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满井游记原文填空答案

满井游记原文填空答案

2016-05-19 09:52:4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满井游记原文填空答案(共4篇)《满井游记》原文、节奏划分及理解填空《满井游记》原文、节奏划分及理解填空燕 (yān) 地 寒,花朝 (zhāo) 节 后,余寒 犹厉。冻风 时作,作 则飞沙走砾(lì)。局促 一室之内,欲出 不得。每 冒风驰行,未百步 辄(zhã)返。廿(niàn)二日 天稍和,偕(xiã)数友 出东直,至 满井...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满井游记原文填空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满井游记》原文、节奏划分及理解填空
满井游记原文填空答案(一)

《满井游记》原文、节奏划分及理解填空

燕 (yān) 地/寒,花朝 (zhāo) 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lì)。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zhã)返。

廿(niàn)二日/天稍和,偕(xiã)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jiā)堤(dī),土膏/(gāo)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hú)。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zhà)明,鳞(lín)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xiá)也。山峦/为晴雪所洗,(juān)娟然/如拭,鲜妍(yán)/明媚,如倩(qiàn)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鬟(huán)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 (liâ) 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míng)者,罍(lã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jìng),然/徒步则汗出浃 (jiā) 背。凡/曝 (pù) 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 (liâ) 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fú)/不能以游堕 (huī) 事,而/潇(xiāo)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wū)能/无纪?己亥(hài)之二月也。

1.表现作者春游满井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若脱宠之鹄。

2.描写波光的比喻句是: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3.描写山峦为晴雪所洗后的鲜艳明媚的比喻句是: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

满井游记试题及答案
满井游记原文填空答案(二)

《满井游记》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题

1.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茗míng 罍lãi 髻鬟jì huán 汗出浃背jiá

B.偕jiē 膏gāo 娟然juān 飞砂走砾shîo

C.蹇jiǎn 靧huì 倩女qiàn 脱笼之鹄hú

D.呷xiā 廿niàn 明媚mâi 羽鳞鬣liâ

2.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

A.若脱笼之鹄

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3.画线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饮少辄醉 未百步辄返

B.波色乍明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于时冰皮始解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冻风时作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E.风力虽尚劲 游人虽未盛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满井游记原文填空答案】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

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

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现作者春游满井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波光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描写山峦为晴雪所洗后的鲜艳明媚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译文不正确的是( )

A.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译文:高大的柳树夹着河堤,肥沃的土地有点湿润,一眼望去天地显得很开阔,(我感

到自己)好像是一只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天鹅。

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译文:(河水)亮晶晶的,好像刚打开镜子,冷光突然从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

C.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译文:柳条有舒展开的,没舒展开的,柔嫩的梢头像一件披风披在柳树上,麦苗出土了,

【满井游记原文填空答案】

刚一寸左右。

D.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来之知也。

译文:(我这)才知道郊田外面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3.文中表现"闲适满意"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

4."游人虽未盛„„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哪两个方面写

出了"春"的信息?

__________ ___。

三、问答思考题

?______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_________

2.填空

①《满井游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本文画龙点睛之笔。

③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初返自然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体现“燕地寒”特征的语句是哪些?

4.从全文看,第①段采用了什么手法?

5.第②段从哪些方面写满井春色?

6.描写初春景色的句子,写山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水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树好麦好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游满井的时间是____________,这一天的天气____________,这燕地余寒的特征是【满井游记原文填空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与“呷浪之鳞”中的“鳞”字意义河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锦鳞游泳 B鳞浪层层 C毛羽鳞 D鳞次栉比

10.下列“之”的词性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毛羽鳞鬣之间 局促一室之内

B.城居者未之知也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C.脱笼之鹄 倩女之靧面【满井游记原文填空答案】

D.曝沙之鸟 髻鬟之始掠

1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项( )

①作则飞沙走砾 A做 B起 C发作 .

②余寒犹厉 A像 B还 C特别 .

③游人虽未盛 A壮实 B成年 C很多 .

12.在记叙描写中,文中运用了许多贴切新鲜的比喻句,按要求各举一例

①以物比人

②以人比物

③以物比物

14.文中哪些语句写出“天稍和”这一特点?

15.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16.第一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

17.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18.找出第二段中与第一段相呼应的景致与情致。

19.从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游览满井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20.找出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阅读下面两句话,回答21—23题。

①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1、这两句话都使用了个这种手法。

22. 将这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文。

答:①

23、“山峦为晴雪所洗”是什么句式?这种句式在此句中的标志语是什么?

答: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4—27题。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

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有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4、 解释下列字词,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茗: 罍: 蹇:

相同之处:

25、这段话用了修辞手法。

26、划线的“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句是什么特殊句式?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

答:

27、作者这段话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答:

满井游记试题及答案
满井游记原文填空答案(三)

《满井游记》练习题

1.解释划线的词

局促一室之内 泉而茗者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偕数友 壘而歌者 恶能无纪

波色乍明 红装而蹇者 适与余近

2.填空

①《满井游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本文画龙点睛之笔。

③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初返自然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体现“燕地寒”特征的语句是哪些?

4.从全文看,第①段采用了什么手法?

5.第②段从哪些方面写满井春色?

6.描写初春景色的句子,写山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水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树好麦好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游满井的时间是____________,这一天的天气____________,这燕地余寒的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与“呷浪之鳞”中的“鳞”字意义河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锦鳞游泳 B鳞浪层层 C毛羽鳞 D鳞次栉比

10.下列“之”的词性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毛羽鳞鬣之间 局促一室之内

B.城居者未之知也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C.脱笼之鹄 倩女之靧面

D.曝沙之鸟 髻鬟之始掠

1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项( )

①作则飞沙走砾 A做 B起 C发作 .

②余寒犹厉 A像 B还 C特别 .

③游人虽未盛 A壮实 B成年 C很多 .【满井游记原文填空答案】

12.在记叙描写中,文中运用了许多贴切新鲜的比喻句,按要求各举一例

①以物比人

②以人比物

③以物比物

14.文中哪些语句写出“天稍和”这一特点?

15.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16.第一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

17.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18.找出第二段中与第一段相呼应的景致与情致。

19.从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游览满井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20.找出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阅读下面两句话,回答21—23题。

①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1、这两句话都使用了个这种手法。

22. 将这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文。

答:①

23、“山峦为晴雪所洗”是什么句式?这种句式在此句中的标志语是什么?

答: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4—27题。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

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有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4、 解释下列字词,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茗: 罍: 蹇:

相同之处:

25、这段话用了修辞手法。

26、划线的“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句是什么特殊句式?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

答:

27、作者这段话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答:

参考答案:

2.袁宏道 明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 若脱笼之鹄 4.A 5.B B C 6.① 如倩女之面面贵而髻鬟之始掠也 ② 若脱笼之鹄 ③ 麦田浅鬣才许 7.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都)不知道即可

4.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5.欲扬先抑。

6.美好的景物和欣喜的人们。

7.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贵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于是冰皮„„乍出于匣也 柳条„„寸许

8.廿二日 稍和 余寒犹厉

9.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7.土膏微润;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柳条将舒未舒„„寸许。

1.本文是从写水光山色、柳枝麦芽、游人欢欣、鱼鸟之乐、作者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来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2.描写了京城早春时节“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的景象。

3.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

4.“天稍和”与“余寒犹厉”相呼应;“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与“飞沙走砾”相呼应;“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与“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相呼应。

5.作者游览满井时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

6.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春中田园作阅读答案_春中田园作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
满井游记原文填空答案(四)

<春中田园作>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维。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春中田园作阅读答案_春中田园作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译文]
屋上有一只喜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鉴赏]
这首诗写仲春的田园景色和农事活动。春中田园作阅读答案_春中田园作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首两句写景,鸠鸣、花白,有声有色,春意盎然。三四句写农事,农民们也开始伐扬、觇脉,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接着,诗人由春天的景物写到农事,好像是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杏花,使得农民在家里呆不住了,他们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整桑理水是经冬以后最早的一种劳动,可说是农事的序幕。
归燕、新历更是春天开始的标志。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旧人、归燕,和平安定,故居依然,但“东风暗换年华”,生活在自然地和平地更替与前进。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新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像春天的布幕在眼前拉开了一样。
诗的前六句,都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尾两句,写自己的感情活动。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好了,“物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切是那样富有生气,充满着生活之美。他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这首诗春天的气息很浓,而诗人只是平静地淡淡地描述,始终没有渲染春天的万紫千红。但从淡淡的色调和平静的活动中却成功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诗人凭着他敏锐的感受,捕捉的都是春天较早发生的景象,仿佛不是在欣赏春天的外貌,而是在倾听春天的脉搏,追踪春天的脚步。诗中无论是人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点像万物欣欣然地适应着春天,显得健康、饱满和开拓。

相关热词搜索:满井游记原文及翻译 满井游记翻译和原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满井游记原文填空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满井游记原文填空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41994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