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

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

2016-09-22 10:58:4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共6篇)最新江西省2014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2014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前6页为试题,后6页为答案)2014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江西省2014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江西 毛庆云)说明:1.本卷共有六个大题,24个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一)
最新江西省2014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前6页为试题,后6页为答案)

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二)
2014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江西省2014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

(江西 毛庆云)

说明:1.本卷共有六个大题,24个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1 A.- 2

【答案】 C.

【考点】 有理数大小比较.

【分析】 根据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进行比较即可.

11【解答】 解:在-,0,-2,2这四个数中,大小顺序为:﹣2<- <0<2,所以最小的数22

1是-.故选C. 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的比较,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 法则,

属于基础题.

2.某市6月份某周气温(单位:℃)为23,25,28,25,28,31,28,这给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5,25

【答案】 B.

【考点】 众数和中位数.

【分析】 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处于中间(数据个数为奇数时)的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数据为偶数个时)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解答】 这组数据中28出现4次,最多,所以众数为28。由小到大排列为:23,25,25,28,28,28,31,所以中位数为28,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统计初步中的基本概念——中位数和众数,要知道什么是中位数、众数.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是( ).

A.a+a=a

【答案】 D.

【考点】 代数式的运算。 235 B.0 C.-2 D.2 B.28,28 C.25,28 D.28,31 B.(-2a2)3=-6a5 C.(2a+1)(2a-1)=2a-1 D.(2a-a)÷2a=2a-1 232

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三)
2014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4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川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中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下列几组朝代基本并存的一组是

A.西周与东周 B.西晋与东晋 C.南朝与北朝 D.北宋与南宋

2.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问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它穿越了今天我国境内下列哪一地区?

A.西藏 B.新疆 C.湖北 D.广西

3.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愿望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设置驻藏大臣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一文中写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以下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

B.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皇的军队

C.这笔赔款为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

D.这笔赔款为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

5.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00000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

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其中“大事”是指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重庆谈判

6.“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诗句中的军队是指

A.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新四军 D.人民解放军

7.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8.右图是王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复习提纲。

【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

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是 A.建国后农村政策的新变化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成就

9.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这段话描述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0.右边这幅漫画反映了„

A.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B.《汉漠拉比法典》的实质

C.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11.《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来,朝觑

圣地的制度,对于团结全世界的穆斯林,

起了重大的作用。这种制度几乎使每个有

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

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旅行”的目的地是

A.印度 B.巴勒斯坦 C.罗马 D.麦加

12.“当宣布登基的时候,他宣誓忠于1789年的革命原则,也就是说尊重人权、自由、平等,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通过这个民法,确立革命的原则。”这里的“他”是指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拿破仑 D.亚历山大二世

13. 1932年12月24日,特格韦尔在日记中记载:“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感到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这段日记反映的是

A.苏联工业化建设的背景 B.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C.法西斯统治下的状况 D.二战后美国的状况

14.下列事关日本历史的选项中,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A.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B.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偷袭珍珠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D.重视科教促使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

15.下面三幅地图,按一战前夕、冷战时期、冷战之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 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 (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桥。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选修4)》

(1)材料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2分

)

17.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越。

材料一下表列举的各强国是按照他们在工业生产方而的次序排列的,它表明了在世界工业均势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的平.衡始终在发生着变化。1995年,美国和欧洲的经济

增长率在2.6%和3.0%之间,而亚洲则达到了8.7% 。 1995年,亚洲各国的增长率为:中国10.2%, 韩国9.7%,越南9%,印尼7.5%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1860年英国工业生产方面的次序排在第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2)材料一中,1860-1900年欧洲各弧国排序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导致了人类哪次重大灾难的发生?(2分)

(3)结合以上材料,请你预测表格A处最有可能的国家,并说明理由。(2分)

18. (10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进,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扰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

(1)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一的思想?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2分)

材料二淮海战役中国民党被俘将领杨伯涛回忆:经过几十里的行程,„„呈现出千千万

万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作战的伟大场面。我当时就大为感慨,认为18军的最后败灭,非战之罪,应归咎于脱离人民群众,进而敌视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大海里淹没了。

—王弊书等《中共华中工委史略》

(2)据材料二,说说淮海战役获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此次战役期间进行的另一场战略决战是什么?(2分)

材料三林肯的话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他说:“倘若没有黑人的支持,北方将无法取得胜利。” —崔连仲等《世界通史》

(3)林肯政府当时颁布了什么法令获得了黑人的支持?材料三中的“胜利”是指哪场战争的胜利?(2分)

材料四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给苏维埃机关的信中写道: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人民版高中教材《历史(必修2)》

(4)苏俄新经济政策中的哪项具体措施解决了材料四中提到的问题?这一问【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

题的解决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材料五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焦裕禄

(5)根据材料五,请你谈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向焦裕禄学习?(2分)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 .C 2. B 3. D 4. C 5. A 6. B 7. A 8. B 9. D 10. A 11.D 12.C

【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

13.B 14.C 15.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 (1)变化:民主、平等意识增强。(意思相近即可,1分)原因:辛亥革命。(1分)

(2)观点:不对;理由: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性质(或: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

深人人心)。(意思相近即可;只写观点,不阐述理由不给分,满分2分)

17. (1)原因: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通过殖民扩张,掠夺了大量的财富。

(答对其中两点即可,满分2分)

(2)变化:德国超过英法;(1分)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

(3)国家:中国。理由: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等。(或美国。理由:重视科技创新,保持经济强国地位等。如答日本、德国等言之成理也可。答欧盟不给分;只写国家,不阐述理由不给分。满分2分)

18. (1)措施:轻摇薄赋;(1分)盛世局面:贞观之治。(1分)【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

(2)原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1分) 战略决战:平津战役。(1分)

(3)法令:《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分)战争:南北战争(美国内战)。(1分)

(4)措施: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或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1分)

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答对其中一点即可,1分)

(5)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分)

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四)
2014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2014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毎小题 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案卷的相应位置。)

1.中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下列几组朝代基本并存的一组是

A、西周与东周 B. 西晋与东晋C.南朝与北朝 D北宋与南宋

2、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欧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山了重要贡献。它穿越了今天我国境内下列哪一地区?

A.西藏 B.新疆 C.湖北 D.广西

3、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绝够体现这一愿望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文中写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额赔偿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以下对这則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日本利用这笔巨款,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

B、日本利用这笔巨款,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的军队

C、这笔赔款为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

D、这笔赔款为日本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奠定定了基础

5、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之润之,赴 全国OOOOO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饯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对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其中“大事”是指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 重庆谈判

6、“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诗句中的军队是指

A、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新四军 D.人民解放军

7、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 标语最早出现在

A、“—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8、 他复习的专题是 A. 建国后农村政策的新变化 B.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C.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D.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成就

9、 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

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结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这段话描述的是

A、抗美拔期战争的胜利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犮表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0、右边这幅漫画反映了,

A、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B、《汉漠拉比法典》的实质

C、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D、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11、《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来.朝觐圣地的制度,

对于团结全世界的穆斯林起了重大的作用。这种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旅行”的目的地是

A、印度 B.巴勒斯坦 C罗马 D.麦加

12 “当宣布登基的时候,他宣誓忠于1789年的革命原则,也就是说尊重人权、自由、平等,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通过这个民法,确立革命的原则”。这里的“他”是指

A.克伦成尔 B.华盛顿 C拿破仑 D.亚历山大二世

13. 1932年12月24日,特格韦尔在日记中记:“这个冬天,在紐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感到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这段日记反映的是

A.苏联工业化建设的背景 B.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C.法西斯统治下的状况. D. 二战后美国的状况

14. 下列事关日本历史的选项中,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A.大改新促进了日木社会的发展 B.明治维新使曰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倫袭珍珠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D.重视科教促使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

16. 下面三幅地围,按一战前夕、冷战时期、冷战之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①② 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 ②①③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笫16题 4分,第17 题 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 ,人们的思想犮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选修4)》

(1)材枓一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2分)

思想品德.历史试题卷第7页(共8页)

17、(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列举的各强国是按照他们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次序排列的,它表明了在世界工业均势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改編自斯塔夫里阿托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的平衡始终在发生着变化。1995年美国和欧

洲的经济增长率在2.6%和3.0%之间。而亚洲则达到了 8.7%。1995年亚洲各国的增长率为:中国10.2%, 韩国9.7%,越南9%.,印尼7.5%。

(2)材料一中,1860-1900年欧洲各强国排序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导致了人类哪次重大灾难的发生?(2分)

(3)结合以上材料,请你预测表格A处最有可能的国家,并说明理由。(2分)

18. (10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

(1)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一的思想?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什么盛 世局面?(2分)

材料二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被俘将领杨伯涛回忆;经过几十里的行程,„„呈现出千千万万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作战的伟大场面,我当时就大为感概,认为18军的最后敗灭,非战之罪,应归咎于脱离人民群众,进而敌视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大海里淹没了。

-------王骅书《 中共华中工委史略》

(2)据材料二,说说淮海战役茯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此次战役期间进行的另一场战略决战是什么?(2分)

材料三 林肯的话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他说:“若没没有黑人的支持,北方将无法取得胜利。”

的胜利? (2分)

材料四 奥格涅茨省的一个衣民在给苏维埃机关的信中写道: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増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 ——人民版高中教材《历史(必修2)》

(4)苏俄新经济政策中的哪项具体措施解决了材料四中提到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起到 ——崔连仲等《世界通史〉 (3)林肯政府当时颁布了什么法令获得了黑人的支持?树料三中的“胜利”是指哪场战争 ——斯塔夫里阿托诺斯《全球通史》 (1)1860年英国工业生产方面的次序排在第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了什么作用?(2分)

材料五 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焦裕禄

(5)根据材料五,请你谈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向焦裕禄学习? (2分)

历史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毎小题 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案卷的相应位置。)

1、C2、B、3、D、4、C5、A6、B7、A8、B 9. D 10. A 11. D 12. C 13. B 14. C 15.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 4分,第17 题 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 (1)变化:民主、平等意识增强。(意思相近即可,1分)原因:辛亥革命》(1分)

(2)现点:不对;理由: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或:对;辛亥革命推翻了淸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 深入人心)。(意思相近即可;只写观点,不阐述理由不绐分,满分2分)

17. (1)原因: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通过殖民扩张,掠夺了大量的财富。 (答对其中两点即可.满分2分)

(2) 变化:德国超过英法;(1分)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

(3) 国家:中国。理由: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等。(或美国。理由:重视科技创新,保持经济强国地位等。如答日本、德国等言之成理也可。答欧盟不给分;只写国家,不阐述理由不给分。满分2分)

18. (1)措施:轻徭薄赋;(1分)盛世局面:贞观之治。(1分)

(2)原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1分)

战略决战:平平津战役。(1分)

(3) 法令:《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分〉战争:南北战争(美国内战)。(1分)

(4) 措施: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或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1分)

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答对其中一点即可,1分)

(5)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分)

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五)
江西省2014年中考数学试题

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六)
2014年江西省各市中考状元汇总

  2014年江西省各市中考状元尚未发布,将第一时间更新2014年江西省中考状元,在此之前,我们汇总了2013年中考状元,下面是2013年江西省中考状元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4年江西省各市中考状元汇总
地区

  详情入口

南昌

点击查看详情

赣州

点击查看详情

九江

点击查看详情

宜春

点击查看详情

抚州

点击查看详情

景德镇

点击查看详情

新余

点击查看详情

吉安

点击查看详情

萍乡

点击查看详情

鹰潭

点击查看详情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江西高安2016中考状元 江西教育考试院中考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江西教育省中考状元"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64421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