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

2016-10-13 09:13:1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共6篇)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题及答案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e9 C 12 O 16 Na 23 Mg 2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3C—NMR(核磁共振)、15N—N...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第一篇:《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题及答案》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e9 C 12 O 16 Na 23 Mg 2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KurtW ü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 )

A .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 .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 .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2.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3.某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它们的原子具有不同的 ..

A.质子数 B.质量数 ( ) D.电子数 C.原子序数

4.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氨

C.氮

B.四氯化碳

D.二氧化碳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P4和NO2都是共价化合物 B .CCl4和NH3都是以极性键结合的极性分子

C.在CaO和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D.甲烷的分子是对称的平面结构,所以是非极性分子

6.某主族元素的原子,M层上有一个半充满的亚层(即该亚层的每个轨道只有1个电子,

这种原子的质子数 ( )

A.只能是7 B.只能是15 C.是11或15 D.是11或13

7.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量为98,且X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H2X,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 .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可表示为H3XO4 B .X是第二周期VA族元素

C .X是第二周VIA族元素 D .X的最高化合价为+4

8.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是5s25p1,该元素或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

A.该元素单质是导体 B.该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反应

C.该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合物显碱性 D.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5价

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冰(固态水)中,既有极性键、非极性键,又有氢键

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C.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D.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

10.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 )

A.6和8 B.16和8 C.12和9 D.11和6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 )

A.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12.已知锂和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性质上具有相似性,由此可以推断下列关于锂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LiOH加热时,不会分解 B.Li2CO3加热时,不会分解

C.Li在氧气中燃烧生成Li2O2 D.Li与稀硫酸反应生成Li2SO4

13.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单质2.8g与氧气充分作用,可得到6g化合物XO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

A.第三周期 B.第二周期 C.第Ⅳ主族 D.第Ⅴ主族

14.X、Y两元素可形成X2Y3型化合物,则X、Y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可能是( )

A.X:3s23P1 Y:3s23P5 B.X:2s22P3 Y:2s22P4

C.X:3s23P1 Y:3s23P4 D.X:3s2 Y:2s22P3

15.膦(PH3)又答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之。它的分子是三角锥形。以下关于PH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PH3是非极性分子

B.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

C.PH3是强氧化剂

D.PH3分子中的P—H键是非极性键

16.某物质的晶体中含有A、B、C三种元素,其排列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前后两面面心中的B元素的原子未能画出)。

A.1∶3∶1 C.2∶2∶1 晶体中A、B、C的原子个数比为 ( ) B.2∶3∶1 D.1∶3∶3

17. 在下面的电子结构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可能是 (

)

A. ns2np3 B. ns2np5 C. ns2np4 D. ns2np6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

18.有主族元素X、Y、Z.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Y原子的M电子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Z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且Z原子的核外电子比Y原子少8个电子.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的是 ( ) ...

A.X2YZ3 B.X2YZ4 C.X2Y2Z3 D.XYZ4

19.若aAm+与bB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b=a-n-m B.离子半径Am+<Bn

C.原子半径A<B D.A的原子序数比B大(m+n) -

20. 1999年1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第七周期

B.该元素位于ⅢA族

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性质与82Pb相似

D.该同位素原子含有114个电子,184个中子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

21.(5分)写出下列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

<1>.Cl-17, Cl-

<2>. Fe-26,Fe3+

<3>. Hg-80.

判断上述各元素分别属于第周_____期._______族.

22.(6分)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2001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是当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在接近40K的温度下成为超导材料的硼镁化合物。这种硼镁超导物质的晶体结构单元如右图所示:

(1)试写出这种超导材料的化学式 ;

(2)该晶体的类型为___________晶体。

(3)分别叙述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

23.(5分)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X、Y、Z、W,已知:

①X与Z、Y与W分别同族;

②X、Z、W分别与Y都可组成两种中学常见化合物;

③Y的阴离子与Z的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④这4种元素的单质中有一种易溶于CS2溶济。

(1)写出由Y与Z两元素形成化合物Z2Y2的电子式 ,其化学键类型是 。

( )

(2)写出2种均由这4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

24.(10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C、D、E、F六种微粒,其中只有C、D是分子,其余四种是离子,且每个微粒中都含有10个电子。已知A、E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阳离子,六种微粒间有下列关系:

①A、B两种离子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C、D两种分子;

②通常状况下C的聚集状态为气态,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1 mol B离子与1 mol E离子作用可生成2 mol D分子;

④向含F离子的溶液中加入C的溶液,可生成白色沉淀W,C溶液过量沉淀也不消失,但再加入含大量B离子或大量E离子的溶液,沉淀W都会溶解。

(1)微粒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微粒E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微粒F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F与过量C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种微粒中的两种可与硫酸根形成一种复盐,向该盐的浓溶液中逐滴加人浓苛性钠溶液,产生的现象有:a.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b.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c.沉淀逐渐增多d.沉淀完全消失e.沉淀逐渐减少

①该复盐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各实验现象由先到后出现的正确顺序是(填写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 。

25.(7分)A、B、C、D、E、F为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核电荷数依次递增,且知:B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电子总数是E原子总数的1/2,F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2—与E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B与D可以形成三原子化合物甲;A是非金属元素且A、C、F可形成离子化合物乙。请回答

(1)F元素的名称是______,C单质的电子式是______,E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

(2)化合物乙中含有的三种化学键是_______键、_______键和_______键。

(3)化合物甲处于晶体时属于________晶体,E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9分)已知X、Y、Z、W是短周期中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 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1)写出元素符号:;;。

(2)X单质和Z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 应条件) ;E分子的空间构成型为 ,电子式为 。

(3)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1∶1∶3的化合物(按X、Y、Z、W的顺序), 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浓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五.(本题8分)

27.(8分)第Ⅳ主族元素R,在它的化合物R(OH)n中,其质量分数为0.778,在它的另一种化合物R(OH)m中,其质量分数为0.636。

(1)试求n和m的值:

(2)试求R的原子量a:

物质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

(B卷)

1.C 2.D 3.B 4.C 5.C 6.C 7. A 8.D

9.B 10.D 11.D 12.D 13.AC 14.BC 15.B 16.A 17.C 18.D 19.C 20. B

21.(1). Cl-17, [Ne]3s23p5,第三周期,ⅦA; Cl- [Ne]3s23p6.

(2). Fe-26, [Ar]3d64s2,第四周期,ⅧB; Fe3+ [Ar]3d5.

(3). Hg-80, [Xe]4f145d106s2,第六周期,ⅡB.

22.(1)MgB2 (2)混合型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

(3)Mg原子之间为金属键;Mg和B原子之间为离子键;B原子之间形成sp2杂化的共价键。

23.

+··· ·(1)Na+[:O:O:]2-Na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或共价键) ·· ·· +-(2)H+HSO3=H2O+SO2↑

24.(1)NH4+ 水合氢离子 第3周期、 Ⅲ族

(2)Al33NH3H2O (OH)33NH4 (3)

NH4Al(SO4)2 NH4Al32SO2

4

a、c、b、e、d

25.(1)氯 Mg

(2)离子 共价 配位 键

(3)分子

26.(1)H、C、N、O

(2)N2+H

2NH3;三角锥形;

催化剂

第二篇:《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试题汇编最全》

1、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 ,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 、电子数为 。

(2)硅主要以硅酸盐、 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 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 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I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①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 。 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 。 (6)在硅酸盐中,

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 化学式为 。

答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M 9 4 (2)二氯化硅 (3)共价键 3 (4)Mg2Si+4NH4Cl==SiH4+4NH3+2MgCl2

(5)①C—C键和C—H键较强,所形成的烷烃稳定。而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较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

②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C一H键比C—O键稳定。而Si—H键的键能却远小于Si—O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 (6)sp3 1:3 [SiO3]n2n(或SiO32)

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

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

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平且A和B+ 的电子相差为8;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 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 相差为2。 回答下列问题:

(1)D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2)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最小的是________,

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A、B和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D的配位数为_______; ②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g·cm-3。 -

(4)A、B+和C3+三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B3CA6,其中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该化合物中

存在一个复杂离子,该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配位体是____。 参考答案: (1)

(2)K F

(3)①K2NiF4; 6

39×4+59×2+19×8

②—6.02×10×400×1307×10(4)离子键、配位键;[FeF6]3;

3、[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1)依据第2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参照右图B、F元素的位置,用小黑点标出C、N、O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

(2)NF3可由NH3和F2在Cu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直接得到:

2NH33F2

Cu

NF33NH4F

①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5种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_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原子晶体 d.金属晶体 ②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BF3与一定量水形成(H2O)2·BF3晶体Q,Q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R:

①晶体Q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___________(填序号)。 ...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e.氢键 f.范德华力

②R中阳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阴离子的中心原子轨道采用_______杂化。 (4)已知苯酚(

)具有弱酸性,其Ka=1.1 ×10-10

;水杨酸第一级电离形成的离子

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据此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Ka2(水

酸)_______Ka(苯酚)(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

(2)①a、b、d

②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3)①a、d

②三角锥型 sp3 (4)<

中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

4、[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20分)

(6分)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CaC2 C.Na2S2 [答案]AC [解析]:略。

(14分)图A所示的转化关系中(具体反应条件略),a、b、c和d分别为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它们的化合物,i的溶液为常见的酸,a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晶胞如图B

所示。

B.N2H4

D.NH4NO3

回答下列问题:

(1)图B对应的物质名称是 ,其晶胞中的原子数为 ,晶体类型为 。

(2)d中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图A中由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 ,原因是 ,该物质的分子构型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4)图A中的双原子分子中,极性最大的分子是 。

(5)k的分子式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答案] (1)金刚石

8

原子晶体

(2)1s22s22p63s23p5

(5)COCl2 sp2

(3)H2O 分子间形成氢键

极性

V形(或角形) sp3 (4)HCl

[解析]:(1)每个原子周围有4个键,判断为金刚石。(2)a为C,则b为H2、c为O2,因i是常见的酸,只由b、d形成可判断为盐酸,则d为Cl2。(3)除a、b、c、d外,f为CO,g为CO2,i为HCl,而k与水反应生成CO2与盐酸,该反应没在教材中出现过,且由f、d反应得到,应含C、O、Cl三种元素,只能判断为COCl2(在历届高考中有出现过)。所有两元素形成的物质中,只有水是液态,其它都是气体。(4)所有双原子分子中,只有H、Cl电负性差值最大,因而极性最大。(5)COCl2中羰基的平面结构显示其为sp2杂化。 5、[物质结构与性质]

元素X 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 轨道上有4个电子。元素Z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 (1)X与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

①在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 ②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在Y的氢化物(H2Y)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3)Z的氢化物(H2Z)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Y,其原因是。

2-(4)Y 与Z 可形成YZ

①YZ-的空间构型为 (用文字描述)。

2-

②写出一种与YZ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 。

2

(5)X的氯化物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X(NH3)4]Cl2,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答案:(1)①4 ②ZnS

3(2)sp

(3)水分子与乙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4)① 正四面体 ②CCl4 或SiCl4 等

23

(5)16 mol 或16伊6. 02×10个

6、【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卤族元素包括F、Cl、Br等。

(1)下面曲线表示卤族元素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2)利用“卤化硼法”可合成含B和N两种元素的功能陶瓷,右图为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则每个晶胞中含有B原子的个数为 ,该功能陶瓷的化学式为 。 (3)BCl3和NCl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 和 。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 种。

(4)若BCl3与XYn通过B原子与X原子间的配位键结合形成配合物,则该配合物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 。

【答案】(1)a (2)2;BN ⑬SP2 ;SP3 ;3 ⑭ X

7、 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与氢气可以化合生成气体G,其水溶液pH>7;Y单质是一种黄色晶体;R基态原子3d轨道的电子数是4s轨道电子数的3倍。Y、Z分别与钠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Q和J,J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可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L;Z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G反应生成M。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⑪M固体的晶体类型是。

⑫Y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G分子中X原子的杂化轨道的类型是 ② 。

⑬L的悬浊液加入Q的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其原因是。

⑭R的一种含氧酸根RO42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并

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答案】(1)离子晶体 (2) 1s22s22p63s23p4 sp3杂化 (3) Ag2S沉淀比AgCl更难溶

+3+(4)4FeO2-4+20 H==4Fe+ 3O2↑+10H2O

8、(2013浙江自选,15,10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l、Si、Zn四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如下:

则该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

第三篇:《2014高考化学试题汇编N单元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高考题分类目录

N单元 物质结构与性质

N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33.N1 N2 N3 N4[2014·山东卷]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石墨烯[如图(a)所示]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结构会发生改变,转化为氧化石墨烯[如图(b)所示]。

(a)石墨烯结构 (b)氧化石墨烯结构

(1)图(a)中,1号C与相邻C形成σ键的个数为________。 (2)图(b)中,1号C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该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________(填“>”“<”或“=”)图(a)中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

(3)若将图(b)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在H2O中,则氧化石墨烯中可与H2O形成氢键的原子有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60),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如图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该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3.(1)3

(2)sp3 <

(3)O、H

(4)12 M3C60

[解析] (1)由图(a)可知,1号C与另外3个碳原子形成3个σ键。(2)图(b)中1号C与3

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共形成4个σ键,其价层电子对数为4,C的杂化方式为sp3;该C与相邻C的键角约为109°28′,图(a)中1号C采取sp2杂化,碳原子间夹角为120°。(3)氧化石墨烯中“—OH”的O可与H2O中的H形成氢键、氧化石墨烯中“—OH”的H可与H2O中的O形成氢键,氧化石墨烯中可与H2O形成氢键的原子有O、H。(4)利用“均摊法”可知该晶胞

1棱上12个M完全属于该晶胞的M为3,位于晶胞内的9个M完全属于该晶胞,故4

11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12;该晶胞中含有C60的个数为=4,因此该晶胞的化82

学式为M3C60。

37.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________。

(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两种)。

(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________;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e和c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a),则e离子的电荷为________。

(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b)所示]。

(a) (b) 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________,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1)N

(2)sp3 H2O2、N2H4

(3)HNO2、HNO3 H2SO3

(4)+1

(5)SO24 共价键和配位键 H2O -H2O与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 ++

[解析] 由原子序数最小且核外电子总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确定a为氢元素,由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确定b为氮元素,由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确定c为氧元素,由d与c同主族确定d为硫元素,由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且次外层有18个电子确定e为铜元素。(1)第一电离能一般规律:同周期从左至右递增,同主族从上至下递减,但当原子轨道呈全满、半满、全空状态时稳定,第一电离能反常的大;由铜的价电子排布可画出价电子轨道示意图。(2)有氢且呈三角锥形的分子是NH3,N原子杂化方式为sp3;O、N、C的氢化物分子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有H2O2、N2H4、C2H6、C6H6等。(4)Cu与O能形成两种化合物,根据均摊法可由原子数比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2O,含Cu。

(5)5种元素形成的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的为SO2由图(b)中的阳离4,-+

子结构可知含有Cu2、4个NH3、2个H2O,阳离子符号为[Cu(NH3)4(H2O)2]2,含有共价键、++

配位键;加热化合物时根据配位键强弱确定首先失去的成分。

25. [2014·安徽卷] 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或“<”填空:

(3)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 ℃、101 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 mol CuCl(s),放热44.4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lO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三 Ⅰ A 2 1s22s22p63s23p2

(2)

(3)4CuCl(s)+O2(g)===2CuCl2(s)+2CuO(s)

ΔH=-177.6 kJ·mol1(合理答案均可) -

(4)2ClO2+C2el2===2ClO2+2Cl(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1)Na核外电子分三层排布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ⅠA族;S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4,利用洪特规则和泡利不相容原理可知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依据能量最低原理以及洪特规则和泡利不相容原理,14号元素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2)非金属性Si<S,因此第一电离能Si<S;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半径O2>Na;离子晶体NaCl的-+---

熔点小于原子晶体单质硅的熔点;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2SO4<HClO4。(3)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和原子守恒等可知,CuCl与O2反应得到氧化产物CuCl2,黑色产物必为还原产物CuO(同时也属于氧化产物),由此可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CuCl(s)+O2(g)===2CuCl2(s)+2CuO(s) ΔH=-177.6 kJ/mol。(4)Cl2将ClO2氧化为ClO2,自身被还原为Cl,由此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可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N2 化学键

33. [2014·山东卷]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石墨烯[如图(a)所示]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结构会发生改变,转化为氧化石墨烯[如图(b)所示]。

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

--

(a)石墨烯结构 (b)氧化石墨烯结构

(1)图(a)中,1号C与相邻C形成σ键的个数为________。

(2)图(b)中,1号C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该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________(填“>”“<”或“=”)图(a)中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

(3)若将图(b)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在H2O中,则氧化石墨烯中可与H2O形成氢键的原子有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60),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如图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该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3.(1)3

(2)sp3 <

(3)O、H

(4)12 M3C60

[解析] (1)由图(a)可知,1号C与另外3个碳原子形成3个σ键。(2)图(b)中1号C与3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共形成4个σ键,其价层电子对数为4,C的杂化方式为sp3;该C与相邻C的键角约为109°28′,图(a)中1号C采取sp2杂化,碳原子间夹角为120°。(3)氧化石墨烯中“—OH”的O可与H2O中的H形成氢键、氧化石墨烯中“—OH”的H可与H2O中的O形成氢键,氧化石墨烯中可与H2O形成氢键的原子有O、H。(4)利用“均摊法”可知该晶胞

1棱上12个M完全属于该晶胞的M为3,位于晶胞内的9个M完全属于该晶胞,故4

11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12;该晶胞中含有C60的个数为=4,因此该晶胞的化82

学式为M3C60。

37.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

第四篇:《物质结构与性质 模块测试题》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测试题

本测试卷分第Ⅰ部分(选择题)和第Ⅱ部分(非选择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元素“氦、铷、铯”等是用下列哪种科学方法发现的:

A.红外光谱 B.质谱 C.原子光谱 D.核磁共振谱

2.下列含氧酸中,酸性最弱的是

A.HClO B.HNO2 C.H2SO4 D.HIO4

3.下列能层中,有f能级的是

A.K B.L C.M D.N

4.根据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属于

A.s区 B.p区 C.d 区 D.ds区

5.下列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

A.Na B.S C.O D.C

6. 最近,中国科大的科学家们将C60分子组装在一单层分子膜表面,在—268℃时冻结分子的热振荡,并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首次“拍摄”到能清楚分辨碳原子间单、双键的分子图像。下列化合物分子中一定既含σ键又含π键的是

A.N2 B.CO2 C.C2H4O D.H2O2

7. 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性最好的是

A.CO2 B.NH3 C.SO2 D.CH4

8. 下列物质的沸点最高的是

A.H2O B.H2S C.H2Se D.HF

9. 某主族元素的原子,M层上有一个半充满的亚层,这种原子的质子数是

A.只能是7 B.只能是15 C.是11或15 D.是11或13

10.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s原子在周期表中位于第7周期第ⅦB族 B.Ds是过渡元素

C.Ds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0 D.Ds为金属元素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物质不是配合物的是

A.NH4Cl B.KAl(SO4)2•12H2O

C.CuSO4•5H2O D.[Ag(NH3)2]OH

12. 下列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K:1s22s22p63s23p64s1 B.Fˉ:1s22s22p6

C.Fe:1s22s22p63s23p63d54s3 D.Kr: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

13.原子序数小于18的元素X,其原子最外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含这种元素的阴离子可能

A.XO3- B.XO32- C.XO42- D.XO43-

14. 下列式子中,能真实表示分子的组成的是

A.SiO2 B.C C.NaOH D.P4

15. 下面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16. 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a、b、d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b与c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c>d>b B.电负性a>b>d>c

C.原子序数:d>a>c>b 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c>d>a

17.X、Y两元素可形成XY3型共价化合物,则X、Y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可能是

A.X:3s23p1 Y:3s23p5 B.X:2s22p3 Y:2s22p4

C.X:3s23p1 Y:2s22p5 D.X:2s22p3 Y:1s1

18.下列关于主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

B.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或p能级

C.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主族的序数

D.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有可能超过最外层电子数

19.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o,它能水解,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 B.硼原子以sp杂化

C.氯化硼遇水蒸气会产生白雾 D.氯化硼分子属极性分子

20.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有关的判断错误的是

A.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就一定是离子晶体

B.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都形成8电子结构

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D.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60 分)

三、(60分)

21.(10分)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比较与周期数(n)和主族数(A)

有如下经验公式:K=A/n (K为A与n的比值)。请选编号回答下列问题:

A.两性 B.金属 C.非金属 D.稀有气体

(1)当n一定时,K值越大,则元素的_____________性越强。

(2)当A一定时,K值越小,则元素的________性越强。

(3)当K=0,则该元素系_________元素, 当K=l时,则该元素系_________元素, 当K<1时,则该元素系_________元素。

22.(10分)(1)在配合物Fe(SCN)2+中,提供空轨道接受孤对电子的微粒是________ _______,

画出配合物离子 [Cu(NH3)4]2+中的配位键__________ __________ 。

(2)根据VSEPR模型,H3O+的分子立体结构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BCl3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出由第二周期元素为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形成中性分子的化学式: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

(各写一种)

正四面体分子_______,三角锥形分子________,V形分子_________。

23.(16分)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

回答下面各题:

(1)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___________

A.Q和R B.S和T C.T和U D.R和T E.R和U

(2)下列离子的氧化性最弱的是____________

A.S2+ B.R2+ C.T3+ D.U+

(3)下列元素中,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最像Q元素的是____________

A.硼 B.铍 C.氦 D.氢

(4)T元素最可能是_______区元素,其氯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每种元素都出现相邻两个电离能的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这一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原子

核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U元素是短周期的元素,你估计它的第2次电离能飞跃数据将是第_____个。

(6)如果R、S、T是同周期的三种主族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元素_______的第一电离能反常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A、B、C、D、E、F为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核电荷数依次递增。已知:B原子核

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电子总数是E原子总数的1/2,F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2-与E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B与D可以形成三原子化合物甲。A是非金属元素,且A、C、F可形成离子化合物乙。请回答:

(1)C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__,F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

E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乙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甲为固体时属于________晶体,E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2分)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

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参考以下表格的键能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下列两组物质的熔点高低(填“>”或“<”)

SiC__________Si; SiCl4___________SiO2

(2)能不能根据键能的数据判断单质Si 和化合物SiCl4的熔点高低?____________(填“能”

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立方体中心的“· ”表示金刚石晶体中的一个原

请在立方体的顶点用“· ”表示出与之紧邻的碳原子

(4)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SiCl4(g) + 2H2(g Si(s)+4HCl(g)

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H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子,

第五篇:《2014年全国高考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汇编》

2014年全国高考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汇编

1.(福建卷)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

(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 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

c.两种晶体中的B-N键均为共价键 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3)

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晶体

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在下约300Km的古地壳中被发现。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mo NH4BF4含有______________mol配位键。

2.(江苏卷)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可用于检验醛基,也可用于和葡萄糖反应制备纳米Cu2O。

3.(山东卷)石墨烯(图甲)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

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

氧化后,其平面结构会发生改变,转化为氧化石墨

烯(图乙)。

(1)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σ键的个数

为______。

(2)图乙中,1号碳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该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________(填

“> ”“<”或“=”图甲正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

(3)若将图乙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在H2O中,则氧化石墨烯中可与

H2O

形成氢键的原子有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60),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

导材料,晶胞如图丙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该晶胞

中M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该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4.(新课标Ⅰ)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准晶颗粒由三种Al、Cu、Fe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

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基态铁原子有_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三价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可用硫氰化钾检验三价铁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_

(3)新制备的氢氧化铜可将乙醛氧化为乙酸,而自身还原成氧化亚铜,乙醛中碳原子

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一摩尔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

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______________个铜原子。

(4)铝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列式表示铝单质的密度cm3(不必计算出结-

果)

5.(新课标Ⅱ)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

子轨道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

杂化方式为____;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写两种)。

(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_______;

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4)e和c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则e离子的电荷为_________。

(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呈轴

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所示)。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_________,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篇:《2014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高考试题解析》

2014各地高考 化学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试题解析

非选择题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十面体准晶颗粒由Al、Cu、Fe三种金属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 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基态铁原子有 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 ,可用硫氰化钾检验Fe3+,形成配合物的颜色为 。

(3)新制备的Cu(OH)2可将乙醛(CH3CHO)氧化成乙酸,而自身还原成Cu2O,乙醛中

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1 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 。 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

点,则该晶胞中有 个铜原子。

(4)铝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 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 。列式表示铝单质的密度 g·cm-3(不必计算出结果)。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3点:

(1)核外电子在排布时应遵循洪特规则特例;

(2)分子间氢键能够使物质的沸点升高;

(3)取1 mol晶体计算出该晶体一个晶胞的质量,再计算出一个晶胞的体积,然后根据公式计算晶体的密度。

【解析】(1)区别晶体、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X-射线衍射。

(2)26号元素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由此可知基态铁原子的3d轨道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当铁原子失去4s轨道上的两个电子和3d轨道上的一个电子时形成三价铁离子,因此三价铁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5,三价铁离子遇硫氰酸根离子变成红色。

(3)乙醛中甲基上的碳为sp3杂化,醛基上的碳原子为sp2杂化;乙醛分子中有5个单键、一个双键,其中五个单键全是σ键,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乙酸分子间存在分子间氢键,因此沸点较高;氧化亚铜晶胞中含有氧原子个数为4+8×1/8+6×1/2=8,根据氧化亚铜的化学式可知,晶胞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1,所以晶胞中铜原子个数为16个。

(4)在晶体中,与铝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铝原子共有3×4=12个,所以在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12,一个晶胞中含有铝原子的个数是8×1/8+6×1/2=4,晶体的密度为ρ===g·cm-3。

答案:(1)X-射线衍射 (2)4 1s22s22p63s23p63d5 红色

(3)sp3、sp2 6NA

CH3COOH存在分子间氢键 16

(4)12

2.(2014·浙江高考·自选模块·15)请回答下列问题:

(1)31G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某种半导体材料由Ga和As两

种元素组成,该半导体材料的化学式是 ,其晶体结构类型可能为 。

(2)维生素B1可作为辅酶参与糖的代谢,并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该物质的结

构式为

:

以下关于维生素B1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σ键和π键 B.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C.该物质的熔点可能高于NaCl D.该物质易溶于盐酸

(3)维生素B1晶体溶于水的过程中要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有 。

A.离子键、共价键 B.离子键、氢键、共价键

C.氢键、范德华力 D.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熟悉每个主族所含的元素。

(2)单键含1个σ键,双键含1个σ键和1个π键。

(3)熟练掌握晶体类型与形成晶体作用力的对应关系。

【解析】(1)Ga与Al同主族,位于第4周期ⅢA族,从而可得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由于Ga和As组成的物质是半导体材料,不是离子化合物,Ga最外层有3个电子,As最外层有5个电子,两者以共价键形成GaAs,属于原子晶体。

(2)双键含1个σ键和1个π键,其中还有Cl-与N+的离子键,A错误、B正确;与氯化钠晶体相比,维生素B1中的阳离子比Na+半径大,晶格能小,熔点低,C错误;

维生素B1中的—NH2是碱性基团,能与盐酸反应,D正确。

(3)维生素B1中含有离子键,水中含有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维生素B1溶于水时需

要克服维生素B1中的离子键、水中的氢键和范德华力。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GaAs 原子晶体

(2)B、D (3)D

3.(2014·海南高考·19)【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Ⅰ.对于钠的卤化物(NaX)和硅的卤化物(SiX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SiX4难水解 B.SiX4是共价化合物

C.NaX易水解 D.NaX的熔点一般高于SiX4

Ⅱ.碳元素的单质有多种形式,下图依次是C60、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图

: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形式,它们互为 。

(2)金刚石、石墨烯(指单层石墨)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别为 、 。

(3)C60属于 晶体,石墨属于 晶体。

(4)石墨晶体中,层内C—C键的键长为142 pm,而金刚石中C—C键的键长为154 pm,其原因是金刚石中只存在C—C间的 共价键,而石墨层内的C—C间不仅存在 共价键,还有 键。

(5)金刚石晶胞含有 个碳原子。若碳原子半径为r,金刚石晶胞的边长为a,根据硬球接触模型,则r= a,列式表示碳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 (不要求计算结果)。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3点:

(1)原子结构决定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以及晶体类型;

(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和判断;

(3)晶胞的计算和晶体结构的计算。

【解析】Ⅰ.钠位于第ⅠA族,是活泼金属元素,易失电子,钠的卤化物为离子化合物,而硅位于第ⅣA族,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因此硅的氯化物为共价化合物;硅的卤化物易发生水解而NaX一般不水解,氢卤酸中只有氢氟酸为弱酸,其余为强酸,所以正确的叙述为B、D。

Ⅱ.C60为分子晶体,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石墨为混合晶体,它们均属于碳元素的不

同单质,因此互称同素异形体;金刚石为空间立体网状结构,每一个碳原子与四个相邻碳原子形成共价键,因此碳原子杂化方式为sp3杂化,化学键只有σ键;而石墨层内为平面正六边形,层间为分子间作用力,所以石墨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即石墨层内不仅存在σ键还存在π键;金刚石晶胞中各个顶点、面上和体内的原子数目依次为8、6、4,然后依据晶胞计算确定在晶体中碳原子数目,碳原子数目为n=8×1/8+6×1/2+4=8;根据硬球接触模型可以确定,体对角线四

分之一处的原子与顶点上的原子紧贴,因此有·(a)=2r,则r=a;然后可以确定原子的占有率为(8×πr3)/a3=

答案:Ⅰ.B、D

Ⅱ.(1)同素异形体 (2)sp3 sp2

(3)分子 混合

(4)σ σ π(或大π或p-pπ)

(5)8 = 。

4.(2014·上海高考·四大题)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目的是用铜液[醋酸二氨合铜(Ⅰ)、氨水]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和CO2等气体,铜液吸

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u(NH3)2Ac+CO+NH3

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选填编号)

a.减压 b.增加NH3的浓度 c.升温 d.及时移走产物

(2)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简述铜液吸收CO及铜液再生的操作步骤(注明吸收和再生的条件)。 。

(4)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其中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是 。 通过比较 可判断氮、磷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5)已知CS2与CO2分子结构相似,CS2的电子式是 。CS2熔点高于CO2,其原因是 。

【解析】(1)减压使气体的浓度减小,速率减小,a错误;增加NH3的浓度反应速率[Cu(NH3)3CO]Ac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68371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