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

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

2016-09-14 12:59:4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共6篇)职业病防治试题及答案(2014)全国职业病防治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014)单项选择题(请从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唯一一个正确选项,并在后面的答题卡中将其涂黑)1 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于(A )公布实施。A 2011年12月31日 B 2002年5月1日C 2012年5月1日2 根据国家现行职业...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
职业病防治试题及答案(2014)

全国职业病防治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014)

单项选择题(请从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唯一一个正确选项,并在后面的答题卡中将其涂黑)

1.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于(A )公布实施。

A 2011年12月31日 B 2002年5月1日

C 2012年5月1日

2.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由(A )负责。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3.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由(B )负责监督管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工作。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4.工会组织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 A),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监督 B检查 C建议

5.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 C)为主,防治结合。

A 健康 B安全 C预防

6.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 B)治理”。

A 彻底 B综合 C分期

7.《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C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安全生产 B 劳动保护 C预防、控制

8.《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B )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A中华人民共和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9.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 A)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A、国务院卫生 B、卫生 C、国务院

10.《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 C)。

A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B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

11.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A ),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B 应急管理人员 C工会督察员

12.目前我国职业病共分10大类(B )种。

A 100 B 132 C 115

1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B)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A单位职工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

1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C )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用人单位 B单位职工 C劳动者

15.(B )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 B用人单位 C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16.用人单位的(A )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C 投资人

1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

(C)标准。

A劳动保护 B安全生产 C职业卫生

1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 B)的原则。

A职业卫生 B分开 C劳动保护

19.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A )间等卫生设施。

A孕妇休息 B劳动保护 C职业卫生

20.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 ),接受监督。

A 申请 B 备案 C 申报

21.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A)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建设行政部门 C 卫生行政部门

22.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C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同时报批 B同时规划 C同时设计

23.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C )。【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

A 劳动防护设施验收评价 B 职业卫生设施验收评价

C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4.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 C)管理。

【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

A规划 B计划 C特殊

25.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C)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A安全设施 B卫生设施 C防护设施

26.用人单位应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 A)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

A 不得 B 可以 C 部分可以

2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B )。

A职工健康体检 B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C职工职业病检查结果

28.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 A )。

A泄险区 B救护车 C 医务室

29.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 B )和中文警示说明。

A安全标识 B警示标识 C 英文

30.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 B )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A 职业健康检查 B 职业健康监护 C 定期健康检查

31.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 A )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C在岗期间

3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C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33.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 B)承担。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工伤保险基金

34.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B )的作业。

A重体力劳动 B其所禁忌 C危险

35.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B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 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B 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C 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证明

36.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C)。

A劳动者承担 B用人单位先行垫付,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C用人单位承担

37.工会组织应当( B )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

A 监督 B 督促并协助 C 协调

38.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批准。

A 安全监管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39.劳动者可以在(C )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A 用人单位所在地 B 本人户籍所在地

C 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

40.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C )诊断为职业病。

A 可以 B 不能 C 应当

41.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等资料。

A职业卫生档案 B健康监护档案

C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2.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A)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处理。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劳动部门 C、工会

43.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应当向( C)申请鉴定。

A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B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C 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44.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由(B )承担。

A当事人 B 用人单位 C工伤保险基金

45.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A )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 A劳动者本人 B病人家属 C卫生行政部门

46.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 A )承担。

A用人单位 B劳动者 C社会保障部门

47.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 A )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不得 B可以 C经领导批准可以

48.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C )。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 B解除劳动合同

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49.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A )的规定执行。

A工伤保险 B社会救助基金 C社会医疗保险

50.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 B)提出赔偿要求。

A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用人单位 C行业主管部门

51.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

(A )承担。

A用人单位 B劳动者 C工伤保险基金

52.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B)。

A并向劳动者说明情况

B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C并终止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的待遇

53.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B )。

A行政复议 B再鉴定 C行政诉讼

54.(A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A用人单位 B医疗卫生机构 C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55.用人单位对从事(C )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A体力劳动 B脑力劳动 C接触职业危害作业

56.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 C )。

A、劳动保护用品 B、安全防护用品 C、职业病防护用品

57.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 A )。

A不变 B 终止 C 与下一个工作单位协商解决

58.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B ),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A、规章制度 B、责任制 C、机构

59.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

新工艺、新设备、( C )。

A、新产品 B、新方法 C、新材料

60.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被检查单位应当接受检查并予以支持配合,不得( B )。

A、拒绝 B、拒绝和阻碍 C、阻碍

61.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 A )承担。

A、用人单位B、劳动社保部门 C、工会组织

62.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C )。

A、工资补助 B、补贴 C、适当岗位津贴

63.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 C )。

A 高温作业 B 机加工作业

C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64.用人单位不得安排( C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 未婚女工 B 女职工 C未成年工

65.粉尘作业时要戴( B )。

A 棉纱口罩 B 过滤式防尘口罩 C 防毒面具

66.患有(A )疾病者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A活动性肺结核病 B慢性胆囊炎 C脂肪肝

67.影响矽肺发病的因素不包括( C )。

A.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B. 粉尘浓度 C.个人嗜好

68.我国13种法定尘肺病中致病危害最严重的是( C)。

A 棉麻尘病 B 谷物尘病 C 矽肺病

69.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 B )。

A 发热鼻塞、四肢酸疼、咳嗽咯痰等

B 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

C肋下隐痛、食欲减退、 肝脏肿大等

70. 粉尘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主要影响( B )。

A 消化系统 B 呼吸系统 C 神经系统

71.粉尘主要通过( A )途径侵入人体。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皮肤

72.矽尘是指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大于( C )的粉尘。

A 5% B 8% C 10%

73.石棉尘主要对人体的( C )器官有危害。

A.胃部 B.皮肤 C.肺部

74. 煤尘可以引起那种职业病( C )

A 矽肺 B石棉肺 C煤工尘肺

75.在进入密闭空间前用人单位至少要安排( C )名监护者在密闭空间外持续进行监护。

A 1 B 2 C 3

76.进入缺氧密闭空间作业必须使用(B )。

A防滑鞋 B空气呼吸器 C防毒面具

77.职业性急性氨中毒是在职业活动中,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氨气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损害为

篇二: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
职业病防治试题及答案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职业病防治知识试题(B卷)

姓名: 分数:

单项选择题(请从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唯一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100分)

1.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于( )公布实施。

A 2011年12月31日 B 2002年5月1日 C 2012年5月1日

2.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由( )负责监督管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工作。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3.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 )为主,防治结合。

A 健康 B安全 C预防

4.《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安全生产 B 劳动保护 C预防、控制

5.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 )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A国务院卫生 B卫生 C国务院

6.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 ),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B 应急管理人员 C工会督察员

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A单位职工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

8.( )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 B用人单位 C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9.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 )标准。

A劳动保护 B安全生产 C职业卫生

10.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 )间等卫生设施。

A孕妇休息 B劳动保护 C职业卫生

11.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 )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建设行政部门 C 卫生行政部门

12.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 )。

A 劳动防护设施验收评价 B 职业卫生设施验收评价 C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13.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 )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A安全设施 B卫生设施 C防护设施

1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 )。

A职工健康体检 B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C职工职业病检查结果

15.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 )和中文警示说明。

A安全标识 B警示标识 C 英文

16.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 )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C在岗期间

17.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 )承担。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工伤保险基金

18.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 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B 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C 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证明

19.工会组织应当( )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

A 监督 B 督促并协助 C 协调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20.劳动者可以在( )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A 用人单位所在地 B 本人户籍所在地 C 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

21.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等资料。

A职业卫生档案 B健康监护档案 C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2.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应当向( )申请鉴定。

A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B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C 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3.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 )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 A劳动者本人 B病人家属 C卫生行政部门

24.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 )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不得 B可以 C经领导批准可以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25.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 )的规定执行。

A工伤保险 B社会救助基金 C社会医疗保险

26.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 )承担。

A用人单位 B劳动者 C工伤保险基金

27.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

【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

A行政复议 B再鉴定 C行政诉讼

28.用人单位对从事( )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A体力劳动 B脑力劳动 C接触职业危害作业

29.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 )。

A不变 B 终止 C 与下一个工作单位协商解决

30.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

A、新产品 B、新方法 C、新材料

31.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

该( )承担。

A、用人单位B、劳动社保部门 C、工会组织

32.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 )。

A 高温作业 B 机加工作业 C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33.粉尘作业时要戴( )。

A 棉纱口罩 B 过滤式防尘口罩 C 防毒面具

34.影响矽肺发病的因素不包括( )。

A.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B. 粉尘浓度 C.个人嗜好

35.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 )。

A 发热鼻塞、四肢酸疼、咳嗽咯痰等 B 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

C肋下隐痛、食欲减退、 肝脏肿大等

36.粉尘主要通过( )途径侵入人体。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皮肤

37.石棉尘主要对人体的( )器官有危害。

A.胃部 B.皮肤 C.肺部

38.在进入密闭空间前用人单位至少要安排( )名监护者在密闭空间外持续进行监护。

A 1 B 2 C 3

39.职业性急性氨中毒是在职业活动中,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氨气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常伴有( )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 眼和皮肤灼伤 B 昏迷 C肢体疼痛

40.甲醛的职业禁忌证有( )。

A全身性皮肤病和慢性眼病 B原发性高血压 C风湿性关节炎

41.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 )和致畸形物质。

A 致病 B致癌 C损害

42.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3个,即( )。

A 口、鼻、耳 B 食物、衣服、水 C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43.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为( )的损害。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造血系统

44.爆震聋是新修订的《职业病分类与目录》中新列入的一种职业病,造成该种职业病的职业接触史通常包括( )。

A爆破作业近距离暴露 B受到易燃易爆化学品、压力容器等发生爆炸瞬时产生的冲击波及强脉冲噪声的累及 C A和B

45.稳态噪声是指声级波动( )的噪声。

A. 小于3dB(A) B. 大于3dB(A) C. 大于0.3dB(A)

46.( )是电焊作业人员常见的职业性眼外伤,主要由电弧光照射、紫外线辐射引起。

A 白内障 B 红眼病 C 电光性眼炎

47.高温作业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 )的作业

A ≥20℃ B.≥30℃ C.≥25℃

48、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49、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 )。

A、尘肺病 B、噪声聋 C、苯中毒

5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防尘口罩也能用于防毒 B防毒面具也可以用于防尘

C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漆雾,必须选防尘防毒组合防护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职业病防治知识试题(A卷)

姓名: 分数:

单项选择题(请从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唯一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100分)

1.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由( )负责。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2.工会组织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监督 B检查 C建议

3.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 )治理”。

A 彻底 B综合 C分期

4.《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 )的职业病防治活动。【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

A中华人民共和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5.《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 )。

A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B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

6.目前我国职业病共分10大类( )种。

A 100 B 132 C 115

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用人单位 B单位职工 C劳动者

8.用人单位的( )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C 投资人

9.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 )的原则。

A职业卫生 B分开 C劳动保护

10.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接受监督。

A 申请 B 备案 C 申报

11.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同时报批 B同时规划 C同时设计

12.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 )管理。

A规划 B计划 C特殊

13.用人单位应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 )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

A 不得 B 可以 C 部分可以

14.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 )。

A泄险区 B救护车 C 医务室

15.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 )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A 职业健康检查 B 职业健康监护 C 定期健康检查

16.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17.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 )的作业。

A重体力劳动 B其所禁忌 C危险

18.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 )。

A劳动者承担 B用人单位先行垫付,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C用人单位承担

19.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批准。

A 安全监管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20.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 )诊断为职业病。

A 可以 B 不能 C 应当

21.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 )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处理。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劳动部门 C、工会

22.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由( )承担。

A当事人 B 用人单位 C工伤保险基金

23.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 )承担。

A用人单位 B劳动者 C社会保障部门

【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

24.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 B解除劳动合同

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25.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 )提出赔偿要求。

A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用人单位 C行业主管部门

26.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

A并向劳动者说明情况

B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C并终止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的待遇

27.(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A用人单位 B医疗卫生机构 C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28.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 )。

A、劳动保护用品 B、安全防护用品 C、职业病防护用品

29.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 ),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A、规章制度 B、责任制 C、机构

30.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被检查单位应当接受检查并予以支持配合,不得( )。

A、拒绝 B、拒绝和阻碍 C、阻碍

31.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 )。

A、工资补助 B、补贴 C、适当岗位津贴

32.用人单位不得安排(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 未婚女工 B 女职工 C未成年工

33.患有( )疾病者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A活动性肺结核病 B慢性胆囊炎 C脂肪肝

34.我国13种法定尘肺病中致病危害最严重的是( )。

篇三: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
2016我国职业病防治调研报告

篇四: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标语

篇五: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
2015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篇六: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
2015卫生局职责

第1篇:卫生局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定地方性卫生管理办法和规章,并组织实施;依法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监督管理,研究指导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卫生服务体制。

二、编制并指导实施全县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拟定卫生经济政策和管理办法,统筹规划和协调全县卫生资源的配置,统筹协调和指导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负责县级卫生单位基本建设和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国有资产及全县卫生专项投资的监督管理工作。

三、依据卫生法律法规,监督管理传染病防治和食品、职业、环境、学校、放射、公共场所、化妆品卫生;依法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监督执法;普及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负责卫生行政复议和对卫生执法的监督。

四、研究拟定医学科技发展规划,负责医学科技情报、科研项目的管理及组织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制订全县医学继续教育发展规划并指导、检查实施。

五、贯彻落实中医、中医中药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制订全县中医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门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实施中医药现代化。

六、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组织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制订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疾病的防治规划并检查、监督实施;加强对重大疾病包括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寄生虫病、职业病的防治;负责全县爱国卫生工作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七、研究拟订农村卫生、社区卫生服务、妇女儿童保健工作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基层卫生组织建设及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的实施。

八、制订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标准和服务规范并组织实施;负责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医疗事故鉴定。

九、研究制订全县卫生人才发展规划;组织全县卫生技术职务的申报和卫生专业技术队伍的管理工作;开展卫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十、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组织调度全县各级卫生技术力量,组织抢救伤病员,对重大突发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置,防止和控制疫情、疾病的发生和蔓延;组织接收国内外捐赠的救灾防病药品、设备、经费等;组织开展无偿献血工作。

十一、承担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县地方病防治领导组的日常工作。

十二、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2篇:卫生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全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目标、政策、法规,依法制定各项卫生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市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计划;研究制定全市区域卫生规划,统筹规划与协调全市卫生资源配置;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和服务标准,并指导实施。

三、制定全市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和医疗卫生职业道德规范,参与组织卫生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工作。

四、负责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全行业监督管理,监督实施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技术、医疗质量和采供血机构管理的政策、规范、标准,制定医疗卫生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评价和监督管理体系。

五、负责落实国家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并监督实施。

六、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监督实施食品安全标准,负责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工作,统一发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负责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

七、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和中医药法律、法规,起草中医药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制定全市中医药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纳入卫生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八、制定并实施重大疾病防治规划与策略,规划并指导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及政策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对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实施防控与干预,依法报告管理传染病疫情信息。

九、制定全市卫生监督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规划并指导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指导规范卫生行政执法工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和职业危害评价、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和学校卫生的监督管理,负责公共场所和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监督管理,负责传染病防治监督。

十、制定全市农村卫生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规划并指导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综合管理。

十一、制定全市社区卫生、妇幼卫生、健康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规划并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负责妇幼保健的综合管理和监督,负责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十二、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贯彻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调度全市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其他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紧急救援,防止灾后疫情发生和蔓延。

十三、制定全市医学科技、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医药卫生科研攻关,指导医学科技成果和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十四、负责市保健委员会确定的保健对象的医疗保健工作;按照规定管理市直部门有关干部及离休干部、老红军的医疗保健工作。负责市内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十五、根据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实施卫生执法监督,受理卫生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

十六、负责全市医疗卫生单位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促进卫生行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十七、组织实施医学卫生方面的政府和民间的多边、双边合作交流和卫生援外工作。

十八、负责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市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

十九、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3篇:卫生局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编制全县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负责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

2、依据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对社会公共卫生、劳动卫生、矿山卫生、学校卫生、食品、医用生物制品和生物材料、医疗器械和医药购销领域等行使监督管理职权,对重大疾病及医疗质量等实行监测;实行医务人员资格认定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制度。

3、制定医学科研发展规划,发展医学教育和卫生人员继续学历教育,培养卫生技术人才。

4、贯彻中西医结合方针,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发展中医事业。

5、坚持预防为主,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生,努力降低发病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城乡卫生面貌;全面推行初级卫生保健,负责妇女、儿童保健的指导工作。

6、组织开展与县外卫生领域的技术交流、合作。

7、组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强化医护质量和医疗安全(),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8、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调度全县卫生技术力量和队伍,协助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抢救伤病员,防止和控制疾病的发生、蔓延。

9、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事项。

10、管理卫生事业直属单位和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指导行业学会工作。

第4篇:卫生局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区域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

2、负责全区卫生执法监督和行业管理,建立和完善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卫生投资保障体系。

3、组织、协调、处置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蔓延,负责重点疾病的监测及医疗质量的监督管理,初级卫生保健等工作。

4、统筹协调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指导实施医疗卫生机构改革。

5、负责区域内食品(饮水)、职业、环境、放射、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等的监督管理和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执业许可及监管。

6、加强重点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建设,高级人才的引进和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监督实施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加强精神文明和行业作风建设。

7、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实用技术,负责对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的监督管理,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

8、协调和督促区级有关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贯彻落实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及全民健康教育、公民义务献血、救灾救护、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

9、承担和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5篇:县卫生局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定本县卫生工作制度,研究提出全县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督促实施国家技术规范和卫生标准。

二、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起草本县卫生工作规范性文件,制定全县卫生部门规章制度,依法对全县公共卫生、环境卫生、劳动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饮水卫生、食品卫生和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防治病实施监督管理;监督实施食品、化妆品质量管理规范并负责认证工作。

三、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医疗准入制度,负责医疗机构审批、评审和监督管理;组织开展执业医师、执业护师考试、考核和登记注册;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县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和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四、负责全县医疗行政管理工作,统筹规划与协调全县卫生资源的开发的配置;负责初级卫生保健计划的制订、实施、考核评审;负责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依法监督管理临床用血质量;督促本系统用药单位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五、研究制订全县医学科学研究规划,组织开展医药卫生科研工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管理医学教育,制订全县医药卫生人员的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

六、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制订中医事业发展规划,对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学实施管理,组织挖掘、整理和继承中医药遗产;组织重大中医药科研课题的协作玫关鉴定、应用和推广。

七、负责落实国家对人群健康危害严重疾病的防治规划,拟定并组织实施对重大疾病的防治;组织调度全县卫生技术人员,协助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重大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中的医疗抢救和重大突发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置,防止和控制疾病、疫情的发生、蔓延扩散。

八、实施农村卫生、妇幼卫生工作规划和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指导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和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的实施;防治严重危害妇女、儿童健康的疾病。

九、拟定全县爱国卫生和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规划、措施并组织实施;协调有关部门搞好城乡爱国卫生工作。

十、研究指导全县医疗机构改革,监督实施医务人员执业标准、医疗质量标准和服务规范;负责医疗事故调处工作。

十一、负责指导卫生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对卫生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组织实施卫生技术人员的资格认定的技术职务评审、聘任等有关工作。

十二、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动员全社会参与爱国卫生工作,增强全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十三、承办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6篇:重庆市黔江区卫生局职能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和编制实施全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政策措施。

二、推进全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起草全区卫生改革与发展方案,依法制定和组织实施卫生工作技术规范和其他一般规范性文件。

三、负责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四、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负责全区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工作;统一发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

五、统筹规划与协调全区卫生资源配置。编制全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并组织实施;协同有关部门管理卫生行业价格,制定和调整医疗收费标准。

六、负责制定和指导实施全区爱国卫生、社区卫生、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规划、政策措施和服务标准;承担妇幼保健的综合管理和监督工作。

七、负责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定重大疾病防治规划、全区免疫规划及方案并组织实施;协助、指导街道、乡镇和有关部门对重大疾病实施防控与干预;负责传染病防治监督,发布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

八、承担全区卫生应急工作。制订和组织实施全区卫生应急预案和政策措施;负责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指导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预防控制与应急处置。

九、指导和规范卫生行政执法工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和学校卫生的监督管理,负责公共场所和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监督管理。

十、负责全区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行业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医疗机构、医疗执业人员、医疗服务技术及大型医疗设备的准入制度;研究、指导医疗机构改革;依法监督管理采血及临床用血质量安全;建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

十一、制定全区医学科技发展规划。组织重大医药卫生科技项目的攻关;指导医药卫生科研成果评审、验收及成果转化工作。

十二、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区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卫生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卫生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工作;负责全区成人医学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十三、组织、指导、参与医学卫生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组织参与国家卫生组织倡导的重大卫生活动。

十四、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区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疗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全区中医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发展中医药事业和民族医药事业。

十五、负责保健对象的医疗保健工作;承担全区重要会议与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十六、承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职业病防治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63415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