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鲁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单元过关2016版

鲁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单元过关2016版

2016-07-30 12:09:1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鲁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单元过关2016版(共5篇)新鲁教版7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201606新鲁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

鲁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单元过关2016版(一)
新鲁教版7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201606

新鲁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对于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令其中一个未知数取任意一个值,都能求出与它对应的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因此,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多个解.由这些解组成的集合,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地,能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代入消元法: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选取一个适当的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元一次方程,求出这个未知数的值,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

: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差,从而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审、找、列、解、答”五步,即:

(1)审:通过审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分析已知数和未知数,并用字母表示其中的两个未知数; (2)找:找出能够表示题意两个相等关系;

(3)列:根据这两个相等关系列出必需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组; (4)解:解这个方程组,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5)答:在对求出的方程的解做出是否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写出答案

.

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图像的关系:

(1) 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相应的函数图像上; (2) 一次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都适合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

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

(1) 方程组的解是对应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2)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是对应的方程组的解;

第八章 平行线的有关证明

1.定义与命题; 2.证明的必要性; 3.基本事实与定理; 4.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1)两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则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则同胖内角互补

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二分之一。三角形内角和等于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

第九章 概率初步

1.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分为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确定事件又分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中, ①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即P(必然事件)=1; ②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即P(不可能事件)=0; ③ 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P(A)<1 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的计算方法: ① 理论计算又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只涉及一步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如:根据概率的大小与面积的关系,对一类概率模型进行的计算;

第二种:通过列表法、列举法、树状图来计算涉及两步或两步以上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如:配紫色,对游戏是否公平的计算。

② 实验估算又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利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概率估算。要知道当实验次数非常大时,实验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值,即大量实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

第二种:利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概率估算。如,利用计算器产生随机数来模拟实验。

综上所述,目前掌握的有关于概率模型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问题没有理论概率,只能借助实验模拟获得其估计值;第二类问题虽然存在理论概率但目前尚不可求,只能借助实验模拟获得其估计值;第三类问题则是简单的古典概型,理论上容易求出其概率。

这里要引起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可以利用公式计算概率,但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更重要的是要体会概率的意义,而不只是强化练习套用公式进行计算。

3.概率应用:

通过设计简单的概率模型,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做出合理的决策;概率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通过理解什么是游戏对双方公平,用概率的语言说明游戏的公平性,并能按要求设计游戏的概率模型,以及结合具体实际问题,体会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关系,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十章 三角形的证明

知识点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知识点3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知识点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知识点5 反证法

知识点6

第十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及方法

1、不等式的定义:

一般地,用符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注意:⑴ 要弄清不等式和等式的区别:等式有等号,而不等式没有。

⑵ 常用的不等号有:<、≤、>、≥、≠。

⑶ 列不等式是数学化与符号化的过程,它与列方程类似,列不等式注意找到问题中不等关系的词,如:

“正数(>0)”, “负数(<0)”, “非正数(≤0)”, “非负数(≥0)”, “超过(>0)”, “不足(<0)”, “至少(≥0)”, “至多(≤0)”, “不大于(≤0)”, “不小于(≥0)”

⑷ 除了⑶常见不等式所表示的基本语言与含义还有:

①若a-b>0,则a大于b ;②若a-b<0,则a小于b ;③若a-b≥0,则a不小于b ;④若a-b≤0,则a不大于b ;⑤若ab>0或

aa

0,则a、b同号;⑥若ab<0或0,则a、b异号。

bb

⑸不等号具有方向性,其左右两边不能随意交换:a<b可转换为b>a,c≥d可转换为d≤c。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比如:不等式axb的解集是x

,一定会有a0 a

鲁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单元过关2016版(二)
2016年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已知∠a的对顶角是58°,则∠a=______。

2.在同一平面内,若直线a∥c,b∥c,则a_____b。

3.经过一点________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4.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 和______,只改变图形的_______。

5.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

6.在坐标平面内,已知点A(2,-3),那么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_________,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_______。

7.点A(-3,-2)在第_______象限,点B(O,-1)在_______轴上。 2

8.七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十二边形的外角和为______。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到x轴的距离为______,到y轴的距离为________。

10.若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4和6,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点到这条直线的( )

A.垂线段 B.垂线 C.垂线的长度 D.垂线段的长度

1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

A.至少有两个锐角 B.至少有一个直角

C.至多有两个钝角 D.至少有一个钝角

13.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

【鲁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单元过关2016版】

A.菱形 B.钝角三角形 C.长方形 D.正方形

14.如图,由AB∥CD,能推出正确结论的是( )

【鲁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单元过关2016版】

A.∠1=∠2 B.∠3=∠4 C.∠A=∠C D.AD∥BC

15.将点A(-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点的坐标是( )

A.(2,3) B.(-2,-3) C.(2,-3) D.(-2,3)

16.只用下列正多边形,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 )。

A.正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正六边形 D.正十一边形

17.当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其外角和(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18.七边形的对角线总共有( )

A.12条 B.13条 C.14条 D.15条

19.如果一个三角形中的其中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内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20.如果mn<0,且m<0,那么点P(m2,m-n,)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三、解答题:(共50分)

2l.(6分)如图(1),在下列括号中填写推理理由

∵∠l=135°(已知)

∴∠3=∠135°( )

又∵∠2=45°(已知)

∴∠2+∠3=45°+135°=180°

∴a∥b( )

22.(6分)如图(2),根据下列条件,利用网格点和三角板画图:

(1)将△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A′B′C′。

(2)画出AB边上的中线CD。

(3)画出BC边上的高线

AE

23.(6分)已知:如图(3),CD⊥AB于D,点E为BC边上的任意一点,EF⊥ AB于F,且∠l=∠2,那么BC与DG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24.(6分)已知:如图(4),直线AE∥BF,∠EAC=28°,∠FBC=50°,求∠ACB的度数。

25.(6分)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依次描出点A(-2,0),B(0,-3),C(-3,-5),连接AB、BC、CA。求△ABC的面积。

26.(6分)求下图(5)中x的值

27.(6分)如图(6),A岛在B岛的北偏东3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东80°方 向,A岛在C岛北偏西40°方向。从A岛看B、C两岛的视角∠BAC是多少

?

28.(8分)如图(7),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

(1)若∠ABC=40,∠ACB=50°,则∠BOC=_______

(2)若∠ABC+∠ACB=lO0°,则∠BOC=________ 。

(3)若∠A=70°,则∠BOC=_________。

(4)若∠BOC=140°,则∠A=________。

(5)你能发现∠BOC与∠A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吗?请说明理由。

鲁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单元过关2016版(三)
2015_2016鲁教版七年级初二数学三角形单元测试

初二《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5cm和12cm,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

A.22cm B.29cm C.17cm D.22cm或29cm 2. 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cm,2cm,3cm B.1cm,4cm,2cm C.2cm,3cm,4cm D.6cm,2cm,3cm

3. 已知△ABC中,∠B是∠A的2倍,∠C比∠A大20°,

则∠A等于( )

A.40° B.60° C.80° D.90°

4. 下列不能保证和△ABC全等的是( )

A.

B.

C.

D.

5. 如图,已知∠1=∠2,则下列条件中,不能使

△ABC≌△DBC成立的是 ( ) A.AB=CD B.AC=BD

BC.∠A=∠D D.∠ABC=∠DBC

6. 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5∶6,③∠A=900-∠B,

1

④∠A=∠B=2∠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 如图,△ABC≌ΔADE,若∠B=80°,∠C=30°,∠DAC=

35°,则∠EAC的度数为 ( ) A.40°

B.35°

C.30°

D.25°

8. 如图,已知AB∥CD,∠A=60°,∠C=25°,则∠E等于( ) A.60° B.25° C.35° D.45°

二、填空题:

9.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度数为50º,则其另一个锐角的度数

为 度

10. 如图在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 EF固定长方形门框,使其不变形,这种做

法的根据是 .

11. 如图,△ABC中,DE∥BC,若∠A=80º,∠B=40º,则∠AED=º

12. 如图,△ABC中,∠A=40º,∠B=80º,CD平分∠ACB,则∠ACD= C

A

ED

A

第10题图

B第11题图 C

B

D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 如图,AB=AC,要使△ABE≌△ACD,应添加的条件是 (添加一个条

件即可).

14. 如图,若△ABC≌△A1B1C1, 且∠A=110°, ∠B1=40°,则∠C= . 15. 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下,则要说明∠A′O′B′=∠AOB,需要

证明△A′O′B′≌△AOB,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写出全等的简写)

A B′BD

O C′′OCEB1第15题图

第14题图 第16题图

16. 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放置,已知∠A=45º,∠E=30º,则两条斜边相交所成的钝角∠AOE

的度数为 度 17. 如图,在△ABC 中,∠BAC =80°,∠ABC =60°. 若BF 是△ABC 的高,与角平分线AE 相

交于点O,则∠EOF = . 18. 如图,△ABC≌△ADE,BC的延长线交DA于F,交DE于G,∠D=25°,∠E=105°,∠DAC=16°,

求∠DGB的度数 。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三、作图题:注意:不能在已知角和已知线段上作三角形.

19. 已知:如图∠α,∠β和线段m.

求作:△ABC,使∠A=∠α,∠B=∠β,AB=2m.

α m

四、解答题:

20.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8cm,有一边长为8cm,则这个三角形的其它两边边长是多少?

21. 如图,△ABC中,∠B=34°,∠ACB=104°,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

求∠DAE的度数.

22. 如图,AB=AE,∠1=∠2,∠C=∠D.△ABC与△AED全等吗?说明理由.

23. 如图,AC与BD交于点E,∠A=∠D,AB=DC.找出图中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24. 已知:如图∠A=∠D,BC=EF,要使ΔABC≌ΔDEF可补充条件怎样的条件?请说明理由。

25. 如图A、E、F、C在同一直线上,AE=CF,∠B=∠D,AD∥BC.试判断线段BE与DF的大小关系

和位置,并说明理由.

D

鲁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单元过关2016版(四)
2016最新鲁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

班别姓名座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 ..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 ...

1

2

12②

1

2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3.如右图所示,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 ...AB//CD( ) A. 34 B. 12

C. DDCE D. DACD180

B

1

342

D

CE

A

4.一学员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5.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同位角相等,但内错角不相等 B. 同位角不相等,但同旁内角互补

C. 内错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不互补 D. 同位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互补

— 1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图形的平移是指把图形沿水平方向移动。 B. 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 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一个真命题。 D. “直角都相等”是一个假命题。

7.如右图所示,已知ACBC ,CDAB,垂足分别是C、D,

么以下线段大小的比较必定成立的是( ) .... A. CDAD B. ACBC C. BCBD D. CDBD

8.如右图,AB//CD,且A25,C45,则E的度数是( ) A. 60 B. 70 C. 110 D. 80

9.在一个平面内,任意四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最多有( )

A. 7个 B. 6个 C. 5个 D. 4个

10. 如右图所示,BE平分ABC,DE//BC,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

A. 3对 B. 4对 C. 5对 D. 6对

B

C

D

E

A

D

B

A

E

C

B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10,则2=1.用吸管吸易拉罐内的饮料时,如图①,1

下底面互相平行)

1

1

1

A

2

3

图①

图②

BC

图③

2.有一个与地面成30°角的斜坡,如图②,现要在斜坡上竖一电线杆,当电线杆与斜坡成的1=

°时,电线杆与地面垂直。

3.如图③,按角的位置关系填空:A与1是 ;

A与3是 ; 2与3是 。

— 2 —

4.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 5.如图④,若12=220 ,则3=

a

123

c

13

2

ab

C

B

B’

CA

E

BF

D

图④

b【鲁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单元过关2016版】

图⑤

图⑥

图⑦

100,则2。6.如图⑤,已知a//b,若150,则2 若3=

’‘

7.如图⑥,为了把ABC平移得到ABC,可以先将ABC向右平移向上平移 格。

8.若a//b,bc,则a c。

9.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如图⑦所示,AOD的对顶角是 ,

FOB的对顶角是EOB的邻补角是

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43分)

1.如图,已知DE//BC,B80,C56,求ADE和DEC的度数。(7

【鲁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单元过关2016版】

分)

A

DE

2.如图,已知:1=2,D=50,求B的度数。(8分)

— 3 —

3.如图,已知AB//CD,AE//CF,求证:BAEDCF。(9分)

BC

E

A

1

B

H

2

CD

F

BE

A

F

C

D

4.如图,AB//CD,AE平分BAD,CD与AE相交于F,CFEE。 求证:AD//BC。(10分)

A

D

2

B

C

E【鲁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单元过关2016版】

CN是BCE的平分线,CMCN,CMB40, 5.如图,已知AB//CD,求B

的度数。

(9分)

— 4 —

【鲁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单元过关2016版】

答案:

一、选择题:

1.C;2.C;3.B;4.A;5.D;6.B;7.C;8.B;9.B;10.C。 二、填空题:

1.70;2.60;3.同旁内角,同位角,内错角;4.如果几个角是等角的余角,那么这几个角相等。;

5.70;6.50,80;7.5,3;8.;9.BOC,AOE,AOE和BOF。 三、解答题:

AB

N

M

C

D

E

124 1.ADE=80;DEC=

2.B130 3.略。 4.略。



鲁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单元过关2016版(五)
2016最新鲁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9.8《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9.8 中心对称图形

初中数学课的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特别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现以《中心对称图形》为例,阐述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建立知识模型”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发现、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

2.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以魔术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通过扑克牌魔术的演示引出研究课题,激发学生探索“中心对称图形”的兴趣。

【魔术设计】:师取出若干张非中心对称的扑克牌和一张是中心对称的牌,按牌面的多数指向整理好(如上图),然后请一位同学上台任意抽出一张扑克,把这张牌旋转180 后再插入,再请这位同学洗几下,展开扑克牌,马上确定这位同学抽出的扑克。

(课堂反应:学生非常安静,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做动作。每完成一个动作之后,学生就进入沉思状态,接着就是小声议论。)

师重复以上活动2次后提问: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老师手中的扑克牌图案有什么特点? (2)你能说明为什么老师要把抽出的这张牌旋转180 吗?(小组讨论) (反思:创设问题情境主要在于下面几点理由:(1)采取从学生最熟悉的实际问题情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进一

O

O

步感悟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对相关具体问题情境的探索作为开始,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新知识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通过扑克魔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获得的答案将是丰富的。在最后交流归纳时,他们感觉到,自己在活动中“研究”的成果,对最终形成规范、正确的结论是有贡献的,从而激发他们更加注意学习方式和“研究”方式。这也是对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发展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可行。)

2.教师揭示谜底。

利用“Z+Z”课件游戏演示牌面,请学生找一找哪张牌旋转180 后和原来牌面一样。 3.学生通过动手分析上述扑克牌牌面、独立思考、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得到答案: (1)只有一张扑克牌图案颠倒后和原来牌面一样。

(2)其余扑克牌颠倒后和原来牌面不一样,因此,老师事先按牌面的多数(少数)指向整理好,把任意抽出的一张扑克牌旋转180 后,就可以马上在一堆扑克牌中找出它。

(反思:本环节是在扑克魔术揭密问题的具体背景下,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总结、归纳,进一步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特点,发展空间观念,突出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性。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概括能力,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发现思维的火花。)

(二)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探究:

1.师问: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与这张扑克牌一样,旋转180后和原来一样? 生举例:线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飞机的双叶螺旋桨等 2.你能将下列各图分别绕其上的一点旋转180,使旋转前后的图形完全重合吗?(先让学生思考,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利用 “Z+Z”演示其旋转过程。)

O

O

O

O

3.有人用“中心对称图形”一词描述上面的这些现象,你认为这个词是什么含义? (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力求让学生采取发现式的学习方式,通过“想一想”、“议一议”、 “动一动”等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克服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

(三)教师明晰,建立模型

1.给出“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

2.对比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列出表格,加深印象)

O

3.以下五家银行行标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四)解释、应用与拓广

1.教师用“Z+Z智能教育平台”演示旋转过程,验证上述图形的中心对称性,引导学生讨论、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利用计算机《Z+Z智能教育平台》技术,通过图形旋转给出中心对称图形的一个几何解释,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2.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板书: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3.师问:怎样找出一个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 (两组对应点连结所成线段的交点)

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若是,请找出其对称中心,你怎样验证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回答。

讨论:根据以上的验证方法,你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

5.逆向问题:如果一个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那么这个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讨论回答。

6.你还能找出哪些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反思: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追求的一种学习方法,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否则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于我在上课时

强调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由当天的小组长组织进行,并由当天的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的活动情况(每个小组有一张课堂合作学习参考表,见附录)。)

(五)拓展与延伸

1.中国文字丰富多彩、含义深刻,有许多是中心对称的,你能找出几个吗? 2.正六边形的对称中心怎样确定? (六)魔术表演:

1.师:把4张扑克牌放在桌上,然后把某一张扑克牌旋转180º后,得到右图,你知道哪一张扑克被旋转过吗?

2.学生小组活动:

以“引入”为例,在一副扑克牌中,拿出若干张扑克牌设计魔术,相互之间做游戏。 (新教材的编写,着重突出了用数学活动呈现教学内容,而不是以例题和习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探究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收获,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同时能调节课堂的气氛,培养学生之间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意识才会充分地发挥出来。)

四、案例小结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两段话,正体现了新教材的重要变化——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同时强调了数学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现实性的生活内容,能够赋予数学足够的活力和灵性。对许多学生来说,“扑克”和“游戏”是很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也具有现实性,即回归生活(玩扑克牌)——让学生感知学习数学可以让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学习的数学应当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身边的数学”。这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就能在游戏中学得轻松愉快,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活泼

附录: 第 组 小组课堂合作学习参考表

组长 发言人 记录员 操作员


鲁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单元过关2016版相关热词搜索:鲁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7年级下册数学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鲁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单元过关2016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鲁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单元过关2016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52478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