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古文表白的话

古文表白的话

2016-02-18 10:12:5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古文表白的话篇一《常用古文800句》 1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古文表白的话》,供大家学习参考。

古文表白的话篇一
《常用古文800句》

1、 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 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

恶来决定。

4、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 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11、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2、拔赵帜立赤帜——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

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7、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18、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19、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20、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2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

,还不致完全破产。

22、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23、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24、版版六十四——版:宋代铸钱的模型。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25、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26、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27、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28、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29、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30、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31、杯酒释兵权——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33、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3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35、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3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37、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38、表壮不如里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40、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41、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4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43、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4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4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6、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47、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4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49、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50、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51、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52、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53、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

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54、不法古不修今——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55、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56、不分青红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57、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58、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59、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6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61、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62、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63、不能赞一词(辞)——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64、不念僧面念佛面——不看僧面看佛面。

65、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66、不期然而然——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67、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6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6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70、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71、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仇人;聚头:聚会。不世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

72、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73、不问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74、不幸而言中——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被说准真的发生了。

75、不以辞害志——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

章的立意。

76、不以规矩,不能方圆——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77、不以人废言——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78、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7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80、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81、不知人间有羞耻事——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形容恬不知耻,无耻到极点。

82、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83、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

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84、不知者不罪——罪:责备,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85、不自由,毋宁死——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

86、不足为外人道——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87、布袋里老鸦——比喻虽然活着,但象死了一样。

古文表白的话篇二
《优美英语表白句子》

Love you so I don't wanna go to sleep, for reality is better than a dream. [爱你] 爱你让我不愿沉睡,只因这现实比梦境更美[爱心传递]There are four steps to happiness: you,me, our hearts and together.   [男孩儿][女孩儿]通往幸福的路有四步:1 你,2 我,3 我们的心,4 在一起。It's not being in love that makes me happy, but is being in love with you.  不是恋爱的感觉让我幸福而是爱上你的感觉让我幸福[爱你]。If I could rearrange the alphabet, I'd put Y and I together.    如果我能重新来排列字母,我要把Y(你)跟I(我)排在一起。In spite of you and me and the silly world going to pieces around us, I love you.    哪怕是世界末日,我都会爱你。You are everything to me,and I was so blessed when god sent you to here for me.你是我的一切,上帝对我如此眷顾从而将你送到我的身边There are two reasons why I wake up in the morning:my alarm clock and you.我早晨醒来的原因只有两个:闹钟和你。No man or woman is worth your tears and the one who is,won't make you cry.没人值得你为他/她流泪,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让你流泪!Meeting you was fate,and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was out of my control. 遇见你是命运的安排,而爱上你是我情不自禁。Do you have a map? Because I just keep losting in your eyes.你有地图吗?因为我刚才在你的眼神中迷失了。古诗文似乎已经成为咱们领导人发言中画龙点睛的神存在,既有中国人都知道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也有小清新文艺青年才明白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既有霸气侧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有检测“姿势”海拔高度的“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不过,你有想过,翻译君看到这些诗句之后的心情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被领导人引用过的古诗文都是怎样“穿越”成英文的!先来看被习大大引用过的古诗文——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翻译】Even mountains and seas cannot distance people with common aspirations.【出处】葛洪《抱朴子?博喻》【解释】如果两人志趣相同,他们不会因为山海阻隔而感到彼此距离很远。【背景】2014年11月14日,在赴澳大利亚出席G20峰会之际,习近平在澳大利亚《澳金融评论报》发表题为《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署名文章,以“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比喻中、澳两国虽然远隔重洋,但志同道远、惺惺相惜。【点评】怎样才能翻译得既简练又传神呢?比如“以……为远”并不需要逐字解释,一个distance就够啦~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翻译】A tree has to strike a firm root before it can flourish. A river has to have a fully dred

ged source before it can flow unceasingly far.【出处】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解释】想让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背景】同为《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署名文章,习近平以“木”和“流”比喻中澳关系,并在随后指出“双方遵循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原则”正是“根本”。【点评】翻译君在这里选择了以“树”和“河流”作为主语,巧妙化解了“……者”这种文言文特有的结构,而且译文中的before也是点睛之笔。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翻译】The water is clear and the mountain is bright, The frost comes in at night;Trees are covered with deep scarlet leaves mixed with yellow that is light.【出处】刘禹锡《秋词二首》【解释】秋天来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焦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背景】习近平在2014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的演讲中,引用了“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的诗句。用秋冬之交的天气和美景为演讲开篇,烘托出宜人的氛围,寄托着对APEC北京会议的美好期待。【点评】这里的神翻译有两处值得小伙伴们特别注意,一是后半句补出的leaves,成功避免外国小伙伴脑海中出现一片深红色和嫩黄色树干的画面。二是巧妙得保留了押韵:bright, night, light,让译文读来和原文一样朗朗上口。翻译君,请受世纪君一拜!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翻译】The sky is unlimited for birds to fly at ease, as the ocean is boundless for fish to leap at will.【出处】阮阅《诗话总龟前集》【解释】比喻可以充分自由地行动,或无拘无束地施展才能。【背景】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的联合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题为《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致辞。习近平以这句诗比喻中美关系,并随后说“我始终认为,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点评】这个句子常常被引用有木有?可是,想要翻译得好并不容易,当你还在思考天有多“高”的时候,已经被神翻译君一个unlimited拉开好几个脑容量的距离有木有?而且结构如此对仗,让无数处女座小伙伴都乐开花有木有?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翻译】A single flower does not make spring, while one hundred flowers in full blossom bring spring to the garden.【出处】《古今贤文》【解释】只有一枝花朵开放,不能算是春天,只有百花齐放的时候,满园才是春天。【背景】2013年4月7日,习近平在博鳌年会上做

主旨演讲时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很好地解释了世界各国为什么要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点评】这里翻译的亮点在于动词的选择,make和bring虽然是很常见的两个动词,却让整个句子都生动、自然起来,看见“是”就想用is或是are的小伙伴们快学起来~再来看看被李克强总理引用过滴诗句——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翻译】Opportunity may knock just once; grab it before it slips away.【出处】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解释】来到了就不可白白丧失掉的是时间,遇上了就不可白白丧失掉的是机会。【背景】当地时间2014年6月18日,李克强在英国伦敦金融城发表题为《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的演讲。在谈到中英两国的发展底蕴和前景时,他引用了苏东坡的这句话,期待中英双方抓住机遇,求新求变。【点评 】这句话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此翻译君果断对它进行了意译,否则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就可以用来给在外国小伙伴解释“蹈”到底是什么东西了~胡锦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翻译】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of a country; when the foundation is stable, the country is in peace. Nothing is more valuable in the universe than human beings.【出处】《尚书·五子之歌》【解释】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背景】当地时间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重要演讲。【点评 】想要翻译好这句话,也许组织句子结构并不难,但是选择准确的词对应原文中的“民、邦、天地”却需要很多脑细胞,还是和官方翻译君好好学习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翻译】As Heaven keeps vigor through movement, a gentleman should unremittingly practice self-improvement.【出处】《周易?乾》【解释】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背景】同样出自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的重要演讲,用以形容“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点评】这句话虽然是鸡汤君常用的励志名言,但是想要翻得霸气侧漏,还是要好好动一番脑筋的,此处,翻译君首先通过补译呈现出句子的原意,又通过vigor, unremittingly这样的词汇,还原出了句子的神韵。最后,再看几条温家宝的——行百里者半九十。【翻译】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side.【出处】《战国策?秦策五》【解释】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

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背景】2010年“两会”期间,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引用了这句中国古训。【点评】汉语中有一种神秘的存在叫做“虚指”,而这里的“九十”就是虚指,因此虚化处理的意译要比对应翻出每一个数字的效果要更好,比如当时的美女翻译君就将其处理为“by the wayside”,再也不用担心歪果仁问为啥不是“八十九或者九十一”啦~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翻译】…but differences between brothers cannot sever their blood ties…【出处】《左传》【解释】尽管兄弟之间存在分歧,但仍应以血缘关系为重。【背景】同为两会记者会上,温家宝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指出,两岸同胞是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点评】敢于直面古诗文的翻译君,不仅要英语棒棒哒,更要有扎实的中文功底,比如上面这句话:什么是“小忿”,什么又是“懿亲”?所以,努力学英文的你也不要忘记积累自己的中文功底哟~

古文表白的话篇三
《文言文短文翻译100篇》

文言文短文翻译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译文】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4、宗悫(q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译文】

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

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5、祖逖闻鸡起舞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译文】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译文】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7、苏武牧羊北海上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臵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臵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文】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

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

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9、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译文】

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说:“何不各自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希望可以把车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就算这些东西都破旧了也没有什么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对孔子说:“愿意听您的志向。”孔子说:“(希望我)能让老人过得安适,能让所有朋友的信任,能让年轻的人怀念。”

11、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译文】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用马、骡子载着书跟随自己。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有时直接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来考察,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诵读各种古代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有什么遗忘了,就到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复习。

12、欧阳询揣摩古碑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译文】

欧阳询曾经在赶路的途中,见到一块古碑,是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他驻马观碑,许久才

离开。可是没走多远,他又返回碑前,下了马伫立着,仔细观赏。等到累了,就把皮衣铺在地上,坐下来细心揣摩。又看了许久,他还舍不得离开。于是,他就留宿石碑旁。就这样一连三天,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13、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14、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于是学成了博学多能的儒生。

15、孙权喻吕蒙读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等鲁肃经过寻阳时,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16、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译文】

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

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确实啊,这像鸟窝。”

17、董遇谈“三余”勤读

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

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是:“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余。”

18、智永与“退笔冢”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坟)‛。

【译文】

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缸)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那么重)。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像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19、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

匡衡很勤学,但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他的房间)。匡衡于是就在墙上打了一个洞用来引进烛光,用书映着光来读书。当地有一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里十分富有,书又很多,匡衡就给他家作雇工,辛苦劳动而不要求报酬,主人感到奇怪,就问匡衡,匡衡回答说:“希望可以读遍主人的书。”主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匡衡)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20、张溥与“七录斋”

(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译文】

张溥小时侯喜欢学习,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抄完了,朗诵一遍,就(把所抄的)烧掉;再抄,象这样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茧。冬天皮肤因受冻而开裂,每天用热水浸好几次。后来命名读书的书房叫“七录”„„张溥作诗和写文章非常快。各方来索取的,(张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挥笔,马上就完成,因为这样所以(张溥)的名声在当时很高。

21、晋平公炳烛而学

古文表白的话篇四
《2015文言文翻译》

古文表白的话篇五
《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

1.【原文】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2.【原文】祖逖闻鸡起舞

祖逖,东晋人也,有大志,常欲光复中原。后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祖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庭中。后渡江,募士铸兵,欲扫清中原。

【翻译】

祖逖是东晋人,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常常希望能够收复中原失地。后来他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两人交情很好,常常共被而眠。夜半时听到鸡鸣,祖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于是起床练剑。渡江以后,他招募勇士,铸造兵器,打算将胡人逐出中原。

3.【原文】陈涉有“鸿鹄之志”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

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说:"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同伴们笑着回答说:"你做雇工为人家耕地,哪里谈得上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4.【原文】宗悫愿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少文高尚不仕,悫年少,问其所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少文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劫相拒,十馀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少文既高尚,诸子群从皆爱好坟典,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译文】

宗悫的字是元干,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是宗炳字少文,此人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跟着他喜好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所以没有被乡亲称赞

5.【原文】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家贫,尝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缀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译文】

班超因为家庭贫穷,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后来班超出使西域,最终立了功封了侯

6.【原文】鉴真东渡日本

唐高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人,年十四出家为僧。稍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唐天宝元年,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实僧目盲,唯至不渝。天宝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

【译文】

唐朝有个有名望的和尚叫鉴真,本名叫淳于,是扬州江阳人,14岁出家为僧。渐渐长大,周游长安与洛阳,拜访名师,专门研究佛教清规戒律。在天宝元年,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请,东渡日本。但是东海风急浪高,有时翻船、有时缺少粮食、有时失去方向(迷路)。经历了12年,5次渡海都没有成功。那时鉴真已经失明,但志向始终没变。天宝十二年,终于到达日本。第二年在奈良东面建起了戒台,教授佛教的清规戒律

7.【原文】孔门子弟“各言尔志”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颜渊子路侍立在旁,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言己志?”子路说:“我愿自己的车马衣裘和朋友一起使用,破旧了也略无所憾。”颜渊说:“我希望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也想听听先生您的志向。”孔子说:“我希望老年人得到安乐,朋友得到信任,年轻人能对我怀念。”

8.【原文】颜氏父子异志

颜延之子竣贵重,凡所资供,延之一无所受,布衣茅屋,萧然如故。尝乘羸(lei)

牛笨车,逢竣卤簿,即让避道则。尝语竣曰:“吾平生不喜见要人,今不幸见汝!” 竣起宅,延之谓曰:“善为之,无令后人笑汝拙也。

延之尝早诣竣,见宾客盈门,竣尚未起,延之怒说:“汝出粪土之中,升云霞之上,遽骄傲如此,岂能久乎?”

后竟为宋所诛。

【译文】

颜延的儿子颜竣位高权大,凡是颜竣给颜延供养的物品,颜延不接受任何一样,穿的是布衣,住的是茅屋,像从前一样冷落地生活。他曾经乘瘦弱的牛拉着笨重的车去颜竣那里,遇到颜竣的随从,也就避让到道路旁边。颜延曾经告诉颜竣:“我一生最不喜欢见到官人,现在却不幸见到你!”

颜竣造房子,颜延之严肃地说:“好好地处理各种事情,不要让后人和别人嘲笑你笨拙。”

颜延曾经早上去见颜竣,见门满着宾客,而颜竣却还没有起床,颜延很生气地说:“你出生卑微,如今高官厚禄,立刻就如此骄傲,怎么可能久?”

后来颜竣最终被宋孝武帝所杀。

9.【原文】戎夷有利人之心

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太息叹曰:“嗟呼!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译文】

戎夷(人名)离开齐国去鲁国,(遇到)天气非常寒冷但是却在城门关闭后才到。和一个弟子一起住在野外,天更加寒冷了,(他)对弟子说:“您给我衣服,我可以活;我给您衣服,您可以活。我是国家有名的学士,为了国家 而舍不得死。您是微不足道的小人,不值得爱惜。您把您的衣服给我吧。”弟子说:“既然是小人,又怎么可能会给国 家有名的学士衣服穿呢?”戎夷叹息道:“唉!世道这么颓败吗!”脱下衣服给了弟子,到半夜便死了。(他的)弟子便保住了性命

10.【原文】苏秦刺股

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匮乏,潦倒而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卒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译文】

苏秦是洛阳人,学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劝说秦王,写了十多个建议书都没有派上用处,最后他所有的钱都用完了,悲惨而归。到了家,他的妻子不为他缝纫,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亲也不认他这个儿子。苏秦叹了口气,说:“都是秦王[这个不用抄上去,解释上说的是苏秦自己错,但是我们老师觉得是秦王的错,你如果想用苏秦就把“秦王”改成“我”]的错啊!”就发誓要勤奋读书,说:“哪有事情办不成的?!”读书快要睡着的时候,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

流到了脚。后来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反抗秦国,然后成了六国的相印

古文表白的话篇六
《古文100篇》

古文100篇+译文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译文】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4、宗悫(q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译文】

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5、祖逖闻鸡起舞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译文】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译文】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7、苏武牧羊北海上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文】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

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9、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译文】

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说:“何不各自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希望可以把车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就算这些东西都破旧了也没有什么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

的长处,也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对孔子说:“愿意听您的志向。”孔子说:“(希望我)能让老人过得安适,能让所有朋友的信任,能让年轻的人怀念。”

11、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译文】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用马、骡子载着书跟随自己。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有时直接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来考察,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诵读各种古代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有什么遗忘了,就到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复习。

12、欧阳询揣摩古碑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译文】

欧阳询曾经在赶路的途中,见到一块古碑,是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他驻马观碑,许久才离开。可是没走多远,他又返回碑前,下了马伫立着,仔细观赏。等到累了,就把皮衣铺在地上,坐下来细心揣摩。又看了许久,他还舍不得离开。于是,他就留宿石碑旁。就这样一连三天,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13、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14、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于是学成了博学多能的儒生。

15、孙权喻吕蒙读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等鲁肃经过寻阳时,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16、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译文】

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确实啊,这像鸟窝。”

17、董遇谈“三余”勤读

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

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是:“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余。”

18、智永与“退笔冢”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坟)”。

【译文】

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缸)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那么重)。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像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19、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

匡衡很勤学,但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他的房间)。匡衡于是就在墙上打了一个洞用来引进烛光,用书映着光来读书。当地有一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里十分富有,书又很多,匡衡就给他家作雇工,辛苦劳动而不要求报酬,主人感到奇怪,就问匡衡,匡衡回答说:“希望可以读遍主人的书。”主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匡衡)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20、张溥与“七录斋”

(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译文】

张溥小时侯喜欢学习,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抄完了,朗诵一遍,就(把所抄的)烧掉;再抄,象这样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茧。冬天皮肤因受冻而开裂,每天用热水浸好几次。后来命名读书的书房叫“七录”……张溥作诗和写文章非常快。各方来索取的,(张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挥笔,马上就完成,因为这样所以(张溥)的名声在当时很高。

21、晋平公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七十岁了,想学习(音乐),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年轻时喜

欢学习,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日中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拥有)蜡烛的光亮,与摸黑走路比,哪一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22、高凤专心致志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

【译文】

高凤,字文通,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妻子曾到田地(劳作),在庭院里晒麦,让高凤看守着鸡。正值天下着暴雨,高凤拿着竹竿诵读经书,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使麦子流走了。妻子回来感到惊讶询问,高凤才醒悟过来。

23、叶廷圭与《海录》

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译文】

我年轻时非常喜欢学习,四十多年,不曾放开书卷,拿着它吃东西嘴里觉得香甜,疲倦时用它当枕头。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借来的没有不读的,读的没有读完全篇不会终止。常常遗憾没有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在那么多书里,分出几十大册,选择其中有用的亲手抄下来,取名为《海录》。

24、为人大须学问

(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译文】

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到处安静(没有纷乱),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里。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有烦恼。‟不只是说说,回想年轻时的处事行为,很是觉得不对。”

25、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译文】

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看得符合心意,写在他的衣服上,来记住这件事。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便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他)不是圣人的话不看。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是活着,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26、王充市肆博览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译文】

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家乡人都说他对母亲很孝敬。后来到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从业的本领,拜扶风班彪为师。王充爱好广泛,浏览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店,看人家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于是(他)广泛地弄通了众多流派的学说。后来回到家乡,退居在家教书。

27、欧阳修“三上”作文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译文】

古文表白的话篇七
《文言文助读一百篇》

单日志页面显示设置

关闭

网易首页

网易博客

博客首页

博客拍拍

精美风格

博客圈子

博客活动

娱乐中心

博客话题

找 朋 友

博客复制

手机博客

短信写博

意见反馈

更多>>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登录| 注册

「紫陌。红尘」

-sunzw1210.

首页

日志

相册

音乐

收藏

博友

关于我

很抱歉,因为您在网易相册发布了违规信息,账号被屏蔽。被屏蔽期间他人无法访问您的相册。

去帮助中心,了解如何重新恢复服务。

日志

阅读主题 - 家居小窍门(超实用) - 贝太厨房 - 菜谱搜索, 家常菜谱, 美食论坛, 营养健康, 居家厨房

心情阳光的QQ空间-通过功夫熊猫谈中国风味和中国教育-腾讯博客-Qzone

文言文助读100篇

默认分类 2008-07-22 21:33 阅读197 评论1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

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4宗悫(q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原文: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5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原文: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原文: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7苏武牧羊北海上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原文: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 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原文: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9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原文: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

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说:何不各自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希望可以把车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就算这些东西都破旧了也没有什么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对孔子说:愿意听您的志向孔子说:(希望我)能让老人过得安适,能让所有朋友的信任,能让年轻的人怀念

原文: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1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用马骡子载着书跟随自己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有时直接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来考察,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诵读各种古代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有什么遗忘了,就到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复习 原文: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12欧阳询揣摩古碑

欧阳询曾经在赶路的途中,见到一块古碑,是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他驻马观碑,许久才离开可是没走多远,他又返回碑前,下了马伫立着,仔细观赏等到累了,就把皮衣铺在地上,坐下来细心揣摩又看了许久,他还舍不得离开于是,他就留宿石碑旁就这样一连三天,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原文: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13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原文: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4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于是学成了博学多能的儒生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

相关热词搜索:表白的古文 古文表白的句子 古文表白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古文表白的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古文表白的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24377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