,去甘草;斑毒,加犀角、大青;胸中满闷不利,加瓜蒌、枳壳;痰火上喘,加知母、瓜蒌、桑皮;喘渴脉数大,加石膏;胸胁满痛,加枳壳、桔梗;心下痞硬,加枳实、黄连。
用法:加生姜,水煎服。
主治:发斑,往来寒热,或潮热,口苦咽干而渴,耳聋胁痛,胸满心烦而呕,喘嗽等。
来源:<伤寒全生集>卷三。

小柴胡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慎用小柴胡。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中药“独活”的作用是什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中药独活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独活的作用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中药“独活”的作用是什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中药“独活”的作用是什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68219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