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流浪的二胡阅读答案

流浪的二胡阅读答案

2018-06-26 11:47:40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二胡(拼音:Erhu) 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 ...

  二胡(拼音:Erhu) 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为大家整理的流浪的二胡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流浪的二胡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题目

  流浪的二胡

  陈荣力

  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孕育一方乐器的生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这样的选择费思量,难端详。

  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虽然高山流水,我们只见俞伯牙的那具焦尾琴;浔阳江边,我们也只闻见白居易的那把琵琶。虽然众多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之中,我们很难听得见二胡的那一声低泣,触到二胡的那一脉无奈,但是谁能说,倘无焦尾琴和琵琶,二胡就不会在江南寂寞的流浪呢?

  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多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弦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土地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十二岁时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声响彻了大半个江南。《流浪曲》、《四方曲》、《人静心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授二胡的讲台。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乡上海奉贤。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我们伤感地承认,在江南丝竹中,二胡也许最具有悲剧性格。这种悲剧是因了二胡那注定属于流浪的本性,还是因了那太多的流浪灵魂的挥洒?

  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不只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更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它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文章把二胡比喻成“水”、“月”、“细雨”和“桂子”,本体和各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胡的流浪”中的“流浪”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流浪的二胡》是诗的散文,是散文的诗。记人清晰,叙事精当;修辞手法多样,造句错落有致;抒情发自肺腑,议论发人深省。虽然低沉、压抑的感情贯串全文,但瑕不掩瑜,这是一篇不可多见的精品。

  B.“一方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它道出了乐器表达特有的乡土风情的神圣使命。辽阔的蒙古草原要有悠扬的马头琴声轻抚,厚实的黄土高坡需得欢快的唢呐声响撞击,细秀的江南水乡只有流浪的二胡乐曲才能融和。

  C.俞伯牙为死去知音而摔碎的焦尾琴,京城女为“同是天涯沦落人”而弹的琵琶,都只能算是孤独的雅乐,唯有阿炳的二胡牵动了芸芸众生的九曲回肠,拉出了凡夫俗子的苦辣辛酸。

  D.作者在第七小节中,用“青石小路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作为社会背景,揭示“二胡”的人民性,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这个自然环境,衬托“二胡”所具有的巨大的艺术魅力。

  E.阿炳和孙文明都是瞎子,都是拉二胡的民间流浪艺人,也都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二胡曲,但是二人的遭遇并不完全相同,阿炳只能终生漂泊流浪,而孙文明的结局好得多,登上了大学的讲台,为音乐艺术教育奉献了终生。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漂泊、清冷、惆怅、悲怨

  2.(1)二胡最能表达流浪者饱尝人间辛酸的心声,也造就了众多流浪者中的演奏高手。

  3.“流浪”指的是悲苦和困顿、沧桑和无奈、忍耐和坚韧,奋进和抗争,是生命另一种永不消解的鲜活姿态。

  4.BC(A文章的感情不只是“低沉、压抑”,最后一节中有“更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D引号中的两句话在文章中是用作环境的。E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乡上海奉贤”。)


流浪的二胡阅读答案相关热词搜索:二胡 答案

1、答案文言文《人有其宝》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人有其宝阅读答案 (2015-08-03)

2、答案 (1)从一家名叫“马丁”的咖啡馆里走出来的时候,已经暮色四合了,我不想坐车,只想沿着香榭丽大街走走,早就听说,这条街是融合法国的传21 (1)在第(11)段的横线上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路过一颗心》阅读答案(2015-08-05)

3、蝴蝶花 童话 答案临近春节,路旁的鲜花争芳斗艳、笑脸迎人,让人感觉到了春的暖,那是花农的杰作,是花农辛勤劳作的成果。参考答案; 1、买蝴蝶花 送蝴蝶花 收到蝴蝶花的礼物蝴蝶花里有个童话阅读答案(2015-08-07)

4、方山 答案 第四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1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方山子传阅读答案 方山子传第四段断句(2015-08-12)

5、  1 、分用√把短文括号中的用得恰当的词语画出来:在第 9 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单薄、卑微、微薄 不是 „ 敬重卑微阅读答案(2015-08-15)

6、海啸 地震 答案①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历史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阅读答案(2015-08-15)

7、答案 智慧 人生  ①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回答:“三尺。”那人19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分)低下头来也是一种人生智慧阅读答案(2015-08-15)

8、春草 古诗 答案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1 “水边原上乱抽荣”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3分) 2 第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春草古诗阅读答案 (2015-08-15)

9、有只喜欢吹嘘自己的猫,喜欢掩饰自己的过失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让老鼠逃掉了 猫说: "我看它长得太瘦,只好放掉,等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掩饰过失的猫阅读答案(2015-08-17)

10、 一天傍晚,在加拉巴哥群岛最南端的海岛上,我和7位旅行者由一位当地的年轻人做向导,沿着白色的沙滩前进 当时,我们正在寻找太平洋绿色海龟孵卵的巢穴 自然之道阅读答案(2015-08-17)

11、【篇一】:沁园春长沙练习答案参考答案基础知识强化:1 D 2 B 3 B 4 A 5 C6 精神面貌: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 沁园春长沙阅读答案(共8篇)(2015-08-31)

12、东坡画扇阅读答案篇一《东坡画扇阅读答案》东坡画扇阅读答案 1 为:作为 适:恰逢,正赶上 去:离开2 理解有误的一项:c3 翻译 东坡画扇阅读答案(2015-09-21)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流浪的二胡阅读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流浪的二胡阅读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90844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