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2016-04-14 09:25:4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共5篇)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一、活动目的:1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2 把礼仪常规贯穿到歌谣、小品、朗诵等各种表演形式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礼仪对...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篇一:《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2.把礼仪常规贯穿到歌谣、小品、朗诵等各种表演形式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礼仪对于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

1.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前期铺垫:搜集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等资料;调查争做文明学生的做法。

2.关于小学生礼仪的音像、文字材料。

3.环境布置(黑板、场地等)。

4.组织学生准备有关节目。

三、活动过程:

主持人(班主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新一代的少年,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那你了解古人是如何讲究礼仪的吗?请听张婉清等同学带来的礼仪小故事:

《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 主持人:同学们,他们讲的故事真精彩啊!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来感谢他们。是的,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请听一组古典礼仪名言。

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闻,非礼勿听。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仪容仪表,是一张无字却无比重要的名片,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尊重别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卿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俄)赫尔岑 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塞万提斯

您二十年前是我的老师,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一定还是我的老师。——毛泽东 主持人:铭记这些名言,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的接班人,更应该讲文明、用礼仪,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请听礼仪说唱《文明礼仪“十要、十不要”》

“要讲究卫生,不要随地吐痰;要美化环境,不要乱扔乱画;要说话和气,不要污言秽语;要爱护公物,不要损坏设施;要维护交通,不要乱行乱停;要遵纪守法,不要扰乱秩序;要维护安宁,不要噪声扰民;要见义勇为,不要见利忘义;要高尚娱乐,不要参与赌博;要诚实守信,不要欺诈哄骗。”

主持人:我们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历史使命,在文明礼仪的熏陶下,我们才能健康成长。希望队员们人人争做文明小标兵,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将文明之美到处传播!

(一)在家,我是文明小主人。

主持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故事至今仍深深的教育着我们,下面请看历史故事:《孔融让梨》、《黄香诚心敬父母》(放录像)

主持人:看到这两个小故事,同学们觉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现在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那么我们在一起生活的小伙伴们呢?看 了下面的表演的小品,我想大家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请欣赏小品:《我的好伙伴》 主持人:通过这个小品,大家认为该如何与小伙伴相处?

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下面请欣赏小品《客人来了》

(二)在学校,我是文明小学生。

主持人:中国古代的礼仪规范不断发展改革形成了我们的现代文明礼仪,在校园这个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的环境中,我们少先队员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讲礼貌,懂礼仪,做一个文明少年。礼仪举止包含了许多内容,你知道那些校园礼仪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规范的校园礼仪是怎样的呢?下面请欣赏几种最基本的礼仪形式。

校园礼仪:正确的走姿、正确的站姿、正确的坐姿、交往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递物与接物。

主持人:这是我们常用的校园礼仪,对于我们小学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请听《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学生齐诵)

主持人:我们共同生活在这所美丽的校园里,我们应该和谐相处。在前段日子里,我们班里出现了几幕这样的情景,请看小品《课间活动》

主持人:同学们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自由发言。

(三)在社会,我是文明小公民。

主持人:在学校要讲文明,那么在没人监督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来一场文明礼仪知识抢答,请同学们说出下面的做法是对的,还是错的。

1、占小便宜 11、使用文明用语 21、拾金不昧

2、对人有礼貌 12、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22、答应别人的事情做不到

3、乘车时主动让座 13、乱扔杂物 23、排队买东西

4、佩戴首饰 14、嘲笑同学的缺点 24、讲究卫生

5、践踏草坪 15、给别人起绰号 25、随地吐痰

6、走人行横道 16、抄袭作业 26、考试时不作弊

7、抽烟、喝酒 17、不要说脏话粗话 27、守时守信

8、到处乱涂乱画 18、浏览不良网站 28、用打架等方式解决纠纷

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9、排队乘车 19、文身 29、不穿奇装异服

10、遵守交通法规 20、不随意涂鸦 30、传阅色情暴力书刊杂志 主持人:原来,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文明礼仪的知识啊!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主持人:真不愧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小学生!下面我们就来一场文明礼仪大检查吧!请同学们仔细回想一下,在平常的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不文明的行为?说给大家听一听吧!这回我们要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是火眼金睛,最能发现不文明的行为!(同学发言) 主持人:大家真的是有火眼金睛啊!竟然发现了这么多不文明的行为。那,在我们班级里有没有类似的不文明行为呢? (同学发言)

主持人:我相信,通过我们的班会,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一定会从我们班消失。我们要学礼仪用礼仪,让文明礼仪之花处处开放。现在我想对同学们进行一次现场采访,看看同学们遇到下面的情景,会怎么做?

采访一:_________同学,当你想向同学借笔的时候,你该怎样说,怎样做呢? _________同学,你会怎么做呢?_________同学,你会怎么做呢? 采访二:_________同学,如果课间你碰掉了其他同学的文具盒,你该怎么办? _________同学,你会怎么办呢?

主持人:那,如果你的文具盒被碰掉了,你生气吗?

采访三:_________同学,看到老奶奶提着很沉的东西从你身边走过,你会怎样做? _________同学,你会怎么做呢?

主持人:你真是个尊敬长辈的好孩子!其实,在我们班,有很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发现的、我们班最讲文明、懂礼仪的同学吧!(同学发言)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四、活动总结

主持人:是啊,我们班有这么多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同学!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靠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国家,也要靠我们。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个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个品格。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礼仪方面的知识,让我们真正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文明礼貌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弘扬我们的礼仪传统,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让我们把文明的种子撒遍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之花越开越盛,开遍家庭、校园、社会!

篇二:《让文明礼貌之花开遍校园》

让文明礼貌之花开遍校园】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晚上好!今天我能代表我们班参加这次“文明礼貌伴我行”的演讲比赛,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所演讲的题目是《让文明礼貌之花开遍校园》。 阳春三月,春风和煦,万木吐绿,百花盛开,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个季节的我们,也特别的活泼好动。然而,我们在活泼好动之余,有没有考虑过这么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的言谈举止,文明了吗?礼貌了吗?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文明礼貌也无处不在,它像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像阵阵微风,吹进人们的心田。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尊敬师长,文明之花常

开放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但是在我们的校园中还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现象。

譬如,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与我们美丽校园极不和谐的白色垃圾,总能听到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总能目睹到同学之间不该发生的指责与大骂的“唇枪舌战”。有的同学甚至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给我们生活的空间埋下一颗颗地雷,有的同学甚至不注意爱护公共财物,在白色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在崭新的课桌上刻字留念,殊不知留下的却是臭名和唾骂,还有的还对“请爱护花草”的警告语视若无睹,为了少走几步路,随意践踏草坪,竟深深踩出一条路来,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为一名中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使命。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见到老师问声好,见到同学打招呼,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事事讲文明,时时讲礼貌,那我们便能生活在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中,别人也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作为一名中学生,爱护校园,美化环境,同时也是我们的另一个使命。当你扔出手中的垃圾时,请你多走几步,把它放入垃圾箱;当你看到地上飘着纸片时,请你弯下腰,把它捡起来;当你随地吐痰时,请你为他人想想,别人会因为我而生病的。如果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这样做,这样想,那么,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更加美好。 原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与文明同行,与礼貌同在,让文明礼貌永远伴随着我们。文明礼貌之月并不只是三月,我们应该事事讲文明,时时讲礼貌。从自己做起,从眼下做起,把文明礼貌当作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此刻出发,做一个文明好少年。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文明礼貌之花开遍我们美丽的校园,也让文明礼貌之花盛开在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中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什么是文明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文明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苗,是我们健康成长的翅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其实,文明是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都要有所经历的,也是每一个成功人士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什么是文明?懂礼貌是文明,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是文明。这文明就是一种品质,一种习惯,一种受人尊敬、推崇的行为。

我国是礼仪之都,素来讲究礼貌,孔子以为“不学礼,无以立”。在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子前来求教,连忙放下笔,整整衣冠,出门迎接。孔子见大门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炼的人,料想是老子。老子问:“来者所谓何事?”进了大厅,孔子说:“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来向你求教„„”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是家喻户晓,好孺皆知。毛泽东是上个世纪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从小养

成了对长辈有礼貌的美德,后来当了国家主席,仍然能以礼待人。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曾专门邀请亲友的老人吃饭。毛主席给老人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主席回答:“敬老尊贤,应当应当!”由此可见,文明礼貌是多么重要。

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人,平时更应当注重自己的日常生活。可有一些人,总不以为然,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导致美丽的家园受到严重污染,风一吹,满地垃圾到处飞,还发出一种令人呕吐的臭味,环境遭受破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可光有文化知识,没有文明素质,对人对己对社会又有何用?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说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

文明从我做起

同学们,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塑更清鲜的天空,让文明的画卷布满每一个角落,让文明之风伴着我们行,让文明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文明从我做起 文明行为是每个人的一小步,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文明,那就能让我们的社会迈出一大步。文明对于有些人看起来轻而易举,但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有时文明就是一张纸的厚度,有时文明就是几厘米或几十厘米的距离,有时文明就是一个做手势的动作„„ 其实,有很多人都能够做到文明,比如:做公共车的时候看见有老弱病残孕让座,上车的时候主动购票;有些年轻人把吃的瓜子皮放在一个小方便袋里,吃完的时候把它扔进垃圾箱;有许多司机师傅不闯红灯,不超速,不酒后驾车„„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 有极少数的人不能够遵守文明,比如:在公共场所说脏话,打架;随意扔垃圾,吐痰,吐痰是特别严重的,一方面污染环境,一方面痰里含有某些病原体,是传播疾病的罪魁祸首。任意闯红灯,这样是很危险的,超速是众多的人因车祸而死亡,与其这样,不如好好的遵守交通规则。 文明就是这样,“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让我们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做人要讲道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 记得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崇尚道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道德是最美的花朵,道德是最美的微笑,道德是最美的心灵。

道德有时候是一种爱心。有一次,我妈妈公司里要求捐钱捐物,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他们贫困的生活状况让妈妈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妈妈决心要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回到家,妈妈和爸爸、我商量的一番,经过爸爸妈妈决定,他们共捐5000元,我把我的全部零花钱捐出去。第二天,妈妈把我们家捐的钱捐给了公司,让公司再捐给慈善机构。由于妈妈捐的钱是职员里最高的,所以妈妈的公司发了一个“爱心大使”的称号给妈妈,回到家,妈妈把这份属于全家的礼物,给我们看。顿时,全家的心里一定会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道德有时候是一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在街上,有人迷路了,我们要准确无误的告诉他该怎么走;有路人不小心掉了贵重物品,帮忙拾起来还给失主;在路边,有人拿着许多东西,搬不动,可以帮他拿到指定的地方;在公共汽车上,看到有需要的人,就应该主动让座;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我们要宣传道德,实践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想必每个人的父母和老师都曾经告诉过你们,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做人。做人就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人要是没有道德,再富也会变成穷人,官再大也会被贬成平民。有些人以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难,其实只要你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也很简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要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爱他人 „„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烟台旅游,我们一去烟台把行李放好就坐公交车去海边玩。在公交车上我看到了一位老奶奶没有座位,正准备给老奶奶让座,这时,有个比我小一点,大约七

八岁的男孩走到老奶奶身边,把老奶奶扶到他的座位上,那个老奶奶对小男孩说:“好孩子,谢谢你。”

今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 极大地震,人们给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献血,有的人还领养了灾区的孤儿,还有的人到灾区去当志愿者。特别是我们的救援人员和医护人员,整日整夜地忙来忙去,顾不上休息,还有为灾区人民运送救援物资的航空人员和一些司机更是忙不过来,有的一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这都是有爱心,有道德的表现啊!

奥运会快到了,我们要讲文明,树新风,文明迎奥运。

第四届成员所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国学习举“八荣八耻”,争做光荣的公民的热潮。...

2006年三月四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探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举国上下掀起学习“八荣八耻”,争做名誉公民的高潮。

孟子曾经说过:“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意思是说一个不知羞辱的人,就不是人,与动物没有差异。前人说:“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有德,是涵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庸俗,是自灭。咱们要晓得什么是荣,什么是辱。“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就似乎一面镜子,每个中学生都应该勇敢地站在它的眼前,照一照,看一看,想想。要是你的举动名誉的,那末你就应当继续,哪怕你觉得会吃亏、会受到曲解,也该继续;反之,要是你的举动是可耻的,那末就应当住手,哪怕你觉得你的举动会给你带来优点,也该住手。

既然咱们知道了什么是荣,什么是辱,就应当讲文明,用实际行动去遵循“八荣八耻”。为何要讲文明呢?由于讲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前人云“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教育是培育人的教养,教人若何尊敬人,若何与别人相处。中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质是小我道德品质和个性构成的素质教育,更是进步全民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而且讲文明懂礼仪是做人的出发点。每个人来到世上,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礼仪入手下手的。连未上学的孩子都晓得讲文明讲礼貌,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就更应当知荣辱,讲文明。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去一家年夜公司应聘,人事部的主任拌成一个清洁工,“不当心”弄湿了谁人年轻人的衣服,谁人年轻人出言不逊,骂“清洁工”,效果就没有应聘胜利。可见讲文明是多么首要。 那末怎么样做一个讲文明的中学生呢?实在很简单。尊重教师,尊重尊长,见到教师与尊长主动问好;连合同砚,与别人和睦相处;不说土话、脏话、粗话,礼貌待人,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亢不卑,尊敬他人,学会聆听;保护环境,不乱丢果皮纸屑,严格遵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做到了这些,就能成为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同砚们,让我们通力合作,成为一个知荣辱讲文明的中学生吧!

文明只差一步的作文

文明就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道理,文明也是衡量一个人品格修养的试金石,但实践起来却很难。

今天,我看了一幅有趣的漫画??《文明??只差一步》。看了之后,我深有感触。

一天,风和日丽,兰兰和伦伦两兄妹,高高兴兴地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他们闻到一股臭气熏人的味道,往前一看,原来是前面垃圾发霉的味道。那些饭菜撒在了外面,油渍、可乐、瓜壳纸屑到处都是,最恶心的是,一块腐烂的香蕉皮露在外面,令人呕吐。兰兰火冒三丈,瞪大了眼睛,眉毛一根根竖起来,脸上暴起一道道青筋,像扑鼠之猫一样,指着垃圾气呼呼地说:“谁

这么缺德,把垃圾扔在外面,多影响环境呀,这是应该做的吗?”伦伦眉头紧锁,也有点生气。 兰兰走上前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弯下腰,做起了把垃圾放进垃圾桶里的工作。她看见伦伦竟然

在一旁清闲着,而自己却在太阳暴晒下捡垃圾,勃然大怒,对伦伦愤怒指责道:“你怎么这么偷懒呀?你还是不是‘三好学生’呢?哪有让妹妹受罪、自己清闲的哥哥呀?一点忙都帮不上!”伦伦没有理睬她,而是在嘀咕着:“就算兰兰把垃圾捡干净了,但也不能解决乱丢乱扔的根本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得好好想想。”“有了!”伦伦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想在上面写一句文明标语,可写什么好呢?如果写“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不新颖。不如这样写„„于是,伦伦开始动笔。

兰兰捡完了,她已是汗如雨下,兰兰擦了擦汗后,看见伦伦已将一张写着“文明只差一步”的字条,贴在垃圾桶上。兰兰高兴得眉开眼笑,对伦伦称赞道:“真不愧是我哥,想的办法总是比我周全!”伦伦听了,开心地笑了。

看到了这幅漫画,令我感慨万千。是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出门把脏水往地上倒,不管脏水井有两米还是三米远;随便从楼上扔东西,不管是三楼还是四楼;垃圾袋总是丢在楼门前„„那些散发着臭气的垃圾只离垃圾桶有一步之遥,如果每一个人都这样,我们的世界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垃圾桶,人们将淹没在臭气熏天的垃圾之中。为什么人们那样懒惰,离垃圾桶仅仅只有一步,却不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想最关键的是人们缺乏保护公共环境的意识。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在家里把垃圾扔在沙发上、地板上,以及任何一个角落??除了垃圾桶。我们要知道,美好环境要靠大家来创造的,只凭几个保洁员的微薄力量,永远也扫不尽随手扔掉的垃圾。大人们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乱扔垃圾,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懂得文明,然而那随手扔掉垃圾,随地吐痰,在公交车上抢座的不恰恰是那教育我们的大人吗?

啊!文明??只差一步,或许这一步,能让垃圾减少许多;文明??只差一步,或许这一步,能让世界变得美好;文明??只差一步,或许这一步,能让你、我、他会心一笑。

行动吧!人们,美好的世界正在等着你们。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文明礼仪从细节做起 中国是礼仪之邦,从周公制礼开始,我们的民族一直强调“礼法并用”,用礼仪规范我们的生活,也润泽我们的道德。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日,许多古老的文明道德已被

中国是礼仪之邦,从周公制礼开始,我们的民族一直强调“礼法并用”,用礼仪规范我们的生活,也润泽我们的道德。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日,许多古老的文明道德已被潮流所湮没,被时代所遗忘。现在的人们崇尚的更多的是“利”,而把“礼”抛之于脑后,到处是又冰又冷的眼神,到处充满了明争暗斗的气息。在这个人情日益变得冷漠的空间,确乎是需要更多的“文明礼仪”的温暖。

当我们重拾“礼仪”话题的时候,很多人会自然地联想到国家元首会晤之时长长的红地毯、威武的仪仗队、馨香的花束、亲切的握手,想到庄重的会场上井然有序的座位、整齐的着装、端正的身姿、不苟言笑的面容,或者想到从东洋舶来的“茶道”繁琐的程序,从西洋引进的“西餐”左刀右叉的高雅,似乎“礼仪”是处于特殊地位的人在特殊的场合所需要的摆设,而全然忘却了“礼仪”实际上是所有人日常生活的细节。

当今一些所谓的“文明”人,把自己的“文明”当作歧视他人的工具。我们不无心寒地看到,有时在公车上一些“时尚达人”“优雅地”占着位子,看见羸弱的老者、举步维艰的病人,却视若无睹、无动于衷;如果有衣着不如自己光鲜的人站在自己的身边,他们会投以鄙夷的白眼,嘴

中还会嘟囔着“乡巴佬,没文化”之类的碎语,然后继续滔滔不绝地聊着自己和某位“上流人士”的交情,并以几句散装的“外语”标榜自己的身份和内涵。他们文明吗?不,我认为不!他们不配拥有知识,拥有文化!他们不知什么是尊老爱幼吗?不知什么是文明礼仪吗?他们当然知道,但却用自己的一点薄识来充当文明的外皮,以轻视他人来抬高自己的地位,他们丢弃了礼仪最本质的内涵——爱己及人,可怜的是他们却还往往以此而自鸣得意。

文明礼仪不是华丽的外表,不是高雅的姿态。它可以只是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可以是捡起纸屑的一次弯腰;可以是排队候车时的秩序,可以是给需要者的让座;可以是获得帮助之后的一声“谢谢”,也可以是难为人家之后的一声“对不起”;可以是上学准时到校,可以是上课认真聆听;可以是一句问好,一次点头;可以是一次谅解,一点宽容,„„一些屑小的细节都是礼仪,一些微不足道的暖意就是文明,举手投足间的关爱其实就能消融心中的冰雪,可以化解人间的仇怨。当今社会许多大事件都源于一些小矛盾,这不禁令我深思:争强斗狠是失礼之举,如果人人都能恪守细节中的礼仪,也许就不会发生不应发生的事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文明礼仪是联系人心的桥梁,是化解矛盾的良药。

如果说人生是树,功绩是果实,才能是枝干,而文明礼仪,是不起眼的树叶,是那深扎地底的根须。想让你的树硕果累累,就应增强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

文明在我身边作文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请不要泄气,因为还有明天;如果你失去了金钱,请不要烦恼,因为你还有双手;但如果你失去了文明,请务必在意,因为它是我们做人最重要的素养。所以,放眼我们,四周会发现社会上到处充满了文明人,每天演绎着文明事!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扶盲人过马路;就是看见地上有垃圾随手捡起来;在公共起车上为老人,为孕妇让坐...

最近,我们小区开展了叫“文明大行动”的公益活动。活动期间,小区的保安和物业的工作人员整天都到处宣传有关文明的知识。活动结束了,为了验证这次活动是不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准备调查调查。第二天早上,我便来到了小区的花园调查。来到地下车库发现,没有人会再占别人家的车位;绕了小区一个大圈,我又发现再也没人随地吐痰了。回到了家,我的脚已经酸的已经不行了。忽然,我发现楼上经常扔东西下来的楼上邻居也长时间没有扔垃圾下来了,要知道,这么长的时间,楼上的阿姨不知到要扔多少垃圾下来了。看来,这次活动的效果很明显的嘛!不止是我们这些业主变的文明了,我们小区物业的人员和保安也时时刻刻为我们作榜样,见垃圾桶外有垃圾就捡起来;见有些叔叔阿姨的车技不太好,车到不进车位,便帮忙打手势,实在不行就帮他们开进去。

文明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注意着它,就会发现,文明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它有时甚至比我们的生命还重要。所以,我希望大家多注意身边的文明人,自己多做文明事!

篇三:《让幼儿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让幼儿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摘 要: 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同时,要有效增强家长的礼仪教育意识,从而以礼仪教育的氛围感染全幼儿园的孩子,整体提高幼儿的礼仪素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着孩子,所以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给幼儿以身示范的教育影响。礼仪教育是伴随着幼儿日常生活的一项非常细致而长久的工作,应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榜样为落脚点,通过环境创造,树立榜样,把幼儿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指导幼儿的礼貌行为,让他们乐中有学,玩中有学,在多种有趣的活动中挖掘素材,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

关键词: 幼儿礼仪 礼仪教育 宽松环境 教学活动 日常生活 在幼儿园的素质教育中如何使幼儿具有文明礼仪素养,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园“文明礼仪”的课题,2012年我园开展礼仪启蒙教育,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同时,有效增强家长的礼仪教育意识,从而以礼仪教育的氛围感染全幼儿园的孩子,整体提高幼儿的礼仪素质。那么如何将文明礼貌教育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中呢?

一、创设宽松的环境

幼儿所处的环境在幼儿的文明礼仪养成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也就是“环境是老师”。环境包括物的环境和人的环境,人的环境更为重要。教师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支配他们的模仿。幼儿园和家庭有秩序的、整洁的、和谐欢乐的教育环境,有规

篇四:《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稿

[篇一:文明礼仪伴我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伴我行>。

文明礼仪是什么?文明礼仪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老师时热情的问候;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是在公共场所不大声的喧哗……文明礼仪是一种品质,文明礼仪是一种修养。

文明礼仪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盏明灯。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稿。没有了文明,我们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我们的生活也就失去了光彩!

文明礼仪包括礼貌、礼节、仪表、仪式。不但表现在对人的尊重,还表现在对社会秩序、文化秩序的尊重。文明礼仪既是人们外在的言谈举止的表现,也反映了人们内在的气质。在日常生活之中,文明礼仪随处可见,在深圳这个文明的都市里,更需要文明的礼仪!

中国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素称礼仪之邦。我们的祖先也以文明着称于世,在世界文明的长河里,

篇五:《文明礼仪演讲稿:以礼待人》

我们伟大祖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孔融让梨、三顾茅庐”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文明礼仪演讲稿:以礼待人。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是我们每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课。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为。例如,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白色垃圾;再例如校园内部分同学之间相互的讲脏话、粗话等。这些虽然市一些小的毛病,但是却从他们的行为上影射出他们的道德素质上的缺陷。

正如我一开始提到的我们国家是“礼仪之邦”,而这些不文明的行文不正是在向我们国家摸黑吗?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养成懂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呢?首先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演讲稿:以礼待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

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同学们,让我们全校上下,携起手来,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让礼仪之花开满校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35516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