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有关儒的成语

有关儒的成语

2016-03-01 10:15:0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篇一:《与数字有关的成语》有关儒的成语。有关儒的成语。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儒的成语》,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与数字有关的成语》有关儒的成语有关儒的成语

篇二:《关于三国的成语》

关于三国的成语

东汉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马乱,群雄竞起。 枭雄曹操,首屈一指。龙骧虎步,踌躇满志。 唯才是举,远见卓识。济济多士,如虎添翼。 发号施令,假传圣旨。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青梅煮酒,旁敲侧击。梦中杀人,狐性多疑。 望梅止渴,略施小计。割发代首,工于心计。 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才兼文武,独步一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诸葛孔明,惊才风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用行舍藏,韬晦待时。 三顾茅庐,精诚所至。知遇之恩,投桃报李。 隆中对策,审时度势。指点江山,面授机宜。 初出茅庐,锦囊妙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草船借箭,妙算神机。 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空城妙计,化险为夷。 七擒七纵,有胆有识。六出祁山,矢志不移。 文韬武略,经天纬地。苦心经营,不遗余力。 事必躬亲,日理万机。出师未捷,积劳成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继无人,此恨何及。 武圣关羽,义薄云天。赤胆忠心,天人共鉴。 桃园结义,相见恨晚。同生共死,披肝沥胆。 身在曹营,忠心在汉。过关斩将,一往无前。 华容让道,网开一面。知恩图报,仰不愧天。 刮骨疗毒,处之泰然。夜读春秋,手不释卷。 单刀赴会,视若等闲。水淹七军,智勇双全。 位高权重,志得意满。顾盼自雄,自负不凡。 痛失荆州,令人扼腕。败走麦城,虎落平川。

三强会战,临军对阵。决一雌雄,赤壁鏖兵。 旌旗蔽日,樯橹连云。刀枪林立,剑戟森森。 风猛火烈,流急水深。人喊马嘶,鼓角齐鸣。 短兵相接,弓折刀尽。血海尸山,触目惊心。 曹军败北,豕突狼奔。灰飞烟灭,片甲不存。 周郎赤壁,羽扇纶巾。以寡敌众,大获全胜。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篇三:《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

〖案兵束甲〗 成语典故: 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阿斗太子〗 成语典故: 丈夫是个阿斗太子,哪怕你是诸葛亮,也只好叹口气。 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

〖半筹莫展〗 成语典故: 周瑜虽能用计,岂能出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

〖八攻八克〗 成语典故: 北敌势方强,娄师德八遇八克;南蛮心未服,诸葛亮七纵七擒。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

〖闭门思愆〗 成语典故: 《三国志·蜀志·来敏传》“坐事去职”自谓能以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 〖比居同势〗 成语典故: 树叶强大,比居同势,各结朋党,竞进憸人。 三国·蜀·诸葛亮《兵要》

〖八面驶风〗 成语典故: 八面驶风,左右逢源,真乃诸葛亮也。 老舍《神拳》第三幕

〖闭门思过〗 成语典故: 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 《汉书·韩延寿传》自谓能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三国·蜀·诸葛亮《黜来敏教》

〖不求闻达〗 成语典故: 不求闻达于诸候。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不知所言〗 成语典故: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不知所云〗 成语典故: 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成败利钝〗 成语典故: 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迟回观望〗 成语典故: 上孜孜图治,求言诏屡下,而诸臣迟回观望者,皆以从前言事诸葛亮臣,一经惩创,则流徙永锢,相率以言为戒耳。 《清史稿·李森先传》

〖除患宁乱〗 成语典故: 除患宁乱,克复旧都。 三国·蜀·诸葛亮《后主出军诏》

〖草庐三顾〗 成语典故: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豺狼之吻〗 成语典故: 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

〖淡泊明志〗 成语典故: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

〖德薄任重〗 成语典故: 德薄任重,惨惨忧虑。 三国·蜀·诸葛亮《坐上与杜微书》

〖顶头上司〗 成语典故: 邹韬奋《抗战以来·“诸葛亮”和“阿斗”搏斗》:“对于我们的„顶头上司‟,也以极诚恳的态度,商量挽救这一个文化堡垒的办法。”

〖二三其节〗 成语典故: 语曰奕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况量君之才否而二三其节,可以摧服强邻,囊括四海者乎?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曰

〖二桃三士〗 成语典故: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三国·蜀·诸葛亮《梁甫吟》

〖方寸已乱〗 成语典故: 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伏龙凤雏〗 成语典故: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裴松之注引《襄阳记》

〖非学无以广才〗 成语典故: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负阻不宾〗 成语典故: 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固壁清野〗 成语典故: 社客(崔社客)宿将多谋,诸葛亮城各自保,固壁清野。 《北齐书·李浑传》

〖苟全性命〗 成语典故: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肝心若裂〗 成语典故: 腾用伤悼,肝心若裂。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豪杰并起〗 成语典故: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虎踞龙盘〗 成语典故: 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晋·吴勃《吴录》高城新筑压长川,虎踞龙盘气色全。 唐·雍陶《河阴新城》诗

〖好尚不同〗 成语典故: 人各有好尚。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

〖汉贼不两立〗 成语典故: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军不血刃〗 成语典故: 故鸣条之役,军不血刃,牧野之师,商人倒戈。 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成语典故: 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鞠躬尽力〗 成语典故: 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成语典故: 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积功兴业〗 成语典故: 《意林》傅子曰:„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 卷五引晋·杨泉《物理论》

〖计日而待〗 成语典故: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积思广益〗 成语典故: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集,亦作“积”。

〖进贤进能〗 成语典故: 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器》

〖俭以养德〗 成语典故: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俭以养廉〗 成语典故: 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继之以死〗 成语典故: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开诚布公〗 成语典故: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

〖枯鱼得水〗 成语典故: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跨州连郡〗 成语典故: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蒙尘〗 成语典故: 主上蒙尘。 《三国志·诸葛亮传》

〖木牛流马〗 成语典故: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命世之英〗 成语典故: 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 《三国志·蜀志·邓芝传》

〖民殷国富〗 成语典故: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龙蟠虎踞〗 成语典故: 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晋·吴勃《吴录》

〖力排众议〗 成语典故: 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理所不容〗 成语典故: 且冲与扶风王言,显彰宣帝之短,对子毁父,理所不容。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

〖凌上虐下〗 成语典故: 昔项籍总一强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于东城,为笑千载,皆不以义,凌上虐下故也。 《三国志·魏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有关儒的成语

〖陵上虐下〗 成语典故: 为笑千载,皆不以义,陵上虐下故也。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松之引诸葛亮集

〖临危受命〗 成语典故: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难以逆料〗 成语典故: 凡事如是,难以逆料。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囊中取物〗 成语典故: 孔明大笑曰:„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 《三国志通俗演义·诸葛亮二擒孟获》

〖偏安一隅〗 成语典故: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情见乎言〗 成语典故: 谓为信然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于其始矣。”

〖七擒七纵〗 成语典故: 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迁善黜恶〗 成语典故: 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考黜》

〖弃邪从正〗 成语典故: 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

〖去邪归正〗 成语典故: 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

〖亲贤远佞〗 成语典故: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尔其尊师重傅,亲贤远佞,非道勿履,非礼勿行。 唐·韩愈《顺宗实录》卷三

〖跷足而待〗 成语典故: 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 三国·蜀·诸葛亮《劝将士勤功己阙教》

〖七纵七禽〗 成语典故: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七纵七擒〗 成语典故: 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擒纵自如〗 成语典故: 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如虎生翼〗 成语典故: 今玄德得诸葛亮为辅,如虎生翼矣。 《三国演义》第三九回

〖如虎添翼〗 成语典故: 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臂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 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兵机》

〖人心如秤〗 成语典故: 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 三国·蜀·诸葛亮《书》 〖如鱼得水〗 成语典故: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使法量功〗 成语典故: 是故先王之治国也,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 《韩非子·明法》良将之为政也,使人择这,不自举;使法量功,不自度。 三国·蜀·诸葛亮《兵要》

〖三顾茅庐〗 成语典故: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社稷之器〗 成语典故: 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三国·蜀·诸葛亮《又称蒋琬》

〖十命可受〗 成语典故: 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三国志·蜀志·李严传》注引诸葛亮答言书

〖受命于危难之间〗 成语典故: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上楼去梯〗 成语典故: 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深入不毛〗 成语典故: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食少事繁〗 成语典故: 先是,亮(诸葛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 《晋书·宣帝纪》有关儒的成语

〖事无大小〗 成语典故: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

〖事无巨细〗 成语典故: 政事无巨细咸于亮。 《三国志·诸葛亮传》

〖视微知著〗 成语典故: 君子视微知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虑》

〖思贤如渴〗 成语典故: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所向无敌〗 成语典故: 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三国蜀·诸葛亮《心书》《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士风劲勇,所向无敌。 注引《江表传》

〖芟夷大难〗 成语典故: 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圣主垂衣〗 成语典故: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葛亮乾坤。 语出《易·系辞下》

〖舌战群儒〗 成语典故: 诸葛亮舌战群儒。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 〖受制于人〗 成语典故: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推诚布公〗 成语典故: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

〖畏敌如虎〗 成语典故: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卷三十五

〖危急存亡〗 成语典故: 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位极人臣〗 成语典故: 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 三国·蜀·诸葛亮《答李严书》

〖万全之计〗 成语典故: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亲待亚于诸葛亮”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威刑不肃〗 成语典故: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裴松之注引《蜀记》 〖我心如秤〗 成语典故: 《冯堂书钞》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 卷三七引诸葛亮《杂言》

〖威仪不肃〗 成语典故: 优游风议,性简傲跌宕,在先主坐席,犹箕踞倾倚,威仪不肃,自纵适;诸葛亮已下则独擅一榻,项枕卧语,无所为屈。 《三国志·蜀志·简雍传》

〖妄自菲薄〗 成语典故: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胸有鳞甲〗 成语典故: 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三国志·蜀志·陈震传》

篇四:《形容读书的成语》

    1、舌战群儒: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形容读书的成语

    2、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3、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4、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形容读书的成语

    5、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6、山陬海筮: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8、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9、目不识书: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10、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11、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12、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13、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14、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15、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16、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17、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18、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19、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20、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21、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22、纳士招贤: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23、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4、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25、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骈拇>:[臧与

篇五:《形容天气好的成语》

阳光明媚
[解释]阳光:太阳发出的光。明媚:美好,可爱。全译:形容天气晴朗,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例句]今天阳光明媚,很适合郊游。形容天气好的成语


春暖花开
[解释]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春暖花开,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现代诗人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碧空如洗
[解释]碧空:浅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形容天气好的成语
[出处]宋·张元干<水调歌头>词:“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


秋高气和
[解释]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
万里无云
[解释]一望无际的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没有一丝污染。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


日丽风清
[解释]阳光明丽,清风送爽。形容天气晴和。
[出处]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外面日丽风清,蓝天如洗,是一个典型的明净的秋日。”


日丽风和
[解释]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出处]元·李爱山<集贤宾·春日伤别>:“那时节和风丽日满东园,花共柳红娇绿软。”


天高云淡
[解释]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相关热词搜索:成语大全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 1、有关陈和代的成语(2016-02-28)
  • 2、亘蜒成语(2016-02-28)
  • 3、有关腾的成语(2016-03-02)
  • 4、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成的成语(2016-03-19)
  • 5、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如(2015-12-19)
  • 6、有关万寿无疆的江字的成语。(2015-12-19)
  • 7、比喻梅花的四字成语(2015-12-19)
  • 8、有语字的的游戏名字(2015-12-21)
  • 9、与天方夜谭意思相近的成语(2015-12-21)
  • 10、形容吃饭得快的成语(2015-12-21)
  • 11、形容吃饭大吃的成语(2015-12-31)
  • 12、带惮字的成语(2016-01-05)
  • 13、和环境有关的鱼字四字成语(2016-01-05)
  • 14、四字成语大全(2016-01-05)
  • 15、过年的四字成语(2016-01-13)
  • 16、有关新年的四字成语(2016-01-18)
  • 17、抢什么夺什么的成语(2016-01-19)
  • 18、旦旦的成语(2016-01-19)
  • 19、成语大全(2016-01-19)
  • 20、有紫字寓意好的成语(2016-01-19)
  • 21、佛教四字禅语(2016-01-25)
  • 22、什么花什么目的成语(2016-01-26)
  • 23、形容变化快的成语。(2016-01-26)
  • 24、伤感的四字网名(2016-01-28)
  • 25、有内涵的成语(2016-01-29)
  • 26、苗写秋天的成语(2016-01-29)
  • 27、拜年四字成语(2016-02-03)
  • 28、穿井得人意思相近的成语(2016-02-06)
  • 29、新年快乐四个成语(2016-02-06)
  • 30、形容哥哥的词语(2016-02-08)
  • 31、争什么夺什么的成语(2016-02-11)
  • 32、关于快字的成语(2016-02-11)
  • 33、与狼有关的成语网名(2016-02-11)
  • 34、关于新年四字成语(2016-02-15)
  • 35、引蛇出洞相近的成语(2016-02-15)
  • 36、形容吃东西快的成语(2016-02-17)
  • 37、带春新的成语(2016-02-18)
  • 38、婚庆成语软件(2016-02-21)
  • 39、关于方法的有什么字字成语(2016-02-22)
  • 40、四起的成语(2016-02-22)
  • 41、双字成语大全(2016-02-28)
  • 42、济济什么成语(2016-02-29)
  • 43、七字挥春(2016-03-01)
  • 44、四个成语大全(2016-03-02)
  • 45、新年的四字成语(2016-03-02)
  • 46、成语大全四字成语(2016-03-02)
  • 47、才字有关的成语(2016-03-03)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有关儒的成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有关儒的成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27308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