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客厅对联

客厅对联

2016-02-18 09:54:1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客厅对联篇一《客厅对联》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客厅对联》,希望能帮助到你。

客厅对联篇一
《客厅对联》

四壁荷花三面柳,一亭风月半池烟 仰承日月千秋照,俯阅江河万古流 一片云山摩诘画,四时花鸟杜陵诗 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 师竹友梅多乐趣,古书名画发奇香 行云流水见真性,明月清风来故人 自笑如闲云野鹤,放怀在峻岭崇山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和风和雨和谐生活,安宁安康平安中国 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福禄寿三星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老人卧室)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春风送福,喜气临门 春回大地,日暖人间 门门喜气,户户春风 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 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 江山千古秀,社稷万年春 腊尽千门暖,春归万物苏

一年春作首,百事国为先 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 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户户金花报喜,家家紫燕迎春华夏 年年腾骏业,新春岁岁展宏图 春入春天春不老,福临福地福无疆 春风送春处处春色美,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喜庆花红送玉兔,吉祥爆竹接金龙 十亿神州春日起,千秋华夏巨龙飞

美酒千樽欢送玉兔归山,赞歌万首喜迎金龙出海 南疆雨北国风风调雨顺,东海龙西山凤凤舞龙飞 玉兔归时深慕人间春色美,金龙起处喜看华夏蓝图新龙年龙裔看龙腾龙飞天上,春年春风送春到春满人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三阳开泰,四喜临门 一门五福,三多九如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风调雨顺,人寿所丰 祖国山河好,人民岁月新 东风吹柳绿,春雨润花红 同心兴大业,携手振中华 人勤春来早,家和喜事多

万家腾笑语,四海庆新春 祖国山明水秀,中华人杰地灵 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 田园风光绝好,农家岁月更新

一夜连双岁岁岁如意,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 日丽风和绣出河山似锦,年丰物阜迎来大地皆春人增寿算,天转阳和

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 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同过新年 处处红花红处处,重重绿树绿重重 风送花香红满地,地满红香花香花 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 师竹友梅多乐趣,古书名画发奇香 行云流水见真性,明月清风来故人 勤俭治家久,诗书教子贤

池州夫子渡江北,潜岳人家日月长。(柯姓) 济阳世泽源流远,皖北家声日月长。(柯姓) 玉叶流芳远,金枝挺秀长。(叶姓) 关西夫子第,皖北振家声。(杨姓) 皖北家声远,关西世泽长。(杨姓)

三槐门第,十榜家声。 (王姓)

百代渊源开壢口,万代根本发佳枝。(王姓华正公) 苏湖世泽源流远,安定家声日月长。(胡姓) 济阳世泽传千古,彩笔家声振万年。(江姓) 彭城世泽传千古,汉室家声振万年,(刘姓) 千年祀火辉藜阁,万卷遗书绍墨庄。(刘姓) 彭城世泽传千古,藜阁家声振万年。(刘姓) 祖先积德流芳远,世代宗支发福长。(刘姓) 鄱阳世泽传千古,上党家声振万年。(鲍姓) 河东世泽传千古,皖北家声振万年。(储姓) 源流白水分千派,祖拜丹墀第一人。(夏姓) 会稽世泽传千古,明德家声振万年 。(夏姓 唐封越国三千户,汉袭平阳第一佳。(汪姓) 平阳世泽传千古,越国家声振万年。(汪姓) 壮猷元老传千古,正学先生表万年。(安方) 延陵祖德敦三让,渤海家声振万年。(吴姓) 清河世泽源流远,孝友家声日月长。(张姓) 河南世泽源流远,江左家声日月长。(张姓) 天涯海角遍芬芳,寰宇斑斕赤紫黃 原是東都王旨下,詔將香美徹圓方 若非武后一朝妒,哪得鳳儀千載揚 自古吟家多似此,蹉跎歷盡出華章

客厅对联篇二
《群众最爱新居对联》

新厦落成迎百福

新居落成逢千岁

居家兴旺纳千祥

春风送暖报春晖 新建家园创大业 新居焕彩盈门秀 居安华厦展宏图

新居落成迎紫气

前程似锦胜朝阳

新居落成千般喜

合家和睦万事兴

新成广宇财丁旺

居住康荘福寿增

新进如意华堂宅

居住平安富贵长

新宅繁荣丁财旺

居家兴旺幸福长

新兴如意吉祥宅

居住富贵幸福家

新宅繁荣添百福

居家兴旺纳千祥

新宅如意千祥集

居家吉祥百福臻 华构落成满座春 新成广宇财丁旺 居住高楼福寿增 良时入宅千年旺 吉日安居万代兴 吉日建居添福寿 良时入宅发丁财 吉星高照全家福 旭日辉耀满堂春 吉星高照满堂喜 财神长驻合家欢 福寿康宁家昌盛 财丁齐旺业兴隆 华厦落成增吉庆 新居进住集祯祥 福禄寿祥归吉宅 财丁贵宝进新居

良辰进宅千秋富

鸿开新门添富贵 吉日新居万载兴

禧报锦堂进平安

幸逢盛世千般好 室有仁风春意永

福临华堂万载兴 家余德泽福源长

幸有机缘新宅建 莺迁华屋安仁里

福随运气大财来

和平吉宅人昌盛

贤德居安物阜兴

吉星永照幸福宅

紫气常临富贵家

龙吐宝珠归吉宅

凤含金玉进华堂

淑气和风光栋宇

银光玉树染门庭

惠政得来吉祥地区

良时造就福寿堂

仁里莺迁崇四美

新居燕喜庆三春

江山聚秀归新宇

日月交辉映画堂

[ 三四式七字联] 燕贺新居洽德邻 日永华堂祥光照 云连厦屋气象新 花香入室春风暖 瑞气临门腊酒香 宏图大展兴隆宅 泰运常临富贵家 新建华堂多喜气 广开财路有余钱 千秋乐业宏图展 万代安居壮志酬 合家进住吉祥宅 好日新安幸福家

庆新居千载兴旺

贺福宅万代昌盛

进新居人财两旺

住吉宅万代昌盛

进新居喜气盈门

住大厦财源广进

进新居长添富贵

住吉宅永盛荣华

冬去矣祥光入户

春来也喜气盈门

新居八字联

新居落成锦灯飞彩

居安华厦人寿年丰

大厦落成宾朋满座

高楼焕彩喜气盈门

华屋生辉人昌宅美

满堂福气业旺家兴

华堂集瑞旭日临门

迁入新宅吉祥如意 搬进高楼福寿安康

吉日迁居万事如意 良辰安宅百年遂心

创基业门庭祥云卷 展宏图宅第瑞气生

华屋生辉人昌宅美 满堂福气业旺家兴

光耀丹楹喜占旺相 诗赓白雪先得阳春

天地钟灵文明运启 华堂集瑞富有基开

家富人和顺如流水 时言乐笑穆若清风

喜建华堂和风入座 乔迁新屋喜气盈门

今冬如春江山吐秀 生财有道栋宇增辉

新居落成祥光满宅 华堂集瑞旭日临门

门对青山庭铺瑞雪 屋临绿水窗横腊梅

乔迁喜天地人共喜 新居荣福禄寿全荣

神光照临聿新栋宇 主爱覆庇高筑华堂

松茂竹苞及时而秀 兰馨桂馥迁地为良

门对青山庭铺锦绣 屋临绿水窗横彩霞

信宅宏开肯堂肯构 恩家作颂仁爱仁慈

大厦落成宾朋满座 高楼焕彩喜气盈门

移取春风门栽桃李 蔚成大器材备栋梁

华宇宏开美伦美奂 新屋落成多福多寿

紫微高照勤劳宅第 福气长凝俭朴人家

燕贺新巢双栖画栋 莺迁乔木百啭上林

迁入新宅吉祥如意 搬进高楼福寿安康

吉日迁居万事如意 良辰安宅百年遂心

创基业门庭祥云卷 展宏图宅第瑞气生

华屋生辉人昌宅美 满堂福气业旺家兴

光耀丹楹喜占旺相 诗赓白雪先得阳春

天地钟灵文明运启 华堂集瑞富有基开

家富人和顺如流水 时言乐笑穆若清风

喜建华堂和风入座 乔迁新屋喜气盈门

今冬如春江山吐秀 生财有道栋宇增辉

新居九字联

物华天宝祥光生紫户 大厦落成全家展宏图 人杰地灵喜气绕朱轩 华堂瑞绕喜光辉栋宇 开百代鸿图龙蟠虎跃

兰室香生贺锦绣阳春 启千秋大厦凤起蛟腾

昔日寒居茅棚随水流

今朝喜看楼房伴山高

新建华堂紫气常临添锦绣 新建华堂一帆风顺兴骏业 居成栋宇吉星高照更辉煌 居安福宅万事胜意展宏图 新进丁财平安富贵千秋盛 新宅繁荣丁财两旺长富贵 居添福寿发达荣华万载兴 居家昌盛福寿双全永平安 新进华堂三星拱照财丁旺 新建玉堂三星高照千祥集

居安大厦百福并臻富贵长 居安吉宅紫气常临百福臻 新宅繁荣瑞霭盈门丁财旺 新居落成鸿图大展财广进 居家昌盛喜气满堂福寿臻 居家兴旺子孙发达福寿增

客厅对联篇三
《对联集锦》

一、有关对联的知识

1、什么是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联的基本句式来自骈文和律诗。但是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只有在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2、对联的特点

对联的特点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对联的特点具体如下:

⑴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⑵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例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⑶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

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⑷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3、对联的分类

⑴按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分:

春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楹联: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宫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朴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婚联:

祝贺结婚所用的对联。如:

百年恩爱双心结

千里姻缘一线牵

挽联:

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 如《黄兴挽七十二烈士联》: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寿联: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 ,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如:

福如东海阔

寿比南山高

赠联:

颂扬或劝勉他人用的对联。如龚自珍赠魏源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中堂联:

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如: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⑵按艺术特点分:

叠字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复字联: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顶针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开口便笑 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 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嵌字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

当归方寸地

独活世人间

拆字联: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 闲看门中木

思间心上田

音韵联:包括同音异字和同字异音。

同音异字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同字异音

朝朝朝朝朝朝汐

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读音:朝朝潮,朝潮朝汐

下联读音:长长涨,长涨长消

谐趣联:取诙谐幽默之意。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粉,八分九分十倍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二乔大乔一人占 无情对:上下联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个字词却对仗工整。多数无情对都非常有趣,完全可以同时归入谐趣联。

五月黄梅天

三星白兰地

回文联:顺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客厅对联篇四
《经典对联欣赏》

客厅对联篇五
《对联》

对联趣谈

王承英

指导思想:

语文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让学生在品味生活的快乐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

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对简单的对联。

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收集精彩的对联,准备课内交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遗产。这些文化传统以其形式之奇和意趣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人类文化大观园。今天,让我们一道漫游语文世界,在这人类文化大观园中饱览独特风景线——对联趣谈。对联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古人学语文,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

二.对联故事掠影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从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破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我们所熟悉的清朝国学大师纪晓岚,他不仅学士渊博,才高八斗,而且思维敏捷,伶牙俐齿,享有“铁嘴铜牙”的美誉。同时,他也是一位对联圣手,在对联百花园里留下了许多佳话。

有一次,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外出游玩。在休息的时候,乾隆皇帝看见桌子上放着两碟豆,就想考考纪晓岚。于是出了一句上联:两碟豆;

纪晓岚环顾四周,略一思考就对出了下联:一瓯油。(你觉得纪晓岚对得如何?) 乾隆见难不倒纪晓岚,便改口道:“我说的是——两蝶斗”。

(如果你是纪晓岚,你会如何对下联呢?我们来看看纪晓岚的下联,你觉得怎样?) 纪晓岚随即说: “我说的是—— 一鸥游”。

乾隆是个很聪明的皇帝,他见纪晓岚又对上了,就在上联前加了两个字:

林间两蝶斗;(这时,纪晓岚又是怎样对的呢?)

纪晓岚道:水上一鸥游。

乾隆开心大笑。就这样,他们在游玩过程以对对联为乐,充满了情趣。

三、探究对联知识

1.讨论对联的特点。

从以上对联故事中,你发现对联有什么特点呢?四人小组讨论。

2.师生互动,归纳小结:

对联的三个基本特点。

A.字数要对,就是要求两个句子的字数相等,配好成对。

B.对仗工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C.讲究字的四声,讲究音韵,有抑扬顿挫之美。

四、学生合作,交流

1.登台一展风采: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好的有趣的对联故事。

2.对对子擂台赛:搜集名诗名文中名联,由一组出上句,另一组对下句。(可从以学过的诗文中搜集。)

五、课堂实战演练对对联

欣赏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大家是否跃跃欲试?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实战演练一次吧。

1.老师这儿有几副上联,请大家对对下联。

蚕吐丝——(蜂酿蜜) 辞旧岁——(迎新年)

识时机——(顾大局)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

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

2.个人或小组出对,同学应对。

3.这里还有不完整的几副对联,请大家帮忙对一对。

(1)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

(2)猜数字联: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一个穷得快揭不开锅的老秀才为自己写了

横批:南北 ——没有东西

上联:二三四五 ——缺一(衣)

下联:六七八九 ——少十(食)

你知道这副对联含着的意思吗?

(3)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法盖世,为世人所景仰,他写的对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又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与门前: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前去偷揭。可在月光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他只好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日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围观人,大家一看,对联变成: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一看,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六、欣赏对联,陶冶情操。

1.对联有着广泛的用途,你在哪些地方,哪些场合看到过对联呢?

2.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从一副副精妙的对联,我们不难发现:对联确实是中华文化的奇葩,它能表达种种复杂深刻的思想感情,它能把名胜古迹装点得更加奇丽高雅,它能增强喜庆气氛,给人一种喜气洋洋之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七、结束赠言:

对联是节庆贺婚满堂生辉的使者,是华夏民族文墨精华的象征。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对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注意对联,用心去感受这一文化精髓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营养,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八、知识迁移,学为致用:

请同学们课余为自己的书房、卧室或客厅拟写一副对联,对联涉及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学习、生活、交往、理想等,并将作品与其他同学交流,优秀作品可推荐展览。

客厅对联篇六
《对联》

继续努力

趣味对联

(一)拆字合字联

拆字与合字指把一个字拆成几个字,或把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对偶。当然,有一些也含有分析字的成份,蕴含某种微妙的思想内容。

闲看门中木(上联合[闲]字)

思间心上田(下联合[思]字)

墙上挂珠帘你说是王家帘朱家帘(上联拆[珠]字)

半夜生孩儿我管他子时乎亥时乎(下联拆[孩]字)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上联合[日月]为明)

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人(下联合[子女]为好)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日:明月送僧归古寺。(上联合[寸土]为寺,[言寺]为诗)

双木为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下联合[双木]为林,[林示]为禁)

(二)数字联

我国古代对联艺术中的数字巧对,变化无穷,使人们得到极大的乐趣。 水冷金寒火神庙大兴土木(上联合[五行])

南腔北调 中军官什么东西(下联对[五方])

五百罗汉渡江 岸边波心千佛子(上联:[千]是[五百]的二倍) 一个美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下联:[两]是[一个]的二倍)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此副对联不仅概述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而且用上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各个数字和“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十个字,真是意义深远,结构奇巧。

(三)趣味对联故事

杨继盛巧对趣话

杨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著称的名人。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进士。相传他“每作对,人辄称善”。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他的巧对佳话。

传说,杨继盛刚刚入私塾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学生,私塾先生看见这么大年纪的人也来求学,就出了一个对子相嘲: “老学生。”

谁知话一说完,就被坐在一旁的杨继盛不假思索地接过来: “小进士。”

那位嘲笑“老学生”的先生听后,大吃一惊,说:‘‘此儿小小年纪,竟如此聪颖,将来必有出息!”

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学生们玩作阵交战的游戏。正玩在兴头上,不料先生突然回来,大家慌忙四处藏匿。先生大怒,挨个罚跪,并出对: “藏形匿影。”

叫学生对,先对出者免罚,对不出的继续罚跪。只见杨继盛微微一笑,答对: “显姓扬名”。 .

先生脸上的怒气,顿时一扫而光,惊呼:“此乃绝对也!’’伸手将杨继盛拉起来。从此,杨继盛擅对出了名。

卖柴童妙对进家塾

明朝时,江苏省吴县出了一位“神童”,姓施,名盘。施盘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他五岁开始,就上山砍柴、割草卖钱。同时,利用时间,偷偷地向村里的一位老秀才学习认字、读书、吟诗、作对。施盘九岁那年,进城卖柴,路过一家私塾,听着里面传出来的朗朗书声,他好想进私塾当一名学生。恰好此时,私塾的主人张都宪坐轿回家,发现了小施盘,张都宪问他站在这里干什么,小施盘嗫嚅地说出了自己想进私塾读书的愿望。张都宪一听,哈哈大笑说:“穷小子也想进我家私塾念书,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经小施盘再三恳求,张都宪这才说:“这样吧,我出一上联,只要你能对上,我可以破例让私塾老师收你。’’张都宪出的上联是: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这上联连用四个“弓”字,两个“月”字,两个“弦”字。张都宪认为这下子,一定难倒这个卖柴童。没想到,小施盘听了上联,笑嘻嘻地说:“学费我出不起,对对子,可难不倒我。”他略加思忖,便对出下联: “朝霞似锦,暮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施盘对出的下联,连用四个“锦”字,两个“霞”字,两个“川”字,完全符合张都宪上联的要求,而且用“朝”“暮”对“新”“残”,用“东”“西”对“上”“下”,十分工整,张都宪只好让他进私塾念书了。

切瓜分客

明代年轻文学家蒋焘小的时候,才思敏捷、对答如流、蜚声乡里。 有一天,他的爷爷带他到一座庙里去玩。蒋焘从高高的台阶上往下

跳,三蹦两跳地到了下边。爷爷见了,笑着说:

“三跳,跳下地。”

蒋焘在下边一抬头,正好看见树上有只小鸟“扑哧”一声,飞上天去了,他马上对了一句: “一飞,飞上天。”

爷爷听了很高兴,连连赞好。

有一次,他父亲的朋友来访,他们围坐在客厅吟诗、对联,忽然乌云密布,接着,刮起大风,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雨点“劈里啪啦”地打在窗户上。客人中,有一人看见窗户纸上的雨点印儿,触景生情,出一上联求对: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这上联的意思是说,这会儿,冰凉的雨点,打在窗户上,东边窗户上有雨点,西边窗户上也有雨点。从文字上讲,巧就巧在“冻雨”的“冻”字,是由“东”和两点组成,“洒窗”的“洒”字是由“西”和三点组成。这样,联意既说明了当时雨打窗户的情景,又说明了“冻”“洒”两字的组成。这样,下联就不大好对,要求后半句说的事,与前半句说的事,互有关联,还得拼成前半句的第一、三两个字,可真够难的。在座客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难以应对,客厅一时沉默。

这时,仆人送上瓜来,蒋焘的父亲连忙切瓜分片,请客人吃瓜。站在一旁看父亲切瓜,客人们吃瓜的蒋焘即景生情,高声地说:“我来对下联。”接着吟道: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一语既出,满座惊叹。蒋焘对下联的前半句“切瓜分客”,说的是当时吃瓜的事。后半句“横七刀…‘竖八刀”既是指切瓜,又跟前半句有直接关系。同时“七”“刀”左右横看,合起来是前半句的第一个字“切”;“八”“刀”上下竖看,合起来是第三个字“分”。真是妙语双关,兴趣盎然,客人们皆赞叹不已。

小于谦答对显文才

于谦(1398~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水乐进士,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幼年时就勤奋好学,志向高远。读书过目即诵,对句出口皆成。有一次,于谦的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髻,被一个叫“兰古春”的僧人看到了。兰古春针对他的模样,就戏弄他说: “牛头喜得生牛角。”

于谦立即应对:

“狗嘴何曾出象牙。”

兰古春自讨没趣,匆匆而去。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今后不能再替我梳双髻了。”过了数日,兰古春恰巧又路过学堂,看到于谦的头发梳成三岔,于是再次戏道: “三角如架鼓。” 于谦随声就应: “一秃似擂槌。” 兰古春赞其才思敏捷,对于谦的老师说:“这孩子长大后,必定是国家的栋梁。,,

有一年清明节,于谦随家中大人去祖坟扫墓,路过凤凰台时,他的叔父出了个上联让他对. 联文是:

“今朝同上凤凰台。”

于谦马上应对:

“他年独占麒麟阁。”

大人们听了,对这一抱负甚大的对句惊喜不已,他的叔父说:“此小儿,乃是我们家的千里 驹啊!” 一

扫墓返回的路上,经过一座牌坊,上面写着三个字:“癸辛街。’,

于谦的叔父说:“这三个字的地名,前面两个字属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要对个地名对,恐怕不容易。”不料,小于谦用《三国演义》中所写到的陕西地名,对道:

“子午台。”

他的叔父和族人们,听了更加惊讶欣喜,因为这一地名,前两字正好是地支(即子、丑、寅、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的两个字,与“癸辛街”恰成一佳对。

过了两年,于谦成了县学生员。当时,有一巡抚到他家乡的一座寺院游玩。随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客厅对联》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中堂对联 对联 客厅经典对联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客厅对联”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客厅对联"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24318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