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有关成语某人某味

有关成语某人某味

2016-02-06 09:48:1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有关成语某人某味篇一《包含-"味"-字的成语》 ...

有关成语某人某味篇一
《包含-"味"-字的成语》

1▲别有风味 △biéyǒufēngwèi △典故:风味:原指美好的口味,引伸为事物的特色。另有一种美好的口味。比喻事物所另外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此时只觉四处焦香扑鼻,倒也别有风味。” △例子: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2▲不知肉味 △bùzhīròuwèi △典故: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3▲臭味相投 △xiùwèixiāngtóu △典故: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出处:《左传·襄公八年》:“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汉·蔡邕《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 △例子:两情不谋而合,况是彼此熟识,一经会面,~,当即互相借重,定名为请愿联合会。(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八回) 4▲淡而无味 △dànérwúwèi △典故: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例子:庶民因其~,不及米谷之香,吃者甚少。(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5▲个中滋味 △gèzhōngzīwèi △典故:个中:其中;滋味:味道,情味。其中的味道。指切身体会的甘苦。

△出处:宋·向子谚《西江月·绍兴丁巳,遍走浙东诸郡……》:“居士何如学士,翰林休笑芗林。个中真味少知音,不是清狂太甚。” 6▲回味无穷 △huíwèiwúqióng △典故: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出处:宋·王禹偁《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例子:这篇文章含义深刻,使人~。 7▲津津有味 △jīnjīnyǒuwèi △典故: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出处:汉·王褒《洞箫赋》:“哀悁悁之可怀兮,良醰醰而有味。” △例子:话是这样说,可是谈起理论,许宁还是一套套地向道静谈得~,头头是道。(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 8▲枯燥无味 △kūzàowúwèi △典故:枯燥:单调。形容单调,没有趣味。 △例子: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9▲耐人寻味 △nàirénxúnwèi △典故: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出处: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其所作如《少府画障歌》、《崔少府高齐观三川水涨》诸诗,句句字字追琢入妙,耐人寻味。” △例子:这个故事的结尾留下了一个悬念,~。

10▲其味无穷 △qíwèiwúqióng △典故:形容含义深刻,使人回味不尽。 11▲气味相投 △qìwèixiāngtóu △典故:气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出处:明·冯惟敏《天香引·送陈震南》:“气味相投,风情迥别,议论通玄。” △例子:前者妹子同表妹舜英进京,曾与此女中途相遇,因他学问甚优,兼之~,所以结伴同行。(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二回) 12▲容膝之安,一肉之味 △róngxīzhīān,yīròuzhīwèi △典故: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出处:《列女传·贤明》:“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 13▲三月不知肉味 △sānyuèbùzhīròuwèi △典故: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14▲山珍海味 △shānzhēnhǎiwèi △典故:海错:指各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出处: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

弃藩篱,烹犊羊羔如折葵。” △例子:调补剂不一定象~那样适味可口。(闻一多《邓以蛰〈诗与历史〉题记》) 15▲食不甘味 △shíbùgānwèi △典故: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出处:《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例子:只有我觍然面目,偷生人世。所以~,麻衣茹素,稍谢罪戾。(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 16▲食不重味 △shíbùchóngwèi △典故:味:菜肴。吃饭不要两样菜肴。形容生活俭朴。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 17▲索然无味 △suǒránwúwèi △典故: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例子:我情愿做一回“文剪公”,因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太删节了怕会~。(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三)》) 18▲味如鸡肋 △wèirújīlèi △典故: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19▲味同嚼蜡 △wèitóngjiáocù △典故:象吃醋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出处:《楞严经》卷八:“当横陈时,味同嚼醋。” △例子: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20▲兴味索然 △xìngwèisuǒrán △典故:兴味:兴趣、趣味;索然:毫无兴致的样子。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出处:清·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 △例子:这篇文章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读起来使人~。 21▲意味深长 △yìwèishēncháng △典故:意味:情调,趣味。意思含畜深远,耐人寻味。 △出处: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例子: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 22▲余味无穷 △yúwèiwúqióng △典故: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23▲语言无味 △yǔyánwúwèi △典故:指说的话枯燥无味或庸俗无聊。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有关成语某人某味篇二
《趣味成语练习及答案》

趣味成语练习

一、 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粗茶淡饭( 山珍海味)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

井然有序( 杂乱无章)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

固若金汤(危如累卵 ) 精雕细刻( 粗制滥造)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伶牙利齿( 笨嘴拙舌)

二、 成语不离“舌”

形容信口胡说(妄口八舌 ) 形容说话轻薄(闲嘴淡舌 )

形容能说会道(唇枪舌剑 ) 形容惊诧无言(张口结舌 )

形容不善辞令(笨嘴拙舌 ) 形容随声附和(鹦鹉学舌 )

三、 数字俗语: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 一是一,二是二)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 一不做,二不休)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 二一添作五)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 三下五除二)

表示差不多时用( 八九不离十)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 小九九)

表示归根到底时用( 九九归一)

表示把握大时用( 十有八九)

表示很不容易时用( 九牛二虎之力)

表示信心十足时用( 十拿九稳)

表示距离远时用( 十万八千里)

四、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鹏程万里 ) 陈残云(风卷残云 ) 王任重(任重道远 )

刘海粟(沧海一粟 ) 丁慧中(秀外慧中 ) 甘如饴(甘之如饴 )

焦若愚( 大智若愚)

五、 成语填空:

(心)服(口)服 (以)德(报)德 (以)讹(传)讹

(以)牙(还)牙 (倚)老(卖)老 (将)计(就)计

神(乎)(其)神 精(益)(求)精 痛(定)(思)痛

欺(人)(自)欺 将(门)(有)将 日(复)(一)日

微(乎)(其)微

六、 宝塔诗如何读?

山满

桃山杏

山好景山

来山客看山

里山僧山客山

山中山路转山崖

(山中山路转山崖,山客山僧山里来,山客看山山景好,山杏山桃满山开.)

七、 怪体诗如何读?龙

虎虎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州州州州州州州州州

川川川川

(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万国九州掉四川.)

八、 下列对联各咏的是谁?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苏")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李白)

3、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 项羽)

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

九、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主心骨)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铁公鸡)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糊涂虫)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老油条)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三脚猫)

十、 数字猜成语:

12345609( 七零八落) 1256789(丢三落四 )

1+2+3( 接二连三) 333 555(三五成群 )

3.5(不三不四 ) 5 10(一五一十 )

9寸+1寸=1尺( 得寸进尺)

答案

趣味成语练习

一、 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粗茶淡饭( 山珍海味) 流芳百世(遗

井然有序( 杂乱无章)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

固若金汤(危如累卵 ) 精雕细刻( 粗制滥造)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伶牙利齿( 笨嘴拙舌)

二、 成语不离“舌”

形容信口胡说(妄口八舌 ) 形容说话轻薄(闲嘴淡舌 )

形容能说会道(唇枪舌剑 ) 形容惊诧无言(张口结舌 )

形容不善辞令(笨嘴拙舌 ) 形容随声附和(鹦鹉学舌 )

三、 数字俗语: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 一是一,二是二)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 一不做,二不休)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 二一添作五)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 三下五除二)

表示差不多时用( 八九不离十)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 小九九)

表示归根到底时用( 九九归一)

表示把握大时用( 十有八九)

表示很不容易时用( 九牛二虎之力)

表示信心十足时用( 十拿九稳)

表示距离远时用( 十万八千里)

四、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鹏程万里 ) 陈残云(风卷残云 ) 王任重(任重道远 )

刘海粟(沧海一粟 ) 丁慧中(秀外慧中 ) 甘如饴(甘之如饴 )

焦若愚( 大智若愚)

五、 成语填空:

(心)服(口)服 (以)德(报)德 (以)讹(传)讹

(以)牙(还)牙 (倚)老(卖)老 (将)计(就)计

神(乎)(其)神 精(益)(求)精 痛(定)(思)痛

欺(人)(自)欺 将(门)(有)将 日(复)(一)日

微(乎)(其)微

六、 宝塔诗如何读?

山满

桃山杏

山好景山

来山客看山

里山僧山客山

山中山路转山崖

(山中山路转山崖,山客山僧山里来,山客看山山景好,山杏山桃满山开.)

七、 怪体诗如何读?龙

虎虎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州州州州州州州州州

川川川川

(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万国九州掉四川.)

八、 下列对联各咏的是谁?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苏")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李白)

3、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 项羽)

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

九、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主心骨)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铁公鸡)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糊涂虫)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老油条)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三脚猫)

十、 数字猜成语:

12345609( 七零八落) 1256789(丢三落四 )

1+2+3( 接二连三) 333 555(三五成群 )

3.5(不三不四 ) 5 10(一五一十 )

9寸+1寸=1尺( 得寸进尺)

有关成语某人某味篇三
《趣味成语练习》

趣味成语练习

一、 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粗茶淡饭( 山珍海味)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

井然有序( 杂乱无章)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

固若金汤(危如累卵 ) 精雕细刻( 粗制滥造)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伶牙利齿( 笨嘴拙舌)

二、 成语不离“舌”

形容信口胡说(妄口八舌 ) 形容说话轻薄(闲嘴淡舌 )

形容能说会道(唇枪舌剑 ) 形容惊诧无言(张口结舌 )

形容不善辞令(笨嘴拙舌 ) 形容随声附和(鹦鹉学舌 )

三、 数字俗语: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 一是一,二是二)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 一不做,二不休)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 二一添作五)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 三下五除二)

表示差不多时用( 八九不离十)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 小九九)

表示归根到底时用( 九九归一)

表示把握大时用( 十有八九)

表示很不容易时用( 九牛二虎之力)

表示信心十足时用( 十拿九稳)

表示距离远时用( 十万八千里)

四、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鹏程万里 ) 陈残云(风卷残云 ) 王任重(任重道远 )

刘海粟(沧海一粟 ) 丁慧中(秀外慧中 ) 甘如饴(甘之如饴 ) 焦若愚( 大智若愚)

五、 成语填空:

(心)服(口)服 (以)德(报)德 (以)讹(传)讹

(以)牙(还)牙 (倚)老(卖)老 (将)计(就)计

神(乎)(其)神 精(益)(求)精 痛(定)(思)痛

欺(人)(自)欺 将(门)(有)将 日(复)(一)日

微(乎)(其)微

六、 宝塔诗如何读?

山满

桃山杏

山好景山

来山客看山

里山僧山客山

山中山路转山崖

(山中山路转山崖,山客山僧山里来,山客看山山景好,山杏山桃满山开.)

七、 怪体诗如何读?龙

虎虎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州州州州州州州州州

川川川川

(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万国九州掉四川.)

八、 下列对联各咏的是谁?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苏")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李白)

3、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 项羽)

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

九、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主心骨)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铁公鸡)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糊涂虫)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老油条)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三脚猫)

十、 数字猜成语:

12345609( 七零八落) 1256789(丢三落四 ) 1+2+3( 接二连三) 333 555(三五成群 )

3.5(不三不四 ) 5 10(一五一十 ) 9寸+1寸=1尺( 得寸进尺)

有关成语某人某味篇四
《趣味成语试卷》

“趣味”成语竞赛试卷

一、填空(20分)

1、纵横捭_ 2、_ 目结舌 3、相形见_ 4、穷兵_ 武 5、破_ 沉舟 6、言简意_ 7、再接再_ 8、同仇敌_ 9、万_ 无声 10、脍_ 人口 11、流_ 忘返 12、墨守_ 规 13、居心_ 测 14、海市_ 楼 15、纷至_ 来 16、如火如_ 17、好高_ 远 18、销声_ 迹 19、桀_ 不逊 20、摩肩接_ 21、鳞次_ 比 22、并行不_ 23、飞扬_ 扈 24、病入膏_ 25、草_ 人命 26、暴_ 天物 27、怙恶不_ 28、声名狼_ 29、察_ 观色 30、饮_ 止渴 31、众口_ 金 32、不_ 而走 33、_ 不知耻 34、一丘之_ 35、_ 惑人心 36、开门_ 盗 37、_ 帚自珍 38、人声_ 沸 39、望风披_ 40、未雨绸_

二、成语接龙(10分)

按下面的示例接龙,后面接的字和前一个字最好是同一个字,也允许谐音。

一清二白→白头偕老→ → → → →

三、填成语术语或地名(18分)

1、重于泰_ 2、甜言蜜_ 3、_ 气风发 4、同舟共_ 5、_ 斟句酌 6、征北战_ 7、声东击_ 8、_ 不容辞 9、辕北辙_ 10、_ 蛇添足 11、_ 居乐业 12、_ 流不息 13、生花妙_ 14、死里逃_ 15、_ 阔天空 16、人定胜_ 17、_ 质彬彬 18、不择手_ 19、津乐道_ 20、口若悬_ 21、不三不 22、物极必_ 23、万古长_ 24、山再起_

四、根据示例写出下面成语(12分)

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最大的嘴:气吞山河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1、最高的人: 2、最有胆量的人: 3、最吝啬的人: 4、最强的记忆: 5、最厉害的贼: 6、最宝贵的话: 7、最长的一天: 8、最小的邮筒: 9、最洁静的地方: 10、最大的家:

11、最彻底的美容术: 12、最尖的针:

五、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8分)

杜鹏程: 王自若: 王任重: 吴邦国: 高奇胜: 陈子龙: 周而复: 焦若愚:

六、写出与下列成语有关的人物(10分)

1、负荆请罪 2、图穷匕见 3、闻鸡起舞 4、纸上谈兵 5、投笔从戎 6、四面楚歌 7、一鼓作气 8、望梅止渴 9、围魏救赵 10、金屋藏娇

七、趣味成语谜(根据示例写出成语)(8分) 例:有一只熊走过来:有备而来(有bear来) 第十一本书:不可思议(book11)

1、哪一种蝙蝠不用休息 2、一个人被刷成金色 3、羊停止了呼吸

4、手机不可以掉到水里 5、蜜蜂停在日历上

6、画家喜欢画粗的绳子不喜欢画细的绳子 7、有十只羊,九只蹲在羊圈,一只蹲在猪圈 8、羊打电话给老鹰,老鹰接起电话说"喂"

八、为下列诗词、俗语谜面各写一个四字成语(10分) 1、于无声处听惊雷 2、白云生处有人家 3、青舟已过万重山 4、黄河之水天上来

5、一个巴掌拍不响 6、两个黄鹂鸣翠柳 7、说尽心中无限事 8、相逢何必曾相识 9、独在异乡为异客 10、此地无银三百两

九、看数字猜成语(14分) 1、1×1=1 2、7/8 3、0+0=1 4、9999 5、9寸+1寸 6、2468

7、23456789 8、510

9、1234567 10、12345609 11、1256

12、124356789 13、333555

14、10002=100×100×100

十、根据故事归纳成语(10分)

1、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2、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

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3、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低头一个劲地吃草。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没趣。

4、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答案〗 一、填空

1、阖 2、瞠 3、绌 4、黩 5、釜 6、赅 7、厉

八、为下列诗词、俗语谜面各写一个四字成语

1、不同凡响 2、空中楼阁 3、一帆风顺 4、源远流长 5、8、忾 9、籁 10、炙 11、连 12、成(陈) 13、叵 14、蜃 15、沓 16、荼 17、骛 18、匿 19、骜 20、踵 21、栉 22、悖 23、跋 24、肓 25、菅 26、殄 27、悛 28、藉 29、言 30、鸩 31、铄 32、胫 33、恬 34、貉 35、蛊 36、揖 37、敝 38、鼎 39、靡 40、缪

二、成语接龙

如:一清二白→白头偕老→老生常谈→谈笑风生→生机勃勃→勃然大怒→怒气冲天→天马行空→空前绝后→后继有人→人山人海→海阔天空

三、填成语成术语或地名

1、山 2、语 3、意 4、济 5、字 6、南 7、西 8、义 9、南10、画 11、安 12、川 13、笔 14、生 15、海 16、天 17、文 18、段 19、津 20、河 21、四 22、反 23、青 24、东

⑴ 山东 ⑵ 济南 ⑶ 河南 ⑷ 西安 ⑸ 四川 ⑹ 青海 ⑺ 天津 ⑻ 笔画 ⑼ 生字⑽ 段意 ⑾ 反义(词)⑿语文

四、根据示例写出下面成语

1、顶天立地 2、胆大包天 3、一毛不拔 4、过目不忘 5、偷天换日 6、金玉良言 7、度日如年 8、难以置信 9、一尘不染 10、四海为家 11、面目全非 12、无孔不入

五、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鹏程万里、镇定自若、任重道远、安邦定国、出奇致胜、望子成龙、周而复始、大智若愚

六、写出与下列成语有关的人物

1、廉颇 2、荆轲 3、祖逖 4、赵括 5、班超 6、项羽 7、曹刿 8、曹操 9、孙膑 10、刘彻

七、趣味成语谜

1、不修边幅 2、一鸣惊人 3、扬眉吐气 4、机不可失 5、风和日丽 6、出神入化 7、抑扬顿挫 8、阳奉阴违

孤掌难鸣 6、有声有色 7、畅所欲言 8、一见如故 9、举目无亲 10、不打自招

九、看数字猜成语

1、一成不变 2、七上八下 3、无中生有 4、万无一失 5、得寸进尺 6、无独有偶 7、缺衣少食 8、一五一十 9、乐在其中 10、七零八落 11、丢三落四 12、颠三倒四 13、三五成群 14、千方百计

十、根据故事归纳成语

1、买椟还珠 2、草木皆兵 3、对牛弹琴 4、杞人忧天

有关成语某人某味篇五
《成语DOC》

语文基础知识

一.易错成语

A【哀而不伤】原指悲伤而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的农民。

【安居乐业】居住安定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可说“人民安居乐业”,勿说“生活安居乐业。

【安步当车】安步,从容步行。不乘车而从容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安之若素】素,平常。(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暗度陈仓】作战时正面迷惑敌人,侧面突然袭击;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黯然销魂】心情沮丧得好像丢了灵魂。形容极度悲伤。

【嗷嗷待哺】原指小鸟饥饿时叫着要东西吃。后常用以形容饥民渴求得食而亟待解救的悲惨情景。

B【笔走龙蛇】比喻文笔放纵,挥洒自如,也形容书法笔势矫健雄放。也作“笔走游龙”。不能说“写得笔走龙蛇”。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班荆道故】,坐在上面谈论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半斤八两】彼此一样,形容差不多。多含贬义。各有千秋:各有特长,多含褒义。勿混淆。

【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丸,弹丸。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像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抱残守缺】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暴虎冯河】暴虎,徒手搏虎;冯河,徒步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暴戾恣睢】暴戾,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注意读音)

【暴殄天物】原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表里河山】内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势险要。注意不要望文生义。

【鞭辟入里】现常用来形容言论或文章说理透彻、深刻。

【闭门造车】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后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别无长物】不是说没有特长强项,而是形容家贫,一无所有。

【便宜从事】谓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

【不堪设想】多形容后果很糟,不能想象。

【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注意它是一个自谦之词。

【不经之谈】不经,不合常理。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不孚众望】没有使大家信服,辜负大家期望。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期望,褒义。

【不刊之论】刊,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用刀删去。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不肖子孙】不肖,不像,不贤。指不能继承祖、父事业或违背祖、父遗志的子孙。

【不一而足】足,足够。意思是不能因其一件事而满足。后来指所言事物很多,不能尽举。

【不容置喙】置,安放;喙,嘴。不许插嘴。

【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消失。

【不易之论】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不足为训】词语的意思是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注意千万不能把“训”误解为教训。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多用于表示不同意。而“不以为意”是指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常加“忙得”或“打得”等。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明白。形容事理极其明显。

【不名一钱】没有一文钱,形容极其贫困。名,占有。

【不时之需】谓随时的、不能预定时间的需要。

【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请教为耻辱。要注意该词适用的对象。

【不瘟不火】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急促。指戏曲表演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常被

人误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暴,且错写作“不温不火”。

C【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差强人意】差,稍微地;强,振奋;意,意志。原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形容某人某事还不错,大体上使人满意。常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或“想当初”。

【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不能离开。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晨钟暮鼓】寺院里早晚用来报时的钟鼓。后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用来比喻让人警醒的语言。

【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心思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沧海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指水向四方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表示非常渺小。

【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尝鼎一脔】尝尝鼎里的一片肉,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草菅人命】草菅,野草。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样。指轻视人命,任意杀戮。

【城下之盟】因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的条约。

【从善如流】听从正确的意见如水之从高处流下那样的迅速和顺当。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诚惶诚恐】原是臣子上奏君王时用的套语,表示尊敬服从又恐惧不安。现在常用来形容小心谨慎、惶恐不安的样子。

【陈言务去】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

【魑魅魍魉】传说中的妖怪,现在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读音为“chī mèi wǎnɡ liǎnɡ”。

【充耳不闻】充,堵塞。塞住耳朵不听。形容存心不听别人的话。

【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水芙蓉】原来比喻诗歌写得清新,后也比喻女性的美丽。

【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

【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比喻良好的教育。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字里行间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多有不露痕迹的褒贬评论。后人就把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法称为“春秋笔法”。

【重整旗鼓】亦作“重振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注意这个成语不能用作贬义。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姹紫嫣红】形容花的品种繁多,五颜六色,景色艳美。多形容春色,且不能只形容一种花。 D【东窗事发】喻罪恶阴谋败露。贬义。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现在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多是贬义。

【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样子。肚子肥大的样子(含贬义)。

【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像很笨拙。

【大音希声】《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谓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

【大快人心】使人们的心里非常痛快。常用以指坏人坏事受到应得的惩罚或打击。

【待价而沽】沽,出卖。等待高价出售。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作官。

【箪食瓢饮】一箪的食物,一瓢的饮料。指贫苦的生活。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那个。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透彻深刻,就像看火一样。

【殚精竭虑】竭,用尽;虑,思索。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

【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地。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多事之秋】秋,年岁,时候。事变很多的时期。形容国家政局不安定。

【东施效颦】比喻不知道别人好在哪里,自己又没有条件而胡乱去学,效果很坏。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指都市或娱乐场所繁华热闹。

【道貌岸然岸然,严肃不易接近的样子。形容外貌严肃正经。贬义词。

【道路以目】形容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暴虐。

【断线风筝】像放上天去断了线的风筝。比喻一去不返、不知去向的人和物。

E【尔虞我诈】尔,你;虞,欺骗。你欺骗我,我欺骗你。彼此互相玩弄手段。

【耳鬓厮磨】鬓,面颊两边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指小儿女的相爱。

【耳根清净】耳边很清净,没有什么干扰。形容生活平静。注意这个成语的适用范围。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指教,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希望他永不忘记。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要求严格。褒义。

F【翻然悔悟】翻然,大转变的样子。形容很快悔改醒悟。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贬义。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没有停止。多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防微杜渐】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开端。在坏思想、坏事物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原来指一般人想不到的人,后来指思想离奇。

【粉墨登场】①演员傅粉施墨,化装登台表演。②今多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文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贬义。

【覆水难收】倒在地上的水难收回来。比喻事成定局,无法挽回(多用于夫妻离异)。

【俯拾即是】亦作“俯拾皆是”。俯身拾取,即得此物。言其多且易得。

【俯首帖耳】形容走兽驯服的样子。后亦以喻驯服。含贬义。

【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和一掠而过的影子。比喻见识肤浅或印象不深。

【分崩离析】形容国家、集团或组织分裂瓦解。注意:“土崩瓦解”意思是土倒塌,瓦碎裂。比喻彻底崩溃。

【发聋振聩】聩,耳聋。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也作振聋发聩。如:专家们高屋建瓴的话振聋发聩,每每读之,启发良多。

【凤毛麟角】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褒义。

【风雨如磐】风雨交加,有如磐石下压。比喻处境艰难或世道险恶。

【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疑为追兵。形容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G【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要误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国色天香】为牡丹的别称。极言牡丹香色的可贵。现多比喻出色的佳人。

【广开言路】指尽量创造条件,让人们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耿耿于怀】对所经历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却,牵挂心怀。如:这个青年人,对事业的得失成败总是耿耿于怀。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可形容怪异的社会现象。“斑驳陆离”只可指具体东西色彩杂乱。

【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与原作前后好坏不相称。多作贬义,用于自称时作谦词看。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不改变内容。含贬义。“洗心革面”的意思是洗去内心的污垢改变旧的面目。痛改前非,多指思想上的悔悟和转变。

H【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注意此词形容的对象只指书。

【讳莫如深】把事情瞒得很紧,不肯走漏消息,生怕别人知道。常误用作“回避、避讳、隐瞒”。

【讳疾忌医】①隐瞒疾病,不愿医治。②比喻掩饰缺点错误,害怕批评,不愿改正。

【涣然冰释】像冰冻遇热似的一下子消融。多喻疑团、困难等很快消除。

【祸起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谓祸患起于内部。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而“坐收渔利”比喻利用别人之间的矛盾获利。

J【噤若寒蝉】形容不敢说话。亦泛指默不作声。蝉到秋深天寒即不再叫,故以为喻。

【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绝无仅有】再也找不出来,极为罕见。如:这种事情在我们村可是绝无仅有的。

【举足轻重】谓所处地位重要,每有举动都影响全局。

K【脍炙人口】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诵。褒义。

【苦心孤诣】用心良苦,造诣极深。用以称许刻苦钻研学问、创造业绩为他人所不及者。

【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形容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话。如用此语来形容聊天属误用。

L【力透纸背】①形容写字、画画笔力遒劲。②形容诗文等作品深刻有力。

【良莠不齐】莠,狗尾草,喻坏人。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注意不要将词义理解反了。

【炉火纯青】比喻知识和技艺达到博大精深的地步。如:他的表演艺术几达炉火纯青的程度。

【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原指获得政权,后比喻最后胜利属于谁。

【李代桃僵】原指李桃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特别看重和优待。有时也指用另外的眼光来对待,含有歧视的意思。如:李杨是贪官李某某的儿子,尽管他品学兼优,但因为他父亲的缘故,同学总是对他另眼相看。

【乐不思蜀】蜀汉灭亡后,刘禅被安置在魏国都城洛阳。司马昭问他想不想念西蜀。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后以“乐不思蜀”谓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含贬义。

【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源于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后,豪贵人家竞相抄写,抄写的人很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不能将本词理解为物价上涨。

M【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马革裹尸】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

【门户之见】由派别情绪产生的偏见。如:要摒弃门户之见。

【面目一新】谓改变原样,呈现新貌。

【面目全非】形容事物变化很大(多含贬义)。

【满城风雨】原指秋天的景象。后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众口喧腾,到处哄动。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病人治好。注意适用的对象。

【目光如炬】形容发怒时的神色。亦形容眼光明亮有神。后亦比喻见识高明。

【目不斜视】也作“目不邪视”。眼睛不向旁边看。形容为人正派,非礼勿视。多指不为美色所动。

【目无全牛】形容对事物所有组成部分都了如指掌,处理起来极其准确熟练。注意不要误用为贬义。例:张师傅有着丰富的修车经验,对各种型号汽车的性能结构都了如指掌,修理技术已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地。

【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理直气壮。常误解为说法与实际情况相符。

【明日黄花】苏轼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注意不要误写成“昨日黄花”。

【勉为其难】某人自己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的事,不是勉强别人去做。例如:要求顾客投诉找旁证是勉为其难。此例属于误用成语,应改为“强人所难”。强求别人去做他所力不能及的事,这种情况用“强人所难”;某件事他尽管很难办到,但还是尽自己所能去做,这种情况用“勉为其难”。

P【抛砖引玉】用粗浅而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而成熟的意见。谦词,不能用于别人身上。

【蓬荜生辉】谦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荜生辉”,简直是骂人,属于误用。

【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属贬义。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披星戴月】形容早出晚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走路或在野外辛勤地劳作。

Q【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并非指两国关系友好。

【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穷形尽相】形容细致地描绘出事物的形状。指文章的描写细腻生动。不要误为“原形毕露”。

【曲尽其妙】将事物的妙处全部生动细致地表现出来。形容为文说话技巧高明。

【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期期艾艾】口吃。不要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茕茕孑立】形容处境孤独,无依无靠。指一生而不指某时。

R【仁者见仁】指对同一个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

【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

【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贬义。

【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人心不古】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认为古风淳朴。人的心地不如古人那样淳朴。

【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忍痛割爱】忍痛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交给别人。放弃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能叫“忍痛割爱”。

有关成语某人某味篇六
《与人物有关的成语》

1、篝火狐鸣(陈胜 吴广)2、高山流水(伯牙 钟子期)3、指鹿为马(赵高)

4、鸡鸣狗盗(孟尝君)5、凿壁偷光(匡衡)6、图穷匕见(荆轲)7、负荆请罪(廉颇)

8、破釜沉舟(项羽)9、请君入瓮(来俊臣 周兴)10、江朗才尽 (江淹)

鞠躬尽瘁 (诸葛亮) 锦囊妙计 (诸葛亮) 不知所云 (诸葛亮) 初出茅庐 (诸葛亮) 得陇望蜀 (岑彭 ) 卧薪尝胆 (勾践) 兔死狗烹 (勾践) 不学无术 (霍光 ) 髀肉复生 (刘备) 后患无穷 (刘备) 如鱼得水 (刘备与诸葛亮) 虎踞龙盘 (诸葛亮) 集思广益 (诸葛亮) 望梅止渴 (曹操)

七步之才 (曹植) 超群绝伦 (关羽)

坚壁清野 (荀彧 ) 如嚼鸡肋 (杨修)

势如破竹 (杜预) 车载斗量 (赵咨)

兵贵神速 (郭嘉 ) 出言不逊 (张郃)

负重致远 (庞统) 刮目相看 (吕蒙)

毛遂自荐 (毛遂 ) 三顾茅庐 (刘备)

负荆请罪 (廉颇 ) 讳疾忌医 (蔡桓公)

煮豆燃萁 (曹植) 文思泉涌 (曹植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 (司马昭)

口蜜剑腹 (李林甫) 马革裹尸 (马援 )

闻鸡起舞 (祖逖) 乐不思蜀 (刘禅 )

周郎顾曲 (周渝) 图穷匕现 (荆轲)

一挥而就 (苏轼) 一鼓作气 (曹刿 )

养虎为患 (项羽) 养精蓄锐 (孙权)

孺子可教(张良与黄石公) 嗟来之食(黔敖)

一饭千金(韩信) 赤膊上阵(许褚)

宝刀未老(黄忠) 墨守成规-(墨子)

鸡犬升天(刘安) 投笔从戎(班超)

风声鹤唳(苻坚 ) 口蜜腹剑(李林甫 )

黄袍加身(赵匡胤) 成竹在胸(文与可)

洛阳纸贵(左思) 梦笔生花(李白)

司空见惯(-刘禹锡)

才占八斗 (曹植) 一身是胆 (赵云 ) 老牛舐犊 (杨修的父亲杨彪) 断头将军 (严颜) 大器晚成 (崔琰) 吴下阿蒙 (吕蒙) 庸人自扰 (陆象先) 七步成诗 (曹植) 手不释卷 (曹丕 ) 入木三分 (王羲之) 四面楚歌 (项羽) 孺子可教 (留侯) 横行无忌 (郭圯) 偃旗息鼓 (赵云) 暗渡陈仓-(刘邦) 怒发冲冠-(蔺相如) 韦编三绝-(孔子) 病入膏肓-(扁鹊与蔡桓公) 高山流水(-俞伯牙) 泰山北斗-(韩愈) 破釜沉舟-(项羽) 力透纸背-颜真卿

1、一鼓作气(曹刿) 2、一字千金(吕不韦)3、一字之师(郑谷)

4、一饭千金(韩信) 5、东山再起(谢安) 6、图穷匕见(荆轲)

7、纸上谈兵(赵括)8、负荆请罪(廉颇) 9、卧薪尝胆(勾践)

10、接竿而起(陈胜、吴广)11、三顾茅庐(刘备)12、孺子可教(张良)

13、四面楚歌(项羽)14、老当益壮(马援)15、投笔从戎(班超)

16、暴殄天物(商纣王)17、暗渡陈仓(刘邦)18、嗟来之食(黔敖)

19、怒发冲冠(蔺相如)20、手不释卷(刘秀、吕蒙)21、韦编三绝(孔子)

22、墨守成规(墨子)23、病入膏肓(蔡桓公)24、鸡犬升天(刘安)

25、俞伯牙 26、口蜜腹剑(李林甫)27、风声鹤唳(苻坚)

28、泰山北斗(韩愈)29、破釜沉舟(项羽)30、东窗事发(秦桧)

31、程门立雪(杨时)32、司空见惯(刘禹锡)33、梦笔生花(李白)

34、力透纸背(颜真卿)35、成竹在胸(文与可,即文同)36、赤膊上阵(许褚)

37、马革裹尸(马援)38、黄袍加身(赵匡胤)39、洛阳纸贵(左思)

40、背水一战(韩信 )41、闻鸡起舞(祖逖)42、初出茅庐(诸葛亮)

43、完璧归赵(蔺相如)44、退避三舍(重耳)45、乐不思蜀(刘禅)

46、指鹿为马(赵高)47、画龙点睛(张僧繇)48、入木三分(王羲之)

49、讳疾忌医(蔡桓公)50、多多益善(韩信)51、秋毫无犯(岑彭)

52、望梅止渴(曹操)53、鞠躬尽瘁(诸葛亮)54、约法三章(刘邦)

55、请君入瓮(周兴)56、举一反三(孔子)57、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58、八斗之才(曹植)59、陆海潘江(陆机、潘岳)60、举案齐眉(孟光、梁鸿)

61、悬梁刺股(苏秦、孙敬)62、沆瀣一气(崔沆、崔瀣)63、江郎才尽(江淹)

64、七擒七纵(诸葛亮)65、毛遂自荐(毛遂)66、铁杵成针(李白)

67、莫须有(秦桧)68、桃李满天下(狄仁杰)69、曲高和寡(宋玉)

70、开卷有益(宋太宗 ) 71、凿壁偷光(匡衡)72、刮目相看(吕蒙)

73、围魏救赵(孙膑)74、一诺千金(季布)75、杀妻救将(吴起)

76、前倨后恭(苏秦)77、不学无术(霍光)78、三令五申(孙武)

79、呕心沥血(李贺)80、近水楼台先得月(苏麟)81、东施效颦(东施)

82、老骥伏枥(曹操)83、有勇无谋(吕布)84、阮囊羞涩(阮孚)

85、枕戈待旦(刘琨)86、奇货可居(吕不韦)87、拔山盖世(项羽)

88、侧目而视(苏秦)89、庖丁解牛(庖丁)9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刘邦)

91、相煎何急(曹丕、曹植)92、神机妙算(诸葛亮)93、笔下生花(李白)

94、胯下之辱(韩信) 95、家徒四壁(司马相如)96、焚书坑儒(秦始皇)

97、囊萤映雪(车胤、孙康)98、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99、路人皆知(司马昭) 100、百步穿杨(养由基)

望梅止渴—曹 操 三顾茅庐—刘 备 初出茅庐—诸葛亮 指鹿为马—赵 高 完璧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 颇 图穷匕见—荆 轲 卧薪尝胆—勾 践 七步之才—曹 植 闻鸡起舞—祖 逖 江郎才尽—江 淹 胸有成竹—文与可 一字千金—吕不韦 毛遂自荐—毛 遂 志在四方—毛 遂 洛阳纸贵—左 思 以人为镜—李世民 曾参杀人—曾 参 陈陈相因—司马迁 入木三分—王羲之 怒发冲冠—蔺相如 双管齐下—张 璪 囊萤照读—车 胤 墨守陈规—墨 翟 目不窥园—董仲舒 背水一战—韩 信 纸上谈兵—赵 括 磨杵成针—李 白 乐不思蜀—刘 禅 围魏救赵—孙 膑 暗渡陈仓—韩 信 凿壁偷光—匡 衡 破釜沉舟—项 羽 刮目相看—吕 蒙 黄袍加身—赵匡胤 朽木粪土—孔 子 相煎何急—曹 植 投笔从戎—班 超 紫气东来—老 子 始终不渝—魏 征 老马识途—管 仲 出人头地—苏 轼 脱颖而出—毛 遂 士别三日—吕 蒙 方寸已乱—徐 庶 白驹过隙—宋太祖 下笔成章—曹 植 东山再起—谢 安 髀肉复生—刘 备 叹为观止—季 札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三寸不烂之舌—毛遂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赔了夫人又折兵—周 瑜

有关成语某人某味篇七
《趣味成语填空》

一、填数字组成语

( )日( )里 ( )死( )生 ( )年大计 ( )牛( )虎 ( )零( )落 ( )霄云外 ( )室( )空 焕然( )新 雷霆( )钧 ( )斤( )两 咫尺( )里 ( )面楚歌

二、 填方位词组成成语

( )行( )效 ( )张( )望 ( )赴( )继 ( )腔( )调 ( )顾( )盼 ( )辕( )辙 声( )击( ) 承( )启( ) ( )车之鉴

三、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字,组成含有”然“的成语。

( )然不动 ( )然大物 ( )然一新 ( )然不顾 ( )然自若 ( )然不同 ( )然自得 ( )然如故 ( )然一体 ( )然起敬 ( )然无恙 ( )然无存

四、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字,组成成语

千( )万( ) 千( )万( ) 千( )万( ) 七( )八( ) 七( )八( ) 七( )八( ) 天( )地( ) 天( )地( ) 天( )地( ) ( )言( )语 ( )言( )语 ( )言( )语

五、这里有二十个数学问题,看看你会不会做?

例:(十)(八)罗汉+(一)一网(打)尽=光怪(陆)离,(18-12=6) 01.( )光( )色 × 心无( )用=( )折不挠

02.( )心( )意+( )肢发达=( )姑( )婆

03.( )上( )下+( )干( )净=( )流( )家

04.丟( )落( )+( )步登天=( )( )成群 05.( )从( )德+( )鼓作气=( )年( )载 06.( )体投地 × ( )窍生烟=( )令( )申 07.( )石( )鸟 × 退避( )舍=( )头( )臂 08.( )( )生肖 × ( )生有幸=( )( )( )計 09.文房( )宝 × ( )国演义=( )清( )楚

10.( )面( )方 ÷ 独( )无( )=( )面楚歌

11.( )面威风 × ( )夕佳节=( )颜( )色

12.( )( )事变-( )言( )鼎=( )花( )门

13.( )折不挠-( )牛( )虎=( )面玲珑

14.( )感交集 × 漏洞( )出=( )象更新

15.( )箭( )雕 ÷ 狡兔( )窟=( )海为家

16.事倍功( )+( )推( )就=( )鳞( )爪

17.垂涎( )尺 × 志在( )方=数( )数( )

18.( )尺之躯+火冒( )丈=( )面埋伏

19.( )平( )稳 ÷ ( )仙过海=( )亲不认

20.( )口莫辩-( )死( )生=( )霄云外


有关成语某人某味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有关成语某人某味”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有关成语某人某味"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21103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